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化学之旅同步测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033825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化学化学之旅同步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初三化学化学之旅同步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初三化学化学之旅同步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初三化学化学之旅同步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初三化学化学之旅同步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初三化学化学之旅同步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初三化学化学之旅同步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三化学化学之旅同步测试题及答案.docx

《初三化学化学之旅同步测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化学化学之旅同步测试题及答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三化学化学之旅同步测试题及答案.docx

初三化学化学之旅同步测试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化学之旅同步测试题及答案

  化学之旅

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

1.用_________的方法学习化学,它提倡你亲自去发现和探索。

_________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在_________中_________,体会化学的乐趣。

答案:

科学探究化学实验做实验学化学

2.观察蜡烛燃烧提出问题,包括是什么、叫什么、怎么样等等,教师引导、归纳整理:

(1)刚点燃时的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蜡烛刚熄灭时的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蜡烛熄灭的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换成1000毫升的烧杯,熄灭的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换成1500毫升的烧杯,熄灭的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熄灭1分钟时的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蜡烛燃烧后变成了什么物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

通过蜡烛的燃烧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现象的能力,为进一步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打下基础。

答案:

(1)产生明亮的火焰

(2)产生一缕白烟(3)23s(4)40s(5)50s(6)熔化后的石蜡重新凝固(7)水和二氧化碳

3.碳的单质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其中_________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_________是最软的矿物之一,金刚石和石墨性质的差异是因为______________。

由此说明___________决定物质的性质。

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碳单质的基本物理性质,性质的差异缘于结构的不同。

答案:

金刚石石墨C60金刚石石墨它们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物质的结构

4.(2019山东嘉祥中考模拟)下列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氧气不易溶于水B.氮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

C.镁带能在空气中燃烧D.汽油易挥发

思路解析:

判断物质的性质是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看是否发生化学变化并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

发生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是化学性质。

C项是因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新物质氧化镁才表现出的性质,所以是化学性质。

答案:

C

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

1.我国北京大学化学系和物理系研究小组研制出了C60分子,它形如足球。

它的一个分子是由_________个_________原子构成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___。

思路解析:

C60分子是碳的一种单质,它的结构像足球,由60个碳原子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720。

答案:

60碳720

2.下列几种情况,能证明金刚石和石墨是由相同元素组成的是()

A.它们的熔点相同B.都不溶于水

C.燃烧后都得同一产物二氧化碳D.石墨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金刚石

思路解析:

由于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元素的单质,它们燃烧后的产物均是二氧化碳。

答案:

C

3.空气中各成分所占的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①氧气②氮气③二氧化碳④稀有气体

A.①③④B.②④③

C.②③④D.①②④

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空气的基本组成。

答案:

C

4.关于C60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它是一种化合物B.它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C.相对分子质量为720D.每个C60分子由60个碳原子构成

思路解析:

C60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只含有一种元素,不是化合物。

每个C60分子由60个碳原子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720。

答案:

A

5.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曾用石墨炸弹使南联盟的高压输电线短路,这是因为石墨()

A.质软B.耐高温C.具有导电性D.具有润滑性

思路导引:

能使南联盟的高压输电线短路,说明石墨具有导电性。

答案:

C

6.(2019山东淄博中考模拟)商店出售的黑底橡胶运动鞋,鞋底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能,这是因为在橡胶中加入了一种耐磨的填料。

这种填料是()

A.石墨粉B.木炭粉C.活性炭D.炭黑

思路解析:

把炭黑加到橡胶里,能够增加轮胎等制品的耐磨性。

答案:

D

7.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B.铁丝受热熔化

C.点燃酒精D.植物的光合作用

思路解析:

A、C点燃和燃烧都是有新物质生成的;B.是物质三态的变化;D.植物的光合作用完成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的过程。

答案:

B

8.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①蜡烛燃烧②汽油的挥发③湿衣服晾干④火药爆炸⑤铁铸成锅⑥铜器在潮湿空气中表面有铜绿生成⑦铜导电

A.①③⑤⑥⑦B.①②④⑥C.②③④⑤⑦D.①④⑥

思路解析:

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有新的物质生成。

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火药爆炸产生大量的气态新物质,铜器表面生成铜绿(碱式碳酸铜),它们均有新物质生成,故都属于化学变化。

所以选D。

答案:

D

9.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硬度大B.沸点高C.能燃烧D.密度大

思路导析:

物质的硬度、密度和沸点都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燃烧则是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时所具备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

答案:

C

快乐时光

女生

一日晚,余漫步三教平台,但见一女翩然而来,长发飘飘,不禁为之侧目。

须臾走近,此女猛然停住,注视于我。

余暗道,吾岂非很帅!

但见伊睁大双眼,嘴角抽动,吾叹到吾莫非太丑?

却见伊双目愈瞪愈大,嘴亦越张越开。

吾大恐,暗道吾平日乃真君子,不曾冒犯于她,何况不曾相识?

吾几欲转身远遁,忽听伊大喊一声啊嚏!

!

!

伊揉揉鼻子,飘然远去。

吾已大汗淋漓矣。

30分钟训练(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

1.捕捉空气有很多方法,某同学模仿教材中的捕捉实验。

你认为他的哪个实验捕捉的空气与地表附近所存在的空气成分相差较大()

A.用打气筒向气球充气,气球膨胀

B.将一个空量筒倒立于装满水的水缸中,用力往下压,量筒中留有气体

C.用口对气球呼气,气球膨胀

D.将一空玻璃瓶置于室内,盖上瓶盖

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空气的成分和存在。

打气筒压缩的空气、量筒中存在的气体和空玻璃瓶中存放的气体,都是地表附近的空气。

而口中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气体,与空气的成分差别很大。

答案:

C

2.一个科学探究活动一般的顺序为()

①查阅资料,收集证据②证实、修正或否定自己的推测,得出合理的结论③依据已有经验作出有关推测④制订方案,进行实验⑤进行分析、归纳、推理和验证等

A.①②③④⑤B.③④①⑤②

C.④①③⑤②D.③④③⑤②①

思路解析:

本题是对科学探究过程的考查。

答案:

B

3.下列有关化学史的叙述正确的是()

A.道尔顿和汤姆生等科学家经研究得出了重要的结论:

物质是由原子或分子构成的

B.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C.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奠定了现代化学的基础

D.2019年,英国设立了绿色化学挑战奖

思路解析:

提出原子论的科学家是道尔顿。

但原子论中并没有将分子、原子分开。

意大利物理学家、化学家阿伏加德罗提出分子的概念,并认为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

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而不是现代化学。

另外汤姆生是发现原子中存在电子的科学家。

因此A、C错误。

2019年,美国设立了绿色化学挑战奖,以表彰那些在绿色化学领域中作出杰出成就的企业和科学家。

答案:

B

4.(2019山东济南中考模拟)下列各组内的变化,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

A.钢铁生锈;煤的燃烧

B.冰雪融化成水;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

C.火药爆炸;矿石粉碎

D.白磷自燃;从液体空气分离出氧气

思路解析:

钢铁生锈、煤的燃烧均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冰雪融化成水是物质状态的变化,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火药爆炸,生成了新物质,矿石粉碎是物质形状发生变化;白磷自燃属于化学变化,从液体空气分离出氧气属于物理变化。

答案:

B

5.在铝箔燃烧实验中,最能说明该变化是化学变化的现象是()

A.铝箔变小B.放出大量的热

C.发出耀眼的强光D.生成白色固体

思路解析: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

变化过程中伴随着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可以帮助判断化学变化是否发生,但不能说明化学变化一定发生。

铝箔燃烧后生成了白色新物质氧化铝,是判断铝箔燃烧属于化学变化的根本依据。

答案:

D

6.当前,我国所面临的挑战有健康问题、环境问题、能源问题、资源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等,化学家们希望从化学角度,通过化学方法解决问题,为我国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作出更大的贡献。

化学界研究的课题很多,其中有:

①高效化肥的合成;②新型药品的开发;③在低消耗情况下分解水而得到氢气作为燃料;④寻找快速降解塑料、橡胶等化工产品再利用的途径;⑤研制人造血管;⑥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反应;⑦研制开发超导材料;⑧研制高效无磷洗衣粉。

把有助于上述问题解决的课题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1)健康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环境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能源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粮食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你是一名化学家,针对我国所面临的挑战,你想通过什么样的化学方法来解决?

研究哪几方面的课题?

思路解析:

这是一个概念理解型题,做好此类题的关键是能够深入分析、理解概念的涵义,且应该有较为宽广的视野。

答案:

(1)②⑤

(2)④⑥⑧(3)③⑦(4)①

本题是一道开放性试题,只要言之有理,和化学学科联系密切,就可认为正确。

7.下列化学反应属于氧化反应但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_________;属于化合反应但不属于氧化反应的是__________;既不属于化合反应又不属于氧化反应的是__________;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反应的是__________。

(填序号)

①硫+氧气二氧化硫

②碱式碳酸铜氧化铜+二氧化碳+水

③蜡烛+氧气二氧化碳+水

④二氧化碳+水碳酸

思路解析:

本题是一道开放性试题,只要言之有理,和化学学科联系密切,就可认为正确。

化合反应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所以①④是化合反应,②③不是化合反应。

氧化反应是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这里的氧可能是氧气,也可能是含氧物质。

但物质跟氧气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所以①③是氧化反应,②④不是氧化反应。

答案:

③④②①

8.用下图的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1)盛放在燃烧匙内的物质可用___________。

(2)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同时水进入广口瓶,水的体积约占广口瓶容积的_____________。

(3)如果实验步骤是:

①先用夹子夹紧橡皮管;②点燃燃烧匙内的固体物质;③将燃烧匙插入广口瓶,并塞紧橡皮塞;④燃烧完毕后,打开橡皮管上的夹子,结果发现测定的氧气体积分数低于21%。

问:

这可能是由哪几种原因引起的?

思路解析:

该实验的原理是利用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消耗氧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而无气体生成,同时压强减小,可通过倒流入广口瓶内的水的体积来确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答案:

(1)红磷

(2)广口瓶内有大量白烟1/5(或21%)

(3)①红磷用少了,瓶内氧气没有反应完;②装置漏气,瓶外的空气进入瓶内;③瓶内未冷却到室温使压强变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