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抓机遇 奋发有为 开拓创新 努力推动全市卫生工作跨越发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8084014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2.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抢抓机遇 奋发有为 开拓创新 努力推动全市卫生工作跨越发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抢抓机遇 奋发有为 开拓创新 努力推动全市卫生工作跨越发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抢抓机遇 奋发有为 开拓创新 努力推动全市卫生工作跨越发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抢抓机遇 奋发有为 开拓创新 努力推动全市卫生工作跨越发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抢抓机遇 奋发有为 开拓创新 努力推动全市卫生工作跨越发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抢抓机遇 奋发有为 开拓创新 努力推动全市卫生工作跨越发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抢抓机遇 奋发有为 开拓创新 努力推动全市卫生工作跨越发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抢抓机遇 奋发有为 开拓创新 努力推动全市卫生工作跨越发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抢抓机遇 奋发有为 开拓创新 努力推动全市卫生工作跨越发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抢抓机遇 奋发有为 开拓创新 努力推动全市卫生工作跨越发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抢抓机遇 奋发有为 开拓创新 努力推动全市卫生工作跨越发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抢抓机遇 奋发有为 开拓创新 努力推动全市卫生工作跨越发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抢抓机遇 奋发有为 开拓创新 努力推动全市卫生工作跨越发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抢抓机遇 奋发有为 开拓创新 努力推动全市卫生工作跨越发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基层医疗机构出现次均费用下降,就诊人次上升(一降一升)的良好局面,药占比同比下降4.54个百分点,让利城乡居民1700余万元。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

探索推行乡镇卫生院收支两条线管理,规范和保障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运行和发展。

新建、改扩建县医院、乡镇卫生院和781所标准化村卫生所,并配备必需的基本医疗器材和设备。

2008年以来,累计投资2.2亿元建成2099所,全面实现用三年时间村村建有标准化卫生所的目标。

建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255个,占全省总数的15.74%。

“片医负责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50个,其中新建23个,组建片医小组588个,服务居民达280.5万人,基本实现中心城区全覆盖。

积极开展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和进门店、进单位等服务活动,2010年社区门诊人次达到354万人次,比2009年增加70余万人次,片医服务更加深化、更加规范、更受欢迎,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信任度和参与度明显提高,桑国卫副委员长、张茅书记等国家及卫生部领导都给予了高度评价。

成功举办首届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实践论坛暨郑州市“片医负责制”服务模式观摩交流大会,郑州“片医负责制”服务模式向全国推广,人民日报要闻版、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给予宣传报道。

在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硬件设施,加快绩效工资政策落实和探索推行“乡村一体化”管理试点的同时,为全市乡镇卫生院核定编制5210个,选拔126名高等院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对口支援13家县级医院、11家乡镇卫生院,推广适宜技术32项,安排全科医师转岗培训250人,对428名乡镇卫生院、3218名村医、535名社区卫生服务人员进行了规范化培训,基层医疗技术水平和能力得到提升。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取得新进展。

开设“郑州卫生健康大讲堂”1342场次,受众25万人次。

持续开展“万名医护送健康”活动,组织义诊宣传2000余次,参与医护人员2.5万人次,发放宣传资料120万份。

实施全民健康普(检)查工程,全市城镇、农村居民健康档案累计建档率分别为67%、84.48%。

为全市60岁以上低保老人发放免费体检卡4.03万张,体检3.75万人,体检率93.2%,建档率达100%。

9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稳步推进,完成贫困白内障手术3300例;

免费为15岁以下儿童接种乙肝疫苗13.7万人;

免费为农村妇女进行乳腺癌筛查4.36万人,宫颈癌筛查13.8万人;

为农村生育妇女补服叶酸6.8万人;

6.97万农村孕产妇享受住院分娩补助,农村住院分娩率为98.84%;

开展重点人群碘营养监测,监测孕妇尿碘3.2万份。

认真做好艾滋病母婴阻断工作,积极落实HIV阳性育龄妇女随访工作责任制。

公立医院改革积极稳妥推进。

精心组织,科学制定《郑州市“十二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

评审通过《郑州市市域医疗卫生设施布局规划》,并正在申请立法。

评估论证《郑州市医疗卫生单位特色专科建设发展中长期规划》,突出特色,打造品牌,竞相发展。

以政府令形式出台《郑州市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办法》,建立并完善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促进医患和谐。

在市属5家三级医院开展了10病种临床路径管理试点。

率先实施联合预约诊疗服务,预约医院达15家,1882名副高级以上职称专家进入预约库,涉及专业多达50余个,预约就诊率达86.28%。

  

(二)重大疾病防治扎实有效,防控能力得到提升。

国家免疫规划11种疫苗接种率保持在95%以上。

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152.51万人,接种率为98.28%,麻疹发病率同比下降60%。

完成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全市DOTS覆盖率达100%,新涂阳肺结核患者治愈率达92.3%。

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覆盖12个县(市、区),艾滋病高危人群干预措施覆盖率90%以上,艾滋病抗病毒治疗随访及时率98.32%。

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防控实现预期目标,防止了暴发流行。

全市无甲类传染病发生,法定传染病报告数同比减少1.02万例,发病率降低15.2%。

在全市295家乡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设立1895名专兼职控烟监督员,强力推进控烟工作,确保控烟效果。

启动传染病监测预警系统,在全市295家乡级以上医疗机构实行网络直报,漏报率低于2%。

在52家二级以上医院设立感染性疾病科,市、县(区)两级疾控机构建设速度加快,人员培训力度加大,防控能力进一步提升。

  (三)卫生监督和应急救援保障及时高效。

率先推行卫生监督检测信息公示与发布制度,组织3次新闻发布会,发布涉及9类15项500余条卫生监督检测信息,取得良好社会效应。

全面推行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全市5921家公共单位已实施量化分级管理3879家。

严厉打击无证行医,净化医疗服务市场环境,共查处无证行医案件1790起,行政处罚案件455起,依法移送涉嫌非法行医案件92起。

着力整顿“五小”门店,全市7638家小饭店、2703家小理发店、627家小旅店整治达标率达98%,确保了卫生城市创建复审成果。

职业卫生、精神卫生和放射卫生监督管理趋于规范,劳动者权益得到保障。

开展卫生监督工作进农村、进社区活动,丰富延伸服务内容。

实施卫生监督系统内部执法稽查,完善培训和监督考评机制,规范卫生监督执法行为。

完善《郑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市级预案9部,修订细化各级各类预案392个。

建立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领导机构和专家组,组建43支共724人组成的卫生应急队伍。

为全市所有急救站配备381辆急救摩托,解决交通拥堵和乡村交通不便难题,提高院前急救能力。

开展京港豫三地2010“平安1号”、“平安河南”紧急医疗救援演习和技术大比武活动,提高快速有效应对能力。

全年共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4起,重大事故519起,及时率达到了100%,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完成拜祖大典、郑开国际马拉松等80余次大型活动的医疗保障任务。

先后组织两批共计22名心理卫生专业人员赴深圳富士康集团提供心理援助,对2.8万名员工进行了心理评估筛查,直接实施心理干预1498人次,赢得了社会充分肯定。

  (四)医疗服务实现量与质的扩增。

一是紧抓项目建设,实现量的扩增。

占地120亩、建筑面积5.2万m2、总投资1.77亿元的市七院顺利搬迁,填补了东区无公立医院的空白。

市疾控中心迁建工程完工并将于近期实施搬迁,市儿童医院东区医院、市二院眼科病房楼、市九院老年关爱和精神心理病房楼、中牟县人民医院新址、新密市中医院等项目相继开工建设。

市三院、市十院整体迁建工程完成立项。

二是强化规范管理,实现质量提升。

深入开展“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强化“三基”与“十大指标”监管,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和整体业务素能。

积极开展无偿献血宣传,加强血液管理,郑州市连续六年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称号,临床用血连续12年100%来自无偿献血。

做好医疗机构、技术、人员准入工作,开展医疗服务大会诊活动,坚持“四不放过”,切实抓好医疗安全。

三是完善中医网络,推广适宜技术。

注重中医药保护、传承与培养,加快编撰《郑州市中医良医、良方手册》,培育21世纪中医高端人才。

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实施中医“三名三进”和“治未病”健康工程,拓展中医药服务领域。

  (五)卫生人才科技工作取得新成绩。

实施“五个三”工程效果明显。

2010年引进博士及副高级职称以上人才105名(其中博士24名,副高级职称以上81名),硕士361人。

目前全市卫生系统拥有博士54人,硕士987人,占18个省辖市总数的1/3,3家医院获郑州市科技创新团队,3名同志获郑州市科技领军人才,431人成为郑州市科技创新骨干,11人获得河南省卫生科技中青年创新人才称号。

5家医院院士工作站获得认定批准,5个实验室被批准为市重点实验室。

开展市级以上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36项,获市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156项。

“三项基金”发挥作用,10项博士创业和高端人才培养项目得到基金支持,总计88万元。

  (六)食品安全综合协调保障到位。

顺应改革要求,及时转变职能,成立食品安全综合协调办公室,出台相关文件,明确政府各部门职责。

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建立了食品安全隐患排查、经常性督查和专项治理工作进展情况周报制度。

集中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共查处食品违法案件90起,依法取缔无照经营户168家。

加大对食品添加剂和食品原料的整顿力度,开展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全年共组织抽检粮食、肉制品、豆制品、乳制品、冷饮等16类食品3361批次,抽检果蔬、水产品134.4万批次,合格率为99.92%,完成了承办的省十大民生工程相关工作,全年无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发生,全市食品安全状况有了明显好转。

  (七)卫生思想文化和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一是以“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

卫生先锋岗,争做优秀共产党员·

人民健康好卫士”为主题,在全系统133个基层党组织、4900余名党员中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创新活动内容与载体,服务群众,推动发展。

选树了一批以张褒佳、李新荣、刘恒亮、周国平为代表的先进典型,引领了行业正风正气。

二是着力提高领导干部素能,组织领导干部“五个一”读书竞赛及自主选学活动;

开展高端培训,组织核心管理团队集中学习10次,组织98名护理管理人员赴香港学习,7期卫生管理、疾病控制、医政管理、应急处置等专业近300名管理人员赴北京、上海、成都等地培训。

三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组织推荐74名县处级后备干部,调整配备17名副县级单位班子成员和局机关17名科级干部;

探索选人用人机制,市属单位1144名同志通过“四推荐、两考试、六公开、一票决”的办法走上中层岗位。

四是加强新生经济机构党组织建设,指导河南弘大心血管病医院、郑州晚晴老年病医院等5家民营医院建立党支部,促进民营医院健康发展。

五是深化“六型”机关创建,推行绩效考核,落实“三具两基一抓手”、“两个不允许”等要求,提高机关服务意识和服务效率,省政府优化办对我局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并专题表彰。

六是进一步规范医疗设备采购和工程招标。

2010年,招标涉及总金额2.24亿元,共压减节资5646.72万元,节资率25.24%。

七是积极开展群众文化体育活动。

成功举办2000余人参加的第六届“天使杯”职工运动会,成立卫生系统文化协会,筹办春节文艺晚会。

八是加大宣传工作力度,对基层卫生建设,片医负责制模式,卫生政风行风成效,白衣天使先进典型广泛宣传、学习推广。

与郑州电视台合作,制播《健康郑州》162期,服务人民群众健康,提升郑州卫生品牌形象。

九是加强党风廉政及行风建设。

开展“大教育、大自查、大讲评、大督查”活动,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卫生部就郑州做法开展专题调研,并向全国推广。

创新“万名医护送健康”系列便民惠民服务,在省、市组织的民主综合评议政风行风中,连续三年保持前位。

  2010年是“十一五”的收官之年,各项卫生工作都取得较好成绩,持续了连续多年跨越发展的良好态势,“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如期完成。

“十一五”期间,居民的健康状况明显改善,人均期望寿命由“十五”末的73.8岁提高到75岁,婴幼儿死亡率由8.95‰下降到5.21‰,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由10.42‰下降到6.40‰,孕产妇死亡率由40.57/10万下降到21.27/10万。

卫生资源总量显著增加,卫生总投入202.58亿元,医疗卫生机构1346家,床位数42971张,增长46.68%;

卫生人员57633人,增长24.66%;

平均千人口医师2.11人,千人口护士2.44人,千人口病床5.71张。

我们克服了前所未有的不少困难,解决了基层基础的不少问题,建成了惠及民生的不少项目,办好了群众欢迎的不少实事,医疗卫生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明显提升,广大群众普享发展成果。

  总的来说,“十一五”我市卫生事业发展面临的困难不同寻常,取得的成绩也不同寻常,这得益于我们坚持科学发展、改革创新;

得益于我们将卫生工作紧扣民心、适逢民意;

得益于我们系统上下团结协作、求真务实。

这些成绩和经验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高度关注与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支持帮助的结果,更是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无私奉献和共同努力的结果。

在此,我代表卫生局党委向关心、支持卫生事业发展的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向社会各界、卫生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我市卫生事业发展还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卫生投入总体不足、资源布局还不均衡、人才梯次不够优化、疾控防治难度加大、食品安全形势严峻、趋利性医疗行为和道德风险并存,公卫服务有失公平、卫生信息化建设滞后等短板问题依然存在,个别干部在思想和作风方面还存在因循守旧、创新不足、效率低下、不具体不深入等突出问题。

这些都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着力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抢抓机遇,深化改革,实现卫生事业发展新跨越

  “十二五”时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建设郑州都市区、打造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极,加快建设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攻坚时期,也是必须紧紧抓住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各项卫生工作,以转变发展方式带动卫生事业协调发展,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的方针,深化机制体制改革,强化公卫优先发展战略,重心下移城乡基层,加大投入、强化管理,全面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第一,要拉高发展坐标。

到“十二五”末我市居民平均期望寿命达到75.5岁,婴儿死亡率5‰以下,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6‰以下,孕产妇死亡率20/10万以下;

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将更具可及性,更趋公平性。

每千人口执业医师数、注册护士数增加1/3,每千人口医院床位数6.5张,基本医疗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覆盖率达99%。

医疗费用个人支付比例低于30%;

重大传染性疾病发病率不高于五年平均发病率,国家免疫规划一类疫苗接种率保持在90%以上,儿童系统管理率85%,孕产妇系统管理率95%;

医疗卫生资源规模比“十一五”末翻一番,各项指标适应保障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凸显省会郑州卫生发展地位。

  第二,要认清发展形势。

一是认清经济社会发展对卫生工作形成的大环境。

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全球化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速,给人类自身的健康问题将带来更大影响;

由于生态环境、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变化,重大传染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不断发生,都给人民群众的健康带来威胁和挑战;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追求生命质量和健康安全,对医疗保健需求更高、更趋多样化,对看病就医等卫生服务的要求更加关注、更加敏感,要多投入。

二是认清经济社会发展给卫生工作带来的好机遇。

经济社会发展对民生问题的关注使各级党委、政府对卫生工作空前重视,持续增长的综合国力和地方经济使政府对卫生的投入空前加大,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推行使卫生政策支持体系空前到位,健康需求的日益提高使社会各界对卫生的关注与支持空前高涨,“十一五”的健康快速发展所积淀的宝贵经验都为新时期卫生发展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

三是建设“郑州都市区”的战略构想对卫生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市委、市政府提出加快建设郑州都市区、打造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极的战略构想,提出“加快发展、倍增发展”的目标和“注重运作、首问负责、两个不允许、联审联批、先路条后手续”等一系列关键词,对我们固有的思想模式、工作习惯、工作方式和工作作风等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第三,要抢抓发展机遇。

“机遇并不常有,机遇来之不易,机遇稍纵即逝。

机遇不但来自客观存在,更重要的是来自于自身作为。

应对危机是机遇,突破风险是机遇,破解难题是机遇,敢于负责、勇于创新也是机遇。

”卫生事业经过“十一五”的发展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也存在诸多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挑战中寻找机遇,顺势而上,谋求发展。

一是抢抓政策机遇。

党的十七大指出:

“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千家万户幸福”。

国家把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增进人民群众健康摆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新的医改方案更是对卫生事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这就需要我们学习掌握政策精髓,找准突破口,寻求大发展。

二是抢抓市场机遇。

《国务院关于鼓励民营资本发展卫生事业若干规定》的出台,郑州宜居健康城的战略布局,优质医疗资源倍增工程,金融和社会资本投资医疗卫生的热潮,都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这就需要我们找准定位,创新思路,注重运作,寻求项目,争取投资,快速发展。

三是抢抓郑州都市区建设机遇。

2011年是郑州都市区建设的起步之年,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以“民心促发展、以民生促跨越”,项目建设、资金投入都将是空前的,这对我们强基层、投公卫、搞倍增、促发展将是一个绝佳机遇期。

  第四,要转变发展方式。

立足服务郑州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搞好布局规划和资源整合,增强卫生发展的整体性和协调性。

立足民生健康,民心民愿,强化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夯实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基础。

立足预防为主和健康促进,加大全民健康知识宣教力度,增进公众健康意识,培养健康生活方式。

立足于重质量、保安全,加快培育郑州医疗卫生学科建设,发展有特色、有拳头、有品牌;

立足项目带动,上大项目,大上项目,实现优质医疗资源倍增。

立足优先培育高素质卫生人才,改革人才培养和使用的体制机制,强化人才储备,推动科技创新,构筑郑州卫生人才大厦。

  第五,要营造发展环境。

环境是生产力,抓环境就是抓发展。

以提质提效为重点,持续改善卫生行政服务环境。

通过优化办事流程,规范行政行为,强化监督考核,畅通发现问题、反映问题和解决问题渠道,提升机关服务群众、服务重大项目、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及品次;

以实施倍增工程和推行精细化管理为重点,持续改善医疗卫生服务环境,为郑州大都市区建设提供就医环境怡人、医疗技术精湛的健康保障服务;

以促进医患和谐为重点,营造齐心协力助推卫生工作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

  第六,要提升发展能力。

卫生工作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工作任务依然异常繁重,这就需要我们,尤其是领导干部要从根本上提高掌控推动卫生发展的能力。

一是要强化大局意识,提高政治辨别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民生问题已成为最大的政治问题,卫生即民生,卫生工作已不单纯是防病救人,而是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看待现在的卫生工作,增强政治敏锐性,提高政治辨别力。

二是要强化运作意识,提高运作能力。

运作即是如何做事、如何办事、如何成事。

各级各部门要把运作贯穿于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用运作来激发活力,提高创造力,强化执行力。

要在看似不引人注目的地方,干成让人刮目相看的项目,在一些看似不能做成的事上创造出奇迹。

三是要强化学习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新时期、新事物、新规律,呼唤新知识,渴求新效果。

这就要求我们每个同志要与时俱进,革除旧的学习理念,创新学习方式和手段,瞄准前沿、瞄准高端、瞄准动态、瞄准需要去搞学习研究和工作调研,以提升处理复杂问题和矛盾、驾驭市场经济、管理内部事务和狠抓落实执行的能力。

  三、凝心聚力,务实创新,促进卫生工作再上新台阶

  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实现医改近期目标的最后一年,也是推进郑州都市区建设的起步之年。

今年我市卫生工作的总体思路是: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市委九届二十次全会、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全省卫生工作会议要求,紧紧围绕郑州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郑州都市区建设,更加注重公共卫生,更加注重城乡基层,更加注重公平可及,更加注重优特新强,大力推进优质医疗资源倍增工程,全面启动宜居建康城建设,做好十项重点工作,办好民生十件实事,努力推动我市卫生事业科学发展。

  

(一)大力推进农村卫生工作,夯实农村三级服务网络基础。

一是完善巩固新农合制度,人均筹资标准提高到230元,参合率保持在96%以上。

积极开展新农合补助支付方式改革,加强对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和基金运行监管,确保基金安全平稳运行。

实现省辖市间新农合跨区直补,扩大市级医疗机构直补覆盖面,提高门诊统筹基金使用率,不断完善新农合服务举措,确保农民得到更多实惠。

二是探索实施“农村片医”新模式。

借鉴和延伸我市“城市片医”的成功经验,突出农村基层特点,实行“乡镇卫生院医生包村,村医包户包人”的方法,组成农村片医工作组,重点开展健康档案建立、村级急诊急救、常见小病诊疗、妇女儿童保健、健康知识宣教、精神卫生指导、中医中药应用、老人服务保障,计划免疫管理、卫生防疫消杀等“十项”服务活动,提升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综合保障水平。

三是实施“乡村一体化管理”。

推行以统一机构设置、人员管理、业务管理、药物管理、财务管理为主要内容的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模式,年底覆盖率达到40%。

四是继续实施“全民健康普(检)查工程”,全市农村居民建档率达到100%。

全市96家建制乡镇卫生院成立农民健康服务管理中心,使农民健康档案有人建,预防保健有人管,得了疾病有人看。

五是开展农村儿童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及全市低保和贫困家庭心血管病等重大医疗保障试点,减轻患儿家庭医疗费用负担。

六是免费培训1042名乡村医生、107名乡镇卫生院妇产科人员和17家县区疾控机构50名实用型卫生防疫人员,选拔126名高等院校学生到县以下医疗卫生机构工作。

  

(二)大力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扩展深化“片医负责制”服务模式。

一是鼓励社会资本投资新建和竞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新增片医负责制单位6家,片医单位总数达56家,服务人口达到300万。

二是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一体化管理和示范中心创建工作,深化、细化片医服务内涵,更大力度推动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开展服务,加快并规范建立健康档案,加大基层人才引进、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