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力环流与大气的水平运动练习题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999869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0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热力环流与大气的水平运动练习题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热力环流与大气的水平运动练习题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热力环流与大气的水平运动练习题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热力环流与大气的水平运动练习题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热力环流与大气的水平运动练习题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热力环流与大气的水平运动练习题文档格式.doc

《热力环流与大气的水平运动练习题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热力环流与大气的水平运动练习题文档格式.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热力环流与大气的水平运动练习题文档格式.doc

3.近地面,空气做水平运动时,所受摩擦力与地转偏向力的合力方向(  )

A.与空气运动方向成180°

B.与空气运动方向成90°

C.与气压梯度力方向成90°

D.与气压梯度力方向成180°

解析:

第1题,若此图表示北半球,PM>

PN,则O点风向应考虑两情况,近地面为⑥,高空由于忽略摩擦力的作用,向右偏转至与等压线平行,即⑦。

第2题,高空不考虑摩擦力,所以风向应与等压线平行。

由于不确定此图所在半球,所以在北半球高空应为③,在南半球高空应为⑦。

第3题,在近地面,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共同影响风向和风速。

两力的合力与另一力的方向成180°

角。

答案:

1.A 2.C 3.D

(2014·

江苏百校4月联考)利用“温室效应”原理,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可以采用大棚种植蔬菜、花卉等作物。

下图是塑料大棚农业生产景观图。

据此完成第4~5题。

4.下列不属于大棚技术对农业生产影响的是(  )

A.有利于充分利用太阳光能,提高大棚内的温度

B.有利于提高光照强度,增强农作物光合作用

C.有利于保持、调节大棚内空气的湿度

D.有利于保持、调节大棚内土壤的水分

5.当大棚的门打开时,门口处空气流动情况与下图中示意的空气流动情况相同的是(  )

第4题,大棚改变的是温度和热量条件,而对光照强度影响小。

第5题,门打开时,大棚和大棚外面形成热力环流,棚内温度高、棚外温度低,门口上方从里向外,下方从外向里,故选项A正确。

4.B 5.A

读“某季节我国东部沿海高空等压面分布示意图”,回答6~7题。

6.气压大小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D>C>A>B    B.A>B>D>C

C.C>D>A>B D.C>D>B>A

7.此季节,对图中所示大陆上的等温线说法正确的是(  )

①向高纬凸出 ②向低纬凸出 ③向北凸处 ④向南凸出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第6题,由同一水平面气压高低与等压面形状之间的关系是“凸高凹低”可知,等压面向上弯曲的A处气压较高,而向下弯曲的B处气压较低,位于低空的C、D处气压与高空相反,且均高于高空A、B处。

第7题,因为C处是低压,由温度与气压相反关系可知此季节陆地气温较海洋高,为北半球夏季,大陆等温线向高纬方向凸出,即向北凸出。

6.A 7.A

2010年3月以来,北大西洋极圈附近的冰岛发生大规模火山喷发,火山灰蔓延使欧洲航空业蒙受重大损失。

下图为火山喷发图片。

回答8~9题。

8.导致冰岛火山灰蔓延到欧洲上空的气压带和气流是(  )

A.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

B.副极地低气压带和西风

C.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东北风

D.副极地低气压带和东北风

9.这些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

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

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第8题,冰岛位于北极圈附近,所处气压带为副极地低气压带。

冰岛位于欧洲西北部,使其火山灰蔓延到欧洲上空的气流为西风。

第9题,火山灰是岩浆喷出地表在大气中冷凝形成的,之后经搬运、沉积作用形成沉积岩。

故迁移的起始圈层是大气圈,终了圈层是岩石圈。

正确选项为A。

8.B 9.A

(2015·

山东威海3月)小明暑假到威海某农村姥姥家度假,发现堂屋虽没有空调,但白天因有“穿堂风”而感觉凉爽。

下图为房屋布局图。

据此10~11题。

10.与“穿堂风”的形成有关的地理原理最符合的是(  )

A.热力环流  B.大气环流 

C.温室效应  D.季风环流

11.此时,“穿堂风”近地面的气流运动方向是(  )

A.由西向东  B.由东向西 

C.由北向南  D.由南向北

第10题,因堂屋北侧的植被和南侧的水泥地热力性质不同,所以白天和夜晚受热不均,而形成热力环流。

第11题,白天,南侧的水泥地气温高,气压低;

北侧的植被气温低,气压高,所以近地面的气流由北向南流。

10.A 11.C

下图为“中央气象台2010年9月2日8时海平面等压线图(单位:

hPa)”,读图回答12~14题。

12.图中A等压线的数值最可能为(  )

A.1020 B.1017.5

C.1022.5 D.1012.5

在等压线分布图上,相邻两等压线差值为0,或是相差一个等压距,因此,A等压线的数值可能为1015hPa或1017.5hPa。

B

13.图中甲、乙、丙、丁四点风力最大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丙处等压线最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最大,风力最大。

C

14.此时,我国渤海北部和台湾岛的风向分别是(  )

A.西北风、东南风 B.西南风、东北风

C.东北风、西北风 D.东南风、东北风

根据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考虑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后可确定风向。

A

二、综合题(共22分)

15.读“北半球热力环流示意图”(箭头指向为空气流向),完成下列问题。

(1)A地气温比B、C两地________,气压比B、C两地________。

D、E、F中,属高压区的是________。

(2)用“→”画出高、低空大气水平运动方向,以正确表示热力环流。

(3)图中M、N两地实际风向分别为________和________。

(4)热力环流是指由于________而形成的大气环流。

它是大气运动的一种________形式。

(5)从以上可看出,大气水平运动产生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于地表受热不均,导致大气的垂直运动,A地气流上升,说明气温比两侧高,气压低。

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产生差异,形成了水平气压梯度力,促使大气水平运动,近地面大气由B、C吹向A,北半球向右偏转分别形成西南风和东北风。

(1)高 低 E 

(2)略(高空:

E到D、F,近地面,B、C到A) (3)西南风 东北风 (4)地表冷热不均 最简单 (5)地表冷热不均 水平气压梯度力

16.读“风的形成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1分)

(1)该图表示近地面还是高空风向?

________,其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B、C代表风所受的三个力,其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风在________(南、北)半球。

如果没有B的影响,风向是________。

(4)若图中等压线之间差值相等,E、F两点,风速较大的是______________

图中风向斜穿等压线说明是近地面的风,A与等压线垂直,为水平气压梯度力。

B与风向相反,是摩擦力。

C与风向垂直,是地转偏向力。

该力向右偏,判定为北半球。

若无摩擦力,风向平行于等压线。

等压线较密处,风力较大。

(1)近地面 风向与等压线斜交 

(2)水平气压梯度力 摩擦力 地转偏向力 (3)北 平行于等压线 (4)F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