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级立项课题开题论证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026477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级立项课题开题论证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市级立项课题开题论证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市级立项课题开题论证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市级立项课题开题论证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市级立项课题开题论证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市级立项课题开题论证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市级立项课题开题论证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市级立项课题开题论证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市级立项课题开题论证报告.docx

《市级立项课题开题论证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级立项课题开题论证报告.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市级立项课题开题论证报告.docx

市级立项课题开题论证报告

老柳,我实在是太忙了,我改了一丁点,你看看能不能用,分年级的那个问题,我建议下次听六年级的课的时候让课题组的老师留下了商量一下,毕竟每个人都只是清楚自己的年级,像我们连自己的学生学过什么都不知道,所以,分年级研究这一块我没有改。

不好意思了!

 

农村小学高年级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策略的研究

开题论证报告

富民县永定中心小学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课题界定

1.课题的提出

20世纪80年代以来,问题解决已成为国际数学教育的核心和数学教育研究的新趋势。

传统的应用题教学大多靠老师的语言进行授课、灌输信息,注重对例题的解答,反复练习,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在教学中学生大多属于被动接受,不能积极思考解决问题,不能准确分析数量关系,掌握的解题方法不熟练。

拿到题目凭着脑中的固定模式,跟着感觉列式解答。

因此,“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用数学的知识解问题”的意义就尤为重要。

通过对512名学生、325名家长及46名数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现状如下:

有82.35%的学生怕学应用题,不能与生活实践进行有效的联系;有85.47%的家长认为孩子不能很好地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有88.5%的家长觉得辅导孩子做应用题是最头疼的,98.34%的教师最希望学生掌握实际应用技能,而78.5%的教师认为在数学技能中学生掌握最薄弱的是应用题,认为怕教学“解决问题”的内容,测试中最容易出错。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

许多学生坚信

(1)老师给出的每一个问题都是可解的。

(2)如果老师没讲过,那我们肯定就不懂。

(3)每个问题中所给出的条件对问题的解决一定是恰好的。

因此在解决问题时必须用到所给出的每一个条件,否则就一定做错了。

(4)每个问题都只有唯一的解答。

(5)教师是最后的仲裁者,学生给出的答案及解题方法的正误都由教师最终裁定。

(6)数学是一门非常精确的科学,观察和猜测是靠不住的……不难想象,这些现象在学生的数学学习中,尤其是“问题解决”中造成的消极影响是:

他们不乐意在解完题后进行检验,因为在他们看来,问题的最终仲裁者是老师,他会给出最后的裁定;他们缺乏探索的精神,当他们获得问题的一种解法或一个解答时,不愿意去寻找其他的解法或解答,因为在学校里,他们所面临的问题从来就未曾有过多种解答;他们缺乏自信,因为他们所有的知识与技能都是来自教师的“给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存在以下误区:

教学形式单一,脱离学生实际;机械训练,思路刻板,评价片面。

我们课题组教师力求通过研究,探索出高年级“解决问题”教学的有效策略。

2.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一九八二年英国的科克柯罗福特报告(Cockcroft Report)给教师提出了五条建议,其中第一条就提出“应该在教学形式中增加讨论、研究、问题解决和探索等形式,而不应仅仅是讲解、复习、练习、作业,有必要研究在小学的问题解决教学,尽管对此问题还有很多疑虑。

”事实上十多年过去了,这方面的疑虑还存在很多,至少在我们农村学校便是如此。

目前就教育界还存在着许多不同的界定。

我们更倾向于这样一种观点,即“解决问题”教学是指:

“在教师的适当指导下,学生以已有的认知结构为基础对问题进行探索,并获得问题的最终解决,从而掌握一定的思想方法。

”当然,“解决问题”教学中所指的“问题”并不等同于传统数学教育中的那种“单纯练习式的问题,”而是一些“非单纯练习式的问题”,这些问题对学生来讲应该是不熟悉的、全新的。

也就是说在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不存在现成的解题模式,它必须依靠学生自己相对独立的探索、发现才能得以解决。

我们强调小学数学教育中的“解决问题”教学,既是我们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也是数学教育本身发展的需要。

目前就解决问题教学方面,国内外对农村小学教学的研究较少,本课题试图从农村学校的实际出发,从学生身边挖掘资源,立足“农村”这一实际,研究农村小学高年级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的策略。

3.课题的界定

(1)“解决问题”的教学内涵及特点

广义的“解决问题”是指运用数学思考,解决数学学习中的问题,包括有关的概念、计算、应用等方面。

狭义的“解决问题”是指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即长期以来人们所说的“应用题”。

我们课题研究的范畴是指狭义的“解决问题”。

作为“解题”的应用题和作为“解决问题”的应用题的特点是:

前者重在获得答案,后者注重在探索过程中获得解决问题的策略;前者集中针对某一类知识的应用,后者分散、综合地应用知识;前者确定类型、表征类特征,揭示解题规律,后者通过探索与研究活动,解放创造力;前者强化类型训练,形成解题技能,后者解决新问题。

“解决问题”是以数学思维为内涵,以问题目标为走向的心理活动过程。

“解决问题”首先应该是解决实际问题,其次它才是供学生练习的数学习题。

(2)什么是教学策略及解决问题的教学策略

策略是指为达到目标而使用的方法、手段。

教学策略是为达到某种教学目的使用的手段和方法。

在此意义上,教学策略同义于教学方法。

但从广义上讲,教学策略不仅用来表示为达到某种教学目的而使用的手段或方法,而且还用来指教学活动的序列计划和师生间连续的有实在内容的交流技巧、艺术。

教学策略包含多个方面的含义,包括目标的设立、媒体的选择、方法的确立、活动的组织、反馈的方法、成绩的评定等等。

所以,从系统的观点我们可以看出:

教学策略是指以一定的教育思想为指导,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制定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调适、优化,以使教学效果趋于最佳的系统决策与设计。

解决问题的教学策略是指在教师的适当指导下,学生以已有的认知结构为基础对数学问题进行探索,获得问题的最终解决,从而掌握一定的数学思想方法,并在这一过程中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本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

学生方面:

使学生能够应用数学知识、数学思维解决有关的生活实际问题,遇到问题时能够找到最佳的解决策略,提高学生学习“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

使学生学会从数学角度提问题,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教师方面:

提高教师的科研意识,把数学观念的培养和教育纳入到数学知识的学习、思维的训练、能力的提高和情感教育等过程中去,总结出好的解决问题教学的方法,策略,指导今后的教学工作。

三、预期目标

1.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能根据已有的数学信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2.构建学科教学中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的问题教学模式:

既培养学社在数学中读(题目)的能力,画(线段图)的能力,想(关系式)的能力。

3.探索高年级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的有效策略,

4.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努力反映学生生活中感兴趣的事物,提高兴趣,树立正确的数学观。

努力使学生的学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有较大提高:

创设一定的情景,在情景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的一些数学问题。

四、研究原则

1.实事求是原则。

教育科研是一项严肃的工作,在实际探索中必将遇到大量的实际问题和阻力,可能在传统与改革、借鉴与创新、局部与整体、长期与短期等方面存在尖锐的矛盾。

因此,我们必须遵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原则,始终以科学务实的态度开展实验工作,引导实验健康进行,实现实验的既定目标。

2.开放性原则。

在研究过程中,教师既要培养学生的个性,又要兼顾到学生的学情,教学环境,教师要承认学生间存在的差异,要因材施教,最终达到“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数学的目的”。

3.主体性原则。

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在研究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主动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努力为学生创设一种开放民主的教学场所,使学生真正成为探究问题的主人。

4.创新性原则。

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选择条件和问题,寻求多种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在组合过程中,学生敢于探索,富于想象、联想,敢于假设、怀疑,有利于横向、纵向、逆向思维的培养。

丰富的题源,又为学生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创造了良好的思维空间,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5.激励性原则。

在应用题“信息组合”式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正确对待学生中客观存在的差异,把握好激励性原则,让每位学生都学会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每个学生都有上进的机会,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五、研究内容

1.以高年级数学教材解决问题教学内容为载体,研究解决问题教学的策略。

2.研究生活中有价值的数学问题的解决策略。

主要包括:

(1)影响农村小学学生解决问题存在因素的研究。

(2)营造解决问题教学氛围的策略研究。

(3)解决问题教学呈现形式的策略研究。

(4)提高农村小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策略研究。

六、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课题组教师利用各种渠道收集并查阅有关文献资料,了解研究现状,依托理论、借鉴经验,为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提供理论上的保障和方法的指导。

2.问卷调查法:

课题组教师选定一些在日常教学中经常碰到的问题及学生、家长存在的主要困惑,对教师、学生、家长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反馈信息,了解存在的问题,更好地制定实施方案。

3.经验总结法:

课题组教师不断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不断总结经验,大胆尝试,探究“解决问题”教学的方法,并向其他教师推广。

4.案例法:

把具有一定价值的“解决问题”事例编写成案例,供课题研究。

七、课题研究的具体实施计划

(一)准备阶段(2008年10月—2009年6月)

1.课题组教师对家长、学生及数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收集调查材料,分析教学现状,确定研究课题。

2.做好课题的申报和开题论证准备工作。

3.组织课题研究的相关培训和学习活动,课题组结合课题研究内容与当前课程改革的实际,对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举办有关问题解决教学内容培训,增强对课题研究意义的认识,进一步明确研究目标,掌握相关的研究方法,提高研究水平。

4.进行课堂教学探索活动。

(二)实施阶段(2009年9月—2011年6月)

1.进行开题论证,听取有关专家和兄弟学校教师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完善开题论证报告。

2.制定课题研究计划,按课题研究实施方案组织开展各项研究工作。

以教材为载体,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探索研究;课题组活动与教研组活动进行有效结合,突出研究主题;课题组教师的活动突出研究主题。

3.定期组织课题研究教学观摩和交流研讨活动。

4.对课题研究进行阶段性评估,开展阶段性研究成果评选活动。

5.采取自评和他评相结合的方式,对实验教师研究工作的业绩进行评定,必要时适当调整人员和工作布局。

6.评选推荐一批优秀课件及教学案例,参与各级评选。

7.进行阶段性成果总结验收,召开课题研究经验交流研讨会。

具体安排:

(1)2009年9月:

①组织课题组教师进行开题论证准备和听取有关专家的建议和意见,完善开题论证报告。

②课题组教师制定研究计划。

③进行随堂研究。

(2)2009年10月:

课堂教学研究

(3)2009年11-12月:

随堂研究,整理研究资料。

进行阶段检测、分析及阶段小结。

(4)2010年3月:

①制定学期研究计划。

②进行课堂教学研究。

(5)2010年4月:

进行课堂教学研究

(6)2010年5月:

中期优质课汇报,进行中期检测,学生优质作业展评,整理研究资料。

(7)2010年6月,撰写阶段总结报告。

(8)2010年9月:

①制定学期研究计划。

②进行课堂教学研究。

(9)2010年10月:

进行课堂教学研究

(10)2010年11——12月:

随堂研究,整理研究资料,

进行阶段检测及分析,进行阶段小结。

(11)2011年3月:

进行课堂教学研究。

(12)2011年4月:

进行课堂教学研究,撰写研究论文。

(13)2011年5月

①终期优质课汇报、学生优质作业展评。

②课题组教师撰写论文、课题研究报告,做好结题准备工作。

③收集整理课题研究资料、进行检测、统计分析。

4.评选优秀研究成果,编印永定中心小学《“解决问题”教学策略研究题例》、优秀教学案例和论文。

(14)2011年6月

1.课题组呈交课题研究报告和汇集研究成果,并请专家对项目质量进行终结性评价和鉴定。

2.结合实际,推广研究成果。

七、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和缺少的研究和实验条件及拟解决的途径

(一)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数学课程标准》在关于课程目标的阐述中,首次大量使用了“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动词,从而更好地体现了数学学习对学生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以及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要求。

具体而言,就是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要让学生经历知识与技能形成与巩固的过程,经历数学思维的发展过程,经历应用数学能力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形成积极的数学情感与态度。

2.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学说认为小学生数学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

在皮亚杰看来,认识的过程本身就是建构的过程,即主体与客体在相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同化”与“顺应”的平衡达到认知的发展,而在其中“顺应”则是认知图式发生变革的关键所在。

当主体已有的认知图式不能同化客体时,主体就会自觉地对它进行调整或创立新图式以适应新环境,从而同化客体。

这事实上与学生的解题过程有着本质的相似。

对小学生来说,获得数学知识需要每个人再现类似的创造过程,学生学习数学不是被动地吸收课本上的现成结论,而是一个充满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的过程,经历一个实践和创新的过程。

具体地说,学生从数学现实出发,在教师帮助下自己动手、动脑做数学,用观察、模仿实验、猜想等手段收集材料,获得体验,并作类比,分析、归纳,渐渐形成自己的数学知识。

3.主动参与教学理论。

学生的学习不是简单地接受知识,应在实践体验、领悟和创造中学习,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和动口交流等行为,由外到内主动建构自己的认识、经验,在原有认识、经验的相互作用下,充分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从而使自己得到持续的发展。

4.心理学及教育学方面。

解决问题教学实际上就是一种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过程,美国心理学家阿瑞提就指出:

每个精神健全的人都具有普通创造力,创造力是由低向高逐步发展的。

创造力不是少数人特有的,每个人都具有创造力,都可以通过教育的创新进行培养和提高。

对中小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将直接影响着高等教育对中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成就。

创造性教学问题,早已引起教育家的重视。

进入20世纪,杜威在这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他早就发现了传统教育缺乏创造性的弊端,主张使用好的教育方法,提倡科学探究式的创造性教学。

我国著名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是创造教育的倡导者,他认为,创造是教育之本。

主张对学生实行六大“解放”,其创造教育思想和理论曾经指导了一系列卓越的教育改革实验,为国家培养了一批批人才。

5.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解决问题”教学——“应用意识”是先导,“解题策略”是关键,“解决问题”是目的。

(二)开展课题研究所具备的师资水平

课题负责人:

张柏盛,1972年生,小学高级教师,多年从事学校管理工作和数学教学工作,善于学习和思考,对学校管理和教研工作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栾忠富,1976年生,专科学历,小学高级教师,多年从事学校管理工作和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具有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和教学管理经验,现为富民县教育局教研室数学专职教研员。

李月,女,1967年出生,本科学历,小学高级教师,市级学科带头人。

多年来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和教研工作,善于学习和研究,教学经验丰富,现为富民县教育局教研室小学数学专职教研员。

胡迎坤,1970年生,专科学历,小学高级教师,多年从事学校管理工作和小学数学教学工作。

在教师培训方面和教学方面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课题组长柳正才,1977年生,本科学历,县级数学骨干教师,从事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善于学习和思考,对数学教学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具备课件制作能力。

韩艳梅,1975年生,本科学历,县级数学骨干教师,从事小学数学高段教学14年,多年担任高年级数学教研组长,具有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

具备课件制作能力。

何英,1979年生,本科学历,昆明市小学数学骨干教师,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工作11年,课改意识强,在小学数学教学方面有专长,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具备课件制作能力。

张晓艳,1977年生,大学本科学历,永定中心小学数学骨干教师,长期从事小学数学高段教学,具有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和管理能力。

具备课件制作能力。

陈红丹,1974年生,大学本科学历,县级骨干教师,长期从事小学数学高段教学,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显著。

具备课件制作能力。

杨琼芬,女,1972年出生,大学本科学历,小学高级教师。

昆明市小学数学骨干教师,从事小学教学工作17年,对数学教学有自己独特见解。

安丽敏,女,1974年生,小学一级教师,大学本科学历,县级骨干教师,从事小学数学教学16年,具有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对新课改有自己独特见解。

李海燕,女,1983年出生,小学一级教师,大学本科学历,校级骨干教师。

多年从事小学语、数教学工作,有较强的教学创新能力。

钱建龙,男,1980年出生,专科学历,小学一级教师,昆明市小学数学骨干教师。

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在工作中努力学习,大胆实践,不断创新,对数学教学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屠小萍,女,1980年出生,小学一级教师,大学本科学历,校级数学骨干教师。

多年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善于学习和研究,具有独特的教学风格,对数学教学有独到的见解,教学成绩突出。

(三)研究手段

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进行日常教学研究;课外以学生生活实际联系,拓展课程资源,进行案例研究。

共性问题,集体攻关。

(四)本校结题的市级立项课题《提高农村小学习作教学实效性的研究》的规范化管理,能为本课题研究的开展和管理提供借鉴作用。

(五)缺少的研究和实验条件及拟解决的途径

1.相关的研究资料较欠缺。

课题组教师可以通过书籍、网络等多渠道学习,积累。

2.实验班学生的操作、训练量较大,可能会出现作业批阅困难。

可以多鼓励学生参与、合作,改进作业的批阅方式。

3.课题组教师都是担任高年级的教学工作,教学压力较大,研究的精力和时间有限。

我们坚信只要严格要求自己,多付出一些,就能克服困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