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测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049841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测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测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测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测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测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测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测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测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测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测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测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测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

5、在一个蜗牛种群内,有条纹(AA)个体占55%,无条纹(aa)个体占15%,若蜗牛间进行自由交配,则F1中A的基因频率和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是()

A.30%,21% 

 

B.30%,42%C.70%,42% 

D.70%,21%

6、下列关于基因频率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外物种的入侵能改变生物进化的速率和方向

B.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

C.基因型Aa的个体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大于a基因的频率

D.因色盲患者中男性数量多于女性,所以男性群体中色盲的基因频率大于女性群体

7、下列叙述中,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是( 

  )

A.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物种B.自然选择导致突变,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C.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D.新物种的形成一定要经过长期地理隔离

8、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物的种间竞争是一种选择过程B.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依据

C.外来物种入侵能改变生物进化的速度和方向D.突变的可遗传性阻碍生物进化

9、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基因的自发突变率虽然很低,但对进化非常重要

B.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对环境的适应性可相同,也可不同

C.环境发生变化时,种群的基因频率可能改变,也可能不变

D.同一群落中的种群相互影响,因此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群落

10、下列过程不会导致生物进化的是()

A. 

在红眼果蝇的群体中,出现了白眼突变个体

B. 

小麦Aa连续自交,后代个体中AA所占比例越来越髙

C. 

濒临灭绝的江豚,有些个体得不到交配机会使部分基因消失

D. 

抱犊崮森林公园不断有灰喜鹊迁入从而引起基因频率的改变

11、一个全部由基因型为Aa的豌豆植株组成的种群经过连续n次自交获得的子代中,Aa的频率为(1/2)n,AA、aa的频率均为1/2[1-(1/2)n],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可以肯定该种群在这些年中()

A.发生了隔离  

B.发生了基因频率的变化  

C.发生了自然选择 

D.没有发生生物进化

12、如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定向的变异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B.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也是进化的必要条件

C.种群基因库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

D.对所有的物种来说,地理隔离必然导致生殖隔离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理隔离一旦形成,原来属于同一物种的个体就成了不同物种

B.生殖隔离一旦形成,原来属于同一物种的个体就成了不同物种

C.地理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必然经历

D.每个新物种的形成都必定经历从地理隔离达到生殖隔离的过程

14、下列有关基因频率和生物进化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生物在进化的过程中不一定有基因频率的改变B.生物只要发生进化,基因频率就会改变

C.基因频率的改变一定产生新物种D.只有在新物种形成时,才发生基因频率的改变

15、下列有关“多样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DNA的多样性决定了蛋白质的多样性B.生态系统多样性包括生物多样性

C.物种的多样性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D.生物多样性与自然选择有关

16、下列关于隔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只有生殖隔离能阻止种群间的基因交流B.所有物种的形成都要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

C.长期的地理隔离必然导致生殖隔离D.种群基因库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

17、如图是物种形成的一种模式。

物种a因为地理障碍分隔为两个种群a1和a2,经过漫长的进化,分别形成新物种b和c。

在此过程中的某一时刻,a1种群的部分群体越过障碍外迁并与a2同域分布,向d方向进化。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b和d存在地理隔离,所以一定存在生殖隔离

B.c和d不存在地理隔离,却可能存在生殖隔离

C.a1和b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留居群体的基因频率相同,则b和d是同一物种

D.a1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a2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同,则c和d是不同物种

18、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变异和进化的方向B.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

C.种群内基因频率的改变在世代间具有连续性D.种群内基因频率改变的偶然性随种群数量下降而减小

19、在同一区域中生长着两种杜鹃花,在人工的条件下,它们之间可以杂交成功。

但在自然状态下不能杂交,因为一种杜鹃花在6月初产生花粉,另一种在6月下旬产生花粉。

这种现象属于(  )

A.优胜劣汰 

B.过度繁殖C.生殖隔离 

D.性状分离

20、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基因突变的方向和环境之间没有明确的因果关系

B.自然选择的实质是选择种群的有利基因,不决定新基因的产生

C.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隔离包括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

D.共同进化指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进化,不包括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21在某个与外界完全隔绝的海岛上每1万人中有500名男子患红绿色盲。

则该岛上的人群中,女性携带者的数量为每万人中有(设男女性比为1∶1)(  )

A.1000人   

B.700人C.900人 

D.800人

22、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定向的变异

B.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C.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变化,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

D.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发展,形成生物的多样性

23、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丝兰蛾细长的吸管似口器与丝兰的细长花矩是它们长期共同进化形成的相互适应特征

B.超级细菌感染病例的出现,是因为抗生素的滥用促使细菌发生基因突变

C.人工饲养的公狮和母虎交配,产下的“狮虎兽”不育,说明狮和虎存在生殖隔离

D.生物的多样性包括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24、下列观点不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是(  )

A.自然选择可引起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B.马和驴交配产生强壮的骡子,马和驴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

C.种群中个体的死亡可能会导致种群基因库发生改变D.狼和兔子的奔跑能力的提高是它们共同进化的结果

25、某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生活着一群昆虫,经调查翅的长度和个体数的关系如右图中曲线(纵坐标为翅的长度,横坐标为个体数量)。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昆虫的性状分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B.上述现象说明自然选择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定向的

C.在生存斗争中,生物和无机环境之间进行着相互选择

D.自然选择对不同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所起的作用有所差别,最终导致这些种群的基因库变得很不相同,并逐步出现生殖隔离

26、长期使用杀虫剂,家蝇、蚊子出现了抗药性并越来越强,其原因是()

A.害虫对杀虫剂进行了定向选择 

 

B.杀虫剂的使用导致害虫产生了抗药性变异

C.杀虫剂对害虫的变异进行了定向选择D.害虫对杀虫剂产生了隔离

27、现代进化理论是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观点,对自然选择学说的完善和发展表现在 

( 

①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②种群是进化的单位 

③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 

④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⑤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 

⑥隔离导致物种形成 

⑦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A.②④⑤⑥⑦ 

B.②③④⑥ 

C.①②⑤⑥ 

D.①②③⑤⑦

28、 

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各内容之间的关系可用以下图解表示,则图解中①~④内容依次为( 

A.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过度繁殖

B.遗传变异、适者生存、过度繁殖、生存斗争

C.遗传变异、生存斗争、过度繁殖、适者生存

D.过度繁殖、遗传变异、生存斗争、适者生存

29.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微山湖中所有的鱼具有共同的基因库B.环境、突变及基因重组产生的变异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C.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过程也就是新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D.外来物种入侵能改变生物进化的速度和方向

30、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是( 

A.用进废退与适者生存的相互作用B.物种灭绝与辐射发展的相互作用

C.遗传、变异和选择的综合作用D.突变、选择和隔离的综合作用

二、综合题

31、如右图是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物种演化的模型:

图中上为甲岛,下为乙岛,A、B、C、D为四个物种及其演化关系,请看图回答问题:

(1)由A物种进化为B、C两个物种的内因是__________________,外因是__________________,进化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岛上的B物种迁到乙岛后,不与C物种发生基因交流,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3)迁到乙岛的B物种可能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假设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A的基因频率为0.1,a的基因频率为0.9,那么AA、Aa、aa三种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环境的选择作用使a的频率逐渐下降,A的频率逐渐上升,则后代中aa基因型个体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2、回答下列有关生物遗传和进化的问题:

(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强调:

_____________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2)在我国由东北虎和华南虎组成两个种群之间存在___________隔离,这两个种群的基因库______________(“完全相同”、“完全不同”、“不完全相同”)。

(3)下图表示乙醇进入人体后的代谢途径,如果能将乙醇转化为乙酸的人号称“千杯不醉”,而转化为乙醛的人俗称“红脸人”,不能转化的人俗称“白脸人”。

①“红脸人”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_种,“白脸人”的基因型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假如一对俗称“红脸人”的夫妇所生子女中,有1个“千杯不醉”和1个“白脸人”,则该夫妇再生一个号称“千杯不醉”女儿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_。

③根据乙醇进入人体后的代谢途径,可说明基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而控制生物性状。

33、原产某地的某种一年生植物a,分别引种到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种植,很多年以后移植到原产地,开花时期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将植物a引种到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这样原属于同一个物种的种群a、b和c之间形成________,种群b和种群c个体之间由于花期不同,已不能正常传粉,说明已产生了________,它们与________、________共同构成了物种形成过程的基本环节。

(2)在对植物b的某一种群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基因型为DD和dd的植株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0%和70%(各种基因型个体生存能力相同),第二年对同一种群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基因型为DD和dd的植株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和64%,在这一年中,该植物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

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参考答案

1、C2、B3、C4、D5、C6、A7、A8、D9、D10、B11、D12、C13、B14、B15、B

16、D17、B18、C19、C20、D21、C22、A23、B24、B25、B 26、C27、C28、D29、D30、D

31、

(1)遗传变异 

甲、乙两岛环境不同且有地理隔离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2)已形成生殖隔离

(3)形成新的物种(答案合理即可)

(4)1%、18%、81% 

逐渐下降

32、

33、

(1)地理隔离 生殖隔离 突变和基因重组 自由选择 

(2)没有 该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发生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