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名利观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8125866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6.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谈名利观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谈谈名利观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谈谈名利观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谈谈名利观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谈谈名利观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谈谈名利观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谈谈名利观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谈谈名利观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谈谈名利观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谈谈名利观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谈谈名利观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谈谈名利观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谈谈名利观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谈谈名利观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谈谈名利观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谈谈名利观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谈谈名利观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谈谈名利观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谈谈名利观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谈谈名利观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谈谈名利观Word格式.docx

《谈谈名利观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谈名利观Word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谈谈名利观Word格式.docx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

研究前人的思想,可以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流传于民间的谚语、格言往往是比较看重名利的,而绝大多数思想家对名利则持鄙视的态度,他们的具体说法虽然不同,但大都倾向于把名利视为不祥之物,劝导人们克制它、淡泊它、抛弃它。

这种道德说教持续了几千年,能想出的道理似乎全讲过了,可为什么我们今天还要重新拣起这一话题呢?

我认为,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

人生而有欲,有追求,而名利则是人们满足个人欲望,实现人生追求的一条途径、一种目标。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活在世上,必然会有各种各样的需要,也就是欲望。

这些需要可分为物质上的和精神上的。

要满足人们物质上的需要,即吃穿住行等,必须具备一定的物质条件,这种条件就是我们常说的利。

而满足人们精神上的需要,包括受到尊重的需要、获得友爱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等,又往往离不开一定的知名度。

所以,名和利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只要有人生,就必然会产生名利问题。

我们每一个人从开始懂事起,一直到死,恐怕都要经常遇到名利的选择和考验。

名利问题古已有之,终生缠绕,不足为怪。

但我有一种感觉,不知大家有无同感,即近些年来,名利问题越来越突出了。

以前,绝大多数同志都能比较正确地对待个人的名利,看名利淡如水,视事业重如山。

少数同志遇到具体问题虽然有些计较,风格不高,但总会感到理不直,气不壮,很少有人公开去要,去闹。

而现在,好像很多人对个人的名利看得重了,并且胆子也大了,脸皮也厚了,孜孜以求,斤斤计较,公开索要,不择手段。

现在找领导个别谈话的,相当多的是反映个人的“实际问题”,说到底是个名利问题。

一些单位人际关系紧张,也往往由名利问题引起。

像什么“一年盖好房子,三年分不下去”,“搞课题时大家齐心协力,评奖时反目为仇”,似乎已经司空见惯,见怪不怪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我认为,新形势下名利问题之所以突出,原因十分复杂。

既有社会经济条件发生了深刻变化,给人们的思想观念带来决定性影响;

分配收入差距拉大,刺激了人们的物欲追求;

党风和社会风气不正,引起人们不满和心理失衡等客观因素,也有前些年上上下下普遍“一手硬,一手软”,放松思想教育和道德建设,导致部分同志特别是少数年轻人理想信念动摇,道德水准下降等主观因素。

从某种意义上说,出现这一现象有一定的必然性。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是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些同志不能正确对待名利,对单位建设、同志关系及业务工作带来的消极影响,大家有目共睹,不需多讲。

值得一提的是,过重的名利心也给一些同志本人带来无穷的烦恼。

平心而论,现在我们每一个同志的物质生活都比改革开放前改善多了,但一些同志内心的烦恼也比以前大大加重了,因而并不感到幸福。

仔细分析一下这些烦恼,会发现其中多数与名利有关。

由此可见,树立正确的名利观,不仅有利于部队建设,对我们每个同志都是十分必要的。

进行名利观教育很有必要,但想讲好却不容易。

一般的讲课思路是先讲什么是无产阶级名利观,再讲为什么要树立无产阶级名利观,最后讲怎样树立无产阶级名利观。

我反复考虑后,想换一种讲法。

即先介绍和比较一下中国思想史上最有影响的几种名利观和资产阶级名利观;

在此基础上,再来谈无产阶级名利观;

最后,结合实际谈谈名利观的树立。

之所以如此安排,主要出于两点考虑:

其一,中国古代哲人对名利问题有深入的研究,提出过许多精辟的见解,至今对我们仍有启迪。

系统地介绍一下这方面的知识,符合党中央关于继承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号召。

其二,无产阶级名利观是在继承前人优秀伦理思想基础上产生的,特别是毛泽东同志的伦理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更有直接的渊源关系。

人总是在对比中认识事物,介绍一下无产阶级名利观的“左邻右舍”和“来龙去脉”,对我们更好地理解、接受无产阶级名利观,将会有很大帮助。

一、儒家的名利观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

起初,它只是先秦诸子百家中的一派,自西汉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被汉武帝采纳后,才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统治了中国思想文化几千年。

儒家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孟子,经典著作是四书五经。

儒学流传了数千年,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各种论著汗牛充栋,不可能也没必要在这里一一介绍,下面只讲一下儒家看待名利的几个基本观点。

首先,儒家肯定人对名利富贵的追求,但强调这种追求应服从于仁义道德。

作为一种主张积极入世的人生理论,儒家通常并不反对常人对名利富贵的追求。

认为就一般意义而言,富贵总比贫贱好。

因而,人们想生活得好一点,希望能得到社会的承认和他人的尊重,是人之常情,无可非议。

即便是作为儒家理想人格化身的君子,如果能富贵起来,也是好事。

《论语》中有两段话可以说明这一点。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

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儒家不反对人们对名利的追求,但这并不是他们的主导思想。

作为一种伦理学说,儒家反复强调的是,名利富贵虽然好,但世界上还有比权势、金钱、荣誉更有价值的东西,那就是仁义。

儒家认为,名利富贵可以追求,但这种追求不能违背仁义。

对仁义的追求应该是无条件的、第一位的,而对名利的追求则是有条件的、第二位的。

对此,孔子也有许多著名论断: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论语》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在现实生活中,追求个人名利和履行仁义道德之间发生矛盾的情况是很多的,如何处理这类矛盾,是每个人经常遇到的问题。

对此,儒家的原则是:

不计个人名利得失,无条件地履行仁义道德;

必要的时候,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直至生命。

儒家认为,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便是君子,做不到的则是小人,即所谓“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义利之辩是儒家的一个基本观点,对于这一观点,儒学经典著作中有许多精辟的论述,如: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孟子》

“君子义以为上”。

“见利思义”。

“义而后取”。

我认为,先秦儒家提出的这些思想,作为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与社会、与他人利益关系的一般原则,是基本正确的。

问题在于其所强调的仁义的具体内涵,有很大的历史局限性。

正因如此,这些思想观点很容易为历代统治者所接受并大加宣扬,从而成为两千多年来占统治地位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

我们中华民族历史上一些优秀人物的成长,应该说都与这种义以为上、见利思义甚至不惜杀身成仁、舍身取义思想的熏陶分不开。

例如大家所熟悉的文天祥,抗元兵败被俘后,元太祖忽必烈很看重他,亲自劝降几次,口口声声称他文先生,空着宰相位置等了他三年,请他就位,可文就是不答应。

最后一次和忽必烈谈话,文天祥对忽必烈说,你这样推崇我,我很感激,也可以说你我已是知己。

既然是知己,你就应成全我。

忽必烈没办法,只好答应,说那就明天吧。

文天祥听到这话,马上说,谢了。

临就义前,他在衣带上写下“孔曰成仁,孟曰取义。

惟其义尽,所以仁至。

读圣贤书,所为何事?

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其次,儒家认为谋事在人,富贵在天,主张在名利事业的追求上尽人力,俟天命。

儒家主张在服从仁义道德的前提下,人们可以去追求市俗的名利富贵。

可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每个人的追求都能达到目的。

一个人能否成功,既有个人努力等主观因素,又有机遇等客观因素,后者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

儒学大师们意识到这一点,并试图用天命论来加以解释。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

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

孔孟的这些话,表达的是一个意思,即人的追求包括对个人名利富贵的追求能否实现,不完全依人的主观意志、主观努力为转移,而会受到许多不可预见的偶然因素的影响。

因此,个人的追求就不宜太强烈、太执著,只要尽心尽力就可以了。

能求到,固然好;

实在求不到,也不能勉强,应随其自然。

儒家的这种尽人力,俟天命的人生态度,集中反映在看待功名问题上。

在封建社会,要想出人头地、富贵荣华以至封妻荫子、光宗耀祖,主要的甚至唯一的途径就是当官。

因此,建功立业,出将入相是古代读书人的共同追求。

孔夫子周游列国,主要目的就是想得到诸侯重用,以实现其政治理想。

当时,这是当官的主要途径。

历史上许多著名人物如苏秦、张仪、吴起、商鞅等,走的也是这条路。

到了汉代,选拔官吏靠“举孝廉”,“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有孝子称号的人才能当官。

于是便出现了董永卖身葬父,郭巨埋儿养母。

至隋唐实行科举制度后,学子们更是千里求学只为官,“金榜题名”成为无数士人的人生目标。

然而,想做官是一回事,实际上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如愿。

即便当上了官,甚至当了大官,还会有宦海沉浮,风云叵测,下场如何也很难说。

对此,儒家的态度是:

“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有天爵者,有人爵者。

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

公卿大夫,此人爵也。

古之人修其天爵,而人爵从之。

我认为,儒家对待功名的这种豁达态度,至今仍有值得取法之处。

人的一生,通常不会一帆风顺。

得志的时候,固然要匡时济世,泽加于民;

一旦失意,遇到困难和挫折,也不能因此而消沉,应该奋斗拼搏,“知其不可而为之”;

实在不行,也要独善其身。

在我们民族的历史上,有这种情怀的人物是很多的,如大家熟悉的范仲淹,在著名的《岳阳楼记》中就这样写道。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日: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

与范仲淹同时代的另一位著名的理学家张载,年轻时曾投奔范仲淹。

当时范正在陕西屯兵,见张载一表人才,便送给他一本《大学》,让张回去好好读书,告诉他这书中自有千秋事业。

张载从此后发奋求学,最终成为一代名儒。

张载最著名的作品叫《西铭》,其中也谈到富贵贫贱问题。

“富贵福泽,将厚吾之生也;

贫贱忧戚,庸玉汝于成也。

存,吾顺事;

没,吾宁也。

第三,儒家主张当名利求不到时应安贫乐道,寻孔颜乐处,持圣人心怀。

既然名利富贵由天命所定,那么势必有人终身求而不得。

儒家主张遇到了这种情况,那就安贫乐道,反身向内,在贫穷落拓中寻找生活乐趣,即后儒概括的孔颜乐处。

孔子的一生是很潦倒的,他周游列国,游说诸侯,希望能为其所用,实现恢复周礼,以仁治天下的抱负,前后飘泊流离了十三年,屡遭挫折,吃尽了各种苦头,甚至几次遇到生命危险,非常狼狈,被人形容为“累累若丧家之犬”。

时运如此不济,孔子虽然也曾感叹,但更多的时候是抱一种乐观的态度,说: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有一次,外人向孔子的弟子打听孔子的为人,子路没有回答。

事后告诉孔子,孔子说,“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颜回是孔子最喜爱的学生,在《论语》中,孔子曾多处称赞颜回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颜回死时,孔子大哭,连声说:

“天丧予,天丧予。

”从史籍中看,颜回并不是特别聪明伶俐的人,孔子之所以喜欢他,主要是因为颜回身上有一种安贫乐道的精神。

孔子曾说:

“贤哉,回也!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孔子及其弟子在贫贱困苦中不怨天,不尤人,始终保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一直为后人所评论、所赞颂。

宋朝有一个大儒叫周敦颐,他在指导程颢、程颐兄弟读书时,就一再要他俩“寻孔颜乐处,乐在何处。

”在儒家看来,名利富贵虽然好,但人世间有比名利富贵更值得追求的东西。

在这种追求中,人的物质生活可能是贫苦的,但精神上却能获得无穷的欢乐。

这种欢乐超越了人生利害和名声富贵,因而能够“常泰无不足,而铢视轩冕,尘视金玉。

”我认为,儒家主张安贫乐道,固然有些消极,但也不是没有一点道理。

快乐原本是人的内心感受,是很难从外部条件来衡量和判断的。

优裕富足的生活,如日中天的声望,炙手可热的权势,不一定能给人带来欢乐。

相反,如果内心有更高的追求,精神生活非常充实,即便处于贫贱困苦之中,也能体验到生活的欢乐。

再说,人生应该是多味的,甜酸苦辣都有点,才能做出美味佳肴。

生活中没有了苦涩,那也是非常乏味的。

总之,儒家对名利的态度是:

能求就尽量求,但不能因此违背了仁义道德;

求到求不到,主要在天命;

如果求不到,那就乐天知命,安贫乐道。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见利思义,安贫乐道。

二、道家的名利观

道家也是先秦诸子百家之一。

道家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庄子,他们的论著即道家的经典。

道家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亦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在中国原始宗教、神话的基础上,吸取道家的基本思想,形成中国特有的宗教——道教之后,道家的思想又披上一层宗教的外衣,从而更广泛地渗入社会各个阶层,对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

后来,唐太宗当了皇帝,想为自己继承大统找出根据,找来找去,发现老子是本家,原来也姓李,于是便称老子是自己的先人,把道教捧为国教,并通过官方的力量在全国推行,道教也就越传越广。

我们外出旅游,会发现佛教庙宇一般称为寺或庵,而道教的则称宫,这也是从唐朝开始的。

因为皇帝的祖先当然要住宫了。

鲁迅先生曾说过,“中国的根底全在道教”。

“人往往憎和尚,憎尼姑,憎回教徒,憎耶教徒,而不憎道士。

懂得此理者,懂得中国大半。

”那么,道家以及道教又是怎样看待名利的呢?

道家的名利观如果用一句话概括,就是谦下不争,以守为攻。

关于不争,老子有一句名言:

“天之道,利而不害;

人之道,为而弗争。

”意思是说,天的规律是利万物而不害万物,作人的规律是为而不争。

老子还主张做人要“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奚”,“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

意思是说,明明知道什么是刚强,但安守柔弱,明明知道什么是光明,却宁取暗昧;

明明知道什么是荣耀,可甘愿屈辱。

要象深谷一样,处于最底层、最下游,此谓不争。

老子还有一句话,“我恒有三宝,持而宝之:

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也是劝导人们不要去争。

为什么要谦下不争?

因为在道家看来,人们之所以争名利,主要是为了满足个人的欲望,可人的欲望是永远也无法满足的。

满足不了就会产生苦恼,就要伤身,而人的身体又是最重要的,身体坏了就什么都没有了。

所以,从根本上说,争对人并没有好处。

老子有一段话讲得很明白:

“名与身,孰亲?

身与货,孰多?

得与亡,孰病?

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故知足,不辱;

知止,不殆;

可以长久。

”意思是说,名誉和性命,谁更可爱一点呢?

身体和钱财,谁更重要一点呢?

得到和失去,谁的害处更大一点呢?

越小气可能越要破费,东西存的越多,到后来可能什么都没了。

只有知足,才不会遭受屈辱,知道适可而止,才不会失败,因而永葆长久。

老子的这句话不能说没有一点道理。

说起人的欲望永远无法满足,明清时有一本笔记小说,叫《解人颐》,上面的一首诗说得非常形象。

“终日奔波只为饥,方才一饱便思衣。

衣食两般皆具足,又愁娇容美貌妻。

娶得美妻生下子,恨无田地少根基。

买到田园多广阔,出入无船少马骑。

槽头扣下骡和马,叹无官职被人欺。

县承主簿还嫌小,又要朝中挂紫衣。

若要世人心里足,除是南柯一梦西。

人的欲望永远无法满足,满足不了则会带来苦恼。

关于欲望和苦恼的关系,有这样一个小故事。

清末民初,山西有一个财主,家里开了一个店铺,很有钱。

这个财主信不过账房先生,每天晚上都要把各种账集中起来重新算一遍,看看赚了多少或亏了多少。

赚了钱便非常高兴,兴奋得睡不着觉。

要是亏了则非常沮丧,更睡不着觉。

每天都是如此,身体非常疲劳。

财主家隔壁住着一对卖豆腐的小夫妻,家里很穷,每天天不亮就要起来磨豆腐,然后去卖。

日子虽说过得清贫,但小两口却挺快活,常常一边干活一边说笑。

有一天晚上,财主算完账后,累得直叹气,老婆对他说:

“咱家有这么多钱,可活得并不怎么快活。

你看隔壁卖豆腐的两口子,虽然很穷,但日子过得还挺快乐。

”财主听后说:

“你羡慕他们呀?

想让他们不快乐还不容易。

”说着随手拿起一个金元宝,隔着墙就扔了过去。

第二天早上,小两口出门卖豆腐,发现院子里有一个金元宝,两口子乐坏了,心想老天爷真开恩,赐给这么大的金元宝,今后再也不用磨豆腐了。

可这个元宝怎么用呢?

先买什么后买什么呀?

而且花钱时还不能让别人知道,否则别人会怀疑,这么多的钱是哪里来的,该不是偷来的吧。

两口子左思右想,反复商量,再也没有心思磨豆腐,也听不到他们的欢笑声了。

这个故事的寓意是,人们没有欲望的时候往往挺快乐,一旦有了欲望,就会带来无穷的烦恼。

争名逐利不但给个人带来了苦恼,而且去争去夺,必然要和他人发生利害冲突,有时甚至危害社会。

老子也看到了这个问题,并概括出一句话:

“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惨于欲得。

故知足之足,恒足矣。

道家鼓吹不争,是不是就不要名利了呢?

实际上并非如此。

道家是讲求辩证法的,认为名利这个东西,你越不争,就越有可能得到,越争反而不容易得到。

用老子的话说叫做“多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关于这个道理,老子讲了很多。

如他非常提倡水的哲学,认为“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又说,“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

以其善下之也,故能为百谷王。

是以圣人之欲上民也,必以其言下之;

欲先民也,必以其身后之。

”讲到这里,便可以解释中国古代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即在封建社会,按说皇帝应该是最权势的人,可他们讲到自己时却常常会称“孤”道“寡”。

为什么?

“孤”、“寡”都不是什么好词,皇帝作为天下至尊,要君临万物,首先得把自己放得低一点,说得差一点。

这一套就是从老子那里学来的。

老子关于这方面的论述还有:

“将欲翕之,必固张之;

将欲弱之,必固强之;

将欲去之,必固举之;

将欲夺之,必固予之。

是谓微明。

柔弱胜刚强。

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无私邪?

故能成其私。

“圣人无积。

既以为人,已愈有;

既以与人,已愈多。

“大成若缺,大盈若冲,大直若诎,大辩若讷,大巧若拙,大白若辱,大方无偶,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老子的这些话确实充满辩证法。

据说,他这一套是跟师傅商容学的。

《淮南子》中讲了一个故事,老子向他的师傅商容学艺。

据说商容是古代的一个仙人,有很高的道术。

老子向他请教为人处世之道,商容总不肯教他,实在推托不过了,商容就吐吐舌头,开始老子不明其意,怀疑是不是老师蔑视自己。

再问,商容依旧吐吐舌头。

老子琢磨了很久,突然恍然大悟。

明白了师傅的意思是,舌头是软的,所以能保持长久,人到死的时候仍然完好无损。

相比之下,牙齿是硬的,老了以后都掉光了。

为人处事也是同样道理,柔弱胜刚强。

老子这一套谦下不争,以守为攻,以退为进,以柔克刚的理论,对中国人的人生态度和民族性格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

许多广为流传的谚语和格言,反映的都是老子即道家的这种思想。

比如: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堆出于岸,水必湍之;

行高于众,人必非之。

“难得糊涂。

“退一步海阔天空,让三分心平气和。

“百战百胜,不如一忍;

百言百当,不如一默。

到了明清时期,这类格言特别多,大都是道家思想的发挥。

这些格言好象是鼓吹谦下不争,到最后实际上是在讲争名夺利的一种策略,不是不争,而是告诉人怎么去争。

对名利,老子不但主张不要主动地去争,而且根据事物总是向相反的方向转化这一道理,又进一步提出,即便得到了名利,也要想办法让。

为什么要让?

老子有一个观点,“物壮则老,物强则折”。

所以,“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富贵而骄,自遗自咎。

功成身退,天之道。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老子认为,照他说的这一套去做,就能保全自己,得以善终。

相反,如果不见好就收,激流勇退,那最后只能是身败名裂。

历史上这类事例是很多的,举两个大家比较熟悉的:

春秋时期,越王勾践有两个主要谋臣范蠡和文种。

越国被吴国打败后,两人辅佐越王十年,卧薪尝胆,富国强兵,最后终于把吴国灭了。

灭了吴国后,范蠡明白功成身退的道理,劝文种跟他一起隐逸。

指出“狡兔死,走狗烹;

高鸟尽,良弓藏;

敌国破,谋臣亡”,帝王只能共患难,不能同享乐。

但是文种听不进去,以为越王曾许过愿,成功之后要共享富贵荣华。

范蠡只好带着西施走了,不久文种就被越王杀害。

类似情景后来又在韩信身上重演。

韩信和张良也是刘邦的主要谋臣,刘邦打败项羽后,张良劝韩信激流勇退,举的便是文种的例子,并引用了范蠡的那几句话,可惜韩信听不进去,最后也被吕后给杀了。

再举一个例子,大家都知道曾国藩,他是近代史上有名的人物。

过去,我们说他是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刽子手,这并不假。

可实际上这个人物是非常复杂的,影响也非常大。

几乎所有的中国近代名人都受到过他的影响,对他有所评说。

蒋介石最仰慕的人物就是曾国藩,对特别喜欢的学生,总是赠一套《曾国藩家书》,并让儿子蒋经国终生研读。

毛主席早年受曾国藩的影响也非常大,对曾很佩服。

曾国藩之所以成为历史名人并得到善终,也是因为他懂得功成身退的“天之道”。

这里也有一段故事。

太平天国起义主要是靠曾国藩率领湘军镇压下去的。

因为当时清政府已经非常腐败,八旗兵、绿营兵都丧失了战斗力,大臣中也没有人能带兵打仗了。

曾国藩带领湘军打下天京,立下头功的是他的九弟曾国荃。

但报捷书上去后,朝廷给曾国荃的第一封信,不是祝贺而是斥责。

朝廷问他,怎么把太平天国的幼天皇给放跑了?

太平天国天王府的宝贝都哪去了?

曾国荃看后非常不满,心想自己出生入死,打了十几年仗,立了那么大的功,却得到如此回报,便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