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3章地球上的大气9常见天气系统学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964070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0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3章地球上的大气9常见天气系统学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3章地球上的大气9常见天气系统学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3章地球上的大气9常见天气系统学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3章地球上的大气9常见天气系统学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3章地球上的大气9常见天气系统学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3章地球上的大气9常见天气系统学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3章地球上的大气9常见天气系统学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3章地球上的大气9常见天气系统学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3章地球上的大气9常见天气系统学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3章地球上的大气9常见天气系统学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3章地球上的大气9常见天气系统学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3章地球上的大气9常见天气系统学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3章地球上的大气9常见天气系统学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3章地球上的大气9常见天气系统学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3章地球上的大气9常见天气系统学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3章地球上的大气9常见天气系统学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3章地球上的大气9常见天气系统学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3章地球上的大气9常见天气系统学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3章地球上的大气9常见天气系统学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3章地球上的大气9常见天气系统学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3章地球上的大气9常见天气系统学案Word文件下载.docx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3章地球上的大气9常见天气系统学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3章地球上的大气9常见天气系统学案Word文件下载.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3章地球上的大气9常见天气系统学案Word文件下载.docx

答案:

冷锋。

冷锋锋面移动方向与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一致;

暖锋锋面移动方向与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相反。

2.“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分别与哪种锋面活动有关?

前者是指春季暖锋过境后气温逐渐回升的现象,后者是指秋季冷锋过境后气温逐渐下降的现象。

二、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

1.基本气压场

(1)高气压:

中心气压高于四周气压。

从高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B为高压脊。

(2)低气压:

中心气压低于四周气压。

从低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A为低压槽。

2.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北半球)

  类型

项目  

气旋(低压)

反气旋(高压)

等压线

状况

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值低

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值高

示意图

气流运动

水平

气流

逆时针方向旋转辐合

顺时针方向旋转辐散

垂直

上升

下沉

过境前后

气压变化

曲线

天气现象

常出现阴雨天气

多为晴朗天气

我国典型

夏秋季节影响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

长江流域7、8月份的伏旱,北方“秋高气爽”的天气

3.反气旋控制的地区,天气晴朗。

假如上海东部洋面上形成一比较稳定的反气旋,上海的天气一定晴朗干燥吗?

上海东部洋面上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反气旋,应是暖性反气旋,在其西部及西北部,盛行偏南的暖湿气流,会出现升温和云雨天气,因此上海可能吹东南风,出现湿热多雨的天气。

三、锋面气旋

1.概念

近地面气旋一般与锋面联系在一起,形成锋面气旋。

锋面气旋是一种常见的天气系统。

它主要活动于温带地区,也称为温带气旋。

2.位置

锋面出现在低压槽中,锋线往往与低压槽线重合。

3.结构

北半球锋面气旋是一个逆时针(南半球为顺时针)方向旋转的涡旋,中心气压最低,在低压中心东侧形成暖锋,在低压中心西侧形成冷锋,冷暖锋以南是暖空气,冷暖锋以北是冷空气。

从垂直方向看,气旋高层是气流辐散区,气旋低层有气流辐合,气旋中心有气流上升。

4.在低压槽处可形成锋面气旋,在高压脊处能否形成锋面反气旋呢?

不能。

在低压槽处,空气是向槽线处辐合的,冷暖气团交汇,因此可以形成锋面;

而在高压脊处,空气是自脊线向外辐散的,

冷暖气团不交汇,因此不会产生锋面。

一、选择题

(2015·

江苏卷)下图为2015年5月1日14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

读图回答1~2题。

1.该日,下列地区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是(  )

A.江苏大部分地区遭受冻害

B.重庆发生滑坡泥石流

C.青海大部分地区普降暴雨

D.浙江沿海受台风袭击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常见的天气系统。

江苏大部分受高压影响,并受暖气团控制,天气应温暖晴朗,A错;

重庆受冷锋影响,降水强度大,易引发滑坡泥石流,B对;

青海受高压脊控制,晴天,C错;

浙江沿海无低压中心,不可能受台风袭击。

B

2.图中锋面系统过境前后,江苏天气变化与下列图示相符的是(  )

本题考查冷锋的特征。

冷锋过境后,气压升高,气温降低。

(2014·

山东卷)下图为甲地所在区域某时刻高空两个等压面P1和P2的空间分布示意图,图中甲、乙两地经度相同。

完成下题。

3.来自乙地的气团使甲地的天气发生明显变化,造成此次天气变化的天气系统是(  )

A.气旋         B.反气旋

C.冷锋D.暖锋

读图可知,乙地纬度高,来自乙地的气团相对甲地而言是冷性气团,冷空气主动移动,使得甲地天气发生明显变化,是典型的冷空气过境,是冷锋活动。

C项符合题意。

C

锋面性质不同,产生的天气现象也不相同。

据此完成4~5题。

4.甲、乙两图中,受锋面影响可能产生的天气现象是(  )

A.甲图中暖空气被迫抬升,形成降雨天气

B.甲图中锋过境后出现升温、降压、晴朗天气

C.乙图中暖空气主动爬升,形成阵性降水

D.乙图中锋过境后狂风大作,出现短时雷暴天气

5.我国东部受甲图中锋面影响时,会出现的天气现象是(  )

A.长江下游伏旱B.华北平原春旱

C.北方寒潮D.江淮梅雨

第4题,由图可知,甲图为冷锋,乙图为暖锋。

冷锋过境时,锋前暖气团被迫抬升,会产生狂风暴雨等天气现象;

暖锋过境时,移动速度较慢,会产生连续性降水。

第5题,冷锋是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而产生的锋面,冷锋南下,我国东部地区容易出现寒潮、沙尘暴和暴雨等天气。

长江下游伏旱是在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下产生的,江淮地区的梅雨是在准静止锋影响下产生的,华北平原春旱是春季蒸发旺盛、雨带还没有到来等产生的。

4.A 5.C

(2016·

武汉检测)2014年1月底到2月初,一场罕见的寒潮席卷了整个欧洲大陆。

据此完成6~8题。

6.形成此次灾害的近地面天气系统是(  )

7.受此次寒潮影响,位于地中海沿岸的威尼斯水网结冰,罗马则打破了26年来的降雪记录。

而在正常年份,该地区同期的气候特征应为(  )

A.高温干燥B.寒冷干燥

C.温和多雨D.温和少雨

8.寒潮带来的良性影响可能有(  )

A.阻碍交通B.能源紧张

C.农业受损D.减少病虫害

第6题,寒潮是冷锋带来的强降温天气过程,据图可知正确答案。

第7题,冬季,地中海沿岸受西风带影响,是温和多雨的天气。

第8题,寒潮使温度骤降,对减少病虫害有很大益处。

6.C 7.C 8.D

下图为“某天气系统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

9.与图中甲、乙之间锋面无关的地理现象是(  )

A.沙尘暴B.我国北方夏季暴雨

C.对流雨D.寒潮

10.甲、丙、丁、戊四地中(  )

A.甲地温度最高B.丙地位于南半球

C.丁地在冷锋后D.戊地气压最低

第9题,结合图示知该天气系统为锋面气旋,甲乙之间的锋面处于气旋后方,为冷锋,对流雨与其无关。

第10题,甲位于冷锋后,气温较低;

结合锋面形成过程知,该区域大气运动受向右偏转的地转偏向力影响,所以丙位于北半球;

丁位于暖锋前;

根据等压线分布知戊处气压最低。

9.C 10.D

11.(2014·

四川卷)我国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于北京时间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在四川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发射时,发射场及其周围地区可能处于(  )

A.冷锋过境时B.暖锋过境时

C.低压控制下D.高压控制下

影响航天发射的因素很多,其中气象因素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理想的气象发射条件是无风、晴朗。

12月份低压、暖锋形成的可能性很小,冷锋过境时多大风、雨雪天气,不利于航天发射。

高压控制下,气流下沉(无风或风力小),天气晴朗,适合航天发射。

D

二、综合题

12.(2016·

山东菏泽重点中学联考)锋面是全球最主要的天气系统之一,在中纬度地区最为常见。

读图表资料完成相关问题。

上海2015年11月23日至25日的气象数据

日期

最高

气温

最低

风力

气压

天气

2015.11.23

20℃

11℃

3~4级

1018hPa

2015.11.24

19℃

8℃

7~8级

1021hPa

2015.11.25

14℃

6℃

4~5级

1029hPa

(1)观察对比图1和图2,从锋面的定义、雨带位置和范围大小等角度,以列表形式比较冷锋和暖锋天气的不同点。

(2)根据表中气象数据判断这期间影响上海的天气系统,并说出该天气系统过境时及过境后天气的变化情况。

(1)题,通过读图、调运所学知识回答该小题。

(2)题,根据表格中上海市的天气变化情况,不难判断出此时是受冷锋天气系统的影响,冷锋过境前气温高、气压低、天气晴,过境时常出现大风、雨雪、降温天气,过境后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1)

冷锋

暖锋

定义

冷空气向暖空气方向移动的锋

暖空气向冷空气方向移动的锋

锋面雨带位置

锋后

锋前

锋面雨带范围

较小

较大

(2)冷锋。

过境时,刮大风,出现阴雨天气;

过境后,气温下降,气压上升,天气转晴。

13.(2016·

上海浦东模拟)读“我国某时刻近地面等压线图”(单位:

百帕),回答问题。

(1)指出甲、乙两地的天气系统,并说明甲地的气流运动特征。

(2)判断A线附近的锋面类型,说明该锋面过境时的天气状况。

(3)据图所示天气系统信息,比较甘肃、上海两地的昼夜温差大小,并用大气保温作用原理说明其昼夜温差较大的原因。

(1)题,根据等压线分布图可以判断,甲地是气旋(低压),乙地是反气旋(高压);

甲地(气旋)水平方向呈逆时针辐合运动,垂直方向呈上升运动。

(2)题,根据锋面气旋的相关知识,A附近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形成冷锋;

冷锋过境时常伴随大风、降温、雨雪等天气现象。

第(3)题,甘肃受高压中心控制,天气晴朗,大气透明度高(云量少),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白天气温高,夜晚大气逆辐射弱,温度较低,昼夜温差较大;

上海受低压中心控制,多阴雨天气,云量大,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多,白天气温相对较低,夜晚大气逆辐射强,温度较高,昼夜温差较小,故甘肃昼夜温差比上海大。

(1)甲地是气旋(低压);

乙地是反气旋(高压);

甲地气流水平方向呈逆时针辐合运动,垂直方向呈上升运动。

大风、降温、雨雪。

(3)甘肃昼夜温差比上海大。

甘肃受高气压(或反气旋)控制,天气晴朗,大气透明度高(云量少),白天气温高,夜晚大气逆辐射弱,气温低。

专项突破练

(二) 天气与气候

下图为“某区域某时刻海平面与相应6000m的高空等气压差图”。

据此完成1~3题。

1.若空气中水汽含量较丰富,此时甲、乙两地近地面的天气最有可能分别为(  )

A.晴天、阴雨天     B.晴天、晴天

C.阴雨天、晴天D.阴雨天、阴雨天

结合热力环流中等压面知识,可知垂直方向上高差相同的两地,近地面气温低的地区气压差较大,则图中甲地近地面气温低于乙地,甲地气流下沉而天气晴朗、乙地气流上升而为阴雨天。

A

2.此时,丙处近地面的风向最有可能为(  )

A.西北风B.东北风

C.东南风D.正南风

依上题分析,近地面甲处为高压、乙处为低压;

依据风向由高压指向低压可知,丙处风向为偏西风;

四个备选项中,最有可能为西北风。

3.若不考虑其他因素,此时该地区出现雾霾天气(  )

A.甲处风力较大,雾霾持续时间较短

B.乙处风力较小,雾霾持续时间较长

C.乙处有上升气流,雾霾持续时间较短

D.甲处有下降气流,雾霾持续时间较短

图中气压差分布较均匀,风力差别不是很大;

但甲处气温较低而气流下沉,雾霾不易扩散,持续时间较长;

乙处气温较高而气流上升运动较强,雾霾易扩散,持续时间较短。

大同质检)读图,回答4~5题。

4.图示天气系统为(  )

A.北半球气旋B.北半球反气旋

C.南半球气旋D.南半球反气旋

图中风向呈逆时针向中心运动,为气旋;

另外也可依据等压线数值判断出气旋。

依据风向由高压指向低压,图中显示向右偏,说明为北半球。

5.图中阴影部分所示可能为(  )

A.大风区B.阴雨区

C.高温区D.锋后区

图中阴影部分风由海洋吹向陆地,水汽较充足;

同时结合锋面气旋知识可知,该处位于暖锋锋前位置,故可能为阴雨区。

武汉一模)下图是“北半球夏季某时段近地面等压面(单位:

hPa)垂直分布示意图”。

据此完成6~7题。

6.该天气系统过境N市,可能出现(  )

A.淫雨霏霏B.大雪纷飞

C.持续干旱D.狂风暴雨

图中显示的为低压系统,且气压值远低于正常大气压(1010hPa),可判断该天气系统为强低压系统,该天气系统过境可能会出现狂风暴雨。

7.该天气系统北移过境N市,该市的风向(  )

A.东北风转西南风B.东南风转西南风

C.东北风转西北风D.西北风转偏南风

该地位于北半球,则图示时刻N市位于气旋的北侧,主要吹东北风;

该天气系统北移过境后,该市位于气旋的南侧,主要吹西南风。

东亚冬季风及亚洲高压标准化强度指数变化反映了东亚冬季风和亚洲高压的强度变化(正值表示高于平均值,负值表示低于平均值)。

下面两图反映了50年间东亚冬季风(a)及亚洲高压(b)标准化强度指数历年变化。

据此完成8~10题。

8.图示数据反映出(  )

A.冬季风强弱年际变化小

B.亚洲高压强弱季节变化小

C.冬季风与亚洲高压强弱变化呈正相关

D.冬季风与亚洲高压强弱变化呈负相关

据图示数据可知,冬季风与亚洲高压强弱有年际变化,且两者变化总体上呈正相关。

9.冬季风势力较强的年份是(  )

A.2011年B.1987年

C.1979年D.1962年

四个选项中只有2011年冬季风强度指数最高,相对应的冬季风势力最为强盛。

10.可能出现暖冬的年份是(  )

A.1967年B.1982年

C.2002年D.2011年

四个选项中只有2002年亚洲高压指数偏低,则该年份冬季风偏弱,表明冷空气活动偏少,可能会出现暖冬。

长沙检测)读“我国某地某月等压线形势分布图”,完成11~12题。

11.控制甲地区的天气系统是(  )

A.气旋B.反气旋

C.高压脊D.准静止锋

据图可知,甲地区位于低气压中心,则控制甲地的天气系统为气旋,气旋控制下的气流上升,多阴雨天气。

12.图中(  )

A.甲地盛行下沉气流B.乙地为高气压中心

C.丙地风力最大D.丁地降水在锋后

等压线呈闭合状,中心气压低于四周的为低气压;

等压线呈闭合状,中心气压高于四周的为高气压。

甲、乙两地均位于低气压中心,盛行上升气流;

丙地等压线密集,单位距离水平气压梯度力最大,风力最大;

丁地盛行偏南风,易形成暖锋,暖锋降水位于锋前。

下图表示我国某地月平均气温和降水逐月累计情况。

据此完成13~14题。

13.该地最可能位于(  )

A.青藏高原B.四川盆地

C.三江平原D.华北平原

据图中1月份气温可确定华北平原最符合题意。

14.该地区(  )

A.河流汛期出现在9~12月

B.农作物以水稻、棉花为主

C.冬春季节多大风、沙尘天气

D.冻土分布广泛

华北平原河流汛期在7、8月份;

农作物以小麦、棉花为主;

冬春季节多大风、沙尘天气。

15.(2016·

唐山检测)读“我国部分地区地面天气形势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A地处于________(天气系统)控制下,其中心气流在水平方向上呈________________流动,A地此时的天气状况是________。

(2)B、C两地在未来几天都将有锋面过境,分析两地即将过境的锋面类型,过境时可能出现的天气状况,过境后的气温、气压变化和天气状况,并完成下表。

地点

即将过境的

锋面类型

过境时可能

出现的天气

过境后的气温、

气压和天气变化

(3)如果该天气形势出现在春季,那么我国西北、华北地区有可能出现________和________等灾害性天气。

(1)题,由气压值可知,A处为反气旋;

其水平气流呈顺时针方向辐散,中心盛行下沉气流,故在其控制下天气晴朗。

(2)题,根据锋面的移动方向可知,B地将有暖锋过境,C地将有冷锋过境。

第(3)题,春季时,我国西北、华北地区有可能出现寒潮和沙尘暴等灾害性天气。

(1)反气旋 顺时针方向辐散 晴朗

(2)

云层加厚且有连续性降水

气温升高,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降温、雨雪、大风

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3)寒潮 沙尘暴

16.读“澳大利亚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沿120°

E经线自南向北,气候类型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热带沙漠气候。

(2)解释澳大利亚中部热带沙漠气候的成因。

(3)澳大利亚西北部一月和七月分别盛行西北风、东南风。

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行星风系两个方面说明该地区盛行风向形成的原因及盛行风向对该地区气候干湿状况的影响。

(4)悉尼的季风气候特征不如上海典型,从悉尼季风气候特征不典型的表现和原因两方面加以说明。

(1)题,图中120°

E自南向北穿过的气候类型依次为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

(2)题,澳大利亚中部地区的沙漠与副热带高气压带、寒流和地形阻挡有关。

第(3)题,一月份南半球为夏季,陆地上气温高,形成低压,此时北半球东北信风带越过赤道向左偏转成西北风,西北风来自低纬海洋,较为湿润。

七月份,南半球为冬季,陆地上气温低,形成高压,澳大利亚西北部多受来自陆地上的东南信风影响,较为干燥。

第(4)题,澳大利亚大陆相对于亚欧大陆面积较小,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较小,季风气候不如上海明显。

(1)地中海气候 热带稀树草原气候

(2)南回归线横贯,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干旱少雨;

西澳大利亚寒流起到降温减湿作用;

东部大分水岭紧邻太平洋沿岸,削弱了东南信风带来的海洋水汽的影响。

(3)一月:

澳大利亚大陆夏季比海洋升温快,形成低压中心;

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南移,北半球的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成为西北风;

来自海洋的西北风比较湿润。

七月:

澳大利亚大陆冬季比海洋降温快,形成高压中心;

处于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带;

从内陆吹来的东南风相对干燥。

(4)表现:

悉尼冬夏气温温差较小;

降水的季节分配相对比较均匀。

原因:

澳大利亚大陆相对亚欧大陆面积较小;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相对较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