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一药剂学重点.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090315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85.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一药剂学重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一药剂学重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一药剂学重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一药剂学重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一药剂学重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一药剂学重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6页
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一药剂学重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6页
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一药剂学重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6页
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一药剂学重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6页
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一药剂学重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6页
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一药剂学重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6页
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一药剂学重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6页
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一药剂学重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6页
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一药剂学重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6页
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一药剂学重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6页
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一药剂学重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6页
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一药剂学重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6页
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一药剂学重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6页
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一药剂学重点.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6页
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一药剂学重点.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6页
亲,该文档总共4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一药剂学重点.docx

《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一药剂学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一药剂学重点.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一药剂学重点.docx

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一药剂学重点

药剂学

 

辅料篇

固体制剂篇

  MC:

甲基纤维素

  EC:

乙基纤维素

  HPC:

羟丙基纤维素

  HPMC:

羟丙甲纤维素

  HPMCP:

羟丙甲纤维素酞酸酯

  CMC-Na:

羧甲基纤维素钠

  CMS-Na:

羧甲基淀粉钠

  MCC:

微晶纤维素

  PVP:

聚维酮/聚乙烯吡咯烷酮

  PEG:

聚乙二醇

  PVA:

聚乙烯醇

  CAP:

醋酸纤维素酞酸酯 

考点1:

辅料的作用

稀释剂

主药小于50毫克

润湿剂

诱导黏性

黏合剂

本身有黏性

崩解剂

成小颗粒

润滑剂

助流剂〔增加流动性〕,抗黏剂〔防止黏冲〕,润滑剂〔降低摩擦力〕

考点2:

辅料大比拼

稀释剂

淀粉、乳糖、糊精、蔗糖、预胶化淀粉、微晶纤维素〔MCC〕

无机盐类〔包括磷酸氢钙、硫酸钙、碳酸钙等,性质稳定〕

甘露醇〔价格较贵,常用于咀嚼片中,兼有矫味作用〕等。

润湿剂

蒸馏水乙醇

黏合剂

淀粉浆、甲基纤维素〔MC〕、羟丙纤维素〔HPC〕、羟丙甲纤维素〔HPMC〕、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乙基纤维素〔EC〕、聚维酮〔PVP〕、明胶、聚乙二醇〔PEG〕

崩解剂

除了缓释片、控释片、口含片、咀嚼片、舌下片等有特殊要求的片剂外,一般均需参加崩解剂。

常用的崩解剂有:

干淀粉、羧甲淀粉钠〔CMS-Na〕、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L-HPC〕、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CCMC-Na〕、交联聚维酮〔PVPP〕

泡腾崩解剂〔碳酸氢钠和枸橼酸组成的混合物〕

润滑剂

硬脂酸镁〔MS〕、微粉硅胶、滑石粉、氢化植物油、聚乙二醇类、十二烷基硫酸钠等。

微晶纤维素

可作片剂的黏合剂、崩解剂、助流剂和稀释剂,可用于粉末直接压片

  考点3:

你到底是谁家的?

胃溶型

羟丙甲纤维素〔HPMC〕、羟丙纤维素〔HPC〕、丙烯酸树脂IV号、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和聚乙烯缩乙醛二乙氨乙酸〔AEA〕

肠溶型

虫胶、醋酸纤维素酞酸酯〔CAP〕、丙烯酸树脂类〔I、Ⅱ、Ⅲ类〕、羟丙甲纤维素酞酸酯〔HPMCP〕。

水不溶型

乙基纤维素〔EC〕、醋酸纤维素

增塑剂

水溶性增塑剂〔如丙二醇、甘油、聚乙二醇等〕

非水溶性增塑剂〔如甘油三醋酸酯、乙酰化甘油酸酯、邻苯二甲酸酯等〕

遮光剂

二氧化钛

液体制剂篇

  考点1:

外表活性剂〔亲水基又有亲油基团〕芃*

阴离子

肥皂类硫酸化物磺酸化物〔硫酸化蓖麻油、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阳离子

杀菌、防腐

洁尔灭〔氯〕、新洁尔灭〔溴〕

两性离子

卵磷脂

非离子

司盘、吐温、卖泽、苄泽、泊洛沙姆〔普朗尼克〕

毒性:

阳>阴>非离子

外表活性剂常用做润湿剂、增溶剂、起泡剂和消泡剂、去污剂、消毒剂及杀菌剂、乳化剂枸橼酸盐、枸橼酸氢盐、酒石酸盐、酒石酸氢盐、磷酸盐和一些氯化物〔如三氯化铝〕

考点2:

液体制剂附加剂

增溶剂

聚山梨酯类〔吐温〕、聚氧乙烯脂肪酸酯〔卖泽〕类

助溶剂

多为某些有机酸及其盐类如苯甲酸、碘化钾等,酰胺或胺类化合物如乙二胺,聚乙烯吡咯烷酮

潜溶剂

能与水形成潜溶剂的有乙醇、丙二醇、甘油、聚乙二醇

防腐剂

羟苯酯类〔尼泊金〕、苯甲酸与苯甲酸钠、山梨酸与山梨酸钾、苯扎溴铵

  乙醇、苯酚、甲酸、三氯叔丁醇、苯甲醇、硝酸苯汞、硫柳汞、甘油、氯仿、桉油、桂皮油、薄荷油等均可作防腐剂使用。

考点3:

助悬剂:

低分子助悬剂

甘油、糖浆剂

高分子助悬剂

天然高分子阿拉伯胶、西黄蓍胶、海藻酸钠

合成/半合成高分子助悬剂有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聚维酮、聚乙烯醇等

硅皂土类

胶体二氧化硅、硅酸铝、硅皂土

触变胶

  注射剂篇

  考点1:

注射剂的附加剂

  防止药物氧化的附加剂及其应用

抗氧剂

亚硫酸钠、硫代硫酸钠常用于偏碱性药液

亚硫酸氢钠、焦亚硫酸钠常用于偏酸性药液。

惰性气体

用的惰性气体有二氧化碳和氮气〔标签中注明。

金属离子络合剂

鳌合剂

乙二胺四乙酸钠〔EDTA-2Na〕

调节渗透压的附加剂及其应用

  等渗溶液〔常用的调节渗透压的附加剂有氯化钠、葡萄糖、甘油等〕

  静脉注射的注射剂应具有与血浆一样的或略偏高的渗透压

  调节pH的附加剂及其应用

  注射剂的pH值一般要求在4.0~9.0之间。

  缓冲剂:

醋酸-醋酸钠、枸橼酸-枸橼酸钠、乳酸、酒石酸-酒石酸钠

  抑菌剂:

三氯叔丁醇、尼泊金、苯酚

  局麻剂:

盐酸普鲁卡因、利多卡因

  填充剂:

乳糖、甘露醇、甘氨酸

  增溶剂、润湿剂或乳化剂:

吐温、聚乙烯吡咯烷酮、卵磷脂、普朗尼克等

  助悬剂:

羧甲基纤维素、明胶

第一章 药物与药学专业知识

  

  剂型给药形式制剂药物的具体品种

  考点:

剂型的分类

  ——按物质形态分类

  1.液体剂型

  2.固体剂型

  3.半固体剂型:

软膏剂、糊剂、凝胶剂等

  4.气体剂型:

气雾剂、局部吸入剂

按给药途径分类

  1.经胃肠道给药剂型口服=经胃肠道吸收=首过效应

  2.非经胃肠道给药剂型:

  〔1〕注射给药〔2〕皮肤给药

  〔3〕口腔给药〔舌下片〕〔4〕鼻腔给药

  〔5〕肺部给药〔6〕眼部给药

  〔7〕直肠、阴道、尿道等部位的给药:

灌肠、栓剂〔成人3幼儿2〕给药

—按制法分类:

浸出制剂、无菌制剂等。

 —按作用时间分类:

根据剂型作用快慢,分为速释、普通和缓控释制剂等。

按分散系统分类

  〔1〕真溶液型

  〔2〕胶体溶液型

  〔3〕乳剂型

  〔4〕混悬型

  〔5〕气体分散类:

气雾剂

  〔6〕微粒分散类:

微囊、微球、脂质体

考点:

剂型的作用与重要性

  〔1〕可改变药物的作用性质〔硫酸镁〕

  〔2〕可调节药物的作用速度〔注射吸入快〕

  〔3〕可降低〔或消除〕药物不良反响〔氨茶碱栓剂〕

  〔4〕可产生靶向作用〔脂质体〕

  〔5〕可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固大于液〕

  〔6〕可影响疗效〔区别药物的药理作用以及治疗作用〕

  【考点】药用辅料作用

  赋型〔形态〕

  使制备过程顺利〔润滑剂〕

  提高药物的稳定性〔抗氧剂〕

  提高药物疗效〔肠溶〕

  降低药物毒副作用〔防止对胃的刺激〕

  调节药物作用〔速,缓,控〕

  增加病人用药的顺应性〔矫味〕

【考点】辅料的一般质量要求

  1.符合药用要求、供注射剂用的应符合注射用质量要求

  2.无害、稳定、不与主药以及其他辅料发生作用

  3.影响制剂生产、质量、平安性和有效性的性质符合要求

  4.残留溶剂、微生物限度或无菌应符合

  注射用药用辅料的热原或细菌毒素、无菌符合要求

  栓剂:

室温硬,体温软

  皮肤黏膜用药:

应无刺激

  【考点】药物制剂稳定性及变化

  1.化学不稳定性

  水解、氧化、复原、异构化、聚合、脱羧以及药物相互作用

  2.物理不稳定性

  混悬中颗粒的结块、结晶生长,乳剂的分层、破裂,胶体制剂的老化,片剂的崩解,溶出速度的改变等

  3.生物不稳定性

  外因:

微生物污染:

发霉、腐败和分解。

  因:

酶解

  关键是否生成新物质!

  化学不稳定性水解

酯类

盐酸普鲁卡因、盐酸可卡因、溴丙胺太林、硫酸阿托品、氢溴酸后马托品硝酸毛果芸香碱、华法林钠有酯结构

酰胺类

青霉素类、头孢类、氯霉素、巴比妥类、利多卡因、对乙酰氨基酚

其他

阿糖胞苷,维生素B、地西泮、碘苷

  2卡太林阿托品,青氯头孢比酰胺

  化学不稳定性氧化

酚类

肾上腺素、左旋多巴、吗啡、水酸

烯醇类

维生素C

其他

芳胺类如:

磺胺嘧啶钠

吡唑酮类:

氨基比林

  化学不稳定性其他反响

异构化

光学:

左旋肾上腺素有活性,外消旋以后有50%有活性

几何:

维生素A全反式活性强

聚合

氨苄西林发生聚合反响失效,塞替派聚合失效

脱羧

对氨基水酸钠在光热水存在

  【考点】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因素

  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因素

  1.处方因素

  〔1〕pH

  〔2〕广义酸碱催化

  〔3〕溶剂

  〔4〕离子强度

  〔5〕外表活性剂

  〔6〕处方中基质或赋形剂

  2.外界因素注意无pH

  〔1〕温度

  〔2〕光线

  〔3〕空气〔氧〕

  〔4〕金属离子

  不是金属离子络合剂也不是离子强度

  〔5〕湿度和水分

  〔6〕包装材料

  

【考点】:

药物制剂稳定化方法-对症下药

  1.控制温度

  2.调节pH

  3.改变溶剂

  4.控制水分及湿度

  5.遮光

  6.驱逐氧气

  7.参加抗氧剂或金属离子络合剂

  8.其他方法:

改良剂型或生产工艺〔制成固体制剂、制成胶囊或包和物、采用直接压片或包衣工艺〕;制备稳定的衍生物;参加枯燥剂或改善包装

【考点】几点特殊说法

  1〕常用抗氧剂有水溶性和油溶性两种

  水溶性:

亚硫酸钠、硫代硫酸钠适用于偏碱性

      亚硫酸氢钠、焦亚硫酸钠适用于弱酸性

  其它水溶性:

维生素C、硫脲、半胱氨酸

  油溶性:

叔丁基对羟基茴香醚〔BHA〕

      2,6-二叔丁基对甲酚〔BHT〕、维生素E

【考点】药物稳定性试验方法

  1.影响因素试验:

  〔强化试验〕剧烈〔高温、高湿、强光〕的条件下进展。

原料药要求进展此项试验,

  2.加速试验:

超常试验条件下,以预测药品在常温条件下的稳定性。

  3.长期试验〔留样观察法〕

  确定药品有效期〔常用降解10%所需的时间〕

  t0.9=0.1054/K

  【考点】药物配伍使用的目的

  〔1〕协同作用,增强疗效

  复方乙酰水酸片,复方降压片

  〔2〕提高疗效,延缓或减少耐药性

  阿莫西林与克拉维酸配伍,磺胺药与甲氧苄嘧啶

  〔3〕拮抗作用,以克制不良反响。

吗啡与阿托品

  〔4〕预防或治疗合并症或多种疾病

  【考点】药物配伍变化的类型

  1.物理学的配伍变化

溶解度改变

氯霉素+5%葡萄糖=沉淀

吸湿、潮解、液化与结块

发生液化

粒径或分散状态的改变

  2.化学的配伍变化

  〔1〕浑浊或沉淀

pH改变

弱酸性盐酸氯丙嗪+碱性异戊巴比妥=沉淀

磺胺嘧啶钠〔9.5-11〕+葡萄糖〔3.5-5.5〕=结晶

水酸钠/苯巴比妥钠+酸性药物=析出水酸/巴比妥酸

水解

苯巴比妥钠水溶液、硫酸锌滴眼液

生物碱盐溶液

生物碱盐+鞣酸/碘/碘化钾/乌洛托品=沉淀

复分解产生沉淀

硫酸镁+钙盐/碳酸氢钠/碱性较强=沉淀

  硝酸银+氯化物=沉淀

  〔2〕变色

酚羟基+铁盐=显色

维生素C+烟酰胺=变色

多巴胺注射液+碳酸氢钠=粉红色至紫色

氨茶碱/异烟肼+乳糖=黄色

  2.化学的配伍变化

产气铵

碳酸盐/碳酸氢钠+酸类=二氧化碳

溴化铵/氯化铵/乌洛托品+强碱性=氨气

溴化铵+利尿剂=氨气

乌洛托品+酸类/酸性药物=甲醛

发生爆炸

氯化钾+硫高锰酸钾+甘油

强氧化剂+蔗糖或葡萄糖

产生有毒物质

朱砂+溴化钾/溴化钠/碘化钾/碘化钠/硫酸亚铁

分解破坏、疗效下降

维生素B12+维生素C=维生素B12效价显著降低

乳酸环丙沙星+甲硝唑=甲硝唑浓度下降

红霉素乳糖酸盐+葡萄糖氯化钠=红霉素乳糖酸钠效价降低

  3.药理学的配伍变化

  〔1〕协同作用

  〔2〕拮抗作用

  〔3〕增加毒副作用

  〔异烟肼与麻黄碱或阿托品合用副作用强〕

  A.变色

  B.沉淀

  C.产气

  D.结块

  E.爆炸

  【考点】注射液的配伍变化原因

  〔1〕溶剂组成改变〔2〕pH的改变

  〔3〕缓冲容量〔4〕离子作用

  〔5〕直接反响〔6〕盐析作用

  〔7〕配合量〔8〕混合顺序

  〔9〕反响时间〔10〕氧与二氧化碳的影响

  〔11〕光敏感性〔12〕成分的纯度

  

  补充知识点:

注射剂配伍变化

  溶剂组成改变:

安定注射液含40%丙二醇10%乙醇,当5%葡萄糖或0.9%氯化钠或0.167mol/L乳酸钠注射液配伍时容易析出沉淀pH改变:

青霉素G与葡萄糖注射液混合后pH为4.5的溶液中4小损失10%,而pH3.6时,1小时即损失10%,4小时损失40%

  离子作用:

乳酸根离子能加速氨苄青霉素和青霉素G的水解

  直接反响:

四环素+钙盐=不溶性螯合物

缓冲容量:

5%硫喷妥钠10ml参加生理盐水或林格液500ml中不发生变化,但参加含乳酸盐的葡萄糖注射液中会析出沉淀

  成分的纯度:

氯化钠原料中含有微量的钙盐,当与2.5%枸橼酸钠注射液配伍是往往产生枸橼酸钙悬浮微粒而浑浊

  盐析作用:

电解质

  PENG:

安定溶,青葡酸,青霉乳缓冲容量看硫妥   氯化钠不纯惹枸橼

【考点】配伍变化的处理方法

  〔1〕改变贮存条件

  〔2〕改变调配次序

  〔3〕改变溶剂或添加助溶剂

  〔4〕调整溶液pH

  〔5〕改变有效成分或改变剂型

【考点】药品的包装材料的分类

  按使用方式

  Ⅰ类:

指直接接触药品且直接使用的药品包装用材料、容器。

〔塑料输液瓶或袋、固体/液体药用塑料瓶〕

  Ⅱ类:

指直接接触药品,但便于清洗,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经清洗后需要并可以消毒灭菌的药品包装用材料、容器〔玻璃输液瓶、输液瓶胶塞、玻璃口服液瓶〕

  Ⅲ类:

指Ⅰ、Ⅱ类以外其它可能直接影响药品质量的药品包装用材料、容器〔输液瓶铝盖、铝塑组合盖〕

  【考点】药品存储和养护

  〔1〕相对湿度均应保持35%—75%之间

  〔2〕色标管理:

合格为绿色,不合格为红色,待定为黄色

  〔3〕药品按批号堆码,不同批号的药品不得混垛

  剁间距不小于5厘米,与库房墙、顶、温度调控设备以及管道等设施间距不小于30厘米,与地面间距不小于10厘米

  间5地10其它30

新药临床评价的分期

阶段

目的

I期

人体平安性评价

安康受试者20-30例

II期

有效性和平安性做出初步评价

完成例数大于100例

Ⅲ期

扩大的多中心临床试验,为受试药的新药注册申请提高依据

进一步验证药物对目标适应症患者的治疗作用和平安性,评价利益风险关系,最终为新药获批提供充分依据

完成例数大于300例

IV期

上市后药品临床再评价阶段

考察药品在广泛使用条件下的疗效与不良反响

第三章 药物固体制剂和液体制剂与临床应用

【考点】固体制剂的分类

  按不同剂型分类,分为散剂、颗粒剂、胶囊剂、片剂等

  按药物释放速度快慢分类

  速释固体制剂〔速崩片、速溶片、固体分散片〕

  缓控释固体制剂〔渗透泵片、缓释片、缓释胶囊〕

  普通固体制剂

【考点】特点

  1.稳定,工艺成熟,本钱低。

  2.制备前处理操作单元一样。

  3.先溶解后吸收。

  4.剂量易控制。

  5.存、运、用、带方便。

  【考点】散剂、颗粒剂、胶囊剂、片剂大比拼

  优点:

都方便,都剂量易控

散剂

1〕小,快,比外表积大;2〕覆盖面积大,保护收敛;3〕工艺简单,量易控,便于老幼服用

颗粒剂

1〕分散,附着,团聚,引湿较小;2〕着色剂,矫味剂;3〕包衣:

防潮,缓释,肠溶;4〕防止离析

胶囊剂

1〕掩嗅味,稳定;2〕起效快,利用高;3〕液体固化;4〕缓控释加定位〔肠溶〕

片剂

1〕片数,量准确;2〕受外界影响小;3〕自动化,本钱低;4〕种类多速效,长效,口腔疾病,阴道疾病

  【考点】散剂、颗粒剂、胶囊剂、片剂大比拼

  缺点:

散剂

对光,湿,热敏感药物不宜制成

颗粒剂

挥发性药物或遇热不稳定药物制备过程中要控制温度,遇光不稳定的药物应遮光操作

胶囊剂

老幼特殊有困难。

不宜制成胶囊:

①水溶液或稀乙醇溶液药物;②风化性药物;强吸湿性的药物;③醛类药物;④含有挥发性、小分子有机物的液体药物;⑤0/W型乳剂药物。

PENG:

四水一风一醛

片剂

老幼以及昏迷不易吞服,制备比其他固体制剂有难度,挥发性长期含量下降

  【考点】散剂、颗粒剂、胶囊剂、片剂大比拼

  质量检查项目:

散剂

粒度、外观均匀度、枯燥失重〔水〕、装量差异、装量、无菌和微生物限度

颗粒剂

粒度、枯燥失重、溶化性、装量差异、装量、微生物限度

胶囊剂

水分、装量差异〔含量均匀度〕、崩解时限〔溶出度〕、微生物限度。

片剂

外观均匀度、硬度、重量差异〔含量均匀度〕、崩解时限〔溶出度或释放度〕、微生物限度

质量要求特殊点:

散剂

1、服散剂应为细粉6儿科用及外用散剂应最细粉7

眼用极细粉9

2小毒贵用配研〔等量递加法〕

3烧伤、严重创伤或临床必需无菌局部散剂符合无菌要求。

4105℃枯燥至恒重,减失重量不得过2.0%

5中药散剂中一般含水量不得过9.0%。

颗粒剂

1一般不一号筛与能通过五号筛的总和不得过15%

2中药颗粒剂中一般水分含量不得过8.0%

3化和生105℃枯燥,含糖80℃枯燥,减失重量不超过2.0%。

4除混悬颗粒以及已规定检查溶出度或释放度可不溶化性,泡腾颗粒剂5分钟全分散或溶解在水中,均不得有异物

胶囊剂

1中药硬胶囊水分含量不得过9.0%,硬胶囊容物为液体或半固体者不检查水分。

2其存温度不高于30℃,肠溶或结肠溶明胶胶囊,应在密闭,10℃~25℃,相对湿度35%~65%条件下保存

片剂

1硬度普通片在50N以上为宜。

2脆碎度小于1%

3崩解度或溶出度的要求

4小剂量或比拟剧烈药物,含量均匀

胶囊剂

胶囊剂装量差异限度要求

平均装量或标示装量装量差异限度

0.30g以下±10%

0.30g及0.30以上±7.5%〔中药±10%〕

片剂

《中国药典》规定的片重差异限度

片剂的平均重量〔g〕片重差异限度〔%〕

<0.30±7.5≥0.30±5.0

  【考点】胶囊剂、片剂大比拼

  只有胶囊剂和片剂崩解或溶出时间

胶囊剂

硬胶囊应在30分钟全部

软胶囊应在60分钟全部

肠溶:

胃2小时不崩解,小肠1小时崩

结肠:

胃〔盐酸〕2小时不崩,小肠〔6.8磷酸盐〕3小时不崩,结肠〔7.8磷酸盐〕1小时崩

  分散片、可溶片为3分钟

  舌下片、泡腾片为5分钟

  普通片剂的崩解时限是15分钟

  薄膜衣片为30分钟

  糖衣片为1小时

  肠溶衣片要求在盐酸溶液中2小时不得有裂缝、崩解或软化现象,在pH6.8磷酸盐缓冲液中1小时全部溶解并通过筛网

  【考点】散剂、颗粒剂、胶囊剂、片剂大比拼

  考前须知:

散剂

外用或局部外用散剂的使用主要有撒敷法和调敷法

对于温胃止痛的散剂不需用水送服

颗粒剂

可溶型、泡腾型颗粒剂应加温开水冲服,切忌放入口中用水送服

混悬型颗粒剂冲服如有局部药物不溶解也应该一并服用;

中药颗粒剂不宜用铁质或铝制容器冲服,以免影响疗效。

胶囊剂

须整粒吞服,不能超过40℃,干吞胶囊危害食管

片剂

口服片剂:

1〕只有裂痕片和分散片可分开使用

2〕糖衣片、包衣片和缓释、控释片不分开

3〕片剂粉碎或联合其他药物外用是不正确的

4〕普罗帕酮片可引起局部麻醉,因此不能嚼服

5〕服药溶液最好是白开水

6〕最好采用坐位或站位服药,服药后,稍微活动一下再卧床休息

口腔用:

舌下,含片

阴道片及阴道泡腾片:

临睡前用,给药1-2小时不排尿,防止性生活避开经期

  考点:

辅料大比拼

稀释剂

糖类+醇+晶+盐

淀粉、乳糖、糊精、蔗糖、预胶化淀粉、微晶纤维素〔MCC〕

无机盐类〔包括磷酸氢钙、硫酸钙、碳酸钙等,性质稳定〕

甘露醇〔价格较贵,常用于咀嚼片中,兼有矫味作用〕

润湿剂

首选蒸馏水乙醇

黏合剂

浆+纤维素+2P+胶

淀粉浆、甲基纤维素〔MC〕、羟丙纤维素〔HPC〕、羟丙甲纤维素〔HPMC〕、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乙基纤维素〔EC〕、聚维酮〔PVP〕、明胶、聚乙二醇〔PEG〕

崩解剂

干+S+低交+泡泡

除了缓释片、控释片、口含片、咀嚼片、舌下片等有特殊要求的片剂外,一般均需参加崩解剂。

常用的崩解剂有:

干淀粉、羧甲淀粉钠〔CMS-Na〕、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L-HPC〕、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CCMC-Na〕、交联聚维酮〔PVPP〕

泡腾崩解剂〔碳酸氢钠和枸橼酸组成的混合物〕

润滑剂

硬脂酸镁+醇+微粉+滑粉+油+月下镁

硬脂酸镁〔MS〕、聚乙二醇类、微粉硅胶、滑石粉、氢化植物油、、十二烷基硫酸钠等。

阿司帕坦:

甜味剂

【考点】片剂制备中的常见问题及原因

  1.裂片:

  ①物料中细粉太多②物料的塑性较差,结合力弱

  2.松片:

主要原因是黏性力差,压缩压力缺乏等。

  3.崩解缓慢:

主要原因是

  ①片剂的压力过大

  ②增塑性物料或黏合剂使片剂的结合力过强

  ③崩解剂性能较差。

  4.溶出超限:

主要原因

  片剂不崩解,颗粒过硬,药物的溶解度差等

  5.含量不均匀:

主要原因是片重差异超限、药物的混合度差、可溶性成分的迁移等。

小剂量药物更易出现含量不均匀的问题。

  【考点】片剂的包衣

  1.包衣的主要目的如下:

  ①掩盖药物的苦味或不良气味,改善用药顺应性,方便服用;

  ②防潮、避光,以增加药物的稳定性;

  ③用于隔离药物,防止药物间的配伍变化;

  ④改善片剂的外观,提高流动性和美观度;

  ⑤控制药物在胃肠道的释放部位,实现胃溶、肠溶或缓控释等目的。

  

  【考点】糖包衣材料:

女人化装

  隔离层:

玉米朊乙醇溶液、邻苯二甲酸醋酸纤维素乙醇溶液以及明胶浆

  粉衣层:

滑石粉、蔗糖粉、明胶、阿拉伯胶或蔗糖的水溶液等交替浓糖浆滑石粉

  糖衣层:

糖衣层是在粉衣层外包上蔗糖衣膜,使其外表光滑、细腻,参加稍稀的糖浆

  最后一层是有色糖衣层,即在蔗糖水溶液中参加适宜适量的色素。

  【考点】薄膜包衣材料

  薄膜包衣可用高分子包衣材料,包括胃溶型〔普通型〕、肠溶型和水不溶型三大类。

  〔1〕胃溶型:

羟丙甲纤维素〔HPMC〕,羟丙纤维素〔HPC〕、丙烯酸树脂Ⅳ号、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和聚乙烯缩乙醛二乙氨乙酸〔AEA〕等。

  〔2〕肠溶型:

虫胶、醋酸纤维素酞酸酯〔CAP〕、丙烯酸树脂类〔Ⅰ、Ⅱ、Ⅲ类〕、羟丙甲纤维素酞酸酯〔HPMCP〕

  〔3〕水不溶型:

乙基纤维素〔EC〕、醋酸纤维素等。

  增塑剂:

1〕水溶性增塑剂〔如丙二醇、甘油、聚乙二醇等〕2〕非水溶性增塑剂〔如甘油三醋酸酯、乙酰化甘油酸醋、邻苯二甲酸酯等〕

  释放调节剂也称致孔剂,常见的有蔗糖、氯化钠、外表活性剂和PEG等。

  着色剂:

水溶性色素、水不溶性色素和色淀等。

  遮光剂:

目的是增加药物对光的稳定性,常用材料为二氧化钛等。

  

  【考点】液体制剂的特点与质量要求

  液体制剂的特点

  1.分散度大、吸收快,作用迅速。

  2.给药途径广泛,可服,服用方便,易于分剂量,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