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佳木斯市 高二语文下学期三校期中联考试题新人教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812233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 高二语文下学期三校期中联考试题新人教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 高二语文下学期三校期中联考试题新人教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 高二语文下学期三校期中联考试题新人教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 高二语文下学期三校期中联考试题新人教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 高二语文下学期三校期中联考试题新人教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 高二语文下学期三校期中联考试题新人教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 高二语文下学期三校期中联考试题新人教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 高二语文下学期三校期中联考试题新人教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 高二语文下学期三校期中联考试题新人教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 高二语文下学期三校期中联考试题新人教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 高二语文下学期三校期中联考试题新人教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 高二语文下学期三校期中联考试题新人教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 高二语文下学期三校期中联考试题新人教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 高二语文下学期三校期中联考试题新人教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 高二语文下学期三校期中联考试题新人教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 高二语文下学期三校期中联考试题新人教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 高二语文下学期三校期中联考试题新人教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 高二语文下学期三校期中联考试题新人教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 高二语文下学期三校期中联考试题新人教版Word文档格式.docx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 高二语文下学期三校期中联考试题新人教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佳木斯市 高二语文下学期三校期中联考试题新人教版Word文档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 高二语文下学期三校期中联考试题新人教版Word文档格式.docx

B.核尘埃具有一定的放射性,它们漂浮在空气中,随风扩散。

C.核尘埃使得核爆炸的污染区大幅扩大,甚至进入全球大气循环到达世界各地。

D.日本核电站泄漏的核尘埃,已经飘散到我国,但我们不要恐慌,应该冷静面对。

2.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日本福岛核电站两台机组发生的爆炸都损伤了反应堆的三重外壳,对核芯的影响不大。

B.铯-137和碘-131是铀元素在核裂变过程中产生的具有放射性的副产品。

C.铀元素的半衰期都比较短,会在较短的时间内衰变为更小的原子,失去放射性。

D.核技术除了用于发电之外,在日常生活中也用于食品保存方面,早在二十世纪末,我国就有近百种辐照食品通过了鉴定。

3.根据文中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目前,我国辐射环境监测并未发现任何异常,环保部门将密切关注,加强监测,因此,我们没有必要恐慌。

B.随日本核电站爆炸而泄漏到空气中的部分铯-137和碘-131,会在短时间内衰变而失去放射性,因此我们根本不用担心它们对中国的影响。

C.辐照技术能够用来对食品进行灭菌保鲜,我国颁布批准了相关的卫生标准,对辐照食品进行鉴定通过,所以说辐照食品不可能影响人体健康。

D.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吃的某些食品接受过辐照,如果知道,人们将会恐慌而拒绝购买这类食品。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曾鲁,字得之,新淦人。

年七岁,能暗诵《五经》,一字不遗。

稍长,博通古今。

凡数千年国体人才,制度沿革,无不能言者。

以文学闻于时。

元至正中,鲁帅里中豪,集少壮保乡曲。

数具牛酒,为开陈顺逆。

众皆遵约束,无敢为非议者。

人号其里曰君子乡。

洪武初,修《元史》,召鲁为总裁官。

史成,赐金帛,以鲁居首。

乞还山,会编类礼书,复留之。

时议礼者蜂起。

鲁众中扬言曰:

“某礼宜据某说则是,从某说则非。

”有辨诘者,必历举传记以告。

寻授礼部主事。

开平王常遇春薨,高丽遣使来祭。

鲁索其文视之,外袭金龙黄帕,文不署洪武年号。

鲁让曰:

“袭帕误耳,纳贡称籓而不奉正朔,于义何居?

”使者谢过,即令易去。

安南陈叔明篡立,惧讨,遣使入贡以觇朝廷意。

主客曹已受其表,鲁取副封视之,白尚书诘使者曰:

“前王日熞,今何骤更名?

”使者不敢讳,具言其实。

帝曰:

“岛夷乃狡狯如此耶!

”却其贡。

由是器重鲁。

五年二月,帝问丞相:

“鲁何官?

”对曰:

“主事耳。

”即日超六阶,拜中顺大夫、礼部侍郎。

鲁以“顺”字犯其父讳辞,就朝请下阶。

吏部持典制,不之许。

戍将捕获倭人,帝命归之。

儒臣草诏,上阅鲁稿大悦曰:

“顷陶凯文已起人意,鲁复如此,文运其昌乎!

”未几,命主京畿乡试。

甘露降钟山,群臣以诗赋献,帝独褒鲁。

是年十二月,引疾归,道卒。

淳安徐尊生尝曰:

“南京有博学士二人,以笔为舌者宋景濂,以舌为笔者曾得之也。

”鲁属文不留稿,其徒间有所辑录,亦未成书云。

(选自《明史》卷一百三十六列传第二十四)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会编类礼书,复留之会:

恰巧,适逢

B.鲁让曰:

袭帕误耳让:

谦让,退让

C.使者谢过,即令易去谢:

认错,道歉

D.是年十二月,引疾归引疾:

称病辞职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纳贡称藩而不奉正朔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岛夷乃狡狯如此耶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C.鲁复如此,文运其昌乎其皆出于此乎

D.以舌为笔者曾得之也以勇气闻于诸侯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曾鲁小时候博通古今,凡几千年的国家体制人才,制度沿革,没有不能够道出的,他依凭文章才学闻名于当时。

B.洪武初年,曾鲁为撰修《元史》总裁官,修成《元史》,曾鲁居首功。

后来曾鲁又奉命编修归类礼书,当时议论礼的人很多,曾鲁在众人中扬言:

“某礼应依据某说则对,依从某说则不对。

”有与他争辨诘问的,他一定一一举传记来告知。

C.安南陈述明篡位自立,害怕被讨伐,派使者入朝进贡以观测朝廷的意图。

曾鲁察知阴谋,马上诘问使者,安南使者不敢隐讳,完全道出了其中的事实。

皇帝从此器重曾鲁。

D.洪武五年二月,皇帝破格提升曾鲁六个品级,拜他为中顺大夫、礼部侍郎。

曾鲁因“顺”字冒犯自己父亲的名讳,就上朝奏请降一个品级,未获吏部批准。

甘露降临钟山,群臣敬献诗赋给皇帝,皇帝只褒奖了曾鲁。

7.把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数具牛酒,为开陈顺逆。

(5分)

(2)吏部持典制,不之许。

(5分)

(二)古代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唐诗,完成8—9题。

(11分)

春寒①

梅尧臣

春昼自阴阴,云容薄更深。

蝶寒方敛翅,花冷不开心。

压树青帘②动,依山片雨临。

未尝辜景物,多病不能寻。

【注】①这首诗写于庆历六年初春。

当时作者支持的范仲淹革新政治活动(庆历新政)正处于低潮,个人生活中,妻子谢世后次子又病逝。

②“青帘”指酒旗。

8.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9.梅尧臣在艺术上注重诗歌的形象性,请结合颔联和颈联,分析作者是如何表现抽象的“春寒”的。

(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共6分,每空一分,错字不得分)

(1),但愿长醉不愿醒。

《将进酒》

(2)问君能有几多愁,。

《虞美人》

(3)____________________,渺沧海之一粟。

《赤壁赋》

(4)______________,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蜀道难》

(5),朽木不折。

《劝学》

(6)实迷途其未远,____________________。

《归园田居》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将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记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4)小题(25分)

不敢老的父亲

①父亲比我大了整整50岁,老来得子,高兴得放了两大挂鞭炮,摆了10桌宴席,还开了那瓶存放了两年都没舍得喝的五粮液。

8岁时,父亲带我去学二胡,从家到少年宫,骑自行车足足要一个小时。

等我放学了,他把我送过去,晚上9点再去接我。

到家时,已经10点多了,我饭没吃,功课也没做,不得不继续奋战到深夜。

于是,父亲决定买一辆摩托车,这样我就能在晚上11点之前上床睡觉。

我妈说:

“你都这么大年纪了,能学会吗?

”父亲握紧拳头,一边展示胳膊上的肌肉一边豪情万丈地说:

“穆桂英53岁还挂帅出征呢,我是个大老爷们,小小摩托车还征服不了?

”他胳膊上的肌肉松垮垮的,看得我一个劲儿地捂着嘴偷笑。

②我10岁时,父亲60岁,从单位光荣退休后的第二天,他就找个人多的街道,摆起了修鞋摊。

收费低,活儿做得又好,常常忙得抽不出身吃饭。

以前的同事闲逛到他的摊前,不解地调侃:

“老黄,退休工资还不够花呀?

都这么大岁数了,还干这活。

你这手艺什么时候学会的呀?

”父亲一边抱着鞋飞针走线,一边爽朗地笑:

“这么年轻就闲着,还不得闲出病来。

”看着他沟壑丛生的脸,我忽然感觉有点难为情。

③我读高三那年,父亲执意在学校附近租间房子,学人家搞陪读,还不辞辛苦地把修鞋摊也搬了过来。

我上课时,他在家做饭;

我放学时,他急匆匆出摊。

饭做早了会凉,但他总是把时间掐得很准,每次我都能吃到热腾腾的饭菜。

可这样的话,他就只能饿着肚子干活,能吃饭时菜早已凉透。

我帮他收摊,一个补鞋的中年妇女说:

“你孙子都这么大了呀,那你干吗还这么拼命?

让儿子养着就好了。

”我站在旁边,脸上火烧火燎的,命令他:

“以后不要再摆摊了,家里又不是穷得揭不开锅!

”他把脸一沉,气呼呼地说:

“我还这么年轻,还能多挣点!

”说这话时,他68岁,原本挺拔的腰身已经有些佝偻。

④大学时,远离家乡,我和父亲难得见上一面,所有的交流都靠一根细细的电话线维系。

他总是在电话里说:

“想买啥就买啥,别太寒碜,我还年轻,养得起你。

⑤毕业后,我留在大城市发展,工作和生活的压力让自己离远方的父母越来越远,连电话都打得少了。

偶尔打过去,父亲还是那一套话:

“家里一切都好,我这么年轻,能有什么事儿啊?

在外面好好干,别瞎操心!

”听他这样说,我就真的很少操心,连谈恋爱、买房子也心安理得地接受了父母的经济支援。

此时的父亲已经快80岁了,我知道他已经不年轻,但是我却一直以为他至少身体健康、没病没灾。

直到母亲的电话打过来,我才知道,原来有那么多的秘密,我一直不知道。

⑥父亲病了,是脑出血。

他一直有高血压,常年离不开降压药。

他是在鞋摊前病倒的,中午的太阳火辣辣地烤着,年轻人都避之不及,何况一个年近八旬的老人?

父亲躺在床上,高大的身躯被岁月打磨得像一片瘦小的叶子,眼窝深陷,颧骨突出,头发白得如一团蓬松的棉花。

而一周前,他还在电话里对我说:

“我还年轻……”

⑦看见我,父亲想要坐起来,并努力张大干瘪的嘴,做好了展示年轻的准备,但最终,只发出极低的声音:

“我一直不敢老,怕我老了,你就没有父亲帮、没有父亲疼了,可我还是老了……”

⑧原来,这么些年,父亲一直在用行动和语言激励自己、强逼自己时刻保持年轻状态,好给我挣足够多的钱,给我足够多的帮助,给我足够多的爱,也给我足够多的从容与坦然,让我不因有一个年迈的父亲而自卑自怜!

⑨而我,居然根本不懂父亲的良苦用心,竟在他夸耀自己还年轻时,曾生出一丝厌恶与不满。

如今,在父亲病床前,看着老如朽木的父亲,我终于忍不住泪流满面。

(1).下列对文中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本文按时间顺序,从父亲50岁老来得子写起,直到父亲年到80岁病卧在床。

B、本文最后两段作者直抒胸臆,将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也使文章更富感染力。

C、“我还年轻,养得起你。

”表明父亲虽然面对生活的重压依然能够乐观面对。

D、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愿意为了孩子死而后已并因此不断激励自己坚强乐观的人。

E、本文属于记人散文,语言饱含情感,从中不难领悟孩子对父亲的深深的敬爱。

(2).本文的题目是“不敢老的父亲”,为什么父亲不敢老?

用这样的题目有什么好处?

答:

(3).请举例分析这篇散文中如何刻画“父亲”的这一高大的形象?

(4).文章的最后一句我“忍不住泪流满面”,请分析作者的泪中含有怎样的情感?

(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小题。

(25分)

思维像风儿一样自由

——记摄影测量与遥感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先林

刘先林不讲究吃,也不讲究喝,单单讲究空气流通。

即使在北京冬天凛冽的寒风中,他家的窗户也处于洞开状态;

办公室来了客人,刘先林让座,然后便“开窗,通风!

”将已经打开的窗子开到最大,门也敞开,然后满意地坐下:

“这样好。

”办公室调整,刘先林拒绝套间办公室,唯独看中空气对流的办公室。

有人找他时,他就在靠门的办公桌上,从高高两摞书间昂起头来。

在“文革”中,中国测绘局的科研人员被打发到工厂去。

很多人打牌聊天闲度光阴,而刘先林在车间学会了工人师傅的本事:

车、刨、铣、钳各工种。

比如当年大家都觉得没用处的计算机,刘先林竟然在全北京没有几台计算机时,凌晨在别的单位上机,为此,他前半夜就要去排队等候。

刘先林喜欢流通的空气,流通的空气里有充足的氧气,是刘先林创造的源泉,而创造是刘先林的生命。

在这样的富氧环境中,刘先林研究出来JX系列解析测图仪,这个专攻图像处理的系列设备,成了国外产品独占中国市场的终结者。

目前可以直接快速获取影像并记录于硬盘的领先世界的数字航空摄影仪也已是刘先林研究成果中的“待嫁新娘”。

测绘界使用的都是高级精密的设备,从纯进口国到出口国,刘先林在其中起了革命性的作用。

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是对科研工作者业务水平的最高褒奖,几十万人的中国测绘界一共只获得过两次,但这两次得主都是刘先林。

  

刘先林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直奔主题”。

刘先林认为,无论是自己还是产品,都不应华而不实。

实验时,他戏称自己是“胶布工程师”,用胶布粘贴就解决了一些简单的问题。

在研制JX-3解析测图仪时,刘先林特意邀请生产单位的作业员来参与,生产作业需要什么功能,他就在仪器上设置什么功能,因为刘先林认为:

“需要是发明之母。

”刘先林产品的用户们评价他的产品:

看上去不那么漂亮,但是实惠、好用、细致、功能强大。

我国科技界申请课题,大多数情况先论证国外如何如何,刘先林却很少去关注某个课题是不是国外研究的热点。

他说:

“我从事研究的项目,总是从国家需要出发,从测绘生产的需要出发。

”他的同学、一位两院院士说,自己是传统的,写一堆文章,带一群学生;

而刘先林是基层的、快速的、简捷的,几乎不写科研文章,也不去考学位,更不去考虑自己科学家的身份与衣着是否相配。

也许是用心专一的人都有的特点吧,他们需要用纯粹的心去做纯粹的事,其他问题在他们看来可以予以最大程度上的忽略,刘先林泡茶用的不是杯子,是一个塑料大茶壶,没有壶盖。

茶壶大,是因为一次可以倒很多水,用起来方便,而碍事的壶盖和过滤茶叶用的东西,因“直奔主题”而被扔掉了。

刘先林的毛衣永远是今天正着穿,明天反着穿。

他从不关注脱下来的毛衣是反是正。

国家测绘局领导有一次到研究院调研,车子快到研究院时,看见前面一个白发老头,一边裤腿高,一边裤腿低,蹬着辆三轮车,正好在小车前面走,到了研究院门口一下子就拐了进去。

这位领导心想,测绘科学研究院怎么让收废品的随便进出?

赶上去一看,是刘先林。

即使是见大领导,刘先林有时也光着脚穿一双大两号的皮鞋。

会见外宾时也不考究衣着。

外事办的人说,刘先林给中国人争气,争气不在外表。

刘先林心中装的是发明创造的大思考。

采访时,只要记者让他随意而谈,他准会侃侃而谈,没有大道理,全是与他质朴外表相称的大实话。

不善言语的刘先林经常急出有些哲理的话:

一个民族不能只有传递知识的能力,没有生产知识的能力,中国人应该是有创造力的。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理解不当的两项是()()(5分)  

A.科技创造是严谨的,但科技创造需要开放的、大胆的、具有前瞻性的思维,用“思维像风儿一样自由”作标题不但富有诗意,而且符合人物特点。

B.文章开头叙述刘先林讲究空气流通的几件趣事,主要说明刘先林有良好的卫生习惯,同时也说明呼吸新鲜空气能促进科研发明的奇思妙想。

C.刘先林不善言语,但他喜欢说“直奔主题”,文中划线的两句话,都是直奔主题的。

在刘先林看来,实际需要就是科技发明创造的主题。

D.刘先林在严冬却窗户洞开,别人闲聊他学技术,别人觉得学计算机没用他却孜孜以求,搞科研别人关注热点他却根据需要,这几处对比,凸显了人物鲜明的个性。

 

E.文章先写刘先林的喜好,接着叙述他的科研特点,再记叙他日常生活中的几件琐事,最后一段介绍他的大写人生,脉络清楚,层次分明。

(2).在这篇人物通讯中,刘先林作为科学家有哪些可贵品质?

(6分) 

(3).第⑦段写刘先林不修边幅有什么作用?

 

(4).几个古稀之年的同事曾评价刘先林:

“不循常规,不拘一格,不修边幅,但,是一个奇才。

”除了“不修边幅”外,上面这则通讯能印证其他评价吗?

请简述理由,不超过100字。

(8分)  

第Ⅱ卷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被誉为“华夏民居第一宅”的王家大院,不仅拥有庞大的建筑群,还保存了大量卓尔不群的雕塑精品

B.“海归”人才优势明显,他们就业其实很有市场,只是部分人好大喜功的求职方式堵住了自己的路。

C.梦八队的大牌明星科比说北京的变化令人难以置信,奥运场馆十分出色,他在北京的感觉非常好。

D.这一对乒乓混双选手,在向记者说起比赛时,活泼的女选手先声夺人,男选手始终微笑着未说话。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国家发改委、城乡建设部近日联合下发《关于做好城市供水价格管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通知》要求:

水价调整要循序渐进、统筹规划、分步到位。

B.历史告诉我们,对科学的是非之争只应按“持之有故,言之有理”的原则去百家争鸣,任何背离这一原则的行为都是荒唐的。

C.2010年1月15日,出现了号称前年最长“日环食”的天文奇观,将有众多天文爱好者目睹这一奇观。

D.中国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是国际首家采用心理、医学、军训、教育、社会体验“五位一体”的模式,诊治网瘾、厌学及各种心理问题的有效手段。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上海世博会的组织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前已经有17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确认参展网上世博会。

①并使之成为世界第一个网上世博会②让互联网把上海世博会变成“永不落幕的世博会”③开创性地推出了“网上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④充分利用互联网的独特优势⑤在举办实体世博会的同时⑥实现实体世博会和网上世博会的有机联动

A、④⑥⑤③①②B、④②⑤⑥①③C、⑤④③①②⑥D、⑤③④⑥②①

16.概括下面文段的主要信息(不超过20个字)(5分)

几十年前,死海还是一片荒凉。

为了开发利用它的资源,而今死海旁边已出现了一些工厂,同时修建了一些现代化的游泳池、高级旅馆和游乐场所。

死海上空艳阳高照,海面空气清新,含氧量高,海水治病的功能不逊于温泉,吸引着许多游客。

这样一来,就使它出现了不少生气。

17仿照下面的句式,续写两个恰当的比喻句,使之构成一组排比。

总以为幸福是那高高在上的云朵,可望而不可即;

,;

,。

可是,幸福就在你身边。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某报"

关注成长"

栏目收到一位家长的来信,信中说:

我是一位高一学生的妈妈。

我遇到了一个难题:

我的儿子现在一心一意就想着将来当个作家,根本不想参加高考,上课学习也就是应付差事。

我跟他说:

"

就算要当作家,也要考一所大学呀;

再说像韩寒这样的人,成功的几率太小了。

可他几句话就把我顶了回来:

你怎么知道我成不了下一个韩寒?

李白没有参加'

高考'

,蒲松龄考到70多没有'

考上'

,还有那些打乒乓球、跳水、练体操的都为国争光了我为什么不能成为他们?

他现在开始写小说,而学习成绩一塌糊涂,小说写得也很幼稚,说他根本不服。

要求选准角度。

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佳木斯市高中三校联考试卷

高二语文试卷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1.D(“已经飘散到我国”表述太武断,在文中第四自然段对能不能飘到的问题,专家还在讨论)

2.B(A“三重外壳”“影响不大”等表述不合文意;

C“铀元素”错,应该是“核电站铀元素在核裂变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具有放射性的副产品”;

D近百种辐照食品通过鉴定不是二十世纪末)

3.A(B“根本不用担心它们对中国的影响”错,原文只是专家推测说“多半没有影响”,还需要继续观察;

C通过鉴定并符合卫生标准的辐照食品才有可能不影响健康;

D“恐慌”和“拒绝购买”过于武断)

4.【答案】B(责问,责备)

5.【答案】D(前表所处置的对象,译为“把”,后为“凭借、依靠”;

A都作连词,表转折,相当于“却”“但是”;

B副词,表示两事情理相悖或事出意外,却、竟然、反而;

C副词,表推测、估计,意为大概、或许。

6.【答案】C(应是曾鲁取其副本审视,告诉尚书,尚书诘问使者)

7.【答案】

(1)(他)多次准备好酒肉,给乡里人讲述顺逆的道理。

大家都遵守他的规约,没有人敢做不义的事情。

(数:

屡次,多次。

具:

备办,准备。

为:

给,替。

约束:

规约,规章。

做,作。

非议者:

违背公义的事情。

并要补出“数具牛酒”中省略的主语“他,’,“为开陈顺逆”中省略的介词宾语“乡里人”。

数、具、约束、非议者各1分,句意1分)

(2)吏部坚持典章制度,不同意他的请求。

戍边将领捕获倭人,皇帝命令放归他们。

(许:

答应,允许。

归:

使归,送回。

并要注意“不之许”中宾语前置现象。

各1分,句意2分)

【参考译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