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空气技术规范.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061688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8.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疗空气技术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医疗空气技术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医疗空气技术规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医疗空气技术规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医疗空气技术规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医疗空气技术规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医疗空气技术规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医疗空气技术规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医疗空气技术规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医疗空气技术规范.docx

《医疗空气技术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疗空气技术规范.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医疗空气技术规范.docx

医疗空气技术规范

医用气体品质要求                                                 表3.0.1

气体种类

主要成份纯度

mg/m³

mg/m³

CO

mg/m³或10-6(v/v)

CO2

mg/m³

NO和NO2

10-6(v/v)

SO210-6(v/v)

O2

10-6(v/v)

CH4

10-6(v/v)

H2

10-6(v/v)

颗粒物

气味

备注

医疗空气

 

≤0.1

≤575(标态露点-23℃)

≤5

≤900(≤500

10-6v/v)

≤2

≤1

 

 

 

≤5μm

 

器械空气

 

≤0.1

≤50(标态露点-46℃)

 

 

 

≤5μm

 

牙科空气

 

≤0.1

≤780(标态露点-20℃)

≤5

≤900(≤500

10-6 v/v)

≤2

≤1

 

 

 

≤5μm

 

合成空气

≤50(标态露点-46℃)

 

 

 

≤5μm

氧21%,氮79%

富氧空气

≥93.0%O2

≤0.1

≤575(标态露点-23℃)

≤5

≤300

(10-6 v/v)

≤2

≤1

 

 

 

≤5μm

 

医用氧气

≥99.5%O2

 

≤50(标态露点-46℃)

 

 

 

 

 

 

 

 

未列出参数见国家药典

氮气

≥99.99%N2

 

≤50(标态露点-46℃)

≤5

≤10

≤5

≤5

≤15

≤5μm

 

二氧化碳

≥99.0%

CO2

 

 

 

 

 

 

 

 

 

 

 

未列出参数见国家药典

氧化亚氮

≥99.0%

N2 O

 

≤50(标态露点-46℃)

 

 

 

 

 

 

 

 

未列出参数见国家药典

氧化亚氮/氧气混合气

≤50(标态露点-46℃)

 

 

 

 

氧化亚氮50%,氧气50%

氦气

≥99.99%

He

 

≤50(标态露点-46℃)

≤1

≤1

≤5

≤1

≤7

≤5μm

 

氦气/氧气混合气

≤50(标态露点-46℃)

 

 

 

≤5μm

氧<30%

3.0.2 医用气体终端组件处的参数应符合表3.0.2要求。

医用气体种类

使用场所

额定压力

(kPa)

典型使用流量

(l/min)

设计流量

(l/min)

测试流量

(l/min)

医疗空气

手术室

400

20

40

80

重症病房、新生儿、

高护病房

400

60

80

80

其它病房床位

400

10

20

80

器械空气、氮气

骨科、神经外科手术室

700

350

350

350

医用真空

大手术

40(300mmHg

真空压力)

15-80

80

80

小手术、所有病房床位

40(300mmHg

真空压力)

15-40

40

40

氧气

手术室和用N2O进行麻醉的用点

400

5-10

100

100

所有其它病房用点

400

5

10

40

氧化亚氮

手术、产科、所有病房用点

400

5-10

15

40

氧化亚氮/氧气

混合气

LDRP(待产、分娩、恢复、产后)

室用点

310-400

5-10

275

275

牙科、所有其它病房床位

400

5-10

20

40

氦气/氧气混合气

重症病房

400

40

100

100

二氧化碳

手术室、造影室、腹腔检查用点

400

5

20

80

麻醉或呼吸废气排放

手术室、麻醉室、ICU用点

15(113mmHg

真空压力)

50-80

50-80

50-80

医疗空气

4.1.1 一般规定

4.1.1.1 医疗空气可以由气瓶或空气压缩机供应,其品质应满足本规范第3.0.1条的规定。

4.1.1.2 医疗空气与器械空气如共用压缩机组,则系统压力露点温度应满足本规范第3.0.1条器械用空气的规定。

4.1.1.3 医疗空气严禁用于非医用场所。

4.1.1.4 医疗空气机组一般包括进气消音器、压缩机、后冷却器、压缩空气储气罐、空气干燥机、空气过滤系统、减压装置、止回阀等。

4.1.1.5 医疗空气机组应设置至少一台备用压缩机,当最大流量的单台压缩机故障时,其余压缩机应仍能满足设计流量。

4.1.1.6 医疗空气机组内任何部件发生单一故障维修时,系统应能连续供气。

4.1.1.7 机组应设有防倒流装置,能自动阻止压缩气体回流至停止运行的压缩机。

4.1.2 压缩机类型应符合以下要求:

(1) 空气压缩机宜选用无油润滑类型;

(2) 选用油润滑压缩机时,压缩机的选型应满足设备的最小加载时间要求,否则机器应安装有油加热器;

(3) 医疗空气机组宜使用同一机型的压缩机。

4.1.3压缩机进气应满足下列条件。

4.1.3.1 进气口应设在远离污染的地方并符合以下要求:

(1)室外进气口离本建筑物的门、窗、进排气口或其它开口的距离应大于3米,且高于室外地面5米;

(2)室内进气口应确保室内空气质量同等或优于室外,同时应满足以下条件:

(a) 该质量的空气应能连续供应;

(b) 进气点不应设在电机风扇或传送皮带的附近位置。

4.1.3.2 进气管应采用防腐金属材料,并按设备要求配备进气过滤器。

4.1.3.3 如多台压缩机进气合用进气管,该管径应保证总进气流量要求。

每台压缩机进气端应设置隔离措施;

4.1.3.4 室外进气口应有保护措施并耐腐蚀。

4.1.4后冷却器应满足以下要求:

(1)后冷却器作为压缩机部件时,每台压缩机均应配置;

(2)独立后冷却器应至少配置两台,且最大流量的单台后冷器故障时,其余后冷器应满足设计流量;

4.1.5储气罐应满足以下要求:

(1)应符合《钢制压力容器》GB150或相应国际标准;

(2)应使用防腐材料或进行防腐处理;

(3)应设有安全阀、压力显示,且应安装自动与手动排水阀门;

4.1.6 医疗空气后处理系统应满足下列条件。

4.1.6.1 医疗空气干燥机应满足以下要求:

(1)在设计流量内医疗空气露点均应满足本规范第3.0.1条的规定;

(2)应设有备用医疗空气干燥机,常用与备用干燥机均应能满足系统计算流量。

4.1.6.2 医疗空气过滤器及设置应符合以下要求:

(1)应安装在医疗空气机组减压阀的进气侧;

(2)应设有不少于两级的过滤器,系统的过滤精度不应低于1μm且效率应大于98%;

(3)每级过滤应设有备用过滤器,常用与备用过滤器均应能满足系统计算流量;

(4)过滤系统的末级宜设置细菌过滤器;

   (5)每个医疗空气过滤器应设有滤芯寿命监视措施。

4.1.6.3 医疗空气机组中如使用了一氧化碳转换为二氧化碳的装置,可适当放宽第4.1.3.1条的要求。

 4.1.6.4 医疗空气机组如使用含油压缩机系统,应符合以下要求:

(1) 压缩机出气侧应设油过滤器且应安装滤芯寿命监视仪表;

(2) 医疗空气过滤器末级应设活性炭过滤器并有备用。

4.1.7  设备的管道连接、阀门设置及附件应符合以下要求。

4.1.7.1 每台压缩机、后冷却器、储气罐、干燥机、过滤器间均应设阀门,储气罐应有备用或安装旁通。

4.1.7.2 压缩机进、排气管的连接宜为柔性连接。

4.1.7.3 医疗空气减压装置应符合本规范第5.4.7条的规定。

4.1.7.4 医疗空气机组气源出口应安装总阀门,并在其进气侧设气体取样口。

4.1.8 控制系统应满足以下要求:

(1)气源机组中的每台压缩机应能逐台自动投入运行;

(2)压缩机自动切换控制应能满足运行时间的均匀分配;

(3)每台压缩机应设独立的继电器或其它控制电源;

(4)控制回路应确保某一台压缩机故障停机时不影响其它压缩机的运行;

(5)断电恢复后压缩机应能自动启动;

(6)吸附式干燥机宜使用压力露点控制再生方式。

4.1.9 医疗空气机组控制面板应设有每台压缩机的运行指示;机组内应有运行时间指示。

4.1.10 其它相关要求

(1)压缩机进气口如设在站房内时,医疗空气机组不得与医用真空汇、牙科真空汇及麻醉废气排放系统设在同一站房内。

(2)机组四周应留有不小于800mm的维修通道。

(3)每台压缩机、干燥机应根据设备或安装位置的要求采取防震措施,机房噪声应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的要求。

(4)机房内应有通风或空调措施,机房内温度不应超过机器允许的环境温度。

(5)医疗空气机组的供电应同时接入医院应急备用电源。

(6)其它要求应符合《压缩空气站设计规范》GB50029的规定。

II  器械空气

4.1.11 一般规定

(1)器械空气品质应满足本规范第3.0.1条的规定。

(2)器械空气由空气压缩机系统供应,机组组成应符合本规范第4.1.1.4条规定。

(3)器械空气同时用于牙科时,不应与医疗空气共用压缩机组。

(4)非独立器械空气不得用于各类工具的维修、吹扫、非医疗气动工具、密封门等的驱动;

(5)器械空气机组应至少设一台备用压缩机,当最大流量的单台压缩机故障时其余压缩机仍应能满足最高设计流量。

(6)机组内任何部件发生单一故障维修时系统应能连续供气。

(7)机组内应设有防倒流装置,阻止压缩气体回流至不运行的压缩机。

4.1.12 器械空气的压缩机出口压力不应小于0.9MPa。

4.1.13 空气后处理系统应满足下列条件。

4.1.13.1 器械用空气干燥机应设有备用,常用与备用干燥机均应能满足系统计算流量需求。

4.1.13.2 过滤器及其设置应符合以下要求:

(1) 机组如使用有减压装置,则器械空气过滤器应安装在机组减压装置的进气侧;

(2) 应设两级或两级以上过滤,系统过滤精度不应低于0.01μm且效率应在98%以上;

(3) 每级过滤应设有备用过滤器,常用与备用过滤器均应能满足设计流量需求;

(4) 每个器械空气过滤器应有滤芯寿命监视措施;

(5) 如使用含油压缩机,器械空气过滤器末级应设活性炭过滤器。

4.1.14 其它规定

(1) 后冷却器应符合本规范第4.1.4条规定;

(2) 储气罐应符合本规范第4.1.5条规定;

(3) 设备的管道连接、阀门设置及附件应符合本规范第4.1.7条规定;

(4) 控制系统与运行显示符合本规范第4.1.8-4.1.9条规定。

4.1.15 其它相关要求应符合本规范第4.1.10条规定。

4.1.21 其它规定

(1) 压缩机进气应符合本规范第4.1.3条规定;

(2) 储气罐应符合本规范第4.1.5条规定;

(3) 储气罐排气侧宜设湿度计及含油量显示装置。

4.1.22 其它相关要求应符合本规范第4.1.10条

(1)-(4)及(6)款的规定。

医用空气源投入使用前应进行如下检验:

(1) 压缩机以1/4额定流量连续运行满24小时后检验气源取样口的医疗空气,空气质量应满足本规范表3.0.1的规定;

(2) 压缩机自动切换及自动投入运行功能检验;

(3) 制造商与本规范要求的其它功能及报警检验。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