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重庆高三高考模拟测试试题2含答案考点及解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024741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77.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重庆高三高考模拟测试试题2含答案考点及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中化学重庆高三高考模拟测试试题2含答案考点及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中化学重庆高三高考模拟测试试题2含答案考点及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高中化学重庆高三高考模拟测试试题2含答案考点及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高中化学重庆高三高考模拟测试试题2含答案考点及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高中化学重庆高三高考模拟测试试题2含答案考点及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高中化学重庆高三高考模拟测试试题2含答案考点及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高中化学重庆高三高考模拟测试试题2含答案考点及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高中化学重庆高三高考模拟测试试题2含答案考点及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高中化学重庆高三高考模拟测试试题2含答案考点及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高中化学重庆高三高考模拟测试试题2含答案考点及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高中化学重庆高三高考模拟测试试题2含答案考点及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高中化学重庆高三高考模拟测试试题2含答案考点及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高中化学重庆高三高考模拟测试试题2含答案考点及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高中化学重庆高三高考模拟测试试题2含答案考点及解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高中化学重庆高三高考模拟测试试题2含答案考点及解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高中化学重庆高三高考模拟测试试题2含答案考点及解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高中化学重庆高三高考模拟测试试题2含答案考点及解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高中化学重庆高三高考模拟测试试题2含答案考点及解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高中化学重庆高三高考模拟测试试题2含答案考点及解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重庆高三高考模拟测试试题2含答案考点及解析.docx

《高中化学重庆高三高考模拟测试试题2含答案考点及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重庆高三高考模拟测试试题2含答案考点及解析.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化学重庆高三高考模拟测试试题2含答案考点及解析.docx

高中化学重庆高三高考模拟测试试题2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2018-2019年高中化学重庆高三高考模拟测试试题【2】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班级: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分数:

___________

题号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评卷人

得  分

 

 

一、选择题

1.电解原理在化学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图甲表示一个电解池,装有电解液a;X、Y是两块电极板,通过导线与直流电源相连。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此装置用于电解精炼铜,则X为纯铜、Y为粗铜,电解的溶液a可以是硫酸铜或氯化铜溶液

B.按图甲装置用惰性电极电解AgNO3溶液,若图乙横坐标x表示流入电极的电子的物质的量,则E可表示反应生成硝酸的物质的量,F表示电解生成气体的物质的量

C.按图甲装置用惰性电极电解一定浓度的硫酸铜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加入0.5mol的碳酸铜刚好恢复到通电前的浓度和pH,则电解过程中转移的电子为2.0mol

D.若X、Y为铂电极,a溶液为500mLKCl和KNO3的混合液,经过一段时间后,两极均得到标准状况下11.2L气体,则原混合液中KCl的物质的量浓度至少为2.0mol·L-1

【答案】C

【解析】电解精炼铜时,阳极为粗铜,阴极为纯铜,电解质溶液为可溶性铜盐溶液,A项正确;惰性电极电解AgNO3溶液时的反应为4AgNO3+2H2O

4HNO3+4Ag+O2↑,故B项正确;利用电解CuSO4溶液的反应式2CuSO4+2H2O

2Cu+2H2SO4+O2↑可知,若电解一段时间CuSO4溶液后加入0.5mol的碳酸铜刚好恢复到通电前的浓度和pH,则电解过程中转移的电子为1.0mol,C项错;D项,阴极析出氢气,阳极先析出氯气,后析出氧气,因此若两极气体体积相等则阳极产生的气体只能是氯气,利用氯原子守恒可知混合液中c(KCl)至少为1mol÷0.5L=2.0mol·L-1。

2.物质的量为0.10mol的镁条在只含有CO2和O2混合气体的容器中燃烧(产物不含碳酸镁),反应后容器内固体物质的质量不可能为   (  )。

A.3.2g

B.4.0g

C.4.2g

D.4.6g

【答案】D

【解析】镁条的质量为2.4g,若只生成MgO,质量为4g,若只和CO2反应,则质量为4.6g,因此质量在(2.4g~4.6g)之间。

3.下面是有关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

弱酸化学式

CH3COOH

HCN

H2CO3

电离平衡常数

(25℃)

1.8×10-5

4.9×10-10

K1=4.3×10-7

K2=5.6×10-11

 

结合数据,分析下列有关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

A.1mol·L-1的溶液中,pH(NaCN)>pH(Na2CO3)>pH(CH3COONa)

B.升高温度,HCN溶液中H+浓度增大,平衡正向移动,电离平衡常数增大

C.向稀醋酸中逐滴加水,或加入少量冰醋酸,CH3COOH的电离平衡都正向移动

D.向CH3COOH溶液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固体,平衡正向移动

【答案】A

【解析】A选项错误,弱酸的电离程度越小,其对应离子的水解程度越大,溶液的pH也越大,故pH(Na2CO3)>pH(NaCN)>pH(CH3COONa);B选项正确,电离是吸热过程,温度升高,促进弱酸电离;C选项正确,溶液越稀,CH3COOH的电离程度越大,平衡正向移动,加冰醋酸,平衡向CH3COOH分子浓度减小的方向即正反应方向移动;D选项正确,OH-结合H+,H+浓度减小,所以平衡正向移动。

4.关于有机物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核糖、脱氧核糖、半乳糖、果糖等均为单糖,葡萄糖是最简单的醛糖

B.人造丝、人造棉、醋酸纤维、铜氨纤维、粘胶纤维的主要成分均为纤维素

C.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质谱仪、原子吸收光谱都可用于有机化合物官能团结构的分析

D.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决定蛋白质的生物活性;蛋白质的二级结构主要依靠肽链—NH—上的氢原子与羰基上的氧原子形成氢键而实现的

【答案】D

【解析】葡萄糖不是最简单的醛糖,A项错误。

醋酸纤维是醋酸纤维素酯,主要成份不是纤维素,B项错误。

质谱仪是用来测定相对分子质量的,C项错误。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决定蛋白质的生物活性,二级结构是—NH—上的氢与羰基形成氢键而实现,D项正确。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已知X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Y,

,则X与Y互为同分异构体,可用FeBr3溶液鉴别

B.

能发生的反应类型有:

加成反应、取代反应、消去反应、水解反应

C.3甲基3乙基戊烷的一氯取代产物有6种

D.相同条件下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比在乙醇中的溶解度要大

【答案】A

【解析】X发生分子重排变为Y,X、Y互为同分异构体,因Y有酚羟基,所以可使FeBr3显色,A项正确。

B中物质不能发生水解反应,B项错误。

3甲基3乙基戊烷对称性强,一氯代物只有3种,C项错误。

乙酸乙酯在乙醇中溶解度要大,D项错误。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医用酒精的浓度通常为95%

B.单质硅是将太阳能转变为电能的常用材料

C.淀粉、纤维素和油脂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D.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答案】B

【解析】A中医用酒精的体积分数通常为75%;C中油脂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D中合成纤维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7.25℃、101kPa下,碳、氢气、甲烷和葡萄糖的燃烧热依次是393.5kJ·mol-1、285.8kJ·mol-1、890.3kJ·mol-1、2800kJ·mol-1,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C(s)+

O2(g)=CO(g)ΔH=-393.5kJ·mol-1

B.2H2(g)+O2(g)=2H2O(g)ΔH=+571.6kJ·mol-1

C.CH4(g)+2O2(g)=CO2(g)+2H2O(g)ΔH=-890.3kJ·mol-1

D.

C6H12O6(s)+3O2(g)=3CO2(g)+3H2O(l)ΔH=-1400kJ·mol-1

【答案】D

【解析】根据燃烧热的定义,碳的燃烧产物应是二氧化碳;氢气燃烧是放热反应(ΔH<0)且水应为液态;25℃时甲烷的燃烧产物是气态二氧化碳和液态水。

8.下列各项叙述正确的是(  )

A.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肯定属于纯净物

B.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都属于同种元素

C.一种元素可有多种离子,但只有一种显电中性的原子

D.有新单质生成的化学反应,不一定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D

【解析】A项忽视了同素异形体,如白磷、红磷不是同一种物质,故错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不一定属于同一种元素,如H2O和CH4、NH4+和Na+等,B错;一种元素可能有多种核素,均显电中性,C错;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因无化合价的变化,应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D正确。

9.下图为一种新型的生物燃料电池,它有两个涂覆着酶的电极,处于充满空气和少量氢气的玻璃槽中,由于气体可以混合从而省去了昂贵的燃料隔离膜。

下列对其工作原理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电池工作过程中,H+浓度不断增大

B.该电池在高温环境下能提供更好的动力

C.该电池负极反应为:

H2-2e-=2H+

D.该电池正极反应为:

O2+4e-=2O2-

【答案】C

【解析】根据信息该电池反应方程式为2H2+O2=2H2O,在生物体中,H2O为稳定产物,则正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负极反应式为2H2-4e-=4H+,H+生成量与消耗量相同,则反应过程中,H+浓度不变;由于酶受热易发生变性,而失去催化效果。

10.在容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

A(g)+2B(g)

2C(g) △H>O,其他条件不变,只有温度改变时,某量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1>P2,纵坐标可表示A的质量分数

B.P1

C.P1>P2,纵坐标可表示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

D.P1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A(g)+2B(g)

2C(g)△H>0,为气体体积减小且放热的可逆反应,压强增大平衡正向移动,P1>P2,压强增大平衡正向移动,A的质量分数减小,则Y不能为A的质量分数,故A错误;P1>P2,压强增大平衡正向移动,C的质量分数增大,P1对应的Y大,则与图象符合,故B错误;由反应可知反应前后气体的总质量不变,P1<P2,强增大平衡正向移动,总物质的量减小,则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增大,即压强越大,M越大,与图象相符,故C正确;P1<P2,压强减小平衡逆向移动,A的转化率减小,则Y不能为A的转化率,故D错误;故选C。

考点:

考查题考查化学平衡移动与图象。

评卷人

得  分

 

 

二、实验题

11.Na2S2O3·5H2O可作为高效脱氯剂,工业上用硫铁矿(FeS2)为原料制备该物质的流程如下。

已知:

I.气体A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与硫化氢(H2S)混合能获得单质硫。

II.pH约为11的条件下,单质硫与亚硫酸盐可以共热生成硫代硫酸盐。

回答下列问题:

(1)沸腾炉中将粉碎的硫铁矿用空气吹动使之达到“沸腾”状态,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

(2)吸收塔中的原料B可以选用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NaCl溶液          b.Na2CO3溶液          c.Na2SO4溶液

(3)某小组同学用下图装置模拟制备Na2S2O3的过程(加热装置已略去)。

①A中使用70%的硫酸比用98%的浓硫酸反应速率快,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

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②C中制备Na2S2O3发生的连续反应有:

Na2S+H2O+SO2=Na2SO3+H2S、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4)工程师设计了从硫铁矿获得单质硫的工艺,将粉碎的硫铁矿用过量的稀盐酸浸取,得到单质硫和硫化氢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使固体与气体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

(2)b

(3)①该反应的实质是H+与SO32-反应,70%的硫酸中含水较多,c(H+)和c(SO32-)都较大,生成SO2速率更快;防止倒吸

②2H2S+SO2=3S+2H2O(或2H2S+H2SO3=3S↓+3H2O)

Na2SO3+S

Na2S2O3

(4)FeS2+2HCl=FeCl2+H2S↑+S↓

【解析】

试题分析:

硫铁矿在沸腾炉中燃烧生成氧化铁与二氧化硫,气体A为二氧化硫,溶液D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得到硫代硫酸钠晶体,故D为Na2S2O3,单质单质硫与亚硫酸盐可以共热生成硫代硫酸盐,则溶液C为Na2SO3,故原料B为可以为碳酸钠溶液或氢氧化钠溶液。

(1)沸腾炉中将粉碎的硫铁矿用空气吹动使之达到“沸腾”状态,其目的是:

使固体与气体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故答案为:

使固体与气体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

(2)B吸收二氧化硫转化为亚硫酸钠,碳酸钠可以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钠与二氧化硫,而NaCl、硫酸钠不与二氧化硫反应,故选:

b;

(3)A为制备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在C中与硫化钠溶液反应得到硫化氢,硫化氢与二氧化硫反应得到S单质,S单质与亚硫酸钠反应得到硫代硫酸钠,C中反应导致装置内压强减小,B装置作用是防止倒吸。

①该反应的实质是H+与SO32-反应,70%的硫酸中含水较多,c(H+)和c(SO32-)都较大,生成SO2速率更快;B装置作用是防止倒吸,故答案为:

该反应的实质是H+与SO32-反应,70%的硫酸中含水较多,c(H+)和c(SO32-)都较大,生成SO2速率更快;B防止倒吸;

②C中制备Na2S2O3发生的连续反应有:

Na2S+H2O+SO2═Na2SO3+H2S、2H2S+SO2═3S↓+2H2O或2H2S+H2SO3═3S↓+3H2O和Na2SO3+S

Na2S2O3,故答案为:

2H2S+SO2═3S↓+2H2O或2H2S+H2SO3═3S↓+3H2O;Na2SO3+S

Na2S2O3;

(4)由题目信息可知,FeS2与HCl反应生成H2S、S,同时还生成FeCl2,反应方程式为:

FeS2+2HCl═FeCl2+H2S↑+S↓,故答案为:

FeS2+2HCl═FeCl2+H2S↑+S↓。

考点:

考查了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的相关知识。

评卷人

得  分

 

 

三、填空题

12.乙醇的生产过程可由下图表示:

 

(1)粉碎玉米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产过程中为了检验淀粉是否完全水解,可使用的试剂是________。

(3)步骤a的操作是             (  )

A.蒸发

B.萃取

C.蒸馏

D.分液

(4)发酵产生的CO2纯度可达到99%,能回收利用,请举出它的两项用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以玉米等淀粉原料生产乙醇的化学反应可用下式表示:

(C6H10O5)n+nH2O

nC6H12O6

C6H12O6

2C2H5OH+2CO2↑

根据上述反应式,可以算出100kg淀粉理论上可生产无水乙醇________kg。

【答案】

(1)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或加快反应速率或使反应充分进行) 

(2)碘(I2)(或碘酒或革兰氏碘液) (3)C (4)制饮料、制干冰、制纯碱、制碳酸钙(从中任选两个) (5)56.8

【解析】

(2)检验淀粉是否完全水解,宜选用碘液(碘液不变蓝色则说明已完全水解)

(5)由两个化学方程式可知:

(C6H10O5)n  ~  2nC2H5OH

162n               92n

100kg              x

得x=

=56.8kg。

13.(16分)某同学拟用粗氧化铜(含少量FeO及不溶于酸的杂质)制取无水氯化铜,流程如图:

(1)步骤①中氧化铜与盐酸反应的离子万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②中加入H2O2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沉淀II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

 

氢氧化物开始沉淀时的pH

氢氧化物沉淀完全时的pH

 Fe3+

1.9

3.2

 Cu2+

4.7

6.7

 Fe2+

7

9

步骤③中调节pH的最佳范围为____,调节溶液pH的试剂X可以是______________:

a.NaOH            b.CuO          c.Cu(OH)2        d.

(4)步骤④的操作是___________,过滤、洗涤、干燥。

为得到无水CuCl2,步骤⑤需在干燥的HCl气流中加热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CuO+2H+=Cu2++H2O(2分);

(2)将Fe2+氧化成Fe3+(2分), Fe(OH)3(2分);

(3)3.2至4.7之间(2分); bc(4分,选一个对得2分,一对一错不得分);

(4)蒸发浓缩,冷却结晶(2分)。

防止CuCl2发生水解(2分)

【解析】

(1)氧化铜是碱性氧化物,和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O+2H+=Cu2++H2O。

(2)由于溶液中含有亚铁离子,而亚铁离子的沉淀pH大于铜离子的,所以应该把亚铁离子转化为铁离子而产生氢氧化铁沉淀,从而除去杂质。

(3)要沉淀铁离子而保留铜离子,则根据pH可知,应该是3.2至4.7之间。

由于调节pH是不能引入杂质的,所以答案选bc。

(4)要得到氯化铜晶体,则应该是蒸发浓缩,冷却结晶,然后过滤、洗涤干燥即可。

氯化铜是强酸弱碱盐,水解生成氢氧化铜和氯化氢。

所以在加热过程中,应该在氯化物的气流中进行以防止CuCl2发生水解。

14.化合物B是生活中一种常见的有机物,制取E和F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已知C能使溴水褪色,F有果香味。

(1)指出反应类型:

①               ;③                。

(2)C的分子式为:

                 。

(3)写出②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②                                    。

(4)F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写出其中两种的结构简式           、            。

【答案】

(1)①加成反应(2分)、③氧化反应 (2分)

(2)C3H4O2                      (3分)                                     

(3)

              

(4)HCOOCH2CH2CH3;CH2CH2CH2COOH (其它合理的也可,各3分)

【解析】略

15.A、B、C、D是短周期元素形成的四种气体单质,其它物质为化合物。

H常作为普通锌锰干电池的电解质。

有关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反应条件均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的结构式为____    ,G的化学式为              。

(2)Y和E在一定条件下可反应生成B和Z,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在体积为0.5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人1.25molB和1.25molD进行如下化学反应:

B(g)+3D(g)

2Y(g),其化学平衡常数K与T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T/℃

300

400

K

3.41

0.50

①若反应在400℃下进行,下列各项中能作为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依据的是  

(填字母)。

A.Y、B、D的物质的量分别为0.50mol、l.0mol、0.50mol    

B.v正(B)="3v"逆(D)

C.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D.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②在一定条件下B(g)+3D(g)

2Y(g)达到平衡状态,时间为t

1时改变条件。

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维持温度、反应体系体积不变,t1时充入Y(g)

B.维持压强不变,tl时升高反应体系温度

C.维持温度不变,t1时扩大反应体系体积

D.维持温度、压强不变,t1时充入Y(g)

(4)0.lmol·L-1的X溶液和0.2mol·L-1的Y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显碱性,则该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大小顺序是                    .

(5)常温下,0.1mol·L-1的Y溶液中

=l×10-8,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该溶液的pH="11   "                         

B.该溶液中的溶质电离出的阳离子浓度为0.1mol·L-1

C.该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与c(OH—)乘积为l×10-22

D.pH=l的X溶液V1L与0.1mol·L-1的Y溶液V2L混合,若混合溶液pH=7,则V1

E.将0.1mol·L-1的Y溶液加水稀释100倍后,pH>9

【答案】

【解析】略

16.(10分)根据废水中所含有害物质的不同,工业上有多种废水的处理方法。

(1)废水I若采用CO2处理,离子方程式是                       。

(2)废水II常用明矾处理。

实验中发现废水中的c(HCO-3)越大,净水效果越好,这是因为                                         。

(3)废水III中的汞元素存在如下转化

(在空格上填相应的化学式):

Hg2+         =====CH3Hg++H+

我国规定,Hg2+的排放标准不能超过0.05mg/L。

某工厂排放的1m3废水中含Hg2+3×10-4mol,是否达到了排放标准       (填“是”或“否”)。

(4)废水IV常用Cl2将CN-氧化成两种无毒气体,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答案】

(1)OH-+CO2===HCO-3(2分)

(2)HCO-3会促进Al3+的水解,生成更多的Al(OH)3,净水效果增强(2分)

(3)CH4(2分) 否(2分)

(4)5Cl2+2CN-+4H2O====10Cl-+2CO2+N2+8H+

(2分)

【解析】略

评卷人

得  分

 

 

四、计算题

17.(8分)将Cu与CuO的混合物20.8g加入到50mL18.4mol/L浓H2SO4中,加热充分反应至固体物质完全溶解,冷却后将混合液稀释至1000mL,测得c(Cu2+)="0.3"mol/L。

试计算:

(1)反应过程中放出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不考虑气体在溶液中的溶解)。

(2)溶液稀释后,c(H+)是多少?

【答案】

(1)4.48L

(2)0.42mol

【解析】有关化学方程式:

①CuO+H2SO4="=="CuSO4+H2O

②Cu+2H2SO4(浓)

CuSO4+SO2↑+2H2O     (1分)

设混合物中Cu的物质的量为x,CuO的物质的量为y。

有:

  64x+80y=20.8…………………………①

x+y=0.3………………………………②      (1分)

解得:

x=0.2mol              y=0.1mol   (1分)

(1)V(SO2)=0.2mol×22.4L/mol=4.48L            (1分)

(2)已知n(H2SO4)总=0.05L×18.4mol/L=0.92mol     (1分)

n(H2SO4)反应=2x+y=0.5mol                   (1分)

n(H2SO4)余=0.92mol-0.5mol=0.42mol           (1分)

18.(6分)由于铝质蒸发器和冷凝器易氧化,影响空调的寿命。

铜-铝合金蒸发器和冷凝器的成

功开发解决了制冷行业

的一大难题,并因此被世界制冷行业称为二十一世纪制冷行业革命性的创新。

(1)为测定该铜-铝合金的质量分数,现将5.6克该合金放入500mL2.0mol/L的盐酸中,充分反应后得到气体6.72L(标准状况),此铜

-铝合金中铝的质量分数为             。

(2)将上述反应液过滤,并将滤液稀释到1000mL,通过计算回答下列问题:

①稀释后,溶液中Al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②取100mL溶液,要想得到0.78克沉淀,应加入0.5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