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一第九单元各课知识归纳及同步测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073734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53.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必修一第九单元各课知识归纳及同步测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历史必修一第九单元各课知识归纳及同步测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历史必修一第九单元各课知识归纳及同步测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历史必修一第九单元各课知识归纳及同步测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历史必修一第九单元各课知识归纳及同步测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历史必修一第九单元各课知识归纳及同步测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历史必修一第九单元各课知识归纳及同步测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历史必修一第九单元各课知识归纳及同步测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历史必修一第九单元各课知识归纳及同步测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历史必修一第九单元各课知识归纳及同步测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历史必修一第九单元各课知识归纳及同步测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历史必修一第九单元各课知识归纳及同步测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历史必修一第九单元各课知识归纳及同步测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历史必修一第九单元各课知识归纳及同步测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历史必修一第九单元各课知识归纳及同步测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历史必修一第九单元各课知识归纳及同步测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历史必修一第九单元各课知识归纳及同步测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历史必修一第九单元各课知识归纳及同步测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历史必修一第九单元各课知识归纳及同步测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历史必修一第九单元各课知识归纳及同步测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史必修一第九单元各课知识归纳及同步测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历史必修一第九单元各课知识归纳及同步测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必修一第九单元各课知识归纳及同步测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历史必修一第九单元各课知识归纳及同步测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各国无产阶级政党领导及苏军协助

(2)主要国家:

南、阿、罗、保、波、捷、匈、民主德国

(2)亚洲:

蒙、朝、越、中

2.亚洲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蒙古、朝鲜、越南、中国

3.各国民主改革

(1)农村:

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运动

(2)城市:

掌握国民经济命脉,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4.社会主义阵营形成:

苏联帮助东欧各国发展党组织,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经互会

华沙条约组织

三.“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

两极格局下的美苏对峙德国的分裂

(2)表现:

政治——国家分裂:

德国、朝鲜

 军事——古巴导弹危机

【知识运用】

1.雅尔塔体系的确立

(1)含义:

二战结束后,世界大国按照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了新的国际关系格局。

(2)具体内容:

a.处置战败国b.重新确定战后欧亚政治格局c.成立联合国(3)实质:

是美苏两国根据自己的战略需要对世界格局做出的重新划分,深深地打上了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

(4)评价:

a.积极性:

原则上倡导和平、民主,承认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性,主张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和平共处等b.局限性:

体现出大国强权政治的特征。

如对朝鲜和德国。

c它的确立标志着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关系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国际关系进入一个新时代。

[例1]决定雅尔塔体系建立的主要原因是

A.联合国的成立                  B.美苏两国的军事经济实力

C.雅尔塔会议的基本原则              D.意识形态领域的矛盾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雅尔塔体系的形成条件的把握。

应明确雅尔塔体系是在世界大国按照雅尔塔会议的原则,在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的基础上建立的国际关系新格局。

A选项是体系的内容之一;

C选项是体系形成的原因之一;

D选项在雅尔塔体系形成时并不突出。

形成国际关系或国际格局的决定性因素是大国的实力,且雅尔塔体系带有的大国强权政治的特点也可以通过B选项反映出来。

[答案]B

2.东欧人民民主国家是在怎样的条件下建立的,为什么能够取得胜利?

建立条件:

(1)东欧国家在战前都是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的国家,在政治、经济上对帝国主义垄断资本有很大依赖性;

二战中,东欧各国无产阶级领导人民,把以反法西斯的民族解放战争发展为人民民主革命;

二战后期,苏联军队追击法西斯军队进入东欧各国,帮助铲除了法西斯势力,为东欧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创造了有利条件。

(2)胜利原因:

a.内因:

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人民的革命斗争;

b.苏联强有力的援助。

[例2]二战后建立了一系列东欧人民民主国家,这些人民民主革命取得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

A.苏军反法西斯战争的节节胜利            B.本国无产阶级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

C.帝国主义力量在二战中遭到了严重削弱        D.社会主义苏联强有力的支持

[解析]本题要明确东欧人民民主革命胜利的主要原因是本国革命和苏联援助相结合的结果,AC两项是当时极为有利的国际环境;

D项是极其重要的外部条件。

但如果没有B项,苏联的援助最多也只是帮助这些国家摆脱法西斯奴役,而人民民主政权是无法建立起来的。

深层次的社会变革只能从国内来找原因,本国人民在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下进行英勇斗争是内因,即根本原因,苏联援助只是客观原因。

3.简析美国实行“冷战”政策的原因及冷战的表现和特点。

原因:

a战后美国实力和野心空前膨胀,苏联的影响和各国人民的革命运动也在全世界范围内日益扩大;

b美国认为是苏联和各人民民主国家妨碍了其实现称霸计划,因此必须要压制下去;

c苏联是当时欧洲最强大、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强国,美国并不敢贸然越过战时双方划定的势力范围界线,采取直接武装冲突的政策;

d大战刚刚结束,美苏双方都不愿也不敢重燃战火,使自己再次陷入战争。

表现:

杜鲁门主义的推行;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柏林危机和两个德国的形成。

随着北约的成立,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特点:

a国家集团的对抗以美、苏的对立为标志,由此构成战后国际斗争的中心和焦点。

b两大国家集团的成员都是以国家利益和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对立和斗争作为政治基础,使两大国家集团以美国为中心的帝国主义阵营与苏联为中心的社会主义阵营的面目出现。

c双方的斗争形式以“冷战”为主,以“热战”为辅。

在欧洲两国以冷战为主,在亚洲和非洲则出现了与之相呼应的热战,如朝鲜、越南战场等。

[例3]二战后美苏由同盟关系列对立关系的主要原因是 ……………………………(  )

 A.美苏争霸的必然结果               B.两极格局的实质决定的

 C.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冲突            D.苏联的壮大影响了美国争霸

[解析]一个国家的外交总是以国家的利益为中心的。

战后美国推行全球扩张政策,美国认为阻碍它扩张的是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因此挑起“冷战”,企图遏制社会主义、稳定资本主义,并最终称霸全球。

由此可见,挑起矛盾而导致同盟关系破裂,主要在美国。

在美国看来,正是苏联和各国人民的革命力量,妨碍了它实施霸权计划,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冲突,最终导致美苏同盟关系破裂。

[答案]C

拓广与探究

[例1]1946,美国人凯南提出对苏联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实行“遏制”政策,以阻止共产主义影响的扩大。

所谓遏制战略是主张美国在战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高涨和西方国家受到严重削弱的情况下,以军事包围、经济封锁、政治颠覆,特别是局部性的武装干涉和持续不断的政治“冷战”,遏制社会主义国家和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加强对西欧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控制,为建立美国的世界霸权创造条件。

如今,“冷战”已经结束,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

美国遏制对象的苏联已经解体,由于中国在政治、经济的蓬勃发展,美国政府的一些决策者又想继续进行它的遏制战略。

在当今的国际形势下你认为美国新的遏制战略能否行得通?

试谈谈你的理由和想法。

[解析]此题是一个开发性的讨论题。

不一定非得把学生的思维固定在行不通这一个方面。

学生只要讲的理由和看法值得肯定就应该予以鼓励。

学生可从历史的角度、从处理国家之间关系的原则和方式、从当今和二战后国际形势相同与不同,以及当今世界发展趋势等多方面去思考讨论。

[答案]仅供参考:

(1)行不通:

目前亚太地区不存在遏制中国的国际环境。

美国政府加大对华遏制力度并不反映亚太地区多数国家的愿望,而只是反映了美国单方面的考虑。

虽然有些国家对中国力量的上升表示疑虑,但整体而言,大多数地区成员希望看到中美关系的稳定,认为健康的中美日三边关系是亚太地区繁荣与稳定的关键。

特别是中国政府奉行的“永远不称霸”政策及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赢得了亚太地区国家的支持,所以它们不可能支持美国对中国进行遏制。

(2)行得通:

由于中日关系始终没有得到真正的和解,美、日对正在崛起的中国是备加防备,此外,东盟国家对中国也是虎视眈眈。

因此,美、日极有可能煽动这些力量完成一个对中国的包围,从而达到遏制中国的目的。

[2]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首相丘吉尔竭力主张援助苏联。

然而,大战刚刚结束,他就抛出了著名的“铁幕”演说。

这些举动能否说明丘吉尔是一个毫无主见、反复无常的人?

[解析]此题应该把握吉尔两次外交政策的背景来加以说明。

在战争中为什么要援助苏联,在战后为何要发表“铁幕”演说。

一个国家的外交总是以国家的利益为中心的。

战时的丘吉尔竭力主张援助苏联,是因为当时法西斯势力横行,只有反法西斯国家联合起来,才能取得最后胜利,所以当时的英国虽然和苏联是不同制度的国家,也由于主要矛盾,所以双方抛开了分歧走向了联合。

二战后,世界归于平静,此时意识形态的差别成为世界最主要矛盾。

因此,丘吉尔发表了铁幕演说。

[答案]不是。

只能说明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会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丘吉尔的变化是从本国利益出发的。

巩固与测评

【基础练习】

1.近年来,屡屡有这样的报道: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家对伊拉克发动进攻或进行军事制裁,北约成立于哪一年 (  )

A.1949年B.1945年C.1955年D.1991年第二次世界

2.二战后,战时的同盟宣告瓦解,世界进入了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两极格局,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  )

A.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杜鲁门主义的出台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

3.“马歇尔计划”的根本目的是 (  )

A.是美国20世纪初“金元外交”的继续B.以经济手段控制西欧

C.挟持东欧各国摆脱并对抗苏联D.帮助欧洲实行复兴

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新格局的特点是 (  )

A、以欧洲为中心B、以美国为中心C、以欧美为中心D、以苏美两极为中心

5.二战后世界形势变化的最大特点是(  )

A.美国经济、军事实力增强    B.西欧严重削弱

C.苏联成为唯一与美国相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D.国际关系格局演变成美苏两极格局

6.雅尔塔体系的实质是()

A.两种社会制度的斗争B.美苏争霸斗争

C.美苏对世界势力范围的划分D.雅尔塔会议精神的贯彻

7.造成德国分裂的根本原因是()

A.各占领国在占领区内实行不同的政策B.美苏矛盾、“冷战”加剧

C.为了彻底消除法西斯势力D.为削弱和限制德国

8.赫鲁晓夫在致肯尼迪的信中说:

“除了前已下达的关于停止在设置武器的建筑工地上进一步施工的命令之外,苏联政府还下令拆除您称为进攻性武器的武器,并加以包装运回苏联。

”这封信反映的基本史实是( )

A.修筑“柏林墙”  B.古巴导弹事件  C.出兵阿富汗  D.星球大战计划

9.古巴导弹危机的结局表明

 A.赫鲁晓夫在外交上推行冒险政策        B.苏联与美国平起平坐

 C.当时的战略优势仍在美国方面         D.美苏之间相互妥协

10.以下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美苏关系的演变是一个较长的过程      

 B.战后美苏一起没有直接交战

 C.美苏之间的争夺是综合国力之间的较量

 D.军备竞赛加快了美苏两国的经济发展速度

【综合运用】

11.二战后,美国凭借强大经济实力推行霸权政策,但受到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的阻碍,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二战使得美国在原来的列强中间鹤立鸡群,这一结果的出现,甚至连美国人自己也感觉思想准备不足,但这并不妨碍他们立即决定要用足这种优势,美国扮演起世界宪兵的角色,美国人已经习惯于别的国家看美国眼色行事,两次世界大战那样的冲突在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却再也没有发生。

材料二社会主义力量超出苏联一国范围,在欧亚出现了一批新的社会主义国家。

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协调一致显得比大战中更有必要,美国策动建立的北约组织使他们较紧密地站在一起。

——以上材料均摘自于《国际关系史》

(1).依据上述材料指出二战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出现了哪些新特点?

并指出产生这些特点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策动建立北约的目的有哪些?

其根本目的又是什么?

【开放创新】

12.赫鲁晓夫曾经形象地说,美国插在欧洲的那只脚有一个发痛的水泡——西柏林,随便什么时候都可踩一下这只脚。

赫鲁晓夫也确实试着这样做了。

被踩痛的美国人则叫嚣,如果苏联改变西柏林的现状,美国将不惜与苏联进行一场核战争。

赫鲁晓夫“和蔼可亲”地对美国大使说,毁灭美国只需要6颗核弹;

对美国人来说,如果发生战争,肯尼迪将是美国的最后一位总统。

“冷战”时期,苏美之间如此紧张,战争时常一触即发,但为什么终究没有发生世界性的“热战”?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二战中,西欧国家遭到严重削弱,战后,其国际地位远不如战前。

而战争中的苏联却经过炮火的洗礼变得更为强大。

与此同时,美国凭借其在战争中膨胀起来的经济和军事实力,通过推行“马歇尔计划”,逐步取得了对西欧经济的控制。

随着西欧政治、经济的发展,它们不甘心依附于美国的地位,要求摆脱美国的控制,也同时抵制来自苏联的压力和威胁,西欧国家认为:

只有加强西欧各国彼此间的合作与联合,才能保证自己的安全和国际地位,促进经济的发展。

欧共体形成之后,对世界产生了哪些影响?

一.走向联合的欧洲

1.战后欧洲的政治经济状况:

2.欧洲一体化的具体进程:

(1).舒曼计划:

1950年提出,之后建立了欧洲煤钢联营

(2).《罗马条约》:

包括《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

(3).欧洲共同体成立:

1967年,三个共同体合并

(4)1973~1986年,欧共体扩大为欧洲12国

二.迅速崛起的经济大国日本

1.美国对日政策由占领转向扶植:

2.《国民收入倍增计划》:

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与中国的振兴

1.不结盟运动兴起的原因:

2.不结盟运动的形成:

1961年,贝尔格莱德会议

3.改革开放后的中国迅速崛起:

1.欧共体形成的原因和过程怎样?

(1)二战后欧洲实力削弱;

(2)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强大;

(3)战后美国对西欧的控制加强。

过程:

(1)1951年,法、意、联邦德国等西欧国家建立欧洲煤钢联营。

(2)1958年,六国又组成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联营。

(3)1967年,欧洲煤钢联营、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联营三个机构合并,统称为欧洲共同体。

(4)20世纪80年代中期,欧共体扩大到欧洲12国。

[例1]欧共体成立的政治目的是

A.与美国抗衡   B.与苏联抗衡C.保证自己安全D.促进欧洲经济发展

[解析]回答本题要紧扣“政治”二字,首先可排除D选项,B选项是美国冷战的原因;

欧共体成立于1967年,当时的西欧经济还处于恢复时期,还不具备与美国抗衡的实力,只是为了摆脱美国经济的控制,保证自身的安全而成立。

2.二战后~80年代日本经济的发展的原因

(1)广泛的社会改革,进一步消除了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为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2)美国的扶植。

随着冷战的加剧,特别是中国大陆形势的变化,美国对日本占领政策的重点开始转到帮助日本恢复 经济。

(3)战后日本实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全力进行经济建设。

(4)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中美国的特需订货,刺激了日本经济的发展。

(5)提出“贸易立国”、“出口第一”的口号,确定了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引进大量先进技术,加快产品的更新。

(6)积极发展教育。

[例2]二战后,日本经济获得快速发展,其客观有利条件是

A.日本进行了社会改革B.发展教育、培养人才

C.引进了最先进的科学技术D.美国发动朝鲜、越南战争,向日本订货

[解析]本题四个选项都是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

要求学生分析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

客观原因是外部原因,A、B、C选项都是日本在国内发展经济的措施,只有D选项是来自于日本国外的原因。

[答案]D

3.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原因:

二战后的新兴国家为了维护民族独立,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发展本国经济,既需要团结与合作,又不愿介入美、苏两大国之间的斗争,希望在两格局中保持中立地位,采取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2)诞生:

1956年,南斯拉夫、埃及和印度三国首脑铁托、纳赛尔和尼赫鲁会谈,提出了不结盟的主张。

在三国的推动下,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召开,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

[例3](2001全国)促使不结盟运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三个首倡国都受到两大军事集团的威胁

B.冷战格局使国家关系趋于恶化

C.和平中立是三个首倡国家战后的一贯政策

D.民族经济的发展使第三世界国家已能与美苏平等对话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历史事件形成的主要原因的认识能力,要求学生能区分主次原因和排除次要原因及非原因。

C、D两选项本身说法即错误,如印度就曾经和中国、巴基斯坦发生边界冲突,D项在当时是不可能实现的事情。

A选项剑术过于绝对,两大军事集团为了在争夺中处于优势地位,总是拉拢一些发展中国家。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美苏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局面的加剧,使赢得独立的亚非拉国家,面临着反帝和反新老殖民主义、维护独立、发展本国民族经济的任务。

这些新兴国家不愿介入两大集团的斗争,希望在两极格局中保持中立地位。

由此可见,不结盟运动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国际环境的恶化,也即冷战的加剧。

[例1]日本是一个岛国,资源贫乏,地域狭小,并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实力受到重创,但是它在战后迅速崛起,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大国,成为许多国家经济发展的楷模。

结合你所掌握的课内外知识,思考:

我们可以从战后日本一跃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强国中得到哪些启示?

[解析]本题要结合日本战后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来作答,日本的经济迅速发展,其中可以用来借鉴的自然也就是给我们的启示。

[答案]

(1)应该重视教育。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尤其是当今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后,经济竞争更多地表现在科技实力的竞争上,只有加强教育力度,才能为我们的经济发展培养大量人才。

 

(2)要加强同外国的科技合作。

密切关注世界科技发展的最新动向;

消化吸收外来的先进科技,大胆创新,形成自己的特色。

(3)在加入世贸组织的基础上积极开拓国际市场,迅速发展对外贸易。

(4)要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把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扩大生产和提高科技水平上去。

[例2]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欧洲国家走上了联合自强的道路,并且取得了较大的成果。

有人认为,欧洲国家所走的道路具有普遍意义,代表了其他地区的发展方向;

也有人认为,欧洲的情况比较特殊,各国在文化等方面具有共同性,而其他地区不具备这些条件,因而不可能达到欧洲的联合水平。

 结合你所学的历史知识,你怎么看待上述观点?

[解析]此题同意哪种看法都行,但在回答时一定要用材料补充自己的观点。

[答案]两种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可以结合起来考虑: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为了获得最大的效益,必须要进行跨国流动。

为了保证流动的畅通,参加一体化组织的国家之间就会进行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其他政策的协调,结成经济同盟,并向完全的经济一体化过渡:

经济上的联合又会推动政治上和军事上的联合,导致欧洲出现目前的一体化状况。

  但是,国与国之间的经济、政治关系要从一般的协调走向一体化,是要受到各种条件制约的。

其中包括政治、经济、思想、传统文化上的一致性。

实际上,世界上各种一体化组织是不少的,有些存在的时间也不短。

但都由于缺乏足够的共同点因而发展不起来。

1.1967欧洲经济共同体成立时,合并的三个机构是

①欧洲煤钢联营    ②欧洲经济共同体    ③经济货币联盟    ④欧洲原子能联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下列有关欧洲共同体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旨在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         B.是美苏“冷战”的直接产物

 C.带动了欧洲的政治一体化进程        D.进一步提高了欧洲的国际地位

3.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的召开是在 ………………………………(  )

 A.1951年       B.1961年      C.1971年      D.1981年

4.为了保证自己的安全和国际地位,促进经济的发展,应对苏、美两个大国而建立的地区性的经济政治组织是 (  )

A.欧洲共同体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C.华沙条约组织D.七十七国集团

5.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相当迅速,日本政府在这个过程中,采取的经济政策中与罗斯福“新政”基本内容相同的是 (  )

A.推行国有化B.加强政府对经济宏观调控C.制定经济计划D.加大科技投入

6.下列国家中,不是欧共体的创始国的是 (  )

A.葡萄牙B.意大利C.联邦德国D.比利时

7.20世纪五、六十年代,朝鲜、越南战争爆发,在战争中为美国提供军事物资的主要供应基地是 (  )

A.日本B.中国C.缅甸D.菲律宾

8.20世纪70年代以后,我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其根本原因是(  )

A.不断加强与第三世界的合作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确立

C.国家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    D.美日对华关系的改变

9.欧洲共同体的实质是( )

A.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的国际联盟B.摆脱国际霸权主义的政治联盟

C.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联盟    D.资本主义生产力再发展的产物

10.发起不结盟运动的各国首脑中没有下面哪一位?

A.周恩来      B.铁托      C.纳赛尔     D.尼赫鲁

11.将正式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作为不结盟运动的行动纲领是在不结盟运动的哪一次会议上

A.第一次会议    B.第二次会议   C.第四次会议   D.第三次会议

12.新中国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是在

 A.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B.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

 C.第二个五年计划之后    D.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

13.材料一不结盟国家的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注意到,在从以霸权主义为基础的旧秩序向以各国合作以及建立在自由、平等和促进繁荣的社会主义之上的秩序的过渡中,存在着导向世界冲突危机。

……要根本消除冲突的根源就要消除一切表现形式的殖民主义并且在世界上实行和平共处的政策。

材料二现有的军事集团正在发展成为越来越强大的军事、经济和政治集团,根据逻辑和它们的相互关系的性质来看,必然不时引起国际关系恶化。

冷战和它会变成真正的战争的经常性的严重危险,已经成为国际关系中存在的局势的一部分。

……在这种情况下,和平共处的原则,是代替“冷战”和可能发生的全面核灾祸的惟一的办法。

因此,这些原则——包括人民享有自决、独立和自由决定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方式和方法的权利——必须成为一切国际关系的惟一的基础。

——摘自《不结盟国家或政府首脑会议宣言》1961年9月

(1)概括材料一、二提出的主要观点。

(2)上述观点是否符合实际,为什么?

(3)结合材料二分析不结盟运动兴起的原因是什么?

(4)不结盟运动的原则是什么?

目的何在?

14.“总有一天,到那时,……,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

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维克多·

雨果

请问:

法国作家雨果的这个预言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