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062732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3.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人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人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人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人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人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人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人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人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人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人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人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人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人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人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人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人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人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人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人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

《人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

人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第1课植物写生

教学目标

知识:

通过植物线描写生,练习写生的技法。

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分析植物的形象特征,用线描的形式把自己的感受表现出来。

能力: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造型能力。

情感: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内容分析

1.重点:

正确的观察方法和直接以线作画的能力。

2.难点:

植物的结构与特征。

教学方法讲解

教学手段演示、讲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公园、植物园里、花坛里、我们的家里,都有各种各样的植物。

它们有高有矮、有疏有密、枝叶旺盛、千姿百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丰富的色彩。

二、新课

1、提问:

你认识这些植物吗?

它们叫什么名字?

它们有什么特征,有什么样的姿态?

你喜欢哪种植物?

你知道一些植物的寓意吗?

2、欣赏美术作品:

中国画《君子兰》介绍作者小朋友的线描画植物写生画

3、选择几种植物请学生进行分析特征、姿态,培养正确的观察方法。

引导学生先观察它们的全貌,说出它们的特征。

纠正那种上来只看植物细节的错误方法。

(1)、说一说,所观察的植物的生长特点。

(2)、不同角度的花和叶各有什么不同?

(3)、植物的前后关系如何表现?

三、学生作画、教师辅导作业提示:

认真观察植物的特征、姿态,用线描的方法写生一种植物。

注意线条的繁简、疏密、长短、曲直、穿插等变化。

四、小结、展示展示优秀作业,并简评

 

第2课巧用对称形

教学目标

知识:

使学生掌握对称的规律,运用对称的规律。

能力:

提高学生剪、贴的制作能力。

情感:

在制作过程中体验生活的快乐,学会欣赏对称的美,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及热爱生活的情感。

内容分析

1.重点:

利用剪对称形的方法,制作一件小装饰品。

2.难点:

具有创造性的制作。

教学方法讲解

教学手段示范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按课堂常规坐好,稳定情趣,查学具。

二、讲授新课

1、你知道在生活中有什么对称现象吗?

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2、介绍对称知识教师:

所谓对称,一般是指轴对称,即以对称形的中线为轴,将图形半侧旋转180度后左右完全重合。

提问:

你发现蝴蝶有什么特点?

教师小结:

同学们刚才深入观察研究,发现了蝴蝶的结构、外形、花纹、色彩,都是对称的。

教师:

观察研究蝴蝶对称的特点后,我们再来观察这只具有对称特点的蝴蝶,看看它给我们什么样的美感?

学生:

具有平衡、稳定的美感。

教师:

这就是对称的美。

3、制作一只蝴蝶:

1、选一张彩色纸对折后依折线处画出半只蝴蝶纹样。

2、依轮廓线剪下图形。

3、剪出蝴蝶的花纹。

4、整理。

三、作业提示

1、教师:

再回忆、想象一下,生活中有什么样的物品用对称的花纹装饰?

你能巧用对称形,把我们的生活装饰的更美吗?

2、作业提示:

利用剪对称形的方法,制作一两件小装饰品。

四、学生创作,教师辅导。

五、小结1、学生自评、互评。

2、选出优秀的作品,给予表扬

 

第3课放学了

教学目标

显性目标通过这幅创作画,使学生能够用自己所学生到的知识去表现放学后行走地路上的同学和路上所发生的事件,从而构成的一幅完整的《放学了》的创作画。

同时使学生学到速写的方法,明了速写在创作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学会以速写为基本素材,把它扩展为有意义的创作画。

隐性目标通过创作此幅作品,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尊老爱幼的优良品德。

重点启发同学用发散型思维,在天天可见的放学路队这一平凡事物中,寻找出有意义的绘画内容。

难点人物速写,教师除讲解外还要进行当场示范。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导入新课:

教师请五位学生背好书包,上讲台表演,其他学生观察,说一说他们在干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出示课题:

放学了

二、讲授新课动作表演。

1、提问:

放学后,你通常干些什么?

讨论交流。

说说本校放学时的情景。

启发、引导1、你在放学的路上,碰到过哪些让你难以忘记的事情?

2、在放学时,同学们的表情和动作是怎样的?

学生观察回答欣赏分析人物动态、表情、等特征,为下一步作画打基础学生以小组形式开始讨论,然后选代表回答问题。

2、课件出示优秀作品欣赏。

学生观察,从人物动态、环境上进行

3、介绍绘画的方法,教师边讲边示范。

要注意人物的比例关系及动态的表达,线条的运用。

三、实践操作

1、教师讲解本次创作的要求:

主要是以人物绘画为基本素材,然后对所画的内容进行扩展进行创作。

2、学生操作。

四、展示作品

1、小组讨论,说一说自己准备画什么?

2、学生动手作画,教师巡视辅导。

小组讨论学生动手作画

五、小结

1、教师对本课的绘画情况作一简要的概述。

2、教师对学生在构图上提出一些简单的要求,以便下节课创作的顺利。

教后记:

 

第4课设计生活标志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分析不同类型的生活标志,理解它的造型特点、色彩和所表达的含义。

能用不同的表现形式进行设计和制作。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创作设计能力。

情感目标:

欣赏不同类型的生活标志,了解标志在生活中所起的作用,知道生活标志用来指导和规范人们的行为活动,养成自觉使用标志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

通过欣赏生活标志图例,了解标志的艺术特色,学习设计适用的标志,尝试用多种表现形式设计制作标志。

难点:

标志的图案造型要生动、简单、寓意明确、色彩醒目。

教学方法:

讲解法、欣赏法、演示法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引入新课

1、出示奥运会标志,引导学生欣赏。

师:

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图形吗?

这个图形有什么意义呢?

引入课题,设计生活标志

三、讲授新课

1、标志的分类

师:

小组展示课前收集的有关标志的资料,按名称、特征、意义及作用进行分类:

天气标志、安全标志、生活标志、交通标志、体育标志、包装标志等。

(幻灯片出示)

那么标志是什么呢?

(标志是由形象的几何图形组合而成的,它以自己独特的图形语言告诉人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以图形代表语言。

2、标志用途:

警示、识别、引导、提示。

师:

如何知道他的这些作用呢?

3、标志的颜色:

黄与黑——警示、蓝色——提示、红色——禁止、绿色——环保

4、欣赏课件,介绍一些常见的生活标志的特点和作用。

图形简单、易于识别、色彩鲜艳

5、小组讨论我们的学校都需要什么样的标志?

四、学生作业教师指导

根据自己的设计、构思,选择合适的制作方法进行设计制作生活标志。

五、小结

组织交流。

把设计制作好的标志进行展示,明确标志的含义。

课后拓展

在以后的生活中看一看还有哪些生活标志,你可以继续收集和设计。

板书设计:

 

 设计生活标志

图形简单  易于识别  色彩鲜艳

 

第5课生命之源—水

一、《生命之源——水 》是人美版小学美术第八册的内容。

是“综合探索”领域的学习内容。

 二、教学目标

显性目标:

了解水的相关知识,特别是水资源对人类生活起着重要作用,我们应当一起来珍惜所剩不多的水资源。

通过宣传栏的制作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和利用美术技能服务于生活的能力。

隐性目标:

在参与制作节水爱水的板报中体会美术美术与生活的关系以及收获劳动后的喜悦,提高保护水资源的意识,渗透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让学生了解到水对人类有多么重要。

通过宣传栏的制作,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和利用美术技能服务于生活的能力。

  

   难点:

1、 生了解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2、 宣传栏的装饰设计方法。

  

四、学习材料

与水资源有关的资料,表现水的艺术作品,多媒体展示平台,彩色纸,各种绘画工具,剪刀,胶棒。

五、学习过程

 

(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备。

  

课前师生准备好相关资料  

 

(二)导入教学:

  

首先让学生翻开书,根据自己已准备的资料回答书上的问题。

学生根据书本上的问题进行讨论。

引导学生关心“水”问题,关心、理解水资源对人类的重要性。

  

板书课题:

生命之源-水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渗透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三)艺术作品的欣赏

用幻灯片展示新石器时代的双耳四系旋涡纹彩陶。

师:

请小朋友们猜猜这只陶罐距今多少年代?

它上面的花纹表现的是什么?

为什么绘制这样的花纹?

引发学生的猜想。

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意识到,在远古时代人类就对水这一形象十分关注。

展示其他各种关于水的艺术作品,深入探讨水与人类的关系以及水对人类的重要作用。

  

学生在欣赏的同时发表自己的见解。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的欣赏评述能力。

 (四)、综合实践阶段:

  

   1、以小组为单位整理自己的资料,看看我们能做什么?

鼓励学生为保护水资源做一些事情。

2、组织学生制作宣传材料。

3、采用哪些形式?

4、怎样使宣传板报更美观?

5、利用什么样的美术用具制作?

6、制作时,注意什么?

学生一边规划一边制作,整理各种关于水的资料信息,对各种信息进行筛选提炼。

大胆自由地表现所见所闻,应用已有的美术技能更好地表现要传达的信息。

设计意图:

让学生投入到宣传活动中去,老师为学生搭建展示发挥自己能力的平台。

解决教学难点。

(五)、宣传展示阶段:

  

1、给学生展示自己成果的机会。

总结经验。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本组设计的海报。

  

3、学生间相互点评。

  谁的设计具有新意。

  谁的专题内容更有自己的见解。

  谁的内容丰富,设计的美观。

 

第6课材质的美

教学目的

1、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到身边的的各种材质给人的美。

2、认识各种材质的感受,即造型、色彩、功能等。

3、能够对作品从以上几个知识点综合运用过去学习的美术知识进行描述,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重点1、让学生认识到各种材质给生活带来的美。

2、学生能够从物品的造型、色彩、功能上描述并以个人的观点进行描述。

3、能将本课所学习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难点提高学生的设计意识,能将实用功能与造型色彩有意识地结合。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讲授新课

出示各种物品:

猜一猜这是什么材质的?

揭示课题像这样设计巧妙、美观而实用的艺术品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材质的美》。

出示课件,提出问题。

艺术设计需要设计师具有丰富想像力。

生活中处处都有有艺术设计。

不同的设计给人的感受是不同的,而且,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喜好。

打开书,看一看书中几组日常用品——文具盒、水壶、铅笔盒等,交流提示:

我介绍的是——它的外形是——它的颜色是——它的材质是——我因为——特别喜欢它。

先猜一猜,是什么?

从颜色、造型、功能等到方面谈。

是什么材质的?

给人以什么感受?

小组讨论与交流:

1、选择自己喜欢的物品。

2、根据提示内容把自己喜欢的物品或书上的物品介绍给小组的同学。

3、组内选出一件设计最好的物品,然后介绍给全班。

可从颜色、外形、图案、功能及人的喜好等方面谈谈。

同学可以根据各自的选题进行讨论。

三、实践活动体验设计

1、我们身边的艺术设计既漂亮又实用,这些设计吸引了不同的人。

2、研究:

各种材质给你什么感受?

你能否将身边的物品变得更好看?

边观察边思考。

四、展示交流

展示交流总结提升出示教师收集的艺术材料或课件:

我们身边充满了艺术设计,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都与设计息息相关。

有了这样精美巧妙的设计,世界被装点得五彩缤纷,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继续从报刊杂志上收集具有美观、新奇、有趣的形状和色彩的事物的图片,可将它们装订成册,期末做展示交流。

 

第7课用彩墨画鸟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学习用中国画形式表现禽鸟的基本方法。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中国画的绘画能力。

情感目标:

引导学生发现感受生活中的美。

教学重点:

了解禽鸟的基本结构及用写意形式概括表现的方法。

教学难点:

笔墨与形体结构的关系。

鸟的不同动态及画面构图。

教学方法:

讲解法、演示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提示学生集中注意力。

二、讲授新课:

1、欣赏鸟的图片,分析鸟的基本结构和形体特点。

(1)这是什么动物?

(2)你看了有什么感受?

(羽毛漂亮,姿态优雅)应该怎样对待他们?

(3)它们共同的特点是什么?

哪儿不同?

(根据学生的概括把鸟的基本形演示在黑板上和出示挂图)。

(4)小组讨论

把你收集到的图片上的鸟用基本形概括出它们的形态。

小结:

鸟类的生活习性不同造就了它们的身体结构也不相同。

2、欣赏课本王雪涛的《紫藤鹦鹉》

(1)简介作者

(2)出示课件《紫藤鹦鹉》与金刚鹦鹉的图片

师:

绘画作品与照片中的鹦鹉有什么不同?

小结:

画家通过夸张鹦鹉的动作及神态,使画面惟妙惟肖。

师:

画家是怎么运用彩墨表现鹦鹉的?

用了石绿、赭墨、胭脂、藤黄等颜色在羽毛丰厚的地方层层积色,在羽毛稀疏的地方薄薄几笔形成颜色上的浓淡对比,把五彩斑斓的鹦鹉表现的淋漓尽致。

欣赏孙其峰的《鸳鸯》

师:

结合这幅作品说一说国画技法中的干湿浓淡分别适合表现鸟的那一部分?

生:

嘴巴、眼圈、翅膀用干笔;头顶、胸部、尾巴、头、脖子墨色较重,腹部颜色较浅。

小结:

轮廓线的勾勒适合运用干笔,大块的色、墨及渲染适合湿笔;羽毛丰厚的地方运用色墨结合,在墨上着色叫“色破墨”,在色上施墨叫“墨破色”。

3、教师用简练、概括的笔墨演示表现鸟形体的全过程。

干笔勾线

湿笔渲染

干笔皴擦

以色破墨

以墨破色

三、作业要求:

用彩墨练习鸟。

(教师巡视指导)。

四、展示交流:

五、小结:

通过本课教学你学到了什么?

 

第8课用彩墨画鱼

教学目标:

  了解鱼纹在生活中的运用和装饰意义,学习用彩墨表现鱼的基本方法;尝试彩墨表现技法,感受笔墨、宣纸等工具材料的特性,提高创作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创新精神,陶冶情操。

教学重点:

让学生发现彩墨与宣纸产生一种特殊变化,鱼的变形手法和鱼鳞的排列。

教学难点:

特殊技法的运用。

课前准备:

教学用具:

示范用具、课件等。

学生用具:

毛笔、墨汁、生宣纸、报纸、水、抹布、鱼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用具,稳定情绪。

二、欣赏导入

观看鱼的动画,说说你最喜欢的一种鱼的特点。

让学生关注鱼的造型、色彩及动态。

教师板书:

用彩墨画鱼

三、讲授新课

1、回忆学过的表现鱼的方法。

鱼是我们经常表现的题材,以前我们都用过些什么方法来表现它们?

2、练习用笔、用墨。

请你用毛笔蘸上墨,中锋用笔、侧锋用笔试试,看有什么变化?

3、欣赏学生彩墨作品。

4、彩墨表现鱼的方法。

A、欣赏两幅作品,说说它们在表现方法上的异同点。

勾染法     泼(点)染法

B、教师示范讲解勾、泼染结合的表现方法。

5、作业要求:

一彩墨的形式,运用多种技法,大胆用笔用墨,合作画一幅中国画----鱼。

6、作品展示、评价。

采用生生互评、教师点评。

7、教学小结:

鼓励学生探究更新的艺术创作与表现方法

 

课题:

9、刻印的乐趣

课型:

造型表现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简单的刻印方法。

2、运用刻印的方法制作贺卡、藏书票或书签。

3、运用学习到的刻印技法制作工艺品,引发学生的创作欲望,提高动手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学习刻印的方法并加以运用。

图案细节的处理与安全问题。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师生打开图书扉页,教师提出问题:

你们发现了什么?

图书的扉页上贴着一幅精美的小画。

上面印有和书有关的图画、人命和字母,图画的下面有铅笔写的签名。

2、讲授新课:

你们还想了解藏书票方面的那些知识?

学生:

藏书票有什么用?

英文字母有什么意思?

藏书票有收藏价值么?

怎么制作自己的藏书票?

教师利用课件,图文并茂的回答学生们的问题。

板书课题:

刻印的乐趣

3、演示阶段:

教师演示:

取一张和版一样大小的白纸,用铅笔画出自己的构思,写上名字、英文字母。

将设计稿放在复写纸上描一遍,再将设计稿的背面朝上放在版上;用夹子夹好,拓印反稿在版上。

学生学习的同时思考自己的构图。

刻版:

若是石膏板先用角刀刻图案。

(木塑板先用圆刀。

)学生学习。

注意安全:

刻版时,若右手走刀,左手总是在刀口的下方。

为确保安全,左手可戴手套。

印藏书票:

在刻好的版上用黑磙滚上油墨,附上一张彩纸,用勺磨印,印好后在图案下方用铅笔写上准备印的张数,以及这张是第几张、姓名、时间。

4、自主创作阶段:

学生学习、尝试。

每个学生设计制作一枚藏书票。

引导学生创作,巡视辅导。

5、展示评价阶段:

开展班级“藏书票交流会”,鼓励学生大胆宣传自己的作品。

从构思巧妙,印制效果干净、整洁等方面评价。

各组间自由交流。

谈谈设计体会。

 

第10课学画农民画

教学目标:

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

知道农民画是民间艺术的一种绘画形式,了解农民画的特点。

应会:

学习运用农民画的装饰手法改画、添画一幅农民画作品。

隐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让学生了解农民画的装饰特点和表现手法,激发学生热爱民族艺术、弘扬民族艺术的情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了解农民画是我国民间艺术的一种绘画形式,农民画具有大胆的想象力、无拘无束的表现手法、鲜艳的色彩和饱满的构图等特点。

学习运用农民画的装饰特点和表现手法,大胆表现生活中的感受,激发学生热爱民族艺术、弘扬民族艺术的情感。

难点:

装饰色、装饰线的大胆应用。

学习材料

教师:

农民画资料、油画棒、教学课件、学生优秀作品。

学生:

图画纸、油画棒、水彩笔、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谈话导入。

二、新授

1、揭题——学画农民画。

2、介绍什么是农民画

3、对比分析,农民画中的形象与真实生活中的形象有什么不同?

总结农民画造型的特点:

造型夸张。

4、图片找不同。

5、欣赏农民画,以小组合作的方式研究讨论一下农民画中的花纹与色彩又有什么特点呢?

花纹:

农民画的花纹是生活中常见的花草、动物等形象,他们用自己熟悉的形象来打扮作品。

色彩:

色彩艳丽,对比鲜艳,具有喜庆的意味,体现了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6、欣赏学生们的作品

课本:

1、磨谷谷  2、猴吸烟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对比这两幅图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从形象、色彩、环境几方面分析是怎样进行改画的?

添画:

添加了哪些内容?

三、学生谈创作构思

你想创作一幅什么样的农民画?

四、小结

 

第11课提袋的设计

目标:

1、设计与生活的关系,手提袋在生活中的应用及功能。

2、提袋的结构设计与制作方法并发挥想象力,设计制作出造型新颖美观的手提袋。

隐性目标:

使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生活中的设计,通过提袋的设计与制作,提高立体思维的能力与手工制作的能力。

重点:

提袋的造型设计。

难点:

提袋的结构。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导入新课阶段:

与全班同学展示课前师生收集的手提袋。

抢答课前自己准备的手提袋的来历和用途。

布置学生说说自己喜欢第22页教材中的那一件手提袋设计作品,并说出喜欢的理由。

  

分别从图案、色彩、用途、造型设计等方面谈个人的感受。

板书课题:

  

提袋的设计

三、交流、研究阶段:

请各组代表发言,教师补充。

步骤:

  

1、根据用途设计手提袋设计长、宽、高,色彩及图案等。

  

2、折出基本形,在提手处可双折并内加卡纸增加强度。

  

3、牢固黏合底部、边部,底部也可加衬卡纸。

  

4、打孔穿提绳,提绳内侧可加一短横小棒,增加提重。

  

手提袋在生活中的用途?

书籍、服装、食品、陶瓷器具等多种小商品的包装。

综合校园生活,我们可以设计那些手提袋?

展览会、艺术节、画展等艺术、文化活动的广告宣传品。

四、创作、实践阶段:

  

布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别确定创作题材。

根据个人选择:

1、用挂历纸制作。

2、把旧手提袋拆开后从新装饰。

3、用有色图画卡纸以剪贴或绘画等多种形式进行实践活动。

教师巡视辅导。

五、展示评价阶段:

布置学生展示作品,评选最佳创意,最佳设计,新颖、时尚的手提袋作品。

学习他人的优点,找出自己的不足,互相提出修改

 

第12课降落伞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有关降落伞的原理,并设计制作降落伞。

能力目标:

培养动脑动手的能力,激发创造精神,进行综合学习的尝试。

情感目标:

欣赏各种形式的降落伞,进行生活美与艺术美的审美教育。

教学重难点:

通过学习制作降落伞,培养动脑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创造力,进行综合学习的尝试,通过学习拓展,进行跨学科学习的尝试,提高学生艺术素养。

教学方法:

讲解法、演示法

教学准备:

收集有关降落伞的资料、图片。

了解降落伞的原理,及各部分的作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了解学生学习准备情况,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二、游戏互动,导入新课。

提出问题:

你们喜欢放风筝或者在户外放飞吗?

(为什么?

)接下来请大家欣赏一段降落伞高空翱翔的片段。

师:

请大家说说当降落伞在空中飘舞时你有什么感受?

为什么?

(十分美丽,给空中带来美)

师:

你们想拥有自己的一个降落伞吗?

出示课题:

降落伞

三、新知探究

1、探究讨论:

欣赏美丽的降落伞后,你知道降落伞的原理吗?

(课前老师要求大家收集降落伞的资料,以小组进行交流)

教师讲解:

降落伞是一个一度空间有阻力的自由落体运动系统。

伞面的设计由于空气阻力的关系,降落伞就能缓缓的降落在地面上了。

降落伞又分为救生伞、回收伞、投物伞、阻力伞、航弹伞、伞兵伞、运动伞等。

2、探究实践:

师:

怎样制作降落伞呢?

看课本的制作方法。

(分小组自学)

1、降落伞的外形有什么不同?

(圆形、方形、椭圆形、蘑菇形等)

2、想一想,用什么材料做降落伞?

(彩纸、挂历纸、布等)

3、这些图案是怎样排列的?

(可以运用中心对称式、轴对称式、扩散式、渐变式等进行排列设计)

4、伞面如何设计得美观?

选用那些颜色和那些纹样?

(花卉、水果、几何形、动物、人物等装饰图案)

 5、降落伞的制作步骤?

(设计--美化伞面--折叠--连接--安装)

6、伞的各部分如何连接,应注意什么?

小结:

其实,降落伞的制作并不难,但做出一只与众不同漂亮的降落伞需要精心设计,注意图案大方,色彩丰富,注意边缘的装饰。

五、学生设计伞面,教师巡视指导

六、展评作品,小结

 

第13课别致的小花瓶

教学目标:

1、了解镶嵌艺术,在设计制作中体会其美感。

2、能够用镶嵌的方法,把一件物品装饰得更美。

3、在创作实践中,使学生逐渐形成设计意识。

重点:

泥的制作技巧和方法的运用。

难点:

对设计的花瓶的独创性。

教师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彩泥、陶泥、饮料瓶、各种豆子、火柴、

制作好的小花瓶

学生学具准备:

废旧饮料瓶、彩泥或陶泥、各种种子、火柴或其它装饰物

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什么礼物了?

(出示花瓶)

2.这花瓶别致吗?

你能说出它都别致在哪里?

生:

外形美观,图案好看,色彩鲜艳。

同学们你们发现了吗?

花瓶上面还有一些小装饰,这样的装饰我们通常把它叫做镶嵌(讲解镶嵌含义)

有了这些小装饰,花瓶才显更别致,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学习《别致的小花瓶》出示课题

二、新授

1、师:

除了刚刚欣赏的花瓶运用了镶嵌装饰方法外,在生活中也有很多地方用到了这种装饰方法,我们在欣赏图片之前老师这儿又2个小问题A、花瓶由那几部分组成,B、图片中的哪些地方用的是镶嵌方法?

现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