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场干煤棚施工组织设计.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981551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 页数:94 大小:2.8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场干煤棚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4页
煤场干煤棚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4页
煤场干煤棚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4页
煤场干煤棚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4页
煤场干煤棚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4页
煤场干煤棚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4页
煤场干煤棚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4页
煤场干煤棚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4页
煤场干煤棚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4页
煤场干煤棚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94页
煤场干煤棚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94页
煤场干煤棚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94页
煤场干煤棚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94页
煤场干煤棚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94页
煤场干煤棚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94页
煤场干煤棚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94页
煤场干煤棚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94页
煤场干煤棚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94页
煤场干煤棚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94页
煤场干煤棚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94页
亲,该文档总共9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煤场干煤棚施工组织设计.doc

《煤场干煤棚施工组织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场干煤棚施工组织设计.doc(9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煤场干煤棚施工组织设计.doc

3、施工组织设计

(一)、编制说明

1编制依据

1、南阳热电有限责任公司2×210MW机组煤场干煤棚重建招标文件。

2、河南省电力勘察设计院设计的该工程施工图纸。

3、本工程建筑场地实地踏勘情况。

4、我公司的技术、机械设备装备情况及管理制度。

5、我公司编制的投标预算书。

6、国家和行业现行施工规范及验收规范、技术规程、标准以及省市关于建筑施工管理的有关规定。

2编制原则

1、本工程投标施工组织设计是根据现场实际条件,严格按照工程招标范围和招标文件对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进行策划后编制的。

在人员、机械、材料调配、施工方案、质量要求、进度安排、安全文明等方面统一部署的原则下,由土建、网架安装、电气安装三大专业组成。

2、根据本工程设计特点、功能要求,本着对业主资金合理利用,对工程质量的终身负责,对安全文明施工的强化管理的精神。

以“科学、经济、优质、高效”为原则进行编制。

3、我公司对此次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高度重视,在收到招标文件后,召集了参加过类似工程施工、有丰富管理及施工经验的人员,在仔细研究图纸,明确工程特点、充分了解施工环境、准确把握业主要求的前提下,成立编制小组,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力求使本方案切合工程实际,思路先进,可操作性强。

3本工程采用的主要技术规范

(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2)《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4)《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5-2001)

(5)《空间网格结构技术规程》(JGJ7-2010)

(6)《钢网架螺栓节点用高强螺栓》(GB/T16939-1997)

(7)《钢网架螺栓球节点》(JG/T10-2009)

(8)《钢结构焊接规范》(GB50661-2011)

(9)《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10)《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2002)

(11)《火力发电厂土建结构设计技术规程》(DL5022-2012)

(12)业主提供的煤场干煤棚的设计图纸及其它资料。

(1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14)《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

(15)《火力发电厂建筑装修技术规程》[DL/T5029-94]

(16)《火力发电厂建筑设计规程》[DL/T5094-1999]

(17)《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GB50229-2006]

(18)《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50033-2001]

(19)《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DL5000-2000);

(20)《火电建设工程施工工艺示范手册》土建篇

(21)JGJ61-2003《网壳结构技术规程》

(22)GB50017-2003《钢结构设计规范》

(23)GB50205-2001《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24)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25)《钢制对焊无缝管件》(GB/T12459-2005);

(26)《承压设备无损检测》(JB/T4730.1-4730.6-2005);

(27)《火力发电厂钢制平台扶梯设计技术规定》(DLGJ158-2001)

(28)《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GB4053-2009)

(29)《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DL/T438-2009 )

(30)《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31)《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

(32)《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

(33)《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34)《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35)《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36)《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37)《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2006)

(二)、工程概况及特点

1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河南省南阳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南阳热电厂一期工程现有2×210MW供热机组,2台机组分别于2007年12月和2008年5月投产。

厂区采用三列式布置,由南向北依次布置有:

配电装置区、主厂房区、贮煤场区等。

本工程燃煤采用烟煤,干煤棚工程应考虑到消防、安全、卫生等相关要求。

南阳热电厂储煤场呈东-西向布置,东-西长180米,南-北宽90米,原设计为露天煤场,四周设有防风抑尘网。

由河南电力勘测设计院出具了垮塌干煤棚的恢复重建可行性研究与工程设计。

根据现场勘查情况,原有干煤棚支承立柱及网架支座未受破坏,经检测支承结构,原有基础桩基完好,根据结构设计进行加固。

恢复方案对网架结构进行重新设计、制作安装,基础加固。

2厂址概述

南阳热电厂址位于南阳市高新区,北临信臣路(原312国道),南接百里奚路,在厂址西侧约500m处是罗洼水库,西侧约1Km为外环路、约1.5Km为南水北调水渠。

3交通运输

本期工程大件设备拟采用公路运输进厂。

3.1铁路:

电厂铁路专用线由距电厂东北侧约5Km的焦柳铁路南阳站接轨,自南阳站既有西牵出线尾部引出。

3.2公路:

本期工程进厂道路北门临信臣路以货物运输为主,南门为电厂正门,临百里奚路,工作人员由此出入。

3.3施工场地条件:

施工临建及仓库、堆料场等由投标方负责,施工场地由招标方提供。

4水文气象

根据前期的工程水文气象资料及《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南阳热电厂设计采用的主要水文气象参数如下:

1)极端最高气温41.4℃

2)极端最低气温-21.2℃

3)多年平均气温14.9℃

4)多年年平均降水量796.2mm

5)多年平均相对湿度72.6%

6)最大风速16m/s

7)基本风压0.35kPa(50年一遇)

0.40kPa(100年一遇,设计选用)

8)基本雪压0.50kPa(100年一遇)

根据招标文件,本工程质量要求高,能否优质、快速的建造成功,关键在于施工队伍及项目班子的选择,应具有类似工程的施工经历及管理总体协调能力,才能有效把握本工程多专业、多工种同时穿插作业,满足质量高、工期的要求。

土建与安装的配合施工是保证工程质量进度的关键。

本工程所处的地理位置、设计特点、质量、工期要求及工程重要性等方面都要求总承包施工单位的现场管理必须规范化,确保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标准化,以较好的场容场貌,优良的施工环境保障,才能创造出精品工程。

在制定方案和措施时,要有专门的安全措施及防噪、防尘、排污等措施,确保安全、文明落到实处。

针对上述工程特点,在制定施工措施时,必须分析问题关键之所在,作出优化的管理路线及正确、高效的决策,用“疱丁解牛”的娴熟技能抓住主要矛盾,使各种制约生产的困难和障碍解决在各施工工序开始之前,以确保“优质、快速、高效、高回报”地建成该工程。

(三)、项目组织机构

1项目部的组成

根据南阳热电有限责任公司2×210MW机组煤场干煤棚重建项目的规模及特点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管理层全权组织施工生产诸要素,对工程的项目工期、质量、安全、成本等综合效益进行高效率、有计划的组织协调和管理。

项目经理部设三个专业技术科,即工程科、物资科、内业科,项目经理部管理机构详见下图NO.2所示。

本工程项目经理部由1名项目经理、1名项目副经理、1名项目总工程师组成项目经理部的领导层,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项目经理部的管理层,承担该工程的主体结构、装饰、安装工程施工的各工种施工班组作为项目劳务层,为保证工程能顺利完成,成立结构吊装班组,专门负责本工程的结构吊装任务,并由一名施工员担任吊装班组组长。

项目经理部各成员在本公司内部进行选聘,实行竞争上岗,择优选择实际施工经验丰富、责任心强、能吃苦耐劳、业务素质高的人员进入该工程项目部。

项目经理部成员必须明确岗位职责,做好本职工作,项目经理部各成员职责如下:

1.1、项目经理:

对工程全面负责,在组织工程的施工中,建立工程项目的质量保证体系,明确质量分工,确保资源充分配置,做好质量审核工作,在施工中认真执行施工组织设计,组织质量检查和评定,制定措施,确保施工过程处于受控状态,工程质量达到合同要求,对工程的质量、安全负全面责任。

项目经理(1名)

工程科

物资科

内业科

施工员4名

钢筋工班组

砼工班组

架工班组

泥工班组

水电工班组

核算员1名

内业1名

材料员2名

质量员2名

安全员1名

普工班组

机械工班组

吊装班组

项目总工程师(1名)

项目副经理(1名)

机械员1名

油漆工班组

防水工班组

木工班组

模板工班组

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图(图NO.2)

焊工班组

1.2、项目总工程师:

抓好质量管理的具体工作,实施施工组织设计中制定的各项技术措施,实现合同中承诺的工程质量目标,对工程质量负主要责任。

负责施工过程的技术交底、质量检查、检验、试验等级评定的组织或具体工作,保证过程施工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1.3、项目副经理:

直接负责土建、吊装、水电安装各专业及特殊专业的施工管理以及协调配合管理。

1.4、施工员:

对施工范围内的工程质量、进度等进行具体管理、调度。

1.5、质量员:

对施工范围内的工程质量进行跟踪监督与控制,对工程施工进行测量放线、沉降观测以及按规范要求进行的试验检验,计量管理等。

1.6、安全员:

对施工过程中的生产安全、文明施工临建、消防保卫等进行综合管理,制度各种安全技术措施,对工程安全生产目标进行控制,负责对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技术交底。

1.7、材料员:

对工程材料及施工用材的采购、保管、发放等管理工作。

1.8、机械员:

负责对施工现场所有机械进行管理,对机械定期检查、维修、

1.9、内业技术员:

对施工范围内的工程进行技术管理,解决图纸及设计上的问题,编制施工方案及作业指导书,编制与调整各级施工进度计划等,并对施工技术资料进行收集、整理、汇编成册。

1.10、核算员:

对工程用款有计划、有测算,并进行成本控制等;对工程管理人员和劳务人员进行调配,以及定额核算、人工控制、劳动工资管理等;对施工范围内的工程预决算,报量及对有关分包报量的审定,参与合约谈判及对工程合约进行综合管理。

2项目管理体制

为适应公司总承包体制下的管理模式的需要,改变项目承包机制,建立全新项目管理模式:

成立工程总承包项目经理部,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

其具体做法是项目经理部直接隶属于公司,公司各职能部门服务于项目经理部,公司法人代表授权项目经理负责对工程各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全权处理与工程有关的一切事务。

项目经理部所需的人、财、物资将优先得到公司的有力保障和大力支持。

3项目部高效运作的保证措施

3.1、项目经理部直接隶属公司总部,由公司法人代表授权项目经理处理施工现场一切事务。

3.2、组织强有力的项目班子,由项目经理选用思想好、业务精、能力强、善合作、服务好的管理人员进入项目管理班子。

3.3、建立健全项目经理、施工员、内业、材料、机械、质安等岗位责任制,定期以各专业进行考核。

项目经理、业主或监理认为不称职的管理人员及施工班组立即更换。

3.4、强化激励与约束机制,制定业绩评比,奖罚办法,定期组织项目经理部管理人员会议,检查工作质量。

3.5、每半月召开一次现场办公会,重点解决项目的资金、质量、进度等问题,以确保资金为前提,带动项目各项工作的高效运转。

3.6、每天下午下班后召开由项目经理主持的碰头会,要求项目部管理人员对该天的工作进行汇报,项目经理根据汇报的情况对次日的工作进行协调安排。

3.7、实行劳动用工管理,选用组织能力强,技术水平高,能打硬仗的作业队伍,树立连续作战的精神,确保工期按时完成。

3.8、实施目标考核,公司针对本项目制定“工程项目管理责任目标考核与奖惩办法”,以推动项目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激发全体管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与积极性。

3.9、项目经理部加强对项目职工进行素质教育,强化敬业精神,提高工作技能。

鼓励参建人员艰苦创业,同时提高其福利待遇,让他们以旺盛的精力积极投入工程建设。

3.10、项目经理部加强同业主、质监站、设计院及监理单位的联系,及时解决工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保证工程有条不紊地进行。

4项目部的协调管理

一、与设计单位的工作协调

1、若我公司中标,我们即与设计单位联系,进一步了解设计图及工程要求,并根据设计意图及要求,进一步完善我们的施工方案。

2、主动配合业主单位,积极准备图纸会审资料,将设计缺陷消灭在施工之前,使图纸设计内容更趋完善。

3、协调公司内部各下属单位在施工中由于诸多原因引起的标高,几何尺寸等平衡工作。

对施工中出现的情况,除按设计、监理的要求及时处理外,并会同发包方,设计、监理、质监进行基础验槽、基础验收,主体结构验收及竣工验收等。

二、与监理工程师工作协调

1、在施工全过程中,严格执行“三检制”,并自觉接受现场监理工程师对施工情况的检查和验收,对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严格按照监理工程师的监理指令要求进行处理。

2、教育现场职工,树立监理工程师的权威,杜绝现场施工班组人员不服从监理工作的不良现象,使监理工程师的指令得到全面执行。

对发生不服从监理工程师监理的,实行教育、惩处。

3、所有进入现场的材料、成品、半成品,设备机具等均主动向监理工程师提交产品合格证及质量保证书,并按规定使用前对需进行现场抽样检查的材料及时见证取样送检,在检验后要主动、及时提交检验报告,得到认可后才能使用。

严格把好材料质量关,确保工程施工现场无假冒伪劣产品。

4、严格执行“上道工序不合格,下道工序不施工”的准则,按规定须进行隐蔽检查验收的工序和部位,要提前与监理工程师联系,及时进行隐蔽检查并办理验收记录,使监理工程师顺利正常地开展工作。

5、尊重监理工程师,支持监理工程师的工作,维护监理工程师的权威性。

对施工中出现的技术意见分歧,应在国家现行规范的基础上经过协商统一认识并开展工作,在施工中出现一般的意见看法不统一时,遵循“先执行监理指令后予以磋商统一”的原则,避免分歧影响施工,在现场施工管理中坚持维护监理的权威性。

三、与公司内部下属单位协调

1、本公司以各个指令,组织指挥公司下属单位科学合理地进行作业生产,协调施工中所产生的各种矛盾,以合同中明确的责任,来追究贻误方的失责,减少和避免施工中出现的责任模糊和推委扯皮现象而贻误工程造成的经济损失。

2、责成公司下属各单位严格按照施工进度计划组织施工,建立质保体系,确保规定的总目标的实现。

3、严禁公司所属各单位擅自代用材料和使用劣质材料。

(四)、施工部署

1工程目标

一、工期目标:

本钢结构(管桁架)工程的制作、安装具体施工受许多外部因素影响,小则导致施工不畅,大则影响工程进度,针对本工程工期很短,工作量较为集中,而且施工场地条件比较差的特点,相应的也就必须制定一种对施工总进度进行有效调整及维护的措施,即推行安装工程施工进度月计划。

施工进度月计划由各专业工长在每月度编制各专业“下月计划”,计划内容具体到每榀桁架、每个结构节点,并在月末与总计划作比较。

施工进度月计划的编制过程是发动群众、统一思想、统一目标、统一行动过程,其最重要的是贯彻执行,实现目标。

具体计划等开工后提供。

计划120天内完成所有施工任务。

施工进度计划表见本施工组织设计最后附表。

二、质量目标:

合格。

三、安全目标:

杜绝因工伤亡、重伤和重大机械设备事故,施工现场无火灾事故。

四、文明施工目标:

争创河南省、南阳市标准化施工现场。

2施工总体安排

本工程各场区施工中,全施工过程均分为五个施工段进行控制管理,第一阶段为施工准备阶段;第二阶段为基础部分;第三阶段为构件制作阶段;第四阶段为结构吊装阶段;第五阶段为电气安装部分;第六阶段为整改消缺部分。

施工中应按照“先地下、后地上”;“先结构、后装修”;“先主体、后围护”和“先深后浅”的原则组织施工。

要求在120天内完成。

本工程总体施工顺序详见图NO.3所示。

基础工程

构件预制

围护结构

室外工程

竣工验收

水电安装

准备阶段

基础阶段

预制阶段

电气安装装修阶段

整改消缺阶段

总体施工顺序图(图NO.3)

结构吊装

室内装修

屋面工程

吊装阶段

本工程钢结构部分施工顺序如下:

坐标、标高复核→钻孔桩开挖→钻孔灌注桩钢筋制作安装→砼浇筑→钢管柱吊装→校正→柱间支撑吊装→C35微膨胀砼二次灌浆→柱子灌C30砼→管桁架材料质量检验→抛丸除锈→刷油漆(水性无机富锌底漆二道,环氧云铁防锈中间漆)→放样→号料→切割→相贯线加工→构件打钢印→按构件分类打包→发运至现场组装→焊接→焊缝质量检查→油漆(户外型高氯化磁漆面漆=漆面总厚度160um)→水平支撑吊装→斜支撑安装→钢管桁架吊装→对接焊接拼装→校正→屋面钢檩条吊装→拉条安装→校正→补漆→天沟安装→中间验收→屋面彩钢板及阳光板安装→竣工验收。

(五)、施工总平面布置

1施工总平面布置

根据本工程特点及现场条件,在满足施工,保证安全,现场文明的条件下,对本工程进行总平面布置。

1、施工围墙

在施工现场四周按要求位置修建临时围墙,墙高2m,并在场地入口处安装带锁的门。

2、砼供应

本工程施工现场考虑使用商品混凝土。

3、加工房

本工程每个场地均设置钢筋房及木工房,具体位置详见施工平面布置图。

4、材料临时堆场

所有周转材料及其它原材料等均堆放在场内空地上,按规划平面有序堆放。

5、临时设施

本工程场地的办公用房、宿舍及生产用房均为红砖砌筑的单层房屋,要求墙面抹灰刷白,按文明施工的要求进行塔设。

2施工用水的确定

根据本工程的工程量、所需劳动人数、施工机械及招标文件等情况,对施工用水作如下设计:

1、施工用水量计算

⑴、施工用水:

按每小时浇筑3台×12m3/台=36m3砼计算。

q1=k1×

=1.05×

=26.78(L/S)

其中:

q1——施工用水量

Q1——每小时浇筑砼量

N1——施工用水定额

k1——未预计的施工用水系数

k2——用水不均衡系数

⑵、施工机械用水量计算

汽车共7台,每台用水200L/班;

对焊机1台,用水300L/台•h;

K1=1.05;K2=2

q2=1.05×=0.12L/S

⑶、现场生活用水:

按高峰时200人,每人每日用水40L计算,则用水量。

Q3===0.42(L/S)

其中:

q2——施工现场生活用水量

P1——施工现场高峰昼夜人数203人

N3——施工现场生活用水定额N3=40

K3——施工现场用水不均衡系数

b——每天工作班数

⑶、消防用水量

Q消=10(L/S)

⑷、总用水量:

Q=q1+q2+q3=26.78+0.12+0.42=27.32>Q消=10(L/S)。

故Q取27.32(L/S)。

⑸、水源管径计算

D==0.152M

其中:

D——配水管直径

Q——总用水量

v——管内水流速度,选1.5M/S

2、现场临时给水管布置

从业主提供的水源中,接出一根DN150的水管作为施工现场临时供水主管,即可满足现场的施工及生活和消防用水。

临时施工用水管布置详见施工用水平面布置图。

3施工用电的确定

1、负荷计算

现场临时用电采用三相五线制,根据施工机具设备容量计算,其中电动机总功率为ΣP1=87.4KW;电焊机总功率为ΣP2=144KVA;照明用电按电动机总功率的10%计,即8.7KW。

因此,总用电量为:

P=1.1×(K1ΣP1/cosψ+K2ΣP2+K3ΣP3)

=1.05×(0.7×87.4/0.75+0.75×144+1.0×8.7)

=208.19KVA。

2、变压器选择

选用一台SL1-250/10的变压器,总容量250KVA>计算量208.19KVA,能满足施工要求。

3、现场配备120KW的柴油发电机1台,提供临时备用电源。

4、现场临时用电线路计算

I总=+

=+

=289.43A

根据计算电流,查表选用铝芯橡皮线(BLX3×90+2×70)。

5、配电设计要求

⑴、施工总用电208.19KVA,采用380V三相五线制进线:

95mm2铝芯橡皮线(BLX3×95+2×70)。

⑵、总配电箱采用标准成品配电箱,设三相总表计度,并安装漏电保护的三相自动空气开关。

各用电分支线路采用放射式配电,并在施工现场设4个分配电箱。

⑶、施工现场重复接地处(PE线采用BLX10mm2):

总配电箱和各分配电箱。

⑷、本工程施工现场用电按TN-S系统设计要求设置保护接零系统。

⑸、施工用电平面布置详见图NO.6所示。

4、安全用电措施

⑴、制定安全用电责任制,做好施工用电安全技术交底。

⑵、按TN-S系统设计要求设置保护接零系统,实施三相五线制,杜绝疏漏。

所有接零接地处必须保证可靠的电气连接。

保护线PE必须采用绿/黄双色线。

严格与相线、工作零线相区别,严禁混用。

⑶、在高低压线路下方,不得搭设作业棚,或堆放构件、架具、材料及其它杂物。

⑷、各配电箱、开关箱应有防雨措施,加锁,并有专人负责。

安装位置周围不得有杂物,便于操作。

⑸、各种电器应安装在绝缘电器安装板上。

电器及熔断器的熔断丝规格必须与电流量相一致。

⑹、各配电箱必须固定设置,配电箱、开关箱应统一编号,喷上电气标志和施工单位名称。

箱底距地面不小于1.2M。

⑺、配电箱或配电线路维修时,应悬挂停电标志牌,停送电必须由专业电工负责。

⑻、作防雷接地电气设备,必须同时作重复接地,同一台电气设备的重复接地与防雷接地可使用并联于基础防雷接地网,所有接地电阻值不大于4欧。

⑼、每台用电设备应有各处专用的开关箱,必须实行“一机、一闸、一漏、一箱”制。

严禁用同一个开关电器直接控制二台及二台以上用电设备(含插座)。

⑽、所有配电箱、开关箱应每半月检修一次,维修人员必须是专业电工。

检查维修时须按规定穿绝缘鞋、戴手套,使用电工绝缘工具。

⑾、手持式电动工具的外壳、手柄、负荷线、插头、开关等,必须完好无损,使用前必须作空载检查,运转正常方可使用。

(六)、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1、根据工程设计要求及施工特点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2、组织项目工程技术人员认真学习、熟悉图纸,并安排业主、设计院、监理单位、公司技术部门、项目部工程科进行图纸会审,作好记录,以作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