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唐集团公司防止火电厂锅炉四管泄漏管理办法.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092981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2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防止火电厂锅炉四管泄漏管理办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防止火电厂锅炉四管泄漏管理办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防止火电厂锅炉四管泄漏管理办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防止火电厂锅炉四管泄漏管理办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防止火电厂锅炉四管泄漏管理办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防止火电厂锅炉四管泄漏管理办法.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防止火电厂锅炉四管泄漏管理办法.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防止火电厂锅炉四管泄漏管理办法.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防止火电厂锅炉四管泄漏管理办法.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防止火电厂锅炉四管泄漏管理办法.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防止火电厂锅炉四管泄漏管理办法.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防止火电厂锅炉四管泄漏管理办法.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防止火电厂锅炉四管泄漏管理办法.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防止火电厂锅炉四管泄漏管理办法.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防止火电厂锅炉四管泄漏管理办法.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防止火电厂锅炉四管泄漏管理办法.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防止火电厂锅炉四管泄漏管理办法.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防止火电厂锅炉四管泄漏管理办法.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防止火电厂锅炉四管泄漏管理办法.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防止火电厂锅炉四管泄漏管理办法.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防止火电厂锅炉四管泄漏管理办法.doc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防止火电厂锅炉四管泄漏管理办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大唐集团公司防止火电厂锅炉四管泄漏管理办法.doc(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防止火电厂锅炉四管泄漏管理办法.doc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防止火电厂

锅炉四管泄漏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防止火电厂锅炉水冷壁、过热器、再热器和省煤器及其联箱(以下简称锅炉四管)泄漏的管理工作,减少锅炉非计划停运,提高锅炉运行的可靠性,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防止锅炉四管泄漏,要在锅炉的设计、制造、安装、运行、检修、改造等各个环节实施全过程的技术监督和技术管理。

有关锅炉设计、选型、监造和安装的技术要求见附录3。

第三条严格贯彻执行《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监察规程》(DL612-1996)、《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检验规程》(DL647-2004)、《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DL438-2000)等有关规程、规定。

第四条防止锅炉四管泄漏,要规范管理,要坚持“趋势分析,超前控制、重在检查”的原则。

要将“预测”和“检查”有机地结合起来。

通过检查,掌握规律,从而预测四管的劣化倾向、检查重点、修理方法。

通过预测,指导检查,总结经验,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

第五条防止锅炉四管泄漏,关键是要“落实责任、闭环控制”。

根据本办法的要求,制定各企业的具体实施细则,做到组织健全、程序合理、管理有序、责任落实、持续改进、闭环控制。

第六条防止锅炉四管泄漏,要采取“统筹分析、综合判断”的方法指导四管的管理。

要将运行、检修、技术监控等各种资料数据进行统筹分析,从中寻求四管的劣化趋势。

通过综合判断,指导对四管的各种管理活动。

第七条本办法适用于集团公司系统火电企业。

第二章组织机构及职责

第八条集团公司本部、各分支机构、子公司和各基层企业应设防止锅炉四管泄漏的防磨防爆管理专职负责人。

第九条各基层企业应成立以生产副总经理(或副厂长)为组长、检修部门负责人为副组长的锅炉防磨防爆小组。

小组成员由设备管理、设备检修(包括外委单位)、运行等有关部门人员,以及锅监工程师、金属监督和化学监督人员组成。

第十条防磨防爆小组的职责

(一)负责贯彻执行上级有关防磨防爆的文件、规定和要求;

(二)负责制定防磨防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技术标准;

(三)负责锅炉大、小修前防磨防爆检查和检验项目的策划和制定;

(四)负责对四管检查(检验)中发现的问题制订检修技术方案;

(五)负责在锅炉大、小修中对四管的全面检查,并做好记录;

(六)负责锅炉四管检修或改造后的质量验收;

(七)负责锅炉四管技术档案管理工作,建立锅炉四管寿命管理台帐(或数据库);

(八)负责制定防磨防爆三年检修滚动计划;

(九)负责研究防止锅炉四管泄漏的新工艺、新材料、新方法;

(十)负责防磨防爆小组的定期活动,每年至少召开一次防止锅炉四管泄漏专题会议;

(十一)负责锅炉四管泄漏后的组织分析,制定检修方案和防范措施,并提出对责任单位或人员的考核意见;

(十二)负责锅炉受热面技术监督和技术管理工作;

(十三)负责防磨防爆小组人员的培训,提高成员的专业素质;

各企业应将以上防磨防爆小组的职责分解到小组各成员。

第十一条防磨防爆小组成员必须由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人员组成,人数约10-15人。

小组成员变动须由组长批准。

第十二条建立有效的防磨防爆激励机制,鼓励人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第三章运行管理

第十三条严禁锅炉超温运行

(一)必须建立对受热面管壁温度超温幅度及时间的记录、统计和分析台帐(或数据库),建立超温考核制度,严格考核;

(二)运行中壁温经常超温的受热面,应通过锅炉燃烧调整试验、过热器和再热器运行特性试验进行运行优化调整,或通过技术改造加以解决。

禁止受热面长期超温运行;

(三)运行人员应坚持保设备的原则,在管壁温度和带负荷发生矛盾时,严禁在超温的情况下强带负荷;

(四)由于高加退出、煤质变化等特殊原因导致汽温高,且难以控制时,机组带负荷应以满足汽温、壁温不超温为前提。

运行应制订变工况下防止超温的技术措施;

(五)加强配煤管理,避免煤质波动较大对燃烧工况的影响,减少超温现象发生;

(六)因设备故障或其他原因造成管壁超温,应立即修复设备进行调节,必要时申请降负荷运行;

(七)锅炉启停应严格按启停曲线进行。

启动初期,再热器未通汽前,炉膛出口烟温不大于540℃;

(八)负荷低于20%时,禁止开启减温水,防止形成水塞造成管材超温。

第十四条严格执行《火力发电机组及蒸汽动力设备水汽质量》(GB/T12145-1999)和《火力发电厂水汽化学监督导则》(DL/T561-1995)中有关规定,确保进入锅炉的水质和运行中锅炉汽、水品质合格。

第十五条加强对吹灰管理,应通过试验和观察确定锅炉受热面的吹灰周期、蒸汽压力。

每次吹灰结束,应确认吹灰器退回原位,阀门可靠关闭,防止吹灰器漏汽、漏水吹损受热面。

第四章检修管理

第十六条对四管的检查

(一)检查的手段主要有宏观检查、测壁厚、蠕胀测量、弯头椭圆度测量;

(二)检查应保证一个检修期内(1-1.5年)不发生爆管;

(三)建立明确分工责任制。

锅炉受热面的全部管子按检查部位分工到防磨防爆小组成员,每个检查部位均应明确一、二级责任人,每个人对其检查结果负责;

(四)大、小修应制定四管检查作业指导书,内容包括:

锅炉编号、受热面的设计参数及规格、常规检查部位和内容、检查重点部位、检查标准、方法、检查记录表和检查总结等;

(五)检查实行二级复查制度。

第一级,由本厂检修人员或检修承包方进行检查。

第二级,由防磨防爆小组的成员进行检查并对第一级检查结果核实。

两级检查,层层把关,第二级检查对第一级检查进行考核;

(六)坚持“逢停必查”。

各企业根据设备状况和机组停运(停备或临检)时间,确定重点检查项目。

原则上,停运3天至5天时间,应对尾部受热面、水平烟道受热面检查。

停运5天以上的,防磨防爆小组要召开专题会议,制定检查项目;

(七)大、小修必须进行全部受热面的检查;

(八)各企业应参照附录1,结合本企业实际,制定大、小修和停备期间防磨防爆检查的项目与周期;

(九)检查的重点部位

1.锅炉受热面经常受机械和飞灰磨损部位;易因膨胀不畅而拉裂的部位,受水力或蒸汽吹灰冲击的部位;水冷壁或包墙管上开孔装吹灰器的部位及邻近管子;过热器和再热器有超温记录的部位;

2.水冷壁重点检查内容是腐蚀、磨损、拉裂、机械损伤。

检查部位:

冷灰斗、四角喷燃器处、折焰角区域、上下联箱角焊缝、悬吊管、吹灰器区域。

抽查部位:

热负荷最高区域的焊口、管壁厚度、腐蚀情况;喷燃器滑板处;刚性梁处;鳍片焊缝膨胀不畅部位;

3.过热器和再热器重点检查内容是过热、蠕胀、磨损。

检查部位:

管排向火侧外管圈及弯头的颜色、磨损、蠕胀、金相、氧化;吹灰器吹扫区域内的管子;疏形定排卡子;管卡子处的磨损。

抽查部位:

内圈管子蠕胀,金相分析,管座角焊缝;

4.省煤器重点检查内容是磨损,检查部位:

表面3排管子的磨损情况,护铁或防磨罩情况;边排管子、前5列吊挂管、烟气走廊的管子、穿墙管、通风梁处。

抽查部位:

内圈管子移出检查,管座角焊缝、受热面割管及外壁腐蚀检查。

对检查不到的部位应定期(1个大修周期)割出几排检查;

5.各企业还应根据设备的状况和四管泄漏暴露出的问题,分别确定本厂的重点检查内容;

(十)各企业应制定防磨防爆检查奖惩办法,鼓励检查人员积极主动发现问题。

第十七条四管的修理

(一)严格执行检修作业指导书,重要缺陷处理,必须制定技术方案,经批准后组织实施;

(二)制定缺陷处理记录表,内容包括:

炉号、检修部件及日期、缺陷具体部位、管子规范及材质、缺陷详细情况、处理情况、原因分析、遗留问题及意见、检查及处理人与验收人员签名等;

(三)受热面管排排列整齐,管距均匀。

检修时拉弯的管排必须恢复原位,原有的管架、定位装置必须恢复正常。

出列的管子应检查原因,向外鼓出超过管径时应采取措施,并再拉回原位;

(四)尾部烟道侧管排的防磨罩和中隔墙、后墙处的防磨均流板应结合停炉进行检修,必要时更正,凡脱落、歪斜、鼓起、松动翻转、磨穿、烧损变形的均更换处理;

(五)检修中应彻底清除残留在受热面上的焦渣、积灰以及遗留在受热面的检修器材、杂物等;

(六)加强锅炉本体、烟道、人孔、看火孔等处的堵漏工作,同时消除漏风形成的涡流所造成的管子局部磨损;

(七)管壁温度测点损坏或测值不准的,必须及时修复;

(八)检修中要恢复修理膨胀指示器,保证指示正确;

(九)改造锅炉四管或整组更换时,应制定相应的技术方案和措施。

第十八条主要检修用材料的保管

(一)新进的管材入库前应进行检查(包括外径、壁厚偏差、管内外有无裂纹、锈蚀等,对合金钢还应进行100%光谱复检);

(二)焊接材料(焊条、焊丝、钨棒、氩气等)应符合国家及有关行业标准,质保书、合格证齐全,并经验收后方准入库;

(三)管材、焊接材料的存放、使用,必须按规定严格管理,标识清晰,防止存放失效或错收、错发。

第十九条检修用管材、焊丝应全部进行光谱确认。

对更换的管子进行100%涡流探伤。

焊工必须持证上岗,焊前应进行焊接工艺评定,焊接时严格执行焊接工艺卡制度。

焊口进行100%无损探伤。

第二十条锅炉受热面管子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予更换

(一)碳钢和低合金钢管的壁厚减薄大于30%或剩余寿命小于一个大修周期的;

(二)碳钢管胀粗超过3.5%D,合金钢管超过2.5%D时;

(三)腐蚀点深度大于壁厚的30%时;

(四)石墨化≥四级的;

(五)高温过热器表面氧化皮超过0.6mm且晶界氧化裂纹深度超过3~5晶粒的;

(六)表面裂纹肉眼可见者;

(七)割管检查,常温机械性能低,运行一个小修间隔后的残余计算壁厚已不能满足强度计算要求的。

第二十一条按规定对锅炉四管进行定点割管检查,检查管内结垢、腐蚀情况。

第二十二条水冷壁垢量或锅炉运行年限达到《火力发电厂锅炉化学清洗导则》(DL/794-2001)中的规定值时,应进行酸洗。

第二十三条运行10万小时以上的小口径角焊缝检验推荐使用磁记忆探伤。

第二十四条运行8~10万小时的过热器和再热器,应对与不锈钢连接的异种钢接头外观检查和无损探伤,必要时割管做金相检查。

第二十五条对超温管段和运行时间接近金属监督规程要求检查时间的管段,应割取管样进行机械性能、金相检验。

对运行时间已超过10万小时的受热面应开展寿命评估工作以确定管子剩余寿命。

第五章技术管理

第二十六条建立锅炉四管寿命管理台帐(或数据库)

(一)建立锅炉四管原始资料台帐(或数据库),包括锅炉的型号、结构、设计参数、汽水系统流程、四管的规格、材质、布置形式、原始组织、原始厚度、全部焊口数量、位置和性质、强度校核计算书等;

(二)建立锅炉运行台帐(或数据库),包括锅炉运行时间、启停次数,超温幅度及时间,汽水品质不合格记录等数据;

(三)建立锅炉四管检修台帐(或数据库),包括锅炉四管泄漏后的抢修、常规检修、更换和改造等技术记录;

(四)建立锅炉四管每次大、小修和停备检查及检验资料台帐(或数据库)。

内容包括:

受热面管子蠕胀测量数据,厚度测量数据,弯头椭圆度测量数据,内壁氧化皮厚度测量数据,取样管的化学腐蚀和结垢数据,取样管组织和机械性能数据;

第二十七条防磨防爆小组应每月(特殊情况下随时)对企业每台锅炉四管上述各种台帐(或数据库)进行分析,研究锅炉四管的劣化趋势,每年编写每台锅炉四管磨损和劣化的趋势分析报告。

第二十八条根据对各种台帐的综合分析,统筹制定运行管理、检修(包括检查和检验)管理、技术管理和技术监督等方面动态的防磨防爆措施。

第二十九条根据对各种台帐的综合分析,在每次锅炉大、小修或锅炉停运时间超过5天时,防磨防爆小组要结合动态的防磨防爆措施和相应的四管检查(检验)、修理标准,确定对四管的重点检查内容、范围和方法,确定要采取的重点措施。

第三十条四管发生泄漏后,防磨防爆小组应及时组织运行、检修及技术监督、技术管理部门共同分析爆管原因,制定防范措施和治理计划。

原因不清时,应及时联系技术监控单位进行分析。

第三十一条各企业对发生的锅炉四管泄漏事件均应分析,于检修结束后一周内编写分析报告(内容应包含对责任人考核处理意见和报表),并录入集团公司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

报表填报格式见附录2。

第三十二条各企业要积极主动了解掌握国内外同类型锅炉四管泄漏发生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吸取经验教训,在机组检修时采取针对措施,防止同类事件重复发生。

第六章附则

第三十三条本办法所列附录均不是强制性执行标准,各企业可根据实际自行制订。

第三十四条本办法由集团公司安全生产部负责解释。

第三十五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29-

附录1:

防止锅炉“四管”泄漏检查表1(大修)

序号

项目

大修

检查方法

质量标准

责任人

监督人

联箱

1

联箱内部污垢检查处理

目视、内窥镜

内部无杂物和腐蚀产物

2

喷水减温器联箱内部状况检查

目视、内窥镜

超声波探伤

内壁、内衬套、喷嘴应无裂纹、磨损、腐蚀等缺陷

3

面式减温器抽芯检查

着色探伤

应符合《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检验规程》要求

4

联箱胀口检查

目视外观检查

应无裂纹、重皮和损伤

5

联箱支、吊架检查

目视外观检查

支吊架牢固、正确、受力均匀,弹簧无卡涩现象;支座无杂物堵塞

6

全炉膨胀指示器校对零位及膨胀量检查

宏观检查

位置正确,安装合理牢固,指示清晰

7

联箱内部隔板必要时抽查

内窥镜

应符合《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检验规程》要求

8

联箱各种管座焊口检查

目视外观检查、着色探伤

接管座焊口、角焊缝,联箱环焊缝,吊耳与联箱的焊缝,均无裂纹、严重咬边、缺陷

水冷壁及下降管

1

炉膛开孔周围水冷壁管磨损、腐蚀检查

目视外观检查、着色探伤、超声波测厚

无磨损、腐蚀、机械损伤、表面裂纹、变形(含蠕变变形)、鼓包等;鳍片与管子的焊缝应无开裂、严重咬边、漏焊、虚焊等情况

2

对流受热面管下弯头检查

目视外观检查、超声波测厚

机械损伤、磨损减薄量小于壁厚的30%

3

凝渣管检查

目视外观检查

无疲劳裂纹、过热、胀粗、鼓包和磨损减薄等缺陷

4

水冷壁管结渣、腐蚀、超温、磨损检查

目视外观检查

无垢下腐蚀、过热、胀粗、磨损超标缺陷

5

水冷壁监视段割管检查,大修前的一次小修进行

化学分析

分析结果符合DL794-2001的要求

6

水冷壁高温区定点测厚

超声波测厚

壁厚减薄量小于壁厚的30%

7

水冷壁被掉焦砸伤、砸扁检查

目视外观检查

无碰撞损伤、腐蚀、和磨损等情况,壁厚减薄量小于壁厚的30%

8

下降管弯头壁厚、椭圆度抽查

超声波测厚、无损探伤

结果应符合DL/T438-2000的要求

9

水冷壁支吊架、挂钩检查

目视外观检查

无损坏、松脱、变形;吊架螺帽无松动

10

全炉防震档检查及调整

目视外观检查

符合检修规程要求

11

炉膛四角及与燃烧器大滑板相联处水冷壁管拉伤情况检查

目视外观检查、着色探伤

无裂纹、机械损伤等缺陷

12

直流炉水冷壁中间联箱引入、引出管横裂情况检查

目视外观检查、着色探伤

13

直流炉水冷壁相变区段蠕胀检查

割管检查

内壁腐蚀原因分析,如内壁垢量超标应进行化学清洗

过热器、再热器

1

管排磨损及蠕变胀粗、鼓包情况检查

目视外观检查、游标卡尺测量、

磨损减薄量不超过壁厚的30%;合金管胀粗小于2.5%D;碳钢管胀粗小于3.5%D

2

管外壁宏观检查

目视外观检查、手摸

管子无磨损、腐蚀、氧化、机械损伤、表面裂纹、变形(含蠕变变形)、鼓包等

3

过、再热器穿墙管碰磨情况检查

目视外观检查

无机械损伤磨损、膨胀不畅

4

被吹灰器吹损情况检查

目视外观检查、超声波测厚

无吹损减薄

5

过热器顶棚管、包覆管的墙角部位管子拉伤情况检查

目视外观检查

顶棚管、包墙管鳍片焊缝应无严重咬边和表面气孔缺陷

6

过热器、再热器吊卡及固定卡检查与调整

目视外观检查

管卡及管排固定装置无烧损、松脱,管子无晃动,管卡附近管子无磨损现象

7

过热器膨胀间隙检查

目测

符合《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锅炉机组篇)》的要求

8

高温过、再热器监视段割管检查

化学分析

分析结果符合DL794-2001的要求

9

过、再热器管壁温度测点检查及校验

执行检修工艺卡

符合检修规程要求

省煤器

1

防磨装置检查和整理

目视外观检查

防磨装置完好,安装正确,无烧损、松脱、磨穿、变形等缺陷

2

磨损情况检查

目视外观检查

超声波测厚

磨损减薄量小于壁厚的30%

3

管排及其间距变形情况检查及整理

目视外观检查

管排应平整、间距均匀,不存在烟气走廊及杂物

4

省煤器入、出口联箱管座焊口抽查

目视外观检查

无损探伤

管座角焊缝应无裂纹;联箱吊耳完好,与联箱连接焊缝表面应无裂纹

5

省煤器入口受热面管割管检查

化学分析

分析结果符合DL794-2001的要求

管道及附件

1

疏水管、排污管、放水管、加热管、空气管、取样管管座及管道抽查

目视外观检查、着色探伤

弯头外表面应无裂纹、严重腐蚀等缺陷,小口径管外表面,均应无严重磨损、机械损伤、宏观、微观表面裂纹、严重腐蚀等缺陷

2

过热器出口联箱向空排汽管、安全门、导汽管根部焊口及弯头抽查

目视外观检查、着色探伤

结果应符合DL/T438-2000的要求

3

主汽、再热器出口管道定点蠕胀测量

蠕胀测量

结果应符合DL/T438-2000的要求

4

主汽、再热汽出口管弯头、焊口抽查(尚未抽查者运行十万h后要普查)

宏观检查、超声波测厚、无损探伤、金相检查

结果应符合DL/T438-2000的要求

5

主、再热汽管道监视段定期割管检查

金相检查

结果应符合DL/T438-2000的要求

6

主、再热、给水等管道支吊架检查与处理

目视外观检查

支吊架应完好,安装正确,受力状态正常,弹簧无变形或断裂,吊架螺帽无松动

7

减温器喷水管及给水管道内壁腐蚀、冲刷情况抽查,必要时测厚

宏观检查、超声波测厚

应符合《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检验规程》要求

8

主汽、给水管道三通抽查

宏观检查、超声波测厚、无损探伤、金相检查

结果应符合DL/T438-2000的要求

9

检查消音器焊缝、检查通流面积

宏观检查、着色探伤

应符合《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监察规程》要求

10

锅炉启动、定排、连排、疏水扩容器及焊缝、封头、导向板等检查

宏观检查、超声波测厚、无损探伤、金相检查

表面应无明显汽水冲刷减薄和腐蚀;测量减薄和腐蚀处的深度及面积应符合《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检验规程》要求

锅炉保护装置

1

安全门检修后或锅炉大、小修后校验安全门

在线冷、热态校验;实际压力校验

动作灵活、准确,起座、回座压力整定值符合规程要求,提升高度符合有关技术文件

2

安全门定期做放汽试验

手动操作

每年不少于1次,动作灵活、准确

3

炉膛安全保护装置检查整定

执行试验方案

应符合《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监察规程》要求

锅炉水压试验

1

锅炉额定压力试验

执行试验方案

1.停止上水后(在给水门不漏的条件下)5min压力下降值:

主蒸汽系统不大于0.5MPa,再热蒸汽系统不大于0.25MPa

2.承压部件无漏水及湿润现象

3.承压部件元残余变形

2

锅炉大面积更换受热面后做超压试验

执行试验方案

1.金属壁和焊缝没有任何水珠和水雾的泄漏痕迹

2.金属材料无明显的残余变形

受热面材质更换的检验

1

更换材料的质量证明书

查验

符合JB3375-91要求

2

外观检查

目视宏观检查

1.表面应无裂纹、折叠、龟裂、压扁、砂眼、分层等缺陷

2.外径、壁厚必须符合JB3375-91

3

光谱确认材质

光谱仪

4

直管涡流探伤、拉伸试验、压扁试验、扩口试验

涡流探伤、拉伸试验、压扁试验、扩口试验

无超标缺陷,机械性能符合规程要求

5

弯头外观检查

磁粉探伤

无裂纹

6

组装成屏或圈的管子

入库前

目视宏观检查、光谱仪、通球试验

符合规程要求

焊接材料

1

焊条、焊丝、钨棒、氩气、氧气、乙炔气的质量合格证书,光谱确认

入库前

查验、光谱仪

质量应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有关专业标准

防止锅炉“四管”泄漏检查表2(小修)

序号

项目

小修

检查方法

质量标准

责任人

监督人

联箱

1

联箱支、吊架检查

目视外观检查

支吊架牢固,受力均匀

2

全炉膨胀指示器校对零位及膨胀量检查

按检修工艺卡执行

符合检修工艺规程要求

3

联箱各种管座焊口检查

目视外观检查、着色探伤

接管座焊口、角焊缝,联箱环焊缝,吊耳与联箱的焊缝,均无裂纹、严重咬边、缺陷

水冷壁及下降管

1

炉膛开孔周围水冷壁管磨损、腐蚀检查

目视外观检查、着色探伤、超声波测厚

无磨损、腐蚀、机械损伤、表面裂纹、变形(含蠕变变形)、鼓包等;鳍片与管子的焊缝应无开裂、严重咬边、漏焊、虚焊

2

对流受热面管下弯头检查

目视外观检查、超声波测厚

机械损伤、磨损减薄量小于壁厚的30%

3

凝渣管检查

目视外观检查

无裂纹、过热、胀粗、鼓包和磨损减薄等缺陷

4

水冷壁管结渣、腐蚀、超温、磨损检查

目视外观检查

无垢下腐蚀、过热、胀粗、磨损超标缺陷

5

水冷壁监视段割管检查,大修前的一次小修进行

化学分析

分析结果符合DL794-2001的要求

6

水冷壁高温区定点测厚

超声波测厚

壁厚减薄量小于壁厚的30%

7

水冷壁被掉焦砸伤、砸扁检查

目视外观检查

无碰撞损伤、腐蚀、和磨损等情况,壁厚减薄量小于壁厚的30%

8

下降管弯头壁厚、椭圆度抽查

超声波测厚、无损探伤

结果应符合DL/T438-2000的要求

9

水冷壁支吊架、挂钩检查

目视外观检查

无松脱、变形等

10

全炉防震档检查及调整

目视外观检查

符合检修规程要求

11

炉膛四角及与燃烧器大滑板相联处水冷壁管拉伤情况检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