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思考臧传龙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133428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思考臧传龙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青岛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思考臧传龙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青岛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思考臧传龙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青岛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思考臧传龙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青岛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思考臧传龙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青岛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思考臧传龙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青岛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思考臧传龙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青岛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思考臧传龙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青岛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思考臧传龙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思考臧传龙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青岛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思考臧传龙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目前全国生活垃圾清运量约为16395万吨,其中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量约为13089万吨,无害化处理率达79.7%。

1.2青岛市城市生活垃圾概况

根据统计,2014年青岛市内三区和崂山区、城阳区、黄岛区生活垃圾产生量约5800吨/日,年产生约210万吨。

据近年来的生活垃圾产生量综合分析,我市生活垃圾产量在以每年8%左右的高速度增长。

随着我市集中供热和天然气的普及,民用燃料的消费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同时也带来了生活垃圾组分的变化,生活垃圾中的有机组分和可回收废物的比例明显提高,即垃圾中煤灰等无机组分量减少,厨余等有机组分增加。

2000年以前,我市城区一直采用围海筑坝、填海造地的简易填埋方式处理垃圾。

由于缺乏防渗、防飞散等设施,当时的垃圾填埋场往往对周边海域及地下水、地表水、大气等环境造成一定污染。

2002年,青岛市小涧西固体废弃物综合处置场的建成使用,卫生填埋处理工艺逐步成为我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主要方式,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已达100%。

2.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的迫切性

城市生活垃圾如果处理和管理不当,其所含有害成分将通过多种途径进入环境和人体,对生态系统和环境造成多方面的危害。

2.1对土壤的污染

城市生活垃圾长期露天堆放,其有害成分在地表径流和雨水的淋溶、渗透作用下通过土壤孔隙向四周和纵深的土壤迁移。

在迁移过程中,有害成分要经受土壤的吸附和其他作用。

由于土壤的吸附能力和吸附容量很大,随着渗滤水的迁移,使有害成分在土壤固相中呈现不同程度的积累,导致土壤成分和结构的改变,进而对土壤中生长的植物产生污染,污染严重的土地甚至无法耕种。

2.2对大气的污染

城市生活垃圾在运输、处理过程中如缺乏相应的防护和净化措施,将会造成细末和粉尘随风扬散;

堆放和填埋的废物以及渗入土壤的废物,经过挥发和化学反应释放出有害气体,都会严重污染大气并使大气质量下降。

例如:

生活垃圾填埋后,其中的有机成分在地下厌氧的环境下,将会分解产生二氧化碳、甲烷等气体进入大气中,如果任其聚集会引发火灾和爆炸的危险。

垃圾焚烧炉运行时会排放出颗粒物、酸性气体、未燃尽的废物、重金属与微量有机化合物等。

2.3对水体的污染

如果将城市生活垃圾直接排入河流、湖泊等地,或是露天堆放的废物经雨水冲刷被地表径流携带进入水体,或是飘入空中的细小颗粒通过降雨及重力沉降落入地表水体,水体都可溶解出有害成分,污染水质、毒害生物。

有些简易垃圾填埋场,经雨水的淋滤作用,或废物的生化降解产生的渗沥液,含有高浓度悬浮固态物和各种有机与无机成分。

如果这种渗沥液进入地下水或浅蓄水层,将导致严重的水源污染,而且很难得到治理。

2.4对人体的危害

生活在环境中的人,以大气、水、土壤为媒介,可以将环境中的有害废物直接由呼吸道、消化道或皮肤摄入人体,严重影响身体健康。

3.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技术及方式: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是指在处理生活垃圾过程中采用先进的工艺和科学的技术,降低垃圾及其衍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减少废物排放,做到资源回收利用的过程。

无害化处理方式通常有卫生填埋,焚烧和堆肥。

在我国,各省城市的垃圾处理水平和方式有较大的差异,卫生填埋为多数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主要处理处置方式,部分城市还有相当简易的填埋场在运行。

在海南、浙江、江苏、云南这些省份城市生活垃圾焚烧比例相对较高,达到或超过50%。

3.1生活垃圾卫生填埋:

卫生填埋是指采取防渗、铺平、压实、覆盖对城市生活垃圾进行处理和对气体、渗沥液、蝇虫等进行治理的垃圾处理方法。

到目前为止,卫生填埋是国内垃圾处理的主要手段,只有卫生填埋具有处理和最终处置垃圾的功能,是焚烧处理、堆肥处理和回收利用处理所无法替代的。

3.2生活垃圾堆肥:

堆肥是指利用微生物对有机垃圾进行分解腐熟而形成的肥料,主要用于处理有机垃圾。

其原理是利用微生物对垃圾中的有机物进行代谢分解,在高温下进行无害化处理,并能产生有机肥料。

程序:

①预处理,剔出大块的及无机杂品,将垃圾破碎筛分为匀质状;

②细菌分解(或称发酵),在温度、水分和氧气适宜条件下,好氧或厌氧微生物迅速繁殖,垃圾开始分解,将各种有机质转化为无害的肥料;

③腐熟,稳定肥质,待完全腐熟即可施用;

④贮存或处置,将肥料贮存,其他另作填埋处置。

3.3生活垃圾焚烧:

焚烧,废物经过焚烧处理线处理,达到焚烧污染控制标准的处理方法。

在高温条件下,垃圾中的可燃成分与空气中的氧进行剧烈的化学反应,放出热量,转化成高温的燃烧气和量少而稳定的固体残渣,同时杀灭病毒细菌。

垃圾焚烧处理技术是一种高温热解处理技术,即以一定量的过量空气与被处理的有机废物在焚烧炉内进行氧化燃烧反应,废物中的有害有毒物质在800-1200℃的高温下氧化、热解而被破坏,是一种可同时实现废物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处理技术。

3.4生活垃圾常见处理技术比较

方法

填埋

堆肥

焚烧

优点

处理量大,运行费用低;

工艺较成熟、可靠;

是其它处理方法的残渣的最终消纳场;

大型填埋场产生的沼气有一定利用价值。

处理工艺先进,无害化程度高;

产品用途较广,可作土壤改良剂、绿化用土、有机肥、制砖原料等;

投资适中,使用年限较长。

减量化、无害化程度很高;

可综合利用热能。

使用期限长;

占地面积小。

缺点

场址受地理环境和水文地质条件限制较多;

场地使用年限受垃圾量的影响大;

管理水平要求高;

对环境影响大。

只能处理垃圾中的可降解有机物,且对这部分含量有一定要求;

运行费用较高;

产品销售易受市场情况限制。

成本较高,运行费用较高;

工艺、设备复杂,技术要求严格;

要求垃圾达到一定热值。

4.青岛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方式

4.1小涧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小涧西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选址位于城阳区河套办事处小涧西社区,目前已投入运行,与现在的生活垃圾填埋场相邻,占地87亩,投资6.8亿元,工程采用“三炉两机”配置,单台炉处理规模为500吨/日,总规模为1500吨/日,全厂总装机容量为30MW。

焚烧厂产生的电力除厂内自用外,剩余电力采用35KV电压等级并网。

自2012年正式投入商业运营以来,该工程年焚烧处理生活垃圾60余万吨,每年为社会节约常规能源56052吨标煤。

年发电量2.4亿千瓦时,可上网发电2亿千瓦时。

4.2垃圾填埋气(沼气)收集发电项目

垃圾填埋气(沼气)收集发电项目位于小涧西垃圾综合处置场,项目总投资5987万元,2009年9月份已经完成工程施工。

填埋气气体收集系统建设90多口气井,采取主动抽气的方式,将填埋气体净化后发电。

项目共有3台机组,年发电量达2千万千瓦时。

根据估算,在垃圾填埋场2009-2018年年产气高峰的10年间,发电量将达到3.65亿千瓦时,可上网电量3.47亿千瓦时,由此将实现二氧化碳减排232.96万吨。

4.3垃圾堆肥(生化处理)项目

垃圾堆肥(生化处理)项目选址于小涧西垃圾综合处置场,占地125亩,主要构筑物为封闭式钢结构厂房,处理规模为300吨/日,年处理量为99000吨。

该项目主要采用加拿大的设备及技术,采用前分选+高温堆肥+后处理的处理工艺,前分选采用两条分选系统,每条系统的处理规模为150吨/日,堆肥采用隧道式半动态的高温堆肥工艺,垃圾在隧道发酵时间为28天,每天生产成品肥约70吨,每年可产堆肥约26000吨。

4.4餐厨废弃物处理项目

该项目选址于滨海路36号,投资9000万元,工程采用国际上较成熟的厌氧消化工艺,餐厨垃圾处理后的主要产品沼气、沼渣、废油脂分别用于生产天然气、绿化用肥、生物柴油。

项目于2012年10月开工建设,于2014年10月份投入商业运行。

现处理餐厨垃圾约90吨/日,产出沼气6000立方米/日,废油脂3吨/日,现已累计处理餐厨垃圾1.66万吨,产出天然气39.29万立方米。

解决我市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置问题,实现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三大效益。

4.5我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成效

小涧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垃圾填埋气(沼气)收集发电项目、垃圾堆肥(生化处理)项目以及餐厨废弃物处理项目投入运行以来,即大量消化了市内六区的生活垃圾,又为市民提供大量的电力资源;

即促进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又有效地避免垃圾填埋场所带来的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的隐患,实现了与周边环境的友好,这对经济日趋发达而能源供应相对薄弱的青岛市具有重大意义,对于维护良好的城市环境尤为重要。

5.当前我市生活垃圾处置的突出问题

5.1生活垃圾成分无机物含量占比太大

我市城市生活垃圾无机物含量高于有机物含量,不可燃成分高于可燃成分,不可堆腐成分多于可堆腐成分。

受能源结构和生活习惯影响,我市城市生活垃圾有机成分中,以生物和厨房垃圾所占比例较高,无机成分中则以灰土砖瓦所占比例较高。

5.2我市生活垃圾仍以卫生填埋为主

我市生活垃圾处理主要方式还是卫生填埋,垃圾填埋场容量有限,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差。

受土地、环境影响等限制,垃圾处理备选新场地选址困难。

5.3垃圾焚烧成本成本日益增加

尽管我市垃圾焚烧技术已相对成熟,但是垃圾焚烧项目和国外大多数国家一样,存在选址难,环评要求高,老百姓认知度低等问题。

同时由于空气污染的现状,对尾气处理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处理成本不断提升,需要有合理的费用机制和有力的监管体系来保障。

5.4环保宣传教育缺乏,市民垃圾分类意识薄弱。

近几年,我市进行了多次大规模的垃圾分类宣传,并选择了一部分小区进行垃圾分类试点,取得了一定社会反响及好评。

但,应该看到,居民生活中垃圾分类的主动情绪不高,分类的自觉性、持久性依然不强。

5.5垃圾堆肥质量有待提高

传统的城市生活垃圾堆肥技术,由于我市垃圾的特征,分类工作及分拣技术还不过关,导致堆肥产品质量难以保证,产品销路不畅,加上臭气等二次污染等问题,是该技术的发展应用受到限制。

5.6法律、法规不健全,执行力度不够

目前,我国关于垃圾处理的立法相对滞后,虽然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等法律标准,但政策中鼓励性、引导性较少,且很多政策欠缺约束保证、执行不强。

6.我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对策思考

尽管我市在垃圾无害化以及资源化利用处理方面投入了大量财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垃圾处置形势依然十分严峻,面对我市目前有限的环境容量,如何减低垃圾对环境的污染的同时,有效回收垃圾中富含的能源、生物质等资源是我市垃圾处理领域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6.1重视源头减量化、无害化控制

在管理政策层面应强化生活垃圾的源头减量,制定相关政策来鼓励引导。

在生活垃圾处理、处置系统选择中,应该遵循“源头分类、源头减量、源头资源化”的原则,注重垃圾源头的管理,环保和城市规划部门应密切合作,尽快推行城市垃圾的分类管理,控制产生总量,鼓励废物的回收利用,积极向城市垃圾处理的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方向方展。

6.2建立生活垃圾综合处理体系

利用已形成的卫生填埋、焚烧发电、生化堆肥等手段进一步完善多样化垃圾处置体系,争取尽早日实现我市生活垃圾“两个零”的目标,即生活垃圾零增长和原生垃圾零填埋,努力达到中等发达国家以上水平。

6.3实行更为广泛的垃圾分类回收

目前我市的垃圾处理系统还无法进行有效分拣,实行更为广泛的垃圾分类回收是实现垃圾资源利用以及减量化的最有效途径,因为像废纸、玻璃、废塑料等很多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利用比用于焚烧、堆肥更有价值,更能节约综合利用的成本。

6.4加强政府部门的协调,完善法规和标准。

垃圾处理处置资源化利用需要有多个部门的协作和协调,因而需要明确责任主体,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法规和标准,真正使规范标准具有可操作性,并使监管考核指标具有法律约束力;

加强垃圾收集和处理设施运行的监管,降低垃圾处理处置过程的二次污染风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