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省界)至湛江高速公路工程.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082521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玉林(省界)至湛江高速公路工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玉林(省界)至湛江高速公路工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玉林(省界)至湛江高速公路工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玉林(省界)至湛江高速公路工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玉林(省界)至湛江高速公路工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玉林(省界)至湛江高速公路工程.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玉林(省界)至湛江高速公路工程.doc

《玉林(省界)至湛江高速公路工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玉林(省界)至湛江高速公路工程.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玉林(省界)至湛江高速公路工程.doc

玉林(省界)至湛江高速公路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编制单位:

中海环境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2016年1月

1工程背景及概况

玉林(省界)至湛江高速公路工程被列入广东省高速公路规划的第55联——湛江廉江(粤桂界)至东海岛高速公路,是省网规划中广东连接广西的9条出省通道之一。

拟建项目主线起点位于廉江市和寮镇军田村,与玉湛高速公路广西段顺接,往南经和寮镇、塘蓬镇,于石岭镇东侧跨九洲江,至新民镇与汕湛高速兰海连接线交叉,往东南进入遂溪县境内,于黄略镇与沈海高速交叉(设海田支线连接赤坎海田路),并与沈海高速公路共线至高阳,而后转向东南,经湖光农场、穿交椅岭,跨通明海至东海岛,终点于民安镇与东海岛至雷州高速衔接。

主线新建段及海田支线采用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速度采用120km/h,路基宽采用26m。

与沈海高速共线段按八车道标准改扩建,路基宽度采用42m。

2沿线环境特征

本项目位于广东省湛江市,涉及湛江市下辖的麻章区、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东海岛)、遂溪县、廉江市。

项目区地处北回归线以南的低纬地区,属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按《公路自然区划标准》属华南沿海台风区(Ⅳ7)。

区内终年受海洋气候调节,冬季暖和,无霜冻或霜期短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热量丰富,年平均气温23℃,一月平均气温15℃,七月平均气温29℃,极端最高气温38.1℃,极端最低气温为2.8℃。

雨量充沛,雨季集中在4~10月,8月雨量最多,10~3月雨量较少,常有旱情出现。

年均降雨量1534mm,极端最大、最小降雨量分别为2411.3mm和742.6mm。

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2%。

年平均蒸发量1712.8~1946.3mm。

年平均风速3~4m/s。

偏东风是主导风向,常受热带气旋侵袭,登陆瞬时风速可达52.9m/s。

6~10月是热带气旋活动和影响本区的盛期,其中以7~9月最为频繁,常伴随暴雨,是本区灾害性气候之一。

3建设项目工程环境影响

3.1生态环境影响

3.1.1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影响

拟建项目建设不可避免的占用耕地,耕地植被的占用将主要造成农作物植被的损失,主要有水稻、玉米、甘蔗、薯类、油料作物、其它蔬菜等。

但影响面积相对项目所在区域农业种植总面积较小,其影响有限。

3.1.2对动植物的影响

根据现状调查,项目的实施导致的林木损失,主要为对次生针阔混交林、灌木及部分以桉树为主的人工植被等。

本项目施工完成后,中央分割带及道路两侧将全线进行绿化,随着公路绿化的完善,本项目建设造成的林木损失将得到一定程度的补偿。

尤其是公路两侧将进行乔、灌、草相结合的绿化,将进一步提高公路绿化面积。

总体而言,本项目建设引起的植被损失面积与路线所经地区相比是极少量的,而公路绿化又可在一定程度上补偿部分损失的植被,因此,公路破坏的植被不会对沿线生态系统物种的丰度和生态功能产生较大影响。

3.2声环境影响

本项目对声环境造成影响的噪声源主要来源于施工期机械噪声和运营期交通车辆噪声。

根据有关资料分析,拟建项目运营后交通噪声对沿线居民昼间声环境总体影响不大;但公路运营后期随着交通量增大将对沿线少量的居民住户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对居民夜间休息也有一定影响,可以通过采取一定的降噪措施加以减缓的。

3.3水环境影响

施工期:

施工期影响水体的主要污染源为桥梁施工、桥梁围堰施工过程中,尤其是筑堰和围堰拆除时水体中悬浮物增加,施工机械跑、冒、滴、漏的污油及机械露天作业被雨水冲刷后产生的含油污水;施工营地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堆放的建筑材料被雨水冲刷。

这些施工中产生的污染物若未经处理排放,会对工程沿线河流等水体产生影响。

但只要在施工中加强施工管理,采用先进环保的施工工艺提高施工进度和质量,采取严格的施工管理措施,正常情况下桥梁及路基施工对这些水域水质的影响是可以缓解的,而且这种影响将会随着施工期的结束而消失。

营运期:

根据拟建项目收费站等辅助设施设置情况及工程沿线地表水系功能区划,为避免收费站等辅助设排水对水体造成污染,在工程的施工期和运营期都采取必要的水污染防治措施。

这些措施主要有加强施工期的废物、废水污染防治和施工期日常监督管理(日常监理),废水要求做到达标排放;建立风险事故应急机制和应急预案,防范可能发生的风险事故。

在采取上述措施后,项目对地表水系水质的影响可降到最低。

3.4大气环境影响

本项目施工期的环境空气污染主要来自施工现场中路面、堆场和施工车辆进出工地道路等产生的粉尘污染;营运后,主要的大气污染源是汽车尾气污染物的排放。

通过将拌合站位置设置在居民点下风口、对施工场地和道路洒水、对物料进行覆盖等措施,可将对本项目区域大气环境影响降至最低。

3.5对社会环境的影响

施工期相对拥堵的交通状况和较差的环境质量预计将对沿线居民生活造成较大影响。

大量的土方车、挖掘机等施工机械以及混凝土罐车集中在施工现场,扬尘、噪声等环境影响不可避免。

施工阶段由于交通相对混乱和大量运输车辆、施工机械作业,易产生安全事故,如管理不严将带来安全隐患。

因此必须做好施工期的交通组织工作,做好交通分流工作,要充分考虑周边居民进出方便。

4污染防治措施及对策

4.1水污染防治

4.1.1施工期水环境污染防治措施与对策

本项目桥梁施工应尽量选择在枯水期进行围堰拼装工作和桥梁基础水下部分施工,同时严格做好工程环境监理工作。

桥梁施工将产生一定量的钻渣,这部分钻渣必须妥善处理。

桥梁施工钻孔灌注桩的泥浆可循环利用,剩余泥浆和钻渣可送到岸上选择适当的地点,采取一定的工程防护措施后统一运至取土场弃方。

桥梁施工过程中施工机械必须严格检查,防止油料泄漏。

禁止将污水、垃圾抛入水体,应全部收集并与桥梁工地上的污染物一并处理。

施工栈桥堆置的砂石料、油料、化学品及其他一些粉末状材料必须遮盖保管,防止受雨水冲刷进入沿线水体。

应当合理选择施工营地的位置,建议尽量租用当地民房,若必须新建施工营地,应远离沿线水体。

施工营地生活污水集中收集设化粪池处理。

生活垃圾、施工物料垃圾等尽量分类收集,废弃物应在施工中尽量回收利用,其余垃圾应分类集中堆放,并联系环卫部门及时清运。

实施施工期环境监督工作,重点抓好跨越敏感水体桥梁的施工监理;做好施工人员的环保教育工作,提倡文明施工、保护水体。

4.1.2运营期水环境污染防治措施与对策

切实加强桥梁工程安全检查、监控,确保水域路段的安全;装载煤、石灰、水泥、土方等易起尘的散货,必须加蓬覆盖后才能上路行驶,防止撒落的材料经雨水冲刷后造成水体污染。

4.2环境风险

跨越雷州青年运河等敏感水体的桥梁发生环境风险概率较小,一旦发生会产生较大的环境影响,需要制定环境应急预案及风险防范措施。

因此必须结从工程、管理等多方面落实预防手段来降低该类事故的发生率;同时建议公路应急预案中应当包括并加强“危险品事故风险专项预案”,提出针对性的应急计划,把事故发生后对水环境的危害降低到最低程度,做到预防和救援并重。

制定应急计划及预案,配备应急器材,将该风险纳入当地应急环境应急体系之中。

4.3噪声防治对策

4.3.1施工期噪声污染防治措施与对策

由于项目为新建项目,根据预测昼间施工机械在距施工场地50米外基本可达到标准限值,夜间在200米外可基本达到标准限值。

由于施工过程为短期过程,施工期的噪声影响将随着施工作业的结束而消失,同时可通过加强施工管理与组织,确定合理的施工时间及施工方案等方式减缓施工噪声影响。

4.3.2营运期噪声环境污染防治措施与对策

对超标的居民住宅区等敏感点路段,应设置隔声窗等降噪措施,减小车辆通行产生的噪声影响。

5环评总结论

综上所述,玉林(省界)至湛江高速公路工程符合国家法律法规,与沿线城镇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基本协调,社会经济效益明显。

通过在设计阶段、施工阶段、营运阶段采取一定的环保措施后,项目建设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可得到控制和缓解,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项目建设是可行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