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支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974035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373.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板支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模板支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模板支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模板支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模板支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模板支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7页
模板支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7页
模板支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7页
模板支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7页
模板支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7页
模板支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7页
模板支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7页
模板支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7页
模板支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7页
模板支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7页
模板支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7页
模板支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7页
模板支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7页
模板支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7页
模板支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模板支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

《模板支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板支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模板支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

(2)工序较多且衔接紧密:

拆撑(换撑)、防水、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等工序流水作业,加之部分结构需预留孔洞、预埋钢筋,对施工组织和作业水平要求较高,施工难度大。

超前统筹规划施工部署,合理编排施工工序,选用成熟队伍,提高作业水平。

(3)施工安全和质量控制:

组合模板和脚手架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机械设备吊运,施工安全隐患较大;

分层分段浇筑主体结构,结构成型质量、防水质量控制均存在较大难度。

做好模板、脚手架和起重吊装两个重点工程的安全控制工作,针对工序确定危险源和风险点,建立专项管理体系和应急预案,落实管理责任到人;

深入理解施工工艺作业标准,进行详细的作业交底,建立质量监督体系,确保施工质量。

四、施工部署及安排

4.1施工准备

(1)现场准备

①清理现场,施作基底垫层找平,测量放线定位主体结构,处理阴阳角,割除外露钢筋头等突出物并砂浆抹平;

②防水材料、钢筋等进场并验收完毕,确定衬砌混凝土理论配合比并报请验收;

③主要机械设备,如:

钢筋弯曲机、调直截断机、电焊机、注浆机具、吊装设备、运输设备、模板、脚手架等进场并验收完毕;

④作业队伍进场并已通过岗前培训。

(2)技术准备

①正式施工前,核对结构基坑尺寸、净空并对基底面进行验收;

②对作业人员及进场队伍进行详细的、针对性强的安全和技术交底;

③针对不同工序存在的施工风险点编制专项控制措施和应急预案并组织现场演练。

(3)组织管理准备

①成立主体结构施工专项工作领导小组,明确成员职责并落实到人;

②施工现场设专职指挥员、安全员、质检员,负责现场指挥,风险排除和质量检验;

③成立应急组织机构,建立沟通联络通道,做好应急物资储备。

4.2工期安排

依据总体施工任务阶段划分及施工顺序安排,在资源配置满足施工需求的前提下,综合考虑施工实际情况,风道、风井主体结构施工主要施工工序进度安排如表4-1所示。

表4-1风道、风井主体结构工期安排表

序号

工序名称

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

持续时间(d)

1

双层风道底板施作(拆第四道钢支撑)

2008/11/7

2008/11/15

9

2

双层风道第三道支撑以下侧墙施作(拆第三道钢支撑)

2008/11/16

2008/11/23

8

3

双层风道第三道支撑以上侧墙及中板施作(拆第二道钢支撑)

2008/11/24

2008/11/27

4

双层风道中板以上第一层侧墙施作(拆第一道钢支撑)

2008/11/28

2008/12/2

5

双层风道段中板以上第二层侧墙及部分顶板施作

2008/12/3

2008/12/8

6

破除衔接处围护桩

2009/8/18

2009/8/23

7

衔接处双层风道剩余部分施作

2009/8/24

2009/8/27

单层风道、风井主体结构底板施作

2009/8/28

2009/9/11

15

单层风道、风井侧墙施作(风道结构)

2009/9/12

2009/9/26

10

单层风道顶板施作

2009/9/27

2009/10/14

18

11

风井段剩余侧墙结构施作

2009/10/15

2009/10/19

12

顶板、中板剩余结构施作(联络通道结构、回填)

2009/10/20

2009/10/31

依据表4-1所示,风道及风井主体结构施工总耗时为:

9+8+4+5+6+6+4+15+15+18+5+12=107d;

双层风道段第一道钢支撑拆除完毕后,双层风道兼作暗挖竖井,部分中板及顶板暂不封闭,综合考虑区间工程整体计划,中板及顶板封闭施作拟定在2009年10月20日~2009年10月31日进行;

单层风道主体结构施工在区间正线土建施工完成后独立进行,与其他结构及工序无交叉作业干扰,可依据场地要求、资源配置等实情况灵活确定动工时间,但总工期耗时不变。

4.3资源配置

4.3.1机械、设备配置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备见表4-2。

表4-2机械、设备配备表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台)

单液注浆泵

UBH3

25t吊车

QZ25E

混凝土输送泵

HBT80

电焊机

BX3-500-1

钢筋弯曲机

GW40

钢筋调直切断机

GTQ-12

强制拌和机

JS500

配料机

PLD1200

木工圆锯机

MJ105

木工平刨机

MB504D

木工压刨机

MB105A

风钻

YT-28

4.3.2劳动力配置

工区生产及技术管理人员6人;

机械设备操作员6人;

电工4人;

测量4人;

焊工6人;

防水工10人;

钢筋工20人;

木工8人;

混凝土工8人;

杂工15人,共计87人。

根据专业工作性质,将其编为4个作业队,即加工作业队、防水作业队、钢筋绑扎作业队,模板及混凝土浇筑作业队,各作业队进行默契配合,交叉流水作业。

4.3.3主要材料计划

主要材料见表4-3。

表4-3主要材料表

项目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柔性防水层

4mm厚SBS

m2

4450

底板、边墙

2.5mm厚聚氨酯涂膜

790

顶板

水泥砂浆

1:

2.5砂浆

m3

57

防水找平层

PE泡沫

6.0mm厚

5240

注浆花管

内径12mm

m

580

冷自粘防水卷材

1.5mm厚

30

变形缝位置

背贴式止水带

350mm宽

钢边止水带

m4

245

细石混凝土

C20

145

防水保护层

非预应力钢筋

t

270

模筑混凝土

C40

2471

模板

1625

木模板未计

模板支架

7000

五、结构检算

材料的力学性能:

木枋:

E=9000N/mm2,f顺纹抗剪=1.4N/mm2,[σ]=10N/mm2;

普通酚醛板:

E=10000N/mm2,f顺纹抗剪=1.6N/mm2,[σ]=15N/mm2;

Q235钢:

E=206000N/mm2,[σ]=200N/mm2。

5.1侧墙模板检算

钢模板按《大模板多层住宅结构设计与施工规范》(JGJ20-84)、《钢结构设计规范》(GBJ17-88)与〈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的要求进行设计与计算。

(1)荷载计算

当墙厚大于100mm(区间风道主体结构侧墙、端墙厚度700mm、800mm)时,强度验算仅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与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新浇混凝土的侧压力:

已知: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γc=25KN/m3,浇筑速度V=2m/h,最大浇筑高度H=5m,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β1=1.2,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β2=1.15,T=10℃。

根据《高层建筑施工手册》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计算公式:

=0.22×

25×

1.2×

1.15×

=85.87kN/m2

=25×

5=125kN/m2

取二者中的较小值,F=85.87kN/m2作为模板侧压力的标准值,并考虑倾倒混凝土产生的水平载荷标准值4kN/m2,分别取荷载分项系数1.2和1.4,则作用于模板的总荷载设计值为:

(折减系数为0.85)

q=85.87×

0.85+4×

1.4=93.19kN/m2

(2)模板验算

模板需计算的项目包括板面、与板面直接焊接的纵横肋计算。

上述构件均为受弯构件,与板面直接焊接的纵横肋是板面的支承边;

横向主梁作为竖向肋的支座。

①钢面板计算

钢面板与纵横肋采用断续焊焊接成整体,钢面板被分成若干矩形方格,根据矩形方格长宽尺寸的比例,可把钢面板当作单向板或双向板计算。

当长宽比大于2时,单向板可按三跨或四跨连续梁计算;

当长宽比小于2时,按四边支承在纵横肋上的双向板计算。

计算简图根据周边的嵌固程度有所不同。

合理的设计应将板面分成双向板,这样应力与变形都会大大减小,为此在竖肋之间再加焊一些扁钢加劲肋,将钢板面由单向变成双向板。

在这种情况下,一般最不利的情况是最下端边沿的板,但最下端的实际侧压力是很小的,实际上最不利的板是由下端数第二或第三行侧面方格,为三面嵌固,一面简支选用最大侧压力值。

模板板面为6mm厚钢板,竖向次肋为[8槽钢(间距300mm),横向小肋为60×

60mm扁钢(间距500mm),横向主梁采用双排[10槽钢(共五排,起头与地面的距离依次是300mm,向上间距依次为600mm)。

a.强度验算

(1)

式中Mmax———板面最大计算弯矩设计值(N·

m);

rx———截面塑性发展系数rx=1.0,

wx———弯矩平面内净截面抵抗矩(mm3);

max———板机最大正应力。

Mmax可查相应的静力计算图表求得。

选面板小方格中最不利情况计算,即三面固定,一面简支(短边)。

由于

,查《静力计算手册》,得最大弯距系数

,最大挠度系数

取1mm宽的板条为计算单元:

F=85.87×

0.85+4×

1.4=93.19kN/m2,

q=93.19×

10-3×

1mm=93.19×

10-3N/mm

Wx=(1/6)×

62=6mm3

(满足要求)

b.挠度计算

(2)

式中F——新浇混凝土侧压力的标准值(N/mm2);

h——计算面板的短长(mm);

V——钢板的泊松系数,V=0.3;

Kf——挠度计算系数,根据板面不同的支承情况,查相应的静力计算图表:

Vmax——板的计算最大挠度。

B0——板的刚度,

其中:

E——钢材的弹性模量取E=2.06×

105(N/mm2);

h2——钢板厚度(mm);

则:

Vmax=0.00249×

85.87×

3004/(40.75×

105)=0.43mm

[U]=l/500=0.6mm>

0.43mm(满足要求)

②竖肋计算

a.计算荷载

竖肋是支承在横向主梁(槽钢)上的连续梁。

q=F*h(N/m)

式中:

F——模板板面的侧压力,当计算强度时,它是新浇混凝土的侧压力设计值与倾倒混凝土的荷载设计值之和;

当计算刚度时,它只取新浇混凝土侧压力的标准值(N/mm2);

h——竖肋的间距(mm)。

q1=85.87×

300=25.76N/mm

b.强度验算

(3)

式中Mmax——竖肋最大计算弯矩设计值(N·

rx——截面塑性发展系数,rx=1.0;

wx——竖肋在弯矩平面内净截面抵抗矩([8槽钢为25.3×

103mm3];

max=(0.3/2×

25.76×

6002)/(1.0×

25.3×

103)

=54.98N/mm2<

200N/mm2(满足要求)

c.挠度验算

(a)悬臂部分挠度

(4)

(b)跨中部分挠度

(5)

式中q1——竖肋上的均布荷载标准值,q1=F*h(N/mm);

a——悬臂部分的长度(为150mm);

Kw——挠度计算系数,取0.099;

E——钢材的弹性模量(2.06×

105N/mm2);

Ix——弯矩平面内竖肋的惯性矩([8槽钢为101×

104mm4];

l——横向主梁间距(分别为300mm,600mm。

计算时取最大值)

q1=85.87×

300=25.76N/mm

Vmax1=(25.76×

1504)/(8×

2.06×

105×

101×

104)

=0.0078mm<

150/500=0.3mm(满足要求)

Vmax2=0.099×

6004/(100×

    =0.016mm<

600/500=1.2mm(满足要求)

③横向主梁(槽钢)计算

a.计算荷栽

横向主梁是以对撑架子管为支座的连续梁。

q2=Fl(N/mm2)

l——竖向主梁的间距(mm),竖向主梁的间距为300mm;

F——模板板面的侧压力(N/mm2);

q2=85.87×

300=25.76N/mm

b.强度验算

式中:

Mmax——横梁最大计算弯矩设计值(N·

wx——横梁在弯矩平面内净截面抵抗矩([10槽钢为39.7×

103mm3]);

用弯距分配法和叠加法,对一块连续宽的大模板,对螺栓间距不大于1200mm时,其Mmax≤9.15×

106N·

mm。

故:

max=(9.15×

106)/(1.0×

39.7×

103)

=115.24N/mm2<

200N/mm2(满足要求)

c.挠度验算

1)悬臂部分

取最大悬臂l3=300mm,[10槽钢Ix=198×

104mm4

Vmax=(25.76×

3004)/(8×

198×

104)=0.064mm<0.6mm(满足要求)

2)跨中部分

取=300/600=0.2

Vmax=[25.76×

6004×

(5-24×

0.2)]/(384×

104×

2)

=0.002mm<1.2mm(满足要求)

5.2侧墙模板支架的检算

(1)碗扣式模板支架主要承受混凝土侧压力,取混凝土最大浇筑高度5m,侧压力取F=85.87KN/m2。

侧墙施工时采用的是两侧墙同时灌注混凝土,脚手架主要承受侧压力。

侧墙最下层为最不利情况下受力支撑,支撑体系如图5-1。

取最不利载荷后,受力简图如图5-2所示。

风井明挖段边墙最大施工高度为5m,边墙厚度为0.8m,施工过程中使用50型振捣棒振捣。

(1)杆件检算

杆件相关参数:

架子管整根长度为6m,采用十字扣件在碗口件每60cm固定一处,则L=0.6m,杆件受压类型为两端铰接;

F为模板所受侧压力;

杆件为Φ48×

3.5无缝钢管,内径d=41mm,外径D=48mm。

A3钢,E=206Gpa,σp=200Mpa。

可知λp=100

受力杆件截面惯性半径:

图5-1模板支撑体系示意图

图5-2脚手架中最不利杆件受力简图

杆件柔度

不属于细长杆,则杆件为中心压杆。

只计算杆件的抗压强度。

应用正压力公式:

振捣产生的侧压力取400kgf/m2

混凝土侧压力计算

(柱模板支撑计算书,廖伟,安全天地网)

混凝土入模温度为10℃,混凝土浇注速度取2m/h,坍落度修正系数取1.15,外加剂修正系数1.2。

所以

取两者最小值

考虑振捣荷载:

每块模板受混凝土压力

每根杆件受力

(满足要求)

5.3中板、顶板模板检算

板模板采用15mm的普通胶合板,小楞采用100*50的木枋间距300布置,跨度600,下方支承于跨度900的100*100木枋上,模板支架采用满堂红碗扣式脚手架,立杆间距为横向×

纵向=600×

900。

5.3.1面板检算

(1)荷载计算

a、普通胶合板自重0.3KN/m2

b、板砼自重25*1.0=25KN/m2

c、板钢筋自重2*1.0=2KN/m2

d、施工人员及设备(为均布荷载时)2.5KN/m2

(2)抗弯强度验算

取1米宽酚醛板作为计算对象,当活载为均布荷载时,化为线荷载:

q1=[1.2(a+b+c)+1.4*d]*0.8*1

=[1.2×

(0.3+25+2)+1.4*2.5]*0.8*1

q1=29.01KN/m

=29.01KN/m

M=0.1ql2=0.1*29.01*0.32=0.261KN.m

σ=M/W=0.261*106*6/(1000*152)=6.96N/mm2<

fm=15N/mm2

(3)抗剪强度验算

V1=0.6q1l=0.6*29.01*0.3=5.222KN

τ=3V/2bh=3*5.222*103/(2*1000*15)=0.522N/mm2<

fc=1.4N/mm2

(4)刚度验算

用于计算刚度的标准线荷载为:

q3=(a+b+c)*1=27.3KN/m

w=0.677q3l4/(100EI)

=0.677*27.3*3004*12/(100*10000*1000*153)

=0.53mm<

[w]=l/400=300/400=0.75mm

经检验,刚度符合要求。

5.3.2支撑板模的小楞检算

小楞采用100*50方木,跨度600。

a、酚醛板及小楞自重0.5KN/m2

b、板砼自重25*1=25KN/m2

c、板钢筋自重2*1=1.6KN/m2

(为集中荷载时)2.5KN

当活载为均布荷载时,化为线荷载:

q1=[1.2(a+b+c)+1.4*d]*0.9*0.3

=[1.2(0.5+25+2)+1.4*2.5]*0.9*0.3

q1=9.856KN/m

=9.856KN/m

M=0.1q1l2=0.1*9.856*0.62=0.355KN.m

σ=M/W=0.355*106*6/(50*1002)=4.26N/mm2<

fm=13N/mm2

经检验,抗弯强度符合要求。

(3)抗剪强度验算

V1=0.6q1l=0.6*9.856*0.6=3.548KN

τ=3V/2bh=3*3.548*103/(2*100*50)=1.1N/mm2<

经检验,抗剪强度符合要求。

(4)刚度验算

q3=(a+b+c)*0.3=8.25KN/m

=0.677*8.25*6004*12/(100*9000*50*1003)

=0.19mm<

[w]=l/400=600/400=1.5mm

5.3.3支承小楞的大楞检算

大楞为100*100木枋,跨度900mm。

(1)荷载计算

a、酚醛板、小楞及大楞自重0.65KN/m2

c、板钢筋自重2*1=2KN/m2

d、施工人员及设备1.5KN/m2

(2)抗弯强度验算

其荷载布置形式为小楞间

F=[1.2(a+b+c)+1.4*d]*0.8*0.3*0.6

=[1.2(0.65+25+2)+1.4*1.5]*0.8*0.3*0.6

=5.08KN

F=5.08KN

当采用100*100木枋时,按三跨连续梁计算,其计算简图:

M=0.267Fl=0.267*5.08*0.9=1.221KN.m

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