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适用第六讲成语 考点梳理+精讲浙江省届小升初语文专项复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113033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53.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构适用第六讲成语 考点梳理+精讲浙江省届小升初语文专项复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机构适用第六讲成语 考点梳理+精讲浙江省届小升初语文专项复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机构适用第六讲成语 考点梳理+精讲浙江省届小升初语文专项复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机构适用第六讲成语 考点梳理+精讲浙江省届小升初语文专项复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机构适用第六讲成语 考点梳理+精讲浙江省届小升初语文专项复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机构适用第六讲成语 考点梳理+精讲浙江省届小升初语文专项复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机构适用第六讲成语 考点梳理+精讲浙江省届小升初语文专项复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机构适用第六讲成语 考点梳理+精讲浙江省届小升初语文专项复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机构适用第六讲成语 考点梳理+精讲浙江省届小升初语文专项复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机构适用第六讲成语 考点梳理+精讲浙江省届小升初语文专项复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机构适用第六讲成语 考点梳理+精讲浙江省届小升初语文专项复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机构适用第六讲成语 考点梳理+精讲浙江省届小升初语文专项复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机构适用第六讲成语 考点梳理+精讲浙江省届小升初语文专项复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机构适用第六讲成语 考点梳理+精讲浙江省届小升初语文专项复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机构适用第六讲成语 考点梳理+精讲浙江省届小升初语文专项复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机构适用第六讲成语 考点梳理+精讲浙江省届小升初语文专项复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机构适用第六讲成语 考点梳理+精讲浙江省届小升初语文专项复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机构适用第六讲成语 考点梳理+精讲浙江省届小升初语文专项复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机构适用第六讲成语 考点梳理+精讲浙江省届小升初语文专项复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机构适用第六讲成语 考点梳理+精讲浙江省届小升初语文专项复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机构适用第六讲成语 考点梳理+精讲浙江省届小升初语文专项复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机构适用第六讲成语 考点梳理+精讲浙江省届小升初语文专项复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构适用第六讲成语 考点梳理+精讲浙江省届小升初语文专项复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机构适用第六讲成语 考点梳理+精讲浙江省届小升初语文专项复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煮豆燃萁(曹丕)、破釜沉舟(项羽)、纸上谈兵(赵括)

背水一战(韩信)、指鹿为马(赵高)、围魏救赵(孙膑)

草船借箭(诸葛亮)、完璧归赵(蔺相如)、卧薪尝胆(勾践)

负荆请罪(廉颇)、毛遂自荐(毛遂)、闻鸡起舞(祖逖)

三顾茅庐(刘备)、望梅止渴(曹操)、图穷匕见(荆轲)

6、成语之最

(一日三秋)最短的季节。

 (一落千丈)落差最大的瀑布。

(一字千金)最贵的稿酬。

(一本万利)最赚钱的生意。

(一手遮天)最大的手。

  (一毛不拔)最吝啬的人。

(一步登天)最长的脚。

  (一日千里)跑得最快的马。

 

(一尘不染)最干净的地方。

(一掷千金)最浪费的行为。

(一文不值)最便宜的东西。

(一身是胆)胆最大的人。

(千钧一发)最危险的时候。

(羊肠小道)最狭窄的路。

  

(一目十行)最快的阅读。

(天涯海角)最远的地方。

(无米之炊)最难做的饭。

 (顶天立地)最高的个子。

(十全十美)最完美的东西。

(无可救药)最重的疾病。

(风驰电掣)最快的速度。

(晴天霹雳)最反常的天气。

(度日如年)最长的日子。

 (一柱擎天)最长的棍子。

(气吞山河)最大的嘴。

  (一步登天)最长的腿。

   

(顶天立地)最高的人。

(轻如鸿毛)最小的人。

(无孔不入)最尖的针。

  (一言九鼎)最重的话。

(金玉良言)最贵重的话。

 (一览无余)最宽的视野。

(脱胎换骨)最大的手术。

(包罗万象)最大的气量。

(天壤之别)最大的差异。

 (天翻地覆)最大的变化。

 (风驰电掣)最快的速度。

(取之不尽)最多的资源。

(度日如年)最长的一天。

 (无边无际)最大的地方。

7、【结构特殊的成语】    

①雷声大,雨点小。

   ②挂羊头,卖狗肉。

③前怕狼,后怕虎。

    ④既来之,则安之。

⑤言必信,行必果。

①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②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③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④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⑤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⑥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⑦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⑧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⑨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①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②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③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8、【三个字的成语】 

 

鸿门宴 安乐窝 铁公鸡 冷不丁 杯中物 步后尘 东道主 恶作剧 耳边风 父母官

父子兵风马牛黄粱梦紧箍咒口头禅闷葫芦门外汉迷魂汤马后炮破天荒

敲边鼓敲门砖敲竹杠忘年交无底洞一溜烟一窝蜂一言堂眼中钉应声虫

【随堂练习】

1、读一读,是成语的画“√”。

联系实际()群策群力()舍本逐末()

寄托哀思()美不胜收()一动不动()

风华正茂()水落石出()白驹过际()

2、看图猜成语

()()()()

3、给下面的句子画线的部分换一个恰当的成语。

(1)活动结束了,我们就要离开少年宫,同学们很留恋,不忍离去。

()

(2)考试开始了,同学们精神非常集中地答卷。

(3)解放军战士奋勇向前,不顾生命危险,抢救落水儿童。

(4)实现“四化”,是振兴和安定国家的伟大事业。

4、按解释补全成语。

(1)()言()语:

简短的话。

(2)()言()语:

虚伪而动听的话。

(3)()言()语:

为讨人喜欢或哄骗人而说的十分动听的话。

(4)()言()语:

背后制造、散布的诬蔑、诽谤之类的话。

(5)()言()语:

很多话。

(6)()言()语:

豪迈雄壮的话。

(7)()言()语:

说话声音轻柔,语气温和。

(8)()言()语:

用恶毒的话骂人或用凶恶的语气说话。

(9)()言()语:

私下里议论或背后散布难听的话。

(10)()言()语:

粗鲁、肮脏的话。

5、写出下列成语的近义词。

画饼充饥()瓜熟蒂落()多此一举()

缘木求鱼()管中窥豹()开门见山()

6、写出一个既能点明原成语中的错别字,又能说明改法的成语。

例:

呆若花鸡——移花接木

羊不可破——(   )生无反顾——(   )

危居乐业——(   )    心猿意鹿——(   )

7、请写出下列成语中的主角。

四面楚歌——()望梅止渴——()

草船借箭——()草木皆兵——()

完璧归赵——()磨杵成针——()

凿壁偷光——()破釜成舟——()

卧薪尝胆——()纸上谈兵——()

入木三分——()负荆请罪——()

乐不思蜀——()图穷匕见——()

闻鸡起舞——()煮豆燃箕——()

刮目相看——()不耻下问——()

考点二:

谚语

谚语是熟语的一种。

是流传于平易近间的比较简练并且言简意赅的话语。

多数反映了劳动人平易近的糊口实践经验,并且一般都是经过口头传下来的。

它多是口语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韵语。

和谚语相似但又不同的有针言、歇后语、俗语、警句等。

  谚语是人平易近群众口头流传的固定的语句。

恰当地运用谚语可使语言活泼风趣,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如“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谚语反映的内容涉及到社会糊口的各个方面。

从内容上来分,大体有以下五种:

一、气象谚语

  这是许多人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观察气象的经验总结。

①蚂蚁搬家蛇过道,明日必有大雨到。

日落脂粉红,无雨也有风。

②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二、农业谚语

它是农平易近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农事经验。

①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②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

三、卫生谚语

卫生谚语是许多人根据卫生保健知识概括而成的。

①冬吃萝卜夏吃姜,省得大夫开药方。

②笑一笑,十年少;

愁一愁,白了头。

四、社会谚语

社会谚语泛指为人处世、接物待人、治家治国等方面应注意的事。

①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

②凡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③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④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五、学习谚语

多是学习经验的总结,激励许多人发奋学习。

①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

②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1、补充下列谚语。

(1)好人说不坏,()

(2)(),全靠肥当家。

(3)聪明一世,()

(4)(),败事有余。

(5)蚂蚁搬家蛇过道,()

(6)十年寒窗无人问,()

(7)不怕不识货,()

(8)(),人穷狗也欺

考点三:

歇后语

歇后语是中国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

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

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语,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

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

歇后语可以分成两种类型:

一种是逻辑推理式的,说明部分是从前面比喻部分推理的结果。

例如: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水仙不开花——装蒜  哑巴吃黄莲──有苦说不出  

还有一种是谐音的歇后语,他在前面一种类型的基础上加入了谐音的要素。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  火烧旗杆——长叹(炭)  粪坑关刀──文(闻)也不能,武(捂)也不能。

  百日不下雨——久情(晴)  百尺竿头挂剪刀——高才(裁)  百川归海——大势所趋  老爷下轿——不(步)行

1、填人名,补全歇后语。

()的居处——开门见山()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败走华容道——不出所料()断案——铁面无私

()借荆州——有借无还()误闯白虎堂——单刀直入

()用兵——神出鬼没()进曹营——一言不发

()念佛——一本正经()招亲——凡心难丢

()七十二变——神通广大()钓鱼——愿者上钩

()之心——路人皆知()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2、补全歇后语。

八仙过海——前人栽树——

狗拿耗子——飞蛾扑火——

仁者见仁——老虎不怕山高——

尺有所短——恶语伤人六月寒——

考点四:

对联

作对联,要合于下列规律:

(一)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不能用重复的字。

(二)上联的末一句必须是仄声,下一联的末一字必须是平声。

(三)上下联的句式必须一致(词类相当,结构相应)。

(四)上下联的平仄要相对立,上联要用平声字的地方,下联就得用仄声字,反过来也一样(平:

平声字;

仄,仄声字,包括上、去、入三声的字)。

(五)上下联意思可以相近或相反,可以只说一事,也不妨分说两事。

对联和律诗中间的对仗有继承演进的关系,律诗的平仄格律和“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原则,也适用于对联。

至于每副对联的字数,并无限制,由四字、五字、六字、七字、八字、九字到几十字、几百字,只要有话可说,能成对偶就行。

下面举例以见一斑:

祖国山河壮;

人民岁月新。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上联的“祖国”、“山河”和下联的“人民”、“岁月”都是名词,上联的末字“壮”和下联的末字“新”,都是形容词,上下相对,平仄协调,内容与形式都与上述的五条规律符合。

【名联赏析】

1、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徐氏女撰 题杭州岳飞墓联

【注释】①辜:

罪。

②铸:

把金属熔化后倒在模子里,制成物件。

③佞臣:

惯于对皇帝吹捧拍马、陷害忠良的奸臣。

④岳飞(1103-1142):

字鹏举,南宋抗金将领。

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

⑤徐氏女:

清代松江(今属上海)人。

【鉴赏】上联对岳飞遇害表示了深切的同情,甚至青山也以能掩埋精忠报国的英雄骨骸而感到荣幸。

下联则表达了对民族败类、阴险狠毒的奸臣秦桧的鄙视和忿恨!

此联直抒胸臆,淋漓尽致地抒发了人们爱憎分明的感情,表达了国人对民族英雄的无比崇敬和怀念及对卖国贼的无比憎恨之情,有着深刻的思想内容。

2、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无锡东林书院的名联

3、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

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杭州西湖中山公园的叠字亭联

【鉴赏】此联把西湖山光水色、晴雨景象尽收其中,这副叠字联也是回文对,读成“秀秀明明处处山山水水,奇奇好好时时雨雨晴晴”也十分流畅自然。

这副对联配上苏东坡的诗句“西湖天下景”作横匾,可谓是珠联璧合。

4、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实为:

海水潮,朝朝潮,朝潮朝落;

浮云涨,长长涨,长涨长消。

——山海关孟姜女庙对联

【鉴赏】此联历来为骚人墨客所凝神揣摩,或得其解,或不得其解。

实际上,这副对联巧妙地运用了一字两音和同音假借的方法,只要搞清楚这一点,此联即可正确读出,其义也不求自现。

原来是:

“海水潮,朝朝潮,朝潮朝落;

”此联生动地描绘出当地海阔天空,水绿云白的美丽景色,意趣隽永,读后令人久久回味。

【提示】在我国的名胜古迹中,无处不见对联,且种类格式多样,内容极其丰富。

游览景观时,结合赏联,不仅有助于识景、添趣,而且还能提高自己的文学水平,凝炼气质。

1、为下列对联选出最恰当的横批。

风流人物数当代,大好春光看今朝。

①日新月异②普天同庆③春回大地

2、下面①句和②句式一副对联的上句和下句,②句中应填入(  )才喝上句形成最工整的对仗。

①句: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②句:

山间竹笋,    腹中空。

A大小不同B嘴尖皮厚C嘴厚皮薄D长短不一

3、从所给的下联中选出能与①②相对的下联,并用直线连接起来。

上联下联

①柳眼才舒芳草地A桃腮正晕碧云天

B书山万仞志能攀

②春回大地千峰秀C渔歌晓迎红日出

D日暖神州万木荣

4、福州乌山的琵琶亭有一副对联,上联是:

一弹流水一弹月。

下面最适合作为下联的一句是()

A半入江风半入云B一味清凉上月时

C二分明月万梅花D三月细雨春妩媚

5、看看对联赞扬谁。

(1)、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   )

(2)、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

志见出师表,好为梁父吟。

()

(3)、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圣丹青照古今。

(4)、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  )

(5)、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

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

(   )

(6)、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7)、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6、下面两幅对联,来源于某商场出售货物的货架上,请写出货物的名称。

(1)配之如意形悬明月,用之则名洞察乾坤。

(2)右军五字抬身价,诸葛三军仗指挥。

7、下面是一副对联,从备用字中找出合适的字组成下联。

备选字:

心理事益更莫无为做身神

上联:

有关国家书常读,下联:

8、小明同学在街上搜集、摘录了下面几副对联,你知道这些对联是贴在哪些场所门口吗?

(备选答案:

酒店理发店茶点花店裁缝店照相馆)

佳照传神亦庄亦诣,芳容写真惟妙惟肖。

酿成春夏秋冬酒,醉倒东西南北人。

万紫千红工点缀,春桃秋菊费平章。

创人间头等事业,理世上万缕青丝。

惯用语

惯用语简短精炼,形象鲜明,运用灵活。

在口语中、小说、戏剧、电影、曲艺中普遍使用。

唱白脸:

(白脸——京剧中的反派角色。

)指扮演反面的角色,对事情采取尖酸刻薄的态度。

 炒鱿鱼:

鱿鱼一炒就卷起来,像是卷铺盖,比喻解雇、撤职。

穿小鞋:

比喻暗中报复人,刁难人。

打水漂:

比喻白白投入而没有收获。

定心丸:

能使人情绪安定的东西。

1、根据提示填恰当的俗语。

我们常把外强中干的人比喻成“纸老虎”,把两个人一明一暗、一唱一和行动称为(),把目不识丁的文盲称()。

2、写出下列的惯用语

(1)、把在团体中起主导的人喻为()

(2)、把足智多谋的人喻为()

(3)、把接待宾客的当地主人喻为()

(4)、把公堂台阶下受审的囚犯喻为()

(5)、把混混噩噩、不明事理的人喻为()

(6)、把世故圆滑的人喻为()

(7)、把没有专业知识的外行人喻为()

(8)、把技艺不精、勉强凑合的人喻为()

(9)、把代人受过替人受罪的人喻为()

(10)、把一毛不拔吝啬钱财的人喻为()

(11)、把立场不稳见风使舵的人喻为()

(12)、把蛮横无赖独霸一方的人喻为()

(13)、把失去靠山无处投奔的人喻为()

(14)、恩将仇报的人比喻为()

【考点突破】

一、请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等名称,与其它三个字组成成语。

A、一()知秋 B、昙()一现 C、雨后春() D、()熟蒂落  

E、节外生()F、铁树开()G、()断丝连 H、()深蒂固

二、看叠字,填成语。

井井_________;

 孜孜_________;

 滔滔_________;

 历历_________;

默默________;

 斤斤_________;

 洋洋_________;

 步步_________;

侃侃________;

 姗姗_________;

 窃窃_________;

 蒸蒸_________;

摇摇________;

 津津_________;

 赫赫_________;

 寥寥_________;

面面________;

 彬彬_________;

 星星_________;

 循循_________;

跃跃________;

 息息_________;

 炯炯_________;

 娓娓_________;

三、填叠字,组成语。

众目_________;

 _________入扣;

 虎视_________;

 无所_________;

想入_________;

 忠心_________;

 _________众生;

 书声_________;

温情_________;

 信誓_________;

 怪事_________;

 文质_________;

神采_________;

 _________一堂;

 磨刀_________;

 _________于怀;

四、在括号里填上带点词的近义词,组成词语。

丢盔()甲自言自()提心()胆生离死()日积月()

天翻地()呼风()雨地动山()日久天()眼疾手()

五、“然”字成语。

( )然处之;

  ( )然置之;

  ( )然挺立;

( )然道貌;

  ( )然不动;

  ( )然大物;

( )然成风;

  ( )然一体;

  ( )然一新;

( )然无存;

  ( )然如故;

  ( )然开朗;

( )然大怒;

  ( )然大悟;

  ( )然自得;

( )然无恙;

  ( )然起敬;

  ( )然正气;

( )然命笔;

  ( )然不同;

  ( )然决裂;

( )然失笑;

  ( )然失色;

  ( )然无声;

( )然若揭;

  ( )然寡味;

  ( )然自若;

( )然纸上;

  ( )然屹立;

  大义凛( );

诗意( )然;

  秩序( )然;

  心地( )然;

毛骨( )然;

  道貌( )然;

  一目( )然;

六、根据古诗词写成语。

(1)小荷才露尖尖角()

(2)粒粒皆辛苦()

(3)轻舟已过万重山()

七、先把成语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填空。

①风( )雨顺 ②( )头丧气 ③口若( )河 ④眼花( )乱

⑤阴谋( )计 ⑥鸦( )无声 ⑦惊涛(  )浪 ⑧夸夸(  )

第(  )个词用来比喻口才很好,善于辩论。

“洋洋得意”跟第(  )个词语意思相反。

第()个表示非常安静。

第()个词与汹涌澎湃意思接近。

八、读故事写成语

春秋时齐侯出兵攻打楚国,楚派使者问齐侯:

“你住在北方,我住在南方,两方距离很远,好比牛与马走失了,决不会跑到对方的境内。

这一故事引出六字成语是:

九、给“食”找座位

饱食终日  废寝忘食  丰衣足食  饥不择食

锦衣玉食   自食其力  自食其言  自食其果

干了坏事,自作自受。

()   说了不算,不守信用。

()

自己劳动,养活自己。

()   吃饱肚子,不做事情。

不去睡觉,忘了吃饭。

()  穿的吃的,都很富足。

肚子饥饿,来不及挑选食物。

() 衣食精美,生活奢侈。

(  )

十、照样子,解词语

袖手旁观——冷漠

笑里藏刀——甜言蜜语——

鹤立鸡群——神机妙算——

十一、在括号里填上一个字,组成顶真式成语。

①乐极生()天悯()之常()投意()情合理

②神通广(  )快人(  )猿意()到成()亏一篑

十二、阅读下面一段话,选择恰当的成语填空。

①昏天暗地②惊天动地③谢天谢地④花天酒地

有一个县官离任,有人送德政牌匾一块,上面写着“四大天地”。

送行的队伍到闹市,县太爷想炫耀自己,对送行的人说:

“我在任多年,并无多大业绩可言。

今天你们赐给我德政匾给我,实在厚爱。

愿闻之内涵。

”有人回答说:

“太爷上任呀();

太爷在任呀();

太爷办事呀(),如今卸任呀……”众人齐呼“()!

”然后一哄而散,县太爷呆若木鸡。

一年之季在于春,一天之季在于晨。

青蛙叫停停,雨天将要到。

挂羊头,卖狗肉。

红花还得绿叶扶。

打肿脸儿充胖子。

小泥鳅掀不起大浪。

见缝插针,分秒必争。

两虎相斗,必有一伤。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绣花针。

骄傲跌在门前,谦虚走遍天下。

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坐如钟,立如松,卧如弓,走如风。

十个指头有长短,世人谁人无缺点。

知错能改进步快,满不在乎才真坏。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长颈鹿的脖子,仙鹤腿——各有所长炒菜的勺子——尝尽了酸甜苦辣

吃剩饭,想点子——尽出馊主意吃麻油唱曲子——油腔滑调

出锅的大虾——背弓(卑躬)屈膝出洞的老鼠——东张西望

电线杆上晒衣服——好大的架子关羽卖肉——没人敢来

布袋里装钉子——个个想出头瘪芝麻榨油——油水不大

飞机上扔钱——空投(头)纸(支)票矮子扒墙头——想出人头地

百丈高楼挂红灯——红到顶了老鼠掉进风箱里——两头受气

老鼠掉到书籍里——咬文嚼字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

东郭先生救狼——好心得不到好报窗户上吹喇叭——名(鸣)声在外

板凳倒地——四脚朝天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叶公好龙—口是心非

芝麻开花—节节高外甥戴孝—没舅(救)

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小葱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