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习题核酸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8031997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6.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化学习题核酸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生物化学习题核酸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生物化学习题核酸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生物化学习题核酸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生物化学习题核酸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生物化学习题核酸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生物化学习题核酸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生物化学习题核酸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生物化学习题核酸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生物化学习题核酸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生物化学习题核酸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生物化学习题核酸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生物化学习题核酸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物化学习题核酸Word下载.docx

《生物化学习题核酸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化学习题核酸Word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生物化学习题核酸Word下载.docx

8.在含DNA和RNA的试管中加入稀的NaOH溶液,室温放置24小时后,被水解了。

9.核苷中,核糖及脱氧核糖与碱基间的糖苷键是键。

10.Watson-CrickDNA双螺旋每盘旋一圈有对核苷酸,高度为,直径为。

11.组成DNA的两条多核苷酸链是的,两链的碱基顺序,其中与配对,形成个氢键,与配对,形成个氢键。

12.由于连接互补碱基的两个糖苷键并非彼此处于对角线的两端,在DNA双螺旋的表面形成较宽的和较窄的。

13.维持DNA双螺旋结构的主要作用力是、、。

14.核酸变性时,260nm紫外吸收显著升高,称为;

变性的DNA复性时,紫外吸收回复到原来水平,称为。

15.DNA热变性呈现出,同时伴随A260增大,吸光度增幅中点所对应的温度叫做,用符号表示,其值的大小与DNA中碱基对含量呈正相关。

16.DNA在水溶液中热变性后,如果将溶液迅速冷却,则大部分DNA保持状态,若使溶液缓慢冷却,则DNA重新形成。

17.稀有核苷ψ中的糖苷键是连接。

18.RNA一般以存在,链中自身互补的反平行序列形成结构,这种结构与它们间的单链组成结构。

19.病毒和噬菌体只含一种核酸,有的只有,另一些只有。

20.染色质的基本结构单位是,由核心和它外侧盘绕的组成,核心由各两分子组成,核小体之间由相互连接,并结合有。

21.tRNA的二级结构呈型,三级结构呈型,其3'

末端有一共同碱基序列,其功能是。

22.真核细胞的mRNA帽子由组成,其尾部由组成,帽子的功能是,尾巴的功能是。

23.含氧的碱基有烯醇式和酮式两种互变异构体,在生理pH条件下,主要以

式存在,这有利于形成。

三、是非题

1.DNA是生物遗传物质,RNA则不是。

2.同种生物体不同组织中的DNA,其碱基组成也不同。

3.核小体是构成染色体的基本单位。

4.多核苷酸链内共价键断裂叫变性。

5.DNA的Tm值和A-T含量有关,A-T含量高则Tm高。

6.真核生物mRNA的5'

端有一个多聚A的结构。

7.DNA分子含有等摩尔数的A、G、T、C。

8.真核细胞的DNA全部定位于细胞核。

9.B-DNA代表细内DNA的基本构象,在某些情况下,还会呈现A型,Z型和三股螺旋的局部构象。

10.构成RNA分子中局部双螺旋的两个片段也是反向平行的。

11.复性后DNA分子中的两条链并不一定是变性之前的两条互补链。

12.自然界的DNA都是双链的,RNA都是单链的。

四、名词解释

反密码子Chargaff规则核酸的变性核酸的复性退火增色效应减色效应发夹结构分子杂交DNA的解链(溶解)温度碱基堆积力超螺旋DNADNA的一级结构DNA的二级结构

五、问答题

1.核酸的组成和在细胞内的分布如何?

2.核酸分子中单核苷酸间是通过什么键连接起来的?

什么是碱基配对?

3.简述DNA和RNA分子的立体结构,它们各有哪些特点?

稳定DNA结构的力有哪些?

4.下列三种DNA中,哪个的Tm值最高?

哪个的Tm值最低?

为什么?

A、AAGTTCTCTGAATTAB、AGTCGTCAATGCATTC、GGATCTCCAAGTCAT

TTCAAGAGACTTAATTCAGCAGTTACGTAACCTAGAGGTTCAGTA

5.将下列DNA分子加热变性,再在各自的最适温度下复性,哪种DNA复性形成原来结构的可能性更大?

A、ATATATATATB、TAGACGATGC

TATATATATAATCTGCTACG

6.真核mRNA和原核mRNA各有何异同特点?

六、计算题

1.由结核分枝杆菌提纯出含有15.1%(按摩尔计算)的腺嘌呤的DNA样品,计算其它碱基的百分含量。

2.计算分子量为3×

107的双螺旋DNA分子的长度,含有多少螺旋(按一对脱氧核苷酸的平均分子量为618计算)?

3.人体有1014个细胞,每个体细胞含有6.4×

109对核苷酸,试计算人体DNA的总长度(Km)。

 

答案:

一、选择题1.B2.E3.E4.C5.E6.B7.B8.D9.D

二、填空题1.DNARNA细胞核类(拟)核细胞质2.核苷酸戊糖含氮碱基磷酸3.3'

-5'

磷酸二酯键共轭双键2604.mRNAtRNArRNArRNAtRNAmRNA5.线粒体DNA叶绿体DNA质粒DNA6.腺嘌呤鸟嘌呤尿嘧啶胞嘧啶7.腺嘌呤鸟嘌呤胸腺嘧啶胞嘧啶胸腺尿嘧啶8.RNA9.C-N10.103.4nm2nm11.反平行互补GC三AT二12.大沟(槽)小沟(槽)13.氢键碱基堆积力反离子作用14.增色效应减色效应15.协同性解链(溶解)温度TmG+C16.单链双螺旋17.C-C18.单链双螺旋发夹或茎环19.RNADNA20.核小体组蛋白DNAH2AH2BH3H4DNAH121.三叶草倒LCCA结合氨基酸22.m7GpppNmp多聚腺苷酸参与起始和保护mRNA保护mRNA23.酮式氢键

三、是非题1.×

2.×

3.√4.×

5.×

6.×

7.×

8.×

9.√10.√11.√12.×

四、略。

1.核酸由DNA和RNA组成。

在真核细胞中,DNA主要分布于细胞核内,另外叶绿体、线粒体和质粒中也有DNA;

R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和细胞质中,另外叶绿体和线粒体中也有RNA。

2.核酸中核苷酸之间是通过3'

磷酸二酯键相连接的。

碱基配对是指在核酸中G-C和A-T(U)之间以氢键相连的结合方式。

3.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特点:

两条反平行的多核苷酸链形成右手双螺旋;

糖和磷酸在外侧形成螺旋轨迹,碱基伸向内部,并且碱基平面与中心轴垂直,双螺旋结构上有大沟和小沟;

双螺旋结构直径2nm,螺距3.4nm,每个螺旋包含10个碱基对;

A和T配对,G和C配对,A、T之间形成两个氢键,G、C之间形成三个氢键。

DNA三级结构为线状、环状和超螺旋结构。

稳定DNA结构的作用力有:

氢键,碱基堆积力,反离子作用。

RNA中立体结构最清楚的是tRNA,tRNA的二级结构为三叶草型,tRNA的三级结构为倒“L”型。

维持RNA立体结构的作用力主要是氢键。

4.c最高a最低c的G-C对多,a的G-C对少

5.a复性成原来结构可能性最大,因为它是单一重复序列。

6.真核mRNA的特点是:

(1)在mRNA5'

-末端有“帽子结构”m7G(5'

)pppNm;

(2)在mRNA链的3'

末端,有一段多聚腺苷酸(polyA)尾巴;

(3)mRNA一般为单顺反子,即一条mRNA只含有一条肽链的信息,指导一条肽链的形成;

(4)mRNA的代谢半衰期较长(几天)。

原核mRNA的特点:

(1)5'

-末端无帽子结构存在;

3'

-末端不含polyA结构;

(3)一般为多顺反子结构,即一个mRNA中常含有几个蛋白质的信息,能指导几个蛋白质的合成;

(4)mRNA代谢半衰期较短(小于10分钟)。

六、1.A=T=15.1%G=C=34.9%2.1.65×

10-3cm4854个3.2.2×

1011Km

核酸的生物合成

1.如果一个完全具有放射性的双链DNA分子在无放射性标记溶液中经过两轮复制,产生的四个DNA分子的放射性情况是:

A、其中一半没有放射性B、都有放射性C、半数分子的两条链都有放射性

D、一个分子的两条链都有放射性E、四个分子都不含放射性

2.关于DNA指导下的RNA合成的下列论述除了项外都是正确的。

A、只有存在DNA时,RNA聚合酶才催化磷酸二酯键的生成

B、在转录过程中RNA聚合酶需要一个引物C、链延长方向是5′→3′

D、在多数情况下,只有一条DNA链作为模板E、合成的RNA链不是环形

3.下列关于核不均一RNA(hnRNA)论述哪个是不正确的?

A、它们的寿命比大多数RNA短B、在其3′端有一个多聚腺苷酸尾巴

C、在其5′端有一个特殊帽子结构D、存在于细胞质中

4.hnRNA是下列那种RNA的前体?

A、tRNAB、rRNAC、mRNAD、SnRNA

5.DNA复制时不需要下列那种酶:

A、DNA指导的DNA聚合酶B、RNA引物酶

C、DNA连接酶D、RNA指导的DNA聚合酶

6.参与识别转录起点的是:

A、ρ因子B、核心酶C、引物酶D、σ因子

7.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根据是:

A、放射性同位素14C示踪的密度梯度离心

B、同位素15N标记的密度梯度离心

C、同位素32P标记的密度梯度离心D、放射性同位素3H示踪的纸层析技术

8.以下对大肠杆菌DNA连接酶的论述哪个是正确的?

A、催化DNA双螺旋结构中的DNA片段间形成磷酸二酯键

B、催化两条游离的单链DNA连接起来

C、以NADP+作为能量来源D、以GTP作为能源

9.下面关于单链结合蛋白(SSB)的描述哪个是不正确的?

A、与单链DNA结合,防止碱基重新配对

B、在复制中保护单链DNA不被核酸酶降解

C、与单链区结合增加双链DNA的稳定性D、SSB与DNA解离后可重复利用

10.有关转录的错误叙述是:

A、RNA链按3′→5′方向延伸B、只有一条DNA链可作为模板

C、以NTP为底物D、遵从碱基互补原则

11.关于σ因子的描述那个是正确的?

A、不属于RNA聚合酶B、可单独识别启动子部位而无需核心酶的存在

C、转录始终需要σ亚基D、决定转录起始的专一性

12.真核生物RNA聚合酶

的产物是:

A、mRNAB、hnRNAC、rRNAD、srRNA和tRNA

13.合成后无需进行转录后加工修饰就具有生物活性的RNA是:

A、tRNAB、rRNAC、原核细胞mRNAD、真核细胞mRNA

14.DNA聚合酶

的主要功能是:

A、填补缺口B、连接冈崎片段C、聚合作用D、损伤修复

15.DNA复制的底物是:

A、dNTPB、NTPC、dNDPD、NMP

16.下来哪一项不属于逆转录酶的功能:

A、以RNA为模板合成DNAB、以DNA为模板合成DNA

C、水解RNA-DNA杂交分子中的RNA链D、指导合成RNA

二、填空题

1.中心法则是于年提出的,其内容可概括为

2.所有冈崎片段的延伸都是按方向进行的。

3.前导链的合成是的,其合成方向与复制叉移动方向。

4.引物酶与转录中的RNA聚合酶之间的差别在于它对不敏感;

后随链的合成是的。

5.DNA聚合酶

的催化功能有、、。

6.DNA拓扑异构酶有种类型,分别为和,它们的功能是。

7.细菌的环状DNA通常在一个开始复制,而真核生物染色体中的线形DNA可以在起始复制。

8.大肠杆菌DNA聚合酶

的活性使之具有功能,极大地提高了DNA复制的保真度。

9.大肠杆菌中已发现种DNA聚合酶,其中负责DNA复制,负责DNA损伤修复。

10.大肠杆菌中DNA指导的RNA聚合酶全酶的亚基组成为,去掉因子的部分称为核心酶,这个因子使全酶能识别DNA上的位点。

11.在DNA复制中,可防止单链模板重新缔合和核酸酶的攻击。

12.DNA合成时,先由引物酶合成,再由在其3′端合成DNA链,然后由切除引物并填补空隙,最后由连接成完整的链。

13.大肠杆菌DNA连接酶要求的参与,哺乳动物的DNA连接酶要求参与。

14.原核细胞中各种RNA是催化生成的,而真核细胞核基因的转录分别由种RNA聚合酶催化,其中rRNA基因由转录,hnRNA基因由转录,各类小分子量RNA则是的产物。

15.转录单位一般应包括序列,序列和序列。

16.真核细胞中编码蛋白质的基因多为,编码的序列还保留在成熟mRNA中的是,编码的序列在前体分子转录后加工中被切除的是;

在基因中被分隔,而在成熟的mRNA中序列被拼接起来。

17.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主要来源于,都识别双链DNA中,并同时断裂。

1.中心法则概括了DNA在信息代谢中的主导作用。

2.原核细胞DNA复制是在特定部位起始的,真核细胞则在多位点同时起始复制。

3.逆转录酶催化RNA指导的DNA合成不需要RNA引物。

4.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中许多mRNA都是多顺反子转录产物。

5.因为DNA两条链是反向平行的,在双向复制中,一条链按5′→3′方向合成,另一条链按3′→5′方向合成。

6.限制性内切酶切割的片段都具有粘性末端。

7.已发现有些RNA前体分子具有催化活性,可以准确的自我剪接,被称为核糖酶或核酶。

8.原核生物中mRNA一般不需要转录后加工。

9.RNA聚合酶对弱终止子的识别需要专一性的终止因子。

10.已发现的DNA聚合酶只能把单体逐个加到引物3′-OH上,而不能引发DNA合成。

11.在复制叉上,尽管后随链按3′→5′方向净生成,但局部链的合成均按5′→3′方向进行。

12.RNA合成时,RNA聚合酶以3′→5′方向沿DNA的反意义链移动,催化RNA链按5′→3′方向增长。

13.在DNA合成中,大肠杆菌DNA聚合酶

和真核细胞中的RNaseH均能切除RNA引物。

14.隔裂基因的内含子转录的序列在前体分子的加工中都被切除,因此可以断定内含子的存在完全没有必要。

15.如果没有σ因子,核心酶只能转录出随机起始的、不均一的、无意义的RNA产物。

16.在真核细胞中已发现5种DNA指导的DNA聚合酶:

α、β、γ、δ、ε。

其中DNA聚合酶γ复制线粒体的DNA;

β和ε在损伤修复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DNA聚合酶α和δ是核DNA复制中最重要的酶。

半保留复制不对称转录逆转录冈崎片段复制叉前导链后随链有意义链反意义链内含子外显子顺反子启动子终止子转录单位强终止弱终止半不连续复制

1.什么是复制?

DNA复制需要哪些酶和蛋白质因子?

2.在转录过程中哪种酶起主要作用?

简述其作用。

3.单链结合蛋白在DNA复制中有什么作用?

4.大肠杆菌的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有哪些重要的异同点?

5.下面是某基因中的一个片段的(-)链:

3′……ATTCGCAGGCT……5′。

A、写出该片段的完整序列B、指出转录的方向和哪条链是转录模板

C、写出转录产物序列D、其产物的序列和有意义链的序列之间有什么关系?

6.简要说明DNA半保留复制的机制。

7.用简图说明转录作用的机理。

8.各种RNA的转录后加工包括哪些内容?

1.大肠杆菌染色体的复制是定点起始、双向复制的,假设在37℃下每个复制叉每分钟净掺入45000对核苷酸残基,大肠杆菌DNA(分子量为2.2×

109)复制一次约需要多少分钟?

(每对核苷酸的分子量为618)

2.假设大肠杆菌的转录速度为每秒50个核苷酸残基,计算RNA聚合酶合成一个编码分子量为1000,000的蛋白质的mRNA大约需要多少时间?

(氨基酸平均分子量为110)

一、选择题1.A2.B3.D4.C5.D6.D7.B8.A9.C10.A11.D12.D13.C14.C15.A16.D

二、填空题1.Crick1958

2.5′-3′3.连续相同4.利福平不连续5.5′-3′聚合3′-5′外切5′-3′外切6.两拓扑异构酶

拓扑异构酶

增加或减少超螺旋7.复制位点多个复制位点8.3′-5′外切酶校对9.3DNA聚合酶

DNA聚合酶

10.α2ββ'

σσ启动子11.单链结合蛋白12.引物DNA聚合酶

连接酶13.NAD+ATP14.一种RNA聚合酶3RNA聚合酶

RNA聚合酶

15.启动子编码终止子16.隔(断)裂基因外显子内含子外显子内含子17.微生物特异序列DNA双链

三、是非题1.√2.√3.×

4.×

5.×

6.×

7.√8.√9.√10.√11.√12.√13.√14.×

15.√16.√

五、问答题1.在DNA指导下合成DNA的过程。

需要:

DNA聚合酶

,连接酶,引物酶,引物体,解螺旋酶,单链DNA结合蛋白,拓扑异构酶。

2.RNA聚合酶。

作用略。

3.使复制中的单链DNA保持伸展状态,防止碱基重新配对保护单链不被降解。

4.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都能催化多核苷酸链向5′-3′方向的聚合;

二者不同点为:

DNA聚合酶以双链为模板而RNA聚合酶只能以单链为模板;

DNA聚合酶以dNTP为底物,而RNA聚合酶以NTP为底物;

DNA聚合酶具有3′-5′以及5′-3′的外切酶活性而RNA聚合酶没有;

DNA聚合酶可参与DNA的损伤修复而RNA聚合酶无此功能;

二者的结构也是不相同的。

5.3′……ATTCGCAGGCT……5′

5′……ATTCGCAGGCT……3′

B、转录方向为

(一)链的3′—5′

(一)链为转录模板

C、产物序列:

5′……UAAGCGUCCGA……3′

D、序列基本相同,只是U代替了T。

6.DNA不连续复制的机理为:

解链;

合成引物;

在DNA聚合酶催化下,在引物的3′端沿5′-3′方向合成DNA片段;

在不连续链上清除引物,填补缺口,最后在连接酶的催化下将DNA片段连接起来。

7.略

8.转录后加工主要包括:

断裂、拼接、修饰、改造等。

六、计算题1.约40分钟2.545.4秒

核苷酸代谢

1.合成嘌呤环的氨基酸为:

A、甘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B、甘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酰胺

C、甘氨酸、天冬酰胺、谷氨酰胺D、蛋氨酸、天冬酰胺、谷氨酸

E、蛋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酰胺

2.嘌呤核苷酸的主要合成途径中首先合成的是:

A、AMPB、GMPC、IMPD、XMPE、CMP

3.生成脱氧核苷酸时,核糖转变为脱氧核糖发生在:

A、1-焦磷酸-5-磷酸核糖水平B、核苷水平C、一磷酸核苷水平

D、二磷酸核苷水平E、三磷酸核苷水平

4.下列氨基酸中,直接参与嘌呤环和嘧啶环合成的是:

A、天冬氨酸B、谷氨酰胺C、甘氨酸D、谷氨酸

5.嘌呤环中的N7来于:

A、天冬氨酸B、谷氨酰胺C、甲酸盐D、甘氨酸

6.嘧啶环的原子来源于:

A、天冬氨酸天冬酰胺B、天冬氨酸氨甲酰磷酸

C、氨甲酰磷酸天冬酰胺D、甘氨酸甲酸盐

7.脱氧核糖核酸合成的途径是:

A、从头合成B、在脱氧核糖上合成碱基

C、核糖核苷酸还原D、在碱基上合成核糖

1.下列符号的中文名称分别是:

PRPP;

IMP;

XMP;

2.嘌呤环的C4、C5来自;

C2和C8来自;

C6来自;

N3和N9来自。

3.嘧啶环的N1、C6来自;

和N3来自。

4.核糖核酸在酶催化下还原为脱氧核糖核酸,其底物是、、、。

5.核糖核酸的合成途径有和。

6.催化水解多核苷酸内部的磷酸二酯键时,酶的水解部位是随机的,的水解部位是特定的序列。

7.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是由经而生成的。

1.嘌呤核苷酸和嘧啶核苷酸都是先合成碱基环,然后再与PRPP反应生成核苷酸。

2.AMP合成需要GTP,GMP需要ATP。

因此ATP和GTP任何一种的减少都使另一种的合成降低。

3.脱氧核糖核苷酸是由相应的核糖核苷二磷酸在酶催化下还原脱氧生成的。

从头合成途径补救途径核酸外切酶核酸内切酶限制性内切酶

1.嘌呤核苷酸和嘧啶核苷酸是如何合成的?

2.核酸分解代谢的途径怎样?

关键性的酶有那些?

答案:

一、选择题1.B2.C3.D4.A5.D6.B7.C

二、填空题1.磷酸核糖焦磷酸次黄嘌呤核苷酸黄嘌呤核苷酸2.甘氨酸甲酸盐CO2谷氨酰胺3.天冬氨酸氨甲酰磷酸4.核糖核苷二磷酸还原酶ADPGDPCDPUDP5.从头合成途径补救途径6.核酸内切酶限制性核酸内切酶7.尿嘧啶脱氧核苷酸(dUMP)甲基化

三、是非题1.×

2.√3.√

五、问答题1.二者的合成都是由5-磷酸核糖-1-焦磷酸(PRPP)提供核糖,嘌呤核苷酸是在PRPP上合成其嘌呤环,嘧啶核苷酸是先合成嘧啶环,然后再与PRPP结合。

2.核酸的分解途径为经酶催化分解为核苷酸,关键性的酶有:

核酸外切酶、核酸内切酶和核酸限制性内切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