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培训工作会议经验交流材料.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982082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培训工作会议经验交流材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教师培训工作会议经验交流材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教师培训工作会议经验交流材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教师培训工作会议经验交流材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教师培训工作会议经验交流材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教师培训工作会议经验交流材料.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教师培训工作会议经验交流材料.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教师培训工作会议经验交流材料.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教师培训工作会议经验交流材料.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教师培训工作会议经验交流材料.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教师培训工作会议经验交流材料.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培训工作会议经验交流材料.doc

《教师培训工作会议经验交流材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培训工作会议经验交流材料.doc(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师培训工作会议经验交流材料.doc

教师培训工作会议经验交流材料

整合教育资源,创办校本培训特色

针对教师发展需求,结合我校教育教学实际,全面开展校本培训,是促进教师成长,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作。

我校教师教育、校本培训工作,始终坚持教研、科研与校本培训紧密融合的方式,以“五个加强”“三个结合”为主线、以实现我校教师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强化教师自训意识为突破口,以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为动力,结合我校“家校互动、共育新人”研究课题,我们开展了集教育理论、教学实践、教研科研、教师师德、教育信息化、教师基本功为一体的校本培训工作,在“研训一体化”的培训过程中,努力为教师发展空间搭建广阔的平台。

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培训

   伴随着课改工作的深入开展,不断加强专业理论补养、开展有效的“研训一体化”培训,已经成为促进教师综合素质不断提高的有效渠道。

为此,我们制定和采取了一系列力度较大的措施和做法:

       1、学校、教师重新制定了校本培训计划、教师自培计划,坚持自觉读书活动,利用为教师配发的读书手册,按规定撰写了读书笔记、论文、读后感等,学校于期中、期末分别进行检查总结,确定五月份为“教师读书活动月”,开展全员参与的“推名著、谈体会、说发展——做学习型教师”专题培训,扎扎实实地提高教师教育理论素养。

2、每学期干部分工到各个级部,全员跟踪听课、评课,然后根据听课情况,利用双周一次的学科教研活动,及时将相关信息反馈给教师,使教学、教研、培训自然融为一体。

 3、以“课改开放日”形式,邀请家长深入1——9年级课堂听课、填写“听课意见表”,召开学校、家长共同参与的小型座谈会,了解家长对“开放日”活动的意见及建议,也让家长了解学校的变化与发展,及时捕捉信息,反馈信息,体现了学校“家校互动,共育新人”教育品牌意识。

       4、全面加强规范使用语言文字培训,提高了教师教育教学综合素质,使学校呈现人心思教,勤奋工作的好局面。

二、加强教育科研培训,整体提升学校教学质量。

 本着从实际出发、严谨笃学、求真务实的原则,从夯实校本教研机制、发挥校本教研实效性着手,深入开展了一系列教育教学研究,较好地促进了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带动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教研与科研培训结合

       1、本学年,我校专门增设了每周二“教育套餐”活动机制,并以此作为“我做科研主讲人”活动主阵地,紧密围绕学校教研及科研工作实际需求,开展了引领教师共同参与的普及性教科研活动。

校长室专门制订了每周“教育套餐”活动具体内容及领导分工安排,确保了“教育套餐”活动周周有安排,次次能落实。

       2、走出校门开展校际间的学习交流,学校先后两次组织领导、教师走进区光明小学、光明中学的“教育套餐”现场,观摩由教师主讲的“新标准、新教材、新认识”等教育套餐活动,学习宝贵经验。

“取经”经历拓宽了我校开展“我做科研主讲人”活动的思路,增强了教师科研主人翁意识。

经过精心筹备,现已完成40余篇讲座稿,相继举行了“我做科研主讲人”活动启动仪式,进行了“如何写好教育案例”理论培训,举行了“教学中成功做法”案例征集与交流活动。

(二)完善校本培训机制与深化课堂教学研究结合

 营造以校为本的培训氛围,完善以校为本的培训机制,带动学校教育教学的积极发展,是我校追求快速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1、针对课改教材新、年级间教材差异大、教师现有经验不足的实际问题。

学校打破以往年级段的局限,采取按学科划分教研组的形式,建立校级学科中心教研组,确定双周开放教研制度,构建了每个中心教研组一名干部、一名教师共同负责的两级管理机制。

       2、组织教师观摩优秀教师录像课,开展专题讨论,给老师提供方便有效的学习平台。

       3、伴随着一人一堂课活动的结束,学校又专门组织召开了“谈谈教学新思路”交流会。

四个校级教研组分别选派代表结合本学科活动情况,从教材把握、教法选择、教师成长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生动、细致的汇报交流。

    “急教师所需、解教师所忧”成为我校全部教学研究工作的主题,有力提高了我校教师对“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新思路的充分认识。

   一系列“以校为本、发挥集体教研主渠道”的培训活动,拉动了我校干部教师共同参与科研、深化教研质量的工作力度,为实现学校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和学校教学水平的尽快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家长参与与学校课改研究相结合

本学期,我校在充分挖掘学校内部因素积极开展课改实验的同时,更加关注校外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

以每一个家庭为课改辅助力量,努力创建“家校互动、共育新人”的品牌教育。

       1、学期初,我校增加了一项新的培训内容-----家长培训。

由校领导主讲的“新课改通识培训”,使家长在孩子入学之初便能详实的了解课改目标、课程内容概况、教学改革特点,其中关于促进学生自主发展、探究学习方式的培养以及如何使用发展性、激励性、多元化评价促使学生健康成长,更成为家长培训工作的焦点。

起步阶段便与家长达成互通与共识,成为我校“家校互动、共入课改”的前提保障。

        2、让家长参与课改

⑴参与校本课程开发。

我校制定了家长班主任制度,在校本课程开发中,专门召开经典《诗文诵读》课程开发方案的介绍及意见征求会,以调查问卷的方式征求家长对课程实施的评定意见。

⑵参与教育教学实践活动。

我校以“家校携手共入新课改”为主题,建立并完善“家长开放日”制度,将家长开放日活动作为常规工作,先后邀请家长走入课堂听课、评课。

⑶参与教学评价。

本学期开展的家长开放日听课活动,不仅向家长展示了我校“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研究成效,更重要的是邀请了家长为教师的授课质量进行评价。

并通过集中座谈的方式,由校领导直接倾听家长们的建议和意见,现场答疑。

对家长们提出的意见,校领导进行认真的整理反馈,并组织教师进一步调整和改进课改工作。

三、加强教师师德培训

      1、我校师德培训着重抓了——学习校内外优秀教师的师德先进事迹。

我们号召全体教师“走近陶行知,研究陶行知,学习陶行知,”多次播放陶行知的事迹启迪教师树立正确教育观、育人观、学生观,引导教师真正能够走进每一个学生的心灵,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求知,学会创新,学会生活,学会奋斗。

       2、利用师德活动月,开展了“微笑传心间”、“师爱是教育之本”的教育活动,进行了专题讲座,开展了撰写“微笑传心间爱心寄语”活动,在全校举行了交流。

四、加强创建学习型家庭的培训

   学习型家庭是一种家庭文化,是一种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更是适宜孩子身心和谐发展的爱的学校。

指导家长创建学习型家庭是21世纪家庭教育指导的必然趋势,是高质量家庭教育的理想模式。

只有让每个家庭建设成为学习型家庭建设,素质教育才能走进千家万户。

为此我们实施了;

       1、班主任深入学习有关创建学习型家庭的理论文章,针对我校实际,进行创建学习型家庭的研究。

2、家长学校对家长实施创建学习型家庭的系列报告,提高对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内容有《什么是学习型家庭》《家庭教育与孩子的心理健康》等等,向家长推荐一批读书题目,设计一些家长与孩子平等地、双方感兴趣的交流话题,介绍一些寻找学习资源、创设学习氛围的方法等等。

    3、在学生家长自愿和社区、学校相结合的基础上,确定一批有丰富经验及较强研讨能力的家长,成立了一支“家长班主任”队伍,定期定点开展活动,并将研讨成果推广到全体家长,共同学习、共同提高。

五、夯实教学基础,提升教学质量。

1、以全面实施新一轮课程改革为契机,把新课改作为当前学校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抓好、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先进教师,深入实施教学质量提升行动计划。

2、学校每月进行一次一至九年级的质量检测,做好阶段总结,利用集体备课时间分析考虑结果,研究学困生成绩提升方案。

3、定期对学困生、优秀学生进行监控和竞赛活动。

4、充分利用集体备课时间,发挥协作优势,为学生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为学生设计自主探究的学习环节,主管领导定期参加检查,务实求本,扎扎实实。

5、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学校开展教学常规检查(特别是年青教师)、交流、评选工作。

我校不拘形式,重视实效,灵活多样的校本培训内容,为教师素质、业务能力的提高不断注入了新鲜血液。

六、转换角色,更新教学观念。

首先,完成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变。

彻底改变教学观念,以适宜新的角色。

其次,在新课程改革的情况下中,努力完成教师角色的转变。

在接下去的教学中,我将从以下方面完成教师角色的转变,适应新课程改革:

一、由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

在过去的一个多学期的教学工作中,我深深的体会到学生既不是一个待灌的瓶,也不是一个无血无肉的物,而是活生生的有思想、有自主能力的人。

传统的教学往往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作为“人”的发展,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以人为本,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既可以学习掌握知识,又能得到情操的陶冶、智力的开发和能里的培养,同时又可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把教学的重点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要好好的落实这一点。

二、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

我常常会思考怎么样的课才算是一堂“好”课?

刚开始的时候,我的课是以我“讲”为中心的,因为生物课较为专业,学生没有基础,同时我又非常的急于想让他们多了解一点生物学的知识,因此上课的时候,多是我讲学生听。

后来我发现,学生一直处于被动学习状态,慢慢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性,也肯自己思考。

发现了这点以后,我调整了教学方法,上课多提一些他们感兴趣的问题,激起他们的求知欲,让他们主动去思考,去讨论,去形成自己的观点,慢慢的,我相信学生会成为课堂的主角。

正如叶圣陶老先生说过的:

“最要紧的是看学生,而不是光看老师讲课。

三、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

“重结果轻过程”,这是传统课堂教学重的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和弊端。

这也是我在教学过程中会犯的错误。

所谓重结果就是教师在教学重只重视只是的结论、教学的结果,忽略只是的来龙去脉,有意无意压缩了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思维过程,而让学生去重点背诵“标准答案”。

然而,学生学习往往经历“感知——概括——应用”这样一个认识过程。

由此可以看出,过程与结果同样重要,甚至更为重要。

没有过程的结果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因此,教学过程不能舍本求末,省略过程,这对学生的学习十分的有害。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改善这一点,否则就会“欲速则不达”。

四、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

教学方法的大忌是单一化、模式化、公式化。

在新课程中要求教师要勇于创新、积累、总结和提高。

教学的创造性体现在:

对教材的处理;编制和优化教法;富有个性的教学风格上。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努力形成自己的个性化教学。

再次、不断的进行各种学习,得到专业化的发展。

主要由一下几种方式:

1、教学反思

2、与他人进行专业合作

3、终生的专业学习

最后,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在学校领导和同事的帮助和我自身的努力下,我一定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不管这个过程是苦是甜,我都将为之努力。

“学、赶、比、超”强基本岗位练兵铸师魂

  为了进一步提高全县中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打造一支思想品德良好、职业道德高尚、业务水平精湛、工作作风优良的教师队伍,大幅度提高该县教育教学工作水平,长武县教育局本着“面向全体,全员参与、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原则,2007年秋开始在全县教育系统2200多名教职员工中开展了教师岗位大练兵活动。

全县134所中小学积极参与,迅速掀起抓管理、苦练兵、促教学、求实效、提质量的热潮,通过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达到了苦练内功、增强素质,促进教学的目标,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立足教育工作实际,积极开展岗位练兵。

  为了保证岗位练兵活动有效开展,县教育局成立了以局长李拴彧同志任组长的岗位练兵领导小组和以教研室主任马根胜同志任组长的岗位练兵指导小组,及时宣传动员,积极引导,实行领导包片、局室人员包乡校的工作制度。

制订了练兵计划、实施方案、考评细则,建立起了学校岗位练兵专档和教师个人练兵档案。

分别提出,将岗位练兵活动落实到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将技能训练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在教中练,在练中教,积极开展“三字两话(画)”(钢笔字、粉笔字、毛笔字、简笔画、普通话)技能训练;推行青年教师上汇报课,中年教师上观摩课,老年教师上示范课活动;并以课堂为载体,实施课堂比武活动。

  二、教职员工学练结合,真正达到以学促练。

  在岗位练兵活动中,各校按照要求,相继组织开展了扎实有效的岗位练兵活动。

首先,组织教职工召开了岗位练兵动员大会,结合个人自查,制定了切合自己实际的个人练兵计划。

其次,及时印发了理论学习推荐书目和相关学习材料,组织广大教师学习了教育法律法规、教育理论、新课程标准以及市、县两级各种教育、法规文件,为教师订购了报刊杂志、购买了读书资料、开放图书室、阅览室、微机室,要求教师学原文,记笔记、写心得、谈体会、讲应用,实行理论学习考核。

为了能将“三字两话(画)”等教学基本技能训练落到实处,各校实行周结月评制度,对教师的练兵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同时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习竞赛活动。

路家完小、亭口中心校将每周二定为技能培训日,指定专人进行辅导。

彭公中学、枣元九年制学校、昭仁中学、洪家中心校开展了学课标、说教材大赛。

强村完小开展了“一袋四本一板一案”周展评活动。

昭仁中学、彭公中学、相公中学、柳泉完小、芋元中心校、丁家中心校、马寨完小、地掌中心校、路家完小等开展了即席演讲比赛。

尤其是丁家中学开展的“十分钟教学技能演练”活动和彭公中学的“教师综合素质展示”活动,既展示了教师岗位练兵的成效,又增强了教师的竞争意识,推动了岗位练兵活动的深入开展。

  三、积极实施以练促教,努力构建有效课堂。

  为了将岗位练兵活动与课堂教学相结合,领导小组提出每人每学期写出一份高质量的教学设计、课后反思、教学论文、新任教师每人上一节过关课、市县级教学能手每人上一节示范课,要求教师从备课、上课、说课、课后反思及评课等方面开展课堂教学练兵活动。

各中小学校从听评课活动入手,巨家中学、洪家学区、彭公学区、开展了“结对子”帮扶活动,强化了教师间的同伴互助,促使新手尽快入门上路。

芋元学区针对英语学科教学质量落后的现状,召开了英语教学研讨会,加强了教师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借鉴,促进了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

昭仁学区组织教学能手、教坛新秀上示范课,发挥了优秀教师群体的辐射、推动作用。

路家完小开展的“十五个一”活动,巨家学区、路家学区、亭口学区开展的听、评课过关活动,巨家中心校开展的“每人上好一节研究课”活动等都突出了以练促教,决战课堂这一重点。

                  

  四、强化活动开展过程注重练兵实际效果

  在岗位练兵活动开展过程中,岗位练兵领导小组多次深入各中小学校,对练兵活动实行全程监督、指导、检查、报道、考评、考核,同时根据练兵活动的需要开展了大量的活动。

  一是抽调100余人分四个小组深入各乡镇的中学、中心校、完小、初小,开展为期三十多天的“地毯式听评课”和学校常规管理考核活动,通过听课、评课、查阅资料、走访教师、召开学生座谈会的方式,基本掌握了各校教育教学管理、教师管理、师资水平等方面的特点与存在的问题。

听评课小组成员吃在学校,住在学校,与教师同甘共苦。

共检查学校134所,听课2000多节,查阅教案2000余本、听课笔记3970余本,召开评课会700余次,走访教师、学生3420余人,并详细查阅了所有学校的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管理、远程教育、岗位练兵等方面的资料。

评选出了课堂教学优秀教师407名,合格教师1336名,课堂教学不合格教师82名。

既总结出了各校在学校管理、教学管理、课堂教学等方面的特色和经验,也纠正了各校在管理与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二是针对地毯式听评课活动中暴露出的问题开展了送教下乡活动。

部分优秀教师、教研员,分赴巨家、路家、冉店、洪家、马寨、相公等乡镇中小学校,为基层学校提供观摩课24节,受到了一线教师的欢迎和好评。

  三是于07年11月28日在职教中心组织召开了主题为“如何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的中学课改研讨会。

  四是针对全市农村中心校质量调研情况,在全市质量调研检测卷面分析的基础上,召开了小学教学质量分析会,剖析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五是开展了该县彭公中心校与咸阳市中华路小学之间“城乡手拉手,走进新课程”活动,缩小农村小学与城区小学的教育差距。

  六是选派部分教研员深入路中、昭中、亭中、长中做专题报告。

  七是结合课堂练兵开展了全县中小学教师赛教活动,共评选出县级赛教一等奖32名,二等奖45名,三等奖49名,县级教学能手、教坛新秀21名,极大限度地调动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八是结合教育科研练兵开展了论文征评活动,共评选出优秀论文301篇,向省市推荐教育成果151篇。

  九是在全县开展了为期10天主题为“学习会宁‘三苦两乐’精神、落实南通有效教学”的暑期教育学习大讨论活动。

以“一学二查三表态”为主要形式,使教职员工通过学习找差距,自查自纠谋提高,对照承诺表决心,收效良好。

  十是2008年10月中旬,对全县各中小学校岗位练兵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了全面考核,通过听汇报、查资料、看记载,随机听课、量化打分等方式,既对各校岗位练兵活动开展特色、活动形式、取得效果、存在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了解,也对各校岗位练兵活动开展的情况进行了准确评估。

同时,为了进一步加强岗位练兵实效,11月中旬,对中小学100名因故未参与“地毯式”听评课活动的人员和82名课堂教学不合格人员进行了补课,使这些教师的个人素质和能力较前有较大进步。

  通过各项活动开展,有效的提高了全县教育系统教师的政治理论水平和师德修养,教师的工作态度有了很大改观,爱岗敬业的良好风气逐步形成,课堂教学有了明显变化,做到了人人参与、项项考核,逐项过关,学校的各项工作得到了有序开展,教育质量稳步提升,在社会各界也取得了良好的反响。

  目前,长武县在巩固全系统岗位练兵的基础上,正在引导全县教职员工认真学习会宁“三苦两乐”精神,积极落实南通有效教学,努力使每一位教职员工都能成为为人师表、业务精湛的教育典范。

             

立足校本研训凸现岗位练兵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新一轮课程改革已全面铺开,建立师德高尚,善于学习,勤于反思,勇于创造的教师队伍是时代的需要。

寒来暑往,春华秋实,几年来,我校以岗位练兵活动为载体,将教师的教学实践、教学研究、校本培训有机融为一体,以务实创新的研训机制,以润物无声的人文管理,在农村教育改革的沃土中,建立起一条唤起主体,求真务实的校本研训之路。

    几年来的实践让我们体会到,校本研训是盘活课程改革资源的重要途径,是确保学校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的重要举措。

因此,我们重视校本研训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努力使学校成为学习型组织,打造学习型教师队伍。

主要做法如下: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学校财力微薄,但我们千方百计地建立起"大红鹰"图书馆,购置了《教学策略导航》、《新课程实施难点与教学策略》、《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师行为》、《多元智能教与学的教学策略》等大量教育丛书。

配备了著名教育家的经典阅读书系,如:

苏霍姆林斯基的《和青年教师的谈话》,叶澜的《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钟启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等。

这些书籍成为我校教师发展的瑰宝,他们在读、思、议的个体与团体的学习过程中,不断获取,不断提升。

    建设网络资源,为教师提供更大的学习与交流空间。

学校建起了电子备课室、办公室也都配备了电脑,使教师能及时了解掌握最新教育教学信息,保持教师发展的先进性。

    2、设定阶段性学习目标。

    为调动教师参与研训的积极性,学校提出了校本研训的各阶段目标,并针对目标确定了学习内容。

通过引领式、互动式、开放式等多种培训模式,落实目标。

多次请教师进修院校专家、教研员对我校教师进行专业引领,适时召开座谈会,各学科教学研讨会,使教师在思、议、行的过程中达到理论与实践的整合。

    3、改革传统研训,形成特色备课体系。

    如果说教师文化底蕴的更新是春雨,那么不断生成的研究课题便是这雨后的春笋。

在新理念的引导下,一个个研究课题在校本研训的实施中得到了落实。

2004年9月,我校改革了教案的书写形式,每一单元的典型课采用了年级统一研究的成果,共享一份教案,形成了我校特色备课体系,即:

"四性",备课内容的开放性,备课方法的互动性,备课过程的反思性和教学设计的创造性,"四性"得到教师的普遍认可。

    4、充分利用当地人文资源,结合学校实际,开发校本课程。

    我们结合五峰的人文资源,自然景观,生产生活等现实,自编了校本教材一一《五峰,可爱的家乡》。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我们越发感到校本课程的开发不仅发挥了教师的科研智慧,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结合学校实际,新的校本课程的开发计划已经完成,介时,孩子们会更爱家乡。

    校本研训制度的完善,教师学习氛围的创设,为校本培训奠定了基础。

我们充分挖掘校本资源,开展了分层次、有重点、全面系统的培训活动。

    l、构建"三模块"的培训材料。

即声像教材、案例教材、文本教材三个模块。

运用这三类教材,分别起到了理论引导、典型示范和强化训练作用,有效地提高了培训质量。

    2、采取"三结合"的培训方法。

    走出去培训。

走出校门,到兄弟学校或是到市里参加学习和培训,借鉴成功的经验,为教师在更高层次上的提高奠定基础。

请进来培训。

聘请教师进修学院校专家和教研员来校讲座、辅导。

从其他学校聘请一批富有经验的校长、教师讲座,为我校师资培训注入新鲜血液。

利用网络资源培训。

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拓宽教师的视野,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3、实行"三坚持"的培训模式。

坚持实行继续教育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充分考虑教师的需求,结合"四课"活动开展公开课、观摩课等系列活动。

五年来,我们累计开展公开课,观摩课近500余节。

    坚持以学历进修、教育科研为渠道,以提高全体教师整体素质为出发点,以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为重点。

几年来,共有100多人取得了或正在进修大专、本科等高学历。

目前,小学部大专以上学历已达到90%以上,中学部本科学历已达到30%,具有研究生学历的1人。

坚持以教师参加继续教育与教师年度考核、评先奖励相挂钩。

在制度约束下保证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自觉性。

    4、采取三种机制保证培训顺利有效进行。

    创造条件保障培训。

校本研训制度的确立为我们的继续教育工作打开了新的思路,根植于校本研训的沃土中,保障了继续教育工作鲜活的生命力。

兼顾宏观与微观,凸显了培训的组织保障,制度保障,资源保障,效果保障,使继续教育工作更具有自主性,灵活性。

    建立制度规范培训。

历经九五期间继续教育工作的运作,在研究实践中,不断总结深化,形成了目前的一套较为完备的继续教育培训制度,为继续教育工作提供了制度支撑,保证了其科学规范的进行。

    利用机制激励培训。

我们常说,创新一种机制,激活一片天空。

为使广大教师自主参与到继续教育培训中,我们把继续教育工作列为常规化管理的重要内容,以常规化的目光去审视教师参与的程度,在考核评价、表彰评优等工作中把继续教育作为重要的内容。

    "十五"期间,我校有一名教师取得省级骨干教师资格,有一名教师获得阜新市首届百名教星的称号,有6名教师在省级优质课中获奖。

    以新课程为核心的三年岗位练兵活动,具有很强的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