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交通服务水平评价研究.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021895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143.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校园交通服务水平评价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大学校园交通服务水平评价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大学校园交通服务水平评价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大学校园交通服务水平评价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大学校园交通服务水平评价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大学校园交通服务水平评价研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大学校园交通服务水平评价研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大学校园交通服务水平评价研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大学校园交通服务水平评价研究.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大学校园交通服务水平评价研究.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大学校园交通服务水平评价研究.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大学校园交通服务水平评价研究.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大学校园交通服务水平评价研究.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大学校园交通服务水平评价研究.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大学校园交通服务水平评价研究.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大学校园交通服务水平评价研究.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大学校园交通服务水平评价研究.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大学校园交通服务水平评价研究.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大学校园交通服务水平评价研究.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大学校园交通服务水平评价研究.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学校园交通服务水平评价研究.docx

《大学校园交通服务水平评价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校园交通服务水平评价研究.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学校园交通服务水平评价研究.docx

大学校园交通服务水平评价研究

 

论文题目:

大学校园交通服务水平评价研究

-----以福建农林大学为例

学院:

 交通学院

专业年级:

 交通工程 2007级

学号:

 071328032

姓  名:

张帆

指导教师、职称:

郭建钢 教授

黄海南 助教

2011年5月

 

AResearchontheEvaluationofUniversityCampus’TrafficServices’Level

——ACaseStudyinFujianAgricultureandForestryUniversity

 

College:

TransportationCollege

SpecialtyandGrade:

TrafficEngineeringofGrade2007

Number:

071328032

Name:

ZhangFan

Advisor:

GuoJiangang

HuangHai-nan

Submittedtime:

May,2011

 

目录

摘要:

1

Abstract.1

1绪论2

1.1立题意义2

1.2国内外研究概况2

1.2.1国外研究状况2

1.2.2国内研究状况3

1.3研究内容和思路4

1.3.1主要研究内容4

1.3.2研究思路4

2.大学校园交通特征分析4

2.1大学校园发展特点4

2.2大学校园交通发展特征5

2.2.1校园内机动车数量增加5

2.2.2校园中自行车数量增加5

2.2.3校园中有直达公交车布设5

2.2.4校园中其他交通方式增加6

2.3大学校园交通普遍存在的问题6

2.3.1校园出入口交通的问题6

2.3.2交通阻塞、交通隐患多6

2.3.3停车位不足,停车混乱6

3.大学校园交通服务水平评价方法7

3.1大学校园交通服务水平影响因素7

3.1.1道路因素7

3.1.2行人因素7

3.1.3机动车因素8

3.1.4非机动车因素8

3.2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8

3.2.1整体完备性原则8

3.2.2科学性原则8

3.2.3可操作性原则8

3.2.4层次性原则8

3.2.5动态性与稳定性相结合的原则8

3.3交通服务水平评价指标体系9

3.3.1评价目标9

3.3.2制定评价指标体系9

3.3.3各评价指标计算方法10

3.4交通服务水平评价方法12

3.4.1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12

3.4.2指标的量化12

3.4.3指标的归一化处理12

3.4.4综合指标值的计算13

4.实例应用——以福建农林大学为例13

4.1交通服务水平评价计算13

4.1.1权重的确定13

4.1.2指标的量化14

4.1.3指标的归一化15

4.2对服务水平综合评价16

5.结论与展望17

5.1研究总结17

5.2研究展望18

参考文献19

致谢20

大学校园交通服务水平评价研究

——以福建农林大学为例

摘要:

随着现代教育观念、教学方式的发展和教育体制的改革,对大学校园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内容,对大学校园道路交通系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丰富的内涵。

本文在对大学校园交通特征分析的基础上,从道路系统安全性、道路通行效率、静态交通服务水平和公交服务水平等方面建立了适用于现代大学校园交通特征的服务水平评价体系,并运用层次划分法计算获得评价结果,以期通过该评价,判定校园现有交通服务水平,诊断校园交通系统中存在的问题,为校园交通的改善提供一些参考。

论文以福建农林大学为实例进行校园交通服务水平评价方法的应用。

关键词:

大学校园交通服务水平评价方法评价指标体系交通安全

Abstract:

Withthedevelopmentoftheteachingconceptandteachingmethodaswellasthereformsoftheeducationalsystem,advancedmuchnewrequestandcontexttothecampusconstruction.ThenthemuchhigherrequestandrichconnotationsputforwardtotheUniversityCampus’trafficdistributionsystem.TheallocationoftheUniversityCampus’trafficsystemhasbecameanimportantpartoftheUniversityCampus’trafficdistributionsystem.ThoughanalyzingseveralmaincharactersofthesystemtosetuparelevanttrafficsystemwhichtosuitforthemodernUniversityCampus’trafficdistributionsystem.Last,throughusingthetrafficdistributionsystemtocalculatetheserviceleveloftraffic,thispapersuggestssomepracticalapproachesandmeasureswhicharebasedontheproblemswefoundthroughthecampus’straffic.Then,proposingsomesuggestionsforreferenceaimstoimprovethecampus’trafficdistributionsystem.

Keywords:

UniversityCampus;trafficservicelevel;evaluationmethod;indexsystemofevaluation;trafficsafety

 

1绪论

1.1立题意义

近年来,校园布局方式正由封闭与分散型逐渐向敞开式大学校园方向演变。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和小汽车产业的不断发展,校园规模不断扩大、大学校园交通问题也越显得突出。

随着经济的发展,高校老师作为社会高收入人群之一,成为拥有小汽车数量较高的人群,高校正逐渐成为小汽车数量密集的地区,并且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高校中的汽车数量将远远超过现状的水平。

可见,机动车已经成为部分校园交通形式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将在全国各大高校中越来越普及,这对大学校园的交通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大学校园规模的扩大,使各功能分区之间的距离拉大,自行车自身的交通特性和经济实用性使得自行车方式成为校园内部出行中最便利、常见方式。

大量的自行车保有量,给校园的静态和动态交通组织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给原有的校园道路增加了负荷。

随着校园规模大扩大,集公交和游览观光的“校园交通车”也逐渐成为校园的风景线,例如:

福州大学等高校相继开通了“校园交通车”,解决一部分人的校园出行问题,提高了校园的活力,增加了校园交通的复杂度。

校园交通问题可以说是伴随高校的发展及中国机动化进程发展起来的,校园交通服务水平问题已得到了很多高校人员和学者的重视,人们对校园交通服务水平的探讨也越来越多。

与国外相比,我国对校园交通服务水平的研究完全处于起步阶段,很多高校认识到校园交通服务水平的重要性,但是缺乏专业的理论知识作指导。

而大学校园交通服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师生出行的安全,方便,舒适性[1]。

正是处于此背景,本文对校园交通服务水平评价指标进行研究,进而建立起一套适用于校园交通服务水平评价的评价体系。

最后以福建农林大学为例,对其交通服务水平指标

进行运算,从而对农林大学交通服务水平作出评价。

得出农林大学交通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并针对校园交通重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合理的交通组织和规划的办法,为校园内师生的

出行和提供和谐的校园交通环境提供借鉴。

1.2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国外研究状况

国外关于城市道路服务水平影响因素的研究己经比较成熟,但是就校园交通服务水平的评估指标体系也只是停留在表面上,只是对校园道路规划和布局方面有比较深入的探讨。

随着大学校园发展模式的变化,校园交通服务水平在大学校园中的重要性已经越来越突出,对其的研究也越来越具有重要意义。

Manchester大学的CarlosJ.L.Balsas提出对进行可持续的高校校园交通规划,研究将与校园相关的小汽车出行方式转为其他出行方式,尤其是自行车和步行。

通过对八个以自行车和步行方式为校园主要活动方式的高校进行调查和研究,得出为保持校园交通可

持续发展,创造和谐的自行车与行人交通为主的校园环境,应该注重以下七个措施:

交通

需求管理、交通组织、交通规划、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奖励措施、宣传教育[2]。

ElizabethIslet对校园中交通系统与校园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注重研究校园中的停车问题、非限制公交计划、自行车和步行系统、交通与校园土地利用,通过对选取学校的研究得出结论为:

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与校园交通有直接的关系。

在城区的校园中小汽车出行方式的人数比郊区校园多,步行和自行车出行者要少[23]。

1.2.2国内研究状况

国内对大学校园交通服务水平评价体系的研究相对较少,尚未形成系统、规范的体系,也只是对影响交通服务水平部分重点的指标做些研究。

2003年,何炳泉通过分析近年来我国大学校园规划中道路系统和交通组织的方法与设计思想,结合南通大学校园规划实例,分别就道路系统和交通组织规划设计中的若干新的特征进行探讨,并做出粗线条的概括总结[5]。

2004年,赵建有、杨雪峰根据城市道路中人、车冲突的状况,基于交通流理论研究了一套城市道路基本路段安全评价指标,作为城市道路基本路段交通安全评价的依据和准则,并利用该指标对西安市道路基本路段安全度做了实例分析,安全评价结果符合实际[7]。

2006年,杜进有,杨远祥,李宗平从城市道路网整体出发,通过饱和度影响因素分析,探讨了道路网交通空间容量与路段通过能力、交通需求与路段交通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了城市道路网饱和度模型[21]。

2006年,徐以群,陈茜把公交服务按车站、线路、系统这三个层次来分类,并且在每个层次上又都按照公交服务的覆盖性和方便舒适性来分别制定指标,公交服务水平的指标确定以后,通过调查研究的方法对现有公交系统进行服务水平指标数据进行采集和统计分析,确定各个指标的取值范围及相对应的服务等级,进而建立城市公共交通服务水平的指

标体系[22]。

2006年,黄平、郁朝鸣、马立、刘俊以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为例,通过分析校园交通布局和校区师生出行特征,研究校园交通系统本身的规律性,以绿色交通为理念探讨大学校园交通系统规划与设计的一般方法[18]。

2008年,吴洪洋、沈立军、孙黎莹、江玉林基于顾客满意度模型中的LISREL理论,

应用计量经济学方法,结合城市交通系统的特征,构建了城市交通满意度测评模型和指标体系,以成都市的实际调查为案例进行信度、效度和内外部模型检验。

实证检验结果显示,该满意度调查及结果是比较可靠的,而且能够达到测评目的,其结论可用于指导实践[11]。

2006年,郝媛,徐天东,干宏程,孙立军采用能够综合反映道路管理者和道路使用者共同要求的评价指标——临界密度比对城市快速路基本段的运行状况进行评价;根据快

速路交通信息采集系统提供的大量数据,比选了适合的交通流模型,并对临界密度进行

标定;最后给出了评价指标的等级划分和对应状态的描述[12]。

 

2009年,罗丙军,李淑庆针对我国大学校园交通联系日趋复杂、机动化程度不断上升而引发的交通安全、交通冲突、道路拥挤、停车空间不足、环境污染破环等问题,坚持“以人为本”的基础上,以确保校园交通安全、顺畅、环保为目标,运用校园空间布局、环境营造与交通组织相整合的系统设计方法,提出了校园道路交通系统布局优化的相关策略[13]。

2010年,张凡,上官晨博,邹吉聪,沈佳麟等人通过对公交营运公司提供的公交车辆AVL运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获取公交车辆运行信息,将乘客划分为四个类别,以调查问卷及车内统计的方式采集各类乘客的出行信息。

通过建立信息条件下乘客出行行为模型,并结合建模方法,在自主开发的仿真实验平台上,对上海市49路公交车服务过程进行仿真实验,以公交服务可靠性为评价指标,对公交服务水平进行评价[14]。

1.3研究内容和思路

1.3.1主要研究内容

本研究主要是从校园交通服务为出发点,结合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以及大学校园交通的特点,对影响校园交通服务水平因素进行研究,采用合适的计算方法创建大学校园交通服务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能够对大学交通服务水平进行评价。

最后以福建农林大学为例,进行指标体系的运用,进而发现农林大学校园交通存在的问题,为改善交通服务水平提出一些意见作为参考。

1.3.2研究思路

(1)分析大学校园发展趋势,了解大学校园交通现状和特点及校园交通服务水平的内涵与构成。

(2)分析大学校园交通服务水平影响因素,建立交通服务水平评价体系。

(3)分析交通服务水平评价方法,选择最适用于校园交通服务水平评价的一种,然

后进行交通服务水平的运算。

(4)最后以福建农林大学为例,用所建立的交通服务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服务水平运算,进而对校园交通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的建议措施。

2.大学校园交通特征分析

2.1大学校园发展特点

随着社会和高等教育的发展,大学的文化、艺术、体育等设施向社会开放是一种必然

 

的趋势。

我国高校中的一些公共活动设施如科技馆、展览馆、体育场馆、会场、电影院等

也已逐渐的向社会开放。

可以看到,在近几年的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变革中,高校———这个原本相对完整、封闭的社区———在自我发展的意识上正不断向着社会靠近,走向进一步的开放,走向与城市的融合。

高校的职能也由原来简单的学校教育向着多元化的方向转化。

在不久的将来,大学校园必将以更加丰富的形式推动城市的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成为其中一股重要的力量。

另外,随着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我国的高校校园发生了令人瞩目的变化。

首先,伴随着1996年开始的扩招与高校的合并,许多学校进行了大规模的校园整修、扩建,或开辟新的校区,校园建设出现了一个新的高潮。

同时,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展开,新建的学生公寓和生活区体现出逐渐与学校分离的趋势,以实现社会化的经营与管理。

再则,各地效仿北京中关村模式建立起的高校科技产业园区也呈现出新的趋势。

所有这些,都预示着我国的高校校园正在变得更加开放,并开始展现其独特的影响力。

我国老一代的大学校园选址大都经历了产生于城市—迁移至市郊—重归于城市的历史过程。

这一方面体现了大学规模从小到大的需求,也是不断加快的城市化进程的必然[3]。

2.2大学校园交通发展特征

2.2.1校园内机动车数量增加

随着我国小汽车产业迅速发展,私家车走进越来越多家庭中。

在这种趋势之下,高校老师作为社会高收入人群之一,成为拥有小汽车数量较高的人群,高校正逐渐成为小汽车数量密集的地区,并且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高校中的汽车数量将远远超过现状的水平。

另外,在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下,校园布局方式由封闭与分散型逐渐向敞开式的大学校园方向演变【4】。

校园功能结构逐渐由内向型转向外向型,内容涉及到教育、科研、生产、科技开发、娱乐、体育、交通、后勤以及居住等,校园与外界的联系也逐渐密切,每日进

出校园的车辆增加,尤其是重要节日及学校放假的时期可见,机动车已经成为部分校园交通形式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将在全国各大高校中越来越普及,对原有的校园交通格局形成的冲击也不容小视,对校园道路交通设计、交通组织和规划提出新的要求。

2.2.2校园中自行车数量增加

校园规模扩大使各功能分区之间的距离拉大,自行车自身的交通特性和经济实用性使得自行车方式成为校园内部出行中最便利见方、常式。

大量的自行车保有量,给校园的静态和动态交通组织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给原有的校园道路增加了负荷,使道路通行能力明显不能满足需求,不少的老校园都进行过道路的扩建和改造。

2.2.3校园中有直达公交车布设

 

现在随着大学校园对外越来越开放,几乎可以算是城市中的一个生活区,公交车经过校园对于校园与外界的连接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现在几乎所有规模比较大的大学校园都设

有公交路线,对学生的出行带来很大的方便。

2.2.4校园中其他交通方式增加

除学生常用的步行和自行车方式外,校园中各种非机动车也逐渐增加,尤其是电动车。

随着校园规模大扩大,集公交和游览观光的“校园交通车”也逐渐成为校园的风景线,例如:

清华大学、福州大学、西南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高校相继开通了“校园交通车”,解决一部分人的校园出行问题,提高了校园的活力,增加了校园交通的复杂度。

2.3大学校园交通普遍存在的问题

2.3.1校园出入口交通的问题

机动车的拥挤与停车难传统校园的路网系统不适合机动车的快速通行,当越来越多的机动车进入传统校园,停车设施的欠缺、道路空间的拥挤俨然构成机动车使用的集中问题所在。

出入口缺乏合理的空间组织。

在进出校园交通量与日俱增的情况下,校园出入口交通的主要问题为:

一、出入口空间狭窄,混合交通集聚,各种交通类型相互争夺通行空间,经常引发冲突与矛盾;二、交通空间的不足,出入口的道路空间仅够各种交通流的通行,无法满足短时停靠、等候的空间需求;三、与城市交通的干扰,出入口临近城市主要道路,进出校园的左转、右转交通同城市交通流线产生较多冲突点,不利于交通组织【5】。

2.3.2交通阻塞、交通隐患多

(1)校园内机动车数量较多,在某些路段机动车速度较快。

校园内的机动车以小汽车为主。

当校园内通行情况较好时,驾驶员通常会下意识地提高车速,机动车的车速很难控制在15km/h的限定时速之内。

由于校园内道路比城市道路狭窄,建筑物较多而且间距较小,树木和灌木等景观布置又会对视线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机动车以城市道路的行驶

速度在校园内开行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尤其是当行人数量不多时,机动车容易加速,行人在校园内行走的警惕性也会小于在城市道路行走时。

因而在一些视线不佳的地点就有可能会出现交通事故隐患。

(2)自行车作为便捷的代步工具,在出行比例中占了很大的成分,校园内自行车保有量大。

减速带的存在影响了自行车的顺利通行,在机动车数量较多的时候还会给自行车的安全行驶带来事故隐患[5]。

(3)某些人流量较大的路段,行人往往不愿意在人行道上行走,人车混行的情况大量出现在机动车道上。

这种情况给校园交通的畅通和安全都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2.3.3停车位不足,停车混乱

 

传统校园的路网系统不适合机动车的快速通行,当越来越多的机动车进入传统校园,停车设施的欠缺、道路空间的拥挤俨然构成机动车使用的集中问题所在。

停车难、乱停车

成为该问题的主要表现,随处插建停车位,本来并不宽裕的道路被机动车的随意停放所占据,使得道路的通行能力大为下降。

作为校园主要交通工具的自行车而言,其停车位的不足问题更加显著。

3.大学校园交通服务水平评价方法

3.1大学校园交通服务水平影响因素

道路交通系统是由人、车、路和环境等诸要素构成的一个动态系统[6]。

在这个系统中,任何因素的不可靠、不平衡、不稳定都可能导致种种的冲突与矛盾,从而引发交通事故。

今年来随着高校发展规模越来越大,作为影响师生出行的道路交通,其服务水平的高低也从另一方面体现着校园布局的合理性高低。

大体上来说,影响交通服务水平的因素有道路因素、行人因素、机动车因素和非机动车因素,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影响着校园道路交通的运行。

3.1.1道路因素

道路作为道路交通系统赖以生存的基础设施,对交通服务水平和交通安全起着重要作用[6]。

例如,具有足够强度的路面在行车和自然因素的作用下,在温度和湿度的影响下,不产生过多的磨损、压碎及变形,同时还要保证一定限度内的抗滑能力和平整性,这样才能为安全行车创造有利条件;在道路线形设计时,应该合理安排曲线的半径和转角,通过弯道超高、弯道加宽的办法防止出现横向翻车或滑移的现象,同时有足够的视距能够在发现障碍物时及时地采取措施;因为汇集在交叉路口的机动车、行人以及自行车行驶方向各不相同,所以交叉口处存在着大量干扰与冲突,在设计时应尽量避免四路以上的交叉路口,同时采用交通信号控制交叉交通流的相对速度,采用分离车道和隔离式道路为左右转弯车辆的运行提供方便,减少车辆在交叉路口区域的冲突。

总之,包括校园道路网规划、道路

横断面设计、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大学道路交通网络的规划对于大学校园交通服务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

3.1.2行人因素

行人作为道路交通系统的主体,对道路的运行起着主导控制作用。

行人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道路通行能力和道路安全状况。

比如,有些行人不按照规定的人行横道行走,在校园里三两成群并肩行走,边走边打闹等,这些都影响着校园交通的运行流畅性和交通安全。

 

3.1.3机动车因素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在这种趋势之下,高校老师作为社会高收入人群之一,成为拥有小汽车数量较高的人群,再加上一些校车、公交车和外来车辆,高校正逐

渐成为小汽车数量密集的地区。

可见,机动车已经成为部分校园交通形式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将在全国各大高校中越来越普及,对原有的校园交通格局形成的冲击也不容小视,对校园道路交通设计、交通组织和规划提出新的要求。

3.1.4非机动车因素

大学校园中的非机动车主要是以自行车为主,但近年来电动车在校园中的数量也是越来越多。

由于非机动车的经济性和方便性特点,必然作为大学校园师生出行交通工具的首选。

在给师生提供方便的同时,非机动车在使用过程中也经常出现一些不好的现象。

例如,在上下课高峰期间遇到排队或者堵车时,驾驶人员经常就不按交通规则行驶,从而出现争道抢道现象,引发交通拥堵;在道路上行驶时,非机动车经常速度过快,存在着交通安全隐患等。

至此,我们有理由认为对于在交通工具中占绝大比例的自行车和电动车势必对校园道路交通的运行有着重要影响。

3.2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3.2.1整体完备性原则

由于校园道路交通秩序的评价是一个涵盖多因素、多目标的复杂系统,单一因素评价指标只能从某一侧面反映系统的某种性能,而不能反映系统的整体特点。

因此评价指标体系应力求从各个不同角度反映出被评价系统的主要特征和状况,而且还要反映系统的动态变化,并能体现出系统的发展趋势[7]。

3.2.2科学性原则

具体指标的选择应该建立在充分认识、研究系统的科学基础上,并且能够以反评价系统。

既有定量分析指标,又有定性分析指标,作到定量和定性相结合。

3.2.3可操作性原则

指标体系并不是越庞大越好,要考虑到指标的量化及数据取得的难易程度和可靠性,尽量选择那些有代表性综合指标和主要指标。

3.2.4层次性原则

指标体系应根据研究系统的结构分出层次,并在此基础上将指标分类,这样才能使指标体系结构清晰,便于使用。

3.2.5动态性与稳定性相结合的原则

 

指标体系内容不宜变动过频,在一定时期内,应该保持其相对的稳定性。

但指标体系

也要随评价系统的发展逐步调整。

3.3交通服务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3.3.1评价目标

校园道路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