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运营工作分析》习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996917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53.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铁路运营工作分析》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铁路运营工作分析》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铁路运营工作分析》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铁路运营工作分析》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铁路运营工作分析》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铁路运营工作分析》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铁路运营工作分析》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铁路运营工作分析》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铁路运营工作分析》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铁路运营工作分析》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铁路运营工作分析》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铁路运营工作分析》习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铁路运营工作分析》习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铁路运营工作分析》习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铁路运营工作分析》习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铁路运营工作分析》习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铁路运营工作分析》习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铁路运营工作分析》习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铁路运营工作分析》习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铁路运营工作分析》习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铁路运营工作分析》习题.docx

《《铁路运营工作分析》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路运营工作分析》习题.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铁路运营工作分析》习题.docx

《铁路运营工作分析》习题

《铁路运营工作分析》练习册答案

第一讲成本计算信息的应用

一、名词解释

1.为获取某种利益或东西而付出的代价。

2.是铁路企业在完成旅客和货物运送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耗费。

二、填空

(重要尺度)、(重要内容)、(重要手段)、(重要依据)。

三、判断对错

1()2.()3.()

四、简答题

1、铁路成本表现:

运输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的耗费。

运输生产过程中劳动者的消耗。

铁路成本的特点:

铁路成本中没有组成产品实体的原材料的支出。

固定资产折旧费用和修理支出占铁路总成本的比重很大。

铁路运输的生产和销售过程合二为一,成本联系密切。

2.建立数据库和成本数据的相互关系。

机械化处理,完成支出变动率、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单位成本及运营系数的计算确定。

对前两个阶段产生的信息的具体运用。

第二讲作业成本计算的基本原理

一、名词解释

1.是指为提供一定量的产品或劳务而进行的各种消耗资源的活动。

2.是导致成本发生的因素。

3.是将资源耗费分解到各项作业上的量化标准。

4.将作业分配到产品或劳务中的标准。

5.单个成本项目的组合,用于归集各类费用。

6.是成本变动与业务量之间的关系。

二、填空

1.(客运作业)(货运作业)(基础作业)(客运作业)(行包运输作业)(机车牵引作业)(车辆运载作业)。

2.(作业量)(单位变动成本)

三、判断对错

1.()2.()

四、简答题

1.

基本原理:

产品需要作业和作业消耗资源

理论基础:

成本动因论

2.

①整个运输生产环节的划分要符合实际,环节特点突出。

②各生产环节作业选取要有代表性。

③每项作业选择要便于生产过程与各项支出耗费归集与反映。

3.

①识别及确定运营作业支出。

②科学合理界定各项运营作业支出。

③对各项运营作业成本进行习性分析,进行作业成本变动和固定性计算和确定。

④作业单位支出的计算确定。

⑤运营作业量计算。

⑥作业成本计算:

作业成本=单位作业支出×运营作业量+特定成本

⑦产品成本计算:

产品成本=∑作业成本+固定成本分摊

4.

一般公式:

公式一:

作业全成本=作业量×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公式二:

作业变动成本=作业量×单位变动成本

 

第三讲基础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一、名词解释

1.是核算、计算,分析某项运输产品或产品成本的最小计量范围。

二、填空

1.(会计核算)(运营工作量统计

三、判断对错

1.()

四、简答题

1.

①成本计算区间是成本核算与运营统计的基础。

②成本计算区间是进行成本计算的基础。

2.

1全国除地方铁路,合资铁路,非路属专用线以及实行股份制经营所辖铁路以外的所有干线与支线。

2将铁路局,铁路分局分界点作为划分区间的分界点。

3将线路平面交叉点作为划分区间的节点。

4将编组站作为独立的成本计算区间。

3.

①干支线分开。

②电力机车牵引区段与非电力机车牵引区段分开。

③单线、复线分开。

④相邻两个坡度差异较大的去段分开。

⑤准轨,米轨,寸轨线路分开。

⑥正式营业线与临时营业线分开。

⑦将枢纽支线、联络线较多的地区作为一个区间。

4.

①区间编码唯一,相对稳定。

②尽可能用最少的代码定义所有区间。

③区间编码分上下行。

④考虑新线建设,旧线改造以及今后点到点成本计算进一步细化等情况,预留一定空码。

 

第四讲运营工作量统计数据

一、名词解释

1.就是将生产过程中的这种实物流,与支出货币流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计算。

二、填空

1.(数据的审核)(基础数据的预处理)(价格指数及数据年度化的处理)。

2.(工资要素总额)。

三、判断对错

1.()2.()

四、简答题

1.

①支出发生与运营工作量之间关系分析,进行成本习性分析之用

②分析确定运营作业系数,满足点到点间一定运量下计算各项相关运营工作指标数的需求。

2.

铁路运营工作量统计是铁路运输生产的结果,即客货之产品,以及构成产品所需各项中间运营生产作业数量和质量的归集,计算和分析,反映铁路运输生产的实物投入,是一种实物流。

与这种实物流相对应的就是收入和支出的货币流。

 

第五讲成本习性分析

一、名词解释

1.成本费用与对应的运营工作量之间的依存关系。

二、填空

1.(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半变动成本)。

2.(直接分析法)、(统计回归法)、(工程模型法)

三、判断对错

1.()

第六讲高低点法和一元线性回归法的具体应用

一、填空

1.(某时期运量×变动成本率)(某时期总成本-变动支出)。

二、判断对错

1.()

第七讲其他单位支出的确定

一、名词解释

1.指某个运输环节特有的、或某种运输方式特有的支出。

2.是企业的投资者对投入的企业的资本所要求的收益率。

3.年投资报酬折旧作为对设备的偿还,在资产使用年限内分配。

分配方法可根据时间流逝,也可根据对资产使用或者并用。

4.在使用年限的前几年,分配掉较大部;分折旧费在后几年,分配较小部分折旧费。

二、填空

1.(资产净值)(差)。

三、判断对错

1.()2.()3.()

四、简答题

1.与运营工作量无直接关系,是为运输生产各部门共同服的用以促进各生产部门更有效的完成基本生产任务或作业。

2.

①考察资本市场中该种类型资产相对应的投资报酬率。

②将找出的投资报酬率与该资产的净值或帐面值相乘等于投资报酬额。

第八讲运营作业量的计算

(一)

一、名词解释

1.铁路营业线临时营业线上的车站分局铁路局或全路在一定时期内对以运用车运送的发送货物装车完了的车数。

2.是指车站分局铁路局或全路,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一天)卸车工作完了的车数。

3.铁路营业线或临时营业线上的车站、分局、铁路局或全路在一定时期内承运的全部货物吨数。

4.就是到达某一车站、分局、路局或全路的货物吨数,它反映出货物到达工作任务的大小。

5.某一分局或铁路局办理一定的运送工作的货物吨数。

二、填空

1.(基本信息)(基本信息)2.(到达吨数)(移交吨数)

三、判断对错

1.()

四、计算题

1、方法1

货物运送吨数=发送吨数+接运吨数

=发送吨数+接运到达吨数+接运通过吨数

=1606+(100+250+104)+(100+50+90)

=2300万吨

方法2、

货物运送吨数=到达吨数+发送输出吨数+接运通过吨数

=(1000+100+250+104)+(1606-1000)+(100+50+90)

=2300万吨

2.

平均每昼夜装车数=

=1100辆

 

第九讲货车运用及其有关指标(-)

一、名词解释

1.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分局、铁路局或全路在货运工作中所完成的货物吨公里数。

2.是根据货票中所载的货物实际重量和铁路运价里程表中的计费里程(一般是最短距离),计算的货运收入。

就是以计费吨公里乘每一吨公里的运价率而得,直接关系到货运收入的多少。

3.是指分局、铁路局或全路每天的货车运用或货运工作循环次数(以每天新产生的重车数来代表)。

二、填空

1.(实际重量)(实际走行距离)

三、判断对错

1.()2.()

四、计算题

1.

粮谷的平均运程=

=146公里

2.

该局全年的货物周转量=(各种货物的运送吨数×各种货物的平均运程)的总和

=500×146+800×390+600×300+400×82.5

=598000万吨公里

全部货物的平均运程=

=260公里

3.

运行吨公里=计费吨公里×(1+差数百分率)

=598000×(1+2%)

=609960万吨公里

例题:

某铁路局各分局的日均使用车数和接运重车数如下表:

使用

车数

接运重车数

自邻局

自邻分局

自甲

自乙

自丙

1900

2300

2800

700

2375

500

1950

850

2400

150

1200

合计

6225

3150

分别求出甲、乙、丙分局和铁路局的工作量?

工作量=使用车数+接运重车数

甲分局工作量=1900+(2300+2800+700)=7700车

乙分局工作量=2375+(500+1200)=4075车

丙分局工作量=1950+(850+2400+150)=5350车

铁路局工作量=6225+3150=9375车

第十讲货车运用及其有关指标

(二)

一、名词解释

1.是指运用货车在管内各区段平均每天走行公里的总和。

(包括重空状态下的走行)

2.简称重周距,是指货车每周转一次(每完成一个工作量)在重状态下的平均运行距离。

3.简称重周距,是指货车每周转一次(每完成一个工作量)在重状态下的平均运行距离。

4.简称全周距,运用货车每周转一次(完成每一工作量中)的平均运行距离,包括空周距和重周距两个方面。

5.简称中距,货车在周转过程中每经过中转站(技术站、编组站和区段站)中转一次的平均走行距离。

二、填空

1.(各种走行距离的货车数)(相应的走行距离的总和)

2.(重车公里)(空车公里)

3.(工作量)(全周距)

三、判断对错

1.()

四、计算题

例题:

设某铁路局各分局的工作量、重车公里和空率如下表所示,试求各分局和铁路局的重周距、空周距、全周距和铁路局的空率。

分局

工作量

重车车辆公里

空率

7700

1150000

45.0%

4075

1350000

65.0%

5350

1515000

55.0%

铁路局

9375

解:

重周距=重车公里÷工作量

甲分局

1150000÷7700=149公里

乙分局

1350000÷4075=331公里

丙分局

1515000÷5350=283公里

铁路局

4015000÷9375=428公里

空周距=重周距×空率

甲分局

149×45%=67公里

乙分局

331×65%=215公里

丙分局

283×55%=156公里

铁路局

428×55.5%=238公里

其中:

铁路局的重车公里=各分局重车公里之和

=1150000+1350000+1515000

=4015000车辆公里

铁路局空车公里=各分局空车公里之和

=1150000×45%+1350000×65%+1515000×55%

=517500+877500+833250

=2228250车辆公里

铁路局空车率=

×100%

×100%

=55.5%

铁路局空车公里=(各分局的工作量×空周距)之和

=7700×67+4075×215+5350×156

=2226625车辆公里

铁路局空周距=

=238公里

铁路局空率=

×100%

×100%

=55.5%

铁路局全周距=重周距×(1+空率)

=428×(1+55.5%)

=666公里

 

第十一讲货车运用及其有关指标(三)

一、名词解释

1.也称货车有调中转距离,是指货车在周转过程中每经过中转站有调中转一次的平均走行距离。

2.是指运用货车每周转一次平均在沿途进行中转的次数(包括重状态下和空状态下)。

3.货车无调中转次数

货车每周转一次平均在沿途进行无调中转的次数。

4.货车每周转一次平均在沿途进行有调中转的次数。

5.也叫货车中转停留时间,简称中时,是指货车在中转站每中转一次的平均停留时间。

6.当日本站发出的中转货车车辆小时除以当日本站发出的中转车数。

7.当日中转货车车辆小时乘以2再除以当日到达的中转车数加上当日发出的中转车数之和。

8.也叫货车无调中转时间是指货车在中转站每无调中转一次的平均停留时间。

9.也叫货车有调中转时间是指货车在中转站每有调中转一次的平均停留时间。

10.又名装卸作业次数是指车站、分局、铁路局或全路在一定时期内所完成的装车和卸车作业的总次数。

二、填空

1.(中转货车车辆小时)(中转车数)。

2.(有调中转)

三、判断对错

1.()

四、简答题

1.

①凡计算装卸车数的均计算作业次数。

②事故倒装车、整车装卸铁路货车用具和按增加使用及增加卸空车计算的整装零担车,均按实际作业车数计算作业次数。

③新线地方铁路分界站凡计算增加使用车和增加卸空车的,均计算作业次数。

④多站整装零担车、整车分卸的货车在运送途中站进行装卸时,按一次作业计算。

⑤沿途零担车在运送途中站摘下进行装作业,随另一列车挂出时,按一次作业计算。

⑥沿途零担车在运送途中的编组站、区段站,进行装卸作业时,按实际作业车数,计算作业次数。

五、计算题

1.解:

分局别:

调中距(公里)

甲1663200÷5500=302

乙2224950÷10250=217

丙2348650÷6050=388

路局6236800÷21800=286

分局别有调中距(公里)

甲1663200÷9500=175

乙2224950÷7250=307

丙2348650÷14500=162

路局6236800÷31250=200

分局别中距(公里)

甲1663200÷15000=111

乙2224950÷17500=127

丙2348650÷20550=114

路局6236800÷53050=118

分局别无调中转次数

甲216÷302=0.7

乙546÷217=2.5

丙439÷388=1.1

路局666÷286=2.3

分局别有调中转次数

甲216÷175=1.2

乙546÷307=1.8

丙439÷162=2.7

路局666÷200=3.3

分局别中转次数

甲216÷111=1.9

乙546÷127=4.3

丙439÷114=3.8

路局666÷118=5.6

2.

分局无调中时=

=6710/8000

=0.8(小时)

分局有调中时=

=30610/7000=4.4(小时)

分局中时=

=2.5(小时)

 

第十二讲货车运用及其有关指标(四)

一、名词解释

1.也叫管内装卸系数或管内工作系数,是指每一工作量在本分局或铁路局内平均的装卸作业次数。

2.即一次货物作业平均停留时间,简称停时,是指运用货车在装卸作业站上平均每装一次或卸一次在站停留的全部时间。

3.是指运用货车在一次周转中(即在完成一个工作量的整个过程中)平均所花费的时间,也就是每一工作量平均所消耗的货车日数。

4.是指分局、铁路局或全路为完成规定的工作量所应保有的运用货车数。

二、填空

1.(工作量)(货车周转时间)

三、简答题

1.到达作业时间;

1待解和解体时间;

2待送和向货物作业地点送车的时间;

3待装(待卸)和装车(或卸车)时间;

4待取和从货物作业地地点取车的时间;

5集结时间;

6待编和编组时间;

7待发的发车作业时间。

2.

①缩短货车在列车中旅行的时间

②缩短货车在中转站中转的时间

③缩短货车在货物作业站的停留时间

五、计算题

解:

分局

工作量

7,700

卸空车数

3,400

装卸作业次数(=使+卸空)

5,300

管内装卸率

5,300÷7,700=0.89

分局

工作量

4,075

卸空车数

1,100

装卸作业次数(=使+卸空)

3,475

管内装卸率

3,475÷4,075=0.85

分局

工作量

5,350

卸空车数

975

装卸作业次数(=使+卸空)

2,925

管内装卸率

2,925÷5,350=0.55

分局

铁路局

工作量

9375

卸空车数

3,400+1,100+975=5,475

装卸作业次数(=使+卸空)

5,300+3,475+2,925=11,700

管内装卸率

11,700÷9,375=1.25

2.解:

各分局及铁路局的双重作业系数如下:

分局别

卸空车数

3400

1100

补充使用的空车数=(使用车数-双重作业车数)

1900-1050=850

2375-925=1450

货物作业车数=(卸空车数+补充使用空车数)

3400+850=4250

1100+1450=2550

使用车数+卸空车数

1900+3400=5300

2375+1100=3475

双重作业系数=(使+卸空)÷作业车数

5300÷4250=1.25

3475÷2550=1.36

分局别

铁路局

卸空车数

975

5475

补充使用的空车数=(使用车数-双重作业车数)

1950-725=1225

850+1450+1225=3525

货物作业车数=(卸空车数+补充使用空车数)

975+1225=2200

5475+3525=9000

使用车数+卸空车数

1950+975=2925

5300+3475+2925=11700

双重作业系数=(使+卸空)÷作业车数

2925÷2200=1.33

11700÷9000+1.30

解:

各分局及铁路局的货物作业车停留时间及货物作业车停留时间如下

分局别

双重作业车数

1050

925

双重作业车车辆小时

14700

18500

一次作业车数

3200

1625

一次作业车车辆小时

3200

26000

货物作业车车辆小时

46700

44500

一次货物作业停留时间

8.8

12.8

货物作业车-车停留时间

11.0

17.5

分局别

铁路局

双重作业车数

725

2700

双重作业车车辆小时

14500

47700

一次作业车数

1475

6300

一次作业车车辆小时

20650

78650

货物作业车车辆小时

35150

126350

一次货物作业停留时间

12.0

10.8

货物作业车-车停留时间

16.0

14.0

第十三讲空车、管内工作车运用及有关指标

一、名词解释

1.是指分局、铁路局或全路每天的空车工作循环次数。

现以每天新产生的空车数来代表。

2.简称空车周距,是指每一空车工作量的平均走行距离。

3.简称空车旅速度,是指空车在管内各区段的平均旅行速度。

4.简称空车中距,是指空车每在中转站中转一次的平均走行距离。

5.是指每一空车工作量平均在沿途进行的中转次数。

6.简称空车中时,是指空车每中转一次在中转站的平均时间。

7.是指平均每一空车工作量在本局(或本分局)管内所摊到的装卸作业次数。

8.是指在货物作业停留时间里,货车在空状态下所占的比重。

9.是指运用货车在完成一个空车工作量的全部过程中平均所花费的时间。

10.是指分局、铁路局或全路为完成规定的空车工作量需要保有的运用空车数。

11.是指分局或铁路局每天的管内工作车循环次数。

(每一辆管内应卸重车)

12.是指每一管内工作车在管内的走行距离。

13.是指管内工作车在周转过程中每经过中转站中转一次的平均走行距离。

14.是指管内工作车每一周转平均在沿途进行的中转次数。

15.(管内车中时)是指管内工作车在中转站每中转一次的平均停留时间。

二、填空

1.(接入空车数)(排出空车数)。

2.(空车周转时间)

三、判断对错

1.()2.()

第十四讲货车日车公里货车日产量

一、名词解释

1.在一定时期内分局、铁路局或全路平均每一运用货车在一昼夜内的走行公里数。

2.是指在一定时期内车站铁路分局铁路局或全路平均每装车一辆所装载的货物吨数。

3.在一定时期内全路一个铁路局或分局平均每一货车公里所完成的货物吨公里数。

4.在一定时期内平均每一重车公里所完成的货物周转量。

5.货车生产率一定时期内全路铁路局或分局平均每一运用货车一天所生产的货物吨公里数。

二、计算题

1.解:

甲分局货车周转时间=2.2+0.8=3.0天

乙分局货车周转时间=2.5+0.4=2.9天

解:

甲分局货车日车公里=

=

解:

甲分局货车日车公里=

=220公里/日

解:

乙分局货车日车公里=

=200公里/日

2.

解:

①货车静载重=货物发送吨数/使用车数=1200000/30÷1050=38.1(吨)

②管内重车平均静载重=(货物发送吨数+货物接运吨数)/工作量=41.4吨

③重车动载重=管内重车静载重×(货物平均运程÷重周距)

=41.4×354÷395=37.1(吨公里/重车公里)

④运用车动载重=(重车动载重/(1+空率)=35.3吨公里/货车公里

⑤货车载重率=货车静载重/货车标记载重×100%=38.1/45.1=84%

3.

管内重车平均静载重=

=41.4(吨)

货车日产量=

=6978.9(吨公里/货车日)

第十五讲成本计算信息的应用

一、名词解释

1.是指能使企业达到保本状态的业务是量。

即企业收入与变动成本之差刚好等于固定成本。

2.根据现有或预计的业务量(包括运量和营业收入额两种形式)与保本点业务量之间的差量所确定的定量指标。

二、简答题

1.目的:

正确评价企业盈亏目标和计划的完成情况,分析影响盈亏的原因找出增加利润、减少亏损的潜力,并为制订提高经济效益的决策提供依据。

主要任务:

是从财务的角度明确某一项业务能带给企业的利益,因此,其根本点是要核算一项业务对企业利润的贡献;同时,根据产品成本结构的不同和市场竞争的需要,又可以从利润以外的其他角度进行分析,帮助企业的决策层进行短期或长期的决策。

第十六讲成本计算信息的应用

一、名词解释

1.铁路运价是铁路运输产品价格的简称,是铁路运输价值的货币表现。

二、填空

1.(客运运价)、(货运运价)。

2.(成本导向定价法)、(需求导向定价法)、(竞争导向定价法)

3.(运输产品制定)、(投入产出比较)、(生产布局调整)(目标利润制定)。

三、简答题

1.是指针对企业未来经营活动所面临的问题,由各级管理人员作出的有关未来经营战略、方针、目标、措施与方法的决策过程。

它是经营管理的核心内容,是关系到企业未来发展兴衰成败的关键所在。

企业决策又分为短期经营决策和长期经营决策。

2.

①调研经营形式,明确经营问题,分析决策对象所处的外部环境内部结构;

②确定决策分析目标,目标应尽可能具体化、定量化、系统化,明确约束条件;

③充分考虑现实与可能,设计各种可能实现决策目标的备选;

④评价方案的可行性,采用定性、定量的方法从不同侧面分析评价各方案在技术、经济等方面的先进性、合理性与可能性;

在综合比较各方案优缺点的基础上,全面权衡利弊得失,最后决定方案的取舍。

3.种类:

新线建设、增建第二线、线路电气化改造及机车、车辆购置几种形式工。

步骤:

①确定拟建项目的技术和经济参数以及资金筹措方式;

②确定拟建项目的年运营成本;

③进行财务评价,计算账务评价指标,分析项目的盈利能力、清偿能力。

四、计算题

1.

运价=

=4.75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