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德育渗透教学案例.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055374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7.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数学德育渗透教学案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初中数学德育渗透教学案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初中数学德育渗透教学案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初中数学德育渗透教学案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初中数学德育渗透教学案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初中数学德育渗透教学案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初中数学德育渗透教学案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初中数学德育渗透教学案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初中数学德育渗透教学案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初中数学德育渗透教学案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初中数学德育渗透教学案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初中数学德育渗透教学案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初中数学德育渗透教学案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初中数学德育渗透教学案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初中数学德育渗透教学案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初中数学德育渗透教学案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初中数学德育渗透教学案例.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数学德育渗透教学案例.docx

《初中数学德育渗透教学案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数学德育渗透教学案例.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数学德育渗透教学案例.docx

初中数学德育渗透教学案例

初中数学德育渗透教学案例

一、学生起点分析:

通过前几节知识的学习,学生已经学会通过分析简单问题中已知量与未知量的关系列出方程解应用题,初步掌握了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过程,但学生在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常常会遇到一下困难,就是从题设条件中找不到所依据的等量关系,或虽能找到等量关系但不能列出方程。

二、教学任务分析:

本课以“希望工程”义演为例引入课题,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协作交流,教师点拨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借助列表的方法分析问题,体会用图表语言分析复杂问题表达思维方法的优点,从而抓住等量关系“部分量之和等于总量”展开教学活动,让学生经历抽象的符号变换应用等活动,展现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过程。

因此,本节教材的处理策略是:

展现问题情境——提出问题——分析数量关系和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解方程——检验解的合理性。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借助表格学会分析复杂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等量关系,体会间接设未知数的解题思路,从而建立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必须检验方程的解是否符合题意。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解决,体会方程模型的作用,发展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敢于提出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希望工程义演中的数学问题的探讨,进一步体会方程模型的作用,同时,从情感上认识希望工程,懂得珍惜今天的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四、教学过程设计:

本节课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

情景引入;第二环节:

活动探究;第三环节:

运用巩固;第四环节:

课堂小结;第五环节:

布置作业。

第一环节:

情景引入

内容:

出示七幅图片如下:

引入“献爱心”活动。

出示教材情境:

某文艺团体为“希望工程”募捐组织了一场义演,共售出1000张票,筹得票款6950元.成人票与学生票各售出多少张(图如上)什么是“希望工程”

“希望工程”是一项扶贫工程,通过社会集资,帮助贫困地区的失学儿童继续学业,改变贫困地区的办学条件,促进贫困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

目的:

1.培养学生的爱心;2.通过与贫困地区学生的对比,让学生珍惜时间,努力学习,将来为国家多做贡献。

让学生在一个比较熟悉的氛围中接触学习主题,有利于他们启动思维。

第二环节:

活动探究

内容:

教材中的问题情境。

请两位同学就自己对教材中问题的理解,把这个场景表演一下,并分析题目中的每一句话所包含的含义、数量关系、等量关系,以及在这个问题中,售出1000张票的意义是什么怎样理解票款6950元根据题目中所给的条件,你能求出哪些量

目的:

题目以短剧的形式出现,使学生更进一步理解了题意。

让学生将应用题中的场景,模拟到现实生活中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悟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了解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必要性.

活动注意事项:

本节内容通过一幅问题情境图展示题目中的一些数量关系,需要学生把书中的文字叙述与卡通图结合起来,才能组成一道应用题,在这里应引导学生学会读图、审题,学生在表演时,教师要关注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题意,题目中的已知条件的含义和数量关系等是否交待的清楚、明了,不要只流于热闹的形式。

当我们发现一些学生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可以建议他们采用表格的形式加以分析,从而达到列方程、解决问题的目的。

由于,在前几节课应用题的学习中,一般采用直接设未知数法,即当问题中的未知量只有一个时,求什么就设什么为x;而这里首次采用间接设未知数法,即当问题中所求的未知数不止一个,而问题中的等量关系也不止一个,所以一些学生必然会遇到困难,这时,才使学生真正感到,列表分析法对于解题的重要性,从而接受这样一种新的分析应用题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主要让学生体会间接设未知数解方程的思路,体会方程模型的作用。

进一步的问题:

1.请大家回忆一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你遇到了哪些困难,你是如何克服的

效果:

学生的答案主要围绕以下点:

1).在前几节课应用题的学习中,求什么就设什么为x;而本题中所求的未知数不止一个,问题中的等量关系也不止一个,比前面的问题复杂,在分析问题时理不清楚数量关系时,是表格帮了忙。

2).发现本题含有两个未知量,两个等量关系,可以把其中一个未知量设为未知数,另一个未知量就用其中的一个等量关系表示为含未知数的代数式,而另一个等量关系则用来列方程.

通过交流大家发现本题含有两个未知量,两个等量关系,可以把其中一个未知量设为未知数,另一个未知量就用其中的一个等量关系表示为含未知数的代数式,而另一个等量关系则用来列方程.那么,看看刚才我们利用等量关系1设未知数,用等量关系2列方程,还有其他的解题方法吗

2.比较两种解题方法,你从中学到了什么

目的:

虽然解法一要比解法二优化的多,但仍需让学生通过亲手计算,真正理解其中的含义:

前面提到的含有两个未知量,两个等量关系,可以把其中一个未知量设为未知数,另一个未知量就用其中的一个等量关系表示为含未知数的代数式,而另一个等量关系则用来列方程是如何实施的;解法一的求解过程比较简单;不论选择哪种方法,在解题前,首先要明确数量关系,而在这里运用列表法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工具。

注意事项:

学生也许会有这样的认识,解法一是直接设法,而解法二是间接设法,直接设法一定比间接设法简单。

其实不然,教师应适时地指导学生,辩证的看待问题,如可以让学生尝试解上题中所得的学生票款和学生票款各多少元,学生通过比较得出,这里运用直接设法,要比用间接设法求解的难度大。

同时,让学生体会间接设未知数解方程的思路。

3.在以上问题中,如果票价和票的总数不变,票款能不能是6930元或6932元如果你认为可能,请你分别求出学生票、成人票各售出多少张呢如果你认为不可能,请说明为什么

目的:

加强学生在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明确必须检验方程的解是否符合实际。

第三环节:

运用巩固

内容:

提供补充问题:

1.一个办公室有五盏灯,其中有40瓦和60瓦两种,总的瓦数是260瓦,则40瓦和60瓦的灯泡各有多少个

2.将苹果分给若干个小朋友,每人8个余14个,每人9个,则最有一个小朋友得6个,问小朋友有几个人

3.地板砖厂的原料是有白土、沙土、石膏、水按25:

2:

1:

6的比例配制搅拌而成,现已将前三种料称好,共5600千克,应加多少千克的水搅拌前三种料各称了多少千克

目的:

给学生提供进一步巩固对建立方程模型的基本过程和方法的熟悉机会。

第四环节:

课堂小结

内容:

1.通过对“希望工程”的了解,我们要更加珍惜自己的学习时光,并尽力去帮助那些贫困地区的失学儿童.

2.遇到较为复杂的实际问题时,我们可以借助表格分析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借此列出方程,并进行方程解的检验.

3.同样的一个问题,设未知数的方法不同,所列方程的复杂程度一般也不同,因此在设未知数时要有所选择.

目的:

让学生通过自我反思性活动增强对相关知识和方法的理解水平。

感受到数学的作用。

第五环节:

布置作业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中的设计中,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有梯度的引导学生进行探索,使不同层面的同学有不同程度的收获.首先以短剧表演的形式让学生切身去体验问题情景,从而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再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

然后,指导学生借助表格去表达问题的信息,这里表格的引入非常自然,使学生真正感受到表格对分析问题所起的重要性。

最后,引导学生一题多解,用不同的方式设未知数,用不同的等量关系列方程,并加以比较研究,对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很大帮助。

2014年初一数学教案:

整式的加减教学设计示例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1.理解:

整式的加减实质就是去括号,合并同类项.2.掌握:

学生在掌握合并同类项、去括号与添括号的基础上,掌握整式加减的一般步骤.3.运用:

能够正确地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

(二)能力训练点1.培养用代数的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2.培养学生用代数方法解几何问题的思路.(三)德育渗透点渗透教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要为生活而服务的辩证观点.(四)美育渗透点整式的加减实质上就是去括号,合并同类项,结果总是比原来简洁,体现了数学的简洁美.二、学法引导1.教学方法:

以旧引新,通过自己操作发现解题规律.2.学生学法:

练习→总结步骤→练习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整式加减运算.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或电脑、自制胶片.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教师出示探索性练习,学生解答归纳整式加减运算的一般步骤,教师出示巩固性练习,学生以多种形式完成.七、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出示投影1)化简下列各式

(1);

(2);(3).学生活动:

同桌两位同学出一个学生在胶片上化简,另一个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然后把几个学生的演算胶片用投影打出,其他学生一起来给打分.不对的,由学生找出错在哪里,错误的原因是什么.师提出问题:

上述三个数学式子,同学们讨论一下,怎样用数学语言进行叙述呢(把每个括号看作一个整体)学生活动:

同桌同学互相讨论、研究,若讨论的结果、语句认为比较通顺者可以举手回答,同学们再互相更正.(学生回答时,教师用彩笔把运算符号写在胶片上显示出来,以引起注意.)【教法说明】前两节去括号、合并同类项的内容,其实就是整式加减内容的一部分,复习上述知识,学生可以很轻松地就过渡到整式加减这一节内容上来,使新旧知识很自然地衔接起来.师提出问题:

上述式子中,每个括号内的式子是什么式子(整式)从而引出课题,并板书.[板书]【教法说明】以合并同类项、去括号为铺垫,从而引出本节知识,可以说是自然顺畅,学生不会感到整式加减法陌生.

(二)探求新知,讲授新课(出示投影2)例1求单项式,,,的和.学生活动:

在练习本(或投影胶片)上用数学式子表示出来,然后用投影仪显示出部分胶片来,正确的师生给予掌声,不对的则由自己或他人找出错在何处,并及时改正.师做相应的板书:

[板书]学生活动:

学生在练习本上接着计算(或在投影胶片上计算),一个学生接着老师板书继续完成以下过程.把不同层次学生的胶片显示在投影上,师生给予肯定或纠正.师提问题:

在这几个单项式相加时,为什么,要加上括号(学生讨论后回答,师做必要的强调)练习:

(出示投影3)l.说出下列单项式的和(口答)

(1),,,;

(2),,.2.写出下列第一个式子减去第二个式子的差

(1),;

(2),;(3),.学生活动:

1题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后口答.2题直接观察回答(先答所列式子,再回答结果).【教法说明】上述两个题目学生完成应该没有什么困难,教师给学生创造机会实践,然后叫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特别是要调动差生的参与积极性.师:

如果求几个多项式的和与差又该怎么办呢(出示投影4)例2求与的和.学生活动:

教师不做任何提示,让学生在练习本(或胶片)上完成.说明:

在学生完成过程中,教师巡回检查,然后把出现问题的胶片显示在投影上,学生一起改,这样可使学生印象更深一些,在列代数式时可能每个多项式有的学生不加括号,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把每个多项式加括号,利用复合投影胶片把例2中的“和”变为“差”.学生活动:

学生都在练习本上完成,然后同桌互相交换打分,并让一名学生把完整的解题格式板演到黑板上.【教法说明】变式训练也是课堂上的一个重要环节,上题求“和”时,每个多项式加与不加括号不影响其结果,学生对括号的重要性就没有足够的认识,而变为“差”,括号的重要性就显而易见了.师提出问题:

通过例l、例2的学习,你发现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一般分几步学生活动:

小组讨论,互相叙述,教师深入某一小组,同学共同讨论,待讨论结果认为合理后,让学生举手回答.教师做简要归纳后,板书以下内容.[板书]【教法说明】通过例题的解答,让学生自己发现多项式加减法的一般解题步骤,有利于培养学生规范的解题格式.(三)尝试反馈,巩固练习(出示投影5)1.单项式:

,,的和为.计算:

(1);

(2);(3).学生活动:

1题学生回答,2题部分学生板演,其余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看谁做的又准又快,鼓励差生的进步与参与.【教法说明】注意不同层次学生的积极性的调动,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训练中来,积极动脑、动手,同时教师对差生进行指导和鼓励.(四)变式训练,培养能力(出示投影6)1.已知;;计算

(1);

(2);(3);(4);2.一个多项式加上得,求这个多项式.3.三角形的第一边是,第二过比第一边大,第三边比第二边小5,求三角形的周长.学生活动:

1题同桌同学分别做,左边位置的完成

(2)(4),右边位置的完成

(1)(3).再让四个学生分别在黑板上完成,座位上的学生完成后互相交换检查;2、3题也让学生大胆尝试,然后教师规范解题格式.【教法说明】1题四个小题方法一样,所以可以每人做两个,可节省时间,l题完成后再引导学生观察:

(1)

(2)小题计算结果是不是相同并让学生说出为什么;(3)(4)小题如何.2题是在前面求多项式和、差的基础上的简单变式,学生会计算,但可能解题格式不会写,教师应重点规范学生的解题格式,3题是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然后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把3题再做一些变式.如:

已知长方形一边长为,另一边长比它小,则长方形的周长为多少(五)归纳小结师: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整式的加减,为把本节课内容有一个完整的了解,请看以下问题:

(出示投影7)1.整式的加减实际上就是.整式的加减的步骤,一般分为.整式加减的结果是__________或__________(单项式或多项式).学生活动:

学生观察后回答.教师做适当强调:

在整式加减中实际就是去括号,合并同类项,在去括号时一定注意括号前是“+”还是“-”.【教法说明】归纳小结有时也不用教师包办代替,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内容,以完成填空题的形式出现,可能比教师简单归纳效果要好.

标签:

2014年初一数学教案:

整式的加减

初一数学教案相反数

教学目标

  1.了解相反数的意义,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

  2.进一步培养学生分类讨论的思想和观察、归纳与概括的能力.

  3.初步认识对立统一的规律。

教学建议

  一、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的重点是了解相反数的意义,理解相反数的代数定义与几何定义的一致性.难点是多重符号的化简.“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中的“只有”指的是除了符号不同以外完全相同(也就是下节课要学的绝对值相同)。

不能理解为只要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就互为相反数。

另外,“0的相反数是0”也是相反数定义的一部分。

关于“数a的相反数是-a”,应该明确的是-a不一定是正数,a不一定是正数。

关于多重符号的化简,如果一个正数前面有偶数个“-”号,可以把“-”号一起去掉;一个正数前面有奇数个“-”号,则化简符号后只剩一个“-”号。

  二、知识结构

  相反数的定义相反数的性质及其判定相反数的应用

  三、教法建议

  这节课教学的主要内容是互为相反数的概念。

由于教材先讲相反数,后讲绝对值,所以相反数的定义只是形式上的描述,主要通过相反数的几何意义理解相反数的概念。

教学中建议,直接给出相反数的几何定义,通过实例了解求一个数的相反数的方法。

按着数轴——相反数——绝对值的顺序教学,可充分利用数轴使数与形更好地结合起来。

四、相反数的相关知识

  1.相反数的意义

  

(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如-1999与1999互为相反数。

 

(2)从数轴上看,位于原点两旁,且与原点距离相等的两点所表示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如5与-5是互为相反数。

  (3)0的相反数是0。

也只有0的相反数是它的本身。

  (4)相反数是表示两个数的相互关系,不能单独存在。

  2.相反数的表示

 在一个数的前面添上“-”号就成为原数的相反数。

若表示一个有理数,则的相反数表示为-。

在一个数的前面添上“+”号仍与原数相联系同。

例如,+7=7,特别地,+0=0,-0=0。

  3.相反数的特性

  若互为相反数,则,反之若,则互为相反数。

  4.多重符号化简

  

(1)相反数的意义是简化多重符号的依据。

如是-1的相反数,而-1的相反数为+1,所以。

  

(2)多重符号化简的结果是由“-”号的个数决定的。

如果“-”号是奇数个,则果为负;如果是偶然数个,则结果为正。

可简写为“奇负偶正”。

 例如,。

由此可见,化简一个数就是把多重符号化成单一符号,若结果是“+”号,一般省略不写。

相反数

(一)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了解:

互为相反数的几何意义.

  2.掌握:

给出一个数能求出它的相反数.

(二)能力训练点

  1.训练学生会利用数轴采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自己归纳总结规律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1.通过解释相反数的几何意义,进一步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2.通过求一个数的相反数,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对应、统一规律.

(四)美育渗透点

  1.通过求一个数的相反数知道任何一个数都有它的相反数,学生会进一步领略到数的完整美.

  2.通过简化一个数的符号,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的简洁美.

  二、学法引导

 1.教学方法:

利用引导发现法,教师注意过渡导语的设置,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2.学生学法:

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练习反馈→总结.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

求已知数的相反数.

  2.难点:

根据相反数的意义化简符号.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三角板、自制胶片.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学生演示,教师点拨,师生共同得出相反数的概念,教师出示投影,学生以多种形式练习反馈.

七、教学步骤

(一)探索新知,导入新课

  1.互为相反数的概念的引出

  演示活动:

要一个学生向前走5步,向后走5步.

  提出问题“如果向前为正,向前走5步,向后走5步各记作什么

  学生活动:

一个学生口答,即向前走5步记作+5;向后走5步记作-5步.

  [板书] +5, -5

  师:

这位同学两次行走的距离都是5步,但两次的方向相反,这就决定这两个数的符号不同,像这样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板书]相反数

  【教法说明】由于有了正负数的学习,进行以上演示,学生们非常容易地得出+5,-5两数,并能根据演示过程体会出这两个数的联系与区别,在轻松愉悦的活动中获得了知识,认识了互为相反数.

  师:

画一数轴,在数轴上任意标出两点,使这两点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一个学生板演,其他学生自练)

  师:

这样的两个数即互为相反数,你能试述具备什么特点的两数是互为相反数(学生讨论后举手回答)

  [板书]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其中一个叫另一个的相反数.

  【教法说明】在演示活动后,已出现了+5,-5这两个数,教师及时阐明它们就是互为相反数的两数,这时不急于总结互为相反数的概念,而是又提供了一个学生体会概念的机—利用数轴任找一组互为相反数的两数,先观察在数轴上表示这两个数的点的位置关系,再观察两个数本身的特点.更形象直观地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相反数的概念.

  2.理解概念

  (出示投影1)

  判断:

(1)-5是5的相反数()

  

(2)5是-5的相反数()

  (3)与互为相反数()

  (4)-5是相反数()

  学生活动:

学生讨论.

  【教法说明】对概念的理解不是单纯地强调,根据学生判断的结果加深对相反数“互为”的理解,提高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师:

0的相反数是0.

  (出示投影2)

  1.在前面画的数轴上任意标出4个数,并标出它们的相反数.

  2.分别说出9,-7,0,-的相反数.

  3.指出-,,-,1各是什么数的相反数

  4.的相反数是什么

  学生活动:

1题同桌互相订正,2、3题抢答.

  【教法说明】1题注意培养学生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理解相反数的概念,让学生深知:

在数轴上,原点两旁,离开原点相等距离的两个点,所表示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2、3、4题是对相反数的概念的直接运用,由特殊的数到一般的字母,紧扣“只有符号不同的两数即互为相反数”这一概念,又得出一个非常代数性的结论“的相反数是.”

[板书]a的相反数是-a.

师:

的相反数是,可表示任意数—正数、负数、0,求任意一个数的相反数就可以在这个数前加一个“-”号.

  提出问题:

若把分别换成+5,-7,0时,这些数的相反数怎样表示

  提出问题:

前面加“-”号表示的相反数,-(+)表示什么-(-7)呢,-(-)呢它们的结果应是多少

  学生活动:

讨论、分析、回答.

  【教法说明】利用相反数的概念化简符号是这节课的难点.这一环节,紧紧抓住学生的心理及时提问:

“既然的相反数是,那么+5,7,0的相反数怎样表示呢”学生的思维由一般再引到特殊能答出-(+5),-(-7),-0的结果,让学生自己尝试得出结果,突破难点.

  巩固练习

(出示投影3)

1.是______________的相反数,.

  2.是_____________的相反数,.

  3.是_____________的相反数,.

  4.是_____________的相反数,.

  学生活动:

思考后口答.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

在一个数前面加上“-”号表示求这个数的相反数,如果在这些数前面加上“+”号呢

[板书]如:

  学生回答:

在一个数前面加上“+”仍表示这个数,“+”号可省略.并答出以上式子的结果.

  【教法说明】根据以上题目学生对一数前面加“-”号表示这数的相反数和一数前面加“+”号表示这数本身都已非常熟悉,这时可根据做题情况要学生及时分析观察规律的存在,这样可以从学生思维的不同角度,指引学生解决问题,并同时也暗示学生在做题时不是单纯地演练,一定要注意规律的总结.

  巩固练习:

  1.例题2简化-(+3)-(-4)的符号.

  2.简化下列各数的符号 

 3.自己编题

  学生活动:

1、2题抢答,3题分组训练.1、2题一定要让学生说明每个式子表示的含义,有助于对相反数概念的理解.3题活跃课堂气氛,同时考查了学生对这一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

  (三)归纳小结

  师:

我们这节课学习了相反数,归纳如下:

  1.________________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

  2.表示求的_____________,表示______________.

  学生活动:

空中内容由学生填出.

  【教法说明】通过问题形式归纳出本节的重点.

  (四)回顾反馈

  1.-是__________的相反数,____________的相反数是.

  2.下列几对数中互为相反数的一对为().

  A.和B.与C.与

  3.5的相反数是________________;的相反数是___________;的相反数是________________.

  4.若,则;若,则.

  5.若是负数,则是___________数;若是负数,则是___________数.

  学生活动:

分组互相回答,互相讨论,3、4、5题每组出一个同学口答.

  【教法说明】1,2题是对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进行复习.3、4、5题是从不同角度考查学生对相反数概念的理解情况,对学有余力的同学是一个提高.

  八、随堂练习

  1.填表

原数0相反数3-7

倒数

-1

2.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个数的相反数一定是负数

  B.两个符号不同的数一定是相反数

  C.相反数等于本身的数只有零

  D.的相反数是-2

  

(2)下列各组九中,是互为相反数的组数有()

  ①和②-(-1)和+(-1)

  ③-(-2)和+(+2)  ④和

  A.4组  B.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