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习题附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988848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98.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化习题附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生化习题附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生化习题附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生化习题附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生化习题附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生化习题附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4页
生化习题附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4页
生化习题附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4页
生化习题附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4页
生化习题附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4页
生化习题附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4页
生化习题附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4页
生化习题附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4页
生化习题附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4页
生化习题附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4页
生化习题附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4页
生化习题附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4页
生化习题附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4页
生化习题附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4页
生化习题附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4页
亲,该文档总共5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化习题附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生化习题附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化习题附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5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生化习题附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14.分离纯化蛋白质的方式可依据(ABCD)

A、分子大小和形状不同B、电荷不同

C、溶解度不同D、蛋白质密度和形状

15.维持蛋白质二级结构的主要化学键是:

E

A.盐键 B.疏水键 C.肽键 D.二硫键 E.氢键

16.蛋白质变性是由于:

D

A.氨基酸排列顺序的改变 B.氨基酸组成的改变 C.肽键的断裂

D.蛋白质空间构象的破坏E.蛋白质的水解

17.于280nm波优势有吸收峰的氨基酸是D:

A.丝氨酸和亮氨酸 

 

B.谷氨酸和天冬氨酸C.蛋氨酸和赖氨酸

D.色氨酸和酪氨酸E.精氨酸和组氨酸

18.测得某一蛋白含氮量是0.2克,此样品约含蛋白质多少克?

(B)

A.1.00克B.1.25克C.1.50克D.3.20克E、6.25克

19.谷胱甘肽分子中不包括下列那种氨基酸(A)

A.AlaB.GlyC.GluD.Cys

二、填空题

1.蛋白质分子中,含有两个氨基的氨基酸是Lys,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之间以肽键连接。

2.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常见形式是α-螺旋和β-折叠。

3.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中,赖氨酸属于碱性氨基酸,谷氨酸是酸性氨基酸。

4.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是指氨基酸残基在蛋白质多肽链中的排列顺序。

5.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中酸性氨基酸有Glu和Asp。

6.蛋白质的胶体稳定性是由于蛋白质颗粒表面可以形成水化膜和表面带有电荷。

三、名词解释

1、蛋白质变性:

在某些物理和化学因素作用下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即有序的恐慌剪结构变成无序的空间结构,从而致使理化性质改变,生物活性丧失。

2、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氨基酸残基在蛋白质肽链中的排列顺序

3、肽链:

多个AA的α-COOH和AA的α-NH3脱水后形成的链状多肽

4、等电点:

在某PH的溶液中,氨基酸电离成阳离子和电力成阴离子的趋势及程度相同,此时该溶液的PH即为等电点

5、模体: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具有二级结构的肽段在空间上彼此靠近,形成的具有特定的空间结构

6、GSH:

谷胱甘肽是由谷氨酸、半胱氨酸、甘氨酸组成的三肽

四、判断

1.(F)在合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中,脯氨酸因含有亚氨基而不能形成肽键

2.(F)沉淀的蛋白质不必然变性,但变性的蛋白质必然沉淀

3.(F)沉淀的蛋白质必然变性。

4.(F)温度太高或太低都可使蛋白质变性而失活。

5.(F)H2N—CH2-CH2-COOH是组成蛋白质的大体单位。

五、简答

血红蛋白与肌红蛋白的氧解离曲线有何不同?

为何?

血红蛋白的氧解离曲线为S形曲线,肌红蛋白的氧解离曲线为直角双曲线。

因为血红蛋白由四个亚及组成,亚基与氧结合时会发生协同效应,而肌红蛋白不存在此效应。

何为蛋白质变性?

变性的蛋白质理化性质有何改变,有何实际应用。

蛋白质变性是指在物理和化学的因素的作用下,蛋白质的特定空间结构发生转变即有序的空间结构变成无需的空间结构,蛋白质变性后,其溶解度降低,粘度增加,生物活性丧失,结晶能力丧失,易被蛋白水解酶水解;

在实际中,变性因素可被应用来杀菌消毒,而对变性因素的控制可用来保留蛋白制剂。

第二章核酸结构与功能

1.稳定DNA双螺旋结构的化学键有(AD)

A、氢键B、盐键

C、二硫键D、碱基堆积力

E、离子键

2.DNA分子中各核苷酸连接的化学键是(C)

A、糖苷键B、磷酸酯键C、磷酸二酯键D、氢键

3.DNA二级结构中,碱基互补规律是A

A.C≡GA=TB.C=TA=G

C.C=GA=ID.A=TC=U

4.DNA双螺旋结构的重要特点包括(ACD)

A、DNA双链中脱氧核糖一磷酸作骨架

B、左手螺旋

C、碱基互补配对:

A-TC-G

D、两股单链反向平行

5.关于DNA变性,下列哪些叙述是正确的(ABD)

A、过量的酸、碱或加热可使DNA变性

B、变性的本质是碱基间氢键的断裂

C、DNA变性后其OD260常降低

D、Tm值与DNA中G+C含量百分数成正比

6.DNA的变性是由于(B)

A、磷酸二酯键断裂B、链间氢键断裂

C、碱基的甲基化修饰D、糖苷键断裂

7.DNA热变性时(AD)

A、OD260增高

B、磷酸二酯键断裂

C、从左手螺旋变成α-螺旋

D、链间氢键断裂

8.核酸分子中核苷酸之间的连接方式是(B)

A、2,3—磷酸二酯键B、3,5—磷酸二酯键

C、2,5—磷酸二酯键D核苷键

E、氢键

9.只存在于RNA而不存在于DNA中的碱基是(C)

A、AB、CC、UD、G

10.下列核苷酸中,不参与组成RNA的是B

A.UMPB.TMPC.AMPD.CMP

11.关于tRNA,下列叙述错误的是(C)

A、含有较多稀有碱基B、3’端均为CCA

C、5’端有帽子结构D、二级结构均呈三叶草形

12.tRNA3’端的序列为(A)

A、CCA-OHB、ACC-OH

C、ACA-OHD、AAC-OH

13.tRNA的分子结构特点是:

BD

A有密码环.B.有反密码环和3’端CCA

C.3’端有多聚AD.含二氢尿嘧啶

14.DNA5‘ATCGGATC………’3能与其杂交的RNA链为(B)

A、5‘UAGCCUAG………’3B、5‘GAUCCGAU………’3

C、5‘TAGCCTAG………’3D、5‘GATCCGAT………’3

15.下列DNA分子中,哪一种Tm值最高(A)

A、A+T占30%B、G+C占30%

C、A+T占60%D、G+C占60%

16.关于tRNA,下列叙述错误的是(B)

A.含有较多稀有碱基B.5’端有帽子结构

C.3’端均为CCAD.二级结构均呈三叶草形

关于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D)

A.螺旋的直经2nm,两股链方向相反

B.两股链通过碱基之间的氢键相连维持稳定

C.为右手螺旋,每一个螺旋为10个碱基对

D.嘌呤碱和嘧啶碱位于螺旋的外侧

二、名词解释

1.DNA的增色效应:

DNA变性时,其溶液在260nm处的吸光度增加的现象

2.Tm:

溶解温度DNA解链时,其紫外吸光度达到最大吸光度的一半时的温度

3.核酸分子杂交:

在DNA复性的进程中,将不同来源的DNA单链或RNA单链放在同一溶液中,只要两种单链之间存在必然程度的碱基配对关系,在必然条件下就可以够形成局部或完全双链,这种现象称为核酸分子杂交

三、填空题

1.1953年,Waston和Crick提出了DNA双螺旋结构学说,这个卓越的成绩第一次从分子水平上揭开了遗传的秘密

2.生物遗传信息贮存于DNA的碱基序列中。

3.蛋白质的最大吸收波长是280nm,核酸的最大吸收波长是260nm。

4.DNA的二级结构是双螺旋结构,tRNA的二级结构是三叶草结构。

5.各类tRNA分子的3结尾均有一个一路的结构,是CCA,这个臂的作用是结合氨基酸

6.3’端有polyA的RNA是mRNA;

有3’-CCA-OH的RNA是tRNA

7.将下列DNA分子按解链温度由低到高排序123。

1AAGTTCTCGAA2GATCGTCAATGC3GGACCTCTCAGG

TTCAAGAGCTTCTAGCAGTTACGCCTGGAGAGTCC

8.核酸分子中核苷酸之间以3′-5′磷酸二酯键键连接。

核酸分子中,含稀有碱基较多的是tRNA

9.核酸的变性可使紫外光的吸收能力增强 

,这一现象称为增色效应。

10.磷酸戊糖途径代谢的主要生理意义是产生5-磷酸核糖和NADPH。

11.糖原合成的关键酶是糖原合酶;

糖原分解的关键酶是磷酸化酶。

四、写出下列英文缩写在生物化学中的中文含义

dNTP:

脱氧核苷三磷酸

,cAMP:

环一磷酸腺苷

五、判断

1.(F)核酸对260nm的紫外光有吸收,是因为其核糖对260nm的紫外光有吸收。

2.(F)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是由提出的。

3.(F)RNA也有双螺旋结构。

4.(T)维持DNA双螺旋结构稳定性的因素是氢键。

5.(T)脱氧核糖比核糖少一个羟基。

6.(T)同一生物体的不同组织细胞中DNA碱基组成相同,RNA不同。

六、简答题

1、tRNA的二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如何?

二级结构为三叶草结构,含有稀有碱基、有茎环结构,有3′-CCA-OH结构,有反密码子。

其中3′-CCA-OH是tRNA与氨基酸结归并转运的结构基础,反密码子是tRNA识别mRNA的结构基础,是定向运输氨基酸的基础。

2、DNA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一、DNA双链为反相平行的互补双链;

二、DNA螺旋为右手螺旋;

3、氢键和碱基堆积力是维系DNA双螺旋结构稳定的基础;

4、碱基对位于螺旋结构的内侧,骨架链位于螺旋结构的外侧

论述题

下列的论点是不是正确,请加以解释说明:

A、遗传物质DNA只存在于细胞核中

错误,遗传物质DNA还可以存在于线粒体或叶绿体中,原核生物的DNA则位于核区,质粒DNA位于细胞液中

B、从兔子的心脏和兔子的肝脏细胞核提取的DNA无不同

不正确;

同一只兔子的心脏和肝脏细胞核提取的DNA无不同;

同一个体中不同组织细胞均由受精卵割裂增殖而来,故同一只兔子的心脏和肝脏细胞核提取的DNA无不同;

不同兔子间由于基因突变,其DNA存在不同。

C、肝肾功能不好者宜多补充氨基酸和核酸营养品。

3、错误,补充氨基酸,其通过脱氨基作用产生NH3增多,在肝脏中转化为尿素,增加了肝脏的负担,而肝功能不好,使生成NH3不能及时的转化成尿素排除体外,血液中氨浓度增加,可致使高血氨症和氨中毒。

补充核苷酸,由于外援性核苷酸主要被分解排除体外很少被利用。

分解生成的嘌呤和嘧啶在细胞中被分解,嘌呤被分解生成尿酸,由于肾功能不好,尿酸不能及时排除体外,致使血液中尿酸浓度升高引发痛风,当超过8mg﹪时,尿酸盐晶体可沉积于关节、软组织、软骨及肾等处,致使关节炎、尿路结石和肾疾病等。

第三章酶

1.酶催化化学反映的机理是(C)

A、降低反映的pHB、升高反映得活化能

C、降低反映的活化能D、升高反映的温度

E、降低反映的温度

2.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D)

A、所有的酶均有活性中心B、所有的酶均需辅酶

C、酶所催化的反映均是可逆反映D、酶对底物有较高的选择性

3.关于关键酶的叙述,下列哪一项错误A

A.代谢途径中关键酶的活性通常最高

B.如一代谢物有几条代谢途径,则在分支点的第一个反映常有关键酶催化

C.关键酶常是变构酶

D.关键酶常受激素调节

4.关于Km的意义,正确的是(B)

A、1/Km越小,酶与底物的亲和力越大

B、当[S]相同时,酶的Km越小,反映速度V越大

C、当V=1/3Vmax时,[S]=3Km

D、Km的单位是mmol/min

5.酶的Km值的大小与(AC)

A、酶的性质有关B、酶的浓度有关C、酶的作用温度有关

D、酶的作历时间有关E、以上均有关

6.Km值的概念是:

A

A.V=1/2Vmax的底物浓度

B.达到Vmax所需底物浓度的一半

C.1/2Vmax时的酶浓度

D.达到1/2Vmax所需酶浓度的一半

7.反映速度为最大反映速度80%时[S]等于(C)

A、1/2KmB、2KmC、4KmD、8Km

8.1/4Vmax时的[S]为0.5M,该酶的Km是(C)

A、0.5MB、1.0MC、1.5MD、2.0M

9.反映速度为最大反映速度的90%时,Km等于(D)

A、[S]B、1/2[S]C、1/4[S]D、1/9[S]

10.底物浓度饱和后,再增加底物浓度(C)

A、反映速度随底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B、随底物浓度的增加酶逐渐失活

C、酶的结合部位全数被底物占据

D、再增加酶的浓度反映速度再也不增加

E、形成酶-底物复合体增加

11.酶蛋白和辅酶之间有下列关系(BDE)

A、二者以共价键相结合,二者不可缺一

B、只有全酶才有催化活性

C、在酶促反映中二者具有相同的任务

D、一种酶蛋白通常只需一种辅酶

E、不同酶蛋白可利用相同辅酶,催化不同反映

12.以NAD+为辅助因子的酶是(A)

A、乳酸脱氢酶B、琥珀酸脱氢酶

C、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D、脂肪酰辅酶A脱氢酶

E、以上都不是

13.下列哪一种维生素是丙酮酸羧化酶的辅酶:

A、叶酸B、生物素

C、硫胺素D、核黄素

E、尼克酰胺

14.含VitB2的辅酶形式有(BD)

A、NAD+B、FAD+

C、NADP+D、FMN

15.下列哪一种维生素是辅酶FAD的组成成份(B)

A、VitB1B、VitB2C、尼克酸D、磷酸吡哆醛

16.下列哪一种维生素的衍生物是琥珀酸脱氢酶的辅酶B

B.VitB2C.VitppD.VitB6

17.关于别构调节,下列哪些叙述是正确的(CD)

A、别构酶的催化动力学遵守米-曼氏方程

B、别构效应剂与底物竞争结合酶活性中心

C、大多数别构酶是寡聚体

D、别构激活剂可使酶的Km降低

18.变构效应剂与酶结合的部位是:

C

A活性中心B必需基团部位

C活性中心外别构部位D酶的自由巯基

19.Hb和O2的结合进程存在(ABC)

A、Bohr效应B、别构效应C、正协同效应D、负协同效应

20.关于竞争性抑制剂,下列哪些叙述正确(ABC)

A、抑制剂与底物结构相似

B、抑制剂与酶活性中心结合

C、抑制剂使酶与底物的亲和力降低

D、抑制剂使酶的最大反映速度降低

21.同工酶之间(ABD)

A、分子结构不同B、理化性质不同

C、催化反映不同D、对同一底物Km不同

22.关于酶的竞争性抑制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D)

A、抑制剂与底物结构不类似

B、抑制剂结合于酶活性中心之外部位

C、增加[S],抑制作用无影响

D、Km增大,Vmax不变

23.关于蛋白激酶A(PKA)叙述正确的是(ABCD)

A、为四聚体,包括催化亚基和调节亚基各2个

B、由第二信使cAMP激活

C、属丝(苏)氨酸蛋白激酶

D、可使一些蛋白质磷酸化发挥快速调节作用

24.关于Km的意义,正确的是(D)

A.1/Km越小,酶与底物的亲和力越大

B.Km的单位是mmol/min

C.当V=1/3Vmax时,[S]=3Km

D.当[S]相同时,酶的Km越小,反映速度V越大

25.关于同工酶,下列哪项特点是不正确的(C)

A.催化相同的化学反映

B.多肽链中的氨基酸结构有必然不同,从而理化性质不同

C.酶的各类同工酶的分子结构和理化性质相同,只是散布不同

D.LDH同工酶由M和.H两种亚基组成

26.温度对酶促反映速度的影响不正确的是(C)

A.温度对酶促反映速度具有双重效应

B.每种酶都有各自特异的最适温度

C.最适温度是酶的特征性常数

D.大部份酶的活性与温度的关系表现为抛物线

27.关于竞争性抑制剂,下列哪些叙述不正确(D)

A.抑制剂与底物结构相似

B.抑制剂与酶活性中心结合

C.抑制剂使酶与底物的亲和力降低

D.抑制剂使酶的最大反映速度降低

1.酶促反映速度为最大反映速度的90%的底物浓度与最大反映速度50%的底物浓度之比为9/1。

2.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核酸其催化作用具高效性及专一性的特点。

3.一碳单位的辅酶是四氢叶酸

4.向酶促反映体系中加入竞争性抑制剂,可使Vmax不变,Km变大。

5.某一酶促反映的底物浓度相当于1/2Km,则此反映的初速度为1/3Vm。

6.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核酸,催化作用的机制在于降低反映的活化能。

7.Km愈大,酶与底物的亲和力越低;

当Km=[S]时。

V与Vmax的关系是V=。

8.酶活性的快速调节包括变构调节和共价修饰两种方式。

9.酶化学修饰调节最多见的方式是磷酸化与去磷酸化,催化该进程的酶是蛋白激酶 。

三、判断

1.(T)半胱氨酸残基上的巯基是常见的酶的必需基团之一。

2.(F)对于同一种酶,无论它有几种底物,其Km值不变。

3.(T)1/Km愈大表明酶对底物的亲和力愈大。

4.(F)以FMN为辅基的酶均为不需氧脱氢酶。

5.(T)酶原的激活是不可逆的。

6.(F)各类抑制剂均通过与酶的活性中心结合而影响酶活性。

7.(T)同一种酶可以存在几个不同的Km值

8.(T)酶的必需基团可位于酶的活性中心内外。

9.(T)同工酶是催化活性相同,但分子结构,理化性质不同的一组酶。

10.(F)酶促化学反映,底物浓度越高,反映速度越快,二者呈正比关系。

11.(F)酶的磷酸化可增强其活性。

12.(F)凡使酶分子发生变构作用的物质皆使酶活性增强。

四、写出下列英文缩写的中文名称

LDH乳酸脱氢酶NADPH还原性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GPT:

谷丙转氨酶

五、名词解释

1.酶的化学修饰调节:

酶蛋白肽链的一些基团与某种化学集团通过可逆的共价键结合,从而改变酶的活性。

2.同工酶:

催化相同的化学反映,而其分子结构、理化性质和免疫学性质不同的一组酶。

3.别构调节/变构调节:

一些代谢物可与酶活性中心之外的部位发生可逆的非共价结合,改变酶的构象从而改变酶的活性。

4.米-曼氏方程:

酶促反映速度与底物浓度关系的方程式。

5.变构酶:

通过变构调节来调节活性的酶称为变构酶

6.糖蛋白:

糖基与蛋白质结合生成的物质

7.酶的活性中心:

酶蛋白的必需基团在空间上彼此靠近所形成的具有特定空间构象,能特异性结合底物并催化形成产物的结构

8.酶的变构调节与共价修饰

1.维生素B1,B2,PP及泛酸作为辅酶或辅基的形式是什么?

B1:

TPP焦磷酸硫胺素;

B2:

FAD(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MN(黄素单核苷酸)PP:

NADP+,NAD+,泛酸:

CoA

2.简述酶化学修饰调节的主要特点

一、调节基团与酶蛋白发生共价结合。

二、该进程可逆3、该进程需其他酶的催化。

4、化学修饰调节为快速调节

第四章糖代谢

1.在胞浆内进行的代谢途径有:

(E)

A、三羧酸循环B、氧化磷酸化

C、丙酮酸羧化D、脂酸β氧化

E、脂酸合成

2.不存在肌肉组织中的酶是(B)

A、己糖激酶B、葡萄糖6-磷酸酶

C、UDPG焦磷酸化酶D、磷酸己糖异构酶

E、谷丙转氨酶

3.下列哪一种酶存在于线粒体中C

A.乳酸脱氢酶B.己糖激酶

C.琥珀酸脱氢酶D.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

4.下列化合物在体内完全氧化,产生ATP数最多的是:

(E)

A、乙酰辅酶AB、甘油

C、乳酸D、丙酮酸

E、β-羟丁酸

5.1克分子琥珀酸脱氢生成延胡索酸时,脱下一对氢通过呼吸链氧化生成水,同时生成多少分子ATP?

A、1B、2C、3D、4E、5

6.一分子葡萄糖酵解时净生成ATP分子数为?

A、1B、2C、3D、4E、36

7.1分子乳酸完全氧化产生的ATP分子数是(C)

A、12B、15C、18D、22

8.1分子丙酮酸完全氧化产生ATP数是(A)

A、15B、18C、12D、22

9.一分子乙酰CoA完全氧化产生的ATP分子数为(B)

A、2B、12C、24D、36-38

10.下列三羧酸循环反映中,那些需NAD+参加(ABD)

A、异柠檬酸→α-酮戊二酸B、α-酮戊二酸→琥珀酰CoA

C、琥珀酸→延胡索酸D、延胡索酸→草酰乙酸

11.三羧酸循环中有底物水平磷酸化的反映是(B)

A、异柠檬酸酸→α-酮戊二酸B、α-酮戊二酸→琥珀酸

C、琥珀酸→苹果酸D、苹果酸→草酰乙酸

12.三羧酸循环一周不是(A)

A、消耗一分子乙酰CoA和一分子草酰乙酸

B、产生2分子CO2

C、产生3分子NADH

D、有一次底物水平磷酸化

13.糖酵解与糖异生共有的酶是:

A、丙酮酸激酶B、磷酸甘油酸变位酶

C、磷酸希醇式丙酮酸激酶D、磷酸己糖异构酶

14.下列哪些物质不能自由通过线粒体内膜(AB)

A、乙酰CoAB、草酰乙酸

C、磷酸二羟丙酮D、苹果酸

15.下列属于高能化合物的是(ABC)

A、二磷酸甘油酸B、乙酰CoAC、磷酸肌酸D、脂肪酸

16.关于乙酰CoA,叙述正确的是(ABCD)

A、是一种高能化合物

B、经三羧酸循环氧化的产物为2CO2,4分子还原当量

C、是糖、脂肪、氨基酸分解代谢的一路中间产物

D、可作为合成胆固醇的原料

17.下列哪些物质含有高能磷酸键(BCD)

A、AMPB、磷酸激酸

C、二磷酸甘油酸D、PRPP

18.与甘油异生为糖无关的酶是(BD)

A、3-磷酸甘油脱氢酶B、丙酮酸羧化酶

C、果糖二磷酸酶D、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

19.下列能做为糖异生原料的是(ABC)

A、甘油B、谷氨酸

C、丙酰CoAD、乙酰CoA

20.肌糖原不能直接补充血糖的原因是因为(C)?

A、肌肉组织是贮存糖原的器官

B、肌肉组织缺乏葡萄糖激酶

C、肌肉组织缺乏葡萄糖-6-磷酸酶

D、肌肉组织缺乏磷酸化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