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982971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Word下载.docx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Word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Word下载.docx

三、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1.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前,应对工人进行专业培训,并应逐级进行技术交底,同时应建立严格的岗位责任制和交接班制度。

1.2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前应进行图纸会审,提出施工阶段的综合抗裂措施,制定作业指导书。

1.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前应在混凝土的模板和支架、钢筋工程等工作完成验收合格的基础上进行。

1.4施工现场的供水、供电应满足混凝土连续施工的需要。

大体积混凝土的供应能力应满足混凝土连续施工的需要。

1.5用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设备,在浇筑混凝土前应进行全面的检修和试运转,其性能和数量应满足大体积混凝土连续浇筑的需要。

2材料

2.1水泥:

考虑到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较大,易造成内外温差过大,使表面形成裂缝。

根据设计图纸中混凝土构件尺寸大小和季节性特点,选用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

所用水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的有关规定。

所用水泥在搅拌站的入机温度不宜大于60℃。

2.2粗骨料:

选用粒径较大的骨料不仅可以减少用水量,从而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和泌水,也可以减少水泥用量,减少水化热。

本工程采用粒径5~31.5mm的碎石,含泥量不大于1%。

2.3细骨料:

采用中砂,含泥量不大于3%;

2.4掺合料:

掺合料采用粉煤灰,粉煤灰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1596的有关规定。

2.5外加剂:

外加剂的质量及应用技术,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和有关环境保护标准的规定。

外加剂使用前必须经过复检和试配合格后方可使用;

添加量严格按照外加剂规范及材料说明要求使用。

2.6水:

拌合用水的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的有关规定。

2.7混凝土配合比准备:

本标段用混凝土在自备搅拌站生产,水平运输工具采用混凝土运输罐车。

实验室出具混凝土配合比后,经试配合格后方可交予搅拌站使用。

3主要机具

现场配备全站仪1台、经纬仪1台、水准仪2台、卤化钨灯、测温仪、测温导线、棉毡、振捣棒、塑料布等,确保满足施工作业需要,做到数量充足、质量完好,并在检验有效期内。

4作业条件

4.1现场作业面应平整,现场运输通道应畅通,满足施工车辆的正常进出。

4.2大体积混凝土尽量选在天气好的时候浇筑,提前准备好防风防雨措施,以备天气的突变情况。

4.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前,应做好各项施工前准备工作,掌握近期气象情况。

四、施工方法

4.1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筑时必须分层浇筑、分层振捣,混凝土浇筑沿长方向从一端开始,采取斜面分层向另一端进行,一次浇筑到顶,每层浇筑厚度应控制在500mm。

混凝土振捣采用Φ50插入式振动棒,混凝土振捣要符合要求,振动棒的操作要做到“快插慢拔”,以便更有效的排出混凝土中的气体,使之更加密实;

混凝土振捣时,振动棒插点应均匀有序,每次移动距离不应大于振动棒作用半径R的1.5倍(即50cm左右),振捣时间为20~30s,插点距模板边宜为100mm,以混凝土面不再下降,表面出现浮浆为止。

既不要漏振也不要过振。

混凝土振捣时,振动棒不应直接振捣钢筋及模板,以避免钢筋、模板变形、移位。

浇筑上层混凝土时应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进行,振动棒应插入下层混凝土50mm,以保证两层混凝土充分结合起来。

混凝土浇筑时应连续进行,间歇时间不得超过2h,如遇特殊情况,得采取应急措施。

为了防止混凝土表面产生细小裂缝,在混凝土初凝前和混凝土预沉后采取二次抹面压实措施。

4.2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养护:

应派专人负责保温工作,同时做好测试记录。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采取覆盖塑料布一层,塑料布上面再覆盖一层棉毡,浇水养护,浇水次数以保持混凝土表面处于湿润状态为准。

养护时间应不少于14d且符合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要求,并经常检查塑料薄膜的完整情况,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状态。

4.3混凝土测温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仪器应提前准备好。

各个部位混凝土在浇筑之前,应合理布置测温点。

每个锅炉基础设置五组测温点,每组测温点沿纵深方向选取三个温控点进行温度检测,一个位于表层以下10cm处,一个位于中心部位,一个位于底面以上10cm处,具体位置见附图。

浇筑混凝土时应设专人预埋测温导线,导线长度应根据各温控点深度进行设置,并保证每根导线留在外面的长度为50cm,相邻两根导线间距为20cm,预埋时利用钢筋做支撑,先将测温导线绑在钢筋上,测温线的温度传感器处于测温点的位置不得与钢筋直接接触。

在浇筑时,将绑好测温线的钢筋植入混凝土中,插头留在外面并用塑料袋罩好,避免潮湿,保持清洁。

测温时按下主机电源开关,将各测温点插头依次插入主机插座中,在主机屏幕上读出数据并记录。

配备专职测温人员,制作精细的测温值班表,按三班考虑,对测温人员进行培训及安全技术交底。

测温人员要认真负责,按时按孔测温,不得遗漏,测温记录要填写清楚、整洁、换班时要进行交接。

测温工作要连续进行混凝土入模开始2d内每2h测一次;

3~4d,每4h测一次;

5~6d,每8h测一次;

7~8d,每12h测一次;

9~14d,每天测一次;

经技术部门进行抗裂系数验算,验算合格后方可停止测温。

测温时发现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与表面温度之差达到25℃或温度异常时,应及时通知技术部门和项目工程师,以便及时采取应急措施,加大覆盖厚度。

五、管理措施

1拌制混凝土的原材料均需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同时要注意各种原材料的温度,以保证混凝土的入模温度。

2在混凝土搅拌站设专人掺入外加剂,掺量要准确。

3施工现场对混凝土要进行检查,测定混凝土的坍落度,严禁混凝土搅拌车在施工现场临时加水。

4设专人负责测温工作,发现问题应及时向项目技术负责人汇报。

5浇筑混凝土前应将基槽内的杂物清理干净。

7建立严格的岗位责任制,划分责任范围。

8施工全过程中有专人值班,及时、规范做好各种施工记录和值班记录。

六、技术措施

为了防止混凝土裂缝开展,应着重从控制温升,减少温度应力方面采取系列技术措施,并结合实际全面考虑合理采用,才能收到降温防裂的效果。

1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

浇筑大体积混凝土时,应尽量避开炎热天气浇筑。

炎热天气浇筑时,可采用温度较低的地下水搅拌混凝土,同时对骨料进行遮阳、洒水降温。

在运输过程中采用遮阳保护、洒水降温等措施,以降低混凝土拌和物的入模温度;

2合理选择砼的配合比,在满足设计院强度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水泥用量,以减少砼中水化热。

3在混凝土拌制过程中,严格控制砂、石的含泥量。

将石子含泥量控制在1%以下,砂子含泥量控制在2%以下,减少因砂、石含泥量过大对混凝土抗裂的不利影响。

4采用掺加粉煤灰和减水剂的技术,减少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以达到降低水化热的目的。

5施工中根据现场条件尽量选用粒径较大,级配良好的粗骨料,选用中粗砂,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

6对砼进行保温养护,应适当延长养护、拆模时间,提高砼的拆模强度,延缓降温时间和速度,充分发挥砼的应力松驰效应。

七、混凝土绝热温升值计算

结合搅拌站提供的混凝土每立方米各项原材料用量,混凝土浇筑温度按20℃计算,。

1水泥水化热在内部产生的绝热温升值可按下式计算:

T(t)=[W·

Q/(C·

ρ)](1-e-mt)

式中:

T(t)——龄期为t时,混凝土的绝热温升值(℃);

W——每1m3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Kg/m3);

365kg/m3

Q——每1Kg水泥的水化热(J/Kg);

Q取375

C——混凝土比热容,可取(0.92~1.0)kJ/(Kg·

℃);

C取0.97

ρ——混凝土的密度,取(2400~2500)Kg/m3;

ρ取2400

m——与水泥品种、浇筑温度等有关的系数,可取(0.3~0.5)d-1;

m取0.362

t——混凝土龄期(d)

当t=3天时

=[365×

375∕(0.97×

2400)]×

(1-2.718-0.362×

3)

=[365×

375/(0.97×

0.662

=38.9℃

当t=6天时

6)

0.886

=52.09℃

当t=9天时

9)

0.962

=56.56℃

当t=12天时

12)

0.987

=58.03℃

计算水泥水化热温升时的m值     

混凝土浇筑温度(℃)

5

10

15

20

25

30

m值(1/d)

0.295

0.318

0.340

0.362

0.384

0.406

2、砼中心温度计算:

混凝土内部的实际最高温度(最大构件部位按厚度2.9m,),

Tmax=Tj+Tt*ξ

=20+38.9×

0.65

=45.28℃

=20+52.09×

0.62

=52.30℃

=20+56.56×

0.57

=52.24℃

=20+58.03×

0.48

=47.85℃

式中Tmax——砼内部的最高温度

Tj——砼的浇筑温度

Tt——砼的绝热升温

ξ——不同的浇筑块厚度,不同龄期时的降温系数。

当厚度为2.9m时,查表得0.65

不同厚度与绝热温升的关系ξ     

浇筑块

厚度(m)

龄期

3

6

9

12

18

21

3.0

0.38

0.29

0.23

3、砼的表层温度计算:

①.保温材料厚度

砼表面采用棉毡覆盖,大气平均温度按Tq=20℃,则

δ=0.5h·

λx(T2-TQ)Kb/λ(Tmax-T2)

=0.5×

2.9×

0.05×

15×

1.3/2.33×

=0.03

h——混凝土实际厚度

δ——保温层厚度

λx——保温材料导热系数[W/(m·

k)],查表10-84得0.05

T2——混凝土表面温度(℃)

TQ——施工时大气温度(℃)

Tmax——计算得混凝土最高温度(℃)

计算时:

T2-TQ=15℃~20℃;

Tmax-T2=20℃~25℃

λ——混凝土导热系数,取2.33W/(m·

k)

Kb——传热系数修正值,查表10-85取1.3~2.0

②.混凝土表面模板及保温层的传热系数

β=1/[(δi/λi+1/βq)]

=1÷

(0.03/0.05+1/23)

=1.554

β——模板及保温层的传热系数

δi——保温材料厚度(m)

λi——保温材料导热系数

βQ——空气层的传热系数,取23

③.混凝土虚厚度

B、混凝土虚铺厚度

h1′=K·

λ砼/β

=(2/3)×

2.33/1.55

=1.00(m)

式中:

h′——砼虚铺厚度

K——计算折减系数,取2/3

λ——砼导热系数,取2.33W/(m·

④.混凝土计算厚度:

H1=h+2h1′

=2.9+2×

1.00

=4.9(m)

H——砼计算厚度

h——砼实际厚度

⑤.混凝土表层温度

当t=3时

T2(t)=Tq+4h′(H-h′)·

[T1(t)-Tq]/H2

=20+4×

(4.9-1.00)×

(45.28-20)/4.92

=36.42(℃)

当t=6时

(52.30-20)/4.92

=40.98(℃)

当t=9时

(52.24-20)/4.92

=40.94(℃)

当t=12时

(47.85-20)/4.92

=38.09(℃)

混凝土中心最高温度与表面温度之差:

Tmax-T2(t)=45.28-36.42=14.73<

25℃满足要求。

Tmax-T2(t)=52.30-40.98=11.32<

Tmax-T2(t)=52.24-40.94=11.3<

Tmax-T2(t)=47.85-38.09=9.76<

规范规定:

对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应根据气候条件采取温控措施,并按需要测定浇筑后的混凝土表面和内部温度,将温差控制在设计要求的范围以内;

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温差不宜超过25℃。

大体积混凝土的表面与大气温差不宜大于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