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选修三物质的结构与基础第一章测试题Word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046214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2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选修三物质的结构与基础第一章测试题Word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化学选修三物质的结构与基础第一章测试题Word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中化学选修三物质的结构与基础第一章测试题Word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中化学选修三物质的结构与基础第一章测试题Word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选修三物质的结构与基础第一章测试题Word格式.doc

《高中化学选修三物质的结构与基础第一章测试题Word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选修三物质的结构与基础第一章测试题Word格式.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化学选修三物质的结构与基础第一章测试题Word格式.doc

则下列有关比较中正确的是(  )

A.第一电离能:

④>③>②>①B.原子半径:

④>③>②>①

C.电负性:

④>③>②>①D.最高正化合价:

④>③=②>①

9.下列关于价电子排布为3s23p4的原子描述正确的是(  )

A.它的元素符号为OB.它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4

C.可以与H2化合生成液态化合物

D.其电子排布图为

10.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下表:

元素代号

X

Y

Z

W

原子半径/pm

160

143

70

66

主要化合价

+2

+3

+5、+3、-3

-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X、Y元素的金属性X<Y

B.一定条件下,Z单质与W的常见单质直接生成ZW2

C.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溶于稀氨水

D.一定条件下,W单质可以将Z单质从其氢化物中置换出来

11.中学化学中很多“规律”都有其适用范围,下列根据有关“规律”推出的结论合理的是(  )

A.根据同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变化趋势,推出Al的第一电离能比Mg大

B.根据主族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与族序数的关系,推出卤族元素最高正价都是+7

C.根据溶液的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推出pH=6.8的溶液一定显酸性

D.根据较强酸可以制取较弱酸的规律,推出CO2通入NaClO溶液中能生成HClO

12.下表为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的一部分,下列有关R、W、X、Y、Z五种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W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小于Y元素的第一电离能

B.Y、Z的阴离子电子层结构都与R原子的相同

C.p能级未成对电子最多的是Z元素

D.X元素是电负性最大的元素

13.主族元素A和B可形成组成为AB2的离子化合物,则A、B两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分别为(  )

A.ns2和ns2np4 B.ns1和ns2np4C.ns2和ns2np5 D.ns1和ns2

14.对Na、Mg、Al的有关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碱性:

NaOH<Mg(OH)2<Al(OH)3B.第一电离能:

Na<Mg<Al

Na>Mg>AlD.还原性:

Na>Mg>Al

15.下列各组元素性质的递变情况错误的是(  )

A.Li、Be、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B.P、S、Cl元素最高正价依次升高

C.N、O、F电负性依次增大D.Na、K、Rb第一电离能逐渐增大

16.X、Y、Z为短周期元素,X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内层电子总数少4,Z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总数的3倍。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Y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s23p5B.稳定性:

Y的氢化物>Z的氢化物

C.第一电离能:

Y<ZD.X、Y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

二、非选择题

17.下列曲线分别表示元素的某种性质与核电荷数的关系(Z为核电荷数,Y为元素的有关性质):

(1)ⅡA族元素的价电子数________。

(2)ⅦA族元素氢化物的沸点________。

(3)第三周期元素单质的熔点________。

(4)第三周期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________。

(5)IA族元素单质的熔点________。

(6)F-、Na+、Mg2+、Al3+四种离子的离子半径_____。

(7)同一短周期中元素的原子半径_____。

(惰性元素除外)

(8)同一短周期中元素的第一电离能________。

18.Q、R、X、Y、Z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

已知:

①Z的原子序数为29,其余的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

②Y原子价电子(外围电子)排布为msnmpn;

③R原子核外L层电子数为奇数;

④Q、X原子p轨道的电子数分别为2和4。

请回答下列问题:

(1)Z2+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________。

(2)Q与Y形成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分别为甲、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________。

a.稳定性:

甲>乙b.稳定性:

甲<乙

(3)Q、R、Y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数值由小至大的顺序为________(用元素符号作答)。

(4)五种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元素是________。

19.

(1)在上面元素周期表中全部是金属元素的区域为________。

a.A b.Bc.C d.D

(2)有人认为形成化合物最多的元素不是ⅣA族的碳元素,而是另一种短周期元素,请你根据学过的化学知识判断这一元素是________。

(3)现有甲、乙两种短周期元素,室温下,甲元素单质在冷的浓硫酸或空气中,表面都生成致密的氧化膜,乙元素原子核外M电子层与K电子层上的电子数相等。

①用元素符号将甲、乙两元素填写在上面元素周期表中对应的位置。

②甲、乙两元素相比较,金属性较强的是________(填名称),可以验证该结论的实验是________。

a.将在空气中放置已久的这两种元素的块状单质分别放入热水中

b.将这两种元素的单质粉末分别和同浓度的盐酸反应

c.将这两种元素的单质粉末分别和热水作用,并滴入酚酞试液

d.比较这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20.A、B、C、D、E、F均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递增。

A元素原子核内无中子。

B元素原子核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

C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D是短周期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E与F的位置相邻,F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最强酸。

(1)推断B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第________周期,第________族。

(2)写出F的电子排布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D可形成淡黄色的粉末,其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A与C形成的10电子微粒的化学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A、B、C、D、E分别代表五种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B的最外电子层是ns2npn+1;

C的p轨道上未成对的电子比B少一个,D的二价阳离子与C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E与D同周期且E在该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小;

B与A能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1)B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与E化合时原子间以________键相结合,D与C化合时以________键相结合。

(3)写出A、C的单质直接形成的化合物与E的单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

(4)写出B和D形成的化合物遇水时发生反应的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

22.有四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结构、性质等信息如下表所述:

元素

结构、性质等信息

A

是短周期中(除稀有气体外)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该元素的某种合金是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

B

B与A同周期,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呈两性

C

元素的气态氢化物极易溶于水,可用作制冷剂

D

是海水中除氢、氧元素外含量最多的元素,其单质或化合物也是自来水生产过程中常用的消毒杀菌剂

请根据表中信息填写:

(1)A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

离子半径:

B________A(填“大于”或“小于”)。

(3)C原子的电子排布图是________,其原子核外有________个未成对电子,能量最高的电子为________轨道上的电子,其轨道呈________形。

(4)D-的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_。

(5)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A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D的氢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答案:

C[解析]:

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的不一定在同一族,如金属钠和金属铜的最外层都是一个电子,但是钠属于第ⅠA族,而铜属于第ⅠB族,A选项错误;

B选项中X原子是He,属于0族元素,Y原子是Be,属于第ⅡA族,B选项错误;

X原子核外M层上仅有两个电子,X是镁原子,属于第ⅡA族,N层上也仅有两个电子的原子除了钙原子,还有锌、铁等原子,D选项错误。

2.答案:

B[解析]:

根据元素第一电离能的变化规律,同主族从上到下,逐渐减小,C>Si,B>Al;

同周期从左向右,逐渐增大,C>B。

3.答案:

C[解析]:

A的2p轨道应各排布一个电子且自旋方向相同,B的2s轨道两个电子自旋方向应相反,D的2s、2p轨道电子应先排布在能量低的电子层中。

4.答案:

BC[解析]:

根据X、Y元素同周期,且电负性X>Y,X的原子序数大于Y的原子序数,X的非金属性强于Y的非金属性,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

X的强于Y的;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HmY小于HnX;

第一电离能Y的有可能大于X的,如N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于O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所以B、C不正确。

5.答案:

6.答案:

D[解析]:

该元素的质子数为23,为元素钒,价电子排布为3d34s2,未成对电子数为3。

7.答案:

D[解析]:

A项,核内无中子的原子是氢;

B项,外围电子排布为3s23p3的原子是磷;

C项,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倒数第三层的电子数的原子是镁,镁与碱不反应;

D项,N层上无电子,最外层的电子数等于电子层数的金属原子是铍或铝,根据对角线规则,铍与铝的性质相似。

8.答案:

A[解析]:

由电子排布式可知:

①为S,②为P,③为N,④为F。

根据元素周期律可知:

第一电离能为④>③>②>①,A正确;

原子半径应是②最大,④最小,B不正确;

电负性应是④最大,②最小,C不正确;

F无正价,②、③最高正化合价为+5,①的最高正化合价为+6,D不正确。

9.答案:

B[解析]:

由它的价电子排布3s23p4,可知该元素为S,与H2化合生成H2S,为气体,其电子排布图违背了洪特规则。

10.答案:

D[解析]:

根据题给数据,X、Y的化合价不同,但原子半径相差较小,可知两者位于同一周期且相邻,故金属性X>Y,A错;

根据Z、W的原子半径相差不大,化合价不同,且W只有负价,则其可能是O,Z是N,两者的单质直接生成NO,B错;

据此判断可知X是Mg,Y是Al;

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氢氧化铝,其不能溶于氨水,C错;

一定条件下,氧气可以和氨气反应生成水和氮气,D对。

11.答案:

D[解析]:

Al、Mg价电子排布分别为3s23p1、3s2,Al的3p1上电子更易失去,所以Al的第一电离能小于Mg,A错;

卤族元素中F电负性最大,没有正价,B错,利用pH的大小测溶液的酸碱性受温度影响,在常温下pH=6.8一定显酸性,C错。

故选D。

12.答案:

由题干信息知:

X为F、W为P、Y为S、Z为Br、R为Ar,第一电离能P>S,A项错误;

Br-比Ar多一个电子层,B项错误;

p能级未成对电子最多的是P,有3个,C项错误;

F元素是电负性最大的元素,D正确。

13.答案:

C[解析]:

本题考查了原子结构与元素化合价的相互关系。

由于AB2为离子化合物,故A显+2价。

又由于A和B均为主族元素,所以A为ⅡA族元素,最外层有2个电子,电子排布为ns2;

B为ⅦA族元素,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电子排布为ns2np5。

14.答案:

D[解析]:

同一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电负性增大,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减弱,但因镁的s轨道全充满,所以第一电离能为Mg>Al>Na。

15.答案:

D[解析]:

根据元素周期律,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同主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逐渐减小。

16.答案:

C[解析]:

Y原子应该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6,是硫元素,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s23p4;

Z元素是O,第一电离能O>S;

X可能是H,也可能是Li或Na,H2S是共价化合物。

17.答案:

(1)B 

(2)D (3)E (4)C (5)F (6)A (7)G (8)H

[解析]:

(1)ⅡA族元素的价电子数为2,它不随核电荷数的变化而变化,选B;

(2)ⅦA族元素氢化物的沸点,因为氢键缔合的原因,HF的沸点反常,而HCl、HBr、HI的沸点则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升高,选D;

(3)第三周期元素单质的熔点,Na、Mg、Al、Si逐渐升高,P、S、Cl、Ar又逐渐降低,选E;

(4)第三周期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从Na→Cl,由+1→+7,而Ar显0价,选C;

(5)ⅠA族元素单质的熔点,最低的是H2,然后由Li→Fr逐渐降低,选F;

(6)F-、Na+、Mg2+、Al3+四种离子的离子半径,随核电荷数增大而减小,选A;

(7)同一短周期中,从左到右随核电荷数的增大,原子半径逐渐减小,选G;

(8)短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以第三周期为倒,Mg元素3s亚层全充满。

P元素3p亚层半充满,因而反常高,其他元素均随核电荷数增大,第一电离能逐渐增大,选H。

18.答案:

(1)1s22s22p63s23p63d9 

(2)a(3)Si<C<N (4)氧(或O)

本题所考查的知识点从原子结构到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综合性较强。

Z的原子序数为29,则Z为Cu元素,综合②③④分析可知Q、R、X、Y分别为C、N、O、Si。

19.答案:

(1)b 

(2)H (3)①如图②镁 bc

(1)根据元素周期表中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的分布情况,元素周期表中的A区为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H)共存区,B区为过渡元素,全部是金属元素,C区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共存区,D区为0族元素,所以选b;

(2)C、H均为可以形成无机物和有机物的元素,C、H是形成有机化合物的主要元素,而无机物中碳形成的化合物不如氢形成的化合物多,所以应为H元素;

(3)根据第②问中的信息结合元素化合物的知识可知甲为Al元素,乙为Mg元素,同周期元素金属性逐渐减弱,说明Mg的金属性较强,验证该结论的实验依据是金属性强弱判断规律之一:

金属单质与水或酸反应放出氢气的难易程度,正确选项应为b、c。

20.答案:

(1)二 ⅣA 

(2)1s22s22p63s23p5(3)Na+Na+(4)H2O H3O+ OH-

原子核内无中子的只有氢(A);

原子核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的是碳(B);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C);

短周期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钠(D);

F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最强酸,则F是氯,E为硫。

21.答案:

(1)1s22s22p3 

(2)共价 离子(3)Cl2+H2O=H++Cl-+HClO

(4)Mg3N2+6H2O===3Mg(OH)2↓+2NH3↑

由B的最外层是ns2npn+1结合其他条件可推知短周期中符合条件的为N:

1s22s22p3,C的p轨道上未成对电子比B少一个,C为1s22s22p4,应为O元素,D的二价阳离子与C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可知D为Mg,E与Mg同周期且在该周期中半径最小,则E应为Cl,A能与N形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所以A为H。

22.答案:

(1)1s22s22p63s1 

(2)第三周期第ⅢA族 小于

(3) 3 p 哑铃

(4)

(5)NaOH+Al(OH)3=NaAlO2+2H2O3HCl+Al(OH)3=AlCl3+3H2O

根据题中信息可推出:

A为Na,B为Al,C为N,D为Cl。

(1)A为Na,其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1。

(2)B为Al,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3周期第ⅢA族,Na+与Al3+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核电荷数Al3+大于Na+,故r(Al3+)<r(Na+)。

(3)C为N,其电子排布图为,其中有3个未成对电子,能量最高的为p轨道上的电子,其轨道呈哑铃形。

(4)D为Cl,其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5,简化电子排布式为[Ne]3s23p5,Cl-的结构示意图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