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下世界历史冷战中的对峙》教学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978136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98.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下世界历史冷战中的对峙》教学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九下世界历史冷战中的对峙》教学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九下世界历史冷战中的对峙》教学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九下世界历史冷战中的对峙》教学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九下世界历史冷战中的对峙》教学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九下世界历史冷战中的对峙》教学案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九下世界历史冷战中的对峙》教学案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九下世界历史冷战中的对峙》教学案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九下世界历史冷战中的对峙》教学案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九下世界历史冷战中的对峙》教学案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九下世界历史冷战中的对峙》教学案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九下世界历史冷战中的对峙》教学案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九下世界历史冷战中的对峙》教学案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九下世界历史冷战中的对峙》教学案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九下世界历史冷战中的对峙》教学案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九下世界历史冷战中的对峙》教学案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九下世界历史冷战中的对峙》教学案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下世界历史冷战中的对峙》教学案Word格式.docx

《《九下世界历史冷战中的对峙》教学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下世界历史冷战中的对峙》教学案Word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九下世界历史冷战中的对峙》教学案Word格式.docx

五、小结

提问: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和苏联是什么关系?

能说出具体的事例吗?

明确自学任务(什么是冷战政策?

谁对谁冷战?

为什么要冷战?

采取了哪些措施?

冷战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美国为什么要援助西欧和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1、提出问题,:

美苏争霸过程中进行了三十多年的争霸斗争,原因何在?

2、出示表格《美苏争霸的表现》(见板书设计),要求学生填写。

3、美苏争霸、两极格局结束的时间和标志是什么?

今天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冷战中的对峙》,了解了美苏对峙和美苏争霸及其对世界形势产生的影响。

回顾前面学过的有关内容,找出二战过程中美苏的友好合作。

自学课本第一部分:

冷战政策

四人一个小组讨论问题

学生自学,回答第一个问题;

填写表格;

回答第二个问题。

以极快的速度回顾所学的内容

通过回顾,学生得出结论:

二战中,美苏之间是同盟、是战友。

为新课知识的学习作铺垫。

全面掌握第一部分的知识(由上述问题得出结论:

国家的实力决定了其对外政策;

而大国的对外政策左右国际局势)

使学生明确美国援助西欧和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目的都是为了控制西欧、以达到称霸世界的目的。

(由此得出: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使学生明确美苏争霸既紧张又缓和,极其复杂。

大国之间的关系很微妙,而不管怎样的微妙总是建立在本国实力的基础上)

板书设计:

一、冷战政策

1、美国对苏联实行冷战政策的原因:

“遏制”共产主义,称霸世界。

2、冷战政策的含义:

3、冷战开始的时间和标志:

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4、美国对苏联进行冷战的表现:

经济:

政治:

军事:

5、美苏对峙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两极格局形成

二、美苏争霸

1、美苏争霸的原因:

苏联企图与美国共同主宰世界。

2、美苏争霸的表现:

阶段

时间

特点

重要事件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3、美苏争霸结束、两极格局结束的时间和标志:

1991年苏联解体

课题:

一、课程标准

1.以“冷战”的形成和结束为线索,描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全球格局的变化。

2.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区域性战争的实例中,找出导致区域性冲突的多种因素。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分析雅尔塔协定的有关内容和具体事件,理解其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格局的影响。

(2)阅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版图,说明“北约”和“华约”组织的建立是东西方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

2、过程与方法

收集课内课外资料,列举美苏争霸与“冷战”的种种表现,解释“冷战”的含义。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能从多种角度看待、分析某个历史事件。

三、教材结构分析

二战后,从资本主义世界看,德意日三国被打败,英法被削弱,只有美国实力大增,概而言之,资本主义力量相对减弱;

从社会主义阵营看,亚欧社会主义力量空前壮大。

当“北约”与“华约”两大集团相继建立之时,东西方对峙局面形成。

战后初期,两种社会制度的对抗是美苏两国的主要矛盾。

美国凭借急剧膨胀的实力欲称霸世界,并对苏联展开了“冷战”。

随着苏联霸权主义的膨胀,逐渐成为能够与美国分庭抗礼的军事强国。

在这种情况下,美苏争霸日益加剧。

这一时期,国家利益的争夺成为美苏争霸的焦点。

古巴导弹危机是美苏争霸的极端体现。

由于种种原因,双方虽未公开发生过直接的、大规模的“热战”,但间接的“热战”和各种形式的“冷战”却持续了近四十年。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课重点应放在分析两极格局的形成及演变,使学生认识到以“冷战”为主要形式的美苏争霸给世界带来的危害。

难点是分析战后新格局形成及演变的深刻的历史背

五、教学方法

探究式教学为主,对一些难解的问题加以讲解。

学生课前收集资料,课堂展开探究。

六、教学过程

利用教材上的地图,首先在地图上指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地理位置,然后简要概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形势的变化,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消长,帮助学生树立起二战后国际形势的整体印象,由此导入新课

回顾二战中美、苏联合打击德、意、日法西斯的情况,如:

1944年6月,美英盟军开辟欧洲第二战场,在西线配合苏军对德作战,在打击法西斯的同时,美国、苏联的实力得到了加强,纷纷确立了自己的势力范围。

战后,双方根据实力确立了势力范围,形成美苏对峙的局面。

引用英国人的外交名言:

我们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二战结束后,由于意识形态的不同和美国称霸受到苏联的遏制,美苏从战时同盟关系变成了战后敌对关系。

一、“冷战”政策

阅读书本84页英国首相的演说,提出以下问题。

战后,美国为什么要推行“冷战”政策?

结合课文,说说杜鲁门演说的核心内容。

杜鲁门政府上台后,改变以往罗斯福的大国合作政策,认为强大的苏联是美国建立世界霸权的主要障碍,强调要对苏联采取强硬政策。

1947年3月,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表示要援助受到共产主义“严重威胁”的希腊、土耳其,抵制共产主义的扩张。

1.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是美国对外政策的转折点

(但是由于世界刚刚结束大战等原因,直接的战争显然不适宜,因此只能采取间接的战争或者冷战。

这里需要理解两层意思,冷战的对象是谁,为什么要采取这种方式表达对对方的仇视)

“冷战”政策的定义──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为,以“遏制”共产主义。

着重指出“冷战”政策的本质是“遏制”共产主义和干涉别国内政。

“杜鲁门主义”实际上宣布:

苏联是美国的敌人,美国的对外政策是“遏制”苏联及共产主义。

因此,“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成为美苏战时同盟公开破裂、美苏冷战全面展开的重要标志。

其核心内容是美国要对社会主义国家采取除直接武装侵略以外的一切手段,即实行“冷战”政策。

2.冷战”政策在经济上的表现是“马歇尔计划”。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有利于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霸权地位的确立。

“杜鲁门主义”出台后,美国在经济方面推行援助西欧的“马歇尔计划”,也叫欧洲经济复兴计划,“马歇尔计划”的最初对象是欧洲国家“马歇尔计划”的实施,一方面是帮助当时极为困难的西欧各国迅速恢复经济,防止革命的爆发;

另一方面,美国通过援助西欧各国,不仅加强了资本主义世界的联系,形成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联盟,而且打开西欧的门户,控制西欧。

为什么美国将称霸重点放在欧洲?

(欧洲是资本主义的发源地和中心,虽在战争中遭到严重破坏,但经济基础好,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可以说在当时谁掌握了欧洲,谁就掌握了压倒对手的绝对优势。

另外还因为欧州的地理位置,在美国和苏联的中间,既可以壮大自己又可以遏止苏联)

3.“北约”“华约”建立

利用图,指导学生阅读图例说明,让他们分别说出北约、华约组织包括的成员国,然后,提出以下问题。

“冷战”政策在军事上的表现是──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北约的成立标志资本主义阵营的形成。

阅读北约的有关规定,说说北约组织的最突出特点是什么。

北约主要集中在西欧和南欧,针对东欧社会主义国家;

(美国联合西欧一些国家共同与苏联抗衡。

华约组织成立的主要目的有哪些?

(华约主要集中在东欧和苏联,针对西欧资本主义国家,是同北约抗衡的欧洲军事集团。

既用来同美国和西欧抗衡,也可以此进一步控制东欧。

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形成,引导学生自己阅读、讨论,掌握以下知识:

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形成,美国杜鲁门政府攻势咄咄逼人。

社会主义的苏联出于自身安全和利益的需要,建立“华沙条约组织”。

随着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国际舞台上出现了两大阵营的对峙与斗争,这种对峙与斗争贯穿于整个50年代,双方矛盾日益尖锐。

1950年6月25日爆发的朝鲜战争是两大阵营斗争的集中表现。

朝鲜战争是美国在二战后进行的第一次大规模侵略战争,它以朝中人民的胜利和美国的失败告终,60年代,越南战争也是两大阵营的对峙和较量。

二、美苏争霸

美苏争霸格局的形成,主要在于苏联推行霸权主义政策。

50年代,作为资本主义强国的美国推行霸权政策,表现出咄咄逼人的攻势。

二战后,苏联成为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通过“四五”计划,苏联在很短的时间内实现国民经济的恢复,工农业得到迅速发展,实力得到迅猛发展。

1953年赫鲁晓夫担任苏联的领导人,他逐步改变了斯大林时期的对外政策,提出同美国“平起平坐,共同主宰世界”的基本战略。

50年代后期,美苏争霸格局逐渐形成。

1.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期,是美苏争霸的第一阶段。

应向学生讲解清楚,这一阶段,美苏关系既有缓和,又有紧张的一面。

紧张方面,突出的事实有:

1961年“柏林墙”的修建和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

古巴导弹危机事件的解决,是苏联从古巴撤走导弹和轰炸机后才逐渐平息的,说明这一阶段的争霸中,美国占据优势,处于上风。

同时也表明,苏联开始在全球范围内与美国争霸。

这一事件后,苏联决心全力发展核武器,导致了两国新的激烈争夺。

2.70年代,美苏争霸达到了高潮。

尼克松任美国总统,为保住美国的霸权地位,在对外战略上实行了重大调整,从战略进攻转为战略收缩。

1973年,美国从越南撤兵;

70年代,美国同中国实现关系正常化。

此时,苏联的实力得到迅猛的发展。

苏联不仅建成一支对美国造成威胁的远洋海军,还拥有数量多于美国的洲际导弹。

随着经济、军事实力的增强,1964年勃列日涅夫上台后,推行同美国争夺霸权的积极进攻战略。

苏联在中东、非洲、南亚次大陆进行了一系列扩张活动,特别是1979年12月出兵对阿富汗的占领,标志苏联的霸权政策发展到顶点。

3.80年代的美苏关系,苏联由于长期与美国争霸,背上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苏联丧失对外扩张的猛烈势头。

1985年上台的戈尔巴乔夫,提出以军控为中心的全球缓和战略。

1989年,苏联从阿富汗撤军,并实行了中苏关系正常化。

1981年,里根任美国总统,对苏联采取强硬的态度。

从70年代中期起,资本主义世界逐渐形成了美国、日本、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因此,美国也同意有限的缓和。

1991年苏联的解体,标志着长达半个世纪的美苏两极格局结束。

引导学生概括“冷战”政策的表现:

政治上,杜鲁门主义;

经济上,马歇尔计划;

军事上,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末,美苏争霸经历了三个阶段,双方互有攻守。

国家实力的消长和彼此的关系决定了其对外政策的走向。

附:

板书设计

第14课冷战中的对峙

一冷战政策背景

(1)美国想称霸世界,但是受到苏联的遏止

(2)美苏两国意识形态的差异

含义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以遏止共产主义

实质遏止共产主义干涉他国内政

表现政治上杜鲁门主义内容遏止共产主义干涉他国内政加紧控制其他国家影响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冷战开始经济上马歇尔计划帮助欧洲恢复经济,又能控制欧洲(援助欧洲的原因欧洲虽然经历了战争,但是具有很大潜力欧洲的地理位置)

军事上北约和华约的形成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

表现朝鲜战争越南战争

二美苏争霸原因美苏都想争霸

意识形态的不同

表现五六十年代特点:

紧张修建柏林墙

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缓和

领导人:

肯尼迪

赫鲁晓夫

特点:

美国占优势苏联开始与之争霸

七十年代特点:

苏联处于攻势美国转攻为守

美国陷于越南战争,实行战略紧缩苏联经济

实力大增,开始战略进领导人尼克松

八十年代特点:

有限缓和,苏联负担沉重,提出以军控为中心

的全球缓和战略美国是最大负债国,又由于世

界形成了“美,西欧日本”三足鼎立局面

领导人里根戈尔巴乔夫

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

布置作业:

1.“二战”后,对“冷战”局面形成的责任,有两种不同的看法:

一种认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负有主要责任,以苏联为首的东方也有一定的责任;

一种认为责任,全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

你同意哪一种看法?

说明理由。

答:

观点:

美负主要责任,苏联也有一定的责任,美负主责任:

因为“冷战”是以美国为首的国家遏制共产主义,推行霸权政策特意制造的。

B.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台,“冷战”正式形成。

C.1947年马歇尔计划实施,冷战扩展到经济领域。

D.1949成立北约,“冷战”发展到新的高度。

苏联也有一定的责任:

为对抗西方阵营的威胁,苏联组织了“华约”与北约相抗衡。

2、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经济条件是什么?

“冷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你怎样评价“冷战”政策?

⑴条件:

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经济上,它的实力在资本主义世界中占压倒优势。

⑵标志:

杜鲁门主义出台。

⑶评价:

美国的“冷战”政策,既表现为两种社会制度的类锐对立,又表现为苏美对东西欧甚至对东西方世界的激烈争夺,“冷战”初,苏联的行动具有自卫性质,是正义和进步的,随着苏联实力的增强,美苏“冷战”则主要表现为对世界霸权的争夺,是非正义的。

【课程导入】 

丘吉尔“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

这是英国前首相丘吉尔1946年3月应美国总统杜鲁门之邀,在美国小城富尔顿发表的演说中的一段话。

这次演说很快被称为“铁幕演说”。

“铁幕演说”反映了二战结束后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揭开了美苏冷战的序幕。

那么,什么是冷战?

它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冷战给刚刚和平的世界带来了什么?

学完本课后,同学们将会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邱吉尔 

【知识网络】

【学习探索】

1.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美苏战时同盟关系也随之破裂,逐步由合作转为对抗。

请结合战后的国际形势,谈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形势的变化。

2.冷战是美苏两大集团除了直接的军事冲突和使用核武器以外的一切手段的斗争,是1947~1991年美苏关系的主要特征。

美苏之间的冷战表现在哪些方面?

3.为了争夺世界霸权,自20世纪50年代起,美苏开始了长达三十多年的争霸。

美苏争霸表现在哪些方面?

结果怎样?

冷战中的对峙教学设计

一、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冷战”政策,包括二战后美国经济、军事、政治实力的加强和资本主义霸主地位的确立;

“杜鲁门主义”出台及其影响;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和实质;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

学生还应掌握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的美苏争霸的典型事件:

60年代古巴导弹危机,70年代中期美国陷入侵越的泥潭,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教师的引导下,概括美国“冷战”政策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表现,培养学生归纳历史事物的能力。

通过分析美苏争霸的三个阶段及特点,培养学生全面、正确看待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二战后,美苏从盟友关系转变为敌对关系,随着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的形成,双方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对峙。

美国、苏联两国的争霸,不仅影响了世界和平,进而影响到世界的局势。

注意对学生进行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教育。

美苏在争霸的过程中互有攻守,两国的国力和彼此关系的变化,影响到双方争霸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的特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美国的“冷战”政策及其表现是重点。

50年代至70年代末,美苏争霸经历了三个阶段,双方互有攻守。

国家的实力和彼此的关系决定了其对外政策,如何理解这一点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设计思路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美、苏一跃成为世界上的超级大国,在战争中后期以及战争结束后的一系列会议上,以及会议上作出的决议上,由于各自意识形态上的差异,美苏为了各自的利益在各方面展开了争夺。

战争一结束,两个大国就开始了它们争霸的脚步,美国以及由它支持发展的西欧国家,为了遏制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所谓的“冷战”政策。

而苏联也为了自己国家的利益,在国际舞台上也开始了与美国的争霸,直到最后,苏联的解体,两极争霸局面才结束。

1.学习本课前,复习回顾二战的有关内容,回忆美国、苏联打击德、意、日法西斯的内容。

2.学习“冷战”政策时,要注意思考美国为什么会提出“冷战”政策?

可以分小组讨论,也可教师先简要分析当时的国际形势,美国的经济、政治、军事实力方面的情况,由学生归纳回答(如①美国大发战争财,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大增;

②美国妄图凭借强大的实力称霸世界;

③但是美国的称霸野心遭到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遏制;

④二战刚刚结束,人们对战争深恶痛绝,和平成为时代的潮流,美国不敢贸然发动战争)。

3.归纳“冷战”政策的表现,进而思考“冷战”对当时世界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4.在《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图上,指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员国和华沙条约组织的成员国,用不同的色彩或阴影标出。

5.全课上完后,教师可提问:

“美苏争霸有几个阶段?

”由学生解答这个问题后,继续思考“美苏争霸的三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

”在阅读课文的同时,你能整理出每个阶段双方的领导人吗?

(此表可由学生课后填写)

美国领导人

苏联领导人

50年代中期~60年代初期

既有缓和又有紧张,优势在美国

肯尼迪

赫鲁晓夫

60年代中期~70年代末

苏联处于攻势,美国转攻为守

尼克松

勃列日涅夫

80年代

美国采取强硬态度,苏联全面收缩,美国同意有限缓和

里根

戈尔巴乔夫

6.本课中,有一些地方涉及了中国历史,你能叙述一二吗?

1950~1953年的朝鲜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人民进行了英勇的斗争,战争以美国的失败告终。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1979年1月1日,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

教学媒体

幻灯片、视频、图片

教学结构和过程

【导入新课】

(讲述)第二次世界大战,从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开始,到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结束。

第二次世界大战比一战持续的时间长了许多,这是为什么呢?

(回答)

(讲述)英法等国一开始奉行绥靖政策,纵容法西斯贪欲的不断扩张,所以在战争一开始的时候,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气焰嚣张,而其他国家却连连败退,以至于法国这样的大国都沦落在法西斯的铁蹄之下。

可是最后,反法西斯国家还是取得了最后的胜利,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呢?

(讲述)反法西斯国家联盟的建立,是取得战争胜利的最主要因素。

1944年6月,美英盟军开辟欧洲第二战场,在西线配合苏军对德作战;

1945年4月双方在易北河会师。

在打击法西斯的同时,美国、苏联的实力得到了加强,纷纷确立了自己的势力范围。

二战快结束时,西方国家、苏联控制的领土。

一个英国人的外交名言: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战争结束以后,美苏之间的关系演变。

【讲述新课】

一、冷战政策

1.美苏对峙

(讲述)二战结束以后,美苏一跃成为世界上的大国,英法却由于受到战争的摧残而衰败下去,但是美苏之间却由于各自意识形态上的差异,而使得两个国家之间矛盾很大,由于法西斯这个大家共同的敌人随着战争的结束而消失,他们之间的矛盾就一下子凸现出来。

各自都想用自己的意识形态去征服对方,称霸世界,从而导致了美苏对峙的开始。

美国为了遏制它视为大敌的社会主义的发展,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了一种什么政策?

(讲述)这种“冷战”政策,是什么含义呢?

是不是还有相对应的“热战”呢?

(学生讨论,回答)

(讲述)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为,以“遏制”共产主义。

“冷战”政策的本质是“遏制”共产主义和干涉别国内政。

而“热战”就是指美国为遏制社会主义的发展而开展的一系列武装战争。

2.“冷战”政策的表现

(讲述)美国实行冷战政策,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出示人物图片,讲述)杜鲁门是接替罗斯福上台的美国总统。

1946年3月,丘吉尔的“铁幕演说”是美苏冷战的信号,他说:

“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是美国对外政策的转折点,它公开打出了反共、反苏的旗号,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苏之间冷战的开始。

(讲述)“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是“冷战”政策在政治领域里的表现,那么在经济领域里,“冷战”政策又有什么表现呢?

(讲述)

(出示人物图片,讲述)马歇尔是美国的一位战略家和军事家,他提出了一项旨在援助西方的计划。

“杜鲁门主义”出台后,美国在经济方面推行援助西欧的“马歇尔计划”,也叫欧洲经济复兴计划,“马歇尔计划”的最初对象是欧洲国家,后来为苏联、东欧各国所拒绝和抵制。

这项计划的实施,有什么作用呢?

(讲述)“马歇尔计划”的实施,一方面是帮助当时极为困难的西欧各国迅速恢复经济,防止革命的爆发;

政治上、经济上的“冷战”政策,我们都已经了解了,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军事方面,“冷战”政策体现在什么方面。

(讲述)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在什么时候建立的呢?

都有哪些国家参与?

(出示图片,讲述)1949年5月,美、加、英、法、比等12国在华盛顿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资本主义世界各国在军事上实现了战略同盟。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出现,对当时的世界局势有什么影响?

(讲述)北约的成立标志资本主义阵营的形成,材料“对欧洲或北美一个或数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正说明了这一点。

3.社会主义阵营形成

(讲述)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形成,美国杜鲁门政府攻势咄咄逼人。

这时的另外一个超级大国——苏联,也是不甘示弱的,它针对美国的“冷战”政策,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