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最新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798516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7.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的最新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最新的最新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最新的最新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最新的最新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最新的最新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最新的最新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最新的最新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最新的最新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最新的最新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最新的最新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最新的最新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最新的最新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最新的最新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最新的最新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最新的最新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最新的最新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最新的最新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最新的最新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最新的最新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最新的最新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的最新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最新的最新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的最新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的最新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通过欣赏,分析了解生活中及美术作品中的不同构图方法,掌握不同的特点。

教学难点:

综合运用多种构图方法,创作一幅有主题的作品。

教学过程

一、感知与体验

1、直接引入正题,学生讨论,什么是构图?

构图研究的是什么?

构图研究的是把你需要画的东西如何放在纸上,以达到最好的效果。

讲究构图的图画,画面美观、有序,不讲究构图的图画,就会给人凌乱、歪斜的感觉。

2、欣赏教材中画,思考不同的构图方法,作品会怎样?

3、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学学构图。

二、创作与表现

1、欣赏、分析

构图有很多方法,画不同素材的图画,就要选择不同的构图方式,下面我们来具体研究一下有哪些构图方式?

下面我们一边看幻灯片,一边了解各种构图方法及其运用。

井字形构图:

适合什么样的作品?

给人什么感觉?

(在构图中,画面主体在井字形线上,显得主体突出、画面稳当。

S形构图:

适合表现动态效果和向远延伸的效果。

讨论,小结:

A、三角形构图——稳定

B、井字形构图——严谨

C、S形构图——流动

D、斜线构图——爽利

2、学生作品分析讨论(不同的构图表现在绘画时的体现)

3、跟同桌同学交流:

自己想画些什么?

用什么样的构图?

4、学生练习,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将自已的想法表现出来。

进行巡视指导,对巧妙运用构图的学生给予表扬鼓励,对构图方法运用不恰当的学生给予相关的建议

三、老师巡视辅导。

第三课:

版面设计

认知目标:

感知版面设计在生活中的实用意义,初步了解版面设计的基本原理。

技能目标:

通过欣赏、思考、分析、实践等系列化的学习,知晓版面设计的方法和步骤,并

运用形式美等法则,使之设计的版面主题突出、个性鲜明、图文并茂。

情感目标:

在版面设计过程中,培养学生积极参与集体活动的意识,锻炼动手实践的能力,

提高个体的审美和创新能力。

一、合作布展、初浅体验

1、出示上一节课《学学构图》的学生作品,邀请6位学生分别把这些作品陈列在黑板上,做一个简易的“学学构图习作展”的版面布置。

2、大家一起赏析,交流感受。

3、再次邀请其他学生,对版面设计进行细微调整和完善。

4、小结

5、揭示课题《版面设计》

二、欣赏讨论、渗入新知

1、浏览“剪纸作品展”,比较并感受有设计感的作品展带来的艺术美感。

2、说说自己以往参与的版面设计活动,交流制作心得。

3、利用多媒体,参观生活中的版面设计。

4、分析版面内容的组成部分。

5、分析版面设计的组织形式。

6、欣赏一组版面设计作品,巩固对版面设计中组织形式的理解。

三、尝试练习、内化知识

1、明确练习内容,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我型我秀”主题版面设计。

布置练习任务,明确设计主题,收集小组成员提供的素材。

2、思考版面的设计构想,并请一个小组师范,师生共同完成版面设计的雏形。

3、集思广益,补充、交流版面设计的完成步骤。

4、学生作业练习,小组分工合作,教师指导帮助。

四、作业展示、分享创意

五、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第四课:

风景如画

(一)

 

1、根据生活需要,展开丰富的想像,并以艺术的形式表现这些创造性的思维。

2、指导学生用喜欢的美术语言表现自己的一些奇思妙想。

3、通过学习,体会创意实现的快乐,发展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一、激趣导入。

二、观察讨论。

三、范作欣赏。

  再伟大的科学创造都离不开最初的大胆想像,也许同学们今天有奇思妙想就是今天将来伟大的科学发明。

让我们用自己的画笔来描绘自己的未来,体验创造的快乐。

欣赏范作引导学生思考,从大胆想像到具体形象的表现方法。

鼓励学生大胆想像。

画面中表现的是什么内容?

你觉得他的想法怎么样?

是否新颖、奇特?

画面中是否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有没有什么改进的地方?

四、个性表现。

请学生说出心中构思的形象是什么样的,使心中的形象逐渐具体化。

鼓励学生以自己喜欢的绘画方法来表现自己心中的构思。

教师指导。

五、展示评价。

  多注意观察身边的事,思考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也可以用自己的画笔记录下来,说不定你今天的创意将来是一项如画风景。

第五课:

风景如画

(二)

1、欣赏美丽风景,学会观察、描绘。

2、引导学生用美术语言表达自己喜欢的风景。

选择喜爱的绘画工具和方法表现。

3、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风景的精彩片段,感受这些风景的美丽和巧妙设计。

二、合作探究。

1、交流材料。

教师引导学生按小组交流课前收集的风景。

并启发他们用自己的话,大胆的说出心中的感受。

2、图片欣赏,感受如画风景。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祖国和其他国家的美丽风景。

3、选择对象,交流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从范围上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种风景,并用自己的话,说说喜欢的原因。

4、直观演示,学习方法。

让学生了解所认识的美丽风景的特征,使学生能比较正确的掌握风景的绘制方法。

三、导练自创。

  欣赏设计大师的作品感受现代风景的单纯和简洁明快的美。

  学生练习时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在优美的风景,教师在巡回的过程中及时发现学生设计的闪耀点和不足之处。

  学生把自己读者设计好的有趣的风景展示在黑板上,并进行互相评价,可采用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点评的方法。

第六课:

水墨山水画

1、感知各种材料的特征,了解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合理运用多种材料和工具进行联想,组合成新的形象。

2、通过探索、设计、制作,学会用生活中的制作一些实用而有趣的山水画,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

3、引导学生对实物进行联想,达到有计划学习的习惯,以及耐心细致、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

培养他们观察生活、表现生活、装饰生活的能力,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的情感。

前几天老师看了一个很有趣的展览,其中有世界大师的作品,也有同龄的小朋友的作品,它们都给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像,你们想看吗?

1、课件出示实物联想作品的照片,引导学生欣赏。

2、出示课题,明确学习目标。

1、选择对象,讨论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从多媒体展示中选择自己喜欢的形象,通过观察、讨论、交流等形式,探究构成这种艺术所需要的材料和方法。

2、直观演示,学习方法。

3、简单概括,归纳方法。

想----找---创作

1、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材料的形状、色彩,联想它们组合在一起时可以构成什么形象?

2、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汇报自己独特的构思。

3、分组合作完成共同的构思

4、作业展评。

第七课:

表现丰富的脸

1、在生活中,在自然中寻找重复现象,感受重复的形产生的秩序感和节奏感。

2、引导学生用多种形式去表现重复,并能设计绘制重复图案。

3、欣赏丰富的形产生的美,能对生活中的实物、作品及同学间的作业进行评价。

教学教程:

一、导入:

二、新授:

1、生活中、自然中丰富的脸随处可见,激发学生表现脸。

可以用游戏的方法让学生参与表现出脸,培养他们的表现力,激发他们学习本课的兴趣。

2、请同学用事先制作好的若干重复图形纸片拼摆丰富的图案。

3、欣赏老师由易到难的范图,相互讨论,寻找表现的规律,思考设计的特点。

4、思考绘制技巧,借用工具,比如尺等工具。

5、观察用色特点。

多用对比色,黑白色对比这样的效果显著。

6、作业。

设计二张到三张相同的基本形组合,不同效果的脸图案

第八课:

变脸

教学目的:

1在生活中在自然中、在大师的作品中寻找我渐变现象,感受渐变的形产生的秩序感和节奏感。

2、引导学生用多种形式到头表现渐变,并能设计、绘制有趣变脸的画面。

3、欣赏渐变的脸产生的美,能对生活中的实物、作品及同学间的作业进行评价.

一、导入。

1、游戏

2、师

二、新课。

引入课题。

  讨论回忆:

其实生活中也有许多这样变化的形,尝试表现:

请学生用剪刀彩纸制作

欣赏思考:

欣赏教师出示的更加丰富的范图,开阔视野,思考渐变的特点和设计规律。

  设计练习:

利用剪贴和绘画的手法,绘制一系列由基本形的过程而组合成的一幅幅画面。

三、作业设计。

  用心设计一幅变脸的动画。

第九课:

有表情的面具

1、通过表演、观察,研究人类面部肌肉和五官的变化而产生的各种表情。

2、尝试运用各种工具、材料、方法进行创作,利用欣赏艺术大师们的各类作品,感受对人类各种面部表情进行艺术创作的快乐。

3、通过讨论、交流,相互启发,用语言或文字描述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提高审美情趣。

一、活动。

  通过对镜表演,让学生了解人类面部肌肉和五官的变化和各种表情之间的关系,使学生亲身感受到人类脸部的表情变化的奇妙之处。

二、欣赏。

  师生共同欣赏艺术大师和一些学生创作的与人类脸部表情有关的绘画作品,如:

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等,分析其作品的艺术风格和特点,体会其中最富有艺术感染力的表现形式。

了解不同的表现方法,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造型创作。

三、速写练习。

  教师引导学生表演各种脸部表情,同时让学生用语言对各种表情进行描述,加深对各种表情的印象。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再尝试用速写的方法记录下身边的人的各种表情。

四、课后拓展。

  用语言对自己画的表情进行描述,并为其起一个好听的名字。

课题十:

画情绪画性格

1、认识不同的动物的脸部特征,能用不同的表现方法进行描绘创作。

2、体会动物的丰富情感,培养学生对生命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一、教学准备:

  师:

动物的图片、多种绘画工具、动物照片。

  生:

自己准备的动物照片、绘画工具。

二、教学过程:

1、感知与体验。

  

(1)欣赏《小猪宝贝》的精彩片段,观察动物拟人化的表情,联想它们的心情。

  

(2)尝试用线条简单表现刚才观察到的动物表情。

  (3)请学生摹仿自己画的动物表情,也可模仿其他的动物。

引导学生想像他们的心情。

可以是张大了嘴打哈欠的大狮子,懒洋洋的小猫,瞪大眼睛的青蛙等。

2、创作与表现。

  

(1)介绍自己准备的动物资料,讨论不同的动物4有哪些不的外貌特征。

  

(2)观察动物图片,引导观察动物不一样的皮毛特征,教师请学生选择不同的绘画工具和不同的线条来表现。

油画棒适合粗糙的毛发,短宙、密集的线条适合于光滑而鲜艳的表皮等。

  (3)讨论“你将来如何表现动物丰富的表情”。

提示:

整个构图以脸部为主,使画面形成中心构图的样式。

  (4)尝试完成一张表动物特征及心情的脸。

可综合运用多种绘画工具,添加适合背景,台生活环境或装饰图案等。

三、反思与评价是。

  

(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介绍给同学。

  

(2)教师提出环保倡仪,还一个动物一个微笑的脸。

  (3)拓展:

教师出示自己拍的动物相片,学生自己喜欢的动物拍一张照片。

课题十一:

包的世界

(一)

1、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子解艺术美与材料美的关系。

2、通过学生让学生掌握制作的各种方法并引发学生探索的兴趣。

一、欣赏与体验:

欣赏各种不同材料制作的包,多为平面与半立体的作品。

联系学生生活经验,请学生回忆曾见过哪些内似的作品。

学生能够表达出自己对作品的主观感受。

二、发现与探索:

引导学生发现作品是由不同材料制作出来的。

学生分组讨论材质的不同美以及制作方法。

给学生分组观摩用不同的材质制作的表情,让学生从材质与特征两个方面探究、发现问题。

三、演示与表达:

学生根据小组探究的、与讨论的结果到黑板前演示,同组的成员可做补充。

其他小组的成员可对演示提出质疑,演示小组成员回答或大家共同完成。

四、创作与表现:

学生根据所获得的知识完善自己的课前思考,完成一张或独立完成或同桌合作完成作业。

可以边创作边模仿自己创作的表情,并作适当的调整。

可与同桌学生一起创设情境,共同设计包,并一起讨论分析表情特征与创作材料的结合。

五、表演与模仿:

根据学生作业中表现的表情特征做摹仿表演,要求能够体现表情特征并体会此种表情下的心理活动。

六、评价与拓展: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介绍给同学。

课题十二:

包的世界

1、了解丰富的包,掌握最基本的包的表现方法。

引导学生用不同材料、不同方法,发挥想像、装饰、表现不同的包;

了解包艺术的图案美及具有思想性和艺术性,培养学生对包的欣赏能力。

2、通过对包知识的学习,让学生在讨论、表演、绘画、制作的有关活动中,更好地体验包给我们的生活、学习带来的乐趣,从而掌握包的表现方法。

从中体验合作的乐趣与友爱精神。

让学生了解中国民族的自豪感和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3、变废为宝,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想像力、创作力及表现事物的能力,发展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一、观看。

二、模仿

三、游戏。

四、欣赏多媒体课件。

老师出示一些的包作品,制作成课件,先引导学生观看画面,再仔细观察包制作材料,然后请学生模仿、总结、评价。

师生互动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得到享受和乐趣,对教学内容更感兴趣,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

五、联想、讨论。

主要是材料的联想,看到前面的图片,受到启发后学生根据现有的材料进行联想,分组研究讨论自己的材料可以制作什么样的包。

用什么样的材料,什么样的方法制作。

六、制作。

学生运用废旧材料进行制作。

七、评价:

学生先自评后再相互评作品。

学生互评可让学生下位进行评讲。

用简短的话大胆表达自己感受,培养学生评价能力,提高欣赏能力。

课题十三实物的联想

1、让学生感受点、线、面、色能够表现的潜在意识,体验艺术大师用点、线、面、色表现“纯精神世界”的一种情绪,以及懂得拥有良好的心理品质的重要性。

2、让学生自主的、积极的去展示他们自己的想像力、创作力、和表现力,尝试着用多样的点、线、面以及色彩等艺术元素来反映抽象的性恪。

3、通过猜测、讨论、介绍、交流互相启发,用语言和文字描述,提高审美能力。

一、小小话剧团。

1、师出示德库宁的《温和的性格》和若干学生作品。

2、讲解:

其实不光表演艺术可以反映人的性格,还可以绘画艺术也可以反应人的性格。

3、出示若干色块、线条、让学生感受这些艺术元素与性格特点的共同之处。

三、实物的联想。

1、线的练习。

带着学生临不同的线,感受线的特点和情感的传递。

2、色块的练习。

自己将不同的色块组合,讲述自己对此的感受。

3、学生尝试用线和色块结合起来表现色块。

四、教师提示。

1、用油画棒画线,水粉用来表现色块。

2、可以用油画棒画线条和色块,最后用水粉涂底色,统一大色调。

五、评价。

1、作品完成后,学生尝试为自己的作品起个名字,并相互欣赏、讲解。

2、将学生的作品进行简单的装裱美化,放置在创设的“抽象艺术俱乐部”里评出“最佳创意奖”“最佳绘画奖”。

课题十四:

老师和同学

(一)

通过对老师和同学的观察,认识并掌握正确的观察法。

通过写生绘画的实践过程,培养学生独特的观察力、想像力、创造力、表现力以及学生的动手能力。

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兴趣,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意和同学之间的友谊。

一、 

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自带的材料情况,稳定学生的情绪。

二、 

情境导入:

请同学们看一组课前老师拍的照片。

照片的要求是抓住学生装和老师最有特征的一面,学生边看边讨论同学和老师的外貌特征。

三、欣赏分析。

我们一起来欣赏课本上同学的作品,分析这些同学的作品是用什么方法来表现的,画面的哪些部分最神采奕奕?

(1)、瞧,那幅画上的老师和同学的表情多么有趣吗?

(2)你为什么画过肖像吗?

瞧,这位同学用简明的线条把自己上学时的情景记录下来,还有哪些作品也同样用线条来表现的呢?

(3)我们的肖像画除了用铅笔来描绘,还可以用什么材料呢?

我们来看看同学这幅作品!

四、探究方法。

怎样才能抓住人物的外貌特征?

可以使用哪些表现手法呢?

(1)、抓住人物的外貌特征:

脸形、身材、五官、发型、神态。

(2)、根据自己的爱好和习惯采取相应的表现方法。

五、启发教学。

创设情境,出示两张照片。

六、绘画练习。

  教师演示作画的步骤,请几个长相有特点的同学到讲台前做模特,教师在黑板上边讲边演示。

  请几个学处到黑板上演示。

强调表现的方法很多,可以用线描的形式画出对象,再涂上色彩。

  最后分组练习。

各选一名长的有特点的同学作模特。

教师注意巡回指导。

七、游戏展示。

八、评价小结。

课题十五:

老师和同学

(二)

1、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培养正确的观察方法。

2、用黏土的常用的表现形式来表现老师和同学的形象。

3、通过制作,让学生感受到黏土的特性,提高动力手能力的同时增进同学之间及师生之间的情谊。

一、课前准备。

  

二、:

课堂教学。

1、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所带的材料和制作工具等情况,稳定学生的情绪。

2、课堂导入:

出示老师课前制作的泥塑人物作品一件,按照本班最好的最有特点的同学形象进行制作,学生看到如此熟悉的形象都非常高兴兴奋,由此导入课题。

3、欣赏分析:

观察并讨论书本上的学生作品。

(1)来看看我们课后的活动之一的《足球赛》吧,瞧,这位同学的作品将我们踢足球时穿的都画得很仔细(带号码的T恤,新颖的足球鞋,神气的表情,跃跃欲试的神态,好像在邀请你参加一样。

(2)你想为我们朝夕相处的同学制作黏土作品吗?

一起来看我们同学的作品吧,多有趣啊!

(3)你能否用肢体语言把书上的作品中的形象表演出来?

(4)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样的材料来塑造我们身边的教师和同学?

一起来欣赏书上的这位同学的作品吧。

三、探究学习方法。

  怎样把握住人物的特征塑造形象。

脸形、五官、发型、神态等。

四、启发想像。

  怎样用黏土来制作人物?

(1)人物的面部如何用黏土表现出来?

细节部分如何表现?

关键是人物面部的表现。

(2)、怎样用黏土来表现人物的神态?

人物的头部、躯干、上肢和下肢的设计摆布?

五、制作练习:

分组进行练习,注意找出教师和同学的特征和塑造人物的形象,学生练习时教师在一边指导。

六、评价小结。

  每组中选取几件作品让学生,让同学说说作品的精彩之处,并请作者讲解自己作品的创作设想。

  陈列优秀作品,作为班级的陈列品。

课题十六: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引导学生了解船的起源,外形、种类。

2、利用绘画的手法,表现自己喜爱的船,并在画面上添加生动有趣的情景。

3、通过绘画去体会人类发明船的伟大成就,了解船的发展历史,激发学生热爱和创造美好生活的情感。

  1、欣赏与观察:

同学们你们喜欢施行吗?

今天,导游——兔八哥邀请你们和它一起去旅行,你们想不想去啊!

由此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让学生跟着课件里的导游来到中国古代,看中国古代的船,宋代北方的平底木筏船和竹筏,到河边看小木船、游船等,再到黄河边看……

  讨论交流:

船的历史很悠久,种类也繁多,各有各的特点,问同学们看到了哪些船?

有什么不同?

你坐过哪些船,感觉怎么样?

船上有什么?

  2、师生共同讲讲船的由来及相关的小故事:

  3、示范画船

  欣赏范例。

分析范例,了解到别人是怎样表现船的?

教师根据范例作画,让学生掌握画船的一般方法:

确定船的形状和大小,画出船的整体外观造型,表现出大概轮廓。

画出局部部分最后要涂色。

  4、欣赏名家作品和学生作品。

在欣赏的同时拓展了学生的思维,不但可以用笔绘的方法,还可以用版画、木刻、剪贴等方法来表现船。

  5、学生创作:

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然后根据自己喜欢的船,画出设计稿。

再与同学进行交流和讨论,让他们选择最佳方案。

  6、评价作业。

学生上台来自己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

我们可以采用自评和互评和老师评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价。

  7、课堂小结。

课题十七:

梦中的远航

1、通过想像,让学生真正走进自己的内心世界,了解自己的理想。

2、引导学生用美术语言表达自己的美好梦想,并选择喜欢的绘画工具与制作方法来表现。

3、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科学的情感。

一、作品回顾,进入角色。

  多媒体展示学生上节课设计制作的船,引导想象,如果让你乘上自己设计的船,你将驶向何方?

二、创设梦境,引导想像。

  学生闭起眼睛,听着音乐,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自由大胆的想像,畅谈梦境,揭示课题。

  学生把“梦”中远航中最精彩的片段说给同学听一听,让学生在交流中互相启发,勾画出想像的画面。

  1、我在远航中来到了美丽的童话世界,在那里我遇到了美丽的白雪公主……

  2、我在远航中和小朋友乘上了我们设计的宇宙飞船,……

  3、我在远航中来到了一个神秘的小岛,上面有好多的……

三、佳作欣赏,研究方法。

  多媒体展示意大利画家的绘画作品《梦中的远航》启发思考:

  1、你最喜欢哪种表现形式?

  2、中画了什么样的人物和动物和情景?

  3、你喜欢的作品中哪部分最能吸引你,为什么?

  构图上:

引导学生分清主次,选择梦中最精彩的部分让学生仔细体会。

色彩上:

引导学生了解美丽的梦——色彩斑谰色彩夸张,对比强烈。

形式上:

可采用绘画、手工相结合的方法。

四、创作练习,教师指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