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建设按作用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059778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240.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本建设按作用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基本建设按作用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基本建设按作用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基本建设按作用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基本建设按作用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基本建设按作用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基本建设按作用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基本建设按作用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基本建设按作用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基本建设按作用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基本建设按作用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基本建设按作用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基本建设按作用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基本建设按作用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基本建设按作用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基本建设按作用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基本建设按作用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基本建设按作用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基本建设按作用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基本建设按作用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本建设按作用分.docx

《基本建设按作用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本建设按作用分.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基本建设按作用分.docx

基本建设按作用分

基本建设按作用分:

生产性建设与非生产性建设

按性质分:

新建、扩建、改建、迁建和恢复项目

基本建设程序的内容,现行的分为9个阶段:

(1)项目建议书阶段(立项申请)

(2)可行性研究阶段(3)设计任务书阶段

(4)勘察设计文件阶段(5)建设准备阶段

(6)施工阶段(7)生产准备阶段

(8)竣工验收阶段(9)后评价阶段

建筑生产的特点

1)建筑生产的单件性;

2)建筑施工生产的流动性;

3)建筑产品生产的影响因素多;

4)建筑生产过程的不可中断性;

5)建筑产品的生产周期长。

序号

费用名称

组成主要内容

1

固定资产投资

工程费

建设安装工程费

设备、工器具及生产家具购置费

2

工程建设其他费

与土地使用有关的费用

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其他费用

与未来企业生产经营有关的其他费用

3

预备费

基本预备费

工程造价调整预备费

4

建设期贷款利息

 

5

流动资金

用于购买原材料、燃料、动力、支付职工工资和其他相关费用

建设期贷款利息

实行复利计算

总贷款分年均衡发放时的计算方法

计算公式为:

qj=(Pj-1+1/2×Aj)×i

q是利息,P是本利和。

【例】某工程承包合同价700万元,主要材料和构配件金额占工作量的62.5%,每月实际完成工作量见表4-13第1行所列。

计算每月结算工程款。

【解】已知:

P=700万元,N=62.5%

(1)预付备料款M=700×25%=175(万元)

(2)预付备料款起扣点

故本月总共结算款为

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

一、现金流量构成

一)现金流量的构成要素

任何投资活动,都体现为一种资金流动,称之为现金流量。

流入系统(投资项目)的为现金流入;流出系统的为现金流出;二者之差为净现金流量:

净现金流量=现金流入-现金流出

现金流量图的正确绘制。

三要素是指大小、方向、作用点。

现金流入画上方,现金流出画下方。

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

例题:

现设年名义利率为10%,问分别以年、半年、季、月、周、日来计算的年实际利率是多少?

解:

根据实际利率的计算公式分别求出结果,列入表2之中。

计息周期不同时的实际利率比较

年名义利率

计息周期

计息次数m

计息周期利率i=r/m

年实际利率ie=(1+r/m)m-1

 

1

10%÷1=10%

(1+10%)1-1=10%

 

半年

2

10%÷2=5%

(1+5%)2-1=10.25%

10%

4

10%÷4=2.5%

(1+2.5%)4-1=10.38%

 

12

10%÷12=0.833%

(1+0.833%)12-1=10.47%

 

52

10%÷52=0.192%

(1+0.192%)52-1=10.51%

 

365

10%÷365=0.0274%

(1+0.027%)365-1=10.52%

可见,随着计息周期的缩短,年实际利率在逐步增大,与名义利率的差距也在拉大。

二)资金的等值概念与等值计算

1.资金的等值概念P、A、F

例题:

现有一笔2万元的资金存入银行,为期5年,单利计息,年利率为8%;若通货膨胀率也为8%,问这笔资金的现值、时值和终值。

解:

现值即计息周期开始时的金额,为2万元;

第1年末的时值为:

2*(1+8%*1)=2.16万元;

第2年末的时值为:

2*(1+8%*2)=2.32万元;

第3年末的时值为:

2*(1+8%*3)=2.48万元;

第4年末的时值为:

2*(1+8%*4)=2.64万元;

第5年末的终值为:

2*(1+8%*5)=2.80万元;

由于通货膨胀率也为8%,则这笔资金的现值、每一计息周期的时值以及终值都是等值的。

2.资金的等值计算

将在一个时点发生的资金额换算成另一个时点的资金额,为等值计算。

(1)折现与折现率

在等值计算时,将未来某一时点的资金额换算成现在时点的等值金额,或将期终时刻的资金额换算成期终之前某一时刻的等值金额,称为折现或贴现(discountedcashfashion);在计算中使用的反映资金时间价值的参数为折现率或贴现率(通常以银行利率来代替)。

(2)等值计算的注意事项

*计息期发生在时点,本期末即为下期初;0点为第一期初,也称零期。

第一期末为第二期初,依此类推;

*现值P是在零期发生的,终值F是在最后一个计息期的期末发生的;

*当问题包括P与A时,第一个A与P隔一期,即P与A不能同时发生;

*当问题包括F与A时,最后一个A与F同时发生。

三)等值计算的常用公式有以下6种:

1.复利终值公式F=P(1+i)n

例题:

某企业第1年初向银行借款200万元,第2年初借款300万元,第5年末全部还清,年复利率为8%,问最后还款多少?

解:

F=P(1+i)n=P1(1+i)n+P2(1+i)m

=200(1+8%)5+300(1+8%)4=702.01(万元)

即最后还款额为702.01万元。

2.复利现值公式P=F/(1+i)n

例题:

某房地产公司开发一个住宅区,预计3年后全部建成,届时可得售房款2亿元。

若年复利率为6.5%,问该公司这笔收入相当于现在的多少钱?

解:

P=F/(1+i)n=2÷(1+6.5%)3=1.6557(亿元)

即3年后的2亿元相当于现在的1.6557亿元。

3.年金终值公式F=A〔(1+i)n-1〕/i

例题:

某人连续5年将年终奖金8000元存入银行,按年复利4%计息,问5年后共有多少资金?

解:

根据年金终值公式,则有:

F=A〔(1+i)n-1〕/i

=8000×〔(1+4%)5-1〕÷4%=43330.6(元)

即5年后共有资金43330.6元。

4.存储基金公式A=F·i/〔(1+i)n-1〕

例题:

某人为了在10年后购买一套80万元的住宅,计划在每年年末时存入一笔等额款项,若年复利率为5%,问每年的存款额为多少?

解:

A=F·i/〔(1+i)n-1〕

=80×5%÷〔(1+5%)10-1〕=6.36(万元)

即必须每年存款6.36万元才行。

5.资金还原公式A=P·i(1+i)n/〔(1+i)n-1〕

例题:

某公司从银行贷款3000万元,计划在此后的4年从每年的年终收入中提取一笔固定费用还贷,年复利率为8%,问每年还贷额是多少?

解:

A=P·i(1+i)n/〔(1+i)n-1〕

=3000×8%(1+8%)4÷〔(1+8%)4-1〕=905.8(万元)

即每年的还贷额为905.8万元。

6.年金现值公式P=A·〔(1+i)n-1〕/〔i(1+i)n〕

例题:

某项目全部由银行贷款建成,年复利率为10%,预计今后每年能获净利润2000万元,在15内还清贷款。

问当初建设投资应控制在多少额度以内?

解:

P=A·〔(1+i)n-1〕/〔i(1+i)n〕

=2000×〔(1+10%)15-1〕÷〔10%×(1+10%)15〕=15212(万元)

即当初的建设投资必须控制在15212万元之内才行。

等值换算公式及其系数代号

公式名称

已知

求解

公式代号

公式名称

已知

求解

公式代号

复利现值公式

P

F

F=P(F/P,i,n)

存储基金公式

F

A

A=F(A/F,i,n)

复利终值公式

F

P

P=F(P/F,i,n)

资金还原公式

P

A

A=P(A/P,i,n)

年金终值公式

A

F

F=A(F/A,i,n)

年金现值公式

A

P

P=A(P/A,i,n)

建设项目资金筹措

项目的资金来源可分为投入资金和借入资金,前者形成项目的资本金,后者形成项目的负债。

一、项目资金筹措渠道

(1)国家财政资金

(2)银行信贷资金

(3)非银行金融机构资金

(4)其他企业资金

(5)企业自留资金

(6)民间资金

(7)外商资金

二、项目资金筹措方式

(1)吸收直接投资

(2)发行股票(普通股、优先股)

(3)银行借款

(4)商业信用

(5)发行债券

(6)租赁筹资

三、资金成本

资金成本由资金筹措成本和资金使用成本两部分组成。

比如:

手续费;发行股票、债券而支付的各项代理发行费用。

1.资金成本计算的一般方式

资金成本一般用相对数表示,即资金使用成本与筹得的资金之比,称为资金成本率。

K=D/[P.(1-f)]

K-资金成本率(习惯称为资金成本),D-使用费,P-筹资资金总额,f-筹资费费率

2.各种资金来源的资金成本

(1)权益融资成本

1)优先股成本

Kp=Dp/[P0(1-f)]=i/(1-f)

Kp-优先股成本率,P0-优先股票面值,Dp-优先股每年利息,i-股息率

例1,某公司发行优先股股票,票面额按正常市价计算为200万元,筹资费费率为4%,股息年利率为14%,求其资金成本率。

解:

Kp=Dp/[P0(1-f)]=i/(1-f)=14%/(1-4%)=14.58%

2)普通股成本

a.股利增长模型法

Ks=Dc/Pc(1-f)+g=ic/(1-f)+g

Ks-普通股成本率,Pc-普通股票面值,Dc–普通股预计年股利额,

ic-普通股预计年股利率,g-普通股利年增长率

例2:

某公司发行普通股正常市价为56元,估计年增长率为12%,第一年预计发放股利2元,筹资费用率为股票市价的10%,则新发行的普通股成本为多少。

解:

Ks=Dc/Pc(1-f)+g=ic/(1-f)+g=2/56/(1-10%)+12%=15.97%

b.税前债务成本加风险溢价法

c.保留盈余成本

(2)负债融资成本

1)债券成本

KB=It(1-T)/[B(1-f)]=ib.(1-T)/(1-f)

KB-债券成本率,B-债券筹资额,It-债券年利息,ib-债券年利率,T-公司所得税税率

例3:

某公司发行总面额为500万元的10年期债券,票面利率为12%,发行费用率为5%,公司所得税税率为25%,该债券的成本为多少?

解:

KB=It(1-T)/[B(1-f)]=ib.(1-T)/(1-f)=12%.(1-25%)/(1-5%)=9.47%

若债券溢价或折价发行,为更精确地确定资金成本,应以实际发行价格作为债券筹资额。

例4:

数据同例3,发行价格为600万元,求该债券的成本。

解:

KB=It(1-T)/[B(1-f)]=500*12%.(1-25%)/[600*(1-5%)]=7.89%

2)银行借款成本

3)租赁成本

4)考虑时间价值的负债融资成本

(3)加权平均资金成本

计算出每种资金成本后乘以相应权重求和即可。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分为两个层次,即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

财务评价从项目的角度出发,评价项目在财务上的可行性,属于微观经济效果评价。

国民经济评价从国家经济整体利益的角度出发,分析项目的经济效率、效果和对社会的影响,评价项目在宏观经济上的合理性。

对于大中型工业项目,一般都要进行两种评价;对于一般项目,如果财务评价的结果能够满足最终投资决策需要,也可以不进行国民经济评价。

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都可行的项目可以通过,反之应予以否定。

国民经济评价结论不可行的项目,一般应予以否定。

对某些国计民生急需的项目,若国民经济评价结论好,但财务评价不可行,可以考虑放宽条件和补贴等优惠政策使财务评价得到可行。

两种评价的主要区别:

(1)评价角度不同。

前者从项目角度确定项目本身的财务可行性。

后者从国家整体角度考察项目的经济合理性。

(2)效益与费用的含义及划分范围不同。

财务评价中补贴计为效益,税金和利息计为费用。

国民经济评价中补贴不计为项目效益,税金和国内借款利息均不计为项目的费用。

财务评价项目的直接效益和直接费用,国民经济评价除计算项目直接效益和直接费用外,还要考察分析间接效益和间接费用。

(3)评价采用的价格不同。

财务评价采用财务价格,国民经济评价采用影子价格。

(4)评价依据的主要参数和判据不同。

财务评价依据是官方汇率,行业基准收益率为主要判据。

国民经济评价依据是影子汇率,社会折现率为主要判据。

3.经济效果评价的原则

(1)要体现严肃性、科学性、真实性和现实性。

(2)必须符合国家的方针、政策,严格执行国家制定的各项技术经济政策和有关经济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和规定。

(3)宏观经济效益分析与微观经济效益分析相结合,以宏观经济效益分析为主。

(4)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相结合,以动态分析为主。

(5)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以定量分析为主。

(6)价值量分析与实物量分析相结合,以价值量分析为主。

(7)全过程效益分析与阶段效益分析相结合,以全过程效益分析为主。

(8)预测分析与统计分析相结合,以预测分析为主。

经济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结合。

作业:

1.某企业为筹集资金,发行面额为500万元的8年期债券,票面利率为l0%,发行费用率为5%,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3%;发行300万元优先殷,筹资费用率为4%,股息年利率为12%。

则该企业的加权平均资金成本率为多少?

2.某企业计划年初发行债券800万元,年利率6%,筹资费率2%。

该企业拟增发行债券400万元,年利率5%,筹资费率1.5%,该企业所得税税率33%,则企业债券资金成本率为多少?

经济效果评价的指标体系

1)经济效果评价的指标体系可以依其性质分成三类:

时间性指标;价值性指标;比率性指标。

如下表所示:

 

时间性

投资回收期

 

指标

借款偿还期

 

 

净现值

 

价值性

净年值

经济

指标

费用现值*

效果

 

费用年值*

评价

 

投资收益率

指标

 

资产负债率

 

比率性

内部收益率

 

指标

外部收益率

 

 

费用效益率

 

 

净现值率*

 

 

投资净收益率*

2)经济效果评价的指标体系可以根据是否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分成两类:

静态指标;动态指标。

如下表所示:

 

静态

指标

投资收益率

 

投资回收期

 

借款偿还期

评价

 

净现值

指标

 

内部收益率

 

动态

净年值

 

指标

动态投资回收期

 

 

净现值率*

二、静态评价

静态评价是指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经济效果评价方法,主要用于项目建议书阶段和初步可行性研究阶段。

静态评价方法最常用的指标有:

1.静态投资回收期

即不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从项目建设之日起,用项目各年的净收益将全部投资抵偿回收所需的时间。

表达式为:

式中T为项目累计净现金流量首次出现非负值的年份数。

若投资总额K在期初一次性投入完毕,且每年的净收益N固定不变,则静态投资回收期公式也可简化为:

例题1:

某项目的投资及收支情况见下表(万元),求其静态投资回收期。

年份

固定资产投资

流动资金

经营成本

经营收入

净现金流量

累计净现金流量

0

1500

 

 

 

-1500

-1500

1

1000

500

 

 

-1500

-3000

2

 

 

1150

1500

350

-2650

3

 

 

1200

1600

400

-2250

4

 

 

1250

1800

550

-1700

5

 

 

1250

1800

550

-1150

6

 

 

1250

1800

550

-600

7

 

 

1250

1800

550

-150

8

 

 

1250

1800

550

400

9

 

 

1250

1800

550

950

10

 

 

1250

1800

550

1500

解:

该项目累计净现金流量在第8年首次出现非负值,则其静态投资回收期为:

Pt=8-1+150÷550=7.3(年)

2.投资收益率

即项目建成后正常经营期的年净收益与投资总额之比,其表达式为:

式中N若为利润(利税),则R为“投资利润(利税)率”。

对于上面的例题1,可见正常年份的年净收益为550万元,而投资总额为3000万元,则其投资收益率为:

R=550÷3000×100%=18.3%

3.借款偿还期

即以项目建成后的收益中可用于还贷的资金偿还固定资产投资中的借款本金和建设期利息所需的时间。

表达式为:

 

式中P为借款全部偿还并解除债务的年份数。

例题2:

某项目的还贷情况见下表(万元),年利率为5%,求其借款偿还期。

期别

年份

贷款本金

贷款利息

累计本利和

可还贷资金

当年还贷额

未偿还贷款余额

建设

1

200

10

210.0

 

 

210.0

2

300

15

535.5

 

 

535.5

试产

3

 

26.8

562.3

119.6

58.0

504.3

4

 

25.2

529.5

150.4

85.5

444.0

 

5

 

22.2

466.2

180.0

120.0

346.2

正常

6

 

17.3

363.5

180.0

120.0

243.5

运营

7

 

12.2

255.7

180.0

120.0

135.7

8

 

6.8

142.5

180.0

120.0

22.5

 

9

 

1.1

23.6

180.0

23.6

0

 

10

 

0

0

180.0

0

0

解:

该项目在第9年全部还清贷款,则其借款偿还期为:

Pd=9-1+23.6÷180=8.13(年)

二、动态评价

动态评价是指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经济效果评价方法,它是比静态评价更全面、更合理的评价方法。

动态评价方法最常用的指标有:

1.动态投资回收期

即要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从项目建设之日起,用项目各年的净收益将全部投资抵偿回收所需的时间。

表达式为:

 

式中T为项目累计净现金流量折现值首次出现非负值的年数。

判别标准是:

--若T’d≤基准投资回收期,则该项目可以接受;

--若T’d>基准投资回收期,则该项目应予拒绝。

例题3:

仍以前面例题1中项目为例,其净现金流量折现值列入下表(万元),年利率为8%,求动态投资回收期。

年份

净现金流量

累计净现金流量

8%折现率系数

净现金流量折现值

累计净现金流量折现值

0

-1500

-1500

1.000

-1500

-1500

1

-1500

-3000

0.926

-1389.0

-2889.0

2

350

-2650

0.857

300.0

-2589.0

3

400

-2250

0.794

317.6

-2271.4

4

550

-1700

0.735

404.3

-1867.1

5

550

-1150

0.681

374.6

-1492.5

6

550

-600

0.630

346.5

-1146.0

7

550

-150

0.583

320.7

-825.3

8

550

400

0.540

297.0

-528.3

9

550

950

0.500

275.0

-253.3

10

550

1500

0.463

254.7

1.4

解:

累计净现金流量折现值在第10年首次出现非负值,则动态投资回收期为:

Td=10-1+253.3÷254.7≈10(年)

2.净现值

是指将项目各年的净现金流量按一定的折现率折现到建设期初始点的现值之和。

其表达式为:

NPV=∑(CI-CO)t(1+ic)-t

式中CI为现金流入;CO为现金流出;ic为基准折现率。

判别标准是:

--若NPV≥0,则项目可以接受;

--若NPV<0,则项目应予拒绝。

在例题3中,当ic为8%时,净现值为1.4万元,说明该项目可以接受。

净现值是动态评价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其优点在于:

全面考察了项目在整个寿命期内的情况;以金额数量表示收益多少,经济意义直观明确。

但其缺点在于:

必须事先给定基准折现率,其取值直接影响净现值的大小。

3.净年值

它是指通过资金的等值换算,将项目的净现值分摊到寿命期内各年的等额年金。

其表达式为:

NAV=NPV(A/P,ic,n)

=∑(CI-CO)t(1+ic)-t(A/P,ic,n)

式中(A/P,ic,n)为资金还原系数。

判别标准是:

--若NAV≥0,则项目可以接受;

--若NAV<0,则项目应予拒绝。

在例题3中,当ic为8%时其净现值为1.4万元,则其净年值为:

NAV=NPV(A/P,ic,n)=1.4×0.149=0.209(万元)

即NAV>0,说明该项目可以接受。

4.内部收益率

它是指当净现值为零时的折现率,以IRR表示。

在净现值与折现率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函数关系:

折现率越大、则净现值越小;折现率越小、则净现值越大;因此必定存在某个拐点,在该点上折现率的取值可恰好令净现值为零。

★评价标准:

IRR越大越好

--若IRR≥ic,则项目可行,可以接受;

--若IRR<ic,则项目不可行,应予拒绝。

式中ic为基准折现率。

内部收益率的经济意义在于:

由于当折现率i=IRR时,NPV=0;如果IRR≥ic,必有NPV≥0,故项目可以接受;反之,应予拒绝。

内部收益率通常采用线性内插法求得。

具体步骤是:

1°预选一个折现率i1,计算出NPV1

2°若NPV1>0,选i2>i1

若NPV1<0,选i2<i1

计算NPV2

3°若NPV2与NPV1同号,则用i2代替i1,NPV2代替NPV1

另选i2直至两者异号。

4°插值:

一般取︱i2-i1︱=5%

例题4:

对于例题3所列的净现金流量,若ic为8%,问该项目能否通过?

解:

首先取i1=10%,计算其净现值,则:

NPV1=-1500+(-1500)(P/F,10%,1)+350(P/F,10%,2)

+400(P/F,10%,3)+550(P/A,10%,7)(P/F,10%,3)=-262.194

由于NPV1<0,则取i2=5%并重新计算净现值,则:

NPV2=-1500+(-1500)(P/F,5%,1)+350(P/F,5%,2)

+400(P/F,5%,3)+550(P/A,5%,7)(P/F,5%,3)=482.714

有NPV2=482.714>0,NPV1=-262.194<0

则得:

IRR=8.24%由于IRR>ic,故项目可以接受。

课堂练习:

某项目投资500万元,当年建成投产,第一年试生产销售收入240万元,经营成本150万元,以后每年销售收入480万元,经营成本3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