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重庆高三高考模拟模拟试题6含答案考点及解析.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416012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17.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重庆高三高考模拟模拟试题6含答案考点及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高中化学重庆高三高考模拟模拟试题6含答案考点及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高中化学重庆高三高考模拟模拟试题6含答案考点及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高中化学重庆高三高考模拟模拟试题6含答案考点及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高中化学重庆高三高考模拟模拟试题6含答案考点及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高中化学重庆高三高考模拟模拟试题6含答案考点及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高中化学重庆高三高考模拟模拟试题6含答案考点及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高中化学重庆高三高考模拟模拟试题6含答案考点及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高中化学重庆高三高考模拟模拟试题6含答案考点及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高中化学重庆高三高考模拟模拟试题6含答案考点及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高中化学重庆高三高考模拟模拟试题6含答案考点及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高中化学重庆高三高考模拟模拟试题6含答案考点及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高中化学重庆高三高考模拟模拟试题6含答案考点及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高中化学重庆高三高考模拟模拟试题6含答案考点及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高中化学重庆高三高考模拟模拟试题6含答案考点及解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高中化学重庆高三高考模拟模拟试题6含答案考点及解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高中化学重庆高三高考模拟模拟试题6含答案考点及解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高中化学重庆高三高考模拟模拟试题6含答案考点及解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高中化学重庆高三高考模拟模拟试题6含答案考点及解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高中化学重庆高三高考模拟模拟试题6含答案考点及解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重庆高三高考模拟模拟试题6含答案考点及解析.docx

《高中化学重庆高三高考模拟模拟试题6含答案考点及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重庆高三高考模拟模拟试题6含答案考点及解析.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化学重庆高三高考模拟模拟试题6含答案考点及解析.docx

高中化学重庆高三高考模拟模拟试题6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2018-2019年高中化学重庆高三高考模拟模拟试题【6】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班级: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分数:

___________

题号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评卷人

得  分

 

 

一、选择题

1.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制饭勺、饭盒、高压锅等的不锈钢是合金

B.做衣服的棉和麻均与淀粉互为同分异构体

C.煎炸食物的花生油和牛油都是可皂化的饱和酯类

D.磨豆浆的大豆富含蛋白质,豆浆煮沸后蛋白质变成了氨基酸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A、不锈钢主要是铁、碳合金,正确;B、棉、麻、淀粉都属于多糖,是高分子化合物,其分子的聚合度不同,所以不能互为同分异构体,错误;C、花生油是液态油,其成分主要是不饱和酯,而牛油是固态油,其成分主要是饱和酯,错误;D、豆浆加热煮沸属于蛋白质的变性而不是发生了水解反应生成氨基酸,错误,答案选A。

考点:

考查化学与生活的联系,物质的性质、成分的判断

2.将足量CO2通入NaOH和Ba(OH)2的混合稀溶液中,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n)和通入CO2气体的体积(V)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图中AB段表示的离子方程式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①CO2+OH-=

 ②CO2+2OH-=

+H2O  

+Ba2+=BaCO3↓ ④BaCO3+CO2+H2O=Ba2++2

+CO2+H2O=2

A.③①

B.②⑤

C.⑤④

D.④②

【答案】B

【解析】由于OA段发生的反应为CO2+Ba(OH)2=BaCO3↓+H2O,此时还剩NaOH,所以AB段发生的反应为CO2+2OH-=

+H2O,

+CO2+H2O=2

,BC段发生的反应为BaCO3+CO2+H2O=Ba2++2

3.利用如图所示装置(电极均为惰性电极)可吸收SO2,并用阴极排出的溶液吸收NO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为直流电源的负极

B.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2HSO3-+2H++e-=S2O42-+2H2O

C.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SO2+2H2O-2e-=SO42-+4H+

D.电解时,H+由阴极室通过阳离子交换膜到阳极室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A、从反应物和产物化合价判断,左边硫的化合价从+4价到+6价,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为阳极,a为正极,错误;B、电子数目不对,电极反应式为2HSO3-+2H++2e-=S2O42-+2H2O,错误;C、正确;D、电解时阳离子向阴极移动,阴离子向阳极移动,错误。

考点:

考查电化学有关问题。

4.将等物质的量的镁和铝均匀混合,取等质量该混合物四份,分别加到足量的下列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放出氢气最多的是(  )

A.3mol·L-1盐酸

B.4mol·L-1HNO3溶液

C.5mol·L-1NaOH溶液

D.18.4mol·L-1H2SO4溶液

【答案】A

【解析】B项中硝酸和D项中浓硫酸与金属反应不产生氢气;C项中NaOH溶液只与铝反应而不与镁反应,而A项中盐酸与镁和铝均能反应,A项正确。

5.如图是某硫酸试剂瓶标签上的部分文字。

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9.2mol/L

B.1molZn与足量的该硫酸反应生成2g氢气

C.该硫酸与等体积水混合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等于9.2mol/L

D.向50mL该硫酸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铜片,加热充分反应后,被还原的硫酸的物质的量小于0.46mol

【答案】D

【解析】解答本题要注意以下两点;

(1)注意运用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密度之间的换算关系式。

(2)溶液稀释或混合中溶质的物质的量守恒。

6.下列关于常见有机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乙烯和苯都能与溴水反应

B.乙酸和油脂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C.糖类和蛋白质都是人体重要的营养物质

D.乙烯和甲烷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

【答案】A

【解析】A项,苯与溴水不反应。

B项,乙酸能与NaOH溶液发生中和反应,油脂能与NaOH溶液发生水解反应。

C项,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人体重要的营养物质。

D项,乙烯可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而CH4不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

7.肼(N2H4)是一种可用于火箭或原电池的燃料。

已知:

N2(g)+2O2(g)=2NO2(g)    △H=+67.7kJ/mol ①

N2H4(g)+O2(g)=N2(g)+2H3O(g) △H=-534kJ/mol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①中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

B.2N2H4(g)+2NO2(g)=3N2(g)+4H2O(g)△H=-1000.3kJ/mol

C.铂作电极,KOH溶液作电解质溶液,由反应②设计的燃料电池,其负极反应式为N2H4-4e-+4OH-=N2+4H2O

D.铂作电极,KOH溶液作电解质溶液,由反应②设计的燃料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KOH溶液的pH将增大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已知N2(g)+2O2(g)=2NO2(g)△H=+67.7kJ·mol-1,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反应后能量升高,所以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故A错误;根据热化学方程式①②,再根据目标方程式为2N2H4(g)+2NO2(g)═3N2(g)+4H2O(g),可以通过2×②-①得到即2N2H4(g)+2NO2(g)═3N2(g)+4H2O(g),△H=2×②-①=2×(-534kJ·mol-1)-(+67.7kJ·mol-1)=-1135.7kJ·mol-1,所以2N2H4(g)+2NO2(g)═3N2(g)+4H2O(g),△H=-1135.7kJ·mol-1,故B错误;负极是N2H4失电子生成N2和H2O,则其电极反应式为:

N2H4-4e-+4OH-=N2+4H2O,故C正确;已知该电池反应的总方程为:

N2H4+O2=N2+2H2O,反应生成水,溶液的体积增大,所以氢氧化钾的浓度减小,即溶液的pH减小,故D错误。

考点:

考查反应中能量变化,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和盖斯定律的计算应用等。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糖类、油脂、蛋白质在一定条件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B.苯只能发生取代反应,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C.棉、麻、羊毛及合成纤维完全燃烧都只生成CO2和H2O

D.溴乙烷与NaOH的乙醇溶液共热生成乙烯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A、单糖不会水解,错误;B、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取代反应,错误;C、羊毛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含氮元素错误;D、溴乙烷在强碱的醇溶液中消去羟基和β—碳上的一个氢原子形成不饱和的烯烃,正确。

考点:

考查有机化学基础知识。

9.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常温下,将1LpH=12的氨水加水稀释为10L后溶液的pH=11

B.有甲、乙两醋酸溶液,测得甲的pH=a,乙的pH=a+1,若用于中和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NaOH溶液,需甲、乙两酸的体积V(乙)>10V(甲)

C.向浓度均为0.1mol·

的MgCl2、CuCl2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先生成蓝色沉淀,说明Ksp[Cu(OH)2]>Ksp[Mg(OH)2]

D.水的离子积常数KW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说明水的电离是放热反应

【答案】B

【解析】A选项中的pH在11~12之间,错误;B选项,甲的电离程度小,所以甲的浓度大于10倍的乙的浓度,正确

10.甲、乙两烧杯中各盛有100mL3mol/L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向两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铝粉,反应结束后测得生成的气体体积比为甲:

乙=1:

2,则加入铝粉的质量为(    )

A.5.4g

B.3.6g

C.2.7g

D.1.6g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

①2Al+6H+=2Al3++3H2↑,②2Al+2OH-+2H2O=2AlO2-+3H2↑;当酸碱过量的时候,产生氢气的体积应相等,当铝均过量的时候,产生氢气的体积之比为1:

3;现产生氢气的体积之比为1:

2,所以应在两者之间,则:

第①反应铝过量,第②反应碱过量,所以根据酸求H2,再据氢气并依反应②求出铝的质量为5.4g。

考点:

考查化学过量计算。

评卷人

得  分

 

 

二、实验题

11.(10分)某氯化铁样品含有FeCl2杂质.现要测定其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实验按以下步骤进行:

(1)操作I所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外,还必须有                   (填仪器名称).

(2)加入过量氨水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                        ;

(3)若不用氯水,可用下列试剂中的        代替(填序号)。

A.H2O2    B.碘水    C.NaClO

(4)步骤⑤中检验沉淀是否洗净的方法是                      。

(5)若坩埚质量为W1g,坩埚及灼烧后的固体总质量为W2g,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请把结果约到最简)。

【答案】

(1)1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2)Fe3++3NH3·H2O=Fe(OH)3↓+3NH4+;(3)A、C;

(4)取最后一次洗涤液于试管中,加入AgNO3溶液,溶液不变浑浊,说明沉淀洗涤干净。

(5)7(W2-W1)/10m×100%

【解析】

试题分析:

(1)操作I是配制一定浓度一定体积的溶液,除了所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外,还必须有1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2)加入过量氨水,会形成Fe(OH)3沉淀,一水合氨是弱碱,应该写化学式,所以反应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Fe3++3NH3·H2O=Fe(OH)3↓+3NH4+;(3)若不用氯水,由于氧化性Fe3+>I2,H2O2>Fe3+;NaClO>Fe3+;所以可用的试剂是A.H2O2、C.NaClO;(4)若沉淀洗涤干净,则洗涤溶液中不含有Cl-,因此步骤⑤中检验沉淀是否洗净的方法是取最后一次洗涤液于试管中,加入AgNO3溶液,溶液不变浑浊,说明沉淀洗涤干净。

(5)若坩埚质量为W1g,坩埚及灼烧后的固体总质量为W2g,则m(Fe2O3)="("W2-W1)g,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W2-W1)g÷160g/mol]×2×56g/mol}÷a×100%=7(W2-W1)/10m×100%.

考点:

考查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配制、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物质的选择及含量的计算的知识。

评卷人

得  分

 

 

三、填空题

12.(6分)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

汽车尾气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汽车排气管上安装“催化转换器”便可以使汽车的尾气转换成无毒气体。

如用●表示碳原子,用○表示氧原子,用

表示氮原子,下图为气体转换的微观过程。

请你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A、B、C三种物质可以归为一类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C归为化合物,将D归为单质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变化过程中消耗的A物质和生成的C物质的质量比为________。

(4)从微观的角度去描述你获得的关于化学变化的有关信息(答出一条即可)____________。

【答案】17.(共6分)(除化学方程式2分外,其余每空1分)

(1)都含有氧元素

(2)二氧化碳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而氮同种气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

(3)2CO+2NO

N2+2CO2 15∶22

(4)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没有发生改变(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解析】

试题分析:

(1)根据氧化物的概念,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可将A、B、C三种物质归为氧化物,则A、B、C三种物质可以归为一类的依据是都含有氧元素。

(2)根据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概念可知将C归为化合物,将D归为单质的理由是_将C归为化合物,将D归为单质的理由是二氧化碳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而氮气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3)根据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系数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可知,消耗2moLNO就会生成2moLCO2,所以化学变化过程中消耗的A物质和生成的C物质的质量比为15:

22;(4)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

考点:

考察物质的分类,单质化合物的概念,化学反应的实质等知识。

13.卤素化学丰富多彩,能形成卤化物、卤素互化物、多卤化物等多种类型的化合物。

(1)基态溴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     。

(2)卤素互化物如IBr、ICl等与卤素单质结构相似、性质相近。

则Cl2、IBr、ICl的沸点由高到低的顺序为     。

(3)气态氟化氢中存在二聚分子(HF)2,这是由于     。

(4)互为等电子体的微粒相互之间结构相似。

I3+属于多卤素阳离子,根据VSEPR模型推测I3+的空间构型为     ,中心原子杂化类型为     。

(5)①HClO4、②HIO4、③H5IO6[可写成(HO)5IO]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填序号)。

(6)卤化物RbICl2在加热时会分解为晶格能相对较大的卤化物A和卤素互化物或卤素单质,A的化学式     。

(7)如图所示为卤化物冰晶石(化学式为Na3AlF6)的晶胞。

图中●位于大立方体顶点和面心,○位于大立方体的12条棱的中点和8个小立方体的体心,▽是图中●、○中的一种。

图中●、○分别指代哪种粒子     、     ;大立方体的体心处▽所代表的是     。

【答案】(15分)

(1)4s24p5(2分)

(2)IBr>ICl>Cl2(2分)(3)HF分子间形成氢键(2分)

(4)V形(或角形);sp3(各1分,共2分)(5)①>②>③(2分)(6)RbCl(2分)

(7)●:

AlF6- ;○:

Na+    ;AlF6-(各1分,共3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溴元素的原子序数是35,所以根据构造原理和能量最低原理可知,基态溴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4s24p5。

(2)卤素单质形成的晶体均是分子晶体,分子间作用力越大,沸点越高。

则Cl2、IBr、ICl沸点由髙到低的顺序为IBr>ICl>Cl2。

(3)由于F的电负性最大,因此HF分子中存在氢键,从而形成二聚分子。

(4)因为I3+可看成II2+,所以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可知,I3+中中心原子含有的孤对电子对数=(7-1-2×1)÷2=2,所以其空间构型为V形,其中I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sp3杂化。

(5)由于非金属性Cl>Br>I,非金属性越强,则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酸性越强,则①的酸性最强。

在②③中都是碘元素的含氧酸,非羟基氧个数越多,酸性越强,则酸性为②>③,故三种物质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①②③。

(6)RbICl2加热时会分解为晶格能相对较大的卤化物A和卤素互化物或卤素单质,氯离子的半径小于碘离子的半径,则RbCl的离子键长小于RbI的离子键长,则RbCl的晶格能较大,所以则A为RbCl。

(7)根据晶胞结构并依据均摊法可知,●表示的微粒个数=8×

+6×

=4个,○表示的微粒个数=12×

+8=11。

根据化学式可知,Na+和AlF6-的个数比是3:

1,则白色球和黑色球之比接近3:

1,要满足3:

1,则▽所代表的应该是AlF6-。

考点:

考查核外电子排布、氢键、空间构型、杂化轨道类型、含氧酸酸性、沸点比较以及晶体结构的有关计算等

14.(8分)在2008年初我国南方遭遇的冰雪灾害中,使用了一种融雪剂,其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XY2,X、Y为周期表前20号元素,其阳离子和阴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且1molXY2含有54mol电子。

(1)该融雪剂的化学式是       ;X与氢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是      。

(2)元素D、E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D

与Y相邻,则D的离子

结构示意图是             ;D与E能形成

一种非极性分子,该分子的结构式为        ;D所在族元素的氢化物中,沸点最低的是            。

(3)元素W与Y同周期,其单质是原子晶体;元素Z的单质分子Z2中有3个共价健;W与Z能形成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其化学式是          .

(4)元素R与Y同主族,其氢化物能用于刻蚀玻璃,R2与NaOH溶液反应的产物之一是OR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答案】

(1)CaCl2。

(2)

S=C=S;H2S。

(3)Si3N4。

(4)2F2+2OH—=2F—+OF2+H2O。

【解析】略

15.Al和Ga及N和As分别是同主族的元素,请回答下列问题:

(1)砷化镓是一种半导体材料,其化学式为              。

(2)写出As原子处于基态时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

(3)超高导热绝缘耐高温纳米氮化铝在绝缘材料中应用广泛,氮化铝晶体与金刚石类似,每个铝原子与      个氮原子相连,氮化铝晶体属于       晶体。

(4)NH3是氮的氢化物,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是          ,存在化学键的类型是    ,NH3的沸点比AsH3高的原因是                。

【答案】

【解析】略

16.已知,当羟基与双键碳原子相连接时,易发生如下转化:

化学式为C8H8O2的有机物有如下的转化关系:

其中F能与FeCl3溶液显紫色,I为一种不饱和酯。

回答:

(1)结构简式E                  ,B                 ,I                 。

(2)写出反应类型:

B→C                 ; G→H                  。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A→D+E                                                              。

②B→C                                                                 。

(4)写出与A具有相同官能团、且属于芳香族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不含A):

                、                   、                   。

【答案】

方程式各2分,其余1分共12分

【解析】略

评卷人

得  分

 

 

四、计算题

17.高炉炼铁是冶炼铁的主要方法。

(1)从炼铁高炉口排出的尾气中含有一定量的有毒气体              (填化学式),会污染空气。

100多年前,人们曾耗巨资改建高炉,结果尾气中的该物质含量并未减少。

高炉炼铁的主要反应方程式为(设铁矿石用磁铁矿)                             。

(2)已知:

①4Fe(s)+3O2=2Fe2O3(s)   ΔH1 

②4Fe3O4(s)+O2(g)=6Fe2O3(s)         ΔH2 

③3Fe(s)+2O2(g)=Fe3O4(s)           ΔH3 

则ΔH2=     (用含上述ΔH的代数式表示)。

(3)高铁酸钠(Na2FeO4)是铁的一种重要化合物,可用电解法制备,阳极材料为铁,其电解质溶液应选用_______(填H2SO4、HNO3、KOH、NaOH、Na2SO4)溶液,原因是_____________,阳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

(4)某温度下,HX的电离平衡常数K为1×10-5。

计算该温度下0.100mol/L的HX溶液的    H+浓度。

(平衡时HX的浓度以0.100mol/L计,水的电离忽略不计,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6分)

(1)CO(2分)  Fe3O4(s)+4CO(g)

3Fe(s)+4CO2(g)(写等号扣1分,不标状态不扣分)(2分)

(2)3ΔH1-4ΔH3 (2分) 

(3)NaOH(2分) 酸性条件会反应,KOH会引进K元素杂质(合理也给分)(2分)

Fe-6e-+8OH-=FeO42-+4H2O(2分)

(4)                  HX   

    X-   +  H+

初始浓度/mol·L-1:

0.100           0        0

变化浓度/mol·L-1:

 a             a        a

平衡浓度/mol·L-1:

0.100           a       a   (1分)

K=

=

=1×10-5 ∴a≈1×10-3(1+1+1分)

(K的表达式正确得1分,算式正确得1分,计算结果正确得1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高炉炼铁原理为Fe2O3+3CO

2Fe+3CO2,为了提高氧化铁的利用率及,一氧化碳一定过量,则尾气中含有的有毒气体是CO;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高炉炼铁是可逆反应,则用磁铁矿为原料炼铁的原理为Fe3O4(s)+4CO(g)

3Fe(s)+4CO2(g);

(2)为了约去Fe(s),观察3个热化学方程式,发现①×3—③×4=②,则②的焓变等于①的焓变×3—③的焓变×4,即ΔH2=3ΔH1-4ΔH3;(3)阳极的主要反应物和产物是铁和高铁酸根离子,即Fe→FeO42—;铁元素由0价升为+6价,升高总数为6,则失去6个电子,则Fe—6e—→FeO42—;由于铁单质与酸能直接反应,因此不能选择酸作电解质溶液,也不能用氢离子使左右电荷守恒,只能选碱作电解质溶液,但不能选择KOH,否则引入钾离子等杂质,根据电荷守恒,则Fe—6e—+8OH-→FeO42—;根据氢、氧原子个数守恒,则阳极反应式为Fe-6e-+8OH-=FeO42-+4H2O;(4)依题意,该反应体系中各组分(起始、变化、平衡)浓度可以推导,则

HX   

    X-   +  H+

初始浓度/mol·L-1         0.100          0        0

变化浓度/mol·L-1              a           a       a

平衡浓度/mol·L-1         0.100—a≈0.100    a      a

K=

=

=1×10-5 ∴a≈1×10-3

考点:

考查化学反应原理等,涉及高炉炼铁原理及尾气成分推导、可逆反应、盖斯定律、电解原理的应用、电解质溶液的选择及原因、阳极反应式、化学平衡常数的有关计算过程等。

18.取5.64gCu(NO3)2无水晶体,强热使其分解,得到NO2、O2和2.32固体氧化物。

将气体用水充分吸收后,还有气体剩余,同时得到100mL溶液。

请通过计算确定:

(写出计算过程)

(1)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