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压片机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099395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46.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压片机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压片机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压片机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压片机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压片机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压片机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压片机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压片机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压片机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压片机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压片机文档格式.docx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压片机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压片机文档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压片机文档格式.docx

4.设计内容………………………………………………………6

5.设计步骤………………………………………………………8

6.附录……………………………………………………………11

——压片成形机

一、.设计题目

1.压片成形机介绍

设计自动压片成形机,将具有一定湿度的粉状原料(如陶瓷干粉、药粉)定量送入压形位置,经圧制成形后脱离位置。

机器的整个工作过程(送料、压形、脱离)均自动完成。

该机器可以压制陶瓷圆形片坯、药剂(片)等。

2.压片成形机的工艺动作

(1)干粉料均匀筛入圆筒形型腔。

(2)

下冲头下沉3mm,预防上冲头进入型腔是粉料扑出。

(3)上、下冲头同时加压,并保持一段时间。

(4)上冲头退出,下冲头随后顶出压好的片坯。

(5)料筛推出片坯。

3.压片成形机设计数据

电动机转速/(r/min):

1450;

生产率/(片/min):

10;

冲头压力/N:

150000;

机器运转不均匀系数/δ:

0.10;

下冲头

上冲头

3

21

二、设计要求

1.上冲头完成往复直移运动(铅垂上下),下移至终点后有短时间的停歇,起保压作用,保压时间为0.4s左右。

因冲头上升后要留有料筛进入的空间,故冲头行程为100mm。

因冲头压力较大,因而加压机构应有增力能力。

2.下冲头先下沉3mm,然后上升8mm,加压后停歇保压,继而上升16mm,将成形片坯顶到与台面平齐后停歇,待料筛将片坯推离冲头后,再下移21mm,到待料位置。

3.料筛在模具型腔上方往复振动筛料,然后向左退回。

待坯料成型并被推出型腔后,料筛在台面上右移约45~50mm,推卸片坯。

三.运动方案评估

上冲头设计方案

方案1

说明:

杆1带动杆2运动,杆2使滑块往复运动,同时带动杆3运动,从而达到所要求的上冲头的运动。

此方案可以满足保压要求,但是上冲头机构制作工艺复杂,磨损较大,且需要加润滑油,工作过程中污损比较严重。

方案2

凸轮旋转带动滚子运动,使杆1与杆2运动,使上冲头上下往复运动,完全能达到保压要求。

但上冲头行程要求有90~100mm,凸轮机构尺寸将会变得很大很笨重。

压片机的设计

方案3:

说明:

此方案使用曲柄摇杆机构和摇杆滑块机构串接而成,结构简单、轻盈,能满足保压要求,并能够轻松达到上冲头的行程要求。

综合以上三个方案的优缺点,认为是使用方案三进行设计是比较好的选择。

下冲头与料筛设计方案

四、设计内容

1.选择方案

由于压片成形机的工作压力较大,行程较短,一般采用肘杆式增力冲压机构作为主体机构。

它是由曲柄摇杆机构和摇杆滑块机构串接而成。

先设计摇杆滑块机构,为了保压,要求摇杆在铅垂位置的±

范围内滑块的位移量≤0.4mm。

此方案中,料筛采用凸轮机构,可使其达到往复振动的运动效果;

下冲头也采用凸轮机构,可达到保压效果,且此方案的稳定性较好,故选用此方案。

若选用连杆机构,必须确定各构件的长度;

选用凸轮机构,必须确定凸轮的理论轮廓线和实际轮廓线。

1.绘制加压机构的机构运动简图

五、设计步骤

5-1.上冲头机构设计:

1.设定摇杆长度

选取λ=1.5代入公式:

r≤

得r≤394㎜

∴选取r=390㎜;

∴L=r×

λ

=390×

1.5=585㎜;

2.确定摇杆摆角根据右图,可知行程的计算公式为

h=L-[r×

cosα+

-r]

此时h=100㎜

算的摆角为32°

与测量出的图中摆角大小相等

∵题设要求摆角小于60°

∴满足要求。

3.通过图解法求出曲柄摇杆机构中曲柄与连杆的长度

如图所示,AB为曲柄,BC为连杆,DC为摇杆;

DC0是摇杆在摆角最大时的位置;

DC12是摇杆与铅垂方向夹角为2°

的位置;

DC3是摇杆铅垂时的位置;

由题意:

∵AC2=AB+BCAC0=BC-AB

∴AB=97㎜BC=171㎜

测量出∠B1AB1'

=80°

,为保压角

4.检验曲柄存在条件

CD=390mm,AB=97mm,BC=171mm,AD(机架)=462mm

满足杆长之和定理,即AD+AB<

CD+BC,确保了曲柄的存在。

综上所述上冲头机构的尺寸设计如下:

曲柄97㎜曲柄连杆171㎜

摇杆390㎜滑块连杆L585㎜

5-2.凸轮的设计:

1.凸轮基圆的确定

由运动循环图最大斜率40.1

因为此设计中的凸轮均为对心凸轮,则基圆半径公式为:

为了使机构能顺利工作,规定了压力角的许用值[α],在使α≤[α]的前提下,选取尽你可能小的基圆半径。

根据工程实践的经验,推荐推程时许用压力角取以下数值:

移动从动件,[α]=30°

~38°

摆动从动件,[α]=40°

~45

下冲头凸轮机构为移动从动件α=40°

基圆半径rb=26.8mm.

2.凸轮轮廓的确定

将凸轮基圆以每份10°

平均分割,根据下冲头循环图,确定每一段的升程与回程曲线。

特别指出,期中160°

~240°

为保压段,此段保持1.33秒的休止。

3.滚子半径的确定

在330°

这两点曲率半径相对较小的地方画尽量小的圆来确定其最小半径ρmin=1.15mm.ρ<0.8ρmin.所以,此处取滚子半径ρ=9.2mm.

六.心得与体会

在一周多的实习设计过程中,我发现了许多的问题,,在设计的过程中有许多我们平时都不太重视的东西,也有很多的难题,再这一周多里我们每个人都是互相询问和帮助,这给了我很大的动力,有的不懂我们就会再一起讨论问题,设计完了我们就会回到宿舍去画图。

设计的过程中,我感触最深的当属查阅了很多次设计书和指导书。

为了让自己的设计更加完善,更加符合工程标准,一次次翻阅机械设计书是十分必要的,同时也是必不可少的。

这次的机械设计我学到了很多以前在书本没有学到的东西,知识有了较大的提升,特别是对干粉压片机的结构原理与设计分析更加清楚深刻。

真用铅笔来做图真的很困难,怪不得大家都喜欢CAD。

在这次课程设计中,充分利用了所学的机械原理知识,根据设计要求和设计分析,选用`组合成机械系统运动方案,从而设计出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性能优良,工作可靠的机械系统。

这次课程设计让我充分体会到设计需要大胆创新这一层面。

创新也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企业必不可少的,设计中的创新需要高度和丰富的创造性思维,没有创造性的构思,就没有产品的创新,产品也就不具有市场竞争性。

在设计过程中,虽然我们的创新是简显的,但这也锻炼了我们的能力,更指明了我们努力的方向。

整个设计我基本上还满意,由于水平有限,难免会有错误,还望老师批评指正。

希望答辩时,老师多提些问题,由此我可用更好地了解到自己的不足,以便课后加以弥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