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优秀广告作品评析(专)》网络核心课形考网考作业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810816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91.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优秀广告作品评析(专)》网络核心课形考网考作业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优秀广告作品评析(专)》网络核心课形考网考作业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优秀广告作品评析(专)》网络核心课形考网考作业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优秀广告作品评析(专)》网络核心课形考网考作业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优秀广告作品评析(专)》网络核心课形考网考作业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优秀广告作品评析(专)》网络核心课形考网考作业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优秀广告作品评析(专)》网络核心课形考网考作业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优秀广告作品评析(专)》网络核心课形考网考作业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优秀广告作品评析(专)》网络核心课形考网考作业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优秀广告作品评析(专)》网络核心课形考网考作业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优秀广告作品评析(专)》网络核心课形考网考作业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优秀广告作品评析(专)》网络核心课形考网考作业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优秀广告作品评析(专)》网络核心课形考网考作业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优秀广告作品评析(专)》网络核心课形考网考作业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优秀广告作品评析(专)》网络核心课形考网考作业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优秀广告作品评析(专)》网络核心课形考网考作业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优秀广告作品评析(专)》网络核心课形考网考作业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优秀广告作品评析(专)》网络核心课形考网考作业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优秀广告作品评析(专)》网络核心课形考网考作业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

”西汉时董仲舒提出“天人相类,人付天数”之说;

北宋程颢认为“天人本无二,不必言合”,陈颐认为“安有知人道而不知天道者乎?

天地之一道也,才通其一,则余皆通”。

我国优秀广告作品中常有以天、地、人的辩证关系为创作主题的作品。

如:

“天上彩虹,人间长虹”——某电器广告语;

“天地之间,有我在行走”——某摩托车广告语:

“家家用彩虹,人间灭蚊虫”——某化妆品广告语;

“当太阳升起的时候,我们的爱天长地久”——某口服液广告语;

还有“天地之间,还

有真情”“天有不测风云,我有人身保险”“长天五彩路,美联四海情”,等等

二、作品评析题题目:

1.以下是黑人牙膏在台湾杂志上发布的“云、山、水”系列平面广告。

请认真阅读并领会,写一篇创意评论。

(10分)

要求:

(1)根据题目要求,充分结合广告作品进行评论。

(2)角度新颖、观点明确、条理清晰、语言通顺。

(3)不少于500字。

1.这是一个牙膏的广告,牙膏我们家家户户都会使用,从文案这里来讲黑人用到了白、绿、蓝、这三种颜色,从根本来讲这三种颜色都是比较吸引的颜色也是具有形象化的颜色为,白色代表干净整洁,绿色代表了清新,蓝色代表了自由舒畅。

牙膏本身的作用就是用于牙齿的清新,美白和预防。

在从图案设计来看,牙膏属于洗漱用品,每个人每个职业每天都要使用,图片中出现了云,山,水,是否代表了云是天上飞的空乘人员,空乘人员每天面对的都是来来往往的旅客,她们是一种非常需要口腔口气清新的人,山代表了探险人员,探险人员每天跋山涉水,生活饮食简陋,口腔积累更多异物的一种人,水又是远航运输人员,日积累月在水上漂泊,他们更需要的是家里味道和舒畅身心的一种人,这是不是再暗喻我们,不管你从事什么不管你在哪里,黑人牙膏都可以带给你洁白、清凉、舒畅的感觉。

从另一种层面讲,广告画面中出现了牙膏本体,作者巧妙的运营颜料桶和牙膏桶的相似之处,把颜料桶替换成牙膏桶,牙膏作为颜料,简单的几笔巧妙的线条,生动的像我们诠释了晴空万里,山峰屹立,广阔大海的画面形象。

2.结合你日常接触到的具体广告案例,谈谈对我国当前的牙膏广告的看法,有哪些可以改进之处。

牙膏是我们日常生活用品,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不论男女老少都对其有需求。

广告是进行产品宣传的最主要形式,而广告的设计是广告能否准确传达产品信息、树立企业良好形象和吸引消费者购买的决定性因素。

本文对

牙膏广告的广告语言进行研究,取其中的形容词为研究对象,通过形容词的研究来反映牙膏广告语的些使用特点。

本文共分四章,主要内容为第二、第三章,分别对牙膏广告语形容词进行谱系研究和诉求研究。

第二章牙膏广告语形容词谱系研究主要是参考屈哨兵教授关于形容词词种的划分进行分类的,对于项目形容词以下的词种,本文主要是根据牙膏广告的理性诉求对象进行的划分。

由于牙膏广告的主要诉求点集中在消费者项目上,而牙膏对于消费者项目的评价主要集中于效果评价,效果评价般是对使用部位产生的效果进行评价,所以本文对于消费者项目评价词的下位词主要是依据口腔具体部位进行的划分,最终形成形容词谱系。

并对形容词使用的整体特点以及高频形容词进行了分析。

第三章主要是对形容词诉求进行研究。

关于诉求研究首先介绍了诉求对象和诉求方式,而后对牙膏广告中的主要形容词语义诉求点进行了分析。

形容词语义诉求点中,新造词占大部分,本文通过对形容词语义诉求点的结构特点和语义组合特点分析,了解了牙膏广告语新造词的产生路径。

本文通过对牙膏广告语的形容词词种谱系以及诉求研究,了解牙膏广告语的些用词特点,希望能够给广告设计些借鉴。

三、创作题题目:

1.以下是荣获第44届戛纳国际广告节金狮奖的Tequila酒的平面广告。

(3)不少于300字。

广告标题:

生活太严峻,但Tequila酒却不一样。

广告正文:

母亲父亲你(图中文)

广告口号:

更淳和,橡树般悠久的Tequila酒(图右下文)

这则平面广告荣获了第44届戛纳国际广告节金狮奖。

画面正中是一棵古老的大橡树,橡树是有名的长寿树,寿命平均能活400年,所以用广告口号更淳和,橡树般悠久的Tequila酒,橡树做主体更能象征着酒厂的传承和延续,我们看到大橡树的每一节树枝上都悬挂了一张照片,也许这代表酒厂创始人的家族人延续,也许是代表了每一个和TEQUILA酒的客户,从最初的一个人,到分支的两个人,在分支四个人,分支八个人,等等,枝繁叶茂,节节升高,这也同时印证了广告正文,母亲,父亲,你,不管到时候有多少分支多少张照片,蕴意着再多的人,我们都是爱的一家人,不要见外,没有区别,还有如果仔细去观察相片中每个人物的表情,有开心,有恶搞,千遍万化,这也同时印证了广告标题,生活如此严谨,但是我们不严谨。

2.以下是茅台酒的两则平面广告,请对比上面的Tequila

酒平面广告,谈谈你对这两则广告的看法。



第一幅:

版面显得复杂,辅助元素太多,未能突显主题,让这则广告失去了原本想要表达的意义,使消费者未能在第一眼就产生对酒的认知度和购买欲。

左右字太多,华表可以再大点,天坛去掉。

第二副:

背景色太暗,看了后很压抑,版面配色太过浓重,不符合基本的审美观,产品的画面的植入太多生硬,与背景完全脱离。

整体画面使消费者在看后没有购买欲望。

四、专题讨论题目:

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低碳生活”为主题设计一则电视公益广告。

1.创意新颖、构思巧妙。

2.创意中必须体现出夸张技法、幽默技法、征技法和比拟技法四种技法中至少两种技法。

3.写出电视广告脚本。

4.在脚本下方写出不少于400字的创意说明,主要表达广告创作的思路和创意技法的运用情况。

环境保护公益广告文字脚本系列一、洗菜池篇(30s)场景:

厨房里一位年轻妈妈正在为孩子们准备丰盛的晚餐。

(全景)镜头慢慢移动,锁定了厨房里的洗菜池(镜头不动),可以看见妈妈一会儿在洗水果,一会儿又倒上洗碗精洗碗,一会儿又倒上黑乎乎的刷锅水,洗菜池全都“咕咕”地吞下去了。

镜头往上推,俯拍洗菜池。

池底居然有一个孩子的脸,洗菜池底的漏水口就是孩子的嘴。

孩子不能说话,只能默默地看着妈妈一次又一次地往自己嘴里倒脏水,

而妈妈还全然不知地继续干活。

画面淡出,出字幕第一屏:

如果你的孩子喝的是这样的水 第二屏:

纯净的水为

下一代系列二、抽油烟机篇(30s)场景:

厨房里一位年轻妈妈正在为孩子们准备丰盛的晚餐,正忙着炒菜。

镜头慢慢移动,锁定厨房里的抽油烟机(镜头不动),妈妈炒菜正忙得不亦乐乎,抽油烟机正呼啦啦地往外抽油烟。

镜头慢慢推近抽油烟机,原来抽油烟机上的两个风扇变成了孩子的脸,他们的小脸已经被熏得黑乎乎的了,剩下嘴还在不停地吸油烟,他们默默地、俯瞰着妈妈炒菜。

如果你的孩子呼吸的是这样的空气 第二屏:

纯净的空气为下一代创意说明

(1)、这

个创意源自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现象——妈妈在厨房为孩子做饭,给人一种熟悉感。

(2)、创意采用恐怖诉求法,意在让人们对这一场景印象深刻,并很快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3)、该广告为系列广告(2则),分别从保护水资源和创造纯净的呼吸环境两个角度进行表现。

(4)、广告中以孩子的形象作为广告诉求的主角,唤起受众对孩子的爱护、照顾的心理,激发受众很快地行动起来。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网络核心课终结性考试三套试题及答案终结性试卷一

论述题:

通过学习落后挨打的屈辱史,请分析总结外国资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到底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从以下几个方面时行分析:

一、政治

1、军事侵略:

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发动了系列侵华战争,屠杀了大批中国人民,迫使中国签定了大量不平等条约,破坏中国的领土主权,掠夺中国的大片领土,划分势力范围,勒索巨额赔款,掠夺资源财富。

2、政治控制:

通过扶植买办作为在华代理人来控制中国内政,尤其是《辛丑条约》后,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在华利益的最大代表者,成为帝国主义在华统治的工具,成为了“洋人的朝廷。

”“帝国主义及其在中国的全部财政军事的势力,乃是一种支持、鼓舞、栽培、保存封建残余及其全部官僚军阀上层建筑的力量”。

通过控制中国海关来控制中国外交。

外国领事对地方官吏实行恫吓的“炮舰政策”,政治加速半殖民化。

3、主权破坏:

中国领土主权,领海主权,司法主权等被严重破坏。

二、经济

1、经济特权:

发动战争后,列强强迫清政府与之签订不平等条约,取得种种特权,扩大对中国的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对中国进行掠夺和榨取,开始把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2、控制口岸:

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并划分它们直接管理的租界,控制当地的工商、金融事业,甚至设立租界实行殖民统治,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对华经济侵略的基地。

3.控制海关:

“协定关税”剥夺海关主权。

外国商品依靠特权和低关税入关,在中国市场上大量倾销,

使中国手工业者破产。

外国人逐步控制了中国海关的行政权。

中国海关成为外国对华经济侵略的一个重要工具。

4.经济侵略:

通过政治贷款,获得筑路,开矿,办厂等利权,加大对华资本输出,尤其是在华筑路权,控制了中国交通事业,包括海陆空,便利了帝国主义对话经济侵略。

5.控制经济:

资本-帝国主义逼迫中国巨额向外贷款,来偿付赔款。

列强的政治贷款常常附有苛刻条件和高额利息,并要求以中国的税收为担保,控制中国的财政咽喉。

6.积极作用:

加速了中国自然的,封建的经济解体,给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创造了某些客观的条件,提供了可能,(市场,劳动力),促进中国经济的近代化。

三、文化

1、文化渗透:

宣扬殖民主义的鲁化思想,摧毁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和文化自信心。

2、制造舆论:

列强获得在华内地传教权,传教士宣扬基督教义。

3、文化交流:

早期先进的中国人,以林则徐,魏源,郑观应,王韬为代表的旧知识分子学习西方文化,形成了维护封建统治的旧学。

后来先进的中国人,以康有为,梁启超,严复,孙中山为代表的新知识分子学习西方先进思想文化,形成了代表资产阶级文化的新学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4、民族意识:

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

四、社会

1、社会性质:

由独立自主,主权完整,封建经济为主的封建社会变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社会矛盾: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增添了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而且使主要矛盾。

3、社会结构:

促进了工人阶级的出现和壮大,为以后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创造阶级基础。

4、革命性质:

已不是旧式的一般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而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

终结性试卷二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建立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制定了比较完备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请论述辛亥革命的意义是什么?

它又为什么会失败?

辛亥革命是孙中山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一次变革社会制度的伟大革命。

这次革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1.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2.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廷的腐朽统治,对外国资本主义侵华势力给以沉重打击。

3.辛亥革命在一定程度上给予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以新的推动力。

民国成立后,国内掀起兴办企业的热潮,短短几年内,资本主义经济实力迅速增长。

4.辛亥革命使人们的精神和思想获得空前的解放,民主主义思想得到广泛传播。

5.辛亥革命是在20世纪初年半殖民地国家爆发的革命运动,它打乱了殖民主义在亚洲的统治秩序,对于亚洲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产生了巨大影响。

辛亥革命的失败,也有深刻的原因:

封建主义在军事实力、政治经验及社会基础等方面,都大大超过革命派,这是其失败的客观原因;

资产阶级革命派政治上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则是革命失败的主观原因。

其具体表现是:

1.革命党人没有明确的、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

同盟会反满、反君主政体,却放过了主要敌人,因此在清帝退位后,就失去前进的目标。

他们不敢和外国资本主义进行正面斗争,幻想以妥协和退让来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同情与支持,结果革命却被外国资本主义所绞杀。

他们只关注建立“共和”政权,没有认识到必须反对封建地主阶级,结果让袁世凯篡夺了革命果实。

2.革命派没有形成统一的、坚强的领导核心。

中国同盟会,从成立时起,思想上就缺乏统一信仰,组织上也不够巩固。

这样的政党,不可能领导革命走向胜利。

3.辛亥革命没有触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群众特别是农民群众。

他们利用会党、新军,却不发动广大农民,在革命的高潮时期,甚至镇压农民的反封建斗争。

4.革命党人没有建立自己的革命武装,以推翻旧政府,保卫新政权。

他们依靠的是清军士兵和民间秘密反清会党。

武昌起义后,各地建立的民军,大部分是由原来的旧军和会党改编而成,领导权也掌握在立宪派和旧官僚手里。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上述弱点,是其阶级自身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决定的。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由于受列强的压迫和本国封建主义的束缚,有反对外国资本主义、反对封建的革命要求,但他们又同外国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经济上和政治上都异常软弱。

他们幻想不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而获得民族独立,不推翻封建土地制度而建立民主政治,这就决定了辛亥革命必然失败的命运。

辛亥革命的失败,给中国革命留下了两点最重要的教训,1.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不可能彻底推翻外国列强和封建主义的反动统治,不可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2.半殖民地半封建制中国不能重走西方的老路,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救国

方案,在中国是行不通的。

终结性试卷三

一般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都是以城市为中心开展的;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革命却将重心放到农村。

历史证明这条道路是成功的,其依据何在?

一、中国革命发展道路的特殊性

1.以城市为中心的武装起义的失败

在土地革命战争以前,以城市为中心进行武装斗争,已被看成是一条普遍规律。

这是由于城市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要想夺取革命的胜利,就得首先占领城市。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较长时间里,共产党人借鉴并沿袭了以城市为中心进行暴动的传统模式,把工作重心放在城市。

在国民革命失败后的初期,党在革命的紧要关头召开的八七会议,仍以夺取中心城市为目标。

随后,中共中央和各地方党组织相继发动了南昌起义、广州起义等一系列武装起义,其结果都以失利告终,使革命力量受到严重损失。

血的教训表明: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中外反动势力十分强大,武装起来的革命力量较为弱小,而反动势力又长期占据中心城市,要夺取革命胜利,实行以城市为中心进行武装暴动的传统模式是行不通的。

2.井冈山根据地的创建

在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的过程中,毛泽东是成功地把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入农村,在农村保存、恢复和发展革命力量的杰出代表。

1927年9月,毛泽东在秋收起义严重受挫后,冷静地分析了当时敌强我弱的形势,果断地决定放弃攻打长沙的计划,带领部队沿湘赣边界南下。

起义部队于10月间到达井冈山地区,并在此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这成为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的起点。

毛泽东率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后,开始了创建革命根据地的艰苦工作。

尤其是着力于恢复党的组织、建立革命政权、扩大革命武装、开展土地革命的工作。

经过上述努力,形成了以宁冈为中心的湘赣边界“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为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井冈山根据地的创立和发展,促进了全国各地工农武装割据局面的形成。

到1930年上半年,全国共建立了15块革命根据地,红军发展到13个军,约10万人,还有众多的农民赤卫队。

这种局面展现了中国革命发展的独特途径,使革命的重心开始由城市转向农村,在实践上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二、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基本依据

1.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和条件

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中开辟了一条革命新道路,但在理论上还没有为全党所认识和接受。

围绕着革命的道路怎么走的问题,当时党内思想认识很不一致。

一方面,坚持“左”倾思想的人,再度受到“城市中心”论的影响,热衷于发动城市暴动,看不到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重要地位,甚至命令已经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立足的工农红军离开根据地去攻打城市,结果造成新的失败和革命力量

的再受损失。

另一方面,由于根据地极其艰苦的物质生活条件,加上敌人的严密封锁和不断“围剿”,给根据地军民造成极大困难,致使一部分红军将士产生了“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疑问。

因此,革命的道路到底该怎么走成为必须回答的一个基本问题。

为了回答革命道路和前途的问题,1928年10月到1930年5月,毛泽东先后撰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和《反对本本主义》等著作,从理论上对中国革命的一些基本问题作了深刻论述。

毛泽东认为:

“一国之内,在四周白色政权的包围中,有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红色政权的区域长期地存在,这是世界各国从来没有的事。

这种奇事的发生,有其独特的原因。

而其存在和发展,亦必有相当的条件”。

这些原因和条件是:

第一,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国,这一基本国情,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也是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得以实现的最重要的可能条件

第二,国民革命的政治影响及良好的群众基础。

这是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客观条件。

第三,全国革命形势继续向前发展。

这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又一客观条件。

第四,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

这是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第五,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政策的不错误。

这是保证红色政权能够长期存在和发展的最重要的主观条件

2.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必要性

毛泽东在1930年1月写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论述了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必要性。

在1936-1939年间,毛泽东又在先后发表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等文章中,进一步阐明了革命新道路的理论。

综合这些著作,毛泽东对于走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必要性的论述,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特殊的国情决定了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

中国作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在内部没有民主制度,外部没有民族独立。

因此,中国革命不能走经过长期合法斗争,积蓄力量,最后一举夺取政权的道路。

在中国,主要的斗争形式是战争,主要组织形式是军队。

要通过建立红色政权来创造红军,使之成为夺取全国政权的主要工具。

第二,中国革命的力量构成决定了发动农民开展土地革命是必要的。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

绝大多数,是中国革命的最主要力量,所以,无产阶级要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就必须深入农村发动农民起来革命。

而要调动农民的革命积极性就必须满足农民对土地的愿望和要求。

因此,只有进行土地革命,才能建立以农民为主体的革命军队,才能进行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战争,以战胜武装的反革命。

开展土地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斗争的最好形式。

第三,中国革命的国内环境决定了以农村为重心,建立农村根据地是必要的。

中国革命的敌人非党强大,并长期占据中心城市,而广大农村则是其统治的薄弱地区。

因而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只能首先在广大农村聚集力量,即把工作重心放在农村,在农村积蓄和发展力量,把农村建成巩固的革命基地,以赞成与城市敌人的对垒,借以反对敌人的进攻,借以在长期的武装斗争中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进而取得全国的胜利。

中国革命必须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但也不能够放弃其他的斗争形式。

毛泽东十分重视武装斗争与非武装斗争的相互配合。

开展其他形式的斗争,也是非常必要的,如工人的斗争、青年的斗争、妇女的斗争、经济斗争、思想斗争、政

治斗争等斗争形式,在全国范围内或者直接地或者间接地开展起来以配合武装斗争。

没有其他斗争形式的配合,武装斗争也难以取得胜利。

三、“工农武装割据”是实现农村包围城市的必由之路

1.“工农武装割据”的基本思想

毛泽东提出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主要内容是: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土地革命为基本内容,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的三者紧密结合的红色政权建设思想。

三者是“工农武装割据”的三个不可分割的部分,是相互联系的三位一体。

首先,武装斗争是“工农武装割据”的最强有力的工具。

只有建立强大的革命武装和进行武装斗争,才能有效地保障土地革命的成果,确保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存在和发展。

其次,土地革命是“工农武装割据”的中心内容。

只有进行土地革命,才能广泛动员和组织农民主力军参加红军和革命战争,农村根据地才能得到切实巩固和扩大。

再次,农村革命根据地是“工农武装割据”的战略阵地。

革命根据地是进行武装斗争和实行土地革命的可靠依托,只有建立巩固的农村革命根据地,才能与占据着中心城市的敌人进行长期的有效的斗争。

2.农村包围城市战略目标的实现

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要求党在农村建设巩固的根据地。

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离不开广大农民的有力支持;

而要获得农民的支持,就必须废除农村的封建土地所有制,满足农民对土地的要求。

因而,创建革命根据地和开展土地革命就成为实现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重要实践活动。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重视农村根据地的建设,由于实行了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的土地政策,使根据地不断发展。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以主要的力量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这实际上是在抗日民族战争的条件下,坚持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同时,这一时期,在敌后抗日根据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