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OH水溶液三效并流加料的蒸发装置——化工原理课程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811429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62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NaOH水溶液三效并流加料的蒸发装置——化工原理课程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NaOH水溶液三效并流加料的蒸发装置——化工原理课程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NaOH水溶液三效并流加料的蒸发装置——化工原理课程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NaOH水溶液三效并流加料的蒸发装置——化工原理课程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NaOH水溶液三效并流加料的蒸发装置——化工原理课程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NaOH水溶液三效并流加料的蒸发装置——化工原理课程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NaOH水溶液三效并流加料的蒸发装置——化工原理课程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NaOH水溶液三效并流加料的蒸发装置——化工原理课程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NaOH水溶液三效并流加料的蒸发装置——化工原理课程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NaOH水溶液三效并流加料的蒸发装置——化工原理课程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NaOH水溶液三效并流加料的蒸发装置——化工原理课程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NaOH水溶液三效并流加料的蒸发装置——化工原理课程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NaOH水溶液三效并流加料的蒸发装置——化工原理课程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NaOH水溶液三效并流加料的蒸发装置——化工原理课程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NaOH水溶液三效并流加料的蒸发装置——化工原理课程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NaOH水溶液三效并流加料的蒸发装置——化工原理课程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NaOH水溶液三效并流加料的蒸发装置——化工原理课程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NaOH水溶液三效并流加料的蒸发装置——化工原理课程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NaOH水溶液三效并流加料的蒸发装置——化工原理课程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NaOH水溶液三效并流加料的蒸发装置——化工原理课程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NaOH水溶液三效并流加料的蒸发装置——化工原理课程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

《NaOH水溶液三效并流加料的蒸发装置——化工原理课程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NaOH水溶液三效并流加料的蒸发装置——化工原理课程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NaOH水溶液三效并流加料的蒸发装置——化工原理课程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

因各效间有较大的压力差,液料自动从前效流到后效,不需输料泵;

前效的温度高于后效,料液从前效进入后效呈过热状态,过料时有闪蒸出现。

此流程有下面几点优点:

①各效间压力差大,可省去输料泵;

②有自蒸发产生,在各效间不必设预热管;

③由于辅助设备少,装置紧凑,管路短,因而温度损失小;

④装置操作简便,工艺条件稳定,设备维修工作减少。

同样也存在着缺点:

由于后效温度低、浓度大,因而料液的黏度增加很大,降低了传热系数。

因此,本流程只适应于黏度不大的料液。

2.2蒸发器简介

随着工业蒸发技术的发展,蒸发设备的结构与型式亦不断改进与创新,其种类繁多,结构各异。

根据溶液在蒸发中流动情况大致可分为循环型和单程型两类。

循环型蒸发器可分为循环式、悬筐式、外热式、列文式及强制循环式等;

单程蒸发器包括升膜式、降膜式、升-降膜式及刮板式等。

还可以按膜式和非膜式给蒸发器分类。

工业上使用的蒸发设备约六十余种,其中最主要的型式仅十余种。

本设计采用了中央循环管式蒸发器,下面就其结构及特点作简要介绍。

中央循环管式蒸发器(如图2)又称标准蒸发器。

其加热室由一垂直的加热管束(沸腾管束)构成,管束中央有一根直径较大的管子叫做中央循环管,其截面积一般为加热管束截面积的40%~100%。

加热管长一般为1~2m,直径25~75mm,长径比为20~40。

其结构紧凑、制造方便、操作可靠,是大型工业生产中使用广泛且历史长久的一种蒸发器。

至今在化工、轻工等行业中广泛被采用。

但由于结构上的限制,其循环速度较低(一般在0.5m/s以下);

管内溶液组成始终接近完成液的组成,因而溶液的沸点高、有效温差小;

设备的清洗和检修不够方便。

其适用于结垢不严重、有少量结晶析出和腐蚀性较小的溶液。

3.三效并流蒸发设计计算

3.1 估计各效蒸发量和完成液浓度

Fx0=(F-W)x3……………………………………………

(1)

其中F—每小时的进料量,Kg/h

W—每小时的水份蒸发总量,Kg/h

 =

因并流加料,存在着自蒸发,又蒸发中无额外蒸气引出,可取

W1:

W2:

W3=1:

1.1:

1.2

因为W=W1+W2+W3计算出各效的蒸发量Wi

W1=861Kg/h

W2=947Kg/h

W3=1033Kg/h

(1)式得…………………………………

(2)由

(2)式得计算出各效的浓度

=

x3=0.4

3.2 估计各效液的沸点和有效总温差

设各效间压力降相等,则各效间的平均压力差为

……………………………………………(3)

式中—各效加热蒸汽压力与二次蒸汽压力之差,;

—第Ⅰ效加热蒸汽的压力,;

—末效冷凝器中的压力,。

则,平均压力差:

各效压力差可求得各效蒸发室的压力,即:

表1有关资料列表

效数

二次蒸气压力,kPa

338.5

177

15.5

二次蒸气温度Ti',℃

(即下一效加热蒸汽温度)

137.6

116.3

54.6

二次蒸气的气化潜热ri',KJ/Kg

(即下一效加热蒸气的氢化热)

2156

2215

2367

3.2.1 求各效因溶液沸点而引起的温度损失Δ’

根据各效二次蒸气温度和各完成液浓度xi,由NaOH水溶液杜林线图可得各效NaOH的沸点tAi分别为

tA1=104.2℃tA2=107.4℃tA3=128.4℃

则各效由于溶液沸点比水的沸点升高而引起的温差损失

……………………………………………………(4)

………………………………………(5)

Δ'

1常=4.2℃

2常=tA2–T'

2=7.4℃

3常=tA3–T'

3=28.4℃

1=5.3℃

2=8.2℃

3=20.9℃

'

=5.3+8.2+20.9=34.4℃

3.2.2 求由于液柱静压力而引起的温度损失Δ’’

为方便起见,以液层中点处压力和沸点代表整个液层的平均压力和平均温度,根据流体静力学方程,液层的平均压力

Pav=P'

i+(其中l为液面高度,m)…………(6)

所以kPa

kPa

由平均压力查得对应饱和温度为

T'

Pav1=138.8℃T'

Pav2=118.5℃T'

Pav3=68.9℃

所以Δ'

1=T'

Pav1–T'

1=138.8–137.6=1.2℃

Δ'

2=T'

Pav2–T'

2=118.5–116.3=2.2℃

3=T'

Pav3–T'

3=68.9–54.6=14.3℃

故'

=1.2+2.2+14.3=17.7℃

3.2.3 由流动阻力引起的温差损失Δ'''

取经验值1℃,即∑Δ'

1=Δ'

2=Δ'

3=1℃,则∑Δ'

=3℃

综合

(1)

(2)(3)步得总温度损失

∑Δ=∑Δ'

+∑Δ'

+∑Δ'

=34.4+17.7+3=55.1℃

3.2.4 各效料液的温度和有效总温差

各效温度损失∑Δi=∑Δ'

1+∑Δ'

1+∑Δ'

1

得 ∑Δ1=Δ'

1+Δ'

1=5.3+1.2+1=7.5℃

∑Δ2=Δ'

2+Δ'

2=8.2+2.2+1=11.4℃

∑Δ3=Δ'

3+Δ'

3=20.9+14.3+1=36.2℃

各效料液的温度为由ti=Ti'+Δi

t1=T1'+Δ1=137.6+7.5=145.1℃

t2=T2'+Δ2=116.3+11.4=126.9℃

t3=T3'+Δ3=54.6+36.2=90.8℃

3.3加热蒸气消耗量和各效蒸发水量的初步计算由热量衡算式'

Qi=Diri=(Fcp0-W1cpw-W2cpw-…-Wn-1cpw)(ti-ti-1)+Wi+………(7)

在(4)式,其中Di一第i效加热蒸气量,Kg/h

ri—第i效加热蒸汽的汽化潜热,KJ/Kg

--第i效二次蒸汽的汽化潜热,KJ/Kg

cp0—原料液的比热容,KJ/(Kg/℃)

cpw—水的比热容,KJ/(Kg/℃)

ti,ti-1—分别为地i效和第i-1效溶液的温度(沸点),℃

—热损失量,KJ

由(7)式两边同时除以得:

Wi=Diri/+(Fcp0-W1cpw-W2cpw-…-Wn-1cpw)(ti-ti-1)/-/……(8)

由式(8)去掉-/,乘以热利用系数ηi,表示上式得:

Wi=ηi[Diri/+(Fcp0-W1cpw-W2cpw-…-Wn-1cpw)(ti-ti-1)/-/]

对于沸点进料t­

0=t1,考虑到NaOH溶液浓度浓缩热影响,热利用系数算式为=0.98-0.7

其中为第i效蒸发器中液料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

第Ⅰ效热衡算式为

W1=1(+)

=………………………(a)

第Ⅱ效热衡算式为

…………………………………………………………………(b)

同理得第Ⅲ效

…………………………………………………………………(c)

又W1+W2+W3=2841………………………………………………(d)

联解式(a)至(d),可得

W1=1000.88Kg/hW2=991.85Kg/h

W3=848.27Kg/hD1=1064.77Kg/h

3.4 蒸发器传热面积估算

 …………………………………………………(9)

式中—第效的传热面积,;

—第效的传热速率,;

—第效的传热系数,;

—第效的传热温差,C。

则:

误差,误差较大,应调整各效的有效温差,使三个蒸发器的传热面积尽量相等,重复上述计算过程。

3.5 有效温差的再分配

取平均面积

若Q不变,重新分配有效温差得:

3.6 重复上述步骤

3.6.1计算各效料液的质量分数

3.6.2计算各效料液温度

因末效完成液浓度和二次蒸发汽压力均不变,各种温度差损失可视为恒定,故末效溶液温度仍为90.8℃即t3=90.8℃

则第Ⅲ效加热蒸气的温度为T3=T2'=t3+Δt3'=90.8+24.5=115.3℃

查杜林图,得第Ⅱ效料液沸点为tA2=115.2℃,由液柱静压力及流动阻力引起的温度损失可视为不变,故第Ⅱ效的料液温度为

t2=tA2+Δ2'+Δ2'''=115.2+9.6+2.14+1.0=128℃

同理T2=T1'=t2+Δt2'=128+12=139.9℃

查杜林图,得第Ⅰ效料液沸点为tA1=140℃,则

t1=tA1+Δ1''+Δ1'''=140+0.9+5.8+1.0=147.7℃

由上知,各种温差损失变化不大,无需重新计算。

故有效总温差不变,即=46.9℃温差重新分配后各效温度列于表2

表2各效温差重新分配表

效次

加热蒸汽温度℃

T1=151.7

T1’=140

T2’=115.2

有效温差,℃

Δt1’=6.3

Δt2’=12.0

Δt3’=24.5

料液温度,℃

t1=147.8

t2=128

t3=90.8

3.6.3 各效热量衡算

查手册得出T1'=140℃r1'=2149KJ/Kg

T2'=115.2℃r2'=2218.4KJ/Kg

T3'=54.6℃r3'=2367KJ/Kg

第Ⅰ效

=0.98-0.7=0.98-0.7×

(0.136-0.1)=0.955

………………(e)

第Ⅱ效

=0.928

……………………………………………………(f)

第Ⅲ效

=0.847

……………………………………………………………………(g)

又W1+W2+W3=2841Kg/h……………………………………………(h)

联解式(e)至式(h),得

W1=1000Kg/hW2=982Kg/h

W3=859Kg/hD1=1065Kg/h

与第一次结果比较,计算结果均在0.05以下,故各效蒸发量计算结果合理

3.6.4 蒸发器传热面积计算

误差为,迭代计算结果合理,取传热面积34

3.7 计算结果列表3

表3计算结果表

 Ⅱ

 Ⅲ

冷凝器

加热蒸气温度Ti,℃

151.7

140

115.2

操作压力Pi’,KPa

361.47

170.39

溶液温度(沸点)ti,℃

145.5

128

90.8

完成液浓度,%

13.6

21.0

40

蒸发量Wi,Kg/h

1000

982

859

蒸汽消耗量D,kg/h

1065

传热面积Si,m2

34

4.蒸发器的主要结构尺寸的计算

4.1 加热管的选择和管数的初步估算

所需管子数=

其中 S—蒸发器的传热面积,m2,由前面的工艺计算决定

d0—加热管外径,m

L—加热管长度,m,取L=2m,d0=38mm

有根

4.2 循环管的选择

循环管的截面积是根据使循环阻力尽量减小的原则来考虑的。

中央循环管式蒸发器的循环管截面积可取加热管总截面积的。

加热管的总截面积可按计算,循环管内径以表示,在计算中去60%。

…………………………………(10)

即:

由于管子规格所限,在规格中只能选中

循环管与加热管的长度相同,去2.0米。

4.3 加热室直径及加热管数目的确定

按正三角形排列,根据加热管间距为48mm及所选定的循环管大小,可查表及计算得,加热室的内径为:

806mm。

选定加热室为内径1000mm,壁厚10mm。

4.4 分离室直径和高度的确定

分离室的体积计算式为

………………………………………(11)

式中—分离室的体积,;

—某效蒸发器的二次蒸气流量,;

—某效蒸发器的二次蒸气的密度,;

—蒸气体积强度,;

即每立方米分离室每秒钟的二次蒸汽量,一般允许值为。

由(11)式,且取,,

所以:

分离室体积确定后,其高度与直径的关系:

利用此关系确定高度和直径时应考虑如下原则:

分离室的高度与直径之比=H>

=1.8m故选h=2mD=1.4m

4.5 接管尺寸的确定

流体进出口的内径按下式计算

………………………………………………(12)

式中—流体的体积流量,;

—流体的适宜流速,。

4.5.1 溶液进出口

对于三效并流加料的三效蒸发,第Ⅰ效的流量最大,所以取其为计算量

因为其流动为强制流动,,所以取则有

取管为

4.5.2热蒸汽进口与二次蒸气出口

一般情况下,末效的体积流量最大,所以取其为计算量

因为其流动为饱和蒸汽流动,,所以取则有

取管为

4.5.3 冷凝水出口一般由各效加热蒸汽消耗量较大者来定,而末效的加热蒸汽消耗量最大,所以取为计算量

因为其流动为自然流动,,所以取则有u=0.1m/s

取管

5.蒸发装置的辅助设备的选用计算

5.1 气液分离器

5.1.1 本设计采用的是丝网式除沫器,其主要作用是为了防止损失有用的产品或防止污染冷凝液体,并且丝网式分离效果更好,本次采用三层结构。

5.2 蒸汽冷凝器的选型设计

5.2.1本设计采用的是多层孔板式蒸汽冷凝器,其性能参数如表5

表4多层孔板式蒸汽冷凝器性能参数表

水气接触   压强     塔径范围    结构与要求    水量

面积大   1067~2000Pa  大小均可     较简单     较大

5.2.2 蒸汽冷凝器的选型

5.2.2.1冷却水量的确定

查多孔板冷凝器的性能曲线得15.5KPa的进口蒸汽压力,冷却水进口温度30℃,1m3冷却水可冷却蒸汽量为39kg,与实际数据比,偏小,故设计时取:

………………………(13)

式中-进入冷凝器二次蒸汽的流量,;

-冷却水量,。

5.2.2.2 冷凝器的直径取二次蒸汽的流速u=15m/s。

……………………………(14)

5.2.2.3 淋水板的设计

淋水板板数:

因为,取淋水板5块。

淋水板间距以经验公式,;

即依次计算出:

弓型淋水板的宽度:

最上面一块;

其他各块淋。

淋水板堰高:

取。

淋水板孔径:

冷却水循环使用,取d=9mm。

淋水板孔数:

淋水孔流速

……………………………………………(15)

式中-淋水孔的阻力系数,;

-水孔收缩系数,;

-淋水板堰高,。

取计算

选冷凝管规格管为

则淋水孔数:

考虑到长期操作时易造成孔的堵塞,取最上层孔数应加大即个,其它各板孔数应加大5%,即。

淋水孔采用正三角形排列。

6.三效蒸发器结构尺寸确定

表5蒸发器的主要结构尺寸的确定

加热管主要结构

设计尺寸

加热管(无缝钢管)管径规格

Φ38×

2.5mm

加热管(无缝钢管)长度

2m

加热管(无缝钢管)管数

150

循环管规格

Φ377×

9mm

加热室内径

1000mm

分离室直径

1400mm

分离室高度

2000mm

溶液进出口管径

Φ45×

3.5mm

加热蒸气进出口与二次蒸气出口管径

Φ426×

冷凝水出口管径

Φ76×

4mm

表6蒸汽冷凝器主要结构的确定

蒸气冷凝器主要结构

蒸汽冷凝器类型

多层多孔式冷凝器

冷却水量

61.044m3/h

冷凝器的直径

699mm

淋水板数

7

淋水板间距L1

1240mm

淋水板间距L2

870mm

淋水板间距L3

610mm

淋水板间距L4

430mm

淋水板间距L5

300mm

淋水板间距L6

210mm

弓形淋水板的宽度

560mm

淋水板堰高

50mm

淋水板孔径

8mm

淋水板孔数

560

7.附图

图1三效并流蒸发系统

图2中央循环管式蒸发器

1-加热室2-分离室3-蒸发室

F、x0、t0

D1T1 

W3T3'

W2 T2'

W1T1'

x2T2

W2t3

W1 T2+1

x1t1

P1'

P2'

P3'

x3t3

T1

T2

T3

图3并流加料三效蒸发的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

8.参考文献

[1]刁玉玮,王立业.化工设备机械基础[M].大连: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

[2]柴诚敬,刘国维,李阿娜,化工原理课程设计[M],天津: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

[3]杨祖荣.化工原理[M].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4]贾绍义,柴诚敬.化工原理课程设计[M].天津:

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

[5]魏崇光,郑晓梅,化工工程制图[M],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1992年。

9.后记

本次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用时两周,是第一次独立的化工设计。

对于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这个课程,我起初并不是十分了解,但通过这次设计,使我学会了运用各种手册、图表查物理及化学性质,能画出工艺流程、蒸发器装置。

这次我们做的是三效蒸发装置的设计,在这个设计过程中,我遇到了许多以前没有掌握扎实的和没有学过的知识,比如说温度差的计算、热量衡算式的公式及怎样根据自己所算出的数字找相应合适的加热管数目和尺寸、加热室直径等等。

通过这次设计让我巩固了许多的知识,同时让我锻炼了自学的能力。

通过做计算,使我做事更加细心认真了;

通过画图,使我做事更加耐心刻苦;

通过写字,使我更加坚定、更加有决心(由于我字写的丑,决定练字。

);

通过查阅各种不同的文献,使我更加的认识到原来知识是无穷无尽的。

这次设计,使我对专业有了感性和理性的认识,对今后的学习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了解了工程设计的基本内容,掌握了化工设计的主要程序和方法,增强了分析能力,同时也树立了正确的设计思想,培养了严肃认真、严谨求实的设计态度。

最后,要感谢老师的教导与帮助,感谢同学的帮助。

限于水平,设计中难免有不足和谬误之处,恳请老师批评指正。

10.CAD图

2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