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辽南协作体10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992551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6.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辽南协作体10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辽宁省辽南协作体10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辽宁省辽南协作体10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辽宁省辽南协作体10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辽宁省辽南协作体10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辽宁省辽南协作体10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辽宁省辽南协作体10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辽宁省辽南协作体10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辽宁省辽南协作体10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辽宁省辽南协作体10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辽宁省辽南协作体10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辽宁省辽南协作体10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辽宁省辽南协作体10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辽宁省辽南协作体10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辽宁省辽南协作体10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辽宁省辽南协作体10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x

《辽宁省辽南协作体10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辽南协作体10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辽宁省辽南协作体10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x

辽宁省辽南协作体10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

辽宁省辽南协作体2010-2011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第1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共15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注意事项:

第I卷阅读题(70分)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1~3题

以诗赋取士与唐诗的繁荣

宋人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

“唐以诗取士,故多专门之学,我朝之诗所以不及也。

”在这里,严羽已触及到以诗赋取士与唐诗繁荣的关系。

事实上,也正是初唐诗歌的兴盛、初唐诗人的辈出,才引发出唐廷对进士科内容进行改革,使试诗赋成为进士科的一项主要内容,从而进一步促进了唐诗的繁荣,使诗歌成为唐代的首要文学。

由于寒门士子可以经诗赋考试而进士登科入仕,而男丁一旦入仕,还可免除赋役,这样,诗赋便自然与功名利禄联系起来,从而使得天下士子尤其是广大庶族寒士都倾心于诗歌学习与钻研,并乐此不疲。

高适、孟郊、张籍、韩愈、李商隐、聂夷中等大诗人都是少时家境贫寒,全靠私塾、家教以及自学而成才。

孟郊为登“龙门”,做诗真可谓“呕心沥血”。

他与贾岛的“苦吟”,不仅在唐代,即使在整个中国古代诗歌史上,也是出了名的。

一方面,“以诗赋取士”使诗歌成为唐代知识分子的主要求生求官之术;另一方面,“以诗赋取士”也从诗人中造就出诸如贺知章、张九龄、韩愈、刘禹锡等一代名相、名臣和杰出思想家。

而一旦求生、求仕特别是求仕不成、报国无门时,诗人们自然将诗歌用来作为抒发性情、表达心志的最直接方式。

这样就不仅玉成了一批科举不第、仕途失意却诗名显赫甚至万世景仰的大诗人、名诗人(如李白、杜甫以及孟浩然、贾岛等),而且使得唐代诗歌更具有了人文方面的深刻内涵和丰富色彩。

你看: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儒术于我何有哉?

孔丘盗跖俱尘埃”(杜甫《醉时歌》);“谁人得似张公子,千首诗轻万户侯”(杜牧《登池州九峰楼寄张祜》)……这是何等的张扬狂放、淋漓痛快!

这是一种具有独立人格、自由头脑与开放胸襟的愉悦和豁达!

当然,李白之所以可以“凤歌笑孔丘”,杜甫之所以竟将孔丘与盗跖相提并论而轻蔑之,张祜之所以敢于以诗歌去“轻万户侯”……诗人们之所以竞相无所顾忌地敞开心扉,信口(笔)宣泄胸臆,不畏惧任何权贵、权威而抒发性情,粪土“万户侯”,其大前提均在于唐代尤其是初、盛唐开明、宽松的政治环境和开放自由的文化氛围,在于从武则天以后历代皇帝们“以诗赋取士”的人才政策。

陈寅恪说:

“当时汉文化之中心在长安,以诗赋举进士致身卿相为社会心理群趋之鹄的。

”而这种情况,也必然会引起世家大族的强烈嫉妒与不满,其声讨之音时起时伏,一直贯穿于武后以后的两百余年里。

然而以武则天为代表的君王们要的却是源源不断的大批新锐人才来参政议政,至于这些新锐的出身、地位如何,则是不予计较的。

(选自《文史知识》有删改)

1.下列对“以诗赋取士”或“以诗取士”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宋人严羽认为“唐以诗取士”不仅促进了对诗歌的专门研究,而且使诗歌成为唐代的首要文学。

B.《沧浪诗话》里明确论述了唐代朝廷采取“以诗赋取士”的政策与唐诗繁荣的密切关系。

C.作者认为正是由于初唐诗歌的兴盛和初唐诗人辈出的原因,才引出唐王朝采取“以诗赋取士”的政策。

D.“以诗赋取士”,可理解为“凭借诗歌和汉赋的写作才能来选取读书人做官执政”。

2.依据原文,下列对“以诗赋取士与唐诗的繁荣”之间的关系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初唐诗歌的成就,引发了唐王朝统治者对科举取士内容进行改革,使试诗赋成为进士科的一项主要内容。

B.诗赋与功名利禄联系起来,使得广大庶族寒士倾心于诗歌学习与钻研,从而进一步促进了唐诗的繁荣。

C.“以诗赋取士”,从诗人中造就了像贺知章、张九龄、韩愈、刘禹锡等一代名相、名臣的杰出思想家。

D.“以诗赋取士”,成就了一批像杜甫、孟浩然等这样的科举不第、仁途失意却诗名显赫甚至万世景仰的大诗人、名诗人。

3.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以诗赋取士”,对寒门士子们学习、钻研诗歌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B.孟郊、贾岛少时家境贫寒,作诗“呕心沥血”,都以“苦吟”著称,世称“郊寒岛瘦”。

C.不少大诗人求仕不成使唐代诗歌更具有了人文方面的深刻内涵和丰富色彩。

D.武则天在选取参政议政的人才方面是开明的,不计较人才的出身、地位。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李膺字元礼,性简亢,无所交接。

初举孝廉,再迁青州刺史。

守令畏威明,多望风弃官。

转乌桓校尉。

鲜卑数犯塞,膺常蒙矢石,每破走之,虏甚惮慑。

还居纶氏,教授常千人。

南阳樊陵求为门徒,膺谢不受。

陵后以阿附宦官,致位太尉,为节者所羞。

荀爽尝就谒膺,因为其御,既还,喜曰:

“今日乃得御李君矣。

”其见慕如此。

永寿二年鲜卑寇云中,桓帝闻膺能,乃复征为度辽将军。

自膺到边,皆望风惧服,先所掠男女,悉送还塞下。

自是之后,声震远域。

迁河南尹,时宛陵大姓羊元群罢北海郡,臧罪狼藉,郡舍溷轩①有奇巧,乃载之以归。

膺表欲按其罪,元群行赂宦竖,膺反坐。

再迁,复拜司隶校尉。

时张让弟朔为野王令,贪残无道,至乃杀孕妇,闻膺厉威严,惧罪逃还京师,因匿兄让第舍,藏于合柱中。

膺知其状,率将吏卒破柱取朔,付洛阳狱。

受辞毕,即杀之。

让诉冤于帝,诏膺入殿,诘以不先请便加诛辟之意。

膺对曰:

“昔仲尼为鲁司寇,七日而诛少正卯。

今臣到官已积一旬,私惧以稽留为愆,不意获速疾之罪。

”帝无复言,顾谓让曰:

“此汝弟之罪,司隶何愆?

”乃遣出之。

自此诸黄门常侍皆鞠躬屏气,休沐不敢复出宫省。

帝怪问其故,并叩头泣曰:

“畏李校尉。

膺独持风裁,以声名自高。

士有被其容接者,名为登龙门。

后张俭事起,收捕钩党,乡人谓膺曰:

“可去矣。

”对曰:

“事不辞难,罪不逃刑,臣之节也,死生有命,去将安之?

”乃诣诏狱。

拷死,妻子徙边,门生故吏及其父兄,并被禁锢。

时侍御史蜀郡景毅子顾为膺门徒,而未有录牒,故不及于谴。

毅乃慨然曰:

“本谓膺贤,遣子师之,岂可以漏夺名籍,苟安而已!

”遂自表免归。

(节选自《后汉书·党锢列传》)

[注]①溷轩:

厕所。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常蒙矢石蒙:

冒着。

B.膺谢不受谢:

感谢。

C.永寿二年鲜卑寇云中寇:

侵犯。

D.乃诣诏狱诣:

到……去。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李膺“威明”的一组是()

①性简亢,无所交接②皆望风惧服

③樊陵求为门徒,膺谢不受④率将吏卒破柱取朔

⑤并叩头泣曰:

“畏李校尉。

”⑥士有被其容接者,名为登龙门

A.①③⑤B.①④⑥C.②③⑥D.②④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膺作战勇敢。

他任度辽将军时身先士卒,冲锋在前,打败了敌人,所以鲜卑军队很畏惧他,把以前掳掠的百姓,全部送还到边塞。

B.李膺嫉恶如仇。

他任河南尹时,得知羊元群贪婪成性,罢官时竟连郡衙厕所中的奇巧之物都带走了,李膺就上表想要治他的罪。

C.李膺执法不避权贵。

他任司隶校尉时,野王令张朔畏罪回京,藏在哥哥张让家的夹壁墙中,李膺抓捕录其供词后杀掉了他。

D.李膺的贤能受人敬仰。

景毅的儿子景顾是李膺的门徒,李膺获罪时景顾尚未记录在名册中,未受牵连,但景毅慨然上表请求免职归家。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陵后以阿附宦官,致位太尉,为节者所羞。

(2)事不辞难,罪不逃刑,臣之节也,死生有命,去将安之?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朝耕袁中道

荷锄出茅屋,月色白如素。

过林滴水声,一天好雾露。

东方犹未光,灿灿动霞路。

不觉叱牛声,惊起双白鹭。

8.诗歌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请结合全诗简要回答。

(6分)

答:

9.从整首诗来看,诗人采用了怎样的手法来写景?

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5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故不积跬步,;不积小流,。

(荀子《劝学》)

(2)问之,则曰: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韩愈《师说》)

(3)千呼万唤始出来,。

,未成曲调先有情。

(白居易《琵琶行》)

乙选考题

请考生从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

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记分。

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大题号涂黑。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大师的由来[法]莫洛亚

画家比埃·杜什正在收尾,就要画完那张药罐里插着花枝、盘中盛着茄子的静物写生。

这时,小说家葛雷兹走进画室,看他朋友这么画了几分钟,大声嚷道:

“不行!

那位正在描一只茄子,惊愕之下抬起头来,不画了。

“不行!

这样画法,永无出头之日。

你有技巧,有才能,为人正派。

可是你的画风平淡无奇,老兄。

这样轰不开,打不响。

一个画展五千幅画,把观众看得迷迷糊糊,凭什么可以让他们停下步来,流连在阁下的大作之前……不行的,杜什,这样永远成不了名。

太可惜了。

“为什么?

”正直的杜什叹了口气。

“作品比买主多,蠢货比行家多。

没成名的成千上万,你想想,怎样才能出人头地?

“靠苦功,靠真诚。

“咱们说正经的。

那些蠢货,想刺激他们一下,非得干些异乎寻常的事。

炮制几篇宣言,否认存在什么动态或静态,白色或黑色,圆形或方形。

发明只用红黄两色作画说是新荷马派绘画啦;或者抛出什么圆锥形绘画,八边形绘画,四度空间绘画,等等。

这时,飘来一缕幽微的清香,斯卡夫人到来了。

这是一位美艳的女子,杜什赞赏不已。

只因杜什没什么大名,便也瞧不起他的画品,瞅了一眼画布,娇嗔地说:

“昨天,我看了个展览,那是关于全盛时期的黑人艺术。

噢!

何等的艺术敏感,何等的造型美,何等的表现力!

画家送上一张自己颇感得意的肖像画,请她鉴赏。

“蛮好。

”她用舌尖轻轻吐出两字。

之后,她失望地,婉转地,娇媚地,留下一缕清香,走了。

杜什抄起调色板,朝屋角扔去,颓然坐倒在沙发上:

“我宁可去当保险公司跑街、银行职员、站岗的警察。

画画这一行,最要不得。

帮闲们只知瞎捧,走红的全是画匠。

那些搞批评的,不看重大师,一味提倡怪诞。

我领教够了,不干了!

葛雷兹听毕,点上一支烟,想了半天。

临了,说道:

“你能不能这样做,向斯卡夫人,向其他人郑重其事地宣布,这十年来,你一直着意于革新画法?

“你听着……我写两篇文章,登在显著位置,告诉知识界的名流说你开创了一个意识分解画派。

真正能体现一个人的,不是肖像,而是他在我们心中唤起的意念。

因此,画一位上校,就应以天蓝和金黄两色作底,打上五道粗杠,这个角上画匹马,那个角上画些勋章。

实业家的肖像,就用工厂的烟囱、攥紧的拳头来表现。

杜什,就得拿这些去应市,懂吗?

这种肖像分解画,一个月里你能不能替我炮制二十幅出来?

画家惨然一笑,答道:

“一小时里都画得出。

可悲的是,我不会胡说八道。

“那好办,老兄。

有人向你请教,你就不慌不忙,点上烟斗,朝他脸上喷一口烟。

来上这么一句:

‘难道你从来没看过江流水涌吗?

’这样,人家会觉得你很高明。

你等着让他们发现、介绍和吹捧吧!

到时候,咱们再来谈这桩趣事,拿他们取笑一番!

两个月后,杜什的画展在胜利声中结束。

美丽的斯卡夫人,那么娇媚地跟着新近的名人,寸步不离。

“噢,”她一再说,“何等的艺术敏感,何等的造型美,何等的表现力!

哎,亲爱的,真是惊人之笔,你是怎么画出来的?

画家略顿一顿,点上烟斗,喷出一口烟道:

“难道你,夫人,从来没看过江流水涌吗?

波兰美女感动之下,微启朱唇,露出柔媚的微笑。

风华正茂的斯特隆斯基,穿着兔皮领外套,在人群中议论开了:

“高明!

真高明!

但是,杜什,你是从什么地方得到启示的?

杜什吟哦半晌,得意地朝他喷了口烟道:

“难道你,朋友,从来没看过江流水涌吗?

“妙哉!

妙哉!

”那一位点头赞叹道。

这时,一位有名的画商,在画室里转了一圈,抓住画家的袖子说道:

“这些作品,我统统包下了。

不告诉你,你就不要改变画风,我每年向你买进50幅画……行不行?

杜什像谜一样不可捉摸,只顾抽烟,不予理会。

画室里人慢慢走空,这时楼梯上还传来渐渐远去的阵阵赞美。

跟画家单独相对时,小说家兴冲冲地说:

“哎,老兄,你信不信,他们全给你骗了?

我原以为人类的愚蠢是深不可测的,殊不知更在我预料之外!

他抑止不住狂笑起来。

画家皱皱眉头,看他不住地笑,突然喝道:

“蠢货……”“蠢货?

”小说家愤愤然了,“我刚开了一个绝妙的玩笑……”画家傲然环视那二十幅肖像分解画,踌躇满志,一字一顿地说:

“是的,葛雷兹,你是蠢货。

这种画自有某种新意……”小说家打量着他的朋友,愣住了。

“真高明!

”他吼道,“杜什,你想想是谁让你改弦更张新法作画的?

这时,杜什消消停停地从烟斗里吸了一大口烟。

“难道你,”他答道,“从来没看到过江流水涌吗?

(据罗新璋译文删改)

(1)下列对小说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这篇小说深刻地揭示了艺术界脱离艺术本质、追新逐异、华而不实的不良风气,也讽刺了人们的畸形的审美观,以及对真正艺术的戕杀。

B.小说家深谙世事,处事圆滑,他让杜什改变画风,为他写了文章,让知识界的名流知晓画家的声名,最后杜什举办画展,一举成名。

C.斯卡夫人不喜欢毫无技巧的肖像画,所以她最初对杜什的画比较失望,直到看到杜什改弦更张用新法作画才大加赞赏。

D.小说的前半部分花大量笔墨描写小说家葛雷兹与画家杜什的对话,显得冗长拖沓,削弱了小说的表现力。

E.小说以“大师的由来”为题,意在提醒读者,不要仅仅关注小说的情节和人物,更重要的是思考故事背后的问题。

(2)小说中的比埃·杜什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请简要分析。

(6分)

(3)画家杜什前后截然不同的表现,反差强烈。

结合全文,说说画家转变的原因有哪些?

请分点回答。

(6分)

(4)这篇小说以“大师的由来”为题,有主题思想、人物塑造、情节结构等多方面的考虑,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

(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危机让我更强大赵建

有经济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形象的比喻:

危机之于企业就如同疾病之于人生,是无法避免的。

有的企业会在“疾病”的冲击下轰然倒塌,而有的企业则会经过“救治”而完好如初,甚至更加强大,毫无疑问,马云领导的阿里巴巴正属于后者。

众所周知,中国互联网曾经历过一次最严重的危机。

在那一次危机中,绝大多数网络企业都曾受到冲击,资金快花完了,投资也没了,更找不到所谓的赢利模式,很多网站都因此而倒闭,可就在这么危急的时刻,马云及其团队没有放弃,作为一个企业家,他显示了极强的化解危机的能力。

面对互联网的寒冬,马云当机立断,宣布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撤站裁员,启动了后来被马云称作“回到中国”的战略收缩。

这次撤站裁员进行得可谓惨烈至极,但也暂时化解了阿里巴巴的寒冬危机,为其赢得了宝贵的喘息时间。

但随之而更令人担心的是,这次撤站裁员使阿里巴巴员工士气大落,公司会不会就此走向衰落?

这成了许多员工的心病。

就在这个危机四伏的时候,在首席运行官关明生的协助下,马云在阿里巴巴内部掀起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运动”,做了三件大事:

“延安整风运动”——给员工灌输价值观,“建立抗日军政大学”——培训员工,“南泥湾开荒”——提高销售人员能力。

此外,为了保持企业价值观的延续性,马云还特意在阿里巴巴内部推行师徒制,新进职员都会得到指定师傅的帮助。

师傅通过言传身教,让这些“毛头兵”迅速地成长成熟。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这一系列的危机公关,使阿里巴巴员工的士气得到了迅速回升,上下一致,士气高昂,共渡难关,终于有惊无险地度过了那个“寒冷的冬天”。

而2003年那一场让举国上下陷入恐慌的“非典”危机,则再一次彰显了马云化解并利用危机的超强能力。

当时,阿里巴巴一位外出广州公干的员工在回到杭州后,被确诊为“非典”患者,而阿里巴巴本部也迅速被杭州市政府列为重点防范对象。

消息传开后,本部大楼里的员工纷纷外逃回家。

到了第二天,公司的办公区域被完全封锁,员工也都被隔离在家。

阿里巴巴随时面临瘫痪的危险。

就是在这样的四面楚歌中,马云不仅没有被“非典”所带来的毁灭性打击所击倒,反而化危机为转机,在危机中抓住了大商机,在危机中实现了大飞跃。

他先亲自给员工们写了一封情真意切的道歉信,以示安慰和鼓励,激起了员工的斗志;再改集中办公为分散办公:

员工们在各自家中工作,公司领导则在网上遥控,实行网上指挥,网上管理。

另外,他还利用人们由于传统的销售渠道封闭而将视线转移到互联网的时机,大力推行电子商务,试验网上生存网上交易,同时为客户化解了危机,一举把互联网产业从冬天带到了春天。

企业家如何生存和取得成功,这其中存在多种因素。

眼光、境界、智慧、谋略都是很重要的因素。

但是,有时候,意志、韧劲、抗挫折能力、化解利用危机的意识,才是最重要的。

关于如何在危机中坚持下来,马云这样说道:

“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

但是绝大多数人死在了明天晚上,只有真正的英雄才能见到后天的太阳。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和写法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非典”期间,阿里巴巴的员工中发现了确诊病人,其他人被隔离,马云则利用此次危机,试验网上生存网上交易,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B.面对危机,马云当机立断,进行了全球范围的撤站裁员,为阿里巴巴赢得了宝贵的喘息时间,使公司彻底摆脱了“寒冬”。

C.本文是一篇以马云为传主的人物传记,文章用平实的语言,表现出了马云化解并利用危机的超强能力,这也正是他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D.作者认为,两次巨大的危机,不仅没有使阿里巴巴轰然倒塌,反而使它更加强大起来,这是真正的英雄才能够完成的伟业,因而,马云是一位真正的英雄。

E.作者认为,无论在什么时候,企业家的生存和成功,最重要的都是意志、韧劲、抗挫折能力和化解利用危机的意识。

(2)马云是如何带领自己的团队度过互联网最严重的危机的?

请概括说明。

(6分)

(3)文章第六段在全文中起着怎样的作用?

请具体分析。

(6分)

(4)从马云所说的“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

但是绝大多数人死在了明天晚上,只有真正的英雄才能见到后天的太阳”这句话中,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请结合文本并联系自身加以探究。

(8分)

第Ⅱ卷表达题(80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12月17日,旭日阳刚果然不孚众望,在“我要上春晚”节目中脱颖而出,拿到了春晚的入场券。

B.平顶山特大矿难发生后,一些死难矿工的家属面对记者表达了自己的黍离之悲和对一些煤矿领导的愤慨。

C.黄荆老林景色幽美,有瀑布、悬泉、山溪、峡谷、怪石、绝壁、奇峰、原始林等,真是秀色可餐啊!

D.现在不少大款,认为钱是自己赚来的,怎么花谁也管不着,常常挥金如土,一饭千金,他们还觉得这才有派,这才叫潇洒。

14.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非盟一直不赞成对利比亚实施军事行动,而主张用和平方式解决利比亚危机。

非盟关于利比亚问题的专门委员会提出了五点路线图计划,以期推动和平解决利比亚危机。

B.3月11日,日本发生特大地震海啸后,中国、韩国、美国等国家本着人道主义为原则,先后派遣救援人员前往当地协助救援。

C.一个成年人应该保证每日6至8小时的睡眠时间,如果少于5个小时,身体健康将受到严重威胁,而如果每日睡眠时间超过9个小时,也同样会损害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D.许多商家利用“五一”节大打价格战,在商场,减价的标牌随处可见,三折、四折甚至五折,非常诱人。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有一天,在傍晚的时候,我从外面一走进那个院子,蓦地闻到一股似浓似淡的香气。

我抬头一看,。

,,。

香气就是从这一片绿云里洒下来的,洒满了整个院子,洒满了我的全身。

①我站在树下,仰头观望②细碎的叶子密密地搭成了一座天棚

③远处望去,就像是绿云层上浮上一团团的红雾

④原来是遮满院子的马缨花开花了⑤天棚上面是一层粉红色的细丝般的花瓣

A.⑤①③②④B.④①②⑤③C.④③⑤①②D.②⑤③④①

16.在下面文字中的画线处填上恰当的虚词,使整个段落语意连贯,层次清楚,逻辑严密。

(5分)

现在不断有人提问,为什么我们这个堪称伟大的时代

出不了伟大的作家?

对此我的想法是,现在是一个无权威的、趣味分散的时代,一个作家很难得到全民集中的认可。

事实上,要成为一位大家公认的伟大作家,需要时间的考验,

包括几代人的阅读和筛选。

而且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消费与享受往往消磨作家敏锐的洞察力和浪漫的激情,

那种具有巨大原创力的作品很难产生。

,当代中国缺少伟大的作家,除了这些外在的方面,

有作家自身主体弱化的问题。

答:

17.请在横线处再写两个句子,构成排比。

要求所写句子内容贴切,与前后语句句式基本相同。

(6分)

什么是幸福?

幸福是果园里果农望着果实压满枝头的满脸喜色,         ,        ,幸福是领奖台上运动员仰望国旗冉冉升起时的莹莹泪光。

幸福是奋斗的结晶,勤劳的丰碑。

答: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哈佛有一个著名的理论:

人的差别在于业余时间,而一个人的命运决定于晚上8点到l0点之间。

每晚抽出两个小时的时间用来阅读、进修、思考或参加演讲、讨论,你会发现,你的人生正在发生改变,坚持数年,成功会向你招手。

有人曾说:

“l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l8岁时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呀。

l8岁觉得英语难,放弃英语,28岁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语的工作。

你只好说我不会呀。

”人生前期越嫌麻烦、越懒得学,后来就越可能错过新风景,错过让你动心的人和事。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0——2011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语文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1.C(A项“使诗歌成为唐代的首要文学”不是严羽的观点;B项作者所引《沧浪诗话》里并没有对明确论述;D项将“诗赋”理解为“诗歌和汉赋”错误。

2.C(与“唐诗繁荣”无关)

3.B(“贾岛少时家境贫寒”无据)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4.B(谢:

推辞。

5.D(“威明”即“威严英明”①表明李膺性情高傲,⑥表明李膺名气很大。

6.A(他任乌桓校尉时曾经身先士卒)

7.

(1)樊陵后来因阿谀攀附宦官,官至太尉,被有节操的人视为羞耻。

(“以”“阿”被动句式各1分,句意2分。

(2)事奉君王不躲避灾难,有了罪过不逃避刑罚,这是臣子的节操。

死生有命运的安排,离开将到什么地方呢?

(“事”“去”宾语前置各1分,句意2分。

参考译文:

李膺字符礼,性情高傲,没有什么交际往来的人。

最初被举荐为孝廉,再调任渔阳太守。

当地郡守畏惧他的威严英明,大多听到风声就弃官逃走。

被转调监领乌桓校尉。

鲜卑屡次进犯边塞,李膺经常冒着箭石参加战斗,常常打退赶跑敌人,敌人十分惧怕。

李膺回到纶氏居住,教授弟子常达到上千人。

南阳的樊陵请求做他的门徒,李膺推辞不接纳。

樊陵后来因阿谀攀附宦官,官至太尉,被有节操的人视为羞耻。

苟爽曾经来拜见李膺,借机替李膺驾了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