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验规程汇编xx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975624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98.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验规程汇编xx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校验规程汇编xx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校验规程汇编xx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校验规程汇编xx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校验规程汇编xx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校验规程汇编xx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校验规程汇编xx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校验规程汇编xx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校验规程汇编xx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校验规程汇编xx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校验规程汇编xx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校验规程汇编xx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校验规程汇编xx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校验规程汇编xx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校验规程汇编xx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校验规程汇编xx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校验规程汇编xx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校验规程汇编xx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校验规程汇编xx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校验规程汇编xx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校验规程汇编xxWord文件下载.docx

《校验规程汇编xx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验规程汇编xxWord文件下载.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校验规程汇编xxWord文件下载.docx

三、校验方法

1、启动前的准备工作

仪器在正式开机即接通电源之前必须按下列步骤对仪器进行一次系统的检查,确保正确无误后才能投运。

⑴检查各通气管的连接是否正确,并且可打开分析机箱门,检查箱内和箱外的气路入口和出口是否完全一致。

⑵检查电源和信号电缆连接是否正确,接点有无松动。

⑶打开电子机箱门,检查动圈式指示表的机械零点,如零点不对,应通过指示表上的调节螺钉进行调整。

⑷在管道连接正确无误的前提下,正式通气之前,对仪器包括整个测量气体回路进行气密性检查。

⑸检查各插件板、插接片和旋钮的状态,检查与仪器的实际情况是否相一致。

2、仪器的启动和预热

⑴接通气路:

向仪器通入一定流量的零点标准气一般零点标准气采用精氮,对于常量仪器也可采用普通氮气。

⑵按下电子机箱后右侧的电源按键开关B

2

即可使仪器启动,投入运行,这时温度控制器插件板上的加热指示灯的直流放大器插件板上的相对应的量程指示灯应发光,对仪器预热3至4小时后才能进行调整,对微量仪器的预热时间还可适当延长。

3、零点和量程的调整

调整过程中的指示值可以在仪器的动圈指示表G

1

上读数,也可在外接的指示或记录表上读数,在外接指示或记录仪表读数时,应首先检查外接仪表与仪器指示表

G1指针偏转的一致性,同时将指示表G

下面的量程转换波段开关B

5

置于量程1的位

置(单量程

⑴仪器零点的调整

将仪器放大器功能钮2开关B

6

置于M测量的位置,在连续向仪器内通入零点标

准气的情况下,调整指示表下面的零点调节电位器B

使仪器的输出指示为零。

⑵仪表量程的调整

仪器终点的调整必须在零点调整结束后进行,向仪器通往流量恒定的量程终点值

的标准气,待指示稳定后,高速指示表G1下面左侧的终点调节电位器B

3

使仪器指

示值与标准气的标称值相一致。

如果B

已调至底端还无法使指示值和标准气样的标

称值相一致,则可将交流放大器插件板SK7的灵敏度粗调波段开关B

4

向上(增加或

向下(减小一级,然后再调节B

直至仪器指示值与标准气的标称值相一致。

(四校验地点:

现场。

(五校验周期:

六个月。

肯特型压力变送器校验规程

一、主要技术指标及使用条件

1、设备型号:

KENT/KDC

KENT/KDA

KENT/KDB

KENT/KGC

2、技术参数:

负载:

0~1500Ω

重复性:

<

0.1%

迟滞:

<

输出信号:

(4~20mADC二线制

3、验收标准:

精度:

1.5%

4.使用条件

电源:

变送器工作电压为24VDC

温度:

(-25~85℃

1、温度:

在(15~35℃之间

2、环境气压:

(86~106kPa

3、相对湿度:

45%~75%

4、校验标准器具:

精密数字压力计YJS3010.2级

三、校准方法

1、校准前的准备

(1检查压力变送器内部粗调开关的位置是否符合测量范围要求;

(2按压力变送器接线图连接仪表及测量系统;

(3用软管将精密数字压力计的压力输出口与变送器的取样口紧密连接;

压力变送器接线图

2、压力变送器正压的校准

(1打开精密数字压力计的放气阀,使气路压力为零。

待精密数字压力计显示稳定后,检查显示是否为零。

若不为零,按下置零开关,使显示为零;

检查毫安表的指针是否为4mA,若不为4mA则进行零点调节。

(2关闭放气阀,用气筒打气造压。

在升压过程中,分别按照被校准压力变送器量程的25%、50%、75%、100%进行校准,并分别检查毫安表的读数是否在8mA、12mA、16mA、20mA的允许误差范围。

若电流值超出1.5%的范围,则要进行量程调节。

(3按照升压相反的顺序逐渐将压,并分别检查各校准点的电流的值。

(4当压力降为零时,检查电流值是否为零。

(5若不为零,则需要重复(1、(2、(3、(4步骤。

(6重复(1、(2、(3、(4、(5步骤三次。

3、压力变送器负压的校准

换向法打道负压一边,依照(1~(6的过程进行校准。

4、零点、量程调节方法

(1零点调节

零点有两个调节:

一个是用内部的粗调开关“1-2-3-4-5”进行粗调节,另一个是外部细调节螺钉进行连续细调节。

(2量程调节

量程也有两个调节:

一个是用内部的粗调开关“6”进行粗调;

另一个是用外部的细调节螺钉进行连续细调节。

四、校验地点:

五、校验周期:

12个月。

465型电子皮带秤校验规程

一、概述

465电子皮带秤适应于物料的动态计量

二、使用条件和技术要求

㈠设备型号:

465型

㈡使用条件

1、环境温度:

-10℃~+55℃

2、相对湿度:

50%~90%

3、供电电源:

AC220V±

10%、50Hz

㈢技术要求

1、皮带输送范围:

二托辊秤框:

0.05米/秒~4米/秒四托辊秤框:

0.05米/秒~5米/秒

2、称量范围:

2吨/小时~5000吨/小时

3、工作方式:

连续

三、校验用标准器具

秒表

四、校验方法

1.校正零点

校正零点时,将941板的“K1”向下,“K

”向上,电子校正板“K

”打向“运转”

位置。

(1按一下941板上复位开关,将累加器上的读数清零。

(2调整941板上粗调电位器,使四位显示器上的“W”读数减少为零。

(3按面板左面的去皮标定开关,此时,累加器有读数显示,达到规定的校正时间时,累加器将停转。

保持显示读数,此值应越小越好。

在校正时间内,累加器上的读数可正可负,如果是正数可直接读出;

如果是负数,则应从100000000中减去此数值。

(4零点细调时,应调整在校正时间脉冲个数的1/1000以内(不大于标定时间。

(5调整达到零点要求后,还必须重复三次且都符合要求,这时调零方可结束。

否则须重复以上步骤,直至符合要求为止。

2、实物标定

⑴将941板上的开关都打在正常运行位置,然后将称量好的物料投放到皮带秤上,投放时下料要均匀,投放的物料量至少满足皮带机走完2整圈。

⑵将主机上显示的累计量与实际量相比较,算出误差,不符合要求,则调整920板上P

微调电位器,直至满足要求。

⑶再连续测量三次,误差都要在±

1%范围内。

五、验收标准

校验后秤体的动态计量误差:

±

1%。

六、校验地点:

七、校验周期:

2个月。

TDG电子皮带秤校验规程

TDG电子皮带秤适应于多种物料计量与配料。

二、使用条件和技术要求

TDG-L101㈡使用条件

-10℃~+40℃2、相对湿度:

AC220V±

10%、50Hz±

2%

4、物料要求:

块状物料不大于50mm,温度<

150℃㈢技术要求

动态计量误差:

≤1%三、校验用标准器具

砝码、秒表、皮尺四、检定方法:

挂码标定

1、检查秤体皮带是否跑偏

2、检查称量段是否有块状物料堆积,特别是十字簧片是否被物料卡住,若卡住应立即清除,并保持秤体清洁。

3、先让皮带上的物料走空,进行系统零点的调整,使荷重显示值在H□30左右,否则进行调整。

4、用秒表测出皮带运行n整圈的时间(T,时间精确到秒,并将时间T设定到机器内,用皮尺测出一圈长度L。

5、按下校零按钮,机器在时间T内自动进行校零,并显示出零点值。

6、将砝码连同标定杆一起挂在秤体上,用秒表测出运行整数圈时间t,记录仪表累计量显示值Q显示,根据下列公式计算:

Q理论=2GL/t

计算误差:

修正系数:

K新=K旧(t-△

7、将实际值与显示值进行比较,不相符时,用上面修正系数计算公式算出K新,将其送入主机内,使实际值与显示值相符,满足误差要求,否则重复6、7步骤,直至误差满足要求为止。

五、校验结果

校验后的秤体的动态计量误差≤1%,控制精度优于1%。

六、校验地点:

七、校验周期:

ZPC转盘秤校验规程

%

100⨯-=∆理论理论QQQ显示

一、设备型号:

ZPC-5、ZPC-30、ZPC-50.

二、主要技术要求:

1.线性度小于0.5%

2.重复性小于0.5%

3.动态累计误差小于1%

三、验收标准

动态累计误差小于1%。

四、校验用标准器具

Ⅲ级台秤TDG-100kg

秒表SJ9-2

五、校验方法

1.零点标定

实物标定前须进行零点标定。

打开系统,选择“测量皮重”方式,开启需要标定零点的通道并确认,进入自动调零状态,连续重复三次,结束调零。

2.实物标定

实物标定的步骤如下:

(1“手动”标定

a.将秤置于“手动”工作状态,输入K值或保持原K值不变;

b.开启相应通道,顺时针旋转速度电位器,调整好所需速度(流量下料;

c.当下料量满足标定用量时,逆时针旋转速度电位器,关闭速度,并按“停止”键,停止下料;

(2“自动”标定

a.将秤置于“自动”工作状态,输入K值或保持原K值不变;

b.开启相应通道,连续按键盘上“↑”键,调整好所需速度(流量下料;

c.当下料量满足标定用量时,连续按键盘上“↓”键,关闭速度,并按“回车”键,停止下料;

d.将经过园盘秤计量过的物料,用台秤(TDG-100称得实际重量,并将重量数据输入计算机,由计算机自动修正K值;

e.重复a~d步骤,直至称量精度符合要求;

f.记录最后的K值,并填写园盘秤标定记录。

WKB型回转式包装机校验规程

一、主要技术要求

1.使用气压在(0.1~0.2MPa范围内

2.袋重合格率:

≥99%

3.单袋重量:

50kg

4.单袋重量误差:

(-0.2~+0.6kg

5.连续20袋平均重量误差:

(0~+0.4kg

6.筒体转速:

(0.34~3.38n/min(顺时针方向

7.工作电压:

~220V±

10%

8.工作方式:

连续。

二、校验用标准器具

50kg台秤

三、校验或检查方法

1.校验前准备

1.1检查确保出料机构动作灵活可靠,闸头、肘形杆摇臂的润滑、松紧情况到位。

1.2检查下料各法兰接头密封必须良好,橡皮软管正常,不得有喷灰、冒灰现象。

2.静态校验

2.1接通电源,数码管亮。

将显示开关置于运行位置。

2.2调整基准调节电位器,使数字显示00.0kg,然后锁定。

若开机显示-FF.F,说明平衡秤框电位器不在范围内,顺时针调节基准电位器,即可出现数字。

2.3把称重电位器顺时针调到头。

2.4在挂袋器上放50kg标准砝码,调整校表电位器,使显示为50.0kg,然后锁定。

2.5将显示开关置设定位置,调节称重电位器,使其显示值为50.0kg,此时电磁铁应吸合。

2.6卸下砝码,电磁铁释放,显示为00.0kg。

如不对,检查机械部分,再重新进行校验。

校验后将称重电位器锁定。

显示开关置运行位置。

3.控制功能检查

3.1零点跟踪检查

在挂袋器上加+0.5kg左右重物,用吸铁石使干簧管导通(此时检测指示灯应亮,显示重量向零点方向偏移0.1~0.2Kg。

在挂袋器上施加超过3kg砝码,再使干簧管导通时,继续偏移。

3.2电磁铁动作检查

在挂袋器上加50kg砝码,电磁铁应吸合指示灯亮。

持续超过2分钟左右,电磁铁释放,数字锁定。

去掉砝码,数字恢复。

3.3报警检查

在挂袋器上加约25kg重物,使干簧管导通,报警器应动作。

卸下砝码报警停止。

3.4强迫卸袋检查

在挂袋器上加约25kg重物,使干簧管导通,报警器动作,连续导通六次,电磁铁应吸合。

卸下重物,报警器电磁铁均释放。

4.其它项目检查

4.1检查包机气压是否在0.2MPa左右。

4.2包机转速最好稳定在2.3n/min(1#调速器650n/min,2#调速器为1150n/min。

4.3料位要调整到平稳状态,电流表稳定在15A左右。

4.4检查秤框,不应有擦、靠、托、卡死等现象。

4.5包装袋要合于规格,大小会影响称量精度。

4.6经常检查固定秤架的弹片有无松动变形等现象。

4.7各执行机构必须经常拆卸清洗,每班油量适中。

每嘴单袋重量≥49.3kg(毛重;

总重≥1000kg(20包毛重

最大包与最小包重量差<

4kg。

六、校验地点

包装机平台。

七、校验或检查周期

静态校验和控制功能检查:

1次/月;

其它项目检查:

1次/天。

水泥胶砂试模检验规程

一、水泥胶砂试模主要技术要求为:

模腔宽度范围05.001

.040

+-mm,模腔高度范围:

40+0.

10mm,试模净重量(6~6.5kg。

二、校验标准器具

分度值为0.02mm游标卡尺,分度值为0.02mm深度游标卡尺三、校验方法

模腔宽度用分度值为0.02mm游标卡尺在长度方向的两端及中间检测三点,有一点检测值超出宽度技术要求时,应判为不合格。

模腔高度用分度值为0.02mm深度游标卡尺检测;

试模重量用增跎台秤测量。

测量结果填写在水泥胶砂试模校验原始记录表上。

不合格的试模不能再使用。

四、校验周期:

五、校验地点:

室内。

水泥胶砂流动度跳桌校验规程

一、水泥胶砂流动度跳桌主要技术要求(准确度为:

圆盘跳动落距(10±

0.1mm,跳动部分重量(3.45±

0.1kg,胶砂流动度标准样校验流动度在允许范围内。

二、检验标准器具

圆盘跳动落距用分度值为0.02mm游标卡尺检测,跳动部分重量用增跎台秤检测。

三、检验方法

用胶砂流动度标准样,按GB/T2419-94《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表》检测流动度。

检验结果填写在水泥胶砂流动度检验原始记录表上。

四、验收标准:

圆盘跳动部分落距超出技术要求时,可通过调整推杆上端螺纹与圆盘底部连接处的螺纹距离来调节。

其它二项超出技术要求时应停止使用。

五、检验周期:

六、检验地点:

80μm水筛校验规程

一、标准筛的校验:

1.优选一个外观较好的水筛作为标准筛,用一种已知80μm标准筛筛余的水泥

标准粉,按GB345-91重复测定两次筛余来校验.两次测定筛余差值大于0.2%时,应测定第三次,取两次筛余差值在0.2%内的平均值和修正系数.

2.标准筛修正系数计算:

C=Fn/Ft

式中:

C--标准筛修正系数;

F

n

--水泥标准粉给定的筛余百分数,%;

t

--水泥标准粉在标准筛上的筛余百分数,%;

3.使用中的筛子,C在0.85~1.15范围内可作为标准筛.若是新筛,C在0.85~1.05范围内可作为标准筛.

二.试验筛校验:

1.同一水泥样品分别用标准筛和被校试验筛均按GB1345-91重复测筛两次,两次测定筛余差值大余0.5%时,应测定第三次,分别取两次筛余差值在0.5%内的平均值,作为水泥试样在该筛上的筛余.

2.被校试验筛修正系数计算:

C1=F1n/F1t

C1--被校试验筛修正系数;

F1

--水泥试样在标准筛上的筛余百分数,%;

--水泥试样在被校试验筛上的筛余百分数,%;

3.被校试验筛的修正系数C1超出0.85~1.15为不合格筛。

4.试样筛余百分数修正按下式计算:

F1

c

=C1·

式中:

--试样修正后的筛余百分数,%;

C1--被校试验筛修正系数;

F1--试样修正前的筛余百分数,%;

三、已被校好的标准筛,只用来校验试验筛,不再用于生产。

筛子校正系数计算精确至0.01。

四、校正周期:

标准筛三个月;

试验筛30天。

五、校验地点:

滴定管的校验规程

一、校验方法

将滴定管充分洗净并在活塞上涂以凡士林后,注入与室温相同的蒸馏水,调整液面至刻度0处,记录当时水的温度,然后,以滴定时的速度(每秒3~4滴将0~10毫升的一段水(不一定等于10毫升,但相差也不得超过±

0.1毫升,放到经过洗净、干燥、冷至室温并准确称量过的50毫升的定碘烧瓶中,称其重量(准确至0.001克,与空瓶重量之差即为放出水的重量。

同法依次称出10~20毫升,20~30毫升„„等刻度间的水重,以实验室的温

度查表1中对应的r值,然后按公式V20=W

/r计算出滴定管各段刻度间的体积及校

正值,或以实验室温度查表2中1毫升水的重量,按公式Vt=W

/dt计算出各段刻度

间的体积及校正值。

式中,V20为水在20℃时的体积(毫升,V

为水在t℃时的体积

(毫升,W

为水在空气中t℃时的重量(克,dt为水在t℃时在空气中的密度(克/毫升。

刻度称液管的校验与滴定管校验相同,但标定用肚式移液管时,只需检验总体积

即可。

二、校验周期:

滴定管校验合格后终身使用不再校验。

三、校验地点:

表1:

(10~40℃间r值(克/毫升

气中用黄铜砝码所称得的水重(克。

[不同温度下玻璃仪器体积换算值]

表2:

(1530℃时水的密度(克/毫升

容量瓶校验规程

容量瓶的校验除可用称量法外,还可用比较法。

一、称量法

将洗净干燥带塞的容量瓶在0.1克感量的天平上准确称出容量瓶重量,注入蒸馏水至标线刻度,记录水温,用滤纸条吸干瓶颈内壁和瓶外的水滴,盖上瓶塞称重(如250毫升的容量瓶,则要求称准至0.1克。

两次重量之差即为容量瓶所盛水重,按公式Vt=Wt/dt计算该容量瓶的真实体积数值,求出校正值,然后,用移液管加入或吸出校正值的水,重新刻画一标记号。

二、比较法

在很多情况下容量瓶与移液管是平行配套使用的,因此,主要不是要知道所用容量瓶的绝对体积,而要知道容量瓶与移液管的体积比是否正确。

例如:

500毫升的容量瓶的体积是否为50毫升移液管所放出液体体积的10倍,校准的方法,可用已经校准过的100(或50毫升的移液管,连续加入5(或10次蒸馏水于干燥的500毫升的容量瓶中,观察是否与容量瓶的标线相符合,如不符合,

可在瓶颈上重新刻画新标记。

在使用该容量瓶时需加上(或10次100(或50毫升移液管的校正值:

或者在观察容量瓶的液面前,将5(或10次100(或50毫升移液管的校正值总体积数,用小移液管加入或吸出相当量的水后,再重刻画新的标线记号。

当然,正确的方法,是称量法,而不应使用比较法,因为比较法限制了仪器的通用范围,一旦更换,就要重新标定,不符合标准化的要求。

三、校验周期:

容量瓶校验合格后不用再校验。

室内

移液管校验规程

移液管,又叫吸液管,根据其量取的范围分为单刻度和多刻度两种。

单刻度移液管是只量取某一个容量的(如25毫升移液管或50毫升移液管,多刻度移液管则可在某一容量范围内,作任一体积的量取,但并不十分精密。

单刻度移液管,其放出的溶液量是与液体流出时间和管中最后的液滴处理方式有关。

为此在标定时常作如下规定。

放出溶液量与液体流出时间

最后液滴的处理方式一般有以下二种:

1、任溶液自动流出后,将移液管尖端与容量壁接触,使残留液滴自动沿壁流出。

仍然保留在管壁内的部分不再处理。

2、任溶液自动流出后,将残液从管内吹出或以手指堵住上端口,以另一手紧握移液管靠气体膨胀将残液压出为止。

上述方法可以任意选用,但一般要与校准时的处理方式一致,方可消除使用中的误差。

移液管的校准比较简单,除了容量瓶直接进行比较外可以用称量法测得移液管的真实容量。

将移液管用洗涤剂洗净,然后按照使用规则移取蒸馏水,并调节水面至刻度处,以滤纸将移液管尖端外壁擦净,将水放入已知重量的称量瓶中,按照上述选定的方法处理移液管中残液滴,称出称量瓶和水的重量,并由空瓶重量算出水的净重,根据室温下水的密度求出移液管的实际容量。

如校准结果同原标定容量有显著差异,可另行刻度:

根据上述校准结果,先估计一刻度位置,再重复上述校准步骤,如仍有偏差,再行修改刻度,重复校准,直至获得准确刻度。

检验周期:

移液管校验合格后不用再校验

校验地点:

附录:

容量器皿的允许误差

国产容量器皿按其准确度分为A级、A

级和B级三个等级,不同等级的量器其容

量允许误差各不相同。

所使用的滴定管、容量瓶、移液管等队特殊要求外,一般不再指明其准确程度(允差。

荧光仪校验规程

(按照水泥X射线荧光分析通则GB/T19140-2003执行

软练加水器校验规程

将软练加水器充分洗净,水平放置于台面,注入与室温相同的蒸馏水,至225ml处,记录当时水温。

将软练加水器中水倒入已预先干燥称量过的烧杯中,称其重量。

其重量与空杯重量之差即为倒出水的重量。

再根据“滴定管的校验规程”中的方法计算出软练加水器体积。

二、验收标准:

软练加水器体积为(225±

1ml。

使用前一次性校验。

四、校验地点:

室内.

净浆加水器校验规程

将净浆加水器充分洗净并在活塞上涂以凡士林后,注入与室温相同的蒸馏水,至150ml处,记录当时水温。

然后以每秒5~6滴的速度将150ml~140ml刻度的一段水,放入预先干燥并称量过的烧杯中,称其重量(准确到0.0001克,其重量与空杯重量之差即为放出水的重量。

同样方法,依次称出(140~130m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