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实验试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047363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4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物理实验试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中物理实验试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中物理实验试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中物理实验试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中物理实验试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高中物理实验试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高中物理实验试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高中物理实验试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高中物理实验试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高中物理实验试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高中物理实验试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高中物理实验试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高中物理实验试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实验试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

《高中物理实验试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实验试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物理实验试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

球的初速度v0=_____________,落到A点时下落的竖直高度

y0=____________。

6.(8分)一个两用表的电路如图所示,电流计G的量程Ig=0.001A,

内阻Rg=9900Ω,R2=1.01Ω,

(1)若要当做电流表使用,双刀双掷电键应与连接(选填“ab”或“cd”),其程为。

(2)若要当做电压表使用,双刀双掷电键应与连接(选填“ab”或“cd”),其量程为。

7.(8分)影响物质材料电阻率的因素很多,一般金属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而半导体材料的电阻率则与之相反,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某课题研究组需要研究某种导电材料的导电规律,他们用该种导电材料制作成电阻较小的线状元件Z做实验,测量元件Z中的电流随两端电压从零逐渐增大过程中的变化规律.

(1)他们应选用下图所示的哪个电路进行实验?

答:

  ()

Z

A

V

B

C

D

(2)实验测得元件Z的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如下表所示.根据表中数据,判断元件Z是金属材料还是半导体材料?

U(V)

0.40

0.60

0.80

1.00

1.20

1.50

1.60

I(A)

0.20

0.45

1.25

1.80

2.81

3.20

R

E

r

S

(3)把元件Z接入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电阻R的阻值为R1=2Ω时,电流表的读数为1.25A;

当电阻R的阻值为R2=3.6Ω时,电流表的读数为0.80A.结合上表数据,求出电池的电动势为V,内阻为Ω.(不计电流表的内阻,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8.(6分)在一次课外活动中,某同学用图甲所示装置测量放在水平光滑桌面上铁块A与金属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已知铁块A的质量mA=1kg,金属板B的质量mB=0.5kg。

用水平力F向左拉金属板B,使其向左运动,弹簧秤的示数如图甲所示,则A、B间的摩擦力Fμ=_______N,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 。

(g取10m/s2)。

该同学还将纸带连接在金属板B的后面,通过打点计时器连续打下一系列的点,测量结果如图乙所示,图中各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s,可求得拉金属板的水平力F= N

F

打点计时器

2

单位(N)

3

3.50

5.50

7.50

9.50

11.50

G

cm

9.(10分)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探究加速度a与物体所受合外力F及质量M的关系实验。

图为实验装置简图,A为小车,B为打点计时器,C为装有砂的砂桶(总质量为m),D为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

(1)若保持砂和砂桶质量m不变,改变小车质量M,分别得到小车加速度a与质量M及对应的1/M数据如下表所示:

次数

1

4

5

小车加速度a/(m•s-2)

1.98

1.48

0.67

0.50

小车质量M/kg

0.25

0.33

0.75

质量倒数1/M/kg-1

4.00

3.00

2.00

1.33

根据上表数据,为直观反映F不变时a与M的关系,请在图1所示的方格坐标纸中选择恰当的物理量建立坐标系,并作出图线。

从图线中得到F不变时,小车加速度a与质量M之间存在的关系是。

(2)某同学在探究a与F的关系时,把砂和砂桶的总重力当作小车的合外力F,作出a-F图线如图2所示,试分析图线不过原点的原是图线上部弯曲的原因是。

(3)在这个实验中,为了探究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要保持第三个物理量不变,这种探究方法叫做法。

图1图2

10.(6分)有一种新型的材料,电阻率约为10-1~1Ω·

m。

为了准确测定它的电阻率,某同学截取了一段用该种材料制成的导线,用游标卡尺(游标为20分度)测量它的长度,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它的直径,如图所示。

请读出导线的长度测量值L=________mm,直径测量值d=_______mm。

实验中还需要测量导线的电阻,实验室提供下列可选用的器材:

电源E(电动势6V)电流表A1(量程5mA)

电流表A2(量程0.6A)电压表V(量程3V)

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20Ω)开关、导线若干

请选用合适的器材,设计测量电路,并根据你所设计的电路在图中将选用的器材连成符合要求的实验实物图。

11.(10分)实验室内有一毫伏电压表(量程500mV,内阻约500Ω),现要测其内阻RV,实验室还提供下列器材:

干电池E(电动势约3V,内阻较小)滑动变阻器R1(电阻0-20Ω)

定值电阻R2(电阻为500Ω)定值电阻R3(电阻为40Ω)

标准电流表(量程15mA,内阻约100Ω)开关S及导线若干

(1)请你设计一种能尽可能精确地测出毫伏表内阻RV的测量电路,要求在测量中各电表的读数均不小于其量程的1/3,把实验电路原理图画在虚线方框内(标明各元件字母代号)。

(2)写出需要测定的物理量;

写出须直接应用的已知物理量_________________。

(均用文字和字母表示)。

(3)用这些物理量计算毫伏表内阻的表达式为RV=  。

12.(11分)有一电阻,阻值在100Ω—200Ω范围内,它的额定功率约为1/4W。

现需要进一步确定其阻值,手头有如下一些器材,

电流表A1:

电阻为20Ω量程0—50mA

电流表A2:

电阻为20Ω量程0—100mA

电压表V1:

电阻为10kΩ量程0—5V

电压表V2:

电阻为20kΩ量程0—10V

滑动变阻器R1:

阻值范围0—20Ω,额定电流2A

滑动变阻器R2:

阻值范围0—100Ω,额定电流1A

电源E:

电动势12V

电键.导线等。

要求测量误差尽可能小。

(1)请你从上述器材中挑选出相应的器材进行实验。

电流表应选用____电压表应选用______。

图乙

(2)用电流表.电压表测量通过被测电阻的电流与电压时,应选用图__________所示的联接方式。

图甲

图甲

(3)请在图中虚线方块处画出测量电路,并在图中标出所选用的滑动变阻器

(4)选用滑动变阻器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10分)图中的电路可用于测量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E和内电阻r,还可以测量某个电表的内电阻.图中A是电流表,其内阻并不是很小;

V是电压表,其内阻并不是很大.R是一个限流电阻,阻值未知.开始实验之前,3个开关

K3

K2

K1

·

K1、K2、K3都处于断开状态。

现在开始实验:

(1)闭合K1,K3打向1,测得电压表的读数U0,电流表的读数为I0;

这个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测定电流表还是电压表的什么物理量?

 ________   ,请列出其表达式:

   。

(2)闭合K1,K3打向2,测得电压表的读数U1;

这个步骤的目的是为了建立计算电池电动势E和内阻r的一条表达式,结合你在①中列式所用的物理量,列出此表达式:

                 。

(3)闭合K1、K2;

K3仍打向2,测得电压表的读数U2,电流表的读数为I2;

这个步骤的目的是为了建立计算电池电动势E和内阻r的另一条表达式,结合你在

(1)中列式所用的物理量,列出此表达式:

             。

(4)为什么在确立计算电池电动势E和内阻r的一条计算式时,实验步骤不采用闭合K1、K2;

K3打向1的做法?

               。

14.(7分)在竞赛课“探究胡克定律”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得出胡克定律后,某参赛教师为了说明胡克定律的适用条件,出示了准备好的一根弹簧,让一个学生使劲拉,结果弹簧不能恢复到原长,以此说明胡克定律只在弹性限度内成立,并指出这根弹簧已“报废”。

课后,有些观摩的老师发现,这根“报废”的弹簧居然仍具有弹性!

(1)你认为这根“报废”的弹簧能说明胡克定律只在弹性限度内成立吗?

说明理由。

(2)如果你是这位参赛教师,并且当场发现“报废”的弹簧仍具有弹性,你可以利用它如何进行后续教学?

(3)为了检测学生是否达成了这堂竞赛课的有关教学目标,可要求学生设计一个方案,测量一准确弹簧秤外壳内弹簧的劲度系数。

请你帮助这位参赛教师拟定一个测量方案。

要求:

方案尽可能简单明了而误差尽可能小。

三.分析与说理题

两张纸板

图甲(俯视图)

图乙

15.(5分)劈尖干涉是一种薄膜干涉,其装置如图甲所示。

将一块平板玻璃放置在另一平板玻璃之上,在一端夹入两张纸板,从而在两玻璃表面之间形成一个劈形空气薄膜。

当光垂直入射后,从上往下看到的干涉条纹如图乙所示。

干涉条纹有如下特点:

⑴任意一条明条纹或暗条纹所在位置下面的薄膜厚度相等;

⑵任意相邻明条纹或暗条纹所对应的薄膜厚度差恒定。

现若在图9装置中抽去一张纸片,则当光垂直入射到新的劈形空气薄膜后,从上往下观察到的干涉条纹将如何变化(变疏、变密、不变、消失)?

请用普通物理分析。

16.(7分)爱因斯坦在评价伽利略的成就时说:

“伽利略的发现以及他所应用的科学的推理方法,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而且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

(1)伽利略的科学著作《》奠定了他作为近代力学创始人的地位。

(2)伽利略对运动的研究,创立了一套对近代科学的发展极为有益的科学方法,其核心是把和逻辑推理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力地推进了人类科学认识的发展。

(3)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是如何体现他的科学思想和方法的?

(4)伽利略认为,懂得忽略什么,有时与懂得重视什么同等重要。

从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看,伽利略的这种思想在高中物理课程中有哪些具体体现?

参考答案

题号

答案

BD

5.(4分)(2分)(2分)

6.(8分)

(1)cd0-10V(4分)

(2)ab0-100mA(4分)

7.(8分)

(1)A(2分)

(2)半导体(2分)

(3)4.0V    0.40Ω(4分)

8.(6分)2.50N0.253.50N

9.(10分)

(1)图线如答图2所示;

(2分)

a与1/M成正比(或:

a与M成反比)(2分)

(2)平衡摩擦力时木板倾角太大(2分);

没有满足砂和砂桶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M。

(2分)

(3)控制变量(2分)

10.(6分)85.506.700(2分)

(2分)(2分)

11.(10分)

(1)见下图(3分)

(2)Ⅰ.毫伏表的读数U,电流表的读数I(2分)

Ⅱ.定值电阻R3的阻值(或定值电阻R2、R3的阻值)(2分)

(3)(A电路)或(B电路)(3分)

s

R1

12.(11分)

(1)A1;

V1(4分)

(2)乙(2分)

(3)(3分)

(4)限流电路不符合要求在分压电路中选用阻值小的变阻器(2分)

13.(10分)

(1)电压表的内阻RV,RV=(4分)

(2)E=I0r+U1(2分)

(3)E=(I0+I2)r+U2(2分)

(4)由于电流表内阻的影响而造成所测电池的内阻误差较大(偏大)。

(2分)

14.(7分)

(1)不能说明。

“报废”的弹簧虽然不能恢复到原长,但仍具有弹性,说明它仍遵循胡克定律,只不过它的劲度系数和“原长”发生了改变而已。

(2)可以指导学生:

体验弹簧硬度的变化;

比较劲度系数的变化;

了解影响劲度系数的某些因素;

进一步理解劲度系数的物理意义。

(3)读出弹簧秤的量程Fm;

用刻度尺测量弹簧秤全部刻度的长度lm;

由胡克定律得弹簧劲度k=Fm/lm。

(3分)

15.(5分)

解:

平行单色光垂直照射空气劈尖上,上、下表面的反射光将产生干涉,设劈形空气角度为θ,薄厚度为e处,两相干光的光程差为△=2e+λ/2

空气劈尖任意相邻明条纹对应的厚度差:

ek+1-ek=λ/2

任意相邻明条纹(或暗条纹)之间的距离l为:

l=(ek+1-ek)/sinθ=λ/(2sinθ)

单色光一定时,劈尖的楔角q愈小,则l愈大,干涉条纹愈疏;

q愈大,则l愈小,干涉条纹愈密。

所以从上往下观察到的干涉条纹将变疏。

16.(7分)

(1)两种新科学的对话(1分)

(2)实验(1分)

(3)首先,伽利略利用逻辑推理揭示了亚里士多德的“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快”的落体理论中蕴涵的矛盾;

其次,在自然规律应是简洁明了的思想引导下,猜想自由落体运动是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的最简单的变速运动;

接着进一步利用数学推理得出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二次方成正比;

然后,在通过大量实验得出小球在斜面上的运动是匀加速运动后,进行合理外推,推测当斜面倾角增大到90°

时,也就是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时,小球的运动也应该是匀加速运动。

(4)研究机械运动的质点,研究气体性质的理想气体,研究电场性质的点电荷,研究波动规律的简谐波,研究振动的单摆与弹簧振子等等。

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