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参数表格.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980031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结构参数表格.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建筑结构参数表格.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建筑结构参数表格.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建筑结构参数表格.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建筑结构参数表格.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建筑结构参数表格.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筑结构参数表格.doc

《建筑结构参数表格.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结构参数表格.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建筑结构参数表格.doc

总结

(一)<全国规范版>

建筑结构安全等级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3.2.1

安全等级

使用年限

重要性系数

产生后果

建筑物类型

一级

100

1.1

很严重

重要的建筑

二级

50

1.0

严重

一般的建筑

三级

5

0.9

一般严重

次要的建筑

混凝土结构的环境类别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3.2.4

环境类别

条件

室内正常环境

a

室内潮湿环境:

非严寒和非寒冷地区的露天环境,与无侵蚀性的水或土壤直接接触的环境

b

严寒和寒冷地区的露天环境,与无侵蚀性的水或土壤直接接触的环境

使用除冰盐的环境;严寒和寒冷地区冬季水位变动的环境;滨海室外环境

海水环境

受人为或自然的侵蚀性物质影响的环境

钢筋混凝土结构伸缩缝最大间距(m)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9.1.1

结构类别

室内或土中

露天

排架结构

装配式

100

75

框架结构

装配式

75

50

现浇式

55

35

剪力墙结构

装配式

65

40

现浇式

45

30

挡土墙、地下室墙壁等类结构

装配式

40

30

现浇式

30

20

注:

1装配整体式结构房屋的伸缩缝间距宜按表中现浇式的数值取用;

2框架-剪力墙结构或框架-核心筒结构房屋的伸缩缝间距可根据结构的具体布置情况取表中框架结构与剪力墙结构之间的数值;

3当屋面无保温或隔热措施时,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的伸缩缝间距宜按表中露天栏的数值取用;

4现浇挑檐、雨罩等外露结构的伸缩缝间距不宜大于12m.

砌体结构房屋伸缩缝的最大间距(m)

屋盖或楼盖类别

间距

整体式或装配整体式

钢筋混凝土结构

有保温层或隔热层的屋盖、楼盖

50

无保温层或隔热层的屋盖

40

装配式无檩体系

钢筋混凝土结构

有保温层或隔热层的屋盖、楼盖

60

无保温层或隔热层的屋盖

50

装配式有檩体系

钢筋混凝土结构

有保温层或隔热层的屋盖

75

无保温层或隔热层的屋盖

60

瓦材屋盖、木屋盖或楼盖、轻钢屋盖

100

对烧结普通砖、多孔砖、配筋砌块砌体房屋取表中数值;对石砌体、蒸压灰砂砖、蒸压粉煤灰砖和混凝土砌块房屋取表数值乘以0.8的系数。

当有实践经验并采取有效措施时,可不遵守本表规定;

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mm)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9.2.1

环境

类别

板、墙、壳

≤C20

C25-C45

≥C50

≤C20

C25-C45

≥C50

≤C20

C25-C45

≥C50

20

15

15

30

25

25

30

30

30

a

20

20

30

30

30

30

b

25

20

35

30

35

30

30

25

40

35

40

35

注:

基础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40mm;当无垫层时不应小于70mm.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3.0.1

设计等级

建筑和地基类型

甲级

重要的工业与民用建筑物

30层以上的高层建筑

体型复杂,层数相差超过10层的高低层连成一体建筑物

大面积的多层地下建筑物(如地下车库,商场.运动场等)

对地基变形有特殊要求的建筑物

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坡上建筑物(包括高边坡)

对原有工程影响较大的新建建筑物

场地和地基条件复杂的一般建筑物

位于复杂地质条件及软土地区的二层及二层以上地下室的基坑工程

乙级

除甲级,丙级以外的工业与民用建筑物

丙级

场地和地基条件简单,荷载分布均匀的七层及七层以下民用建筑

及一般工业建筑物;次要的轻型建筑物

第3.0.2条  根据建筑物地基基础设计等级及长期荷载作用下地基变形对上部结构的影响程度,地基基础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所有建筑物的地基计算均应满足承载力计算的有关规定;

  2.设计等级为甲级、乙级的建筑物,均应按地基变形规定;

  3.表3.0.2所列范围内设计等级为丙级的建筑物可不作变形验算,如有下列情况之一时,仍应作变形验算:

1)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小于130kpa,且体型复杂的建筑;

 2)在基础上及其附近有地面堆载或相邻基础荷载差异较大,可能引起地基产生过大的不均匀沉降时;

  3)软弱地基上的建筑物存在偏心荷载时;

  4)相邻建筑距离过近,可能发生倾斜时;

  5)地基内有厚度较大或厚薄不均的填土,其自重固结未完成时。

  4.对经常受水平荷载作用的高层建筑、高耸结构和挡土墙等,以及建造在斜坡上或边坡附近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尚应验算其稳定性;

  5.基坑工程应进行稳定验算;

  6.当地下水埋藏较浅,建筑地下室或地下构筑物存在上浮问题时,尚应进行抗浮验算。

第3.0.4条 地基基础设计时,所采用的荷载效应最不利组合与相应的抗力限值应按下列规定:

  1.按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底面积及埋深或按单桩承载力确定桩数时,传至基础或承台底面上的荷载应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

相应的抗力应采用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或单桩承载力特征值。

  2.计算地基变形时,传至基础底面上的荷载效应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准永久组合,不应计入风荷载和地震作用。

相应的限值应为地基变形允许值。

  3.计算挡土墙土压力、地基或斜坡稳定及稳定及滑坡推力时,荷载效应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但其分项系数均为1.0。

  4.在确定基础或桩台高度、支挡结构截面、计算基础或支挡结构内力、确定配筋和验算材料强度时,上部结构传来的荷载效应组合和相应的基底反力,应按承载能力级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采用相应的分项系数。

  当需要验算基础裂缝宽度时,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荷载效应标准组合。

  5.基础设计安全等级、结构设计使用年限、结构重要性系数应按有关规范的规定采用,但结构重要性系数γ0不应小于1.0。

建筑抗震设防类别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3.1.1

建筑应根据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类

类别

重要性

甲类

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筑

乙类

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建筑

丙类

除甲、乙、丁类以外的一般建筑

丁类

抗震次要建筑

3.1.3各抗震设防类别建筑的抗震设防标准,应符合下列要求:

1甲类建筑,地震作用应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其值应按批准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确定;抗震措施,当抗震设防烈度为6~8度时,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当为9度时,应符合比9度抗震设防更高的要求。

2乙类建筑,地震作用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抗震措施,一般情况下,当抗震设防烈度为6~8度时,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当为9度时,应符合比9度抗震设防更高的要求;地基基础的抗震措施,应符合有关规定。

对较小的乙类建筑,当其结构改用抗震性能较好的结构类型时,应允许仍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

3丙类建筑,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

4丁类建筑,一般情况下,地震作用仍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抗震措施应允许比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适当降低,但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不应降低。

地面粗糙度可分为A、B、C、D四类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7.2.1

粗糙度

释义

A

近海海面和海岛、海岸、湖岸及沙漠地区

B

田野、乡村、丛林、丘陵以及房屋比较稀疏的乡镇和城市郊区

C

密集建筑群的城市市区

D

密集建筑群且房屋较高的城市市区

高层结构伸缩缝的最大间距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4.3.12

结构体系

施工方法

最大间距(m)

框架结构

现浇

55

剪力墙结构

现浇

45

4.3.10设置防震缝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防震缝最小宽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1)框架结构房屋,高度不超过15m的部分,可取70mm;超过15m的部分,6度、7度、8度和9度相应每增加高度5m、4m、3m和2m,宜加宽20mm;

2)框架-剪力墙结构房屋可按第一项规定数值的70%采用,剪力墙结构房屋可按第一项规定数值的50%采用,但二者均不宜小于70mm。

2防震缝两侧结构体系不同时,防震缝宽度应按不利的结构类型确定;防震缝两侧的房屋高度不同时,防震缝宽度应按较低的房屋高度确定;

3当相邻结构的基础存在较大沉降差时,宜增大防震缝的宽度;

4防震缝宜沿房屋全高设置;地下室、基础可不设防震缝,但在与上部防震缝对应处应加强构造和连接;

5结构单元之间或主楼与裙房之间如无可靠措施,不应采用牛腿托梁的做法设置防震缝。

4.3.11抗震设计时,伸缩缝、沉降缝的宽度均应符合本规程第4.3.10条防震缝最小宽度的要求。

北京市地区常用设计参数

参数类别

数值

参数类别

数值

基本风压

N=50

0.45KN/m2

标准冻深

0.8m

N=100

0.50KN/m2

抗震设防烈度

8度

基本雪压

N=50

0.40KN/m2

设计地震分组

第一组

N=100

0.45KN/m2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

0.2g

结构抗震等级

详见《北京细部设计》

电算地震参数(SATWE数据前处理-地震信息项)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3.3

项目

详解

项目

详解

计算振型个数

3N(N=层数)

周期折减系数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3.3.16

活荷质量

折减系数

活荷质量折减系数(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3.3.6)

3.3.6计算地震作用时,建筑结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应取永久荷载标准值和可变荷载组合值之和。

可变荷载的组合值系数应按下列规定采用:

1雪荷载取0.5;

2楼面活荷载按实际情况计算时取1.0;按等效均布活荷载计算时,藏书库、档案库、库房取0.8,一般民用建筑取0.5。

周期折减系数(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3.3.16-3.3.17)

3.3.16计算各振型地震影响系数所采用的结构自振周期应考虑非承重墙体的刚度影响予以折减。

3.3.17当非承重墙体为填充砖墙时,高层建筑结构的计算自振周期折减系数ψT可按下列规定取值:

1框架结构可取0.6~0.7;

2框架-剪力墙结构可取0.7~0.8;

3剪力墙结构可取0.9~1.0。

对于其他结构体系或采用其他非承重墙体时,可根据工程情况确定周期折减系数。

结构阻尼比(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3.3.8)

除有专门规定外,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的阻尼比应取0.05

特征周期Tg(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表3.3.7-2)

场地类别

设计地震分组

第一组

0.25

0.35

0.45

0.65

第二组

0.30

0.40

0.55

0.75

第三组

0.35

0.45

0.65

0.90

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amax(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表3.3.7-1)

地震影响

6度

7度

8度

9度

0.10

0.15

0.20

0.30

多遇地震

0.04

0.08

0.12

0.16

0.24

0.32

旱遇地震

0.50

0.72

0.90

1.20

1.40

结构基本周期(秒)(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附录E)

1钢结构T1=(0.10~0.15)n(E.2.1.1)

2钢筋混凝土结构T1=(0.05~0.10)n(E.2.1.2)

式中n—建筑层数。

E.2.2具体结构

1钢筋混凝土框架和框剪结构

2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

式中:

H---房屋总高度(m);

B---房屋宽度(m)。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