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园林工程植物及生态考题(全).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096992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园林工程植物及生态考题(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重庆园林工程植物及生态考题(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重庆园林工程植物及生态考题(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重庆园林工程植物及生态考题(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重庆园林工程植物及生态考题(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重庆园林工程植物及生态考题(全).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重庆园林工程植物及生态考题(全).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重庆园林工程植物及生态考题(全).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重庆园林工程植物及生态考题(全).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重庆园林工程植物及生态考题(全).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重庆园林工程植物及生态考题(全).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重庆园林工程植物及生态考题(全).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重庆园林工程植物及生态考题(全).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重庆园林工程植物及生态考题(全).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重庆园林工程植物及生态考题(全).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重庆园林工程植物及生态考题(全).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重庆园林工程植物及生态考题(全).doc

《重庆园林工程植物及生态考题(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园林工程植物及生态考题(全).doc(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重庆园林工程植物及生态考题(全).doc

园林植物及生态

第一章园林植物基础知识

一、单项选择

1、植物学名中CV.表示品种。

2、下例植物适合观果的是乌柿。

3、银杏、鹅掌楸、椴树、悬铃木、七叶树被称为世界五大行道树。

4、常具鳞叶或刺叶的科是柏科。

5、下列特征中不为木兰科的是雌蕊、雄蕊定数且合成。

6、托叶发达;心皮多数,分离,子房上位;聚合核果和瘦果是蔷薇亚科的特征。

7、草本,头状花序,聚药雄蕊;子房下位,连萼瘦果是菊科的特征。

8、下列垂直绿化植物中,具攀缘茎的是爬山虎。

9、具棕榈型树冠,叶羽状分裂的是假槟榔、苏铁。

10、为一、二年生草花的是三色堇。

11、苏铁的学名为CycasrevolutaThunb.,其中Cycas表示属名。

12、被誉为行道树之王的是悬铃木。

13、苞鳞与珠鳞分离,每珠鳞腹面具2枚倒生胚珠,是松科的特征。

14、具乳汁,花单性单被、具花果是桑科的特征。

15、棕榈科植物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

16、托叶发达;心皮多数,分离,子房上位;聚合核果和瘦果是蔷薇亚科的特征。

17、水杉叶条形、冬芽、小枝、叶均对生或近对生易与其它裸子植物相区别。

18、下列香花植物中,落叶性的是腊梅。

19、为单轴型竹类的是毛竹。

20、大花美人蕉花中最醒目的部位是雄蕊。

21、叶鳞形或刺形,交互对生或轮生是柏科的特征。

22、叶线形,叶、小孢子叶及珠鳞交互对生的是落羽杉。

23、梨果为苹果亚科所特有。

24、下列木兰科植物中,花腋生的是含笑。

25、下列垂直绿化植物中,为攀缘茎的是爬山虎。

26、下列草花植物中,不为球根花卉的是三色堇。

27、被誉为世界五大观赏树之一的是雪松。

28、单轴型竹类是毛竹。

29、适合做行道树栽培的是复叶羽栾树。

30、荚果是豆科三个亚科最重要的共同特征。

二、多项选择题

1、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2、常栽培做绿篱的有六月雪、日本珊瑚树、小蜡(毛叶丁香)。

3、下列属于秋色叶的植物有鹅掌楸、银杏、鸡爪槭、枫香树。

4、适合春季花坛、花镜栽培观赏的有郁金香、瓜叶菊、风信子。

5、下列观赏植物中具长、短枝的有雪松、金钱松、银杏。

6、下列园林植物中,先花后叶的有紫荆、玉兰、腊梅。

7、影响园林植物花芽分化的主要生态因子有温度、光照。

8、下列秋色叶植物中,秋叶黄色的有银杏、鹅掌楸。

9、适合重庆主城区栽培的棕榈科植物有蒲葵、大丝棕、棕榈。

三、判断错误

1、灌木是指通常无明显主干而呈丛生状态的草本植物。

(X)

2、园林植物生长发育过程常表现“快—慢—快”的生长特点。

(X)

3、在中等水分条件下才能正常生长的植物称为中性植物。

(X)

4、长日植物的光照时间必须短于临界日长才能开花。

(X)

5、山茶、杜鹃最适宜在碱性土壤中生长。

(X)

6、雪松、金钱松均为常绿乔木。

(X)

7、水杉、池杉是湿地绿化的理想树种。

(X)

8、黄葛树冠大荫浓,常栽培做行道树和庭荫树。

(V)

9、木犀科植物仅有两个雄蕊。

(V)

10、樟科植物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适合我国南方栽培。

(V)

11、佛肚竹、毛竹、棕竹均为禾本科植物。

(X)

12、品系是尚未正式命名的品种,只存在于栽培品种。

(V)

13、一般来讲,原产于热带的园林植物,其生长的温度基点较低;原产于温带的园林植物,生长的温度基点较高。

(X)

14、菊花、莲(荷花)为典型的短日植物。

(X)

15、长日植物的光照时间必须短于临界日长才能开花。

(X)

16、一品红的主要观赏部位是花序下方的苞叶。

(V)

17、荷花玉兰(广玉兰)、榕树(小叶榕)、天竺桂均为常绿乔木。

(V)

18、水杉、金钱松、银杏、福建柏均为我国特产的裸子植物。

(V)

19、禾本科植物的茎通常为圆柱形且节间中空。

(V)

20、桑科榕属(Ficus)与木兰科植物小枝均有环状托叶痕,但木兰科植物具乳汁而易于区别。

(X)

21、紫荆并非香港市花紫荆花,但同属豆科植物。

(V)

22、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的主要区别在于裸子植物无真正的种子。

(X)

23、所有园林植物的生长发育都必须经过种子时期。

(X)

24、人为分类法具有简单明了,操作和实用性强等优点,并能反映植物的进化情况及其相互间的亲缘关系。

(X)

25、木本植物包括乔木、灌木和木质藤本。

(V)

26、维管植物包括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三类。

(V)

27、报春花科植物雄蕊与花冠裂片同数,而杜鹃花科植物雄蕊通常为花冠裂片的2倍。

(V)

28、梨果是蔷薇科植物特有的果实。

(V)

29、桂花、女贞、野迎春(云南黄素馨)同属木犀科植物。

(V)

30、木本植物对光的需求不是固定不变的,常随着树龄、环境、地区的不同而变化。

(V)

31、在中等光照条件下方能正常生长的植物称为中性植物。

(X)

32、山茶、杜鹃最适宜在碱性土壤中生长。

(X)

33、八角金盘为阳性植物。

(X)

第二章城市环境与生态基础知识.

一、名词解释

1、城市环境:

是指影响城市人类活动的各种自然的或人工的外部条件的总和。

2、热岛效应:

是城市气候最明显的特征之一,是指城市气温高于郊区气温的现象。

3、热岛环流:

由于热岛效应,城市中心的热气流气流,形成一个低压中心,当热气流上升到一定高度则降低温度并向四周下沉,继之冷空气再流向热岛中心,如此反复。

4、狭管效应:

指如果风向与街道走向一致,风速将比开阔地增强。

5、温室效应:

是人为大气污染所引起的全球气温上升。

6、石油型空气污染:

其主要污染物为光化学烟雾,主要是由石油和石油产品的燃烧及汽车排放的尾气引起的。

7、煤炭型空气污染:

其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硫和粉尘,主要来自燃煤过程中的废气。

8、光化学烟雾:

是一种特殊的次生污染物。

是由汽车和工厂排出的氮氧化物和碳化氢,经太阳紫外线照射而产生的一种毒性很大的蓝色烟雾。

9、水体富营养化:

当生活污水的粪便和含磷洗涤剂以及化肥等经雨水的冲洗而进入水体后,使水体中氮、磷、钾等植物营养物质增多,可促进水生藻类过度繁殖,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10、植物群落:

特定空间或特定生境下植物有规律的组合,在一定的地段上,群居在一起的各种植物种群所构成的一种有规律的集合体就是植物群落。

11、群落物种多样性:

是群落生物组成结构的重要指标,是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决定因素。

12、逆向演替:

由草型湖演替为藻型湖泊的过程称为逆向演替。

生态系统的退化就是逆向演替的结果。

13、进展演替:

从结构简单向结构复杂的方向发展,称为进展演替。

14、顶极群落:

群落演替的最终稳定阶段的植被,称为演替顶极或顶极群落。

15、生态系统:

群落内的各种生物彼此相互影响、紧密联系,并与环境发生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由此形成生态系统。

16、城市生态系统:

城市是以人为中心的、以一定的环境条件为背景的、以经济为基础的社会、经济、自然综合体,按照系统学的观点,称为城市系统。

从生态学的角度称为城市生态系统。

17、植被及城市植被:

植被是地球表面所覆盖的植物的总称。

城市植被是指城市里覆盖着的生活植物,是包括城市里的公园、广场、道路、企事业单位、农田以及空闲地等场所所拥有的森林、灌木丛、绿篱、草地、农作物等所有植物的总称。

18、酸沉降:

当空气中的二氧化硫以及氮氧化物与水汽结合,形成硫酸和硝酸,以降水形式降落到地面,使雨水pH值小于5.6,就形成酸雨(acidrain),也称为酸沉降(aciddeposition)。

19、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指生态系统具有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

20、走廊:

是两边与本底有显著区别的狭带状土地,也可以说是带状斑块。

21、斑块:

是在外貌上与周围地区(本底)有所不同的一块非线形地表区域。

22、本底或基底:

是占面积最大,连接度最强,对景观的功能所起的作用也最大的景观要素。

23、景观:

是以类似方式重复出现的,相互作用的若干生态系统的聚合所组成的异质性的土地地域。

24、生态适宜性分析:

是景观生态规划的核心。

以景观生态类型为评价单元,选择有代表性的生态特性(如降水、土壤肥力、旅游价值等),从景观的独特性、多样性、功效性、宜人性或景观的美学价值入手,分析某一景观类型内在的资源质量以及与相邻景观类型的关系,确定景观类型对某一用途的适宜性和限制性,划分景观类型的适宜性等级。

25、景观生态规划:

是以一种多学科知识为基础,运用生态原理和系统分析技术,为科学地管理和最佳利用土地,保证人、植物和动物及其赖于生存的资源都有适宜生存或存在空间的土地利用规划。

二、单项选择题

1、石油型空气污染的主要空气污染物为(光化学烟雾)。

2、重庆地区的地带性植被为(常绿阔叶林)。

3、一个自然生态系统常常趋向于达到一种内稳定状态或平衡状态,这种平衡状态主要是靠(负反馈)机制来调节的。

4、任何一类植物群落演替系列,最终总是达到一种适应本地气候条件的稳定的植被类型。

这个终点称为(顶极群落)。

5、目前,温室效应主要是指人为大气污染所引起的全球气温上升的现象。

其主要气态污染物为(二氧化碳)。

6、如果在郊区存在较大面积的森林植被,有利于促进城市与郊区之间的空气流动,从而进一步降低热岛效应,改善城市大气质量。

其理论依据主要是城市与郊区之间存在着(大气环流)。

7、在大气污染物中,(总悬浮颗粒物(TSP))是我国城市空气中的主要污染物。

8、植物群落的(外貌)是认识植物群落的基础,也是区分不同植被类型的主要标志。

9、在城市生态系统中人是(主导因素),人类活动的正确与否决定了城市生态系统能否可持续发展。

10、斑块大小的生态学意义主要表现在(物种-面积关系)上

11、(本底或基底)是占面积最大,连接度最强,对景观的功能所起的作用也最大的景观要素。

12、景观的异质性主要来自(干扰)以及异质的立地或生境条件。

13、由于食物链的环节是受限制的,所以营养级的数目一般限于(3~5)个。

14、光化学烟雾常在(夏秋季)夏秋季发生。

15、如果风向与城市街道走向一致,则由于(狭管效应),风速将比开阔地增强。

16、城市大气中有二氧化碳和污染物覆盖层,对地面长波辐射有强烈的(反射)作用。

17、随着重庆主城区机动车保有量的增加,大气中二氧化氮浓度明显上升,与2002年相比,2005年度主城区大气中氧化氮浓度升了21%。

说明已开始具有(石油型)大气污染的特点。

18、生态系统的退化就是(逆向演替)的结果,往往表现为生态系统结构简单化、多样性减少、生产力下降等方面。

19、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景观是由不同(生态系统)组成的镶嵌体。

20、景观生态规划在关注区域生态特性的基础上以(大中尺度)的景观单元利用和配置为主要目标。

21、(城市植被)是城市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也是城市环境中具有生命特性的重要组分。

二、多项选择题

1、城市内部光照条件主要取决于(街道宽度、街道走向、建筑物高度)。

2、物质循环可在(生物个体、生态系统层次、生物圈层次)三个不同层次上进行。

3、植被的地带性分布基本上是取决于(热量、降水)这两个生态因子及其组合状况。

4、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景观组成单元或景观要素主要有(斑块、走廊、本底)几种基本类型。

5、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来看,景观的形成主要受(地貌、气候、自然干扰、人为干扰)因素的影响。

6、植物群落的动态变化包括(季节动态、年际动态、演替、演化)。

7、城市植被的净化功能,主要表现在园林植物具有(吸收有害气体、吸附尘粒、杀菌、净化水体)等净化的作用。

8、煤炭型空气污染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硫、粉尘)。

9、我国城市的环境污染主要表现在(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固体废弃物、噪声污染)等方面。

10、从人类干扰程度来分,城市植被可以分为(自然植被、半自然植被、人工植被)等类型。

11、城市环境的组成包括(物理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景观环境)。

12、群落物种的(数目、多少)是度量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基础。

三、是非判断题

1、一般而言,城市中如果每个居民平均有10m2树林或25~50m2草坪,就可以保持空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使空气新鲜。

(V)

2、斑块形状的生态学意义主要与边缘效应密切相关。

(V)

3、城市生态系统却表现出倒金字塔形的特点,营养关系出现倒置,并且食物链简化,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小。

(V)

4、一般而言,针叶树比阔叶树吸尘能力强,单株比森林吸尘能力强。

(X)

5、城市内部气候与周围郊区气候有很大差异,足以改变城市所在地原有的气候类型特点。

(X)

6、城区大部分为不透水的路面和建筑物,自然降水的大部分被地下水道排走,加之城市植被覆盖率较小,气温高,因此相对湿度远比郊区低。

(V)

7、重庆市主城区地处副热带高压控制区,地面以上的一定高度常出现逆温。

重庆市大气污染严重,就与这种逆温的出现有一定关系。

(V)

8、与郊区相比较,城区地表径流显著增加。

(V)

9、对大气污染物吸收能力强的植物,其抗性也都较强。

(X)

10、重庆主城区常见的榕树(小叶榕Ficusmicrocarpa)对SO2、HF、氯气和酸雨抗性较强。

(V)

11、一般而言,城市植被中乡土植物在植被区系成分中所占比例远较农村或郊区为少。

(V)

12、“城市绿地”与“城市植被”在含义上是一致的。

(V)

13、当生态系统发展到成熟期后,由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生态系统可以抵抗外来干扰因素的影响,达到长期稳定的状态。

(X)

14、城市植被处于不同于自然植被的特化生境中,属于以人工为主的一个特殊的植被类群。

(V)

15、一个景观包括空间上彼此相邻,功能上互相有关,发生上有一定特点的若干生态系统的聚合。

(X)

三、简答题

1、从园林工作者的角度,简述景观的涵义。

答:

景观是以类似方式重复出现的,相互作用的若干生态系统的聚合所组成的异质性的土地地域。

景观有多种涵义。

第一种是美学上的涵义,与风景同义。

景观作为审美对象,是风景画及风景园林学科的对象。

第二种是地理学上的理解,将景观作为地球表面气候、土壤、地貌、生物各种成分的综合体,与生态系统或生物地理群落含义相近。

第三种涵义是景观生态学的理解,将景观视为空间上不同生态系统的聚合。

一个景观包括空间上彼此相邻,功能上互相有关,发生上有一定特点的若干生态系统的聚合。

景观这三方面的涵义尽管存在明显差异,但有历史上的联系。

景观生态学中的景观概念是从直观的美学观,到地理上的综合观,又到景观生态学上异质地域观逐步发展而来的。

2.述生态适宜性分析的基本涵义。

答:

景观生态适宜性分析是景观生态规划的核心。

目标以景观生态类型为评价单元,根据区域景观资源与环境特征、发展需求与资源利用要求,选择有代表性的生态特性(如降水、土壤肥力、旅游价值等),从景观的独特性(稀有性及被破坏后可能恢复时间尺度),景观的多样性(斑块多样性、种类多样性和格局多样性),景观的功效性(生物生产能力和经济密度等),景观的宜人性或景观的美学价值人手,分析某一景观类型内在的资源质量以及与相邻景观类型的关系(相斥性或相容性),确定景观类型对某一用途的适宜性和限制性,划分景观类型的适宜性等级。

3.述城市植被的功能。

答:

(1)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2)净化作用:

①吸收有害气体;②吸尘作用;③减少空气中的含菌量;④净化水体;⑤净化土壤。

(3)改善局部气候:

①调节气温;②调节湿度;③防风沙、调节气流的作用。

(4)降低城市噪声:

植物的粗糙树干和茂密的的枝叶是天然的吸声器。

(5)保护生物多样性:

城市植被的保护和建设,特别是植物园的建设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内容。

4、简述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

答:

(1)城市生态系统的人为性:

城市生态系统是人工生态系统,人是生态系统的主体。

(2)城市生态系统的不完整性:

城市生态环境的自然调节能力严重下降,废弃物几乎全部需要输送到化粪池、污水厂或垃圾处理厂进行处理。

城市中的植物,其主要任务已不是提供营养物质,而是美化景观,净化空气。

城市居民需要的植物产品需要从外部提供。

(3)城市生态系统的开放性:

首先,城市生态系统不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系统,在物质和能源方面对外部生态系统有强烈的依赖性,并产生数量惊人的废弃物。

其次,在人力、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也对外部系统有不同程度的依赖性,同时,它也向外部系统输出人力、资金、技术、信息,使得外部系统的运行也相当程度上被城市的辐射力及其性质所影响和制约。

5、简述城市气候的特点。

答:

(1)气温高,城市气温高于周围地区,无霜期长;

(2)湿度低,空气湿度比周围地区相对要低;

(3)风速小,市区建筑物密集,风速一般比郊区小20%~30%;

(4)太阳辐射弱,市区大气中含有大量尘粒,使年平均太阳光斜射总量比郊区约少15%~20%;

(5)能见度差,城市大气中含有大量尘粒,凝结物浓度大,雾天多,能见度下降;

(6)降水多,城市热岛效应增强了空气的热对流,使市区上升气流加强,有利于增加城市降水。

6、重庆市城市生态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

答:

⑴废水排放量大,城市污水处理率低,加之规模化畜禽及水产养殖大量出现,大多数养殖场的畜禽粪便直接排入环境,致使水质污染突出。

⑵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产量大,大气污染严重。

⑶人均绿地少。

主城区人均绿地2.08m2,只相当于全国城市人均绿地5.3m2的44.7%。

⑷自然灾害频繁,尤其是地质灾害严重,对生态环境破坏较大。

第三章园林植物栽培及养护管理

一、园林植物繁殖概述

1、播种苗或实生苗:

用种子繁殖所得的苗木称为。

实生苗具有一定的遗传变异性,可塑性大,有利于引种驯化和定向培育创造新品种。

实生苗根系发达,有利于苗木的生长发育,对不良的生长环境适应性强,其抗旱,抗寒,抗风等能力一般强于营养繁殖苗。

2、播种量

是单位面积(或单位长度)上播种种子的重量。

3、计算播种量主要根据以下条件:

①单位面积的产苗量(A);

②种子品质指标,即种子纯度(p)、千粒重(w)、发芽率或发芽势(G);

③种苗的损耗系数(C)。

4、播种方法:

①撒播。

②点播。

③条播。

5、间苗:

是为了调整幼苗的疏密度,使苗木之间保持一定的间隔距离,占有一定的营养面积、空间位置和光照范围,使苗木生长整齐健壮。

6、截根和移栽:

一般在幼苗长出4~5片真叶,苗根尚未木质化时进行截根,截根深度在5~15cm为宜。

目的是控制主根的生长,促进苗木的侧根、须根生长,加速苗木的生长,提高苗木质量同时也提高移植后的成活率。

7、营养繁殖:

是以母树的营养器官(根、茎、叶)的一部分来繁殖苗木的方法。

8、营养繁殖

不是通过两性细胞的结合,营养繁殖所得的新植株其遗传性是和母体完全一致的(偶尔发生的芽变除外)。

通过营养繁殖所得的幼苗可加速成长,提早开花结实。

但营养繁殖苗的根系不如实生苗的根系发达(嫁接苗除外),抵抗不良环境的能力较差,且寿命较短。

9、常用的营养繁殖方法:

分株、压条、扦插、嫁接。

10、分株繁殖:

把大灌木丛用刀或铣分别切成若干个小植丛,进行栽植。

或把根蘖从母树上切挖下来,形成新的植株,这种从母树上分割下来而得到新植株的方法就是分株。

分株方法适用于易生根蘖或茎蘖的园林树种。

11、压条繁殖法:

是利用生长在与母树上的枝条埋入土中或用其它湿润的材料包裹,促使枝条的被压部分生根,以后再母株割离,成为独立的新植株。

压条法多用于花灌木。

12、嫁接繁殖:

是将欲繁殖的枝条或芽接在另一种植物的树体或根上,形成一个独立新植株的繁殖方法。

13.嫁接苗:

通过嫁接繁殖所得的苗木。

14.接穗:

供嫁接用的枝或芽。

15砧木:

承受接穗带根的植物部分。

嫁接繁殖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如嫁接繁殖受限于植物的亲缘关系,不是所有植物都可以嫁接繁殖。

13、扦插繁殖:

是用植物营养器官的一部分(如枝、芽、根、叶等)作为插穗,在一定条件下,插在土、沙或其他基质中,使其生根发芽,成为完整独立的新植株。

14、扦插方法:

有三种,绿枝扦插、硬枝扦插与叶插。

15、鳞茎分株法:

球根花卉地下部具有鳞茎球,如郁金香、风信子、水仙、朱顶红等。

分离方法是母球种植一年后,其叶原茎分化伸长,发育成侧鳞茎,采收挖掘出,待干燥后将小球分离即可。

16、球茎繁殖法:

是球茎通过顶芽的生长发育,基部膨大成新球茎进行自然增殖,同时母球和新球间的茎节上的腋芽伸长分枝,继而先膨大可形成小球茎,小球茎栽种一年即成新球。

17、根茎繁殖法:

通常在新老根茎的交界处分割,保持每节有2~3个芽进行栽种。

二、园林植物施工栽植

1、种植土:

理化性能好,结构疏松、通气,保水、保肥能力强,适宜于园林植物生长的土壤。

2、客土:

将栽植地点或种植穴中不适合种植的土壤更换成适合种植的土壤,或掺入某种土壤改善理化性质。

3、种植土层厚度:

植物根系正常生长发育所需的土壤深度。

4、基肥:

植物种植或栽植前,施入土壤或坑穴中以作为底肥的肥料,多为充分腐熟的有机肥。

5、假植:

苗木起运到目的地后,因诸多原因不能及时定植的情况下,将苗木根系用湿润土壤进行临时性的埋植措施。

6、定植:

按规范要求将苗木植人目的地树穴内的操作。

7、浸穴:

种植前的树穴灌水。

8、胸径:

苗木主干离地表面1.3m处的直径。

9、基径:

苗木主干贴近地面处的直径。

10、分枝点高:

乔木从地面至树冠分枝处即第一个分枝点的高度。

11、枝下高:

指从地表面到树冠枝条最低点的垂直高度。

12、栽植成活原理:

如何维持和恢复树体以水分代谢为主的平衡是栽植成活的关键,否则就有死亡的危险。

园林植物栽植遵循水分平衡原理,即苗木的根系所吸收的水分与树冠消耗的水分总是处于一种平衡状态。

用公式表示:

苗木根系吸收水分≈树冠蒸腾的水分+树冠其它生命活动消耗的水分(如光合作用消耗的水分)。

园林苗木的“栽植”,绝不可以被简单地理解为狭义的“种植”,而是一个系统的、动态的操作过程。

在园林绿化工程中,苗木栽植更多地表现为“移植”。

首先,根部在起挖过程中所受的损伤严重,特别是根系先端具主要吸水功能的须根大量丧失,使得根系不再能满足地上部分枝叶蒸腾所需的大量水分供给。

其次,由于根系被挖离原生长绝后处于易干燥状态,树体内的水分由茎叶移向根部,当茎叶水分损失超越生理补偿点后,即干枯、脱落,芽亦干缩,而根的再生又是依赖消耗树干和树冠下部枝叶中储存物质的水平。

再有,苗木在挖掘、运输和定植过程中,为便于操作及日后的养护管理,提高栽植成活率,通常要对树冠进行程度不等的修剪。

这些对树体的伤害直接影响了苗木栽植的成活率和植后的生长发育。

因此,要确保栽植苗木成活并正常生长,应对苗木栽植的原理有所了解。

13、栽植的“三适”原则:

(1)适树适栽:

对于易栽成活的树种(如黄葛树),可采用裸根栽植,不易成活的树种(如天竺桂,桂花等)须带土球并采取相应的水分调节措施。

(2)适时适栽:

落叶树种多在秋季落叶后或在春季萌芽前进行。

常绿树种栽植,南方冬暖地区多为秋植,或于新梢停止生长期进行;冬季严寒地区,以新梢萌发前春植为宜;春旱严重地区可行雨季栽植。

重庆地区最适合的大树移植时期为10月中下旬。

(3)适法适栽:

裸根栽植;带土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