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文化教学辅导综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990234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68.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文化教学辅导综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青岛文化教学辅导综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青岛文化教学辅导综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青岛文化教学辅导综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青岛文化教学辅导综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青岛文化教学辅导综合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9页
青岛文化教学辅导综合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9页
青岛文化教学辅导综合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9页
青岛文化教学辅导综合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9页
青岛文化教学辅导综合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9页
青岛文化教学辅导综合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9页
青岛文化教学辅导综合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9页
青岛文化教学辅导综合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9页
青岛文化教学辅导综合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9页
青岛文化教学辅导综合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9页
青岛文化教学辅导综合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9页
青岛文化教学辅导综合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9页
青岛文化教学辅导综合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9页
青岛文化教学辅导综合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9页
青岛文化教学辅导综合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9页
亲,该文档总共4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青岛文化教学辅导综合文档格式.docx

《青岛文化教学辅导综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文化教学辅导综合文档格式.docx(4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青岛文化教学辅导综合文档格式.docx

四、文化型城市的主要特征

1、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2、先进的现代文化。

3、文化产业发达,文化在经济和城市发展中具有核心和主导地位。

4、拥有发达的现代化的文化传播方式和文化娱乐方式及其载体。

5、城市文化呈现出主题突出与多样化同步发展的特点。

五、城市精神与青岛城市精神

(一)城市精神的涵义和作用

何谓城市精神?

城市精神是城市文化最本质、最深刻的体现,是一个城市的内在品质和积极的价值取向,是城市现代化的重要内涵。

它既反映了城市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现实水平,又对提高城市的现代化水平和文明程度具有重要作用。

城市精神是一个城市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城市形象、推动城市发展的不竭源泉和内在动力。

(二)青岛城市精神

1.青岛城市精神核心理念

2003年12月,在青岛市经济工作会议上,首次正式对外公布了青岛的城市精神为:

“诚信、和谐、博大、卓越。

2.正确认识和把握“青岛精神”的内涵

  青岛地处齐鲁之邦,具有深厚的文化传承;

青岛是沿海开放城市,得开放风气之先;

青岛又是重要的旅游城市和经济中心城市,“山海城”特色突出,人与自然和谐,兼备竞争进取的意识和兼收并蓄的气量,城市充满朝气与活力。

这一切,影响着青岛城市风气并兼备海的气魄,山的气质。

“诚信、博大、和谐、卓越”的青岛精神,既准确地把握了青岛的人文特色、思想胸怀,又充分反映了城市的天然特征、固有性格;

既体现了新世纪青岛人的开放格局、发展模式和创业观念,又表达了青岛人的生存状态、价值取向和不懈追求。

“诚信”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和根本,是人之为人的最重要的品德。

健全社会信用,培养公民的诚信品德是事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否顺利推进的重大问题,也是落实江泽民同志“以德治国”方略的基础工程。

所谓诚信城市精神,包括政府诚信:

公开公正,依法行政;

市场诚信:

公平竞争,承诺信用;

公众诚信:

诚实文明,仗义守信。

诚信的城市精神要求我们的政府、单位和每一位公民都要重信然诺,诚信为人,诚信建业,诚信立城,诚信兴市,培育和弘扬质朴亲和、诚实守信的人文精神,努力把我们的城市建设成为我们诚信靓丽、充满幸福欢乐的家园!

“博大”是指我们有“海纳百川”的气魄和胸襟。

(1)它体现在尊重包容上。

“博大”充分体现出对人才、劳动、知识、创造的尊重、渴望;

表达了青岛人的宽容、宽宏和宽阔的胸怀,相互尊重、互相体谅、善于接受不同意见和批评的思想境界

(2)“博大”体现在全面开放上。

弘扬“博大”的城市精神,必须进一步加快青岛的对外开放步伐、提高对外开放水平,通过实施“引进来”与“走出去”战略,促进青岛经济的国际化。

(3)“博大”体现在公平竞争和民主管理上。

城市政府要大力实施“阳光工程”,为各类经济主体创造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

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形成“共同关心青岛前途、共同维护青岛形象、共同推动青岛发展、共同建设青岛文明”的局面。

(4)“博大”体现在聚集吸引上。

体现出青岛将以满腔的热情欢迎国内外有识之士来青岛投资、创业、工作、学习、旅游、居住。

只有大力弘扬和实践“博大”的青岛精神,才能进一步加大青岛对各种资源的吸引力,使青岛成为人人羡慕之城、人人向往之城、人人赞誉之城。

(5)“博大”体现在学习借鉴上。

以“博大”的精神发展建设城市,就是要善于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城市的管理经验和经营理念,不夜郎自大、固步自封,善于用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学习中增强自身的创新能力,在借鉴中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6)“海纳百川”体现在团结协作上。

要善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制定的宏伟发展目标而努力奋斗。

“和谐”就是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和共同发展。

和谐即美,内含着青山、碧海、绿树、草地、建筑、道路、沙滩、蓝天、气候、环境、语言、行为、自然、人文、传统、时尚等诸多方面的美,一句话,是城之美、人之美的和谐。

青岛的地域特色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从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角度讲,青岛山、海、城互相依傍,浑然一体、其中“山”、“海”为自然的赐予,而“城”为历代岛城人民建造,山、海、城的完美结合,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从时代发展角度看,和谐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多处出现“和谐”:

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

政治局面的安定和谐,是党心民意的真正体现,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要条件和坚实基础。

我们建设的小康社会,应该是经济、政治、文化均衡发展,人与自然相互和谐的小康社会。

因此,把“和谐”作为青岛城市精神的内容之一,与时代发展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

把和谐作为青岛城市精神,是经济发展的要求。

当前,中国处于工业化发展时期,要以发展经济为主,但发展经济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我们要强调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和谐。

提高环保意识,树立生态理念,倡导节俭环保生活方式。

莳花种草,爱护林木,绿化庭院、美化城市,让我们的城市四季鸟语花香、千载水碧天蓝,永远成为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

“卓越”就是“追求卓越”。

它表明了青岛城市的精神境界、工作和生活态度和生价值观。

(1)“卓越”体现在精益求精、追求完美上。

这是“追求卓越”的基本精神内涵。

(2)“卓越”体现在更高标准、更高水平上。

(3)“卓越”体现在永不满足、永无止境上。

(4)“卓越”体现在勤恳努力、爱岗敬业上。

(5)“卓越”体现在敢为人先、勇于创新上。

弘扬和实践“卓越”的青岛精神,做到“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就必须敢为人先、勇于创新。

(6)“卓越”体现在讲究质量、追求效率上。

要体现和发扬“追求卓越”的青岛精神,全市上下、各行各业,都应当从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入手,塑造青岛的卓越品牌。

3.青岛城市精神的培育塑造

(1)城市精神的培育塑造需要全社会各阶层的参与。

(2)城市精神的培育塑造需要城市的政策制度来保障。

  (3)城市精神的培育塑造需要城市的文化建设来支撑。

(4)城市精神的塑造需要以活动为载体以典型为榜样。

第二章年轻而又古老的历史文化名城

第一节根植于齐鲁文化的古代文明

一、悠久的青岛地域历史

青岛地域历史悠久,有灿烂的古代文化。

距今约四五千年前,东夷族原始居民已在青岛地域集群而居。

从现在出土的文物来看,新石器时代,青岛一带已有人类聚居生活。

胶州城南三里河是著名的新石器时代遗址。

通过发掘,清楚地看到,上层为龙山文化遗址,第一期出土房屋4座,表面涂有黄土泥浆,房里还有“窖穴”,贮有大量粮食——粟,属于这个时期的许多墓葬中有陶器随葬品;

下层为大汶口文化遗址,墓葬中,被葬者口中含有玉,手中握有獐牙,随葬品还有蚌器。

还有一些地方也出土过新石器时代的文物。

三里河大汶口文化的氏族是青岛地域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最有代表性的居民。

在平度市东岳石村首先发现而得名的岳石文化在时代上晚于龙山文化,是夏朝和商朝早期生活在山东境内的东夷族所创造的一种古老的文化,同样生动地反映了青岛地域古代居民的生活境况。

青岛地域在商周时期进入了奴隶社会,属于东夷族生活的地区。

胶南市灵山岛出土的商代铜鼎,说明奴隶社会的等级制度已在这里存在。

胶州市黄姑庵出土的带金文的铜方彝,开创了青岛地域有文字可考的历史。

周初,今胶州市东部有莒国,后南迁,其都城改名介根。

春秋时期,今胶州市西部有介葛卢国,其都城在今胶州市南杜村乡城献村西,后来介国并于齐国。

即墨原是东夷人聚居的地区,属莱国。

公元前685年,齐桓公即位,任用管仲为相,在政治、经济、军事诸方面进行改革,开创了“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强盛局面。

齐灵公十五年(公元前567年),齐灭莱国,这一地区并入齐国。

齐富渔盐之利,滨海的青岛地域的捕鱼和晒盐均很发达,促进了经济的全面繁荣。

齐国为防御其他诸侯国的侵扰,在其南部的防卫线上修了东西走向的约千余里的齐长城。

齐国的船队航行于胶州湾内外,琅琊和安陵(今灵山卫)成为海运的港口。

公元前485年,吴王夫差率陆军借道鲁国北伐齐国,派大夫徐承统领水师奔往齐国的南鄙(今青岛琅琊一带)。

吴国人水陆并进,想把齐国一举打败。

齐国人同仇敌忾,重创吴军,此后齐国逐渐成为赫赫有名的水师大国。

周烈王七年(公元前369年),齐国封即墨大夫,即墨之名始称于世,其故城位于今平度市古岘镇大朱毛村一带。

周赫王三十一年(公元前284年),燕昭王以乐毅为上将军,统帅燕、秦、楚、韩、赵、魏6国的军队攻齐。

齐国军队连失70余城,即墨大夫战死后,众人推举田单为将。

公元前279年,田单征集耕牛披彩衣,在牛角缚刀,在牛尾点火把,驱使牛狂奔入燕军阵地,一举击溃燕军,收复齐国全部失地。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青岛地域当时划归琅琊郡。

秦始皇五次巡游天下,三次登临琅琊。

他还把3万户人家迁到琅琊山下,兔除他们12年的赋役,“作琅琊台,立石刻,颂秦德,明得意。

”刻石上的字依左丞相李斯篆书镌成,始皇刻石后毁,今存秦二世刻石,是珍贵的历史遗物。

这时期,秦始皇派方士徐福率众从琅琊、从胶州湾附近出海寻求仙药。

 

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狄人田横随兄田儋起兵,后自立为齐王,他力拒刘邦,不愿称臣于汉朝,自刎而死,其徒属500壮士自刎于海岛即今田横岛。

西汉时,徐州设琅琊郡,下辖51县,今天的青岛市地区,当时分属不其、柜县、皋虞、黔陬、琅琊等县。

《汉书》记载,汉武帝出巡二登琅琊,曾来不其山“祀神人于交门宫”。

不其县,城址在今城阳镇,所辖地区大体相当于今市内4区,这是青岛最早的建置。

童恢任不其县令,颇有政绩,农业生产有较大发展。

东汉时,封伏湛为不其侯,今青岛市区为当年伏氏封地。

《汉书》记载,当时仅有3600户。

在现城阳设不其县。

这时期保存至今的有较为完整的胶州牧马古城。

据《太清宫志》记载,公元前140年,江西瑞州人张廉夫来崂山创建太清宫,成为崂山道教宗师。

东汉末年一代经学大师郑玄曾在不其山下开设康成书院,撰书授徒。

晋代,不其城为长广郡郡治。

名僧法显西去天竺(印度)求经,回国时由崂山南岸登陆,带回大批佛学经文。

长广郡郡守李疑把他迎至不其城,据说法显在不其城翻译了不少佛教经籍。

北魏时代,光州刺史郑道昭的书法艺术有很高水平,至今可见的平度市天柱山郑氏摩崖刻石长期以来得到人们高度评价。

三国至南北朝的较长时期中,中国处于分裂割据状态,青岛地域处南北交界,战争冲突和社会动乱迫使难民纷纷外迁避难、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隋朝重新统一中国,社会趋于安定。

隋朝重建即墨县。

其址即为今之即墨城,西部则属胶州。

唐朝时,唐玄宗曾两次派人到崂山寻仙炼药,古籍有所记载,崂山亦有摩崖石刻以记。

唐代后,青岛地域对外贸易地位逐渐重要,胶州湾西北岸的板桥镇成为北方重要海港,船舶往来,商贸聚集,同新罗、日本、乃至南亚、西亚的贸易逐渐增加。

一些文人也到青岛地域游历,诗人李白写下了“我昔东海上,劳山餐紫霞”。

诗人白居易到过琅琊台。

日本名僧慈觉大师入唐求法,途中多次经过青岛地域。

宋代元佑三年(公元1088年),正式在密州(州治在今诸城)板桥镇(今胶州)设置市舶司,这里成为北方唯一对外贸易的口岸,成为中外交通的重镇。

金兵南侵,板桥镇为金占领,建胶西县,金军在此督造战船,训练水师,拟越海奔袭南宋首都临安(今杭州)。

后在青岛近海唐岛一带与南宋水师遭遇,金军全军覆没。

宋金的对峙严重影响了青岛地域的发展。

胶西榷场时兴时衰,元世祖统一全国后,为方便海运漕粮,朝廷采纳胶州人姚演的建议,实施了穿越山东半岛、贯通胶州湾和莱州湾的的胶莱运河工程。

唐宋至元明,崂山道教处于全盛时期,相传道院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之多,同时有一批著名的道士如李哲玄、刘若拙、丘处机、刘长生、刘志坚、张三丰、齐本守等,在崂山修练,留下许多文墨。

南北朝时期传入青岛地域的佛教也有发展,法海寺、石佛寺和华严庵都是崂山的名寺。

明洪武初年,胶西县并入胶州,下辖高密、即墨两县及鳌山卫。

洪武三十一年又在东南海口设灵山卫。

明初为防御倭寇侵扰,在沿海地区设立军事卫所,青岛地域先后建有鳌山卫、灵山卫、雄崖所、浮山所、夏河所和胶州所等,保卫了海疆安全,维护了地方的社会秩序,也促进了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

明朝,因海上倭寇骚扰,一度禁止海运。

万历间即墨县令许铤在《地方事宜议》中提出,即墨地瘠民贫,宜开放海口进行南北海上贸易。

于是在即墨境内开放了青岛口、金家口、女姑口等海口。

青岛口通商闽浙苏淮,海运贸易日趋活跃,这是青岛从一个小小渔村成为海港的开端。

清代青岛地域裁灵山卫、浮山所等,改设巡检司,青岛口岸的海防仍受到重视,胶洲湾则成为水师营战船频繁海运的基地。

同治元年,清政府在山东建立了东海关,管理山东沿海的关税。

同治四年(1865年),东海关在青岛设立了分关。

可见这时的青岛已日渐繁荣。

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为重修青岛口天后宫,捐款的名单中有商号几十家。

现存的天后宫《修庙碑记》中记有:

“盖闻天后以孝成神,以慈爱民,仁护海国,泽洽波臣,而旅客商人云集于此者,尤赖其鸿波不扬,警顿息故,无不念以酬圣德焉。

墨邑青岛口,旧有天后行宫以妥神灵。

……今将众商捐资诸船施助并督理之人于后,以垂永远。

”从碑文中看,这时的青岛已经“旅客商人云集于此”。

虽然其中有的商号是设在即墨城,但此时的青岛早已不是一个“荒凉的渔村”。

  光绪十二年(1886年),道员刘含芳奉命到青岛查勘后,写了《查勘胶州湾条陈》。

其中写道:

“……胶州澳澳口东青岛,高四十七八丈,有市有关,地属即墨,山脉来自崂山……青岛西角小梅坞,平岗七里,向西直伸,继续相连……”这里说的“有市有关”即上文中指出的有商业有海关。

  现存《海云堂随记》一书记载,青岛口有各类作坊、商店60余家,已是繁荣港口城镇,货轮以外有客轮通航。

第二节青岛建置百年简史

一、青岛建置

清朝末年,帝国主义纷纷入侵中国,强占土地,青岛附近因有天然良港胶州湾,早为帝国主义垂涎。

光绪十七年(1891年),清廷终于决定调登州镇总兵章高元率部4个营2000余人移驻青岛。

章高元部进驻胶澳后,修炮台、辟道路、建军营,随着前海大量清廷军队的移防和相关设施的建设,青岛口逐步繁荣,形成了一设防的滨海市镇。

  1891年(光绪十七年)是青岛建置之始。

  二、德国侵占青岛

1869年,德国人黎希特霍芬“游历”了山东各地,调查了山东的矿山、物产。

随后,德国政府还多次命令东洋舰队司令棣利士调查山东半岛的形势。

1897年又派德国的“河海工程专家”佛郎求司来青岛,对胶州湾及其周围进行调查,同年8月写出了详密的报告书。

与此同时,德国驻华公使海靖在北京向清政府提出“租借”胶州湾的要求。

  1897年11月1日,作恶多端的两个德国传教士在鲁西南被大刀会会众杀死,这被称为“巨野教案”。

德国政府经与俄国密谋以后,以巨野教案为借口,出兵青岛。

1897年11月,德国舰队司令棣利士率舰从上海向胶州湾进发,13日抵胶州湾海面,以上岸演习为名,大举登陆。

青岛一带沦入了德帝国主义之手。

康有为闻讯,第五次上书光绪皇帝,请变法图强,光绪决定实行变法维新,青岛沦亡在客观上促成了近代史上的“戊戌变法”。

  清光绪二十四年二月十四日(1898年3月6日),清政府的李鸿章和翁同和与德使海靖签订了《胶澳租界条约》,条约共分“胶澳租界”和“铁路矿务”两部分,共10款,包括:

  1.胶澳海面潮平周边一百里内,准许德国官兵任意进驻;

  2.将胶州湾口南北两面租与德国99年;

  3.允许德国在山东修造铁路两条;

  ……

  1898年8月20日,又签订了《租地合同》;

10月6日,又签订了《潮平合同》、《边界合同》。

殖民地的区域,除整个胶州湾外,陆地上从崂山湾东半岛东北角起,经崂山中部、沿白沙河到女姑口;

胶州湾西部从齐伯山西南至灵山卫、薛家岛间的大路。

在租界地的界限,立有中德文并列的界石。

  1899年德国公布:

“德皇陛下命令,将胶州湾保护地的新市区命名为青岛。

”(据田原天南:

《胶州湾》)这时开始,青岛有两个名称,整个德国殖民地称“胶澳租界”,而殖民地的“市区”称青岛。

  青岛,为德国在远东的惟一基地,所以锐意经营,企图与香港、上海相抗衡。

首先,修建了大港码头和胶(澳)济(南)铁路。

德国殖民政府的城市建设,是为其殖民统治服务的,整个殖民地分青岛、李村两大区;

青岛区又分为青岛、鲍岛等小区。

青岛区只限欧洲人居住。

1911年辛亥革命后,清廷的王公贵族、封建官僚徐世昌、赵尔巽、盛宣怀、李经羲、劳万宣等七十余人,逃来青岛,托庇于帝国主义保护。

1913年以恭亲王溥伟为首在青岛发动了封建复辟,因泄密流产,史称“癸丑复辟”。

直到1914年1月,德国殖民政府才修改法令,准许中国人在青岛区筑屋居住。

  德国侵占青岛以后,在青岛设立总督,俗称“提督”,为地方最高长官。

地方政务除法院外,设军政部、民政部、工务部。

自1898年4月任命罗申达为胶澳总督,至1911年8月任命迈尔瓦的克为胶澳总督。

中间因各种原因,更换总督10次,均为海军上校。

 三、日本第一次侵占青岛

1914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日本以对德宣战为借口进攻青岛。

  10月份,日英联军又从崂山东部的仰口湾登陆,包围了青岛。

1914年11月16日,日军进入市区。

从此,青岛沦为日本殖民地。

日本占领青岛以后,在青岛建立守备军司令部。

1917年1月设立民政署,在李村等地设立分署。

日本人还在四方、沧口地区建立了许多工厂,以棉纺厂为多。

他们掠夺中国的棉花,剥削中国的廉价劳动力,赚取高额利润。

1917年刘廷琛以青岛宅邸“潜楼”为联络点,纠集复辟分子利用张勋兵力发动了封建复辟,重拥溥仪复位,因逆历史潮流,迅即失败,史称“丁巳复辟”或“张勋复辟”。

  日本侵占青岛时,声称打败德国后交还中国,但占领以后尽食前言,并且进一步提出所谓的“二十一条”,不但企图长期霸占青岛,并进一步扩大侵略范围。

消息传出后,全国群众怒不可遏,爆发了五四爱国运动,提出了“誓死争回青岛”等口号。

五四运动是中国现代史的开始,“争回青岛”的群众运动,掀开了中国现代史的第一页。

1922年,中日两国政府签订了条约,规定日本把青岛交还中国,中国政府把青岛定为外人可以自由居住和经营工商业的商埠,日本并得保留一部分在青岛的财产。

中国政府在付出日金6100万元之后,才算收回了青岛。

1922年12月10日,在青岛举行了移交仪式,日本此次占领青岛达8年之久。

四、从北洋政府接收到日本二次侵占青岛

中国的北洋政府接收青岛以后,全区域称“胶澳商埠”,设胶澳商埠督办公署。

《胶澳商埠章程》第四条规定,胶澳商埠下辖青岛市,以青岛市街、台东镇及台西镇为市区界限。

1925年7月,胶澳督办公署改为胶澳商埠局。

  北伐战争以后,1929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接管青岛,将胶澳商埠改为青岛特别市,直属南京政府领导,为中央直辖市。

1931年,青岛市所辖的区域,除保持了德、日帝国主义侵占时期的范围以外,又将即墨的惜福镇、王哥庄一带划归青岛。

  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举行了第一次代表大会,成立中国共产党。

山东的两位代表王尽美、邓恩铭同志回到山东后,先后来青岛发展党员、建立组织。

1923年8月,中共青岛组建立,邓恩铭任书记(“三大”党章规定:

五人以下组织,领导人称书记)。

1924年7月改为中共青岛独立组,邓恩铭任组长。

1925年2月改为中共青岛支部,邓恩铭任书记。

1923年10月,1925年1月,王尽美同志曾两次来青岛进行革命活动,后于1925年8月病逝于青岛。

  日本侵占青岛时期开办的许多工厂,在青岛交还中国后仍然开办,日本资本家继续利用中国的原料和廉价劳动力进行残酷剥削和经济侵略。

在党的领导下,四方机厂于1924年组织了工会,并进行了罢工斗争。

1925年,在日本人开设的工厂里的中国工人,不堪忍受非人待遇,在4月份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罢工,日本资本家与中国反动政府相勾结,5月29日开枪杀害了中国工人,造成“青岛惨案”;

接着上海英国租界当天又枪杀中国工人,青岛市的工人、学生和各界民众进行了规模空前的革命斗争,罢工、罢课、示威、游行,向帝国主义和中国反动派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团结斗志。

当时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副委员长的刘少奇同志亲自来青岛指导工人运动。

罗荣桓同志当时是青岛大学学生会负责人,带领该校学生团结中等学校学生共同支援工人运动。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发表声明,支持青岛广大群众的革命斗争。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当时的青岛市长沈鸿烈,在山东半岛还没有日本一兵一卒入侵的情况下,于1937年12月27日撤离了青岛。

1938年1月10日,日本军队在青岛登陆。

青岛又第二次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

成立了汉奸组织“维持会”。

1939年改为青岛特别市公署,同一年伪政府将即墨、胶县划归青岛市,称“大青岛市”。

汪精卫投敌后,日本将汪精卫、华北政委会、维新政府派汉奸政权召集在青岛,成立了伪中华民国政府。

日本在青岛推行了7次所谓“强化治安运动”,残酷镇压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

但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中国人民,除进行武装斗争外,还采取怠工、罢工等方式,不屈不挠地进行反抗,打击日本侵略者。

五、从国民政府接收青岛到青岛解放

1945年9月3日,日本帝国主义投降,接着国民党政府接管了青岛。

这时的青岛仍为中央直辖市,所辖区域与1931年至1938年期间相同。

日本投降后不久,9月16日美国军队即开来青岛,美国第七舰队以青岛为基地。

1948年10月,美国第三十八特种混合舰队又开来青岛。

在这以前,1947年1月,蒋介石政府与美国签订了《青岛海军基地秘密协定》,据“合众社”当时透露,根据这一协定,一旦发生战争,美国与中国将共同使用青岛海军基地。

美蒋统治下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