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工区工艺试桩施工作业指导书2009.5.10.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069193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22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工区工艺试桩施工作业指导书2009.5.10.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四工区工艺试桩施工作业指导书2009.5.10.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四工区工艺试桩施工作业指导书2009.5.10.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四工区工艺试桩施工作业指导书2009.5.10.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四工区工艺试桩施工作业指导书2009.5.10.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四工区工艺试桩施工作业指导书2009.5.10.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四工区工艺试桩施工作业指导书2009.5.10.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四工区工艺试桩施工作业指导书2009.5.10.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四工区工艺试桩施工作业指导书2009.5.10.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四工区工艺试桩施工作业指导书2009.5.10.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四工区工艺试桩施工作业指导书2009.5.10.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四工区工艺试桩施工作业指导书2009.5.10.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四工区工艺试桩施工作业指导书2009.5.10.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四工区工艺试桩施工作业指导书2009.5.10.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四工区工艺试桩施工作业指导书2009.5.10.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四工区工艺试桩施工作业指导书2009.5.10.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四工区工艺试桩施工作业指导书2009.5.10.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四工区工艺试桩施工作业指导书2009.5.10.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四工区工艺试桩施工作业指导书2009.5.10.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四工区工艺试桩施工作业指导书2009.5.10.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工区工艺试桩施工作业指导书2009.5.10.doc

《四工区工艺试桩施工作业指导书2009.5.10.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工区工艺试桩施工作业指导书2009.5.10.doc(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工区工艺试桩施工作业指导书2009.5.10.doc

京沪高速铁路四标段十工区桥梁工程

编号:

钻孔桩工艺试桩施工作业指导书

单位:

编制:

审核:

批准:

二00八年三月二十日发布二00八年四月一日实施

1.试桩的目的

我管段承建733+997~DK781+883段桥梁的下部结构工程,为保证钻孔桩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在钻孔桩正式开工前进行工艺性试桩。

试桩的目的是:

1.1总结出适应于本管段地质条件下的成孔工艺,总结施工经验,为正式桥梁桩基施工提供可靠的施工工艺参数。

1.2验证地质钻探资料或设计参数,为以后优化施工提供依据。

1.3验证高性能混凝土现场拌和性能和各项技术指标。

2.地质水文情况

管区内地层上部为第四系全新统(alQ4)、更新统(alQ3)冲积形成的黏性土及砂类土,岩性特征由上而下分为六大层,分别为:

⑴黏土(a1Q3、a1Q4)、⑵粉土(a1Q3、a1Q4)、⑶黏土、粉质黏土(a1Q3、a1Q4)、⑷粉土(a1Q3)、⑸黏土(a1Q3)、⑹黏土(a1Q3)。

地下水的主要类型为第四系孔隙潜水,主要赋存于⑵、⑷、⑹粉土、粉砂中,局部有承压水。

水位受季节及气候条件的影响较大,主要受大气降水及地表水的补给,DK754+822~DK755+650.6段地下水为H2硫酸盐侵蚀,其余段地表、地下水对砼无侵蚀性,侵蚀段桩身采用抗侵蚀性混凝土。

3.试桩地点及试桩类型

本段钻孔灌注桩设计桩径为1.0m、1.25m、1.5m三种,桩长最长为69m,根据我管段地层情况、桩基设计深度、混凝土设计标号情况,拟在DK746+700附近线路右侧濉河特大桥1744#-1745#墩中间线路外进行试桩,采用反循环钻机成孔,桩长51m、桩径1.0m、混凝土标号为C30水下砼,钢筋笼在桩长30m范围内通长配筋,钢筋配置按照京沪高铁徐沪施图(桥参)-01-10图号进行设计,具体位置见桩位布置图。

4.试桩施工组织

试桩工作由工区项目部进行全面组织管理,四分工区桩基一队负责施工,施工管理人员和主要技术工人配置如下:

现场管理人员配置表

序号

管理岗位

人员

备注

1

工区经理

张挺军

2

工区总工

夏吉军

3

工区副总工兼技术质量部部长

马天明

4

工区副总工

王可用

5

工区安全长

张为民

6

环保拆迁部部长

殷勇

7

现场负责人

公绪论

8

现场技术负责人

孙玉国

9

安全负责人

周延利

10

质检工程师

王明宝

11

测量工程师

王凤荣

12

试验工程师

武良领

13

现场技术员

李苑平

14

物资设备供应

高中良

15

现场施工负责人

张伟

16

桩基一队负责人

张君华

主要技术工人配置表

序号

工种名称

人数

备注

1

钢筋工

8

钢筋笼加工

2

电焊工

3

钢筋笼加工与焊接

3

机械工

7

钻机、吊车、挖掘机等司机

4

砼工

4

砼灌注

5

其他人员

4

辅助工作

合计26人,劳动力不足时及时补充

5.试桩的计划安排和施工准备工作

5.1试桩计划安排

计划于2008年4月23日进行试桩,桩长51m、桩径1.0m,采用C30水下混凝土浇筑。

5.2目前的施工准备工作

5.2.1、施工机械

根据试桩位置的设计图纸工程地质情况分析,选择反循环钻机进行施工。

目前针对试桩的施工机械已经准备就绪,详见下表。

主要机械设备配置表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状态

备注

1

反循环钻机

DR50

1

良好

2

挖掘机

DY200

1

良好

3

压路机

山推YZ18

1

良好

4

切割机

GQ40-1

1

良好

5

弯曲机

GW40

1

良好

6

钢筋调直机

TQ4-14

1

良好

7

电焊机

BX1-400

1

良好

8

对焊机

GQH40

1

良好

9

装载机

LG50

1

良好

10

吊车

25T

1

良好

11

泥浆泵

1.5KW

2

良好

12

混凝土运输车

8m3

3

良好

运距1.5KM

5.2.3、施工用水

钻孔桩施工现场打井一口,解决桩基施工用水。

此地段水质经检验符合施工用水要求。

5.2.4、砼拌合站和原材料准备

供应混凝土的4#拌合站已建设完毕,原材料采用京沪高铁指定合格供应商名录中的,并经我工区中心试验室取样试验验证合格的材料,原材料现已进场经检测合格,数量满足试桩需要,并已通过监理人员的批准。

5.2.5、技术准备

现场桩位放样已完成,并对施工队伍进行了钻孔桩施工技术交底,并对现场工人进行了培训。

配合比采用我中心试验室参照咨询单位的指导性意见配制的配合比,配合比已于2008年4月1日试拌,于4月8日对7天强度报告进行报批,并审查合格。

原材料及配合比如下表:

试桩原材及配合比

序号

材料名称

产地

备注

1

钢筋

莱钢

用于钢筋笼

2

水泥

蚌埠海螺P.042.5

用于水下砼

3

粉煤灰

淮南平圩电厂

用于水下砼

4

矿粉

徐州天成矿粉公司

用于水下砼

5

外加剂

山西黄腾

用于水下砼

6

滁州明光女山湖

用于水下砼

7

碎石

青龙山

用于水下砼

C30水下砼理论配合比;水:

水泥:

粉煤灰:

矿粉:

外加剂:

砂:

碎石

=148:

234:

98:

58:

3.9:

752:

1040

5.2.6、钢筋加工

在DK746+100拌合站处设钢筋加工场,钢筋加工场地全部按照标准化要求进行场地硬化,加盖钢筋加工棚,钢筋存放和加工处均搭设彩钢板的顶棚。

钢筋成品与原材临时存放的场地必须保证平整、干燥。

存放时,钢筋骨架底部均放在台座上,台座要高出原地面30-50cm,钢筋成品与半成品上面覆盖篷布。

钻孔桩施工工艺流程图

桩位放样

护筒埋设

搭设钻机平台

钻机就位

终孔、清孔

平整场地

钻进

制作护筒

泥浆池

泥浆备料

泥浆沉淀池

制作钢筋笼

灌注水下砼

二次清孔

自然养护

钢筋笼吊放、下导管

检测、调整泥浆指标

导管水密试验

6.施工工艺流程

6.1场地准备

首先探明钻孔位置地下管线的分布情况及是否需迁移等,钻孔场地的平面尺寸应根据桩基设计的平面尺寸、钻机移位要求、施工方法及其它配合施工的机具设备布置等情况决定。

为避免钻机产生不均匀沉降,钻机就位范围内的原地面进行平整碾压,并填碎石土高出原地面30cm,平整压实后,作为钻机的施工平台。

6.2护筒的制作和埋设

1、护筒采用钢护筒,长度2m,钢板厚度6mm,护筒内径比钻孔桩设计直径大30cm。

2.护筒埋设时要保证护筒中心线与桩中心线重合,且要保证护筒壁上下垂直。

3、护筒顶端高度,除满足施工要求外,应高出地面0.3m、地下水位1.5m以上,使护筒内水能产生15Kpa以上的静水压力。

埋设时,护筒中心线对准测量标定的桩位中心,并严格保持护筒的竖直度,其偏差均应控制在规范规定的范围之内。

护筒埋设要求准确、稳定、不变形、底部不漏水,能保证孔内水头稳定,形成静水压力,保护孔壁不坍塌。

4、埋设钢护筒采用人工配合机械的方式,通过定位的控制桩放样。

用十字线在钢护筒顶部标出护筒中心,然后移动钢护筒,使钢护筒中心与桩位中心位置重合。

同时用水平尺或垂球检查,使钢护筒竖直,保证护筒平面位置偏差不大于5cm、斜度不大于1%。

此后即在钢护筒周围对称地、均匀地回填最佳含水量的粘土,要分层夯实,达到最佳密实度,以保证其垂直度及防止泥浆流失及位移、掉落,夯填时要防止钢护筒偏斜。

6.3钻孔

6.3.1、钻机就位

钻机就位前,应先检查各项准备工作是否做好,包括机具设备的性能是否完好,此外还应根据地质资料绘钻孔地质剖面图,挂在钻机台架上,以便在钻孔中对不同的土层调整钻进速度和合适的泥浆指标。

钻机就位时,认真对中确保钻头中心的准确位置,在钻进过程中要经常检查,如有倾斜或位移,应及时纠正。

6.3.2、泥浆制备

在1744#和1745#两个墩位之间挖一个泥浆池,钻孔泥浆采用优质粘土在泥浆池配制,泥浆采用水化快、造浆能力强、粘度大的优质膨润土作为造浆材料,各项技术标准应符合规范和规则的要求,具体指标详见下表。

用泥浆泵输送泥浆,以满足桩基施工的需求。

新配制泥浆性能表

项目

相对密度

黏度

含砂率

胶体率

酸碱度

数值

1.05-1.10

18-22

小于2%

大于98%

8-10

6.3.3、钻进

钻机就位后,底座和顶端应平稳,泥浆循环,开始钻孔,在钻进过程中不应产生位移或沉陷。

采用反循环钻机成孔。

开钻时,先用低档慢速钻进,钻至护筒以下1米后,再调为正常速度。

反循环钻机钻孔取土时,依靠钻杆旋转进入土层,遇到硬土时,依靠钻机本身的力量完成取土。

钻进过程中。

每钻进1-2m或地层变化处捞取渣样,并检查泥浆指标,注意土层变化时每0.5米捞取渣样,以便及时对不同地层调整钻速、钻进压力、泥浆比重。

在粉土等易坍孔的土层中,采用低档慢速,同时提高孔内水头,增大泥浆比重,保证护壁质量,防止坍孔;在粘性土中宜采用泥浆比重小于1.10钻进。

捞取的渣样存放在专门制作的渣样盒内并做好详细的标示,以便于判别地层状况,并与设计对照,与设计地层不相符的要及时通知监理及设计单位。

钻进过程中要保持孔内有1.5~2.0m的水头高度,并要防止扳手、管钳等金属工具或其他异物掉落孔内,损坏钻机钻头。

钻进作业必须保持连续性。

桩孔钻至设计标高后,请监理工程师进行检查,为清孔做好准备。

钻孔过程中泥浆的性能指标及检测方法

项目

相对密度

黏度

含砂率

胶体率

酸碱度

检测方法

泥浆比重计

黏度仪

含砂率仪

量筒

PH试纸

检测频率

同一地层中每钻进1.0-2.0m深度或地层发生变化时进行检测

数值

1.05-1.15

18-22

小于4%

大于98%

8-10

注:

检测的频率可根据钻机的钻速等情况适当调整。

6.4成孔检测

钻孔灌注桩在成孔过程中及终孔后以及灌注混凝土前,均需对钻孔进行阶段性的成孔质量检查。

6.4.1、孔径和孔形检测

本试验桩采用自制测孔器进行检测,测孔器采用φ16的钢筋制作,其外径等于桩基的设计孔径,长度6米。

检测时,将测孔器吊起,孔的中心与起吊钢丝绳保持一致,慢慢放入孔内,上下通畅无阻表明孔径大于给定的笼径。

若出现孔壁不平、缩径等情况可采用专用的筒式扫孔钻头进行扫孔;孔壁垂直度偏差超限时,采用粘土或石块回填至偏位处以上,用钻头反复挤压,回填部分稳定后采用慢进尺边扫孔边检测的方式钻进,直至纠偏完成;经检查合格的桩孔,方可以进入下道工序。

测孔器形式如下:

1.0m

6米

6.4.2、孔深和孔底沉渣检测

本试验桩采用钢测绳及检孔器检测孔深,采用标准测锤检测沉渣。

测锤一般采用锥形锤,锤底直径14cm,高22cm,质量6kg;钢测绳使用之前,必须用经检校过的钢尺进行校核。

对孔深、孔径和垂直度、沉碴厚度进行检查,待验收合格后,填写终孔检查单,经监理工程师签字认可,具体检测指标如下表所示。

钻孔桩成孔检验检查项目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测方法

1

孔径

不小于设计孔径

测孔器

2

孔深

不小于设计孔深

钢测绳

3

孔位中心偏心

≤50

钢尺

4

倾斜度

≤1%孔深

测孔器

5

浇筑混凝土前桩底沉渣厚度

≤200

钢测绳

6.5清孔

待钻孔至设计高程后,即可进行清孔作业,考虑粉质粘土层的原因,清孔分两次进行,第一次采用反循环钻机自身进行清孔。

下放钢筋笼和导管,进行灌注作业前,利用换浆法二次清孔。

清孔要达到以下标准:

孔内排出或抽出的泥浆手摸无2—3mm颗粒,具体的泥浆指标见下表。

自检合格后报请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并签字认可。

在清孔过程中,注意保持孔内水位,以防塌孔。

清孔后泥浆的性能表

项目

相对比重

黏度

含砂率

数值

小于1.10

17-20s

小于2%

6.6钢筋安装及综合接地措施

6.6.1、钢筋笼加工

(1)钢筋笼制作:

钢筋笼全长30.87m,分两节制作,根据设计图纸,为了便于施工,两节钢筋笼分别为15m、15.87m。

(2)钢筋骨架制作:

钢筋笼骨架在制作场内采用卡板成型法分节制作。

用角钢和钢板焊成组合卡板。

按卡板的孔眼摆焊主筋和箍筋,全部焊完后,拆下上横梁、立梁,滚出钢筋骨架,然后吊起骨架搁于支架上,套入螺旋筋,按设计位置布置好螺旋筋并绑扎于主筋上,点焊牢固。

根据京沪高速铁路的施工要求,按照设计图纸布设接地钢筋。

钢筋笼在加工场主筋连接采用滚轧直螺纹套筒连接,现场钢筋笼拼装主筋连接采用滚轧直螺纹套筒连接,连接时主筋位置对正,保持钢筋笼轴线一致,接头位置必须按同一截面内不大于50%接头数量。

6.6.2、钢筋骨架的存放及现场吊装

(1)钢筋骨架临时存放的场地必须保证平整、干燥。

存放时,每个加强筋与地面接触处都垫上等高的方木,以免生锈或沾上泥土。

钢筋笼上下节要排好次序,挂上标识牌,便于使用时按顺序装车运出。

钢筋骨架在转运至墩位的过程中必须保证骨架不变形。

采用汽车运输时要保证在每个加强筋处设支承点,各支承点高度相等。

(2)钢筋笼入孔时,由吊车采用两点起吊。

第一吊点设在骨架的下部,第二吊点设在骨架长度的中点到上三分之一点之间。

应采取措施对起吊点予以加强,以保证钢筋笼在起吊时不致变形。

吊放钢筋笼入孔时应对准孔口,保持竖直,轻放、慢放入孔,入孔后应徐徐下放,不宜左右旋转,严禁摆动碰撞孔壁。

若遇阻碍应停止下放,查明原因进行处理,严禁高提猛落和强制下放。

第一节骨架放到最后一节加强筋位置时,穿进钢管,将钢筋骨架临时支撑在孔口钢管上,再起吊第二节骨架与第一节骨架连接,连接完成后下放至设计标高。

钢筋滚轧直螺纹套筒连接:

现场连接采用普通钢管钳拧紧,使套筒两端钢筋顶紧,保持套筒两端外露丝扣不超过一丝,并不得超拧,拧紧后的接头应用石笔做上标记。

骨架最上端的定位,必须由测定的护筒顶标高来计算定位筋的长度。

钢筋笼中心与桩的设计中心位置对正,反复核对无误后再焊接定位于钢护筒上,完成钢筋笼的安装。

钢筋笼定位后,及时浇注混凝土,防止坍孔。

(3)钻孔桩钢筋骨架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钻孔桩钢筋骨架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

检验方法

1

钢筋骨架在承台底以下长度

±10mm

尺量检查

2

钢筋骨架直径

±20mm

3

主钢筋间距

±0.5d

尺量检查不少于5处

4

加强筋间距

±20mm

5

箍筋间距或螺旋筋间距

±20mm

6

钢筋骨架垂直度

≤1%

吊线尺量检查

7

钢筋笼定位标高

±20mm

8

钢筋笼中心与桩孔中心

±10mm

注:

d为钢筋直径,单位:

mm

(5)钢筋笼在下放前必须设十字内支撑,运输过程中必须保证其不致变形,钢筋笼吊放前应加强吊点后方可吊放。

钢筋笼上口保护层采用十字设置圆型导向块,间距不大于2m。

(6)为防止钢筋笼上浮和位移,采取焊接钢管或粗钢筋加固在灌注平台上。

6.6.3、综合接地设施安装

按照设计文件规定做好综合接地设施制作和预埋安装工作,并确保综合接地各项检测指标合格后方可埋设。

桩基内综合接地钢筋在30米范围内采用通长配筋,每根桩基设置一根综合接地钢筋,并做好标记,便于和承台内接地钢筋的连接,接地钢筋在钢筋笼连接处用一根长30cm的钢筋搭接焊,焊缝厚度不小于4mm,单面焊缝长度不小于10d,以满足接地钢筋的设计要求。

6.7水下混凝土的拌和及运输

桩基混凝土强度为C30,采用混凝土拌和站集中拌制,5辆混凝土运输车连续运送,运输距离为2.0公里,运输过程中以3-4r/min的转速搅动,当砼运输车到达浇灌现场时,高速旋转30s后将混凝土拌和物灌入混凝土料斗中。

桩基混凝土检测项目见下表,出场时和运到现场均要检测:

工序

检验项目

规范要求

检查方法

混凝土浇注

坍落度

180~220mm

坍落度筒

扩展度

>400mm

尺量

含气量

2%~6%

含气量仪

入模温度

5~30℃

温度计

6.8水下混凝土的灌注

1、待钢筋笼吊装就位后,即搭设平台下放导管。

导管是灌注水下混凝土的重要工具,在混凝土灌注之前导管要先进行水密承压试验,水密试验时水的压力不小于井孔内水深1.3倍的压力,并对导管由下而上依次顺序编号,安装导管时注意不得碰撞钢筋笼,导管可在桩位旁预先进行分段拼装,在吊放时再逐段拼装,分段拼装时仔细检查,变形和磨损严重的不得使用,导管内壁如粘附有灰浆和泥砂要清除干净。

2、导管进行水密试验的方法,将导管先拼装好,根据计算灌满水,两端封闭,一端焊输压管接头,用气压泵压入空气,压强达到1.56MPa(按51米桩长计算),将导管滚动数次,经过15分钟不漏水视为合格。

采用φ30cm刚性卡口式导管,导管使用前检查防水胶垫,保证其完整、无老化现象,然后按编号顺序逐节入孔并标定累计长度。

3、混凝土灌注前,对孔底沉淀厚度进行测定,不得超过规范规定值20cm,若超过则必须进行二次清孔,确保孔内泥浆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以下标准:

泥浆比重小于1.1,含砂率小于2%,粘度18~20s,PH值8~10,且孔底沉渣厚度不大于20cm。

清孔完成,立即进行水下混凝土灌注。

4、首批混凝土储量以首批混凝土灌注后导管埋深不小于1.0m,导管底离孔底30~50cm为标准进行计算。

灌注前准备φ28cm的篮球,用胶垫使其与导管壁密合,放置在导管上口,用铁线吊住。

当储料斗内混凝土数量达至最大储量时进行剪球,首批混凝土灌入孔底后,立即探测孔内混凝土面高度,计算出导管埋置深度。

5、混凝土灌注开始后保证紧凑、连续地进行,灌注过程中注意观察管内混凝土下降和孔内水位升降情况,及时准确测量孔内混凝土面高度,正确控制导管的提升和拆除,严格控制导管埋深在2~6m之间。

当混凝土上升到钢筋骨架下端时,使导管底口处于钢筋笼底口以下3m处,徐徐灌注混凝土,以减小混凝土从导管底口出来后向上的冲击力,避免产生浮笼。

当孔内混凝土进入钢筋骨架2米后,适当提升导管,减小导管埋置深度,以增加骨架在导管口以下的埋置深度,从而防止钢筋骨架被混凝土顶托上升;混凝土面高于钢筋笼底4米,且导管底口进入钢筋笼2米后正常浇筑。

6、为确保在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及时准确地测量孔内混凝土面的高度和桩头超灌的高度,常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1)测锤法:

用绳系重锤吊入孔中,使之通过泥浆沉淀层而停留在混凝土表面,根据测绳所示锤的沉入深度换算出混凝土的灌注深度。

测锤为圆锥形,锤重6kg,测绳采用质轻、拉力强,遇水不伸缩,标有尺度的测绳。

(2)钢管取样盒法:

当混凝土灌注接近设计桩顶以上1m时,必须采用钢管取样盒法探测。

用多节长1m~2m的钢管相互拧紧接长,钢管最下端设一铁盒,上有活盖用细绳系着随钢管向上引出。

当灌注的混凝土面接近桩顶时,将钢管取样盒插入混合物内,牵引细绳将活盖打开,混合物进入盒内,然后提出钢管,鉴别盒内之物是混凝土还是泥渣,由此确定混凝土表面的准确位置。

(九)、成桩检测

该试验桩混凝土浇注完毕,其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或龄期达到14天后将桩头混凝土凿除,凿除时要注意对钢筋的保护。

凿去桩顶浮浆或松散破损部分,并露出坚硬的混凝土表面,在桩顶平面位置打磨出直径约为10cm的平面,打磨面应平顺光洁密实。

然后进行低应变检测,并出具检测报告,具体检测方法符合《铁路工程基桩无损检测规程》(TB10218)的规定。

7.钻孔过程中事故的预防与处理

7.1塌孔

塌孔的表征是孔内水位突然下降,孔内冒细密的水泡,出渣量显著增加而不见进尺,钻机负荷明显增加等

7.1.1、塌孔的原因

(1)泥浆的相对密度不够及其它泥浆性能指标不符合要求,使孔壁未形成坚实泥皮。

(2)未及时补浆(或水),或孔内出现承压水或钻孔通过砂砾等强透水层,孔内水流失等而造成孔内水头高度不够。

(3)护筒埋设太浅,下端孔口漏水,坍塌或孔口附近地面受水浸湿泡软,或钻机直接接触护筒上,由于振动使孔口坍塌,扩展成较大塌孔。

(4)在松软砂层中钻进进尺太快。

(5)吊入钢筋骨架时碰撞孔壁。

7.1.2、坍塌的预防和处理

(1)在松散粉砂土和流砂中钻进时,应控制进尺速度,选用较大相对密度、粘度、胶体率的泥浆或高质量泥浆。

(2)水位变化过大时;应采取提高护筒,增高水头。

(3)发生坍塌时,可立即拆除护筒并回填钻孔,重新埋设护筒再钻。

(4)如发生孔内坍塌,判明坍塌位置,回填砂(或粘土)混合物到塌孔处1-2m,如塌孔严重时应全部回填,待回填物沉积密实后在进行钻进。

(5)吊入钢筋笼时应对准孔中心竖直插入,严防触及孔壁。

7.2斜孔

7.2.1、斜孔原因

钻机底座未安置水平或产生不均匀沉陷、位移。

7.2.2、斜孔的预防及处理

(1)安装钻机时要使底座水平、起重滑轮缘、护筒中心三者应在一条竖直线上,并经常检查校正。

(2)在有倾斜的软、硬地层钻进时,应控制进尺,低速钻进。

7.2.3、扩孔和缩孔

(1)扩孔比较多见,一般表现为局部的孔径过大。

在地下水呈运动状态,土质松散地层处或钻头摆动过大,易于出现扩孔,扩孔发生的原因同塌孔相同,轻则为扩孔,重则为塌孔。

若只是孔内局部发生坍塌而扩孔,钻孔仍能钻到设计深度则不必处理。

若因扩孔后继续坍塌影响钻进,应按塌孔事故处理。

(2)缩孔即孔径超常缩小,一般表现为钻机钻进时发生卡钻,提不出钻头或者提钻异常困难的迹象。

缩孔的原因有两种:

一种是钻头焊补不及时,严重磨耗的钻头往往钻出较设计桩径稍小的孔;另一种是由于地层中有软塑土(俗称橡皮泥),遇水膨胀后使孔径缩小。

为防止缩孔,前者要及时修补磨损的钻头,后者要使用失水率小的优质泥浆并快速钻进,并复钻二、三次。

8.混凝土浇注过程中事故及预防措施

8.1导管进水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8.1.1、主要原因

(1)首批混凝土储量不足,或虽然混凝土储量已够,但导管底口距孔底的间距过大,混凝土下落后不能埋没导管底口,以致泥水从底口进入。

(2)导管接头不严,接头间橡皮垫被导管高压气囊挤开,或焊缝破裂,水从接头或焊缝中流入。

(3)导管提升过猛,或测深出错,导管底口超出原混凝土面,底口涌入泥水。

8.1.2、预防导管进水的措施

为避免发生导管进水,事前要采取相应措施加以预防,万一发生,要当即查明事故原因,采取以下处理方法:

(1)若是上述第一种原因引起的,应立即将导管提出,必要时需将钢筋笼提出采取复钻清除。

然后重新下放骨架、导管并投入足够储量的首批混凝土,重新灌注。

(2)若是第二、三种原因引起的,应视具体情况,拔换原导管重下新导管;或用原导管插入续灌,但灌注前均应将进入导管内的水和沉淀土用吸泥和抽水的方法吸出。

如是重下新管,必须用潜水泵将管内的水抽干,才可继续灌注混凝土。

为防止抽水后导管外的泥水穿透原灌混凝土从导管底口翻入,导管插入混凝土内应有足够深度,一般宜大于200cm。

由于潜水泵不可能将导管内的水全部抽干,续灌的混凝土配合比应增加水泥量,提高稠度后灌入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