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与对策.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002396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与对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与对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与对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与对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与对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与对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与对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与对策.docx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与对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与对策.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与对策.docx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与对策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

 

 

一.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

(一)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1.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1

1.1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1

1.2外商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1

2.外商直接投资的作用………………………………………………………2

2.1我国利用外资金额……………………………………………………2

2.2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2

3.外商直接投资带来的资源配置示范效应…………………………………2

3.1制度创新的示范………………………………………………………2

3.2企业竞争的示范………………………………………………………2

3.3市场开拓的示范………………………………………………………2

4.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2

4.1FDI对东道国的经济发展影响的传导机制……………………………3

4.2其它影响因素…………………………………………………………3

4.3负面影响………………………………………………………………3

(二)外商直接投资策略调整的政策与建议

1.外商直接投资策略调整的建议一…………………………………………3

1.1争取较早地摆脱对外商直接投资的依赖……………………………3

2.外商直接投资策略调整的建议二…………………………………………4

2.1逐步减少直至消除外资企业所享有的"超国民待遇"………………4

2.2防止垄断格局的进一步恶化…………………………………………4

2.3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功能及服务功能………………………………4

3.外商直接投资策略调整的建议三…………………………………………4

3.1引导外资投向基础产业………………………………………………4

3.2引导外资加大对第一、三产业的投资力度…………………………4

3.3引导外商增加对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投资……………………………5

4.外商直接投资策略调整的建议四…………………………………………5

4.1注重城市服务业的聚集效应对FDI的影响…………………………5

4.2发展特色产业吸引FDI…………………………………………………5

4.3制定一系列动态的相关扶持政策……………………………………5

5.外商直接投资策略调整的建议五…………………………………………5

5.1加强间接优惠方式的调控力度…………………………………………5

5.2加大高新技术产业的税收优惠…………………………………………5

5.3调整区域性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方位………………………………6

5.4注重税收优惠政策的时效性和适度性………………………………6

一.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

(一)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1.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1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

截至2005年7月底,来自192个国家和地区的投资者在华累计设立外商投资企业53万多家,遍及第一、二、三产业的几乎所有行业,实际投入外资金额达6000亿美元。

全球最大的500家跨国公司中近450家已在华投资,其中30多家设立了地区总部,外商投资设立的研发机构600多个。

在累计批准的53万家外商投资企业中,目前仍在注册运营有28万多家,大部分经营状况良好,效益不菲。

1.2外商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

(1)引资政策存在负效应。

由于"优惠政策"本身固有的局限性,况且相当一部分是以牺牲国家财政收入为代价的,使得其负效应也日益突出。

(2)核心技术含量不高。

(3)产业结构不合理。

从总体上看,外商在中国投资的产业结构存在着地域分布过于集中、技术层次偏低、规模过小、一般性的劳动密集型加工项目过多等问题,低水平重复引进现象较为普遍。

(4)造成生态环境污染。

外商投资项目的环境较差,很多项目都属于污染密集型产业。

跨国公司利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对环境污染的限制相对宽松的有利时机,把我国当成了"污染避难所",很多是将其母国消耗资源或污染严重的产业转移到中国,给我国生态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1]

(5)地区结构失衡。

(6)部分外商投资企业有偷逃避税问题。

一些外商投资企业存在避税问题,其最常见的避税方式是转让定价,转让定价的运用使跨国企业整体税负降低。

在合资企业中,还存在着逆向避税的现象,即境外税负高于我国时,合资企业仍向境外转移利润,这样做的原因在于外商可独占转移出去的利润,而不用与中方合资者按比例分配。

[2]

2.外商直接投资的作用

2.1我国利用外资金额

1979~2007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金额累计达9610.12亿美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资达7666.65亿美元,占79.78%。

 

2.2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外资对我国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弥补了我国发展建设的资金不足。

特别是在1992年我国开始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的10年间,年平均外商直接投资额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额比重达到12.7%,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资金来源。

主要体现在:

(1)提高我国的就业水平。

(2)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3)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4)引进先进技术。

3.外商直接投资带来的资源配置示范效应

3.1制度创新的示范

引进外商直接投资,首先是把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撕开了一个大口子,然后是在竞争中让市场经济在社会上获得了广泛的认同。

3.2企业竞争的示范

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进入,对我国企业制度的改革起到的示范作用非常重要。

3.3市场开拓的示范

从近年的现实生活中可以看到,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在发现和满足国内市场需求方面往往起着先行者的作用。

改革开放初期,外商投资企业比较抢眼的表现是在轻工业领域引入新的产品,提高产品的质量。

近年来,又是外商直接投资大规模地进人轿车、房地产等生产领域,大大地加快了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步伐,对整个国民经济的结构升级产生了重要的拉动作用。

[3]

4.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4.1FDI对东道国的经济发展影响的传导机制

FDI对东道国的经济发展影响的传导机制是多渠道的,FDI不仅对东道国具有资本积累的直接效应,而且具有间接的外溢效应,如技术扩散、人力资本提高和制度变迁的效应。

4.2其它影响因素

在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其他因素中,劳动者受教育程度、产权变更、出口贸易和交通运输状况等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显著的,这说明这些变量对中国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作用。

因此,我们不但要重视国内资本、FDI和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而且也要重视影响东道国的一些环境和制度等变量的作用。

[4]

4.3负面影响

(1)过分夸大其作用。

(2)使用成本过高。

(3)削弱增强经济自身的内生增长能力。

 

(二)外商直接投资策略调整的政策与建议

1.外商直接投资策略调整的建议一

1.1争取较早地摆脱对外商直接投资的依赖

建议之一认为,争取较早地摆脱对外商直接投资的依赖,特别是避免这种依赖的加深,应当是我国今后几年在扩大对外开放的过程中需要切实解决好的一个课题。

在这个方面,政府的选择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第一,集中引资优惠政策的授权。

从保障国民经济长期稳定的需要出发,中央政府从现在应当对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实行高度的集中统一,使各地政府把注意力转移到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上去,从全局上形成协调引进外商直接投资与国内经济发展关系的氛围。

第二,真正落实国民待遇的原则。

我国应当根据WTO等国际经济组织的规则,对外商直接投资尽快地真正落实国民待遇的原则。

第三,实现从引资到引知的战略转移。

我国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方式要作根本性的调整,把目前偏重于引进资金流量转向以技术创新与制度移植为重点。

第四,强化招商引资的结构导向。

一方面,要通过产业导向等途径把外商直接投资项目更多地引向需求增长快的领域;另一方面,对外商直接投资已经居于主导地位的一些产业,要尽早实施反垄断措施。

总之,在中国经济进人快速的结构转型时期后,要特别警惕出现对外商直接投资的结构性依赖。

[5]

2.外商直接投资策略调整的建议二

2.1逐步减少直至消除外资企业所享有的"超国民待遇"

今后一段时期内,政府应该考虑逐步取消外资所享有的超国民待遇,使我国的外资政策能够符合国际通行的做法。

2.2防止垄断格局的进一步恶化

(1)为了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机制,必须尽快制定反垄断法。

(2)通过鼓励投资多元化来防止市场垄断的形成。

2.3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功能及服务功能

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功能及服务功能以提高技术引进的水平。

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升级的转型时期,面临发展高技术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两方面任务。

因此,正确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和信息咨询、政策诱导、法律保障等服务作用,对我国利用外资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6]

3.外商直接投资策略调整的建议三

3.1引导外资投向基础产业

目前,基础产业已成为制约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的"瓶颈产业"。

因此,积极引导外商投资基础产业是我国产业结构调控的重要内容。

为此,可采用信贷、利率、税收减免、加速折旧等经济政策手段,加大外资在我国基础产业上的回报速度和利益,调动外资的积极性。

3.2引导外资加大对第一、三产业的投资力度

我国目前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外商投资比重偏低,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占了外商投资的绝大多数。

因此,应当引导外商更多地进入第一产业,以加强农业的发展水平特别是科技水平,促进第三产业的较快发展和生产率水平的较快提高,相应降低对工业的投资比重。

3.3引导外商增加对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投资

目前外资工业虽然在机电工业中占有较高比重,对我国技术密集产业的发展起了一定作用,但外资工业同时在一般加工工业中也占有较高比重。

从推动我国工业结构升级的角度看,"十五"时期需要加快技术密集型产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相应地控制一般加工工业的投资规模和增长速度,因此,应当进一步引导外资更多地进入技术密集型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同时减少对一般加工工业的投资比重。

[7]

4.外商直接投资策略调整的建议四

4.1注重城市服务业的聚集效应对FDI的影响

应在这些领域中倾斜性的扶持西部地区,增加资金投入、制定优惠政策、完善配套措施,从而形成服务业聚集对吸引FDI的效应。

4.2发展特色产业吸引FDI

结合本地已有的具有一定竞争力的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吸引FDI。

西部地区拥有大量自然资源和廉价劳动力,应结合地区优势,确定有限的产业目标,制定针对性的产业政策和配套措施予以深度发展和扶持。

4.3制定一系列动态的相关扶持政策

针对已在本地区投资的外商,制定一系列动态的相关扶持政策。

如实行税收优惠政策;一方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教育水平,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另一方面实行税收增量适度返还等政策,通过种种措施鼓励外商扩大投资或再投资,进而形成特定外商的聚集效应。

事实证明,对相对落后且一般区位优势不明显的地区而言,形成和强化特定聚集效应是这类地区吸引FDI的关键。

[8]

5.外商直接投资策略调整的建议五

5.1加强间接优惠方式的调控力度

采取多种税收优惠方式,加强间接优惠方式的调控力度。

我国的税收优惠宜从以直接优惠为主转向以间接优惠为主,并采用多种税收优惠方式。

5.2加大高新技术产业的税收优惠

突出税收优惠政策的产业导向性,加大高新技术产业的税收优惠。

在能源和基础原材料工业、交通运输和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高新技术产业以及产品出口企业,实行产业性税收优惠政策。

5.3调整区域性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方位

根据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调整区域性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方位。

区域性税收优惠政策要突出促进落后地区经济发展或满足区域经济整体均衡发展客观需要的特点。

5.4注重税收优惠政策的时效性和适度性

应该随着实际情况的变化与时俱进,因时因势而调整,注意其时效性。

同时,还要注意政策的连续性,尤其是对我国当前的外商直接投资税收优惠政策进行重大改革时,要充分考虑外商投资者的既得利益和我国政府的有关承诺,防止巨大波动的出现,也就是坚持适度性的原则。

【参考文献】

[1]我国利用FDI的现状分析吴蕴韬《学术交流》2004年第9期

[2]外商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王祥修等《企业经济》2004年第5期

[3]经济增长、外商直接投资与政府选择陈飞翔等《财贸经济》2004年第9期

[4][5]外商直接投资、传导机制与中国经济增长张天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年第10期

[6]外商直接投资的聚集效应与我国利用外资对策林峰、黄志成《生产力研究》2004年第9期

[7]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特点、问题及对策王鹏《金融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4期

[8]外商直接投资税收优惠政策国际比较与借鉴刘建民、印慧《财经理论与实践》2004年第6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