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新课程理念会议记录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110356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49.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习新课程理念会议记录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学习新课程理念会议记录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学习新课程理念会议记录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学习新课程理念会议记录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学习新课程理念会议记录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学习新课程理念会议记录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学习新课程理念会议记录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学习新课程理念会议记录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学习新课程理念会议记录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学习新课程理念会议记录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学习新课程理念会议记录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学习新课程理念会议记录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学习新课程理念会议记录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学习新课程理念会议记录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学习新课程理念会议记录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学习新课程理念会议记录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学习新课程理念会议记录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学习新课程理念会议记录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学习新课程理念会议记录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学习新课程理念会议记录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习新课程理念会议记录Word下载.docx

《学习新课程理念会议记录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新课程理念会议记录Word下载.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习新课程理念会议记录Word下载.docx

学方式,让枯燥的地理变得活起来,使学生易于接受。

国家新颁布的《地理课程标准》开篇指出:

“地理课程的设置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让教学从单纯注重知识的传授向引导学生学会

学习、学会生存的方向转变,从而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

因而在实施地理新课程中,必须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及终身学习打下必要的技能和基础。

充分了解学生。

古往今来,课堂上教师讲,学生听,这种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与能力的发展,新教材要求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要求地理教学改变过去的注入式方法,强调探究、发现式教学,鼓励学生对地理事物、现象产生好奇心,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培养课堂注意力的催化剂,教育家斯宾塞曾说:

“教育使人愉快,要让一切教育带有乐趣。

”因而教师要做到熟练地驾驭教材及与之相关的知识,把知识性与趣味性有机地结合起来,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

新课标要求学习对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改变地理教学方式、方法,构建开放式的地理课程,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构建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确立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谁是课堂的主宰?

是学生,不是老师。

可我们以往恰恰忽视了这一点,一味地灌输,让学生变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学到的东西僵硬,呆板。

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源在于课堂上教师的教学方法过分僵化。

灵活运用有效的辅助手段。

恰当选择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是

教师创造性与灵活性表现的主要形式。

根据内容、目的、对象和实际条件,个人的风格和特长,确定不同的教学方法。

一法为主,多法配合,灵活地运用各种手段,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上每一分钟的作用。

在处理知识与技能的关系上,对疑点、重点、难点、关键性知识点,要多练精讲,引导学生拓宽思路,使课堂气氛既热烈又严肃,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既掌握了知识,又提高了实践能力。

在处理新旧知识上,要善于利用已学过的知识来引导新知识和新技能,从而产生正迁移,同时也要善于在讲授新知识的同时,复习旧知识,使新旧知识相互渗透,形成整体。

另外,还要利用直观教具或电化手段,加以辅助,调动多种感官,强化对所学材料的感知,从而达到强化记忆,加深理解的学习目的。

科学地利用评价手段。

教学中,评价起着不可低估的调节作用。

教师通过评价,能把对学生及其行为的认识和教师自身的情感倾向,自觉或不自觉地传导给学生。

如果在课堂上得到正面评价,那么他的内在价值就得到了外界的承认,成就的需要也就得到了满足,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会感到一种自我实现的快慰,随之而来的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就会渐渐提高。

相反,如果得到的负面评价过多,就会产生消极影响,特别是成绩较差的学生,会产生破罐子破摔的逆反心理,自信心受到挫伤。

因此,教师应该从实际出发,因人而宜。

也就是使好的感到课大有学头,差的觉得有信心学好。

教师提问时,对积极性不高的,要提些稍加思考就能回答出的问题,并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在表扬的同可以提些稍难的问题,对成绩较好的,以加强其自信心。

时要指出其不足,以防止产生骄傲情绪。

回答问题即使错了,教师也不可指责,而应态度和蔼地指出或加以适当地提示,以免让难堪而破坏课堂气氛。

教师要善于利用有效的评价,捕捉闪光点,多表扬,少

批评,多肯定,少否定,使每个学生在既轻松愉快又热烈紧张的状态下,学习掌握地理基础知识。

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首先,必须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特别是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和基础教育改革等方面的理论,转变传统的教育。

在未来的课堂上,知识将有三个方面组成,教科书及教学参考书提供的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

新课程将改变教科书一统课堂的局面,教师不再只是传授知识,教师将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到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

因此,就教师而言,要适应新课程教学,对新课程充分理解,诚心接受,热情投入,有效实施并根据新课程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其次,随着新课程的运行,教师要调整自己的角色,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

教师在课堂上所扮演的角色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

按照新课程的要求,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

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

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为学习参与者,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

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并且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

真正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知识的奴隶。

总而言之,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只有

作好充分的准备,努力更新观念,认真研读课程标准、运用课程标准贯彻教学过程,进行精心地设计,才会在教学中使学生真正地动起来,才会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张扬,“一切为了学生”的目标也才能真正

得以实现。

2008.9

北岭中学新课程改革专题研讨会议记录

综合楼二楼会议室

出席教师:

全体数学教师

2009.9.12

主持人:

陈守山.

今年秋季数学课程改革在实践层面已趋于成熟。

此次课程改革在课程的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管理等各方面较以往相比都有重大的创新和突破,而这种创新和突破必然导致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等各方面发生深刻的变化。

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能否顺利实施,新课程能否更好地为

学生所接受和理解,关键取决于高中数学教师的素质。

因此我们有必要反思目前教师队伍的业务现状和应对策略,我们认为目前数学教师的业务素质并不乐观,一些教师知识结构老化,教育理念、业务素养与新课程的要求还有差距,对于新课程要求其在课堂上扮演的新角色准备尚不充足。

具体表现在教学的出发点仍以学科为本,而不是以人的发展为本,教学方式缺乏学生的主体参与,学生的自主、互动、探索的学习方式没有得到真正落实,教师的科研意识、科研水平较低,创新能力不足等等。

新学期我们有必要对上面问题进行研讨,为新课改做好理论到实践上的准备。

田利和(九年级课组长):

实施新的课程改革,教师首先要建立新的课程意识,课程不等同于课表上的科目,课程不仅仅是教科书,教师更应考虑学生的学科学习目标、教科书以外的课程资源、课程与教学环境、评价等要素。

课程的实施也不等于教教科书,而是用教科书教,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师首先需要考虑的还不仅是有效的教学策略、课堂教学行为、课程教学模式等问题,而是应该首先考虑我们将带给学生什么样的教育经验,什么样的知识最有价值,什么样的主题最值得探索,我们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

受过教育的人该是怎样的?

教育承担着怎样的职责和使命?

课改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换教材”与“换方法”,教师应从整体上理解新课程提出的改革目标,明确新课程要达到的学生发展的基础性目标和学科学习目标,并将之纳入自己的工作视野,形成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富有创造性地落实到自己的教育、教学中去。

李顺然(新初四教师):

新课标提出了许多全新的理念。

如何将这些先进的教育理念真正转化为教师日常的教学行为,是取得本次课程改革成功的关键之一,数学教师应转变角色,充分认识数学课程改革的理念和目标,充分认识自己在课程改革中的角色和作用。

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而且也是课程研究者和开发者;

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也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

毕海波(新七年级教师):

新一轮课改要打破教师是绝对权威的传统观念,发挥学生的个性与创造力,教学过程要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

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

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

由重统一规格教育向重差异性教育转变;

由教师居高临下向师生平等交流转变;

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

在平常的教学中,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案例和背景资料,引导和帮助学生发现和提出

问题。

教师必须清楚地知道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断地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敏锐发现学生的学习困难,并提出行之有效的办法。

在学生需要的时候,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平等的合作者,有勇气和学生一起进行研究、探讨。

韩宁(新七年级教师):

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建立合理优化的知识结构是课改成功的前提条件。

条具体的课程目标,它为我们明确地指出了未来6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高中数学教育发展的方向,新课程目标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三个层面对广大高中数学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与知识结构的调整,要求教师必须确立“终身学习”观念,不断地更新知识结构,有较开阔的数学知识视野,不断地加强数学科学的素养。

扎实的数学基础是教好数学的首要条件,良好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确保新一轮课改成功的前提和保证。

武新磊(八年级备课组长):

而且要不仅要具备必修课程的知识,数学教师首先要在知识储备上下工夫,具备选修课程的知识以及教育科研知识,也就是中学数学教师应掌握的系统完整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除了熟悉教材知识外,中学数学教师还应掌握数学史、数学应用知识,了解当代数学发展的主流和趋势,能清楚地认识到高等数学与初等数学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握中学数学的背景和结构,以便能较好地思考、探索中学数学教育。

数学教师还应不断地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素养,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掌握数学思想方法是对一名数学教师的基本要求。

…………

北岭中学语文组新课程改革专题学习(会议记录摘要)

刘承新会议地点:

综合楼四楼会议室

2010.9.20

建国以来我国在课堂教学方面进行过多次改革,取得了不少成果,但仍然存在不少弊端。

据有关调查显示,我国现行初中课程结构的主要问题:

一是学科课程过于偏重知识传授,忽视学生能力的发展;

二是必修课过多,科目设置统一、课程内容统一、要求统一,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发展;

三是课程设置上并行科目过多,造成了学

生负担过重;

四是过于强调学科价值,缺少学科之间的整合。

此次初中课程改革,将在以下五方面实现突破:

一、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内容,增强课程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学生经验的联系,拓展视野,引导创新与实践;

二、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构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

三、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实施环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改进校内评价,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建立教育质量监测机制;

五、赋予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课程自主权,为学校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因地制宜地开发学校课程,为学生有效选择课程提供保障。

可以说,新课程方案,无论从教育观念、培养目标、课程内容到课程管理都体现了全新的思路,洋溢着鲜活的时代气息。

这一具有重大意义的改革,必将对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人才产生深远影响。

因为课程改革的中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

所以课堂教学改革无疑是课程改革的重头戏和攻坚战。

我们要注重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改变,但是还要注意处理好以下三个关系:

1、处理好课堂教学中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

传统课堂教学非常强调“双基”目标,即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传授。

尽管这些年也曾提知识、能力、思想教育三项目标,但真正关注的是“双基”目标。

新课程对课堂教学提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这三维目标如何有效整合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大难题。

在学校的教学管理中,我发现有两种极端倾向:

注在课堂教学中追求课堂活泼,接受新理念快,一是部分青年教师,

重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而忽视了“双基”的落实;

二是一部分年长教师,传统的思想根深蒂固,求稳、求实,过分注重了“双基”的落实,而忽视其他目标。

其实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都没有处理好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

“双基”是中国教育实践的产物,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一大特色。

加强双基本身并没有错,问题在于传统课堂教学中不

适当地拔高要求,偏重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

那末,如何才能进行三维目标的有效整合呢?

我认为三维目标相当于空间直角坐标系的三个坐标,三者相辅相成,共同确定了人的综合素养。

单单有了知识、技能不等于形成智慧和素养;

而情感、态度、价值观不是可以独立传授的,而是只有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融为一体才是有生命力的。

过程与方法本身要与知识传授、技能训练联结在一起。

所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在三维目标中,知识具有奠基性作用,离开了知识的掌握,也谈不上学生的能力和素质。

能力和素质是在知识的掌握、建构、内化、运用的活动中铸就的。

正如有的学者所言,能力不过是内化了的知识的综合体现,而素质则是活化了的知识的积淀和升华。

在高中教育这个打基础的时期,“双基”目标还是首先要关注的。

该讲的还是要讲,该训练的还是要训练。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

“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教育科学研究。

继续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并关注情感态度的培养。

”我们要好好把握这个精神。

实施中如何更好地整合。

对关键知识,还要展开知识的形成过程。

过程中有方法,过程中有情感,过程中有态度,过程中有知识。

2、处理好接受性学习方式与探究性学习方式之间的关系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许多老师已经有意识地把这些学习方式引进课堂。

但是也发现,这些学习方式有的只能在公开教学上运用,有的流于形式,更有的根本不敢谈起传统的接受式学习方式。

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对学习方式不甚理解,尤其是对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两类学习方式的内涵与应用有误解。

“学习方式”是学习者持续一贯地表现出来的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总和。

当代认知派心理学家布鲁纳等人从不同角度给“学习方式”分类,按学习的形式分为接受学习和探究学习,按学习者控制程度分为自主学习和被动学习,按学习的内容(新旧知识、经验)分为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按学习的组织形式分为独立学习和合作学习。

关于

接受式学习与探究式学习的关系:

接受式学习包括被动式接受和主动式接受(接受式探究),探究式学习包括接受式探究和发现式探究,其中接受式探究是接受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共同包含的,相当数学中的两个集合的交集。

被动式接受指信息由教师直接提供,主要表现为教师讲、学生听记;

接受式探究指信息由学生主动从现有资料或资源中获得;

发现式探究指信息由学生在观察、实验、调查、解读、研讨等活动中获得。

理解了接受学习和探究学习两类学习方式内涵及其关系,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有以下一些观念:

(1)任何一种学习方式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2)学习方式要因时、因地、因人而宜,不能“一刀切”;

(3)要善于依据不同学科和学科中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运用适当的学习方式;

(4)要实事求是,探究活动设计要采取符合学校实际、地区特点的形式;

(5)接受学习方式不能全盘否定,它是最基本、最常用的学习方式。

这里还要强调说明的是,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是针对传统课堂过于偏向接受式学习而讲的,不能理解只有用了探究式才体现新课程理念。

那种体现事物名称、概念、事实等方面的陈述性知识不需要学生浪费时间去探究,靠听、讲、阅读、理解的方式就可以了。

特别是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为了保证他们达到最低目标,有必要用讲授法向这些学生传递必须的基础知识。

3、处理好课堂教学中“活”与“实”的关系

传统的课堂教学追求“双基”的落实,“求实”、“求稳”是其主要特征。

这种课堂教学模式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也有明显的不足,那就是学生学得太“死”,太封闭。

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各项潜能的发展,即生动活泼的生命发展过程。

所以,我们的课堂教学倡导让学生“动”起来,“活”起来。

如何让课堂“活”起来?

现在教师普遍采用的主要策略有:

(1)让问题进课堂;

(2)让合作学习进课堂;

(3)让多媒体技术进课堂;

(4)让民主的师生关系进课堂。

把过去的“满堂灌”变成了现在的“满堂问”。

小组合作学习被广泛应用。

小组合作学习确实给课堂带来了生

机,培养了学生多种能力,诸如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合作和交流能力。

但是仔细观察,也发现有不少仅仅停留在形式上。

往往是老师一宣布小组讨论,满教室都是嗡嗡的声音,四人小组里,每人都在张嘴,谁也听不清谁在讲什么。

存在很多问题:

缺少必要的规范和训练;

毫无讨论价值的问题放在小组里讨论;

不引导学生认真读书、深入思考就组织讨论;

花费大量时间组织学生表演故事情节和课文内容;

学生不会倾听和补充,各行其是;

缺乏有效的反馈;

缺少正确的评价;

时间和效率失调等等;

形式上热热闹闹,实际上乱乱哄哄、该讲的没有讲清楚,该听的没有听清楚,课堂秩序失控,教学任务难以完成。

因此,如何正确处理好课堂教学中“实”与“活”的关系,成为落实新课改的关键。

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

课堂教学,既要重视个性,又要面向全体;

既要重视人文性,又要注重科学性。

要正确处理好“活”与“实”的关系,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关注以下几个关系:

(1)优生的培养与学困生扶植的关系;

(2)鼓励、表扬与实事求是的纠正、否定的关系;

(3)自主、自由与必要的规范、养成良好的习惯的关系;

(4)局部、偏颇的质疑讨论与完整把握基本知识、技能的关系;

(5)固定的课堂时间与变化的教学容量的关系;

(6)活跃的课堂气氛和必要的课堂教学秩序的关系(活而不乱)。

总之,课堂教学的“活”与“实”是一对矛盾,要相辅相成的。

求“实”,不是搞“死”,不能以丧失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为代价,不能以压抑学生的愉快体验、积极思考为代价;

求“活”,不是追求课堂表面的热闹、活动形式的花样翻新。

而是追求学生脑力劳动的适度紧张,思维活跃,体验加深,更好地落实教学目标,提高效率。

崔允郭教授提出课堂教学要“教得有效,学得愉快,考得满意。

在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中,除了处理好上述三个关系外,还应把握好以下几个关键点:

新课程理念与传统教学思想的结合点,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方式的落脚点,赏识教育与批评教育的平衡点。

会议时间:

2010年10月11日

确定我校课堂教学改革名称、负责人、参与研究的主要成员

参会人员:

班子成员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备课组长

会议过程:

一、林校长讲话:

新课程大力提倡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倡导民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在我校课堂教学中,教师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没有很好地摆正教与学的关系,学生表现出学习兴趣不高,主动学习动力不强;

课堂表现出低效、不和谐的现象。

“自主预习,小组互助,精讲点拨,教师由讲当堂达标”教改实验通过教师指导去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

转向导,学生由他主学习转向自主学习。

“指导”的目的是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实践给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指点式的培养活动,侧重于对受教育者提供一种帮助和引导。

我校开展“自主预习,小组互助,精讲点拨,当堂达标”的课题研究,将有利于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独立性,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提高,促进每一个学生获得发展,促进我校教师的业务素养快速提高,促进学生学业成绩的大面积的提高。

因此,开展本课题的实验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

我校开展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是:

1、通过本课题研究,促进我校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我校教师的教学方式进一步完善,促进我校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2、探求新课程背景下“自主预习,小组互助,精讲点拨,当堂达标”的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

3、通过开展本课题研究,探求我校实施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有效途径。

我校开展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有:

1、探求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指导的形式和特点。

2、探求“自主预习,小组互助,精讲点拨,当堂达标”的课堂教学的结构和模式。

二、宣布负责人、参与教改实验的主要成员:

负责人:

陈校长

主要成员:

各年级部主任,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备课组长

三、具体事项由郭新镇负责。

2011年1月20日

会议内容:

举行课堂教学改革调度会

全体教职工

会议过程:

一、再次对全体教师进行培训

在学校快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一些教师业务素质的不高,教学方法的局限和育人能力的薄弱始终制约着我校向更高层次发展。

我校在教育教学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

1、教育思想偏颇。

2、教育目标偏离。

3、教学方法陈旧。

因此,确定“自主预习,小组互助,精讲点拨,当堂达标”课堂教学改革,将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我校教师的教学业务和管理育人能力,促进我校更加全面协调地发展。

二、课改实施的主要方法和实施原则

1、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经验筛选法和调查分析法。

2、操作原则。

主要有方向性原则、科学性原则、针对性原则、过程性原则、合作性原则、推广型原则。

2011年4月11日

课改实验教师集中学习

陈英龙

全体课改教师

一、学习课改教师工作职责

1、严格考勤制度,课改教师均要参与每次的课题研究。

2、积极参与、认真学习有关教育科研书籍,认真制定实验方案,积极上网或查阅相关教育书籍,以提升自己的理论储备。

、每个学期都要制订课题研究计划,在每个学期教学中要选择3若干个单元进行相对严格的试验,并认真做好观察、记录、分析、总结等工作。

、每周都要进行课题研讨活动,可以结合常规教研活动进行,4要有详细的活动记录。

、每个月撰写教学反思一篇,每学期撰写教学案例一个,每学5年撰写实验研究论文一篇,并按指定的日期及时上交汇总到教导处。

(上交电子稿和文本稿)、每学期至少要展示一节有关课题的实验课,可结合学校常规6反思自己在实验过程公开课活动进行。

活动结束后要及时进行评课、中的得失。

二、“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