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考化学真题分类 考点5分子以及基本性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8083351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08.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中考化学真题分类 考点5分子以及基本性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全国中考化学真题分类 考点5分子以及基本性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全国中考化学真题分类 考点5分子以及基本性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全国中考化学真题分类 考点5分子以及基本性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全国中考化学真题分类 考点5分子以及基本性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全国中考化学真题分类 考点5分子以及基本性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全国中考化学真题分类 考点5分子以及基本性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全国中考化学真题分类 考点5分子以及基本性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全国中考化学真题分类 考点5分子以及基本性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中考化学真题分类 考点5分子以及基本性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全国中考化学真题分类 考点5分子以及基本性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中考化学真题分类 考点5分子以及基本性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全国中考化学真题分类 考点5分子以及基本性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6.(2019·

菏泽)下列关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中,正确的是()

A.将二氧化碳气体制成干冰体积变小----分子体积变小

B.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化学反应中分子和原子都可以再分

C.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环----水分子不断运动且分子间的间隔发生改变

D.食物变质----食物中的分子种类不变,但分子的性质发生了变化

【解析】将二氧化碳气体制成干冰,体积变小,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间隔变小,不是分子体积变小,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分,故B选项不符合意义;

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实现的,属于物理变化,在这个变化中,水分子不断运动且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故C选项符合题意;

食物变质发生了化学变化,生成了新物质,构成食物中的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分子的性质也发生了变化,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

5.(2019·

聊城)下列关于微观粒子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子的质量一定比原子的质量大

B.同种原子可以构成不同种分子

C.所有原子都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D.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变成离子

【解析】分子和原子有很多种,分子一定比组成它的原子质量大,A错误;

同种原子可以构成不同分子,比如氧分子和臭氧分子,B正确;

所有的原子都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C正确;

原子变为离子的方式就是得失电子,D正确。

11.(2019·

青岛)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湿衣服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容易干——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

B.液态水受热变为水蒸气时体积增大——温度升高,分子体积变大

C.固体碘(I2)和碘蒸气(I2)都能使淀粉溶液变蓝色——同种分子性质相同

D.过氧化氢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化学反应中分子发生改变

【答案】B

【解析】阳光充足的地方温度高,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A正确;

水受热变为水蒸气时体积增大,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间间隔增大,分子本身没有变,B错误;

固体碘(I2)和碘蒸气(I2)都是由碘分子构成的,分子相同物质的化学性质相同,C正确;

过氧化氢在催化剂作用下分解为氢原子和氧原子,氢、氧原子重新组成成水分子和氧气分子,化学变化这分子一定发生变化,D正确。

威海)下列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正确的是()

A.同种分子排列方式不同化学性质不同

B.在干冰中,分子因相互作用而静止不动

C.同种原子按不同方式结合,可以构成不同的物质

D.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后,原子核发生了变化

【解析】分子构成的物质,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分子,分子排列方式可以不同,但化学性质一样;

分子在做着永不停息的运动,故干冰分子中,分子也在不停地运动;

同种原子因为排列方式不同可能形成多种物质,如碳原子不同的排列方式,可以形成金刚石、石墨等不同物质;

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只是电子数发生改变,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不会改变.

威海)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索养之一.下列对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宏观现象

微观解释

A

天然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

压强增大,分子间隔减小

B

向滴有酚酞试液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硫

酸,溶液红色消失

氢氧根离子和氢离子结合

成水分子

C

蔗糖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溶解得更快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D

向塑料袋中滴加少量酒精,挤瘪密封,放在热

水中,塑料袋很快鼓起

洒精分子受热后体积变大

【答案】D

【解析】天然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是因为压强增大,组成天然气的分子间子间隔减小;

向滴有酚酞试液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溶液红色消失,是因为发生了中和反应,生成了盐和水,从微观上讲,是氢氧根离子和氢离子结合成水分子;

分子的运动速率和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能量大,运动速率快,故蔗糖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溶解得更快;

向塑料袋中滴加少量酒精,挤瘪密封,放在热水中,塑料袋很快鼓起,是因为温度升高酒精分子之间间隔变大,而不是分子的体积变大

12.(2019·

河北)压缩气体可使气体液化,气体液化后()

A.分子的质量变大

B.分子的体积变小

C.分子的数目减少

D.分子的间隙变小

【解析】气体压缩液化过程中,分子质量不变,分子体积不变,分子数目也不减少,而分子间隙变小。

10.(2019·

雅安)下列对于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中,错误的是()

A.水通直流电分解,是因为水分子被破坏,形成新的分子

B.“酒香不怕巷子深”,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10mL水与1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是因为水分子的体积减小

D.CO和CO2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

【解析】电解水的过程中,水分子被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组合成氢分子形成氢气,氧分子组合成氧分子形成氧气;

“酒香不怕巷子深”,是因为酒精分子在不停地运动,进入到人的鼻孔被闻到;

10mL水与1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是由于分子间有间隙,它们互相进入到了彼此的间隙之中使得体积小于20mL,分子的体积大小不变;

CO气体由CO分子构成,CO2气体由CO2分子构成,不同的分子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

自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变成水蒸气说明分子可以再分

B.八月丹桂飘香,说明分子在不停的运动

C.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D.4000L氧气能压缩在40L的钢瓶中,说明分子的体积变小

【解析】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分子本身没有改变,只是分子间隔改变,属于物理变化;

八月丹桂开花,花香分子不停的运动,所以花香四溢;

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故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

4000L氧气能压缩在40L的钢瓶中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压缩时分子间隔变小,而分子的体积没有变化。

7.(2019·

福建)一定条件下,水在密闭容器里的冷却过程中,温度和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①、②、③表示水在不同时刻的存在状态。

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水分了问的间隔:

①>

B.水分子的运动速率:

②>

C.状态③的水分子静止不动

D.①→②发生生化学变化

【解析】图示中为水的三种不同状态时温度与时间的图像,分析可知

表示的水为气态,

表示水为液体,

表示水为固体,水的三态变化就是水分子间隔的变化,水蒸气中水分子间隔最大;

水蒸气中水分子运动速率最快;

固体冰中水分子仍在不断运动;

水蒸气变为水的过程没有生成其他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1.(2019·

遂宁)在物质混合、反应等过程中,存在着“1+1≠2”的有趣现象,通常情况下,下列选项符合“1+1=2”的是()

A.1mL酒精与1mL水混合后的总体积

B.1g碳和1g氧气反应后生成物的质量

C.1g氢氧化钠溶液和1g硫酸溶液混合后溶液的质量

D.1g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1g氯化钠固体后所得溶液的质量

【解析】由于酒精与水分子间有间隔,相混合后,总体积会小于各自体积之和;

由于碳与氧气(氧气充足)反应方程式为:

C+O2

CO2,反应的碳和氧气质量比=12:

(16

2)=3:

8,则碳没反应完;

或者由于碳与氧气(氧气不充足)反应方程式为:

2C+O2

2CO,反应的碳和氧气质量比=12

2:

4,则碳没反应完;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得生成二氧化碳质量小于2g;

由于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反应过程无沉淀和气体生成,则混合后溶液质量为2g;

饱和溶液指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则加入的固体氯化钠不会溶解,则所得溶液质量仍为1g。

郴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B.原子核是由质子和电子构成

C.NaCl由NaCl分子构成

D.水蒸发过程中,水分子的间隔变大

【答案】

【解析】A.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所以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

B.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

C.NaCl是由Na+和Cl-构成的,不是由NaCl分子构成的,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

D.水蒸发的过程中,温度升高,分子的运动加快,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故D选项符合题意。

9.(2019·

怀化)根据分子的相关性质解释下列现象,其中正确的是()

A.食物腐烂一一分子停止运动

B.闻到花香一一分子间有间隔

C.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一一温度高,分子运动快

D.水结冰一一分子变成了原子

【解析】A.食物腐烂一一有新分子生成,所以A错误;

B.闻到花香一一分子在不停运动着,所以B错误;

C.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一一温度高,分子运动快,

所以C正确;

D.水结冰一一分子之间有间隔,所以D错误。

娄底)水变成水蒸气,从分子角度分析,正确的是()

A.分子数目增多B.分子变大

C.分子间间隙变大D.水分子变成氢分子和氧分子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分子的知识点,水蒸发变成水蒸气,是因为水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改变,水分子间的间隔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变大.A、由分子的性质可知,水蒸发变成水蒸气的主要原因是分子间的间隔变大,而不是分子数目增多,故选项错误;

B、由分子的性质可知,水蒸发变成水蒸气的主要原因与分子变大无关,故选项错误;

C、由于分子间隔变大,这是造成水蒸发变成水蒸气的主要原因,故选项正确;

D、由分子的性质可知,水蒸发变成水蒸气的主要原因与分子可再分无关,故错误。

8.(2019·

湘西)对诗句“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中加点句子,用分子观点解释正确的是()

A.分子的质量小B.分子之间有间隔

C.分子在不断运动D.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解析】这句话的意思是远远的就知道不是雪,因为有淡淡的香味飘来(梅花).微粒角度上来看就是梅花的香味的微粒通过空气扩散开来,并被很远处的人的鼻子所捕获,诗人从而知道那不是雪而是梅花。

岳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B.气体受热膨胀,是因为分子之间间隔变大

C.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的原理是隔绝空气

D.二氧化碳的化学式是CO2,说明二氧化碳中含有O2分子。

【解析】本题考查分子的性质及燃烧和灭火以及化学式的意义。

在墙外能闻到墙内花的香气,是由于分子的不断运动,故A说法正确;

气体受热膨胀,改变的是分子之间的间隔,间隔变大,故B说法正确;

用灯帽盖灭酒精灯是由于隔绝空去导致灭火,故C说法正确;

二氧化碳是纯净物,其中不可能含有氧分子,根据化学式可得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有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故D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4.(2019·

长沙)化学的学习使我们学会了从微观角度认识宏观现象。

下列对宏观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热胀冷缩——温度升高,微粒变大;

温度降低,微粒变小

B.电解水水分子分解,生成可氢分子和氧分子

C.在一定条件下,CO2气体会变成固体——此时,CO2分子停止运动

D.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存在很大差异是构成它们的原子不同

【解析】热胀冷缩是物体的一种基本性质,物体在一般状态下,受热以后会膨胀,在受冷的状态下会缩小,这是分子间隔的改变而不是微粒大小的改变,故A错误;

电解水生成氧气和氢气,说明水分子分解生成了氧气分子和氢气分子,还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却不能再分,故B正确;

由于分子始终在不停运动,与物质状态无关,则说二氧化碳气体变成固体,分子停止运动说法错误,故C错误;

金钢石、石墨里碳原子排列不同,是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而不是原子的不同,故D错误。

成都)下列事例不能用分子运动相关知识解释的是()

A.品红溶解B.篮球充气C.酒精挥发D.柳絮飞扬

【解析】品红溶解是品红分子和水分子不断运动进入对方间隔的过程,可利用分子观点解释;

篮球充气是空气中各气体的分子间隔较大,充气时气体分子间隔缩小并进入篮球的过程;

酒精挥发是酒精分子不断运动进入空气中的过程;

柳絮飞扬是宏观物质的运动,不能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进行解释。

攀枝花)用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现象,其中不正确的是()

A.氢气球在高空膨胀——分子体积变大

B.品红在静止的水中会扩散——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金刚石和石墨的硬度不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D.干冰升华变成二氧化碳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解析】氢气球在高空膨胀是由于高空气压小,空气中各气体分子间间隔增大所致;

品红在静置的水中会扩散,是由于品红分子和水分子不断地运动造成的;

金刚石和石墨均由碳原子构成,但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因此二者的物理性质不同;

干冰升华变成二氧化碳气体,是由固体变成气体的过程,是二氧化碳分子间隔变大造成的。

广安)下列图中

分别表示氢原子和氧原子,其中能表示保持H2O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解析】保持H2O的化学性质的是水分子,1个水分子中有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图A是水分子示意图,图B是氢分子和氧分子示意图,图C是氢分子示意图,图D是氢原子和氧原子示意图,

3.(2019·

凉山)你一定很熟悉王安石的《咏梅》“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从这首诗中我们可知()

A.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且在不断地运动着。

B.分子间有间隔,物质的热胀冷缩就是由于分子间隔的变化而造成的。

C.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D.分子和原子都是肉眼可见的微粒。

【解析】闻到梅花的香气是由于分子的不断运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