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中国古籍整理研究综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8097867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86.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正文中国古籍整理研究综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正文中国古籍整理研究综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正文中国古籍整理研究综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正文中国古籍整理研究综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正文中国古籍整理研究综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正文中国古籍整理研究综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8页
正文中国古籍整理研究综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8页
正文中国古籍整理研究综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8页
正文中国古籍整理研究综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8页
正文中国古籍整理研究综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8页
正文中国古籍整理研究综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8页
正文中国古籍整理研究综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8页
正文中国古籍整理研究综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8页
正文中国古籍整理研究综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8页
正文中国古籍整理研究综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8页
正文中国古籍整理研究综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8页
正文中国古籍整理研究综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8页
正文中国古籍整理研究综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8页
正文中国古籍整理研究综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8页
正文中国古籍整理研究综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正文中国古籍整理研究综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正文中国古籍整理研究综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正文中国古籍整理研究综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正文中国古籍整理研究综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2007年《中华大典》的编纂出版取得了重大进展,共出版26册约5300万字,具体出版情况如下:

《哲学典·

佛道诸教分典》(6册),云南教育出版社2007年10月

诸子百家分典》(3册),云南教育出版社2007年10月

儒家分典》(7册),云南教育出版社2007年10月

《文学典·

魏晋南北朝文学分典》(2册500万字),凤凰出版社2007年

《历史典·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分典》(3册600万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月

《医药卫生典·

药学分典·

药物图录总部》(5册1000万字),巴蜀书社2007年月。

《哲学典》(任继愈主编,约3200万字)凡设《儒家分典》、《诸子百家分典》、《佛道诸教分典》3个分典,2007年已全部出齐。

《儒家分典》主要收集儒家文献中的哲学资料;

《诸子百家分典》包括了道、墨、名、法、杂、兵、天文、阴阳、农、医、纵横诸家文献中的哲学内容。

《佛道诸教分典》则收集佛教、道教及中国基督教、中国伊斯兰教和犹太教、摩尼教、祆教等文献中的哲学资料。

每个分典一般下设“典籍总部”、“人物总部”、“学派总部”、“范畴总部”,“总部”之下设“部”、“分部”,所收资料全部按照典籍、人物、流派所处时代的先后顺序排列。

“典籍总部”辑录主要著作的序、跋、评介和著录等,“人物总部”辑录重要人物的传记和生平资料,“学派总部”辑录有关学派的综述性文字,“范畴总部”辑录有关的哲学范畴、命题或论题的资料,另在《诸子百家分典·

范畴总部》之下设有“美学专论部”,将分布较为零散的中国古代的美学理论资料汇聚成编。

《哲学典》为中国古代哲学、美学的重建提供了分类整理的可信的丰富哲学资料。

魏晋南北朝文学分典》(黄进德教授主编)是《文学典》六个分典之一,编纂者经过普查并搜集文献资料,找出了数以百计的文字史从未提及的作家和鲜为人知的论文专著。

共收有作家700人,引书千余种,总体上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基本概况,成为研究这一时期文学最为系统的参考资料。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分典》(瞿林东先生主编):

设置的三个总部:

(1)《历史理论总部》主要反映史学家、思想家和政治家等对历史进程中的重大社会历史问题的认识和论述。

(2)《史学理论总部》主要反映中国历史上人们对史学发展中产生和提出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的认识和论述。

(3)《史学史总部》主要反映中国史学发展的路径、趋势及层出不穷的史学家之生平与著述。

此分典的特点是在框架结构上继承传统但又不拘泥于传统,特别在《历史理论总部》中,分典根据中国古代对于客观历史进程之重大社会历史问题的认识与论述,具体划分为论天人、论古今、论地理、论时势、论华夷、论国家、论正统、论分封、论兴亡、论鉴戒、论风俗、论人物等12个部。

药物图录总部》(郑金生先生主编)是《药学分典》6个总部之一,有彩绘图4425幅、墨线图16175幅,是中国历代中医本草图谱之大汇集,与《药物总部》配套,旨在为学术界和愿意了解中国古代药物学的人士提供分门别类、准确详实、便于检索的古代药物基原图的专题分类资料。

将如此数量众多的药物图汇集于一书,在本草史及古代类书编纂史上实属史无前例。

这些出于宫廷画师之手的绘画,在艺术传承和艺术欣赏方面,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至今,《中华大典》已累计出书49册,兹将已经出版的各典目录附列如下:

哲学典·

佛道诸教分典(全六册),云南教育出版社2007年

诸子百家分典(全三册),云南教育出版社2007年

儒家分典(全七册),云南教育出版社2007年

文学典·

宋辽金元文学分典(全五册),凤凰出版社1999年

隋唐五代文学分典(全四册),凤凰出版社2000年

明清文学分典(全五册)•凤凰出版社2005年

魏晋南北朝文学分典(全二册),凤凰出版社2006年

魏晋南北朝文学分典(全二册)凤凰出版社2007年

历史典·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分典(全三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历史地理典·

域外分典(全三册),浙江古籍出版社2003年

医药卫生典·

医学分典·

儿科总部(全一册),巴蜀书社1999年

基础理论总部(全二册),巴蜀书社1999年

针灸推拿总部(全二册),巴蜀书社2002年

医学卫生典·

诊法总部(全一册),巴蜀书社2005年

药物图录总部·

黑白图卷(全三册),巴蜀书社2007年

彩绘图卷(全二),巴蜀书社2008年

墨线图卷(全三),巴蜀书社2008年。

2.中华再造善本第一期出齐

“中华再造善本”是总结古代典籍散佚的历史教训,为更好地广泛、传播全国各地现存的善本古籍,方便学术界广泛利用善本古籍,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采取的一项重要的文化建设举措和文化建设的重大工程。

该工程是文化部、财政部等中央政府的组织支持下,出巨资仿真影印、线装存世珍稀善本古籍。

本书编选工作自2002年初开始,在有关专家的研讨、指导下,确定了“一传本,二扬学”的选书指导思想和“宋元从宽,明清从严”的遴选原则,既要传布珍稀的古籍文本,又要兼顾文献的学术价值和学术体系。

根据这一指导思想和遴选原则,工程分为两期进行,编纂分为五编,第一期为“唐宋编”、“金元编”,第二期为“明代编”、“清代编”、“少数民族文字古籍编”,每编所选书目按传统的经、史、子、集、丛等归类,以《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各书排序为准。

2007年“中华再造善本”经过8年(2000-2007)的努力,工程第一期按计划顺利完成,全部出齐,出版《唐宋编》、《金元编》凡758种1394函8990册,并向国家图书馆、31个省区市公共图书馆各赠送一套,教育部向全国100所重点高校图书馆配送一套,在海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受到学术界的高度赞扬。

为保留原书风貌,体现传统风格,装帧形式采用宋代官书《文苑英华》的开本形式,采用宣纸三色套色印刷或四色彩色印刷,中式线装,封面用纸仿国家图书馆藏乾隆年间磁青纸特制,函套用蓝色布料,达到仿真再造目的。

在2007年第一期全部出齐的同时,第二期选目几经推敲也已确定,内容包括一些明清版本古籍及少数民族文字的古籍,其种数在550余种。

两期总为1300余种。

“中华再造善本”工程第二期选目主要以明清两代珍稀古籍为主,兼及第一期遗漏的珍贵古籍,基本原则是选择明、清两代版本稀少、文献及学术价值较高的珍贵古籍,其中大部分属国家一、二级古籍及入选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古籍。

目前,“中华再造善本”工程编纂出版委员会组织专家已初步完成选目556种,包括明代编323种、清代编243种。

3.国家古籍重点规划的图书

“国家古籍整理出版重点规划”出版的古籍图书是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制(原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资助的出版项目,在2007年整理出版的古籍图书中,《国家古籍整理出版“十五”重点规划》、《“十一五”重点规划》的古籍图书约73种,其中①文学类古籍约26种(诗文集19种,文学评论2种,戏曲小说4种,考定著作1种),②语言文字类1种,③历史类古籍约22种(典章制度类1种,史料汇编10种,传记资料4种,历史地理7种),④哲学宗教类3种,⑤科学技术类8种,⑥综合参考类8种,⑦出土文献类4种,⑧普及读物类1种。

2007年出版的这些古籍图书,绝大部分属于古籍整理的精品之作。

其中影响较大者有:

(1)文学、语言类古籍

文学类古籍中的诗文集如《杨万里集笺校》(全十册)(中华书局2007年10月)由黑龙江大学文学院教授辛更儒(1944-)整理笺校。

此书不仅获得国家古籍整理出版专项经费资助,还是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资助项目。

杨万里为宋代名家,平生交游广泛,著述宏富,集共133卷,向无整理本,此次系首次整理出版,对推进宋代文史研究颇有裨益.书稿主要分校勘和笺证两部分,以艺风堂抄宋本为工作底本,四库本、汲古阁本为校本,参校《荆溪集》等宋刻诗集本;

重点对人物、时代、地理、时事、典制、名物等六方面内容笺证,具有校勘简明、笺证精审的特点。

再如《列朝诗集》(全12册,清钱谦益辑,中华书局2007年11月)是清初钱谦益所辑的有明一代诗歌总集,凡81卷,上起洪武,下迄崇祯,凡16朝278年间的诗人达1600百余家,分甲乙丙丁四集。

本书仅有两种版本:

一是清顺治九年毛氏汲古阁原刻本,一是清宣统二年神州国光社重排铅印本。

本书的整理者许逸民先生是中华书局的资深编辑,此次点校吸收了上述两本的合理成分,使本书成为了一种兼具二者之长的新版本。

本书可与《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全唐诗》、《宋诗钞》、《元诗选》、《晚晴簃诗汇》配套使用,从而全面了解中国诗歌发展的整体脉络。

其他如《唐宋千家联珠诗格校正》(凤凰出版社)、《晁补之集笺注》(齐鲁书社)《中州名家集(许衡集、姚燧集、王铎集)》(中州古籍出版社)、《欧阳修集编年笺注》(全8册,巴蜀书社)等,皆是文集中的古籍整理佳作。

文学评论中的《历代文话》(全10册,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11月),由复旦大学著名古代文学研究学者王水照教授历时10多年编辑整理而成,是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重大项目、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项目,《历代文话》是对中国文章学资料的首次系统的搜集和整理,收录宋以来直至民国时期的文评专书和论著,共计143种约600余万字。

所收内容以论古文为主,亦酌情选取论评骈文、时文之集成性著作,按著者生卒年之先后排列。

凡所收书都作了提要,并介绍著者简历、该书内容和主要版本情况;

各书底本大多选取精刊精校之善本,其中部分传本世所罕见,非常珍贵,本次整理对此类珍版则尽加利用。

此书是2007年古籍整理的重大收获,足以填补我国古籍整理在此方面的空白,可与何文焕《历代诗话》、丁福保《续编》、唐圭璋《词话丛编》、浦铣《历代赋话》等相媲美,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戏曲小说如《山左戏曲集成》(全三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12月)是由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著名文献目录学家王绍曾(1910-2007)、宫庆山(1933-)编辑整理,本书收录现存山左人戏曲,上自元,下迄明清,分上下两编,上编为杂剧,下编为传奇。

另有元人戏文二种入附录。

所收戏曲,均按剧作家时代先后排比,每一剧作家先小传,次剧目说明,后剧情。

并将近现代诸家评论、赏析及有关山左戏曲资料,择重要者辑为附录。

他如《明清传奇小说集》(吉林文史出版社)也不失为古籍整理的精心之作。

语言类古籍仅有《说文解字注》(全二册,[清]段玉裁注,许惟贤整理,凤凰出版社2007年12月),本书为《段玉裁全集》之一,是《说文解字》段注的第一次整理本。

(2)历史地理类古籍

历史类古籍中的典章制度类如《唐律疏义新注》(钱大群撰,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是对《唐律疏义》这部古代法典的译注。

《唐律疏义》(30卷)是唐高宗时长孙无忌等奉敕对《唐律》的律文逐条解释而成,有名例、卫禁、职制、户婚、厩库、贼盗、斗讼、诈伪、杂律、捕亡、断狱等12篇,律文502条,为今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部封建法典。

本书在对《唐律疏义》词语的注释中从现代刑法学角度对律条内容作“引述”,并辅之对全文的现代汉语“译文”。

历史地理类如《宋元珍稀地方志丛刊甲编》(全8册,王晓波等点校,四川大学出版社年12月6月),存世的宋元古方志约40余种,极具史料价值和校勘、辑佚价值。

本书“甲编”收录其中的8种:

《景定建康志》(第1-3册)、《河南志》(第4册)、《淳熙三山志》(第5-7册)《大德南海志·

新安志·

仙溪志》(第8册),内容涉及宋元时期及其以前相关地区的建置沿革、社会经济、工商贸易、矿藏物产、风俗名胜、文化教育、文学艺术、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内容,具有极其重要的史料价值。

如《景定建康志》,采《乾道建康志》、《庆元建康续志》两书资料,增入庆元至景定60余年事,纂成50卷,其中有留都录4卷,地理图及地理沿革1卷,表、志、传44卷,拾遗1卷,所绘府治及各县治地图颇为详明,是研究建康地方史和宋史的重要史料。

该丛书可与《宋元地理志丛刊》相互补充。

其他尚有《金陵梵刹志》(全2册,天津人民出版社)、《新安名族志》、《休宁名族志》(黄山书社)《入唐求法巡礼行记校注》(花山文艺出版社)等。

史料汇编类有《国家图书馆藏明代大统历日汇编》(全6册,国家图书馆出版社)、《清宫万国博览会档案》(全6册,广陵书社)等,传记资料类有《地方志人物传记(华东卷)》上编第一册(国家图书馆出版社)等

其他资助出版的古籍

医学类古籍如《宋以前医方选》《绍兴本草》《中医古籍孤本大全》(影印,5种)(中医古籍出版社),《针灸古典聚珍》(中国科技出版社)等,书目叙录类有《唐宋词书录》(岳麓书社)、《晚清新学书目提要》(上海书店出版社)、《中国中医古籍总目》(上海辞书出版社)等。

出土文献有文物出版社出版的《额济纳汉简释文校本》《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贰)》(上中下)、《吐鲁番柏孜克里克石窟出土汉文佛教典籍》(全二册),云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云南古碑精选》等。

(二)一般古籍的整理出版

2007年度的古籍整理的一般成果,虽然数量十分庞大,但从其性质上也大致可以分为当代新编纂的古籍文献、校点与注释的古籍文献、编目和辑校的古籍文献、线装和影印的古籍文献四大类。

由于涉及的资料十分广泛,所以分述如下:

1.时人新编的古籍著作

古籍文献的整理和传播形式多种多样,而由现当代著名学者经过潜心研究,吸收了当代最新研究成果而整理出版的学术成果更以其独特的价值备受学界关注,这样的学术成果在2007年度尤为值得注意。

(1)今人古籍整理的专集

《王叔岷著作集》(中华书局):

王叔岷是是海内外广受推崇的斠雠名家,台湾大学教授、台湾中研院史语所研究员。

其治学由斠雠入义理,兼好词章,尤精研先秦诸子,遍校先秦汉晋群籍,撰有专书近30种。

本集是其著作第一次在大陆结集出版,其中涉及古籍整理的著作有:

①《校雠学·

校雠别录》,此书将王叔岷的《校雠学(补订本)》与《校雠别录》两书合为一册。

前者对可以修订的问题及条例进行补充,例证太多的则进行删减,使得该书更为严谨与充实,更利于学界利用。

《校雠别录》为王叔岷在数十年进行庄子、史记、刘子等古籍的校证过程中,清理出的有关校雠的心得之作八篇的合集。

②《左传考校》,是王叔岷精研先秦诸子及校雠学的基础上,对《左传》的考校补充。

此书与乾、嘉诸儒之说有很大的不同,很多前贤未道及之处,考证中也有举证。

③《史记校证》,此书共五册,王叔岷先生广泛运用经、史、子、集以及古注、类书等校证《史记》,解决了前人根本无法解决的重要问题。

作者以一人之力,历经十七年的时间完成了全部文字校勘工作。

《史记校证》是近人整理《史记》的最重要成果之一,为《史记》校证本中最权威者,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④《刘子集证》,王叔岷先生大量征引类书、古注,以及前人未检有关《刘子》的题跋、叙录等,并完整收辑清儒以及近人的主要校注,针对前人相沿致误、阙误失检之处,做了补苴修正,并透彻地分析了致误的原因。

作者在训诂、校勘方面的识见超越了前人,对《刘子》的注释极为详尽,便于专业研究者参考。

⑤《诸子斠证》,本书选择斠证诸子之作十四篇,及附录四篇,合为一集,集中呈现了王叔岷先生在校理诸子方面的成就。

⑥《庄子校诠》,此书共二册,为王叔岷先生的代表作之一。

以续古逸丛书影印宋刊本为底本,参验《庄子》其他写本及刻本。

在引用郭象的《庄子注》及成玄英的《南华真经注疏》之外,征引力求详尽,囊括了历代注庄、解庄的重要著作。

对于诸家旧说,或重检所据之资料有无谬误,或对浅近者作进一步的解释;

对已成定论的旧说加以重新审定,力求使义理的阐发契合庄子的原意。

本书摆脱了对庄子思想的点线式的了解,在形式上的体系化、内容上的理性分析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不仅在校勘、训诂方面创获甚多,而且弘微并照,贯通义理,在历代《庄子》注本中,本书最为精详。

⑦《庄学管窥》,本书将王叔岷先生历年所发表有关庄子的单篇论著汇为一册,而以第一篇《庄学管窥》总其名,为王叔岷先生研究庄子心得之集中体现。

又附录中收录《读庄余韵》一篇,为王叔岷先生读《庄》数十年来所赋之诗篇,亦可见其爱庄之真性情。

⑧《钟嵘诗品笺证稿》,该书补充、修订了《钟嵘诗品疏证》等,附录中所选诗歌作品较前人更加详尽,有助于研究诗品者参阅、品评。

作者视野广博、考订精确、谨严,为《诗品》笺证方面的最重要成果之一,在古代文论界具有持久的影响力。

⑨《陶渊明诗笺证稿》,本书是陶渊明诗的经典注本,历来为陶渊明研究者、古代文学界所推崇,亦适合古代文学爱好者阅读。

⑩《列仙传校笺》,此次王叔岷先生所做之校笺工作,除依据王照圆等校正本外,广列六朝至唐的子、集诸部注语、类书等,对部分脱误文字复加校正,并就其重要辞句加以笺注,可谓为校笺《列仙传》之上乘之作,亦有助于研究古代文学、历史与神仙道教之学。

《慕庐论学集》,此书共二册,收录《世说新语补正》、《文心雕龙缀补》、《颜氏家训斠注》,并王叔岷先生手稿《吕氏春秋校补》等4部古籍整理方面的著作,另有《慕庐演讲稿》、《慕庐杂着》、《慕庐雑稿》3种。

另有《古籍虚字广义》10卷,收虚字231个,是王叔岷在四十余年的校释古籍过程中对虚字研究心得的一次总结性结集。

《刘永济集》(中华书局):

刘永济是当代著名古代文学研究专家,武昌武汉大学教授。

本集是其研究著作的结集,多为文学古籍整理研究之作:

《屈赋通笺·

笺屈馀义》,《屈赋通笺》是刘永济先生多年的研究成果,对屈原的每篇作品都作出解题、正名、审音、通训和评论,并提出自已的见解,为楚辞研究者提供了许多新的见解和材料。

《笺屈余义》是刘永济先生在《屈赋通笺》写成后二十几年来的新的研究所得,共计十九篇文章,此次中华书局重新出版又增补了四篇。

《宋代歌舞剧曲录要·

元人散曲选》,此二书均由刘永济辑录。

《宋代歌舞剧曲录要》,将宋代歌舞剧曲分成大曲、舞曲及曲破、法曲、鼓子词、转踏、诸宫调、赚词七类,并分七个专章进行论述,又将现存于宋人著述及词集中的宋代歌舞剧曲之重要者分类录于每章之下。

《元人散曲选》共选录了44位曲家的295首小令,27套套数。

所选作品兼具思想性和艺术性,并能兼顾各种风格、流派,反映了元代散曲的基本面貌。

二书之前的“总论”和“序论”尤为精要,多发前人所未发,对读者了解唐宋元人词曲颇多助益。

《文心雕龙校释(附征引文录)》,是刘永济先生继黄侃所著《文心雕龙札记》之后又一“龙学”力作,每篇均由“校字”和“释义”两部分组成,“校字”较简略,“释义”则极为详尽,凡一篇中之要义,有须详论者,皆随文训释,兼有引申补充已意。

其所作释义,皆得刘勰论文原旨,不背原书之意。

《文心雕龙征引文录》是《文心雕龙》所征引文章的汇总,因书皆易见,故中华书局原样录排,并未做标点,可供参考。

《王仲荦著作集》(中华书局):

王仲荦是著名中国历史学家,山东大学教授,参与新中国重要的古籍整理项目二十四史点校工作,在中国古代历史、特别是魏晋南北朝和隋唐史及古籍整理等方面作出了很大贡献。

本集中有关古籍整理的著作有二种:

一是《敦煌石室地志残卷考释》(2007年11月)在敦煌所出众多文书中,有一些唐代的地志残卷,数量虽然不多,却是研究唐代地理历史以及社会经济的重要资料。

本书收入作者17篇敦煌地志残卷的考释文章。

一是《西昆酬唱集注》([宋]杨亿编,2007年12月),本书室宋朝杨亿所编的一部唱和诗集,共收入杨亿、刘筠、钱惟演等十七人的250首唱和诗。

诗中运用了许多典故,不易读懂。

注者对本书作了详尽的注释。

对研究西昆诗派极具参考价值。

《杨树达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杨树达当代最杰出的学者之一,他研治甲骨文、金文,就形以识义,循音以通其读,然后稽合经传以明史实,故能有所得。

书中体现出来的治学方法可以为治甲骨文、金文者借鉴。

《周易古义•老子古义》,杨树达博采诸子及史籍,将各种引证与诠释相应地集于原句之下。

对于初学者来说,藉此可晓《周易》《老子》的大意;

对于研究者,则可省去大量翻检之劳,对研究两书的思想及其研究史极有帮助。

《论语疏证》,本书旨在疏通孔子学说,首取《论语》本书之文前后互证,次取群经诸子及四史为证,无证者则缺之。

陈寅恪序本书时,以为此法殆与宋贤治史之方法暗合,为治《论语》者从来之所未有,可为治经者辟一新途径。

《淮南子证闻•盐铁论要释》,《淮南子证闻》以训诂为基础,以声韵之学化训诂之胶滞,继而绳之文法与修辞以求真义。

《盐铁论要释》从文字音韵方面,对《盐铁论》进行精审的解释和疏证,订正了历代注家注解《盐铁论》的谬误,阐明了《盐铁论》原文的本义。

《汉书窥管》,此书共全二册,为杨树达的代表性学术,积三十年心血而后成,洵为《汉书》研究史上的杰出著作。

(2)古籍资料的汇编整理

把古籍中的相关资料辑录出来汇编成册,成为某一研究的专题资料,这是古籍整理较为可取的方法,得到学术界的普遍认同。

2007年在古籍资料的汇编整理方面的出版成果也十分丰富。

《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中华书局),是中华书局多年组织编辑的一套文学资料汇编性的丛书,已有《李白资料汇编(金元明清之部)》等出版,在古典文学研究中起到了积极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