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节能技术考试内容.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975079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0.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节能技术考试内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建筑节能技术考试内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建筑节能技术考试内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建筑节能技术考试内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筑节能技术考试内容.docx

《建筑节能技术考试内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节能技术考试内容.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建筑节能技术考试内容.docx

1.1.5  建筑节能的重要意义:

 

1)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2)大气环保的需要 3)宜人的建筑热环境的需要 

1.3.5 中国建筑节能的目标和任务:

 

(1)新建建筑节能 

(2)既有建筑节能改造 

(3)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规模化应用 

3、体形系数:

定义为建筑物与室外大气接触的外表面积与其所包围的体积之比,即单位建筑体积所占有的外表面积,其中外表面积中不包括地面面积  4、采暖居住建筑的能耗构成:

 

1)建筑耗热量主要由通过围护结构的传热耗热量构成,73%-77%; 2)通过门窗缝隙的空气渗透耗热量,23%-27% 

5、 建筑节能的基本原理是:

最大限度争取得热,最低限度的向外散热。

 6、2.4.1 影响空调负荷的主要因素 1)围护结构的热阻和蓄热性能 

      应采用热阻较大,蓄热能力较小的轻质围护结构,以及内保温的构造有利于节能。

 2)房间朝向和蓄热能力 

     无论围护结构热阻和蓄热能力如何,顶层及东西向房间的空调负荷都大于南北向房间。

因此将空调房间避开顶层设置以及减少东西向空调房的设计。

 3)窗墙比,窗户遮阳和空气渗透情况      提高窗户的遮阳性能,加强气密性。

 7、空调建筑得热三种途径:

 

1)太阳辐射通过窗户进入室内构成太阳辐射得热 2)围护结构传热得热 3)门窗缝隙空气渗透得热 

8、根据空调建筑物夏季得热途径,总结出以下节能设计要点:

 

1)空调建筑应尽量避免东西朝向或东西向窗户,以减少太阳直射得热 2)空调房应集中布置,上下对齐。

温湿度要求相近的空调房间宜相邻布置 

3)空调房间应避免布置在转角处,有伸缩缝处及顶层。

必须布置在顶层时应有良好的隔热措施 

4)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空调建筑外表面积宜尽可能小,表面宜采用浅色,房间净高

宜降低。

 

5)外窗面积应尽量减小,向阳或东西向窗户,宜采用热反射玻璃、反射阳光镀膜和有效的遮阳构建。

 

6)外窗气密性等级不应低于《建筑外窗空气渗透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中规定的3及水平 

7)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应符合节能标准中规定的要求 

8)间歇使用的空调建筑,其外围护结构内侧和内围护结构宜采用厚重材料。

  

9、建筑耗热量:

指采暖建筑在一个采暖期内,为了保持室内计算温度由室内采暖设备供给建筑物的热量,单位是KW·h/a。

 10、建筑物耗热量指标:

指在采暖期室内外平均温度条件下,采暖建筑为了保持室内计算温度,单位建筑面积在单位时间内消耗的由采暖设备供给的热量,单位是W/m2。

 

11、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

指在采暖室外计算温度条件下,为了保持室内计算温度,单位建筑面积在单位时间内需有锅炉房或其他供热设施供给的热量。

单位是W/m2。

 12、影响建筑物耗热量指标的几个因素:

 

(1)体型系数;

(2)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3)窗墙面积比;(4)楼梯间设计形式;(5)换气次数;(6)朝向;(7)高层住宅。

 13、建筑物耗热量指标计算公式:

 

+-g 

14、气候条件:

温度、风和太阳辐射。

 

15、“霜洞”效应 :

位于凹地的底层或半地下室层面的建筑若要保持所需的室内温度会多消耗一部分采暖能量称为霜冻效应。

为了避免避免“霜洞”效应 严寒和寒冷地区,选址时建筑不宜布置在山谷、洼地、沟底等凹形地域。

 

16、江河湖泊丰富的地区,因地表水陆分部、地势起伏、表面覆盖植被等不同,在白天太阳辐射作用下和地表长波辐射的影响产生的风称为水陆风。

因此江河湖泊丰富的地区,夏季要充分利用水陆风以取得穿堂风效果,对于改善夏季热环境、节约空调能耗是非常有利的。

 17、热 岛效应,指由于人为原因,改变了城市地表的局部温度、湿度、空气对流等因素,进而引起的城市小气候变化现象。

 

18、 建筑组团布局:

a)行列式:

b)错列式:

C)周边式:

D)混合式 

19、建筑朝向的选择原则:

冬季能获得足够的日照并避开主导风向,夏季能利用自然通风并防止太阳辐射。

 

20、朝向选择应该考虑的因素:

 

1.>、冬季有适量并具有一定质量的阳光射入室内 2>、炎热夏季尽量减少太阳直射室内和居室外墙面 3>、夏季有良好的通风,冬季避免冷风吹袭 4>、充分利用地形并注意节约用地 

5>、照顾居住建筑组合的需要 

21、风的种类:

1)季节变化型;2)主导风向型;3)无主导风向型;准静止风型。

 22、  冬季防风的设计方法:

(1)建筑主要朝向要避开不利风向;

(2)利用建筑的组团阻隔冷风;3)设置风障;4)减少建筑冷风渗透耗能。

 

23、 围护结构面积与节能的关系:

建筑物围护结构总面积与建筑面积之比A/A0, 这个比值越大,单位建筑面积的能耗越大。

 

24、控制建筑物的体形系数的几种方法:

1>加大建筑物的体积即加大建筑物的基地面积,增加建筑物的长度和进深尺寸;2>、外形变化尽可能的减少到最低限度;3>、合理提高层数;4>、对于不易控制的点式建筑,可以采用群楼连接多个点式的组合体形式。

 

25、窗的作用:

 一方面:

起到围护的作用,阻挡外界环境变化对室内的影响;另一方:

得到采光、得热和通风换气。

 

26、烟囱效应:

是指户内空气沿着有垂直坡度的空间向上升或下降,造成空气加强对流的现象。

 

27、伯努利效应:

气流速度的增大,会使它的静压力减小。

 28、外墙外保温的优越性:

(1)外保温可以避免产生热桥;

(2)外保温有利于保障室内的热稳定性;(3)外保温有利于提高建筑结构的耐久性;(4)外保温可以减少墙体内部冷凝现象;(5)有利于既有建筑节能改造。

 29、外墙保温技术分类:

 

 

按其保温层所在的位置分类:

单一保温外墙、外保温外墙、内保温外墙、夹芯保温外墙。

 30、胶粉EPS颗粒保温浆料外墙外保温系统与其它保温材料相比的优点:

 

(1)容重小,导热系数较低,保温性能较好 

(2)软化系数高,耐水性能好 (3)静剪切力强,触变性好 

(4)材质稳定,厚度易控制,整体性好 (5)干缩率低,干燥快

按其保温层所在的位置分类:

单一保温外墙、外保温外墙、内保温外墙、夹芯保温外墙。

 30、胶粉EPS颗粒保温浆料外墙外保温系统与其它保温材料相比的优点:

 

(1)容重小,导热系数较低,保温性能较好 

(2)软化系数高,耐水性能好 (3)静剪切力强,触变性好 

(4)材质稳定,厚度易控制,整体性好 (5)干缩率低,干燥快

31、聚氨酯硬泡保温施工有几种:

(1)喷涂法

(2)浇筑法施工(浇筑于模板空腔中) (3)聚氨酯硬泡保温板粘贴。

 

32、内保温墙体的薄弱环节常见部位:

 

(1)内外墙交界处;

(2)外墙转角部位;(3)保温结构中龙骨部位;(4)踢脚部位。

 33、几种节能屋面:

1)高效保温材料保温屋面(正置式);2)架空型保温屋面(正置式);    3)保温、找坡结合型保温屋面(正置式);4)倒置式保温屋面;5)种植屋面。

 

34、种植屋面隔热原理:

隔热原理:

1)植被遮阳能减少温差传热。

2)植物利用光合作用消耗太阳能;3)植被基层的土壤或水体的增发消耗太阳能。

 

36、减少窗的传热耗能:

1)采用节能玻璃【1、热反射玻璃;2、Low-W玻璃;3、中空\真空玻璃;4、双层窗。

】;2)提高窗框的保温性能;【1、木窗;2、铝合金窗及断桥铝合金窗;3、PVC塑料窗。

】; 37、  

38、双层皮玻璃幕墙种类:

(1)外挂式;

(2)箱井式:

(3)廊道式:

 39、5.6.1 户门传热系数指标;:

 

严寒地区户门传热系数K≤1.5W/(m2·K);寒冷地区户门传热系数K≤2.0W/(m2·K);夏热冬冷地区户门传热系数K≤3.0W/(m2·K) 

40、地面:

分为直接与土壤接触和不直接与土壤接触。

 

41、按照构建遮挡阳光的方法分:

(1)水平遮阳

(2)垂直遮阳(3)综合式遮阳(4)挡板遮阳。

 

42、遮阳设计要点:

1、遮阳的板面组合与构造;2、遮阳板的安装位置;3、材料与颜色的选择。

 

43、遮阳的设计原则:

目前一般建筑以气温29度、日辐射强度280W每平方米为必须设遮阳的参考界限。

由于日辐射强度随地点、时间、日期和朝向而异,建筑中各向窗口要求遮阳的日期、时间以及遮阳的形式和尺寸,也需根据具体地区的气候和窗口朝向而定。

 44、采暖系统节能途径:

(1)热源部分;

(2)管网部分;(3)用户末端;(4)采用按热量计费。

 

45、居住和公共建筑选用热源的原则:

(1)优先使用城市热网

(2)开展热电冷三联产(3)采用燃气时供热规模不宜过大,采用燃煤时供热规模不宜过小。

(4)利用工业余热和废热。

(5)积极利用太阳能和地热能等。

 46、水力平衡:

水力平衡是针对水力失调问题而产生的一种调节方法,目的是消除水力失调,达到节能降耗 。

 

47、温控试点系统三种方案:

(1)垂直单管加旁通管系统;

(2)垂直双管系统;(3)单户供暖系统。

 

48、地源热泵系统类型:

1、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2、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3、地表水地源热泵系统。

 

49、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方式:

1、地板辐射供暖;2、普通电热地面供暖系统;3、相变储能电热供暖系统。

 

50、生物质能利用技术可分为:

1、生物质气体燃料;2、生物质液体燃料;3、生物质固体燃料。

 

51、空调节能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

(1)空调设备的低能耗和高效率的研究;

(2)蓄冷空调系统研究;(3)空调方式综合研究;(4)空调系统运行的节能。

 

52、空调系统室内送风方式:

1、公共建筑:

a、高速喷口诱导送风方式;b、分层空调技术;c、下送风方式或座椅送风方式。

2、办公及商业服务建筑:

a、新风机组家末端风机盘管机组;b、变风空调方式。

 

53、户式中央空调分为   单冷型   和   热泵型。

 54、热泵型户式中央空调:

a、小型风冷热泵冷热水机组,它属于空气——空气热泵机组;b、风冷热泵管道式分体空调全空气系统,属于空气——空气热泵;c、多联变频便制冷机及流量热泵空调系统,是制冷剂式空调系统,属于空气——空气热泵;d、水源热泵系统,属于水——空气热泵系统。

 

55、中央空调系统节能途径:

a、系统自身,即在建造方面采用合理的设计方案并正确的进行安装;b、依靠科学的运营管理方法,是空调系统真正的为用户节省能源。

 

56、水系统节能措施:

a、各分支环路的水力平衡;b、设置二次泵;c、变流量水系统; 57、风系统节能措施:

a、正确选用空气处理设备;b、注意选用节能型好的风机盘管;设计选用变风量系统。

 

58、中央空调系统节能新技术:

a、“大温差”技术;b、冷却塔供冷技术。

 

59、分层空调气流组织设计要点:

a、气流流型;b、送风口的安装高度;c、送风参数;d、其他。

 

60、天然采光节能措施:

⑴ 利用有利朝向;⑵ 采用有力的平面形式;⑶ 采用天窗采光;⑷ 采用有利的内部空间布局;⑸ 颜色。

 

61、被动式太阳能建筑的类型很多,按照利用太阳能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两种:

间接得热式和直接得热式。

 

62、间接得热式形式举例:

 

(1)特朗伯集热墙

(2)水墙 ;冲水墻;(3)附加阳光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