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音乐精品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799859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4.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音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音乐精品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人音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音乐精品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人音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音乐精品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人音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音乐精品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人音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音乐精品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人音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音乐精品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人音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音乐精品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人音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音乐精品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人音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音乐精品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人音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音乐精品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人音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音乐精品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人音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音乐精品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人音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音乐精品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人音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音乐精品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人音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音乐精品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人音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音乐精品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人音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音乐精品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人音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音乐精品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人音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音乐精品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人音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音乐精品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音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音乐精品教案.docx

《人音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音乐精品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音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音乐精品教案.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音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音乐精品教案.docx

人音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音乐精品教案

人音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音乐精品教案

第1课春天

  杜鹃圆舞曲

  春晓

  布谷

  小雨沙沙

第2课放牧

  牧童短笛

  牧童

  牧童遥

  放牛歌

第3课手拉手

  让我们手拉手

  鸭子拌嘴

  雁群飞

  数鸭子

第4课长鼻子

  小象

  大象

  可爱的小象

  两只小象

第5课游戏

  火车波尔卡

  跳绳

  火车开啦

  拍皮球

第6课美好的夜

  小宝宝睡着了

  摇篮曲

  闪烁的小行星

  星光恰恰恰

第7课巧巧手

  采蘑菇的小姑娘

  铁匠波尔卡

  粉刷匠

  理发师

第8课时间的歌

  在钟表店里

  调皮的小闹钟

  时间像小马车

  这是什么

欣赏《杜鹃圆舞曲》

一教材分析:

1手风琴独奏曲《杜鹃圆舞曲》

《杜鹃圆舞曲》是根据挪威作曲家约纳森创作的一首同名钢琴曲移植的手风琴曲

约纳森【1886~1956】挪威作曲家。

曾在德国学习音乐,他写过一些音乐作品,但以这首《杜鹃圆舞曲》流传最广,也使得约纳森名传于世。

这首钢琴曲也常以管弦乐或其他器乐形式演奏。

据说在1918~1930年间约纳森曾在斯德哥尔摩“金杜鹃电影院”专为无声影片的放映作钢琴配音,本曲即为当时影片即兴配音而作。

《杜鹃圆舞曲》在曲调和节奏上,具有挪威民间舞曲的风格。

全曲采用三拍子圆舞曲体裁,C大调,中板。

由三个小圆舞曲组成。

在简短的弱拍开始的、节奏自由的【小节引子过后,出现下行三度模仿杜鹃鸣叫的音调,第一段以杜鹃鸣叫的下行三度所构成的动机为核心,运用重复、模进、变奏等手法发展而成。

它以轻快、活泼的节奏和清新、流畅的旋律,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景象,婉转的鸟鸣和轻松的三拍子节奏,形成了温和、迷人的气氛。

2这节课的内容以及知识、技能在音乐一年级第二册一单元——“春天”为主题的第一首重点欣赏曲的位置,通过聆听欣赏杜鹃鸟在大自然中、在森林中自由飞翔的场景来畅想春天、体味春意、感受春的气息。

二学情分析:

1作为这次课是给一年级的学生来讲,这个学段的学生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善于利用儿童自然的嗓音和灵巧的形体,采用歌、舞、图片、游戏相结合的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教学。

聆听音乐的材料要短小有趣,形象鲜明。

2课标确定本学段学生应能通过教学手段激发忽然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开发音乐的感知力,体验音乐的美感。

能自然地、有表情地歌唱,乐于参与其他音乐表现和即兴创造。

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精神。

三教学目标:

1、在音乐变化中感受音乐形象,尝试记忆乐曲的主旋律,能用听、哼唱、说、演、画的形式表现杜鹃圆舞曲。

2、了解乐曲三段体A-B-A曲式结构,并能按三拍子节奏用不同的动作或碰钟为歌曲伴奏表现乐曲的三个部分。

3、激发学生参与表演的愿望与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用多种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音乐活动中来,感受歌曲,表现春天的到来。

难点:

能分清楚歌曲分为三小段。

【三个小圆舞曲组成】

重难点的解决方式:

教师示范、多聆听音乐等方式

四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录音机、课本、琴、磁带、小杜鹃鸟的头饰、碰钟、碟片、多媒体课件、大屏幕、

【学具】课本、画纸、画笔、

五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2/41234|5——|5432|1——‖

生:

整齐的进教室并坐好

老师您好

师:

同学们好

导课:

【多媒体课件】

幻灯片形式出现;欣赏许多鸟的图片,同学们你们有谁知道这是什么鸟啊?

生:

画眉、麻雀、黄鹂、燕子、杜鹃…鸟的种类有很多

师:

正确答案是杜鹃鸟刚才我听到有同学说到了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首好听的《杜鹃圆舞曲》。

一听春天:

师放录音完整先来聆听手风琴独奏曲《杜鹃圆舞曲》

师:

1、你们喜欢这首乐曲吗?

生:

非常喜欢。

2、你们在乐曲中仿佛听到了什么声音、感觉到了什么?

你能告诉大家吗?

生:

听见鸟叫声、听到大森林里树木生长的声音、听到鸟儿在跳舞、感觉到生机盎然的景象。

师:

你们说的真是太好了

[乐曲以轻快、活泼的节奏和清新、流畅的旋律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春天的景象,婉转的模仿杜鹃的叫声和轻松的三拍子节奏,形成了温和、迷人的气氛。

]

二找春天:

师:

春天,杜鹃快乐地歌唱,告诉我们春天来了,同学们想一想,除了杜鹃给我们报春外,你还能从哪里找到春天?

[教师可以播放有关春天的课件或录音,启发学生找春天]

生:

花红了,草绿了,燕子飞回来了……

师:

你们说的真是太棒了,那么就让我们在〈杜鹃圆舞曲〉音乐中在来感受春的到来

师:

播放歌曲。

提出问题:

同学们今天老师带给你们的这首曲子听一下歌曲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生:

完整聆听音乐

回答手风琴,师可以给予提示

师:

现在咱们在来听一遍歌曲

这遍听的时候老师又要提出两个小问题?

1这首曲子分了几小段?

2这首歌曲是几拍子的曲子?

希望你们都认真听。

生:

仔细的聆听

师:

好了我们又听完了一遍,现在我请同学们回答第一个问题:

这首歌曲你听出分了几小段?

生:

回答,答案是三小段,学生回答困难教师可再来辅助同学们来辩析出三小段

可用板书体现出A-B-C三段,让学生领悟感受每一小段的不同。

师:

运用琴来分别欣赏乐曲来分三小段分别进行弹奏

[边弹奏边在分段处给学生提示,并说出三段不同的音乐情绪特点;让生充分感受分辨音乐。

]

同学们老师还有一个问题请你们来回答,这首好听的《杜鹃圆舞曲》是几拍子?

我看有谁知道?

生:

三拍子。

师可引导说出答案

师:

这首歌曲是三拍子,那三拍子歌曲的强弱规律有同学知道吗?

生:

强弱弱

师:

真聪明,回答的很好。

 

三、表现春天:

1、师:

刚才我们听到的《杜鹃圆舞曲》里的杜鹃都飞来了,瞧:

它们在森林里叫着、唱着,多么高兴啊!

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再欣赏《杜鹃圆舞曲》,完整感受歌曲的旋律。

]

2、请同学们模仿杜鹃鸟儿们在森林里自由快乐地飞翔

[教师可以将教室简单布置成一个美丽的大森林,且为孩子们准备一鸟的头饰,学生在表演时一定乐此不疲]

3、随着音乐用噜哼唱歌曲

4、有感情地把乐曲三个小圆舞曲分别来表现,教师可辅助学生来表现三个小圆舞曲

5、跟欣赏曲《杜鹃圆舞曲》,可以加上自己即兴创编的动作。

教师及时给予评价,以鼓励为主。

师:

介绍给同学们认识一种打击乐器,看,出示碰钟,那我们来为三拍子的歌曲来伴奏把,师先来做示范;还可以运用肢体语言来做,放录音。

生:

聆听

;拍手拍腿腿、拍手拍肩肩……可以请积极的同学来用碰钟为歌曲伴奏,其他同学用动作来为歌曲伴奏;还可以男生第一段拍,女生第二段拍,全班第三段拍

四、画春天:

1、刚才我们一起听了《杜鹃圆舞曲》,一起表演了《杜鹃圆舞曲》,一起感受了浓浓的春意。

此时此刻在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呢?

你能试着用彩笔画一画吗?

2、展示学生作品,教师和学生共同点评。

[学生在聆听音乐的同时,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创作一幅春天意境图,让学生充分感受春天的美好,全身心投入到音乐中,展示学生的艺术才能,还可以合作交流,互相评价]

拓展:

再来欣赏一首由著名钢琴家作曲家肖邦创作的乐曲〈〈小狗圆舞曲〉〉同学们来对比聆听一下。

[学生在聆听音乐时感受不同地区圆舞曲的不同,对比聆听。

]

小结:

同学们下课歌

同学们,天气越来越好让我们都变成一只只美丽的小杜鹃鸟伴随音乐走出教室。

下课并提示学生模仿小杜鹃鸟飞起来的动作出教室

五、教学反思

▲重点及难点的解决效果:

在授课过程中,师要注意引导生参与体验,多关注生并且给予生参与体验的活动机会,用小型打击乐器、肢体语言、表演、画画等方法来学会聆听欣赏音乐,就是体验的形式。

使学生的多种感官在参与体验中增强对音乐的感受,获得对音乐的感悟和记忆。

▲本课成功之处:

在本课教学中,我根据学生好动、模仿性强的特点而设计的几个模仿活动,深受学生的喜欢,学生在音乐活动中参与性强,想象力丰富。

如:

在创设情境方面带学生来表现歌曲和学生对歌曲理解的创编。

从听一听,到找一找,再到做一做、画一画如此逐步深入,逐渐加深,不仅使学生在这些音乐实践活动中不断地体验了三拍子的节拍特点,而且对音乐所塑造的杜鹃鸟在舞蹈歌唱的形象有了全面的感悟与体验,符合了学生的年龄特点,符合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较为顺利地解决了本课重难点,较好地实现了预设的教学目标。

▲本课失败之处:

失败之处是,由于课前没有充分考虑学生在课堂中活动的需要,没有对座位、场地做及时地调整,致使生在课堂中活动的地方太小。

在做“模仿杜鹃鸟高兴的飞和舞蹈”时伸展不开手脚。

▲今后调整思路:

在欣赏歌曲时,教师可针对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合适的环节步骤,如低年级的音乐课多以游戏、律动、比赛、乐器伴奏为主,很有必要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活动空间。

本课中,如果能把课桌调整,这样就便于学生舒展地做动作和模仿杜鹃鸟的舞蹈表演,课堂效果会更好。

《春晓》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能够从音乐作品中感受、体验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快乐,乐于参与表现创造“春”的音乐活动。

  【三】欣赏《春晓》,能够在聆听后对音乐主题、结构、音色【人声、乐器】等留有印象,并能根据个人的认识对作品的创作手法进行评价。

二、教材分析

  1.作者简介

  陈怡【1953-】作曲家。

她生于广州,3岁起学习钢琴,4岁学习小提琴。

1970年至 1978年任广州京剧团管弦乐队首席小提琴。

1983年、1986年先后获中央音乐学院作曲专业学士及硕士学位,作曲师从吴祖强教授。

1986年赴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深造,师从周文中教授及达维多夫斯基。

1995年在美国获博士学位。

  陈怡于1986年5月举办过“中国第一位女作曲硕士陈怡管弦乐作品音乐会”,并出版发行过管弦作品专集《多耶》。

她的作品经常在世界各地公演及广播,多次获得美国作曲家协会年度奖及其他奖项。

1989年代表中国参加由国际现代音乐协会等单位摄制并在全欧电视网播放的京剧影片“音响与沉默”的拍摄工作。

 陈怡在国内外主要获奖作品有:

钢琴独奏《多耶》、《猜调》、《木管五重奏》,中乐合奏《潮音》等。

她在音乐创作中注重表现民族精神与现代气息。

  2.音乐分析

  《春晓》是青年作曲家陈怡选自唐朝诗人孟浩然的诗谱写成的一首较出色的无伴奏合唱曲。

曲作者用现代作曲技法来描绘古诗中的生动意境和场景,并深刻地抒发出对人生的感怀。

该曲的特点是充分发挥人声的表现力,不仅用歌声,而且还用不同的词,以似谈非谈,似唱非唱的声音造成音色变化来描绘意境和场境;在旋律上则吸收了吟诵古诗的韵味和我国民族音乐,特别是京剧音乐素材,采用不同的固定节奏型,并在不同声部造成叠置、重复,同时用有调性与无调性、调性叠置、和弦叠置、非三度和弦叠置等手段,创作出清新的曲调和丰富的如声效果。

让人听后感到亲切、自然,富有中国特色,既深刻揭示了内容,又有现代音乐风格。

  全曲可分为三大块:

第一部分[A],为意境和场景的描绘。

由第一女低音开始,然后第一男高音、第二女低音顺次加入,模仿打击乐的说词,为第二块的进入做了准备,有层次地造成一个音乐背景,他们各自的节奏型一直延续到“闻啼鸟”。

  第二部分[B],这是该曲的主体部分。

由第一男低音唱固定节奏音快,并加入鸟鸣声,造成春天的场景,第二男高音的加入模仿板鼓及京胡伴奏声,不但为歌声的引入做好准备,而且是歌声的伴奏背景。

第一女高音在起唱“春眠不觉晓”,第二男低音与它呼应。

到后面突出加重和声效果,调性游离,非三度和弦及和弦的叠置,不但描绘了场景,更重要的是抒发出对人生的感怀,而“花落知多少”处的“花”的处理,使全曲达到高潮。

  第三部分[C],意境描绘。

在高潮之后,又回到对意境和场景的描绘中,不同声音各自以形象与说白声混合,非三度结构和弦的运用造成很好的背景。

最后的哼鸣,声部的减少,力度的减弱,使全曲在一个安静祥和的意境中结束,给人以余音不绝之感。

三.重难点:

引导学生从音色上体会、体验歌词与旋律结合所表达的意境和场景,

四.教学过程

1.首先聆听诗朗诵《春晓》

春晓,有一首古诗的名字也叫春晓,是我国唐代使人孟浩然写的,有没有同学能给大家朗诵一下?

【放背景音乐】

……………

很好,请坐。

【在以前我们听到这首诗的时候,看到这首诗的时候,它都是朗诵的或者以文字的形式呈现给大家。

那今天同样是这一首古诗,但是老师将会带给大家一种与以前完全不同的表现形式。

请大家仔细听……】

2.聆听《春哓》

问:

【1】初听这首乐曲之后,在这里我们又听到了那些声音?

【有鸟叫、风声、雨声、流水、树叶花瓣落声、蛙叫声夹杂在一起,各种声音响不绝耳。

【2】大概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呢?

三部分:

A、B、C

3.再次聆听《春哓》【分段进行】

[A]为意境和场景的描绘:

【聆听A部分】

【1】描绘的一个夜晚一样,有鸟叫、风声、雨声、流水、蛙叫声等,怎样的季节才会有这么多的声音出现?

春天

【2】听到这些声音让我们感受到到了春天万物的都开始怎么样啦?

到了春天万物开始复舒了。

[B]主题呈述部:

【聆听B部分】

这一部分集中体现了该乐曲的特点,那么该乐曲有什么特点呢?

【聆听】

【1】首先在歌曲中有那些演唱方式?

合唱、说唱……

A.演唱上:

充分发挥人声的表现力,不仅用歌声,而且还用不同的词,以似谈非谈,似唱非唱的声音造成音色变化来描绘意境和场境【现代作曲技法,周杰伦的歌曲…】。

【2】在旋律上有什么特点?

B.在旋律上则吸收了吟诵古诗的韵味和我国民族音乐,特别是京剧音乐素材。

   结合上面两点,说说这首曲子让人听到后给人怎样的感觉?

感到亲切、自然,富有中国特色,既深刻揭示了内容又有现代音乐风格。

更重要的是:

不仅描绘了场景,更是抒发了对人生的感怀。

使全曲达到高潮。

[C]意境描绘:

【聆听C部分】

这一部分有没有第二部分那么多的声音?

在高潮之后,又回到对意境和场景的描绘中,不同声音各自以形象与说白声混合,非三度结构和弦的运用造成很好的背景。

最后的哼鸣,声部的减少,力度的减弱,使全曲在一个安静祥和的意境中结束,给人以余音不绝之感。

问:

分段分析了这首乐曲,概括乐曲的特点和它的意义?

【伴奏,演唱,旋律等进行表述】

这是一首无伴奏合唱曲,曲作者用现代作曲技法来描绘古诗中的生动意境和场景,既深刻揭示了内容又有现代音乐风格,并深刻地抒发出对人生的感怀。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4.实践与创做

将全班分成四个组:

第一组:

模拟流水音、鸟鸣声、风声

第二组:

马蹄声、雨声、树叶花瓣飘落声

第三组:

画出各种声音的图形谱

第四组:

画一幅心中的春天图

5.最后聆听儿童合唱《春晓》结束。

 

《布谷》

一、教材分析

《布谷》是一首德国儿童歌曲,3/4拍,大调式。

歌曲以模仿布谷鸟叫声的音调开始,其二分音符与四分音符交替的节奏,显得格外从容,带出了以级进为主的流畅旋律,有着三拍子舞曲的特点,给人以愉快、优美的感受。

歌词以孩子般的童心,歌唱了勇敢报春的布谷鸟,抒发了孩子们对春天的到来充满欢乐的喜悦之情。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已经能准确的感知八分音符、四分音符、四分休止符。

基本上能区分2/4、3/4拍的音乐,并能随音乐作相应的律动。

认识三角铁、碰钟等一些简单打击乐器及持打方法,并且能在教师的指导之下,进行简单的节奏型的编配和伴奏。

对于布谷鸟,学生们都很喜欢,所以学习积极性会非常的高,学习兴趣会非常的浓。

本节课的内容要让学生感受三拍子的节奏,要让学生通过拍打,演唱,表演等形式表现出来。

一年级学生正是活泼、好动的阶段,他们对新的学习生活充满好奇心;他们普遍有较强的表现欲,自我约束能力较弱,注意力持续时间不长,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关注学生的年龄特点,以直观教学为主,促进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歌【乐】曲,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春天。

2】用柔和的声音演唱《布谷》,并和《杜鹃圆舞曲》相比较,说出旋律相似的地方。

3】能编创动作表现歌【乐】曲。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休止符、长音、短音的准确演唱。

2】记住第一段歌词。

难点:

3】用动作来表现三拍子旋律特点。

四、教具、学具准备

电脑课件【教学光盘】、打击乐器、大屏幕、钢琴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0分钟左右】

1、感受春天

播放MTV《春晓》,师生一起律动,体验歌词意境。

你是从那些地方发现春天已经悄悄来到?

1】学生描述春天

师:

春天是什么样子的,请同学们说说你们所见过的春天。

【学生说春的景色、天气、各种动物等。

2】教师描绘春天

师: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燕子报春,青蛙鸣春,一切都欣欣然像刚睡醒的样子,充满了生机,充满了活力。

你们看,春姑娘给大地穿上了绿装,小草绿了,柳树发芽了,迎春花开了,冰雪融化了,蜜蜂也飞来了。

【多媒体课件同步显示各种春景图】春天多美啊!

听,什么鸟在唱歌。

【教师模仿布谷鸟的叫声】

530︱530︱535︱3——︱

布谷布谷布谷布谷

【方法:

学生说说听到了什么鸟的叫声,想象这只鸟在什么地方唱歌。

教师总结布谷鸟是春天的使者,它用歌声向人们报告春天的消息。

[设计意图:

通过多种形式,使学生在描绘春天、学习布谷鸟叫的同时,感受到春天给万物带来的美,了解布谷鸟的叫声特点,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2、体验春天

师:

同学们也学学布谷鸟的叫声,看谁学的最像。

【方法:

学生模仿布谷鸟的叫声。

学生模仿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力度、音色等不同的变化来模仿布谷鸟的叫声,这样“布谷”的声音才能更动听。

师:

听,又一只布谷鸟在唱歌了【教师模仿布谷鸟的声音】

310︱310︱313︱1——︱

布谷布谷布谷布谷

【学生跟着教师模仿布谷鸟的声音。

师:

布谷鸟的声音真动听,这些春天的使者在用他们的歌声向人们诉说: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530︱000︱530︱000︱535︱3——︱

000︱310︱000︱310︱313︱1——︱

布谷布谷布谷布谷布谷布谷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方法:

接唱】

1】教师唱“布谷”的高声部,学生唱“布谷”的低声部,在交换进行。

2】教师把学生分成两组,分别模仿布谷鸟的高、低声部,在交换进行。

[设计意图:

二声部的演唱一直是教授比较困难,学生比较难掌握的重、难点,能在一年级就为学生打好基础,势必会给以后的学习带来极大的方便,所以,我设计了用回声的效果演唱的方法,提高学习兴趣,为以后做好准备。

二、学习歌曲,创造发展【15分钟左右。

1、感受歌曲

师:

同学们刚才学会了布谷鸟的歌声,下面我们一起来听听《布谷》这首歌曲。

【播放教材可见伴奏音乐,教师范唱。

【方法:

随着音乐节奏一小节向右、一小节向左,学上随着老师的歌声摇晃着身体,初步感受音乐情绪。

师:

这首歌曲的基本情绪怎样?

【欢快、活跃】

2、学唱歌曲

1】听歌曲录音,让学生用手指点歌词,想一想哪些音最长?

2】随琴用lu模唱旋律,身体轻轻摇晃。

3】听歌曲录音,随教师的手势一起划旋律线。

4】学生哼唱旋律,教师唱歌词【注意节拍的强弱规律】。

5】学生按节奏有感情的朗读歌词【重点朗读一音多字的读法】。

6】学生跟琴唱歌词【引导学生用轻轻吹蜡烛的感觉唱歌词】。

3、拓展歌曲

师:

布谷鸟在尽情的唱歌,向我们报告春天的消息,我们也学学布谷鸟,在歌唱结尾加上布谷鸟的合唱声音。

【学生完整演唱歌曲,并在歌曲结尾加上布谷鸟一问一答的声音。

4、体验歌曲

【方法:

听歌曲录音,第一段歌词击拍【第一拍拍手,二、三拍拍腿、肩或臂】;第二段歌词学生手拉手,随着节奏左、右摇晃身体;第三段歌词学生自编自演,结尾时模仿布谷鸟问答唱句。

[设计意图:

用手指着歌曲乐谱进行演唱,可以使学生对音符时值有一个比较直观的感受,这样更容易比较准确地进行演唱。

用轻轻的吹蜡烛的感觉进行演唱,可以使学生从小养成不喊唱歌曲的良好习惯。

三、创作表现,体验成功【10分钟左右】

1、创作

师:

报春鸟用歌声向我们报告春天的来临,下面我们也可用我们自己下的方式来表现春天的到来【提示学生可用舞蹈、乐器伴奏等形式表现春天。

【方法:

学生讨论交流,多独立创作,或小组合作等。

【背景音乐:

歌曲《布谷》、《杜鹃圆舞曲》反复播放。

2、表现

形式一:

打击乐器模仿的报春鸟叫声;或者在歌曲的某一小节用同一伴奏行为歌曲进行伴奏。

形式二:

用各种舞蹈动作模仿报春鸟,表现春天。

[设计意图:

充分尊重儿童的个体差异,让有不同兴趣爱好、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主动参与音乐,创造音乐,表现音乐,从中体验成功与快乐。

四、欣赏乐曲,深化主题【5分钟左右】

1、初步感知

欣赏《杜鹃圆舞曲》

学生模仿各种声音,并做出相关的动作。

师:

这首乐曲与《布谷》比较,旋律有哪些相似的地方?

【学生发言表达自己的意见,教师最后进行总结】

师:

这首乐曲运用了与《布谷》相似的鸟叫声,旋律清新、优美,时而欢快、活泼,十二连冠、流畅,描绘了大自然一幅生机盎然的景象,好像报春鸟在大自然中飞来飞去,欢呼、跳跃,在歌唱大自然的春天。

它的名字叫《杜鹃圆舞曲》。

【教师解释:

杜鹃鸟就是布谷鸟】

2、深入体验

【再次欣赏《杜鹃圆舞曲》】

【方法:

学生倾听乐曲,模仿自己喜欢的报春鸟作飞翔的动作和鸣叫的声音,体会报春鸟自由自在飞翔的快乐。

[设计意图:

在律动中尽情体验三拍子的节拍特点。

五、小结

师:

同学们的表现都非常精彩,老师从你们的创作表演冲感受到你们对春天的喜爱。

春天像一首歌,春天像一段舞,春天像一首诗,春天像一幅画,春天师我们的希望,报春鸟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景,让我们和报春鸟一起去教室外面找春天吧!

【播放教材课件《布谷》、孩子们随着歌曲走出教室】

六、教学反思

▲重点及难点的解决效果: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参与体验,要给予学生参与体验的机会,用歌声、身体的节奏、伴奏、表演等办法来学习音乐,就是体验的形式。

使学生的多种感官在参与体验中多多积累对音乐的感受,获得对音乐的记忆。

▲本课成功之处:

在本课教学中,我根据学生好动、模仿性强的特点而设计的合唱、模仿活动,深受学生的喜欢,符合了学生的年龄特点,符合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学生在音乐活动中参与性强,想象力丰富。

儿童的情绪具有情境性、暂时性、不稳定性。

根据这一心理特点,在看似不经意间,精心打造出一个又一个惊喜,使孩子们在新鲜、好奇、喜悦等积极情绪驱动下,产生了持久而强烈的学习动机,从而较好的解决了本课重难点,实现了预设的教学目标,完成了学习任务。

▲本课失败之处:

由于教室座位的限制,使得学生在做律动和用形体表现春天时,不能做到既有顺序,又能保证纪律不乱。

▲生成问题:

学生在上下合唱台时,教室里的声响比较大。

看似比较热闹的课堂气氛,却影响了学生积极动脑参与集体活动,给少部分好动的孩子调皮的机会。

▲今后调整思路:

这节课中,我注意到有几个特别调皮的孩子总是不能被我的教学所吸引,由于怕耽误教学进度,在课堂上我就有些忽略他们。

课下,我反复思考,想到:

教师在授课当中,总是能遇到有个别特别活跃的孩子与教师的教学思路和学生集体融入不到一起。

准对这种情况,我认为首先应该抓住他们的优点进行鼓励,稳定这些孩子的情绪,再次,使这些特别的孩子能够发挥他们聪明、大方的一面,挖掘他们的潜能,想办法使他们从与集体的合作中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