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2018届高三第二轮专题复习物理--滑块和滑板问题小练习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046465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5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2018届高三第二轮专题复习物理--滑块和滑板问题小练习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2018届高三第二轮专题复习物理--滑块和滑板问题小练习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2018届高三第二轮专题复习物理--滑块和滑板问题小练习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2018届高三第二轮专题复习物理--滑块和滑板问题小练习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2018届高三第二轮专题复习物理--滑块和滑板问题小练习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高2018届高三第二轮专题复习物理--滑块和滑板问题小练习文档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高2018届高三第二轮专题复习物理--滑块和滑板问题小练习文档格式.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高2018届高三第二轮专题复习物理--滑块和滑板问题小练习文档格式.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高2018届高三第二轮专题复习物理--滑块和滑板问题小练习文档格式.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高2018届高三第二轮专题复习物理--滑块和滑板问题小练习文档格式.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高2018届高三第二轮专题复习物理--滑块和滑板问题小练习文档格式.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2018届高三第二轮专题复习物理--滑块和滑板问题小练习文档格式.doc

《高2018届高三第二轮专题复习物理--滑块和滑板问题小练习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2018届高三第二轮专题复习物理--滑块和滑板问题小练习文档格式.doc(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2018届高三第二轮专题复习物理--滑块和滑板问题小练习文档格式.doc

(1)物块及木板的加速度大小.

(2)物块滑离木板时的速度大小.

9.如图所示,一质量M=100kg的车子停在水平路面上,车身的平板离地面的高度h=1.25m,将一质量m=50kg的物体置于车的平板上,它到车尾端的距离L=1.00m,与车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0.现突然启动车子,使它以恒定的牵引力向前行驶,结果物体从车板上滑落,物体刚离开车板的时刻,车向前行驶的距离s0=2.0m.求物体落地时,落地点到车尾的水平距离s.(不计路面与平板车间以及轮轴之间的摩擦,取g=10m/s2)

第四讲滑块和滑板小练习2

班级—————————————姓名————————————学号———————————

1.如图所示,长L=1.5m、质量M=3kg的木板静止放在水平面上,质量m=1kg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放在木板的右端,木板和物块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1,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2.现对木板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恒定拉力F,取g=10m/s2.

(1)求使物块不掉下去的最大拉力F0(物块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2)如果拉力F=21N恒定不变,则小物块所能获得的最大速度是多少?

2.质量为m=1.0kg的小滑块(可视为质点)放在质量为M=3.0kg的长木板的右端,木板上表面光滑,木板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木板长L=1.0m.开始时两者都处于静止状态,现对木板施加水平向右的恒力F=12N,如图所示,经一段时间后撤去F.为使小滑块不掉下木板,试求:

用水平恒力F作用的最长时间.(g取10m/s2)

3.如图所示,质量M=8kg的小车放在水平光滑的平面上,在小车左端加一水平推力F=8N,当小车向右运动的速度达到1.5m/s时,在小车前端轻轻地放上一个大小不计,质量为m=2kg的小物块,小物块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当二者达到相同速度时,小物块恰好滑到小车的最左端.取g=10m/s2.求:

(1)放置了小物块后,小物块及小车的加速度各为多大?

(2)小车的长度是多少?

4.如图所示,质量为1Kg,长为的木板A上放置质量为0.5Kg的物体B,平放在光滑桌面上,B位于木板中点处,物体A与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问

(1)至少用多大力拉木板,才能使木板从B下抽出?

(2)当拉力为3.5N时,经过多长时间A板从B板下抽出?

此过程中B板的对地位移是多少?

(重力加速度取)。

7.如图3所示,水平传送带以v=12m/s的速度顺时针做匀速运动,其上表面的动摩擦因数μ1=0.1,把质量m=20kg的行李包轻放上传送带,释放位置距传送带右端4.5m处.平板车的质量M=30kg,停在传送带的右端,水平地面光滑,行李包与平板车上表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3,平板车长10m,行李包从传送带滑到平板车过程速度不变,行李包可视为质点.(g=10m/s2)求:

图3

(1)行李包在平板车上相对于平板车滑行的时间是多少?

(2)若要想行李包不从平板车滑出,求行李包释放位置应满足什么条件?

4解析 

(1)行李包放上传送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a1=μ1g

v2=2a1x

解得:

v=3m/s

因v=3m/s<12m/s,符合题意

行李包滑上平板车后,行李包减速,平板车加速.

a2=μ2g=3m/s2

a3==2m/s2

v-a2t=a3t

t=0.6s

相对位移x=vt-a2t2-a3t2=0.9m<10m,符合题意.

(2)当行李包刚好滑到平板车右端时,行李包与平板车的相对位移等于车长.设行李包刚滑上平板车时速度为v0,L为平板车长,则v0-a2t′=a3t′

v0t′-a2t′2-a3t′2=L

解得v0=10m/s<12m/s

故行李包在传送带上一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v=2a1x′

x′=50m

所以行李包释放位置距离传送带右端应不大于50m.

.

1.质量为2.0kg、长为1.0m、高为0.50m的木箱M放在水平地面上,其上表面是光滑的,下表面与水平地面问的动摩擦因数是0.25.在木箱的上表面的右边沿放一个质量为1.2kg的小金属块m(可以看成质点),如图3—10所示,用一大小为9.0N的水平恒力F使木箱向右运动,经过3s撤去恒力F,木箱最后停在水平地面上,求木箱停止后,小金属块的落地点距木箱左边沿的水平距离.(g=10m/s2)

1.木箱在水平恒力和滑动摩擦力f1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a,金属块在光滑木箱上表面处于静止,直到木箱向前前进1m后,金属块滑落,做自然落体运动,竖直落在地面.滑动摩擦力f1=μ(M+m)g=8N.

对木箱由牛顿运动定律得:

a1=(F一f1)/M=0.5m/s2,木箱滑行1m,历时

金属块滑落后,木箱在水平恒力和滑动摩擦力f2的作用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1s,加速度为a2,滑动摩擦力f2=μMg-5N,由牛顿运动定律得:

a2=(F-f2)/M=2m/s2,2s末木箱的速度为v1=a1t1=1m/s,第3s内的位移

3s末木箱的速度为v2=v1+a2t2=3m/s,撤去力F后,木箱做匀减速运动直至停止,减速运动的加速度,此过程的位移1.8m.

因此木箱停止后,小金属块落地点距木箱左边沿的水平距离s=s2+s3=3.8m.

8.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足够长的质量为M=4kg的长木板,在长木板右端有一质量为m=1kg的小物块,长木板与小物块间动摩擦因数为μ=0.2,长木板与小物块均静止。

现用F=14N的水平恒力向右拉长木板,经时间t=1s撤去F。

则,

(1)在F的作用下,长木板的加速度为多大?

(2)刚撤去F时,小物块离长木板右端多远?

(3)最终长木板与小物块一同以多大的速度匀速运动?

(4)最终小物块离长木板右端多远?

8解析:

(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Ma=F-μmg,

解得a=3m/s2。

(2)刚撤去F时,小物块只受摩擦力作用,

故mam=μmg,

Δx1=at2-amt2,解得Δx1=0.5m。

(3)刚撤去F时,长木板的速度v=at=3m/s,

小物块的速度vm=amt=2m/s

撤去F后,长木板的加速度a′==0.5m/s2

最终速度v′=vm+amt′=v-a′t′

解得t′=0.4s,v′=2.8m/s。

(4)在t′时间内,Δx2=-

解得Δx2=0.2m

最终小物块离长木板右端x=Δx1+Δx2=0.7m。

9如图所示,薄板A长L=5m,其质量M=5kg,放在水平桌面上,板右端与桌边相齐.在A上距右端s=3m处放一物体B(可看成质点),其质量m=2kg.已知A、B间动摩擦因数μ1=0.1,A与桌面间和B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2=0.2,原来系统静止.现在在板的右端施加一大小一定的水平力F持续作用在A上直到将A从B下抽出才撤去,且使B最后停于桌的右边缘.求:

[中教网]

(1)B运动的时间.

(2)力F的大小.

9解析 

(1)对于B,在未离开A时,其加速度为:

aB1==1m/s2

设经过时间t1后B离开A,离开A后B的加速度为:

aB2=-=-2m/s2

设物体B离开A时的速度为vB,有vB=aB1t1和aB1t+=s,代入数据解得t1=2s,t2==1s,所以B运动的时间是:

t=t1+t2=3s.

(2)设A的加速度为aA,则根据相对运动的位移关系得aAt-aB1t=L-s

aA=2m/s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μ1mg-μ2(m+M)g=MaA,代入数据得:

F=26N.

答案 

(1)3s 

(2)26N

10.如图所示,物块A和长木板B质量均为1kg,A与B之间、B与地面之间动摩擦因数分别为0.5和0.2,开始时A静止在B左端,B停在水平地面上。

某时刻起给A施加一大小为9N的水平拉力F,1s后撤去F,最终A恰好停在B右端。

求(g取10m/s2):

(1)通过计算说明前1s内B是否运动;

(2)1s末A的速度;

(3)B的长度。

10解析:

(1)B受到A的摩擦力f1=μ1mg=5N

地面的最大静摩擦力f2=μ2·

2mg=4N

f1>

f2,故B运动。

(2)F作用时,对A:

F-μ1mg=ma1,a1=4m/s2

1s末A的速度v1=a1t0=4m/s。

(3)F作用1s内A的位移:

x1=a1t02=2m

对B:

μ1mg-μ2·

2mg=ma2,a2=1m/s2

撤去F后,A开始减速,有ma1′=μ1mg

B仍以a2=1m/s2的加速度加速,设再经t时间,A恰好不滑下,则:

v1-a1′t=a2(t0+t)

解得t=0.5s

此过程A的位移x1′=v1t-a1′t2=1.375m

全过程B的位移x2=a2(t0+t)2=1.125m

B的长度即为二者的相对位移:

L=x1+x1′-x2=2.25m。

11.(2016·

四川理综·

10)避险车道是避免恶性交通事故的重要设施,由制动坡床和防撞设施等组成,如图9所示竖直平面内,制动坡床视为与水平面夹角为θ的斜面.一辆长12m的载有货物的货车因刹车失灵从干道驶入制动坡床,当车速为23m/s时,车尾位于制动坡床的底端,货物开始在车厢内向车头滑动,当货物在车厢内滑动了4m时,车头距制动坡床顶端38m,再过一段时间,货车停止.已知货车质量是货物质量的4倍,货物与车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

货车在制动坡床上运动受到的坡床阻力大小为货车和货物总重的0.44倍.货物与货车分别视为小滑块和平板,取cosθ=1,sinθ=0.1,g=10m/s2.求:

图9

(1)货物在车厢内滑动时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2)制动坡床的长度.

11解析 

(1)设货物的质量为m,货物在车厢内滑动过程中,货物与车厢的动摩擦因数μ=0.4,受摩擦力大小为f,加速度大小为a1,则

f+mgsinθ=ma1①

f=μmgcosθ②

联立①②并代入数据得

a1=5m/s2③

a1的方向沿制动坡床向下.

(2)设货车的质量为M,车尾位于制动坡床底端时的车速为v=23m/s.货物在车厢内开始滑动到车头距制动坡床顶端s0=38m的过程中,用时为t,货物相对制动坡床的运动距离为s1,在车厢内滑动的距离s=4m,货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2,货车相对制动坡床的运动距离为s2.货车受到制动坡床的阻力大小为F,F是货车和货物总重的k倍,k=0.44,货车长度l0=12m,制动坡床的长度为l,则

Mgsinθ+F-f=Ma2④

F=k(m+M)g⑤

s1=vt-a1t2⑥

s2=vt-a2t2⑦

s=s1-s2⑧

l=l0+s0+s2⑨

联立①~⑨并代入数据得

l=98m.

[例3]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静止放着长为L=1.6m、质量为M=3kg的木板,一个质量为m=1kg大小不计的物块放在木板的最右端,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今对木板施加一水平向右的力F,g取10m/s2。

(1)施力F后,要想把木板从物块的下方抽出来,求力F的大小应满足的条件;

(2)为把木板从物块的下方抽出来,施加某力后,发现该力作用最短时间t0=0.8s,恰好可以抽出木板,求此力的大小。

[解析] 

(1)力F拉动木板运动过程中:

对物块,由牛顿第二定律知μmg=ma,

即a=μg=1m/s2

对木板,由牛顿第二定律知F-μmg=Ma1,

即a1=

要想抽出木板,则只需a1>

a,即F>

μ(M+m)g,代入数据得F>

4N。

(2)由

(1)分析可知,有力作用在木板上时,木板的速度必大于物块的速度,而木板恰好从物块下抽出时,两者速度大小相等,则力撤去时木板未从物块下抽出。

设有力时木板的加速度大小为a2,

则a2=

设没有力时木板的加速度大小为a3,

则a3==m/s2

设从没有力到木板恰好被抽出所用时间为t2

木板从物块下抽出时有

物块速度为v=a(t0+t2)

发生的位移为s=a(t0+t2)2

木板的速度为v板=a2t0-a3t2

发生的位移为s板=a2t02+a2t0t2-a3t22

木板刚好从物块下抽出时应有v板=v,且s板-s=L

联立以上各式并代入数据得t2=1.2s,a2=3m/s2,F=10N。

第四讲滑块和滑板小练习1答案

1C2C3BCD4B5AC6.16N

7.解:

设物体经t1秒达到与车速度相等  对物体:

μmg=ma1  ①

  对小车:

F-μmg=ma2  ②V0+a2t1=a1t1③ 联立①②③得t1=1s

 对系统F=(M+m)a3④∴物体位移S=a1t12+a1t1(t-t1)+a3(t-t1)2=2.1m

8解析 

(1)物块的加速度am=μg=2m/s2,

对木板有:

μmg+μ(M+m)g=MaM,

解得aM=3m/s2.

(2)设物块经时间t从木板滑离,则:

L=v0t-aMt2-amt2

解得t1=0.4s或t2=2s(因物块已滑离木板,故舍去)

滑离木板时物块的速度:

v=amt1=0.8m/s.

9【解析】设作用于车的水平牵引力恒为F,从车启动至物体离开车板经历的时间为t,在这个过程中,车的加速度为a1,物体的加速度为a2.则有:

F-μmg=Ma1

a2=μg=2m/s2

由运动学公式:

s0=a1t2,s0-L=a2t2

由以上几式得a1=4m/s2

车子所受的牵引力F=500N

物体开始离开车板时刻,物体和车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则v1=2m/s,v2=4m/s

物体离开车板后做平抛运动,其水平速度为v1,所经历的时间为t1,走过的水平距离为s1,则有:

s1=v1t1,h=gt,则s1=1m

在这段时间内车的加速度a==5m/s2

车运动的距离:

s2=v2t1+at=2.625m

则物体落地点到车尾的水平距离

s=s2-s1=2.625m-1m=1.625m.

第四讲滑块和滑板小练习2答案

1.解

(1)物块刚好不掉下去,则物块与木板达到最大静摩擦力,且具有相同的最大加速度a1.对物块,a1==μ1g=1m/s2

对整体:

F0-μ2(M+m)g=(M+m)a1故F0=μ2(M+m)g+(M+m)a1=12N.

(2)当拉力F=21N>

F0时,物块相对木板滑动.对木板,加速度a2==4m/s2

设小物块滑离时经历的时间为t,则:

a2t2-a1t2=L故t=1s此时vm=a1t=1m/s

2.解析:

撤力前后木板先加速后减速,设加速过程的位移为x1,加速度为a1,加速运动的时间为t1;

减速过程的位移为x2,加速度为a2,减速运动的时间为t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撤力前:

F-μ(m+M)g=Ma1解得a1=m/s2

撤力后:

μ(m+M)g=Ma2解得a2=m/s2

x1=a1t12,x2=a2t22

为使小滑块不从木板上掉下,应满足x1+x2≤L

又a1t1=a2t2由以上各式可解得t1≤1s即作用的最长时间为1s.

3.

(1)对小物块,由牛顿第二定律,得μmg=ma1得a1=μg=2m/s2

以小车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μmg=Ma2解得a2==0.5m/s2

(2)由运动学公式:

a1t=v0+a2t解得:

t=1s

则x1=1/2a1t2=1mx2=v0t+1/2a2t2=1.75mL=x2-x1=0.75m

4解:

(1)当拉力较小时,A和B可以相对静止一起向右作加速运动,此时A、B之间静摩擦,用整体法列出牛顿定律方程:

隔离B物体列出牛顿定律方程为

当静摩擦力达到最大静摩擦力时,两者将发生相对滑动,令得.

(2)当拉力为3.5N时,A物体的加速度为,

得;

B物体的加速度为

设经过时间A板从B板下抽出,则根据几何关系得:

得,

此时B板的对地位移大小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