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杯样板混凝土施工方案.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103214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2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城杯样板混凝土施工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长城杯样板混凝土施工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长城杯样板混凝土施工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长城杯样板混凝土施工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长城杯样板混凝土施工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长城杯样板混凝土施工方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长城杯样板混凝土施工方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长城杯样板混凝土施工方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长城杯样板混凝土施工方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长城杯样板混凝土施工方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长城杯样板混凝土施工方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长城杯样板混凝土施工方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长城杯样板混凝土施工方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长城杯样板混凝土施工方案.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长城杯样板混凝土施工方案.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长城杯样板混凝土施工方案.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长城杯样板混凝土施工方案.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长城杯样板混凝土施工方案.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长城杯样板混凝土施工方案.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长城杯样板混凝土施工方案.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长城杯样板混凝土施工方案.doc

《长城杯样板混凝土施工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城杯样板混凝土施工方案.doc(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长城杯样板混凝土施工方案.doc

五路居物流配送中心工程混凝土施工方案

1.编制依据

1.1施工图纸

图纸名称

图纸编号

出图时间

总平面图

建总施1

2006-06-15

建筑施工图

建施1~建施34

2006-06-15

结构施工图

结施1~结施34

2006-06-15

电气施工图

电施01~电施43

2006-06-15

弱电施01~弱电施09

2006-06-15

电消01~电消08

2006-06-15

1.2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名称

编制人

编制日期

五路居物流配送中心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付根苗

2006-06

1.3有关规范、规程

序号

类别

名称

编号

1

国家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

2

国家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

GB50119-2003

3

国家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

4

国家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01

5

国家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

GB50194-2005

6

国家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GB12523-1990

7

国家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

GB50326-2001

8

行业

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

JGJ104-97

9

行业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

JGJ/T23-2001

10

行业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JGJ33-2001

11

行业

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

JGJ/T10-95

12

行业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

JGJ46-2005

13

地方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

DBJ01-51-2003

14

地方

商品混凝土质量管理规程

DBJ01-6-90

15

地方

预防混凝土结构工程碱集料反应规程

DBJ01-95-2005

16

地方

北京市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操作规程

DBJ01-62-2001

17

地方

建设工程监理规程

DBJ01-41-2002

18

地方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程

DBJ01-61-2002

19

地方

回弹法、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泵送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

DBJ/T01-78-2003

20

地方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规程

DBJ01-80-2003

21

地方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

DBJ01-82-2005

22

地方

建设工程安全监理规程

DB11/382-2006

23

地方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资料管理规程

DB11/383-2006

1.4主要标准

序号

类别

名称

编号

1

国家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50080-2002

2

国家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50081-2002

3

国家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GB50164-92

4

国家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GBJ107-87

5

国家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

6

国家

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GB/T19000-2000

7

国家

混凝土外加剂中释放氨的限量

GB18588-2001

8

国家

预拌混凝土

GB/T14902-2003

9

国家

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

GB175-1999

10

国家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GB12523-1990

11

行业

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JGJ52-92

12

行业

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JGJ53-92

13

行业

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

JGJ63-89

14

行业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59-99

15

行业

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

JGJ146-2004

16

地方

建筑结构长城杯工程质量评审标准

DBJ/T01-69-2003

17

地方

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生活区设置和管理标准

DBJ01-72-2003

18

地方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防护、场容卫生、环境保护及保卫消防标准

DBJ01-83-2003

1.5主要法规

类别

名称

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行业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

地方

北京市安全生产条例

1.6主要图集

序号

类别

图集名称

编号

1

国家

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

03G329-1

2

国家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

03G101-1

3

国家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

03G101-2

4

国家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

04G101-3

5

地方

建筑构造通用图集

88J系列

1.7其它

序号

名称

1

GB/T19001-2000(idrISO9001:

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和

公司质量管理手册、质量管理程序文件

2

GB/T24001-2004(idrISO14001:

1996)《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

和公司环境管理手册、环境管理程序文件

3

GB/T28001-2001~OHSASI18001:

1999《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

和公司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程序文件

4

北京中地大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提供的五路居物流配送中心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5

建设部建字[2000]211号《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实行见证取样和送检的规定》和京建质[2001]229号《北京市建设工程见证取样质量检测单位资质管理规定》的通知

2.工程概况

2.1设计概况

1

建筑面积

总建筑面积

39278.13㎡

占地面积

8342.59㎡

地上总面积

30935.54㎡

地下建筑面积

8342.59㎡

2

层数

地下

1层

地上

4层

3

层高

B1

5.3m

首层

5.4m

二层

4.8m

3~4层

4.5m

4

高度

檐口标高

24.1

基坑深度

-7.86

基础标高

-6.96

建筑总高

24.4

5

结构形式

基础类型

筏板基础

结构类型

现浇框架结构

屋盖结构型式

钢筋混凝土现浇板、局部轻钢屋面

6

地下防水

结构自防水

C35P6

底板防水

3+3厚SBS防水卷材

地下室外墙防水

3+3厚SBS防水卷材

7

混凝土强度等级

基础垫层

C15

基础底板

防水砼C35,抗渗P6

汽车坡道

C30P6

地下室梁、板

C35P6

地下室柱

C35

地上1~2层柱、梁、板

C35

地上3~4层柱、梁、板

C30

8

结构断面尺寸(mm)

基础底板厚度

600

外墙厚度

350

内墙厚度

300/200

柱断面

650×650、700×700、350×500、500×500、400×400

梁断面

KL

500×1180、350×800、350×600、500×1000

LL

300×600、300×800、300×650、200×500、250×500、200×400、400×600、300×500、600×650、300×650、350×800

JCL

300×600

JZL

800×1500/450×1500

楼板厚度

地下室顶板

180/200

首层以上顶板

120/150

9

钢筋类别及规格

HPB235、HRB335、HRB400、冷轧带肋钢筋CRB550

10

变形缝位置

8~9,14~15轴之间

11

碱集料反应类别

地下为二a类,其余为一类

2.2设计图

±0.00以下平面图一张(见附图)

±0.00以上平面图一张(见附图)

3.施工安排

3.1施工部位及工期要求

基础底板:

基础底板施工于2006年7月12日开始,2006年8月15日完成。

±0.00以下结构:

2006年7月27日到2006年9月22日进行地下室结构施工。

±0.00以上结构:

2006年8月28日开始,至2006年12月10日放假完成三层。

从2007年3月1日复工后至5月3日进行第四层结构及顶层施工。

非标准层结构:

2006年8月28日--2006年10月28日;

标准层结构:

30日历天完成一层;

结构封顶:

2007年5月3日。

3.2混凝土供应方式:

3.2.1预拌混凝土:

3.2.1.1混凝土供应商选择:

在使用预拌混凝土前对混凝土供应厂家的软硬件设施、生产能力、质量控制及技术保障能力等方面进行考察,选用有相应生产能力、技术先进、质量有保障、信誉好的供应商是北京京首建砼公司。

3.2.1.2合同及技术要求:

与混凝土供应商签订合同内容应包括:

混凝土强度等级、外加剂品种、水泥用量、水泥品种、抗渗要求、骨料粒径、水灰比、初凝时间、终凝时间、塌落度、混凝土供应速度等,合同双方严格遵照合同执行。

同时对混凝土供应商提出如下技术要求:

(1)原材料:

①水泥:

P.O42.5水泥,碱含当量0.6%以下;②砂:

中砂,过0.315mm筛孔的砂不小于15%,含泥量不大于3.0%,泥块含量不大于1.0%;③石子:

碎石,粒径宜5-25mm,采用连续级配针片状颗粒入含量不大于10%,含泥量不大于1.0%,泥块含量不大于0.5%,碱活性检验符合要求;④粉煤灰:

质量指标及取代水泥量符合《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

钢筋混凝土中粉煤灰取代水泥量不大于20%;⑤外加剂:

外加剂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的规定及DBJ01-95-2005《预防混凝土工程碱集料反应规程》;⑥水:

符合国家标准的生活饮用水。

所有原材料来源必须保持稳定,不得中途更换。

(2)混凝土:

①砂率:

不小于30%;②碱含量:

地下室混凝土优先选用A种、B种非碱活性集料,含碱量不大于3kg/m3;③塌落度:

垫层160~180㎜,底板140~160㎜,地下墙体140~160㎜,地上柱180~200㎜,顶板、梁160~180㎜,水灰比不大于0.6。

④终凝时间:

垫层8小时、底板9小时、顶板9小时,柱、梁9小时;⑤混凝土入模温度:

冬季施工不宜低于15℃;⑥氯离子总含量:

不大于0.3%;⑦IRa,Ir值:

均不大于1.0;⑧混凝土生产质量水平:

优良。

(3)抗渗混凝土:

每立方米混凝土水泥用量不得少于300千克,掺有活性掺合料时,水泥用量不得少于280千克,泵送时砂率宜为38-45%,灰砂比宜为1:

1.5-1:

2.5,水灰比不得大于0.55,掺加引气型减水剂时,混凝土含气量宜控制在3%-5%,抗渗混凝土塌落度140~160㎜。

3.3劳动组织:

3.3.1管理负责人(工长):

王东海

混凝土浇筑点负责人:

刘华民

3.3.2工人配置数量及分工

3.3.2.1后台:

卸料人员2人。

3.3.2.2浇筑点(作业面):

布料机操作人员、平料人员、振捣人员、找平人员、搓面人员、清理人员、看模人员等22人。

3.3.3岗位培训:

布料机等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取证后,方可上岗操作。

4.施工准备

4.1技术准备

4.1.1预拌混凝土搅拌站资质、拟采用的配合比及其相关资料审查;

4.1.1.1主控项目:

混凝土应按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的有关规定,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耐久性和工作性等要求进行配合比设计。

4.1.1.2一般项目:

首次使用的配合比应进行开盘鉴定,其工作性应满足设计配合比的要求。

开始生产时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作为验证配合比的依据。

混凝土拌制前,应测定砂、石含水率并根据测试结果调整材料用量,提出施工配合比。

4.1.2制定混凝土试验计划,检查现场混凝土试块标养室温湿环境及设备状况;

4.1.2.1普通混凝土试验依据(GB50204-2002)(GB50010-2002)

(GB50081-2002)

4.1.2.2抗渗混凝土试验依据(GB50204-2002)(GB50208-2002)

4.1.2.3现场混凝土试块标养室温湿环境及设备状况:

养护室采用自动温湿控制仪控制,保证标养室的温湿度。

4.1.2.4具体详见《试验方案》

4.1.3对技术交底的要求;技术交底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编制,要及时、详细。

4.1.4对混凝土碱集料反应的要求。

4.1.4.1本工程主体结构所用混凝土均为商品混凝土。

4.1.4.2商品混凝土应满足如下要求:

1)一类环境:

最大水灰比0.65;最小水泥用量225㎏/m3;最大氯离子含量1.0%。

2)二a类环境:

最大水灰比0.60;最小水泥用量250㎏/m3;最大氯离子含量0.3%;最大碱含量3㎏/m3。

3)二b类环境:

最大水灰比0.55;最小水泥用量275㎏/m3;最大氯离子含量0.2%;最大碱含量3㎏/m3。

4)地面以下混凝土结构环境类别:

为二a类。

5)地面以上混凝土结构环境类别:

混凝土结构为一类。

4.2机具准备

输送泵2台、布料机2台、振捣器20台等。

4.3材料准备

冬施养护材料为塑料布和阻燃草帘、保温材料为聚苯板等,常温养护有专人浇水。

5.主要施工方法及措施

5.1流水段划分

基础底板一张;(见附图)

±0.00以下水平构件和竖向构件各一张;(见附图)

±0.00以上水平构件和竖向构件各一张。

(见附图)

5.2混凝土的运输

5.2.1运输时间的控制;考察搅拌站时,确定运输时间为30分钟左右。

5.2.2预拌混凝土运输车辆数量的确定;根据砼用量来决定,一般为10~19辆。

5.2.3现场混凝土运输方式选择:

基础底板及地下室墙体为汽车泵泵送,其余为地泵和布料机布料,框架柱混凝土采用塔吊浇筑。

5.3混凝土浇筑

5.3.1混凝土浇筑和振捣的一般要求

5.3.1.1浇筑混凝土时应分段分层连续进行,浇筑层高度应根据结构特点、钢筋疏密决定,一般为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l.25倍,最大不超过40cm。

5.3.1.2使用插入式振捣器应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

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作用半径的1.5倍(一般为30~40cm)。

振捣上一层时要插入下层5c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

表面振动器(或称平板振动器)的移动间距,应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覆盖已振实部分的边缘。

5.3.1.3同一施工段混凝土浇筑的连续性要求(允许间歇时间);浇筑混凝土要连续进行。

如必须间歇,其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初凝结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

间歇的最长时间应按所用水泥品种、气温及混凝土凝结条件确定,垫层超过4h,底板、墙体、框架柱、梁板超过5h按施工缝处理。

混凝土从搅拌机中卸出后到浇筑完毕的延续时间,根据搅拌站实验室提供的报告,不得超过表的规定。

混凝土从搅拌机卸出到浇筑完毕的时间(min)

混凝土强度等级

时间(分)

C15

190

C20

190

C30

215

C35

225

C30P6

210

C35P6

220

5.3.1.4浇筑自由高度的要求;混凝土自布料杆软管口下落的自由倾落高度不超过1.5m,浇筑高度如超过2m时必须采取措施,用串桶或溜管等。

5.3.1.5竖向构件混凝土浇筑前,底部铺放30--50㎜同配合比去石混凝土的要求;

5.3.1.6浇筑过程中对模板、钢筋、支架、专业预留预埋观察看护的要求;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观察模板、钢筋、预留孔洞、预埋件和插筋等有无移动、变形或堵塞情况并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凝结前修正完好。

5.3.1.7施工缝的位置:

底板钢筋、模板施工划分为3个流水段,混凝土浇筑按后浇带分6次浇筑,地下室墙体竖向施工缝留在后浇带及纵墙轴线处,留垂直施工缝,水平施工缝留在-3.4m处和-0.9m处,且入梁下皮5mm处,每4跨墙体浇筑混凝土一次;框架柱水平施工缝留在-0.9m处且入梁下皮5mm处,且每12棵框架柱浇筑混凝土一次;框架梁板分为6个流水段,施工缝留在次梁跨中1/3范围内。

后浇带两侧混凝土施工60天后才能浇筑砼,标号提高一级,掺微膨胀外加剂。

5.3.2混凝土浇筑要点

5.3.2.1垫层浇筑:

基础验槽后,用蛙夯机夯实,开始浇筑砼垫层,采用预拌砼,表面采取一次抹灰压光的方法,集水坑、电梯井坑等斜坡面采用塌落度小的混凝土浇筑,必要是采用钢板网,喷混凝土,压光,直接作防水。

5.3.2.2底板混凝土浇筑:

底板厚度为600mm,混凝土浇筑分层。

泵管混凝土出口处距板底高度控制在1m左右浇筑方向自西向东,整体向前推进,浇筑应连续进行。

施工时,浇筑与振捣必须紧密结合,充分振实,用“赶浆法”保持水泥浆沿板底包裹着石子向前推进。

振捣采用斜向振捣法,棒与水平面成60度角左右,棒距以50cm为宜。

防止漏振,棒应快插慢拔,插点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振捣时间以混凝土表面不再翻浆出气泡为宜。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拉通线找平,大间用6m刮杠,小间用3m刮杠,以便支模时接缝严密。

在初凝前用木抹子进行两次抹压,防止出现表面裂缝,最后用铁抹子压光,再用扫帚拉毛。

5.3.2.3集水坑处混凝土浇筑:

由于集水坑比底板低,不便同时浇筑,故先将集水坑底板浇筑完并捣实,再继续浇筑其它部位。

距离集水坑一定范围内暂时不浇混凝土,待2小时左右混凝土即将初凝时再浇筑集水坑侧壁,并捣实密实。

5.3.2.4基础反梁混凝土浇筑:

反梁的高度为1500㎜,分两层分段浇筑,在混凝土初凝前浇筑底板混凝土。

5.3.2.5墙混凝土浇筑

每段墙混凝土浇筑时,作业班组配备5-6名振捣手。

混凝土浇筑至顶板底面往上25mm处。

待墙模拆除后,剔除20mm软弱混凝土层,清理干净后再浇筑混凝土,使顶板、墙接茬处留在板内5㎜,从而保证墙体与顶板交接处阴角顺直。

墙分层浇筑,分层振捣。

选用50棒进行振捣。

将分层厚度控制在40cm。

控制方法:

用硬PVC套管每隔40cm用红白油漆分档,混凝土每层浇筑至分档处。

振捣时插点要求均匀,同时避免振捣对模板和钢筋产生影响。

在部分钢筋密集处,采用30型振捣棒。

振捣要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进行,并要求振捣捧插入下层混凝土5cm,以保证上下层混凝土结合紧密。

振捣时每点要掌握好振捣时间。

以混凝土表面不大量泛气泡、不再显著下沉为准。

还应尽量避免碰撞钢筋、芯管、止水带、电盒、预埋件等。

洞口浇筑时,应从两侧同时浇筑,同时振捣。

浇混凝土时,将混凝土的下料高度控制在2米以内,超过2米设溜槽出料管口至浇筑层的倾落自由高度不应大于1.5米。

浇筑完后应随时将伸出的钢筋整理到位,并用木抹子将混凝土表面找平。

(见下图)

5.3.2.6框架柱混凝土浇筑

框架柱混凝土采用塔吊浇筑,浇筑至梁底面往上25mm处。

待柱模拆除后,剔除20mm软弱混凝土层,清理干净后再浇筑混凝土,使梁与柱接茬处留在板梁内,从而保证柱与梁交接处阴角顺直。

柱分层浇筑,分层振捣。

选用50加长棒进行振捣。

分层厚度控制在40cm。

振捣要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进行,并要求振捣捧插入下层混凝土5cm,以保证上下层混凝土结合紧密。

振捣时每点要掌握好振捣时间。

5.3.2.7梁、顶板混凝土浇筑

在梁板的结合部位混凝土的浇筑次序必须保证先浇梁,然后浇板。

浇筑顶板混凝土时,混凝土的虚铺厚度略大于板、梁厚。

振捣时,要快插慢拔,振捣点间距为45cm,梅花形布置,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漏振,之后,必须用平板振捣器满振一遍。

振捣完后先用通长6m、5m、3m刮杠刮平,待表面收浆后,用木抹刀搓压表面,要求搓压三遍。

最后一遍抹压要掌握在即将终凝之前,终凝时间可用手压法把握。

压完后自西向东拉毛,要求拉毛纹路一致。

墙边10cm范围内的混凝土表面要更加严格找平,并加以划线区分,以尽量缩小墙模板的下表面与板混凝土的缝隙,防止漏浆、烂根。

5.3.2.8梁柱节点混凝土浇筑:

本工程梁、柱混凝土强度相同,梁柱同时浇筑。

5.3.2.9楼梯混凝土浇筑;

楼梯段混凝土自下而上浇筑,先振实底板混凝土,达到踏步位置时再与踏步混凝土一起浇捣,不断连续向上推进,并随时用铁抹子压实压光。

①楼梯施工缝支设方法同顶板,其位置(两侧有剪力墙的)如下图示:

两侧无剪力墙的楼梯施工缝留在楼梯跑自休息平台往上1/3的地方,约3~4踏步。

5.3.2.10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后浇带应在其两侧砼龄期达到60d后再施工,采用补偿砼浇筑,其强度比两侧砼提高一个等级,加入水泥用量10%的UEA掺量。

5.3.2.11施工缝处理措施:

(1)在浇筑混凝土前,施工缝混凝土表面应剔凿,剔除松动石子,露出密实混凝土,并用水冲洗干净后,先浇一层水泥浆,然后继续浇筑混凝土,要细致操作振实,使新旧混凝土紧密结合。

(2)楼板施工缝弹线切割,用区别于楼层放线的颜色弹线,切割深度10㎜。

(3)墙体施工缝弹线切割,超过往上表面5㎜,切割深度10㎜,并剔凿。

(4)框架柱竖向施工缝弹线,超过梁下表面往上5㎜,切割深度10㎜,并剔凿。

水平施工缝弹线切割,露出密实混凝土。

(5)框架梁竖向施工缝弹线切割,剔凿露出密实混凝土,且在施工缝处增加14@200长度0.6米附加直筋。

由于框架梁两侧已支模板,须拿掉一段框架梁两侧模板,利用梁底预留的清扫口清除砼碴,浇水润湿,浇灌下一段梁板砼。

5.3.3混凝土输送

5.3.3.1输送泵位置确定;本工程采用2台地泵,放置在东西两侧。

5.3.3.2布料机的选型及布置;布料机选用与地泵配套的产品,用塔吊吊上去搭设脚手管固定。

5.3.3.3输送泵选型

(1)泵送管路配管设计:

结合工程现场平面布置(见附图)和机械性能指标,按最不利施工条件验算混凝土最大泵送高度、砼最大排出量。

计算参数:

现场最大铺设水平管ι=100m、现场最大泵送高度h=24m、泵送管径r=125㎜、最多使用90度弯7个其中弯曲半径为0.5m的2个,弯曲半径为1m的5个、混凝土最小坍落度s=14cm、砼泵为HBT60A型、设计泵送量68/48m3/h 、泵送压力Pmax=6/9mpa 、砼在管内平均流速μ0=0.56m/s。

现场实际最大水平输送距离

Lmax实=ι+κ·h+ƒ·m+b·n1+t·n2

=100+4·24+ƒ·0+12·2+9·5+t·0

=100+96+0+24+45+0

=265m

根据机械参数验算泵最大水平输送距离

Lmax验==6×106/8165=735m

=〔k1+k2×(1+)×〕×

=〔286+386×1.3×0.56〕×0.9

=8165pa/s

k1=(3.0-0.01*14)*102=286k2=(4.0-0.01*14)*102=386

Lmax验≥Lmax实  现场混凝土管道布置和机械选用满足施工需要。

k1-粘着系数(pa)k2-速度系数(pa/m/s)

t2/t1-分佤阀切换时间与活塞推压混凝土时间之比一般取0.3

-径向压力与轴向压力之比,对普通混凝土取0.9

-混凝土在水平输送管内流动产生的压力损失(pa/m)

(2)泵送砼管道安装

①在地泵Y型管出料口3-6米处的输送管根部设置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