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稳基层施工方案.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074032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3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稳基层施工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水稳基层施工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水稳基层施工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水稳基层施工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水稳基层施工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水稳基层施工方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水稳基层施工方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水稳基层施工方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水稳基层施工方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水稳基层施工方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水稳基层施工方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水稳基层施工方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水稳基层施工方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水稳基层施工方案.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水稳基层施工方案.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水稳基层施工方案.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稳基层施工方案.doc

《水稳基层施工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稳基层施工方案.doc(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水稳基层施工方案.doc

道路工程基层施工方案

1、编制依据、原则

(1)合同段招标文件、两阶段施工图设计、参考资料;

(2)《城市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3)《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

(4)现场调查、采集、咨询所获取的资料;

(5)企业积累的市政、铁路、高速公路等施工经验、施工工艺和科技成果。

(6)坚持科学、先进、经济与合理、实用相结合的原则;

(7)保证足够的技术装备及人员投入,合理安排,充分考虑气候、季节、交叉施工的影响,确保在资源上满足质量、安全、进度、环保等要求;

(8)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生产的原则;

(9)坚持文明施工、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原则。

2、编制目的

(1)积极高效的组织施工生产,改进施工工艺的不足之处,保质保量的完成施工生产任务;

(2)树立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标准工地;

(3)制定安全生产、文明施工、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具体措施,并将具体措施落实到施工生产当中;

(4)保证分项工程质量验收一次性合格率为100%。

3、编制范围

连接线道路工程第一标段K0+000~K1+600道路工程基层水稳砂砾施工。

4、工程概况

道路工程位于巴彦淖尔市区南部,全长1600米,全线位于直线上,北起沃野街,跨越了曙光街、规划中红铁街以及包兰铁路、二黄河总干渠。

主要设计技术指标:

道路等级为城市主干路,设计行车速度60km/h,路面设计标准荷载BZZ-100,路面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使用年限为15年,上基层和下基层均采用水泥稳定级配砂砾,底基层砂砾垫层,车行道横坡为2%的人字型坡度,辅道和非机动车道横坡采用单向1.5%坡度。

基层结构层配比如下:

(1)主路水稳基层结构及配合比:

上基层:

20cm厚水泥稳定级配砂砾(6:

94)掺30%碎石(七天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小于3.2Mpa);

下基层:

20cm厚水泥稳定级配砂砾(4:

96)(七天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小1.6Mpa);

(2)辅路水稳基层结构及配合比:

上基层:

18cm厚水泥稳定级配砂砾(6:

94)掺30%碎石(七天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小于3.0Mpa);

下基层:

18cm厚水泥稳定级配砂砾(4:

96)(七天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小1.5Mpa);

(3)非机动车道水稳基层结构及配合比:

上基层:

15cm厚水泥稳定级配砂砾(5:

95)掺25%碎石(七天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小于1.0Mpa);

下基层:

15cm厚水泥稳定级配砂砾(3.5:

96.5)(七天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小0.8Mpa);

(4)人行道水稳基层结构及配合比:

上基层:

15cm厚水泥稳定级配砂砾(3.5:

96.5)(七天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小于0.8Mpa);

下基层:

15cm厚水泥稳定级配砂砾(4:

96)(七天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小1.5Mpa);

5、主要工程数量

序号

具体部位

分项名称

数量(m2)

1

机动车道

20cm厚6:

94水泥稳定级配砂砾

27724

20cm厚4:

96水泥稳定级配砂砾

28392

2

辅道

18cm厚6:

94水泥稳定级配砂砾

15681

18cm厚4:

96水泥稳定级配砂砾

16597

3

非机动车道

15cm厚5:

95水泥稳定级配砂砾

3830

15cm厚3.5:

96.5水泥稳定级配砂砾

4227

4

人行道

15cm厚3.5:

96.5水泥稳定级配砂砾

17985

15cm厚4:

96水泥稳定级配砂砾

18660

6、施工总体布署及工期安排

6.1总体布署

在砂砾垫层施工的同时,开始进行基层水泥稳定级配砂砾施工的准备事项:

(1)水稳基层施工前对相关施工人员进行质量、安全、进度及环保知识等培训;

(2)所需施工机械设备提前进场,进行检查维修,试运行,确保施工机械正常运转;

(3)提前做好水泥稳定级配砂砾所需配合比,并且对到场的原材料进行取样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4)根据施工现场条件,南北岸道路基层分为两段进行施工,先施工包兰铁路以北道路,再施工包兰铁路以南道路,避免施工机械来回倒运,影响施工进度。

6.2工期安排

根据现场施工条件及施工总体进度要求,道路基层施工计划日期为:

北岸道路水稳基层:

2013年3月20日~2013年4月15日,南岸道路水稳基层:

2013年4月16日~2013年5月10日。

6.3主要管理人员及机械设备配置

主要管理人员表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

序号

机械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台)

备注

1

自卸汽车

SIQ3060

6

2

压路机

20t

2

3

摊铺机

ABG423

1

4

装载机

ZL50

2

5

水车

东风10T

1

7、施工技术方案

7.1施工准备

(1)认真检查成型砂砾垫层的高程、平整度,密实度检测结果是否符合要求,若不合格将采用相应措施进行处理,直到合格为止。

(2)将砂砾垫层表面杂物清扫干净,水稳摊铺前,必须洒水湿润底基层顶面。

(3)做好试验选样工作,提前做好水泥稳定级配砂砾所需配合比,并且对到场的原材料进行取样检测,各种原材料必须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方可使用。

(4)施工机械和人员就位,机械试运转正常,施工人员进行岗前培训教育。

7.2施工工艺

道路基层为上基层和下基层,主车道层厚为20cm水泥稳定砂砾,辅道层厚为18cm水泥稳定砂砾,非机动车道层和人行道层厚为15cm水泥稳定砂砾,根据施工规范要求虚铺厚度不宜超过30cm和水稳混合料的压实系数(现场试验段测得)确定下基层一次铺设碾压成型并养护7天后再进行上基层铺设施工。

水稳基层施工工艺流程图

施工准备

施工放样

场拌水稳混合料

水稳混合料运输

下基层水稳料摊铺

碾压

洒水养护7d

上基层水稳料摊铺

碾压

洒水养护7d

检验合格

检验合格

7.3施工放样

放样道路中线,直线段每20m设一桩,竖曲线区域每10m设一桩,并在两侧路缘石0.5m处设边桩,放样桩全部采用φ18mm钢筋制成的钢钎桩,钢钎桩上用红油漆标出水稳基层松铺厚度的位置后,调整横杆至红油漆位置,然后将钢丝卡入横杆的卡槽内并拉紧钢丝绳,两钢钎桩每20m的下挠度不得大于5mm,水稳基层顶面的虚铺标高位置确定好后,报测量监理工程师检查复测,合格后,施工前的测量放样工作准备就绪。

7.4水稳试验段

现场选择50m的长度作为试验段施工,确定摊铺机的松铺与压实系数比和实际最佳含水量,以保证水稳基层顶面标高控制,同时改进施工工艺的不足之处。

7.5水稳混合料拌合

水稳混合料采用厂拌强制式搅拌机集中拌合,根据试验监理工程批准的配合比进行集料拌制,搅拌时应先将水泥和砂砾搅拌均匀后,再加入水进行搅拌,工地试验室配合拌合厂做好质量控制工作,主要控制混合料的配合比,既通过调整料斗下面的电机转速和斗门高低来控制各种材料的流量。

同时还要控制好水泥剂量和拌和时的含水量。

拌合厂根据施工情况将拌和设备调整到最佳配置,确保运转连续、拌合均匀。

7.6运输

根据拌合厂的生产能力和作业的要求,拌合厂组织足够的运输车辆,为了防止运输过程的离析现象的发生,运输车在料斗下装料时,可以先装车斗靠前部分,再装车斗靠后部分,最后装中间部分。

并且运输车辆在运往施工现场的途中,应尽量匀速行驶,避免颠簸。

天气炎热,运距较长应用塑料布或其它材料覆盖,减少水分损失。

7.7水稳混合料摊铺

摊铺混合料前,将表面的浮土杂物全部清除,在砂砾垫层上洒水,使其表面湿润,但不过份潮湿而造成泥泞,以免混合料水分散失;如果砂砾层表面有松散现象,用压路机将砂砾层碾压密实,然后进行铺筑。

水稳下基层摊铺时,高程控制采取摊铺机传感器自动找平装置,即摊铺机的传感装置行走在两侧挂好的钢丝绳上,测量高程作为基准平面,采取这种方法时应用紧线器拉紧钢丝,减少钢丝挠度而造成高程不准确。

运料车严禁开到已经抄过平的钢钎范围调头,避免碰倒钢钎或碾断钢丝绳,以免影响进度。

运料车距摊铺机300m~400m调头,然后倒到摊铺机前进行摊铺。

摊铺机后面应设专人消除粗细集料离析现象,特别是局部粗集料窝应该铲除,并且用新拌混合料填补。

当铺筑长度有30~50m时,用压路机开始碾压。

碾压后质检人员进行检测,用人工将出现的局部“小波浪”消除。

7.8碾压

施工中,用12t以上振动压路机碾压时间从加水搅抖到碾压终了的延迟时间不得超过水泥终凝时间,按试验路段确定的合适的延迟时间严格施工。

控制在水稳基层初凝以前,一般不超过两小时。

碾压工作用振动压路机自路边向路中碾压错1/2轮,先用振动压路机静压碾压一遍,然后振动碾压,直至轮迹不大于5mm,水稳表面应平整、坚实,无松散和粗、细集料集中等现象,并且压实度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

碾压过程中的注意要点:

碾压时,慢起步缓刹车,由低处向高处重叠1/2轮宽,不在未压实的路面转向,而后退至起点,开始下一步碾压。

压实终了,由试验人员和监理工程师对水稳下基层进行压实度(灌沙法)、厚度、宽度、平整度、横坡、纵断高程等各项指标进行检测,检测频率符合规范要求。

不合格路段进行补压或整修,直至达到规范要求。

压实面应无车辙、鼓包、坑凹、裂缝和松散情况,不合格的部位应进行整改。

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和急刹车,以保证水稳表面不受破坏,碾压成型后禁止一切车辆通行。

7.9接缝的处理

若因故中断时间超过2~3小时,则应将摊铺机附近及其下面未经压实的混合料铲除,并将已碾压密实且高程和平整度符合要求的末端挖成一横向(与路中心线垂直)垂直向下的断面,然后在摊铺新的混合料。

而且开工前将接头部位用3m直尺测其平整度,将超出范围的部分用人工切除,断面与下承层垂直,杜绝斜接缝。

7.10养护

压实度检测合格后,水车洒水,洒水次数以表面湿润为准。

如不能做到及时洒水应用塑料薄膜覆盖,上用砂粒压好以免被风吹掉,同时封闭交通。

7.11水稳上基层施工

当水稳下基层养护7d天后,清理完表面杂物,做好上基层的施工准备工作,以同样的施工工艺及要求按照水稳上基层的配合比开始水稳上基层施工。

8、质量保证措施及体系

针对本工程的具体特点,结合我单位贯彻执行的ISO-9000族系列国际质量标准的实际情况,我单位将本工程列为重点工程项目,成立本工程后方技术支持组,对施工过程中的重大技术方案、技术问题、科研攻关项目进行审查。

我们有信心、有能力确保工程质量全部达到优良。

正确处理质量与进度关系:

实行“三服从、五不施工、两坚持”制度。

在施工中强调:

进度服从计划,计量支付服从工程质量,质量否决服从监理工程师;施工准备不充分不施工,试验未达到标准不施工,施工方案和质量保证措施未确定不施工,设计图纸没有自审和会审不施工,现场没有安全技术交底、没有《作业指导书》不施工;坚持质量一票否决权和不合格的工程坚决返工的施工原则。

8.1实行“项目法管理”,贯彻国际质量标准要求

对本工程项目实行“项目法管理”,严格按照ISO-9000族系列国际质量标准要求,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制度,制定完善的质量手册等强

制性质量文件(包括组织网络、各级责任制、资源配备、管理程序),制订本工程各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单位工程质量创优计划,确保工程质量。

确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和“质量兴企”的质量管理方针;提高全员业务素质,使全体员工树立“工程在我心中,质量在我手中”的观念,增强质量意识,调动职工积极性,人人各司其职,用全员的工作质量来确保工程质量;确立创优质工程目标,积极开展争创优质工程活动。

8.2质量控制措施

1)文件和资料控制

文件和资料是工程施工的依据,也是质量体系运行的验证资料,保持质量体系文件完整性和准确性,是实施项目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

2)工程材料和物资采购控制

按照技术规格书和图纸及规范要求的标准,采购原材料、半成品、构件和零部件,按实物进行验收并按要求进行存放。

3)施工过程控制

(1)施工前控制

a.根据招标文件和合同要求,对工程进行质量策划,就质量体系组织机构、质量目标、人员配置和培训、主要施工工艺等方面予以确定,并对保证实现质量目标的环境、设备、工艺、资金及主要施工程序制定计划和有效措施。

b.研究设计文件,组织图纸会审,使施工人员充分了解设计意图。

c.编制实施性的施工组织设计和作业指导书。

(2)施工过程控制

a.施工计划控制,项目经理部每周开一次质量工作会,检查落实工程质量工作,研究工程质量状况和改进措施。

b.工序控制,对严重影响工程质量的重要工序,如原材料检验等进行控制;也可根据工序的难易程度确定关键工序并进行重点控制。

对重要和

关键工序的主要控制方法是设立控制点,进行工序分析和连续监控。

c.工艺控制,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制定的工艺施工,施工员和质监员负责现场监督,检查工艺执行情况。

执行中须完善的工艺,报批后再实施。

4)内部质量审核

内部质量审核每月进行一次,由经理部领导组织有关人员参加,对质量体系要素进行评审,对存在的问题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做好审核记录。

5)附:

质量保障框图

9、安全保障措施及体系

1)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强化安全意识,建立安全保障体系,使安全工作制度化,教育经常化。

坚持定期的安全教育和检查制度,设立安全监督岗,支持和发挥安全员的作用。

2)施工前必须向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3)施工机具布局要合理,合乎安全规范,且装有安全装置,操作者严格遵守操作规定,操作前要对设备进行检查,机械设备严禁带故障运行。

4)电器设备的外壳要进行防护性接地、接零或绝缘;派专人负责电

器安全工作,要进行用电安全教育,定期检修电器设备。

5)工地修建的临时住房、架设的动力照明线路、库房,都必须符合放火、防水、防触电和防雷击的要求,配置足够的消防设施。

消除一切可能造成火灾、爆炸事故的根源。

控制火源、易燃物及助燃物。

配备足量的灭火器材并且做到合理布置。

6)附:

安全保障框图

10、环保保护与文明施工

环境保护与文明施工管理组织机构框图

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环境保护措施如下:

1)项目经理部建立相应机构及规章制度,专人专项随时检查和定期组织大检查,环境保护工作与项目经理部及各作业队效益挂钩,奖优罚劣。

2)施工中,密切与当地政府联系,并取得工作上的支持,注意使用的城市道路及施工便道的养护,及时洒水养护,减少粉尘对环境和周围居民生活的影响。

3)当工期需要进行夜间施工时,首先与当地居民和当地有关部门协调,取得同意后才能在夜间施工。

在夜间施工时,尽量安排功率小,噪音低的机械设备进行施工,同时也要将施工时间控制在晚上10点以前完成。

4)在施工期间,对易飞扬的粉尘材料在运输和堆放时进行覆盖,防止粉尘对环境造成污染。

5)加强施工现场管理,保持施工现场整洁,做到材料堆放整齐,机械设备停放有序,特殊施工地段有明显标志。

6)注意保护自然资源。

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按规定排放或堆放,粪便集中处理,防止污染水源。

钻孔施工过程中的泥浆采取集中处理,以免污染周围的环境和水源。

7)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文物保护法律条文,在开挖工地现场,如发现有文物古藏情况及时通报甲方,并及时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8)认真了解施工区域内可能存在的电信、电力、自来水等管线,并在施工中给予高度重视与保护,发现不明的管线及时上报驻地监工程师并记录在档,按甲方指令进行管线保护并开展后续工作。

9)施工场地区域内的生活区、施工区等场地以城市标准按环保部门的要求进行垃圾、污水、粪便等杂物处理,粪便修筑化粪池进行处理,并做好绿化工作。

-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